2017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章末过关检测浙科版1解析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单元质量检测卷-文档资料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单元质量检测卷(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解析: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释放大量能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蓝藻(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也产生ATP;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与有机物的合成有关,是一个耗能的细胞器,不能合成ATP。
答案:C2.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转运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解析: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植物细胞上离子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一样,所以吸收离子的种类和速率不同;主动转运过程除了需要载体外,还需要能量,能量必须由活细胞提供;低温条件下呼吸酶活性下降,产生的ATP少,影响主动转运。
叶肉细胞能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C3.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元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简单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的糖元可作为能源物质D.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元完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一样多解析:VLDL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VLDL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肝细胞内的肝糖元可转化为葡萄糖,用于细胞呼吸,释放能量。
脂肪中的C、H含量比糖元高,完全氧化分解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元,脂肪释放能量多。
答案:C4.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葡萄糖 +2NAD++2ADP+2Pi丙酮酸+2NADH+2H++2ATP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D.只发生在细胞溶胶内解析:图中表示的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无论需氧呼吸还是厌氧呼吸,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素养检测卷含解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细胞的代谢[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
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C ) A.淀粉 B.油脂C.ATP D.蛋白质【解析】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油脂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般不作能源物质。
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光能、电能等。
故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故选C。
2.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C.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解析】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生成ATP,B正确;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不可大量储存,C错误;ATP和ADP 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3.酵母菌发酵时,宜先通入空气(无菌),一段时间以后再密闭。
当从有氧变为无氧条件时,酵母菌的繁殖速率和消耗糖的速率分别是( A )A.减慢、加快 B.加快、减慢C.减慢、减慢 D.加快、加快【解析】缺氧后,酵母菌不能通过需氧呼吸得到充足的ATP,因此繁殖速率降低,同时,为了弥补不足的ATP,酵母菌需要加快糖酵解过程来尽可能多的产生ATP,因此糖消耗速率增加。
4.ATP有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之称,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图示为ATP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①表示腺苷B.②是DNA基本单位的组成成分C.③断裂释放的能量最多D.④是高能磷酸键【解析】图示中①为腺嘌呤,②为核糖,①和②构成腺苷,A错误;②是核糖,是构成RNA的组成成分,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错误;③是普通化学键,④是高能磷酸键,④断裂释放的能量最多,C错误,D正确。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一节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练习(含解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浙
第一节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基础巩固1.ADP转变为ATP需要( )A.磷酸、能量B.磷酸、能量和酶C.能量、腺苷和酶D.磷酸、酶、腺苷和能量2.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分子简式是( )A.A—P~P~PB.A—P—PC.A—P~PD.A—P~P~P3.(2020某某高一期末)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下列叙述不支持此观点的是( )A.ATP中所含能量不多B.ATP的水解和合成迅速C.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D.ATP中磷酸基团之间的连接十分稳定4.下图表示ATP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含有磷元素B.②很稳定C.③表示核糖D.④表示腺嘌呤5.ATP与ADP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①和②为反应过程,③④表示某化学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是合成反应B.反应②的能量来源可以不同C.③表示高能磷酸键D.抑制反应①有利于ATP合成6.下图为ATP分子结构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B.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C.该分子中2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D.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7.(2020某某一中、某某中学高二期中)ATP是细胞中能量的通用“货币”。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脱掉2个磷酸基团后,就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但不可以转化为光能C.一般情况下,ATP中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都能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D.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时会消耗ATP,蛋白质水解时会产生ATP8.下图表示生物细胞内的重要反应,A、B代表化学结构或物质,Ⅰ、Ⅱ代表反应过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表示腺苷三磷酸,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B.B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C.Ⅱ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D.Ⅰ和Ⅱ不是可逆反应,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9.下图是ATP的分子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浙江学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细胞的代谢(含解析)(必修1)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学考知识全揽]八、细胞与能量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绝大多数需能反应都是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ATP 被称为细胞中的(1)ATP 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 -ADP 循环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只是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3)ATP 的形成需要满足的条件:2种原料(ADP 和Pi)、能量和酶。
另外,合成ATP 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4)ATP 并不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能用于碳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
但ATP 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三磷酸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九、酶1.酶的本质、特性⎩⎪⎨⎪⎧ 本质绝大多数酶是① ,少数酶是② 特性⎩⎪⎨⎪⎧ ⅰ.高效性:酶的催化活性③ ⅱ.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④ 的反应ⅲ.酶作用需适宜条件:酶的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 ⑤ 、⑥ 等2.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关于酶特性的实验题的解题方法:(1)认真审题,准确找出变量,围绕变量设置对照。
如:①探究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时,应围绕底物或酶制剂设置变量。
②探究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时,应围绕无机催化剂和酶制剂这一单一变量设置对照。
③探究pH(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设置不同pH(温度)处理进行对照,并确保变量控制的有效性,即应在底物与酶混合之前,先用pH 缓冲液调节酶与底物的pH(或先进行同温处理),然后混合酶与底物。
(2)设计实验步骤时,应注意:①根据试题要求,确定单一变量,依据实验变量进行合理分组;②根据实验材料,结合实验原理确定实验现象的观测手段;③除单一变量外,确保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④确定实验操作程序,确保实验操作程序合理、表达准确。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单元质量检测卷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单元质量检测卷D.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元完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一样多解析:VLDL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VLDL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肝细胞内的肝糖元可转化为葡萄糖,用于细胞呼吸,释放能量。
脂肪中的C、H含量比糖元高,完全氧化分解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元,脂肪释放能量多。
答案:C4.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C6H12O6 (葡萄糖)+2NAD++2ADP+2Pi2CH3COCOOH(丙酮酸)+2NADH+2H++2ATP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D.只发生在细胞溶胶内解析:图中表示的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无论需氧呼吸还是厌氧呼吸,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答案:D5.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 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 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解析:图示为质壁分离的现象,细胞膜和细胞壁分离。
A表示这个细胞两侧的细胞壁之间的长度。
B是两侧细胞膜之间的长度。
答案:D6.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B.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b和c可分别表示O2、CO2的跨膜运输C.D所在的一面为细胞膜的内侧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D表示糖蛋白,所以D所在的一面为细胞膜的外侧,与D相对的另一面表示细胞膜的内侧。
b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如O2;c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细胞,如CO2。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第课时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基本过程练习含解析浙科版第一册
第2课时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基本过程基础巩固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为碳反应阶段的进行提供的物质是()A。
NADPH和氧气B.CO2和ATPC.O2和ATPD。
NADPH和ATP2.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A。
光反应的条件B.碳反应的条件C.由CO2合成糖的过程D.能量的传递过程3.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形成和三碳糖形成的场所是()A。
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B。
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后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C.都在叶绿体基质中D。
前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后者在叶绿体基质中4。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光反应不需要酶,碳反应需要多种酶B。
光反应消耗水,碳反应消耗ATPC.光反应储存能量,碳反应消耗能量D.光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碳反应还原二氧化碳5.(2020嘉兴高一期末)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类囊体叠在一起形成的基粒彼此独立B。
光被叶绿体内膜上的色素吸收并转化C.白天叶绿体基质中的蔗糖浓度不断增加D.叶绿体基质中含有CO2还原为糖所需的酶6。
在叶绿体中,NADP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
NADPH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NADPH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
NADPH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H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7.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各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错误的是()(注:表中的“+”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A。
甲试管不会产生18O2B.乙试管可得到三碳糖C。
丙试管可能得到淀粉D。
丁试管可得到蔗糖8。
下列关于卡尔文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循环是从1个五碳糖开始的B。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单元测评A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
第三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过程中,能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的是(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B.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C.肠道中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解析要使ADP增加,就要使ATP减少,即应消耗能量。
在该题的四个选项中,A、B、C三项的生理过程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而D选项中分泌胰岛素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D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本身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酶是蛋白质,催化反应结束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分子的结构,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答案 C3.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X代表的物质是ADP、Pi,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B.B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C.A过程产生的O2用于C过程的第二阶段D.通过B过程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解析由示意图知,A代表光反应,B代表碳反应,C为需氧呼吸。
答案 D4.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水中的H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在缺氧的情况下,厌氧呼吸会在细胞溶胶中进行③过程,产生丙酮酸,也会发生脱氢反应,进一步产生乳酸。
答案 C5.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解析分析图解可以看出,图示葡萄糖的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即属于易化扩散方式,被运输物质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章末测试3浙科版必修1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章末测试3(浙科版必修1)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在唐代诗人杜牧这情景交融的诗句中,展示了秋季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萤光。
“流萤”是指萤火虫,萤火虫提着“小灯笼”穿梭夜空,这是传递求偶的信号。
萤火虫尾部发光,是荧光素接受ATP 中的能量后,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所致,这个化学能来自A —①P ~②P ~③P 中的哪些磷酸键( )A .①② B.②③ C.① D.③ 解析:ATP 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 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且水解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生命活动利用。
在萤火虫体内,给荧光素提供能量的是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D2.关于AT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TP 连续水解两次可以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 .ATP 可以直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C .ATP 的元素组成与脂肪相同的元素有C 、H 、OD .ATP 的生成只有呼吸作用这一种方式解析:生成ATP 的途径有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过程。
答案:D3.生物酶牙膏备受人们青睐,其中所含的酶可以分解细菌。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B .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C .物质的跨膜运输、CO 2的固定都需要酶的参与D .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解析:跨膜运输不需酶的参与。
答案:D4.关于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符号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解析:a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运至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属于被动输运,可能是O2、CO2、水、甘油或胆固醇;b物质由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为主动转运,可能是葡萄糖或氨基酸。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一作业与检测: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16课时 含解析
第16课时厌氧呼吸目标导航1。
理解厌氧呼吸过程。
2.比较需氧呼吸、厌氧呼吸的异同,解释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3。
明确细胞呼吸的实质和意义.一、厌氧呼吸1.条件:________。
2.场所:________________。
3.过程(1)糖酵解。
(2)丙酮酸在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形成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4.反应式(1)乳酸发酵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醇发酵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5.特点: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所产生的ATP均为需氧呼吸的________。
二、细胞呼吸的实质和意义1.实质:分解________,释放________,合成________。
2.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CO2的浓度和水。
知识点一厌氧呼吸1.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小麦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条件CO2释放量O2吸收量a100b83c64d77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B.b条件下,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厌氧呼吸少C.c条件下,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需氧呼吸消耗的3倍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需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厌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油脂比糖元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知识点二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3.下图表示氢随着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移过程,请分析回答(X为代谢中间产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在马铃薯块茎细胞中,经④⑥转移时所释放出的能量较少,未释放的能量贮存在乳酸或酒精中B.若人体内实现③过程转移,则此过程主要发生在骨骼肌和肝细胞中C.若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要实现③过程的转移,则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D.进行④⑤过程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知识点三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4.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真空包装的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粮食晒干后储存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CO2浓度、肥料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5.贮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减少水分的消耗,下列最适宜的贮藏条件是( )A.高CO2浓度、低氧浓度和零下低温B.低CO2浓度、高氧浓度和零下低温C.低氧浓度、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D.完全无氧、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基础落实1.下列过程存在厌氧呼吸的是( )A.植物叶片在光下放出O2B.动物细胞内的糖分解为H2O和CO2C.酵母细胞不产酒精的呼吸过程D.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积累酒精2.将水果放在地窖里,可较长时间保存。
2017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3.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素材浙科版1解析
第2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内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跨膜层数计算问题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是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类型题。
不少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中明显暴露出很多问题。
该类试题涉及很多知识的支撑,如相关生理过程及经过的生物膜结构等。
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1物质的运输途径。
若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通过的途径,常常涉及到生理结构的知识。
2涉及生物膜的问题。
单层的有: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双层的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膜、细胞核的膜。
其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穿过上皮细胞涉及2层膜结构;无膜的有:核糖体与中心体。
3某些大分子从细胞核中出来,如果核孔,不涉及到穿膜;此外,细胞向外分泌消化酶、抗体,或蛋白类激素的外排作用以及细胞的内吞作用,都可看作是通过0层生物膜。
4 磷脂分子层数=生物膜的数量×2。
5理解至少的含义。
在该类试题中常常涉及到“至少”一词,是为了使答案准确和问题简化起见。
6跨膜中涉及到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
经典试题回顾:1 关于气体跨膜运输的问题【例1】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C6 H12 O6 和O2 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A 3和4B 4和5C 7和9D 7和11解析:这个物质跨膜数量问题就比较复杂。
先看葡萄糖,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组织细胞的氧化供能;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中,形成了血糖。
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经过4层细胞膜后,还要再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穿过1层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共通过7层生物膜。
再看氧气,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
新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单元检测(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观察质壁分离④加0.3 g/mL蔗糖溶液⑤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⑥观察正常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⑥④③①⑤C.①②③④⑥⑤D.⑥①②④③⑤2.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
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 min后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 )3.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4.在进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过程中,有几种实验材料供选择,你认为质壁分离现象明显的细胞是 ( ) A.具有紫色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B.透明的洋葱表皮细胞C.口腔上皮细胞D.洋葱根尖中既小且方的细胞5.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B.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C.若图示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D.该图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6.将阴生植物移至强光下,植物迅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右图中①、②、③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 ( )A.③>②>①B.①>②>③C.①>③>②D.②>③>①7.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 ( )8.下列关于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有氧条件下,原核细胞中不能形成ATPB.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含量高C.在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由基质到类囊体D.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分布9.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近年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3.3酶(1)测试浙科版必修1(2021学年)
2017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3.3 酶(1)测试浙科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 3.3酶(1)测试浙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3.3 酶(1)测试浙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3节酶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血浆PH偏碱,故人体的各种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最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D.叶绿体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2、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A.在4°C条件下易变性B.只含有C、H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④酶是生物催化剂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⑥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3个 B.4个 C.5个 D.6个4、在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 (1)解旋酶 (2)肠肽酶 (3)ATP水解酶A.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B.氢键、羧基、腺苷C.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D.脱氧核苷酸、多肽、ADP5、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不变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1时,比在t2条件下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6、下图表示某酶促反应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D.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7、下列关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表示正确的是( )答案:B8、线粒体中不含的酶是A.ATP合成酶B.核酸合成酶C.丙酮酸氧化酶 D.乳酸氧化酶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在人体内环境中起作用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10、甲、乙两支试管,分别注入3 mL浆糊,甲试管注入1~2 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乙试管注入l~2 mL清水,振荡后在00C放置5分钟后,分别滴入碘液,结果() A.甲、乙都变蓝 B.甲、乙都不变蓝C.甲变蓝、乙不变蓝 D.甲不变蓝.乙变蓝11、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
近年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3.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测试浙科版必修1(2021学年)
2017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 3.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测试浙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 3.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测试浙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 3.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测试浙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选择题:1、在哺乳动物体内,葡萄糖进出红细胞彩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D. 主动运输2、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
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
A. 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B。
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
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3、植物根毛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
A。
渗透作用B. 自由扩散C。
主动运输D。
吸胀作用4、2002年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穿肠蛋白质”(可被肠道直接吸收),为许多药物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穿肠蛋白质”被肠道吸收的方式是①自由扩散②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④其他方式A.①②③ﻩﻩB.③ﻩC。
④ﻩﻩﻩD。
②③ﻩ5、自由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包括( )。
①运输方向②载体③能量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D。
①②③6、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测评训练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
第三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光合作用中水分子光解的产物是( )A.氧气和氢气B.氧气、H+、e-C.氧原子、NADP+、e-D.氧气、NADPH、ATP2.(2020金华十校高二期末)下列过程属于吸能反应的是( )A.ATP的水解B.卡尔文循环C.柠檬酸循环D.肌肉做功3.(2020温州高一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④为腺嘌呤,③+④为腺苷B.含有3个磷酸基团和3个磷酸键C.肌肉收缩过程中会发生②处化学键的断裂D.合成的场所可能在细胞膜、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4.(2020嘉兴高一期末)需氧呼吸是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需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会产生[H],[H]最终在第三阶段被消耗。
在此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 )A.促进酶的催化作用B.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C.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CO2D.在电子传递链的末端与[H]结合生成水,A项错误;葡萄糖形成丙酮酸在需氧呼吸第一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B项错误;二氧化碳形成在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C项错误;需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形成水分子,D项正确。
5.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D.将胃蛋白酶加入pH 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可与相应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酶的形状会发生一定变化,A项错误;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为RNA,作用强弱通常用酶活性表示,B项正确;酶具有专一性,麦芽糖酶仅能分解麦芽糖,C项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左右,过碱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项正确。
6.将水稻培养在含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Mg2+多,吸收Ca2+少。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水稻培养液中Mg2+和Ca2+的浓度一定不同B.降低温度不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C.水稻根细胞吸收Mg2+的能力弱,吸收Ca2+的能力强D.水稻根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要消耗能量,但是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水稻吸收Mg2+多,吸收Ca2+少,说明水稻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过关检测(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吸能反应的是( )A.水解糖元B.分解氨基酸C.合成蛋白质D.燃烧木材解析:选C。
合成反应属于吸能反应,水解反应属于放能反应。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也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解析:选D。
ATP中的腺苷A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3.将唾液淀粉酶溶液的温度由100 ℃调至37 ℃的过程中,其催化活性表现为下图的(纵坐标代表酶的催化活性,横坐标代表温度值)( )解析:选C。
温度为100 ℃会使酶失活。
4.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D。
加入酶,反应速率会大大提高,反应物浓度降低很快。
5.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溶胶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选B。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厌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有氧条件下,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中进行需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在有光的条件下,细胞在进行细胞呼吸的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移到ATP中。
6.水生植物丽藻的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中的高1 065倍,丽藻细胞对K+的吸收的方式是( )A.扩散B.异化扩散C.主动转运D.胞吐解析:选C。
K+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细胞,需要载体,消耗能量,逆浓度转运。
7.下图中的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B.CO2C.胰岛素D.K+解析:选D。
图乙所示的物质转运方式属于跨膜运输,由膜结构中的糖蛋白可知,该物质是逆浓度转运进细胞,同时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由此判断该方式为主动转运。
而图甲中的胰岛素为大分子蛋白质,属于非跨膜运输;二氧化碳是以扩散的方式出细胞;钠离子和钾离子均为主动转运,但是从相对浓度可以判断钠离子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为主动转运出细胞,与图乙不符。
8.需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A.ATP B.H2O和CO2C.H2O和丙酮酸D.乳酸和ATP解析:选A。
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还原氢和ATP;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还原氢和ATP;第三阶段氧气和还原氢反应产生水和ATP。
9.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如图所示。
那么,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B.2/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C.1/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D.酵母菌停止发酵解析:选B。
根据厌氧呼吸:1葡萄糖——2酒精+2二氧化碳;需氧呼吸:1葡萄糖+6氧气——6二氧化碳。
当氧浓度为a时,酒精的相对值为6,说明厌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6,消耗的葡萄糖为3;而图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值为15,则说明需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9,消耗的葡萄糖为1.5,由此可知2/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10.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厌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厌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中D.需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溶胶、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解析:选D。
厌氧呼吸是有机物的不彻底氧化分解,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完全无氧的条件下,水果的厌氧呼吸加强,消耗的有机物多于低氧浓度下的细胞呼吸,所以B错误;厌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溶胶,有关酶应在细胞溶胶中;需氧呼吸发生在细胞溶胶、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因此这三者中均存在需氧呼吸的酶。
11.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下处理:A.乙花盆放在光亮处B.甲花盆放在黑暗处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解析:选D。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因此甲、乙组实验条件除光照不同外,其余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12.下列各项措施中,最有利于延长水果保鲜时间的是( )A.充入O2,温度为5 ℃ B.充入CO2,温度为25 ℃C.充入O2,温度为25 ℃ D.充入CO2,温度为5 ℃解析:选D。
充入CO2,降低O2浓度和温度,减弱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13.在提取和分离叶绿素的实验中,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最快的是( )A.叶绿素a B.叶绿素bC.叶黄素D.胡萝卜素解析:选D。
根据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将4种色素进行分离,因此在滤纸上扩散最快的就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胡萝卜素。
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14.下图是某植株在25 ℃时其氧气释放量与光强度的关系,对其解释不恰当的是( )A.在b点之前,随光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B.光强度为a时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恰好补偿细胞呼吸所吸收的O2C.b点光强度时的总光合作用强度就是图中虚线的高度D.在坐标所示过程中该植株始终进行着细胞呼吸解析:选C。
b点光强度时的总光合作用强度是虚线的高度加上呼吸强度。
15.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A.1∶2 B.8∶9C.2∶1 D.9∶8解析:选B。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水,试管A中的氧气质量为32,试管B 中的氧气质量为36,所以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8∶9。
1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碳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碳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C.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碳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D.光反应分解水生成NADPH并放出O2,碳反应最终将CO2还原成三碳糖解析:选B。
光反应需要光,也需要酶,如ATP合成酶等。
17.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图乙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RuBP的含量依次是( )A.高、高B.低、基本一致C.低、高D.高、基本一致解析:选A。
a点与c点相比较,二氧化碳浓度c点高于a点,因此c点时叶肉细胞中合成的C3的含量高于a点;b点与c点相比,二氧化碳浓度相同,所以b、c点合成的 C3的量相同,但是b点的光照强度大于c点,b点时光反应合成的ATP和NADPH的量多,被还原的C3的量b点多于c点,因此b点时叶肉细胞中RuBP再生的含量多于c点。
18.对某株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分钟;(乙)光照5秒钟后再黑暗5秒钟,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
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A.甲多于乙B.甲少于乙C.甲和乙相同D.无法确定解析:选B。
碳反应不需要光,但是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因此甲的实际光合作用时间少于乙。
19.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 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如图,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解析:选A。
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在25 ℃和照光的条件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
20.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变化甚微B.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解析:选D。
图示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A是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即细胞的长度,B 是原生质体的长度,所以D项错误。
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B将增大,因细胞壁伸缩性小,A变化甚微,A项正确。
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B/A值将变小,B项正确。
B/A值大,细胞失水少,B/A值小,细胞失水多,所以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C项正确。
21.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
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解析:选B。
选项A、C、D都是渗透吸水的实例,而选项B为显色反应。
22.(2016·丽水高一检测)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成分相对含量为100%)中相应成分作比较,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种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C.植物甲对水分和Mg2+的吸收量不成比例,吸收水的量大于吸收Mg2+的量D.植物乙根细胞吸收Mg2+与SiO4-4离子的方式不同解析:选D。
植物乙根细胞吸收Mg2+离子与吸收SiO4-4离子的方式相同均为主动转运。
23.(2016·杭州高一期末)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进行实验的一组试管是( )C.1和3 D.2和4解析:选B。
1和4有两个变量,即温度和pH,且1中没有酶,不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A错误;2和3只有一个变量,即pH,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符合实验设计的原则,B正确;1和3有两个变量,即pH和酶的有无,不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C错误;2和4也有两个变量,即温度和pH,不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D错误。
24.(2013·浙江会考,26,2分)如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3磷酸甘油酸B.②和③在类囊体膜上产生C.⑤是核酮糖二磷酸D.⑥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氨基酸解析:选C。
题图表示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①是3磷酸甘油酸;②和③分别是ATP 和NADPH,在类囊体膜上产生;⑤是三碳糖分子,可再生为核酮糖二磷酸;⑥是离开循环的三碳糖分子,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氨基酸,C错误。
25.如图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