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2010版)
胎漏、胎动不安的中医护理查房
胎漏、胎动不安的中医护理查房一、定义: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为“胎气不安”。
二、证型1、肾虚型:素禀肾气不足,或孕后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以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黯淡,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治疗原则: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2、气虚型:孕妇素体虚弱,或饮食过度,损伤脾气,或大病损伤正气,气虚冲任不固,胎失所载,以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小腹空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精神倦怠,气短懒言,面色光白,舌淡,苔薄,脉缓滑。
❖治疗法则:益气固冲安胎。
3、血虚:素体阴血不足,或久病耗血伤阴,或孕后脾胃虚弱,恶阻较重,化源不足而血虚,血虚则冲任血少,胎失所养,而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流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滑。
❖治疗法则:补血固冲安胎。
4、血热:孕妇素体阳盛,或肝郁化热,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或外感邪热,遂致阳盛血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遂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血色深红或鲜红,心烦少寐,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安胎。
5、外伤:孕后不慎,跌仆闪挫,或登高持重,或劳力过度,使气血紊乱,冲任失调,不能载胎养养胎,而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跌仆闪挫,或劳力过度,继发腰腹疼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流血,精神倦怠,脉滑无力。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6、瘕瘕伤胎孕妇宿有瘕痼之疾,瘀阻胞脉,孕后冲任气血失调,血不归经,胎失摄养,而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孕后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色红或黯红,胸腹胀满,少腹拘急,甚则腰酸,胎动下坠,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舌黯红或边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妇女妊娠12周以前出现以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
一、病因病机分析1. 本病中医认为病因有胎元、母体两方面。
胎元方面:因夫妻之精气不足,虽能两精相合,但很难摄精成胎,或成胎后胎元不固,甚或胎元有缺陷,胎多不能成实。
母体方面:有素体肾虚,气血不足或感受外邪两方面。
2. 本病的病机主要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
(1)肾虚: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或多产房劳,或孕后不节房事,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而致胎动不安。
(2)气血虚弱:素体气血虚弱,或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孕后恶阻所伤,致脾气虚弱,化源不足。
孕后提摄不固,濡养不周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3)血热:素体阳盛,或肝经郁热,或素体阴虚内热,孕后血聚养胎,阳气偏旺助热化火,此时过食辛辣,外感热邪,七情内伤致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4)外伤:孕后起居不慎,跌仆闪挫,气血逆乱;或因内伤直损冲任,内扰胎气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二、诊断与辨证标准1.诊断标准(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少量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妊娠试验尿妊娠试验阳性。
(4)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体软,大小与孕周相符。
(5)超声波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
(6)基础体温测定保持黄体期水平(维持高温曲线)。
(7)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雌二醇(E2)与孕周和B超结果(孕囊大小、胚胎发育)基本相符。
(8)其他检查:甲状腺功能、血型抗体、致畸八项;对于有复发性流产病史者检测双方染色体、自身/同种抗体检测(心磷脂抗体、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封闭抗体等。
三、鉴别诊断1. 异位妊娠:早孕期间有间断或持续的少量出血。
未破损时有一侧少腹隐痛等症状与本病相似,但异位妊娠妇科检查时一侧附件区多触及包快、压痛,早期血β—HCG多上升缓慢,B超示宫内未见孕囊,或/和附件区有混合性回声包快。
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临床路径
口服药物…
中药汁… 临时医嘱:
长嘱,地屈孕 酮片 (10mg*20T),每 次20"mg",每天 二次 长嘱,固肾安 胎丸 6g Po BID 长嘱,滋肾育 胎丸 5g Po Tid
口服药物…
长嘱,中药
汁,每次 100"ml",每天三
中药汁…
次
临时医嘱:
告知入院需知
复查三大常规…
中医辩证施膳指导 …
主任医师查房…
住院主治医师诊查 …
长嘱,副主任 医师查房,每周 一次 长嘱,主治医 师查房,每天一 次
按妇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普食…
主任医师查房… 住院主治医师诊查 …
长嘱,按妇科
护理常规,持续 按妇科常规护理…
性
长嘱,Ⅰ级护
理,持续性
长嘱,Ⅱ级护 理,持续性
二级护理…
长嘱,Ⅲ级护
理,持续性
次 长嘱,维生素
输液治疗…
B6注射液
(2ml*0.1g),每
次.1"g",每天
一次
长嘱,黄体酮
注射液
(10mg*1ml),每
次40"mg",每天
一次
长嘱,穴位贴
敷治疗,每次6" 穴位贴敷治疗…
穴",每天一次
长嘱,灸法,
每天二次,足三
里、内关、中脘 灸法…
、三阴交、涌泉
穴、太冲
临嘱,药棒穴
位按摩治疗,每
一次性
临嘱,尿常规
+尿沉渣定量, 共1"次",一次
B超…
性
临嘱,粪便常
规,共1"次",
一 次临性嘱,生化全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胎动不安是早期先兆流产的一种症状,中医护理方案包括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和健
康指导。
常见证候要点包括肾虚证、胖肾两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和肾虚血瘀证。
对于腰酸腹痛、胎动下坠,伴少量流血的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若出血量多,超过正常的月经量时,则安胎无望,应观察有无胚胎组织排除体外。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溢水清洗会阴部。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需要观察腹痛、腰痛、胎动、神色、
血压、舌苔、脉象变化,以判断安胎效果。
若见流血增多,腰腹坠胀,腹痛阵阵加剧,须防流产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输液输血及刮宫手术的准备工作。
心烦少寐、便秘需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包括药物治疗。
选胎元饮加减,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气虚者,选举元煎加减。
偏血虚者,选葛根汤加成,以补血固冲安胎。
健康指导包括生活起居和饮食指导。
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劳累过度,跌倒闪控,涉水远游,孕前期3个月内严禁房事,3个月后应节制房事。
应食言有营养,县消化的食物,多食鱼、肉、张及新鲜水果、蔬菜,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及润肠通便,预防便格。
往意饮食卫生,预功因腹两而诱发或加重強關,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西医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2016 年版)(一)适用对象1、符合下述诊断者;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胎动不安(TC騙码:BFR04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先兆流产(ICD-10编码:020.001 )。
2、能接受住院治疗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疾病分期早期先兆流产:妊娠小于12周。
晚期先兆流产:妊娠12周至28周。
3、证候诊断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常见证候:肾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三)标准治疗时间为w 2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Q先兆流产ICD-10编码:020.001 )。
2.疾病分期属于早期先兆流产。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4.由生殖系统畸形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2)血HCG E2、P测定(3)B超检查胚胎情况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妇科检查、白带常规、BV佥查、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培养、TCT宫颈分泌物培养+药敏、空腹血糖、血型抗体、心电图等、TORCH甲状腺功能、乙肝、HIV、肝功能、肾功能、腹部B超。
(七)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足够的营养支持,保持情绪稳定,对于精神紧张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2、黄体功能不足者可给予:黄体酮胶囊100mg 2 /日,口服;或黄体酮注射液20mg 1/日,肌注;或地屈孕酮片,首次40mg口服,之后10mg,每8小时一次,以上药物至少持续至症状消失为止;或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素3000U,隔日肌肉注射一次,也可给予维生素E口服辅助治疗;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补肾益气安胎。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胎动不安、胎漏(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胎动不安、胎漏。
西医病名:早期先兆流产。
二、诊断:(一)、症候诊断1、肾虚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暗淡,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证: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证: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证: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细缓略滑。
4、气血虚弱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4、肾虚血瘀证:主证:阴道出血量少,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证: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诊断标准主证“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证1项、次证1项,或兼有次证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三、中医诊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
2、脾肾两虚证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党参,炒白术,山药,黄芪,升麻,陈皮,柴胡。
3、肾虚血热证治法:滋肾凉血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保阴煎加减。
生地,熟地,白芍,黄芩,黄柏,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旱莲草。
中成药:孕康口服液。
4、气血虚弱证治法:益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加减。
党参,白术,熟地,当归身,白芍,杜仲,陈皮,炙甘草,桑寄生。
5、肾虚血瘀证治法:益肾祛瘀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加味圣愈散加减。
黄芪,当归,党参,参三七,熟地,白芍,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杜仲,续断,砂仁。
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研究进展
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研究进展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以前出现以阴道少量流血,伴小腹坠痛或腰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于自然流产的范畴,是妇产科的常见病。
早期先兆流产在中医学中属“胎漏”、“胎动不安”的范畴。
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
一、病因病机(一)古代医家对早期先兆流产病因病机的论述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金匮要略》中已有关于妊娠出血病症的记载,病名为“妊娠下血”或“胞阻。
”如“妇人有漏下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
”“胎漏”之名首见于晋·王叔和的《脉经》,“胎动不安”之名最早见于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其中有关于“妊娠胎动不安候”的论述。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其母有疾以动胎”和“胎有不牢固以病母”的论述。
祖国医学把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胎元”来涵盖,其病机关键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正如《陈素庵妇科补解》云:“妊娠胎动不安,大抵冲任二经血虚,胎门子户受胎不实也。
”《医宗金鉴》亦云:“若冲任二经虚损,则胎不成实。
”《格致余论·胎自堕论》曰:“气血虚损,不能养胎,所以数坠也。
”《景岳全书·妇人规》认识到:“凡胎孕不固,无非气血损伤。
”清·肖慎斋《女科经纶·引女科集略》曰:“女子肾脉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
”《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凡胎热者,血易动,血动者,胎不安。
”《医宗金鉴》曰:“因跌仆筑磕,从高坠下,以致伤胎,堕胎者亦有之。
”可见,导致冲任不固的病因多端,如气血虚弱、肾虚、血热、外伤等,但临床上以肾虚者最为多见。
因为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状态,因而肾虚冲任不固,胎无所系是先兆流产的发病根本。
(二)现代医家对早期先兆流产病因病机的认识现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高,认为胎漏、胎动不安多因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血瘀等所致。
中医称先兆流产
中医称先兆流产为“胎漏,胎动不安”,进而发展可有坠胎、小产之虞。
因孕后阴血下聚养胎,阳气相对偏旺,或过食辛热温燥,或感受热邪,或情志抑郁化热,热为阳邪,阳盛血热,热扰冲任,灼伤胎络,故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热伤营阴,津液不能上承,则心烦口渴,热伤津液,则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滑,乃血热之征象。
诊当清热凉血,固冲安胎,用保阴煎加减。
生地10g、白芍30g、山药15g、续断10g、黄芩10g、黄柏10g、甘草6g、旱莲草30g、桑寄生30g、菟丝子20g、地榆炭12g。
先兆流产作为妇科常见病之一,西医学普遍认为该病发病因素与女性生育年龄推迟,生育能力下降,甚至多次人工流产史有关;环境污染,工作、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孕妇内分泌水平变化,也可诱发此病[7]。
西医在治疗上多通过内分泌治疗来提高黄体功能,局限性比较大。
在中医学中,先兆流产属“胎漏”、“胎动不安”范畴,多由气虚、肾亏、血热、房劳和外伤等引起,但主要致病机理在于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多与肾虚密切相关,也与气血虚弱有关[8]寿胎丸加味及食疗方药。
寿胎丸加味方药组成:菟丝子30 g、桑寄生10 g、川断15 g、阿胶(烊化)12 g、山茱萸10 g、地榆30 g、旱莲草15 g、女贞子12 g、苎麻根12 g、黄芩9 g、炒酸枣仁15 g。
阴道出血色淡偏粉患者加炙黄芪30 g、红参(先煎)10 g;腹痛较剧患者加香附、砂仁(去壳后下)各9 g。
上方以水煎服,每天1 剂,分早晚 2 次温服。
药膳食疗方:将党参15 g、红枣20 颗、枸杞子12 g、炙黄芪30 g、淮山药15 g、香菇 6 个,置于土鸡(1 只)腹中,加入适量饮用水及食盐调味后,隔水蒸炖至鸡肉松烂,食肉饮汤,每天1 剂,不分次数温服。
方药配合食疗2 周为 1 疗程。
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
作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还辅以中医药膳食疗法。
药膳食疗作为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12],所谓“医食同源”、“药食同用”,包括中药、食物及调料三部分,形是食品,性似药品,取药之性,用食物之味,共同配合,相辅相成,起到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的协同作用,收到药物与食物的双重功效。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肾虚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黯淡、质薄、小腹坠病、腰酸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二)胖肾两虚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緩略滑。
(三)肾虚血热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浑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舌质红、芥黄或苔薄、脉滑数。
(四)气血虚弱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五)肾虚血瘀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舌暗红、苷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腰酸腹痛、胎动下坠,伴阴道少量流血。
1、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出血的颜色、量、血块大小,以及血块中有否胚胎组织等,并做好记录,若出血量多,超过正常的月经量时,则安胎无望,应观察有无胚胎组织排除体外。
2、观察腹痛、腰痛、胎动、神色、血压、舌苔、脉象变化,以判断安胎效果,若见阴道流血增多,腰腹坠胀,腹痛阵阵加剧,须防流产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输液输血及刮宫手术的准备工作。
3、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溢水清洗会阴部。
(二)心烦少寐、便秘1、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新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
2、多吃粗纤维食物,若大便秘结,可每日早晚服蜂蜜2匙,以利润肠通便,以减少排便时復压增加而加重出血的机会,禁食多气多刺激食物。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选胎元饮加减,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气虚者,选举元煎加减:偏血虚者,选葛根汤加成,以补血固冲安胎。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但不能对于贪睡,以免导致会滞,注意保暖,适时添加农服,井少去公共场所,防止医感受外邪等而损伤胎气。
2、平时不宜穿高银鞋,避免劳累过度,跌倒闪控,涉水远游,孕前期3个月内严禁房事,3个月后应节制房事。
以免提伤胎元。
3、在医生指导下服药,禁用或镇用有损于胎儿的药物,若安胎失败,则应避孕6个月后再孕。
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2014版一【病名】中医病名: 胎漏、胎动不安西医病名:先兆流产二【定义】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 或伴有少量阴道量出血者, 称为“胎动不安”。
西医中所讲的“先兆流产”属此范畴。
三【诊断标准】(一)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
(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
(二)证候诊断1.肾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症:腹胀,头晕耳鸣,身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薄;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燥咽干。
次症: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滑细数。
4.气血虚弱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身疲肢倦。
次症: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症: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主症“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症1项、次症1项,或兼有次症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胎动不安中医辨证护理常规
胎动不安中医辨证护理常规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腰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者称胎动不安。
一、护理常规【临床表现】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
【临证护理】1、肾气不足滑胎者,应卧床休息。
2、妊娠期外伤后,观察有无阴道流血、腹痛等情况,不可随意服用治伤药,以免破血动胎。
3、滑胎者,应坚持药物治疗。
4、阴道若有组织物排出,应保留排出物,遵医嘱送病理检查,并做好刮宫术准备。
5、小产或行刮宫术后,应注意观察排出之胚胎组织物是否完整及宫缩、阴道流血等情况。
【饮食调护】1、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多食鱼、肉、动物内脏及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2、忌食辛辣动火、生冷寒凉、饮酒等碍胎之品。
【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应温服,药后静卧少动。
2、如有外伤,伤势严重者,遵医嘱给药,严禁使用伤湿止痛膏,以防流产。
【情志护理】1、对阴道流血、腹痛、或但心胎儿健康的患者,应多给与关心,讲解胎漏、胎动不安积极治疗后,可顺利孕育健康婴儿的病历。
以增强治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耐心解释,使孕妇了解精因素与胎漏的关心,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妊娠早期多听音乐,调节情感。
【并发症护理】1、大出血给予清宫,补充血容量等对症治疗。
2、感染给予抗生素,注意会阴部卫生。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做好孕期保健2、慎房事,早孕期及晚期妊娠慎房事3、慎起居,生活规律,避免负重、攀高、防止跌扑。
4、合理膳食,饮食宜富有营养,易于消化5、重胎教,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畅6、衣服宜宽大、轻松、柔软,勿禁束胸腰,以免影响胎儿成长及乳房发育。
7、定期产前检查。
8、妊娠期穿平底软质鞋,忌烟酒,避免过劳。
9、孕期出现阴道流血时,应卧床静养,及时就诊。
10、凡安胎失败者,应劝慰患者不要急于再次妊娠,加强身体锻炼,真强体质,消除紧张心态。
二、辩证施护【肾虚证】1、主证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暗淡头昏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有堕胎。
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埋豆□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音乐疗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阴道流血□
1.体位□
2.饮食□
3.皮肤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埋豆□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音乐疗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营养缺乏□
1.保暖□
2.饮食□
3.情志护理□4.其他护理措施□1源自耳穴埋豆□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音乐疗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音乐疗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1.保暖□
2.饮食□
3.情志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埋豆□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
证候诊断: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肾虚型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的最佳治疗方案
肾虚型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的最佳治疗方案肾虚型胎动不安是罗平县中医院收治胎动不安中最多的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妊娠期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伴有腰酸腹痛,胎动下坠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
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
胎动不安是临床常见的妊娠病之一,经过安胎治疗,腰酸、腹痛消失,出血迅速停止,多能继续妊娠。
若因胎元有缺陷而致胎动不安者,胚胎不能成形,故不宜进行保胎治疗。
病因病机主要有(证型):肾气亏虚、脾肾两虚、气血虚弱、阴虚血热、气血郁滞。
[辨证论治]:本病以腰酸、腹痛为主,或伴阴道少量流血,故辨证中应注意腰腹疼痛的性质、程度,阴道流血的量、色、质等征象,以及出现的兼症、舌脉,进行综合分析,指导治疗。
对有外伤史、他病史、服药史者,应在诊察胎儿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安胎还是去胎的原则。
安胎大法以补肾固冲为主,并根据不同情况辅以益气、养血、清热等法,总宜辨证施治。
若经治疗后腰酸、腹痛加重,阴道流血增多,以致胎堕难留者,又当去胎益母本文主要讨论(早期胎动不安)肾气亏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阴道少量下血,或腰酸,腹胀痛或坠痛,头晕耳鸣,小便频数。
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
或曾有流产史,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
证候分析: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因而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有阴道少量流血,色黯淡;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肾主骨,肾虚则两膝酸软;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肾虚冲任不固,无力系胎,故使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为肾气虚之征。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寿胎饮(《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山茱肉、生地、黄芪、白术、杜仲、生龙骨、海螵蛸。
本方为寿胎丸去续断加山萸肉、生地、杜仲、党参、黄芪、白术、生龙骨、海螵蛸。
方中菟丝子、山萸肉、杜仲、生地补肾益精;桑寄生、阿胶补血安胎;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生龙骨、海螵蛸固冲止血。
广西妇幼领域胎漏和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中西医诊疗方案(试行)
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中西医诊疗方案一、范围本方案提出了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明确了诊断、分期、调治方法,适用于妊娠早期的先兆流产和妊娠中晚期的前置胎盘出血的调治。
二、定义中医病名:胎漏(TCD编码:A09.02.03.07)是指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痛、腹痛、小腹坠胀者,亦称“胞漏”或“漏胎”。
胎动不安(TCD编码:A09.02.03.06)是指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者,又称“胎气不安”。
西医病名:先兆流产(ICD-10编码: 020.000)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经休息及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若阴道流血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三、病因病机胎漏、胎动不安主要发病机理是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
而胎漏以气虚、血虚兼见血热、肾虚、血瘀更多见。
胎漏、胎动不安既有单一的病机,又常有脏腑、气血、经络同病,虚实错杂的复杂病机,如气血虚弱或脾肾阳虚或肾虚血热,临证中必须动态观察病机的兼化及其变化。
四、临床表现妊娠期少量阴道流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者称为胎漏。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五、检查1.体格检查。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有无贫血及感染征象。
2.妇科检查。
消毒外阴后进行,注意宫颈口是否扩张,羊膜囊是否膨出,有无妊娠物堵塞宫颈口;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是否相符,有无压痛;双侧附件有无压痛、增厚或包块。
操作应轻柔。
3.实验室检查。
①尿妊娠试验阳性。
②血HCG定量测定。
③B超提示宫内妊娠,可见完整妊娠囊,或有原始心管搏动,或有胎心音或胎动存在,或伴有绒毛膜下出血。
六、诊断(一)中医诊断。
1.肾虚证。
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少量阴道流血,色暗淡,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
(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
(二)证候诊断1.肾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症: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症: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
4.气血虚弱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症: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症: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主症“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症1项、次症1项,或兼有次症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二、治疗方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肾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推荐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苎麻根、杜仲。
中成药:保胎灵等。
2.脾肾两虚证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推荐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安静的房间里,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先兆流产,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护理。
中医护理,讲究的是调和阴阳,平衡气血,下面就是我的想法。
一、病情评估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流产次数、原因、症状等。
2.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判断其体质和病因。
3.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评估其心理压力。
二、中医护理措施1.起居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阴暗。
(3)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松的户外活动。
2.饮食护理(1)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3)适量饮用温性饮品,如姜茶、红糖水等。
3.情绪护理(1)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焦虑情绪。
(2)引导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如倾诉、写日记等。
(3)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
4.药物护理(1)根据患者体质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
(2)煎药、服药过程中,注意药量的调整和观察患者反应。
(3)指导患者正确服用中成药,如逍遥散、固冲汤等。
5.按摩护理(1)根据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如揉、按、擦等。
(2)按摩部位以腰腹部、足三里、三阴交等为主。
(3)按摩过程中,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6.功能锻炼(1)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如瑜伽、太极等。
(2)锻炼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
(3)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增强体质。
三、护理效果观察1.观察患者面色、舌象、脉象的变化。
2.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
3.观察患者流产症状的改善情况。
4.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患者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恢复情况。
四、护理并发症预防1.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2.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加强营养,提高患者抵抗力。
4.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这个方案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患者的希望之路。
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探讨
2016.02中医中药181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探讨陈星星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 山西省运城市 044000【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与怀孕后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符合胎漏、胎动不安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有46例属于肾虚证,23例属于脾肾两虚症,有11例属于血热证,患者的体质方面有42例患者属于阳虚质,29例患者属于气虚质,9例患者属于阴虚质,体质与患者的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孕妇的年龄以及流产次数是影响患者体质的主要因素。
结论: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与怀孕后体质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患者的体质可进一步诊断患者的中医证型,为其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在临床上应重视影响患者体质的因素。
【关键词】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体质;相关性胎漏、胎动不安属于流产的先兆,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研究其中医辨证分型与孕妇体质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中医辨证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
本文主要就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胎漏、胎动不安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符合胎漏、胎动不安的患者,其中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38岁,平均年龄为(31.3±3.5)岁,其中15例患者没有流产史,25例患者有1次流产史,40例患者有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流产史,其中孕周最短的为40天,孕周最长的为80天,平均孕周为(50.4±3.6)天,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同时出现少量的阴道出血,部分患者有腰酸腹痛、下腹坠胀等,所有患者经过妇科检查、B 超检查以及相关指标检查均确诊为胎漏、胎动不安。
所有患者中不包括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高血压、传染病、精神异常以及肿瘤疾病患者。
胎漏2010
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2010年)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痠腹痛者,称为胎漏,亦称为胞漏或漏胎等。
妊娠期,出现腰痠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
2.西医诊断: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二)症候诊断1.肾虚型: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色黯淡,腰膝酸软,腹痛坠胀,伴头昏耳鸣,小便频数,色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滑。
2.气血虚弱型: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稀薄,或伴腰痠腹痛坠胀,神疲倦怠,心悸气短,动则汗出,面色晄白,色质淡,苔薄白,脉细滑。
3.血热型:妊娠早期阴道下血,色鲜红,或腰腹坠胀作痛,伴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尿黄便结,或潮热、口干咽燥,色质红,苔黄,脉滑数。
4.血瘀伤胎:妊娠外伤后阴道下血,腰酸腹坠胀,或腰腹疼痛不适,或因病而妊娠后阴道下血,色黯红,腹满,皮肤粗糙,口干不思饮,色质黯红有瘀斑,苔白,脉沉涩;或误服毒物伤胎,见孕后阴道出血,色红质如常,腰腹疼痛,甚或肢厥,面色青白,舌脉如常或色质黯脉沉弱。
二、治疗方法1.肾虚证治法:固肾安胎,佐以益气方药:寿胎丸组成:菟丝子续断桑寄生阿胶2.气血虚弱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药:胎元饮组成:人参当归杜仲白芍熟地白术陈皮炙甘草3. 血热证治法:凉血安胎,滋阴清热,清热泻火,疏肝清热方药:保阴煎组成:生地熟地白芍山药续断黄芩黄柏甘草4.血瘀伤胎治法:调气活血安胎,祛瘀消瘕安胎,解毒安胎方药:圣愈汤组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生地三、预防与调护(一)、预防平素适寒温,避免外邪入中,饮食调和,免伤脾胃,情志舒畅,忌过劳,维护五脏和调,血气安和,注重平素预防,忌房事,慎起居,以防仆损伤,避免流产发生。
妇产科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诊疗方案一、概述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流血后数小时至数日可出现轻微下腹痛或腰骶部胀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无妊娠物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时间相符。
经休息及治疗后,若阴道流血停止及下腹痛消失,妊娠可以继续,若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胎动不安”“胎漏”等病的范畴。
二、诊断【西医诊断】1.症状有停经史,或有早孕反应。
出现阴道出血,常为少量出血,可伴有轻度下腹胀痛或腰酸痛,妊娠12周以后,患者有时感阵发性腹痛。
2.体征(1)腹部检査:宫高腹围与孕周相符,或可扪及子宫收缩;(2)妇科检查:子宫颈可呈紫蓝色,子宫体软,宫颈口未扩张,胎膜未破,妊娠产物尚未排出,子宫增大与孕周相符;3.辅助检查(1)尿妊娠试验:阳性;(2)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在不同妊期hCG值不同,妊娠早期hCG在5000IU/L 以内时,隔天(48小时)增长1倍以上;(3)血孕酮、雌激素测定:雌二醇水平逐周增长或偶见轻度下降,孕酮并非逐周增长,可见上下波动,一般维持在20pg/ml以上;(4)B超检查:孕囊、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或可见宫内液性暗区;(5)其他指标:免疫指标:封闭抗体低下、TBNK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等;血栓前状态指标: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异常等。
【中医辨证分型】先兆流产的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辨证要点主要是抓住阴道出血、腰酸、腹痛、下坠四大症状的性质、轻重程度及全身脉证,治疗以补肾安胎为大法。
1.肾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孕屡堕。
舌脉: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滑。
辨证分析:父母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大病久病必伤肾;或孕后房事不节伤肾耗精,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2010版)
一、概述
胎漏、胎动不安多因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所致,在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胎漏”;若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称“胎动不安”。
相当于“先兆流产”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
(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
(二)证侯诊断
1、肾虚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症: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症: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
4、气血虚弱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症: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症: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主症“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症1项、次症1项,或兼有次症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1、肾虚证
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苎麻根、杜仲。
中成药:保胎灵等。
2、脾肾两虚证
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党参、炒白术、淮山药、黄芪。
中成药:滋肾育胎丸等。
3、肾虚血热证
治法:滋肾凉血安胎。
,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
生地、熟地、白芍、黄芩、黄柏、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旱莲草。
中成药:孕康口服液等。
4、气血虚弱证
治法:益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加减。
党参、白术、熟地、归身、白芍、杜仲、陈皮、炙甘草、桑寄生。
中成药:保胎丸等。
5、肾虚血瘀证
治法:益肾祛瘀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加味圣愈汤《兰室秘藏》加减。
黄芪、党参、当归、参三七、熟地、白芍、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杜仲、续断、砂仁。
四、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1、注意孕期保健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
进食宜清淡,富含营养。
2、出现流产先兆,应绝对卧床休息,安定情绪。
对有阴道出血者应随时观察出血量及腹痛情况。
3、定期血查HCG,并注意其变化。
定期B超检查以确定胚胎大小及胎元已未殒。
4、先兆流产的治疗时间应超过以往流产发生的妊娠月份1个月。
5、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腹阵痛,腰酸增剧,阴道出血量多,病情发展为难免性流产和不完全性流产须及时进行手术清理宫腔。
6 、先兆流产可治可防,放重于治。
应避免一切引起流产或诱发胎儿畸变的因素,如感冒发热,房事,咳嗽,腹泻,禁用妊娠禁忌药及过度劳累,避免情绪紧张等。
五、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通过对2009年我科治疗胎动不安中医疗效分析,发现如何预防流产的发生是治疗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故针对上述难点在下一年度优化治疗方案时增加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
有效:治疗后阴道出血、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有所减轻。
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
无效:治疗后阴道出血不能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甚
至流产。
B超检查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