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燃烧发生的条件探究实验 共26页
在线测试
6、(1)纸火锅在城市里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
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
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
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
(2)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
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
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
______ 。
(3)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 放出气体喷在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 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______(填写化学 式),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 _____。
反应化学方程:
延伸思考 ⑵若铜片上的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
后,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
⑶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 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气。你将观察到 什么现象?为什么?能不能说”水生火“?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 ① 可燃物;
三者
• 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同时
• ③达到着火点.
6、(1)纸火锅在城市里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 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 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 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纸张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
(2)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 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 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氧气) 。 (3)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 所放出气体喷在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 根 该据气上体述所现具象有推的测 性, 质该 是气__体不是燃C烧O也2填不写支化持学燃式烧)。,
假如你是工程人员, 结合相关知识请提出针对性整改方案
猜一猜:如此壮观的图 片描述了什么场面?
科学实验教学教案:燃烧条件探究
科学实验教学教案:燃烧条件探究一、教学目标:1.知晓不同燃料的燃烧条件。
2.掌握燃烧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消防常识,掌握火灾应急处理方式。
4.能够自主观察、实验、总结、提出问题。
二、教学重点:1.知晓燃烧的化学反应条件,如氧气和燃料的比例。
2.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化学反应和消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对于火灾应急处理方式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燃烧条件实验操作步骤:(1)在实验室准备好测试所需的器材和燃料。
(2)取一个净空瓶,将其口用一根玻璃吸管与瓶内附的杯子连接。
(3)将瓶内燃料燃烧至完全燃烧,向瓶内慢慢注入少量氧气,使其燃烧更加旺盛。
(4)通过直观观察,比较燃烧前后产生气体的量的差异,总结出氧气和燃料的正确比例。
2.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1)将烧杯放在天平上,记录其重量。
(2)将适量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点燃酒精,让其完全燃烧。
(3)将烧杯放入烤箱中加热,直到所有水分蒸发后,再将其取出放冷。
(4)根据烧杯的重量计算出酒精的质量,再将颜色无色的费氏试剂滴入烧杯中,记录下产生的化学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推测出产生的气体类型及化学反应式。
3.消防常识与实际操作:(1)对于初中生而言,消防常识和实际操作至关重要。
(2)通过给学生讲解火灾事故的类型,结合实际演习进行示范和实现训练来提高学生对于火灾应急处理的警惕与反应能力。
五、教学后记:本教学方案设计理念广泛,通过实验教学方式,探究燃烧条件和化学反应原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积极参与和学习热情。
同时在运用消防常识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了解具体的火灾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是分析物质燃烧及其各种燃烧变化的有效手段。
它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化学、机械、动力、材料等,用于研究物质对不同燃烧条件的反应。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可以大致分为燃料探究和燃烧探究两个基本阶段。
燃料探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燃料的物理性质,包括沸点、粘度、比重、混合物性质等等。
燃烧探究则是研究燃料在实骅条件下如何燃烧,包括反应物密度、反应物温度、燃料/氧气/其他添加物比例、反应物混合比例等影响燃烧性能及其变化的因素。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需要专业的设备,例如回旋燃烧器回旋燃烧实骅装置,它可以模拟燃烧过程的实骅环境,控制燃烧的参数,如燃烧温度、压力、流速等,并且可以准确测量反应物温度、压力、混合气体中各种组分的浓度等。
同时,专用的脉冲拍摄装置可以测量实骅燃烧的辐射能量,从而定量评价反应物的燃烧效果。
燃料探究与燃烧探究有很多交叉叠加之处,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因此,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骅时,实骅参数的控制和测量都十分重要,它可以为燃烧反应数据统计、信息化及模型拟合提供可靠的依据。
探究燃烧的条件
煤
石头 玻璃
蜡烛
具有可 燃性
2、实验二: 点燃两支蜡烛,一支用烧杯罩住,一支不罩住,观 察实验现象。
现象:罩住的蜡烛熄灭
条件二: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实验三: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 较点燃的难易。
现象:木条比木炭更容易被点燃
条件三: 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 最低温度(着火点)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0℃ 183 ℃
2是可燃物 的固有属性,不可改变。
木炭320 ℃ ~370 ℃
归纳:一、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即具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思考:以上条件是否需要同时满足,还是 只需部分满足呢?
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沸水 ,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 一片铜片,金属盖一端放一小堆干 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 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所示 )观看视频,观察现象。
着火点参考信息:着火点是物质 燃烧达到的最低温度。
白磷 40℃
红磷 240℃
物质
金属盖上的 白磷
金属盖上的 红磷
沸水中的白 磷
现象 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燃烧的三个条件 必须同时满足,
解释缺一不可
①白磷是可燃物 ②氧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如何能使热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 通入氧气或空气
纸 火 锅 白纸着火点180 ℃
钻木取火:
摩擦产生热量,使温度达到木头的着 火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1、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呢? 2、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实验11燃烧的条件
【同步实验课】 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仪器】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火柴、三脚架、薄铜片【实验试剂】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实验内容】实验步骤 实验图示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1蘸酒精的棉球燃烧, 蘸水的棉球不燃烧。
①酒精 是 可燃物,水 不是 可燃物; ①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2(1)乒乓球碎片燃烧 , 滤纸碎片不燃烧。
乒乓球和滤纸都是 可燃物 。
(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 滤纸碎片后燃烧。
①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①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的着火点 低 。
3 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画出设计方案图示:被烧杯罩住的蜡烛熄灭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1. 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 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 着火点某种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
【注意】(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就不能发生。
(2)不同物质着火点一般不同,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满足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使用冷却剂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电器设备或电线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直接灭火。
(4)油、酒精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否则易引起火势蔓延。
【典例0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B.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答案】B【详解】A、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不燃烧,说法不正确;B、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不能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向水中通氧气,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白磷会燃烧,说法正确;C、热水的作用除了提供热量,还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说法不正确;D、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说法不正确。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4章 基础实验3 燃烧条件的探究
2.(4分)(湖南中考)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 旺”。下列说法最合理B的是( )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3.(4分)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D ) A.图1: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2: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3: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图4:沾有白酒的手帕火焰熄灭后手帕依旧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手帕 的着火点
4.(4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前 K1、K2、K3均已关闭)
Ⅰ.打开K1、K2,使热水流入左管,浸没白磷。 Ⅱ.关闭K2,打开K3,使左管中热水流出。 (1)实验过程中,热水的作用是_隔__绝__空__气__,__提__供__热__量__。 (2)该实验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__操__作__Ⅰ__中__白__磷__不__燃__烧__,__操__作__Ⅱ__中__白__磷__燃__烧__。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基础实验3 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实验用品】 95%酒精溶液、蒸馏水、棉花、小蜡烛、木条、小煤块;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玻璃杯、玻璃棒等。
【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 酒精溶液、蒸馏水,置于 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 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ppt课件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浓度和环境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和速度。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通过控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等条件来预防火灾或促进燃烧。
实验反思与改进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 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变 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助燃物(氧化剂)
燃烧需要助燃物,也称为氧化剂 ,如氧气、氯气等。
助燃物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 释放出能量,推动燃烧的进行。
不同的助燃物对燃烧的速度和火 焰的强度也有影响。
温度或者点火源
温度或者点火源是燃烧的必要 条件,没有足够的温度或点火 源,可燃物和助燃物无法发生 化学反应。
点火源可以是火柴、打火机、 电火花等。
靠性。
可以尝试改进实验方法,例如采 用更精确的温度控制、更准确的 氧气浓度测量等手段,以提高实
验的精度和可靠性。
05
CHAPTER
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安全
实验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手册, 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 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
实验服、护目镜和化学防护面罩等。
05
02
2. 点燃蜡烛
使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04
• 控制助燃物
将烧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蜡烛熄灭 的现象。说明助燃物(如氧气)也是 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
06
4. 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助 燃物(如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04
CHAPTER
实验结果与结论分析
实验结果记录
产生火焰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燃烧的条件,探究不同条件下物质燃烧的特性,为今后的安全用火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物质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器材1. 酒精灯;2. 酒精;3. 小木块;4. 小铁块;5. 烧杯;6. 氧气瓶;7. 温度计;8. 秒表;9. 火柴;10.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将酒精倒入酒精灯中,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颜色和形状;2. 将小木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记录木块燃烧的时间;3. 将小铁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铁块表面现象;4. 将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火焰熄灭时间;5. 将氧气瓶打开,用酒精灯加热氧气瓶,观察氧气燃烧现象;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燃烧条件。
五、实验现象1. 酒精灯火焰呈蓝色,温度较高;2. 小木块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燃烧时间为10秒;3. 小铁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表面出现红色;4. 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火焰熄灭时间为30秒;5. 氧气瓶打开后,加热氧气瓶,火焰迅速熄灭。
六、实验结论1. 物质具有可燃性,酒精、木块、铁块均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酒精、木块、铁块在氧气中均能燃烧;3.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酒精、木块、铁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能燃烧;4. 燃烧条件满足时,燃烧现象明显,如火焰颜色、形状、温度等;5. 燃烧条件不满足时,燃烧现象不明显或无法燃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酒精灯火焰烧伤;2.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整理归位。
八、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可燃物的燃烧特性;2. 研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3. 探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4. 研究燃烧条件对燃烧速度的影响。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燃烧的条件,掌握了不同条件下物质燃烧的特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火,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精品课件】第七单元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步骤:
取大小和形状相似的干燥的小木块和小 煤块,分别用坩埚钳夹住,同时放到酒 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小木块
实验现象: 小木块先燃烧起来,小煤块后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小煤块
探究性实验3: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 实验步骤: 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
1 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备用;燃烧物不要过大。
小组试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再做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
2
防止火焰烧到身体。
3 实验完成后,必须确认火焰熄灭才能进行下组实验。
新课引入
1.燃烧的条件: (1)_可__燃__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______________; (3)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_____________。 2.灭火的原理: (1)隔__绝_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__________; (2)清__除__可__燃__物__或__使__可__燃__物__与__其__他__物__品__隔__离__ ;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问题与交流
比较实验步骤1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观察到小木块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 小木块和小煤块都是可燃物,也都与空气接
触,但小煤块的着火点比小木块的高。 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温度先达到小木块
的着火点,即小木块先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 所以小木块比小煤块先燃烧。
小木块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三要素
数据记录与整理方法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各种燃烧 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包括燃烧时间、 火焰颜色、温度等,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整理
将实验数据按照燃烧条件进行分类整 理,采用表格或图表形式呈现,使得 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比较。
结果分析与解释
燃烧条件对燃烧现象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燃烧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发现氧气浓度、燃料种类和燃烧温度等因素对燃烧现象有显著影响。例如 ,在氧气浓度较低时,燃烧速度减慢,火焰颜色偏暗;不同种类的燃料在相同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火焰颜色和温度 也有所不同。
能源回收
利用高效的燃烧控制技术,可以实现 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例如,在钢 铁冶炼过程中,通过回收高温烟气中 的热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 少环境污染。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验成果总结
燃烧条件三要素的确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即 可燃物、助燃物和达到着火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 撑。
。
5. 当火焰熄灭时,记录可燃物 的剩余情况和环境温度。
2. 将可燃物放置在燃烧器上, 调整燃烧器火焰大小,点燃可
燃物。
4. 在燃烧过程中,逐渐减小助 燃物的供应,观察火焰变化并
记录。
6. 清理实验现场,将废弃物妥 善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穿戴 好实验服和护目镜等个人防 护装备。
04
过程。
燃烧器:提供可燃物燃烧的 场所,可选择本生灯或酒精
灯等。
01
02
03
助燃物:如氧气、空气等, 用于支持燃烧。
温度计:测量燃烧过程中的 温度变化。
04
05
铁架台、坩埚钳等辅助工具 :用于固定和移动可燃物。
九年级化学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探究实验方案结论
验证物质燃烧的条件
•定义: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1. 实验方案
分别将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块红磷放在薄铜片上,另取一小块白磷放入热水中,如下图:①薄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没有变化
②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
2. 实验结论: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
①可燃物
②氧气(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 1.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 2.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方法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①可燃物②氧气(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中考试题往往以实验设计题的形式来考查燃烧规律。
燃烧条件的探究设计常常运用控制变量—对比法。
(1)分析对比实验设计
实验1:探究可燃物才能燃烧
实验2:探究可燃物接触氧气才能燃烧
实验3:探究达到着火点可燃物才能燃烧
(2)综合控制变量
①把白磷和红磷都漏置在空气中(对比),用0℃的热水控制温度(这个温度高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证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可燃物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②烧杯底部放一块白磷,用水控制不让白磷与空气接触,温度仍然是80℃,与铜片上的白磷对比,证明可燃物即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不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
(完整版)探究燃烧条件的创新实验
探究燃烧条件的创新实验
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
目的:探究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达到着火点。
原理: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约为240℃。
若同时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磷就会燃烧起来。
实验仪器、药品及用品:
大烧杯、硬质玻璃管、具支试管(两支)、镊子、刀子、药匙、白磷、红磷、气球、滤纸、热水等。
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但是实验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 、铜片放在烧杯上通过热水的蒸气传热,传热效果较差,白磷需要较长时间才开始燃烧。
2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时,白磷会四处游动并形成许多小液珠,实验时需不断“追寻”白磷,操作起来不太方便,实验现象也不明显。
3、白磷燃烧产生的浓烟污染环境。
总之,该实验不能体现绿色化学实验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思与责任感。
为此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的创新和改进之处:
1、将铜片改为具支试管放入热水中,传热快,节省时间。
2、通过鼓入空气,可控制试管内白磷的燃烧,视觉效果好,学生记忆深刻。
3、白磷和红磷通过具支试管分开,避免了白磷燃烧飞溅引燃红磷的现象。
4、水中的白磷放在金属圆柱体上,并套上玻璃管避免吹入氧气时,白磷四处游动。
实验效果:
实验评价:
1、该设计科学性强,安全可靠。
2、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3、解决了白磷燃烧的污染问题,可以很好地进行环保教育。
4、可以反复操作,且效果较好。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必做实验)课件
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
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②挤压左滴管,一段时间后,镁条仍能继续燃烧。
请通过这一现象谈谈你对燃烧条件或灭火方法的新认识:
(3)燃烧
不一定
(4)金属镁着火时,
(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
不能
。请写出该步骤中双球管内发生反
(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4P+
变式跟进
某化学小组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改进课本中的图1。如图
爆炸及防范措施
例2
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
物”),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产生有毒气体
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2CH4+3O2
【分析与讨论】
(1)步骤①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
应的化学方程式:
5O2
点燃
2P2O5
2H2O2
��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H2O+O2。写出燃烧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步骤②说明CO2的化学性质是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拓展探究与应用】
实验步骤:①在燃烧管中仅加入镁条,挤压右滴管并引燃,镁条燃烧;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专题复习:燃烧条件的探究一、实验装置二、实验原理:白磷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三、实验现象及分析1、对于甲装置:(1)现象: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原因:。
(2)现象: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原因:。
(3)现象: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
(4)薄铜片的作用:载体、传热。
(5)热水的作用:隔绝空气、提供热量。
2、对于乙装置:(1)现象:通入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
(2)现象: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原因:。
四、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
三者缺一不可。
五、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1、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是一组对比实验,白磷的着火点低可燃烧,红磷的着火点高而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组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在热水中,通过液封而隔绝氧气,其设计意图是:提供可燃物与反应所需的温度,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检验是否能够燃烧(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两个条件而控制另外一个条件)。
六、实验装置的评价及改进由于铜片上的白磷露置在空气中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应加以改进,让白磷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如图1、图2、图4);将氧气(空气)直接用导管通入热水中的白磷处,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则效果更佳(如图3);图5装置改变温度的来源,用凸透镜对光进行会聚,是白磷燃烧,节省了能源。
甲乙答案:三、1.(1)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与空气接触;(2)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3没有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1)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四、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例题:(2016·滨州)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填化学式);(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填序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
探究燃烧与 3 氧气的关系
实验现象
小木条燃烧,小 煤块没有燃烧
玻璃杯内蜡烛熄 灭了,玻璃杯外 蜡烛仍燃烧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温度 达到着火点
燃烧需要氧气
感悟新知
实1-练
【得出的结论】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_____有__可__燃__物_____、 ___与__氧__气__接__触_____ 、 _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_ 。
例1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
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并进行实验】
图1
感悟新知
实1-练
【分析实验】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燃烧与 1 物质的关系
小木条燃烧,玻璃 是可燃物
棒没有燃烧
才能燃烧
感悟新知
实1-练
实验 设计意图 探究燃烧与
上加热片刻
花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感悟新知
实验操作 分别取一小块乒乓球碎 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 铜片的两侧,用酒精灯 加热铜片的中部 取两支蜡烛,点燃,用 一只烧杯罩住其中一支 蜡烛
实验现象
乒乓球碎片先燃 烧,滤纸碎片后 燃烧
烧杯内蜡烛很快 熄灭,烧杯外蜡 烛仍燃烧
实1-讲
实验结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
感悟新知
实验 1 燃烧的条件
实1-讲
1.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
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火柴、剪刀、水等。
感悟新知
2. 实验探究
实1-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棉花分别蘸取酒 蘸水的棉花不燃
物质的比较燃烧实验探究
物质的比较燃烧实验探究引言: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反应现象,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产物生成等方面的知识。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为我们深入理解燃烧过程提供参考。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锌粉- 铜粉- 铁丝- 铝粉- 硫粉- 碳棒- 盆子- 实验台- 火柴- 火焰- 安全护具(安全眼镜、手套、实验服)2. 实验方法:1) 将盆子放置在实验台上。
2) 在盆子内放入一小撮锌粉。
3) 用火柴点燃锌粉,观察燃烧过程的现象。
4) 将实验台清洗干净,重复以上步骤,分别使用铜粉、铁丝、铝粉、硫粉和碳棒进行实验。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1. 锌粉燃烧实验:在实验中,当火柴点燃锌粉时,我们观察到火焰瞬间变亮,伴有橙色的火光。
锌粉迅速燃烧,并发出明亮的火焰,连续燃烧。
观察火焰特征可知,锌粉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2. 铜粉燃烧实验:在铜粉燃烧实验中,我们发现火焰的颜色变为亮绿色,火焰持续时间较短。
铜粉的燃烧速度较快,火光闪烁,但燃烧速度相对较慢。
3. 铁丝燃烧实验:铁丝燃烧实验中,火焰颜色为亮红色,火焰维持时间较长。
铁丝的燃烧速度较慢,燃烧过程稳定。
4. 铝粉燃烧实验:铝粉燃烧的火焰呈银白色,火焰持续时间较短,连续燃烧。
铝粉燃烧过程产生的火焰较明亮。
5. 硫粉燃烧实验:硫粉燃烧实验中,火焰呈蓝色,持续时间较长,燃烧过程较为稳定。
硫粉燃烧后生成硫磺气味。
6. 碳棒燃烧实验:碳棒燃烧的火焰为亮橙色,持续时间较长。
碳棒燃烧过程会形成黑烟和灰烬。
三、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焰颜色、燃烧速度、持续时间等特性各不相同。
2) 锌粉与铜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焰较为明亮,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3) 铁丝和铝粉燃烧的火焰相对较亮,持续时间较长。
4) 硫粉的燃烧产生的火焰呈蓝色,持续时间长,火焰较为稳定。
科学实验:探究燃烧原理的简单实验
科学实验:探究燃烧原理的简单实验实验背景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了解燃烧原理对于理解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非常重要。
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有关燃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能够: 1. 了解什么是可燃物和不可燃物 2. 探究火焰的形成过程 3. 分析不同材料在燃烧时产生的变化和效果实验材料•蜡烛或打火机•不锈钢托盘或底座•玻璃杯或塑料杯•水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所有材料。
2.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实验,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质。
步骤二:观察可燃物与不可燃物1.将一个蜡烛放在不锈钢托盘上。
2.使用打火机点亮蜡烛,并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
3.将一片纸放在托盘上,点燃纸张并观察。
你会发现蜡烛持续燃烧,而纸张很快就会被完全燃烧。
步骤三:火焰和氧气1.在玻璃杯里倒入一些水。
2.倒置玻璃杯将其放在火源上。
3.留意观察。
你会发现火焰因为缺乏氧气而最终无法持续供应,最后会自动灭掉。
步骤四:支持及阻止燃烧1.在一个平面表面上放置一小块铝箔。
2.使用打火机点亮铝箔的一角,并向其宣吹。
3.观察到已经开始闪着火花的铝箔是否可以通过风或口吹而进一步加大火焰。
你会发现通过提供额外的氧气(吹风或口吹)可以增加火焰的大小和明亮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 可燃物具有可持续地燃烧的性质,而不可燃物则会迅速被完全燃烧。
- 火焰需要氧气才能维持燃烧。
在没有足够氧气的情况下,火焰会逐渐消失。
- 提供更多的氧气可以增强火焰的大小和明亮度。
结论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加深了对于燃烧原理的理解。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可燃物和不可燃物,以及火焰形成过程中关于氧气的重要作用。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能源转化、环境保护和安全使用火源等方面的问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对燃烧条件的探究课本实验再现实验原理: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比较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产生的不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
【注意】(1)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说明实验是通过控制氧气来研究氧气对燃烧条件的影响。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从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又通过对比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现象,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拓展训练1.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B. 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者火点未必燃烧C. 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D. 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3.用如图装置(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A.此装置既操作简便,又能防止空气污染B.若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可观察到红磷燃烧C.若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可观察到白磷燃烧,对比在水中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水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说明白磷、红磷均不是可燃物4.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一段时间2O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2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2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并
。
请你在下 表空格 中
,
填写 实验操 作 和实验 现 象
结 论
想
实验操作和 实验现 象
(1) (2 )
(3 )
燃 烧 与物 质 的性 质 有关 燃 烧 与 氧气 有 关
物质必 须 具 有可燃性
燃烧 需 要 氧气
温度必 须 达 到可燃 物 的 着火点
燃烧 与温 度有关
讨论 行验证
:
本 题 围绕燃烧 的 三 个 条 件
;
,
给 出 了 三 种猜想 和 每种 猜 想 如第 次
得 到 的结 论
。
要 求 通 过 与此 相 对应 的实验 操 作和 观 察到 的现 象来 进
一
因 此 首 先 必 须 明 确 每 次 实 验 操 作 的 目的 是 什 么
。
。
实验操作要 证 明具 有可 燃性 的物质才能燃烧
、 ,
所 以应在其他条件
m
L
的 沸 水并 放 入 用 硬 纸 圈
,
小 块 自磷
,
在 烧 杯上 盖
一
片 薄铜片
铜片上
一
端放
一
堆干
燥 的红 磷
甲)
,
另
一
端放
小 块 已 用 滤 纸 吸 去 表 面 上 水 的 白磷 f 如 图
观 察现象
。
方案二
气1
,
:
用 导管对着方案
观 察现 象
。
一
中 所 述 烧 杯 中 的 白磷 吹 气 f 或 通 氧
,
,
放在
。
(2 ) 分别点 燃 两 支小 蜡 烛
,
将其 中
一
支用烧杯罩住
。
,
未罩 住 的
小
蜡烛 继 续燃烧
,
罩 住 的蜡 烛 过
一
会 儿熄 灭
(3 ) 用 镊 子 分 别 夹 取 小 木 片 和 小 煤 块 木 片很 快 燃 烧 小 煤 块 不 易 燃 烧
,
,
放 在酒 精灯火 焰上
,
。
情景题答案 : C
。
)
。
.
降低 燃 烧 的 着 火 点 防止 燃烧 产物 污 染空 气
降低 温 度 到 燃 烧 物 的着火 点 以 下 水 分解 出不 能助燃 的气体
,
一
.
.
但 主 要 还 是 考 查 同学 们 对 燃 烧 条 件 的 了 解 我 们 知道 灭 火 往 往 与燃 烧 条 件 联 系 在 起 那 么 我 们 能不 能运 用 探 究 的方 法来 进 步掌握燃烧 的条件 呢 ?
即不 是 可 燃 物就 不 会 发 生
A ㈣
姒
篇
燃烧 现 象
实验探究
,
如石 头 在 氧气 中达 到很 高 的温 度 也 不 燃 烧
。
设 计 下 面 的实验方 案 质燃 烧 的条件
。
,
通 过对实验现 象 的观 察和分 析
,
探究物
方案
圈住 的
一
一
:
在9 0 0
。
m
L 的 烧 杯 中注 入 4 0 0
一
如图乙
,
自磷
>盆彳红磷源自空气_ +
铜
俘
I三 砂
图甲
一
箸 ≯
白磷
~
密密
E乙 寸 瑟
白磷 “ ” \
图乙
司
空气 _
+
飞
豳
洲 眦
乙热 热 水 水
实
方案
验
现
,
象 发 出黄 白色 的光
,
铜 片 上 的 白磷 冒 白烟 水 中 自磷 无 现 象
。
,
放 出热量
红磷和
方案 二
水 中 自磷 出 现 火 星
。
。
实验 现 象
本 题 研 究 的是 灭 火 时水 的 作 用
。
,
一
,
,
提 出 问题
燃 烧 是 生 活 中常 见 的现 象
,
是人 类最早 利用 的化学反应 之
。
一
,
燃 烧 与 我 们 的 生 活 以 及 社 会 的 发 展 有 着 十 分 密 切 的联 系 质燃 烧 时 究竟需要 什 么 样 的条件 ?
那么
,
物
猜想 与假 设
。 ,
实验点拨
1 .铜 片 上 2
.
。
白磷 燃 烧 生 成 的 P O 有 毒
所 以 实 验 应 在 通 风 橱 中进 行
。
发现 规律 燃 烧需要
评 价 交流
一
定 的条件才 能 发 生
。
小 春 同学 在 探 究 物 质 燃 烧 的 条 件 时 得 到 了相应 的结论
实
验 猜
。
,
作 出 了如下三 种 猜想
水 中 的 自磷
是 否 为可燃 物 是
不是
铜 片 上 的红 磷
是 是 不是 不是
铜 片 上 的 白磷
是
是
是否 与氧气接触
温度 是否 达 到着火点 是 否发 生 燃烧现 象
是
不是
是
是
实验结论
物 质燃烧需 要 同时具 备 的 三 个 条件
(空 气
、
:
要有可燃物
。
;
有助燃 剂
氧 气 ) ; 达 到燃 烧 所 需 的最 低 温 度 (着 火 点 ) 的 白磷 要 用 滤 纸 将 表 面 的 水 吸 干
燃 烧 时 需 要 氧 气 (或 空 气 ) 燃 烧 比 在 空 气 中燃 烧 更 剧 烈 猜想
一
:
。
因为物 质在 纯 净 的氧气 中
。
猜想 二 猜想 三
:
燃烧 既 需要 氧气
,
,
还 需要 达 到
一
定的温度
。
。
像镁条 常
温 下 在 空 气 中不 燃 烧
:
但 点燃 后 却能在 空 气里 燃烧
,
物质 如果 不 能 与氧气反 应
我们知道灭火往往与燃烧条件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探究的方法来进一步掌握燃烧的条件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器
情
景
,
某地 商场 发生 火灾
主要 作用 是 (
A B
C D
.
消 防人 员 用 高压 水 枪 灭 火
,
水在灭 火 中的
(温 度 与 氧 气 接 触 ) 相 同 的 条 件 下 比 较 可 燃 物 和 不 能 燃 烧 物 质 的 实验 现 象 依次类 推设 计 出下 面 的操 作方 法 并 准 确 描 述 实 验 时 表
,
,
现 出来 的现 象 酒 精 灯 上 点燃
。
参考答 案 :
;
( 1 ) 用 镊子 分别夹 取 蘸 有 酒 精 和 水 的棉 球 蘸酒 精 的棉球 燃 烧 蘸 水 的棉球 没 有 燃 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