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43号令

最新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43号令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43号令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依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由项目单位具体实施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

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方式注入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包括:(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研制开发项目”),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三)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是指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研发及验证能力为目标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中心项目”),以及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技术中心项目”)。

(四)国家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是指以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落后的生产条件为主要内容,以推进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扩大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升级调整项目”)。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文件的质量和效益,保证生产技术文件的安全、完整、准确、及时的传递和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1. 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和修订工作;2. 各生产车间负责生产技术文件的传递和使用,确保生产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4. 公司领导负责对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核1. 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应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2. 生产技术文件编制完成后,需经过部门内部的审核,审核人员应对文件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并确保文件的合规和完整;3. 若生产技术文件需要修改或修订,应经过相应部门的批准和审核,修改后的文件需重新进行审核。

五、生产技术文件的传递和使用1. 生产技术文件应通过正规途径进行传递和使用,不得私自传递或修改文件;2. 生产技术文件需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传递,传递前需进行确认和登记,确保文件的安全和准确传递;3. 生产技术文件的使用应按照文件内容和要求进行,不得擅自进行修改或变更;4. 生产技术文件使用完毕后,应按规定进行归档和保存。

六、生产技术文件的保密1. 生产技术文件属公司的商业机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泄露或外传;2. 生产技术文件的传递、使用都需进行严格的保密管理,确保文件的安全和完整性。

七、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1. 生产技术文件需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文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 生产技术文件需进行分类和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3. 生产技术文件需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查,确保文件的合规和完整性。

八、生产技术文件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工作需定期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文件的合规和完整性;2. 将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工作纳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3.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需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生产技术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是为了激励员工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效益而制定的一套奖惩措施。

一、奖励措施:
1. 技术进步奖励:对于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

2. 突出贡献奖励:对于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

3. 培训提升奖励:对于参加相关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

4. 工作成绩奖励:对于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

二、惩罚措施:
1. 不合格产品处罚:对于生产技术管理不合格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个人或团队,给予相应处罚。

2. 违规违纪处罚:对于违反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规范和操作程序的个人或团队,给予相应处罚。

3. 工作疏忽处罚:对于因生产技术管理疏忽造成企业损失的个人或团队,给予相应处罚。

三、管理措施:
1. 考核评级:定期对员工的生产技术管理表现进行评级,作为奖惩依据。

2. 个人成长计划:为每个员工制定个人生产技术管理成长计划,定期进行评估和指导。

3. 奖惩公示:对于获得奖励或受到处罚的个人或团队进行公示,鼓励员工共同学习和进步。

以上是对生产技术管理考核奖惩制度的一些建议,具体制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一般规定范文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一般规定范文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一般规定范文在机采工作面生产中,技术管理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技术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一般规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计划与调度、作业工艺与程序、设备维修与保养、生产数据管理和安全监测控制。

一、生产计划与调度1. 生产计划编制根据矿山整体规划和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编制机采工作面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包括采煤、顶板支护、瓦斯抽放等工作内容,并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2. 生产调度根据生产计划安排、设备状况和人员配备等情况,制定生产调度方案。

调度方案应明确生产工序、工作时限和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

二、作业工艺与程序1. 采煤工艺制定采煤工艺方案,包括采煤方法、支护方式、煤岩巷道施工及排水处理等工艺环节。

工艺方案应根据煤矿地质条件和设备状态进行调整,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2. 顶板支护工艺根据矿山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特点,制定相应的顶板支护工艺方案。

工艺方案应明确支护材料、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并配备相应的支护设备。

3. 瓦斯抽放工艺制定瓦斯抽放方案,包括瓦斯抽放管路布置、抽放设备配置和瓦斯抽放工艺要求。

方案应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和瓦斯含量进行科学设计,确保瓦斯安全抽放。

三、设备维修与保养1. 设备维修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维修计划,制定设备维修方案。

维修方案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故障原因制定,维修过程中需做好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2. 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设备、润滑设备和更换磨损部件等。

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四、生产数据管理1. 数据采集建立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及时采集和记录生产数据。

生产数据包括生产量、设备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等。

采集数据可用于生产分析和决策。

2. 数据分析对采集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一般规定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一般规定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一般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明确机采工作面生产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机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运行。

遵循科学、合理、先进的技术管理原则,推动技术创新和提升。

2.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规范标准:制定适用于机采工作面生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明确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

4.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过程控制:通过监测和调控机采工作面的生产参数和工况,确保机采工作面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及时处理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难题。

5.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对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激发技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信息化支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7.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持续改进: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改进,不断提升机采工作面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 1 页共 1 页。

生产技术部门制度

生产技术部门制度

06
部门文化建设与团队建设
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
建立开放和包容的文化
01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的想法和反馈,同时尊重他们的观点和贡
献。
强化团队凝聚力
02
通过团队活动和社交活动,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
神。
促进学习和成长
03
鼓励团队成员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员工关怀与福利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协调与生产相关的其他部门, 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部门组织结构
生产技术部门由技术研发组、生产流程组、设备维护组等组 成。
技术研发组主要负责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工作;生产流程 组负责制定生产流程、监督执行等工作;设备维护组负责设 备维护、维修等工作。
部门重要岗位及职责
01
技术研发主管
负责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工作 的规划和实施,带领团队完成研 发任务。
制定工艺检验标准,包括成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检验频次等。
工艺改进与优化
定期对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制定
根据市场需求、产能和原材料库存等因素, 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调整
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 保生产顺利进行。
生产计划执行
按照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确保按时完成 生产计划。
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销售部门
了解销售计划和需求,参与制定生产计划和交货 期。
采购部门
协同采购部门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商的管理 。
质量部门
确保生产技术的准确性和质量标准的执行。
内部沟通与协调
定期召开部门会议
分享工作进展、解决问题、协调资源。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3篇)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3篇)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文件,旨在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本文将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进行____字的详细解读。

一、总则《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该规定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责任方。

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组织1. 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确保所有人员都能熟悉和执行相关规定。

3. 施工现场应当设立安全生产警示标识,明确安全注意事项、逃生通道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三、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1. 施工单位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2. 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责任,应当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向施工单位报告。

3. 工人对个人安全生产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四、施工现场安全设施1.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安全设施,包括防护网、警示标志、安全绳等。

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有效。

2.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安全通道,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同时,应当设置消防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演练。

五、施工现场安全防护1.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工人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2. 施工现场应当对危险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同时,对高空、深坑等特殊工种,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控。

六、施工现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1.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事故预防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安全工程师的生产技术管理行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安全工程师,凡在施工现场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均需遵守本制度规定。

第三条安全工程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和工程技术,熟悉施工现场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标准。

第四条安全工程师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五条公司应当为安全工程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保障其安全工作的需要。

第二章安全技术管理第六条安全工程师应当在项目施工前,全面研究工程的相关技术资料和施工方案,了解工程的安全风险点和重点,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

第七条安全工程师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安全施工计划,明确安全责任,细化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实施。

第八条安全工程师应当做好现场安全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秩序。

第九条安全工程师应当参与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十条安全工程师应当配合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章安全工程师责任第十一条安全工程师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擅自离岗,应当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第十二条安全工程师应当严格按照公司要求的作息时间和工作流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私活。

第十三条安全工程师在工作中如发现施工现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向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汇报,主动配合查处。

第十四条安全工程师应当维护公司形象,不得损害公司利益,不得泄露公司机密。

第十五条安全工程师应当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章纪律处分第十六条安全工程师如有违反公司相关规定,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停职检查,严重者,取消其安全工程师资格。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考试题库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考试题库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考试题库单选题(共30题)1、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稳定性和管理有效性,某企业根据甲、乙、丙三位职工从业经验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分析,对三位职工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

A.整分合原则B.能级原则C.3E 原则D.激励原则【答案】 B2、某矿山企业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部分作业人员未及时隔离至安全区域,爆炸冲击波导致1人死亡,1人重伤,这起事故的性质是()A.火药爆炸引起的责任事故B.火药爆炸引起的非责任事故C.放炮引起的责任事故D.放炮引起的非责任事故【答案】 C3、甲市一化工企业委托乙施工单位新建一原料储罐,在进行试运行的时候,乙施工单位作业人员未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发生伤亡事故。

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与监督暂行办法》,对此安全事故承担主体责任的单位是()。

A.化工企业B.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C.施工单位D.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答案】 A4、某生产经营单位由于管理不善,发生了事故,造成2人死亡。

按照事故调查分级原则,该事故调查组应由()的人员组成。

A.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B.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C.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D.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等部门【答案】 A5、从安全生产角度讲,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根源或状态。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下列属于第一类危险源是()。

A.人失误B.危险物质C.物故障D.管理缺陷【答案】 B6、某化工公司非常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公司内部设有安全宣传专栏,每年还组织安全有奖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

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 9005),下列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与保障的步骤,错误的是()。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导言在制造业中,生产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生产技术管理不仅关系到产品制造的质量,还关系到企业的效益。

为了保证生产流程的顺畅,企业需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下面就其他一下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质量管理生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为了保证生产质量,企业应该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制度:1. 产品出厂检验制度产品出厂检验应该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进行抽检,检验合格率应达到100%。

2. 来料检验制度来料检验应该保证物料的质量,对不合格品应及时处理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3. 技术评审制度在生产新产品之前,应该进行技术评审,并把评审结果作为生产研发的依据。

评审内容应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材料等方面。

4. 控制方案制度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点,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并进行严格的控制。

各生产环节的控制方案应该通过内审和审核后才能执行。

5. 关键检验制度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检验应该予以重视,将关键环节与产品的重要性相挂钩。

关键环节的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于更好的保证生产质量。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整个生产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掌握各项生产数据。

以下是生产管理要求:1. 生产计划制度每个月制定生产计划,并将计划发布给各个生产岗位,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2. 生产排程制度将生产计划拆分成不同的生产批次,并每个批次制定相应的生产排程。

生产排程应该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批次、生产日期等内容,便于监控和管理。

3. 生产过程检查制度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控,对重要的生产过程环节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

4. 生产报废处理制度对于报废产品应该及时处理,并分析原因。

同时还应该对报废产品进行分类,以便于有效的管理和统计。

5. 生产线清洁维护制度生产线清洁维护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环境的卫生水平,还可以减少设备的损耗,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采煤生产技术管理规定范文

采煤生产技术管理规定范文

采煤生产技术管理规定范文一、前言采煤作为煤矿生产的核心环节,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与发展。

为了规范和管理采煤生产技术,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和高效,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矿山生产是危险性行业,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必须以人为本。

所有采煤生产技术都必须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矿山设施的安全为前提。

2. 高效生产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煤生产技术要追求效益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环保原则采煤生产技术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降低矿石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

三、采煤生产技术管理规定1. 采煤方法选择根据不同的矿井条件和采煤目标,合理选择采煤方法。

要评估采煤方法对矿井安全、矿石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选择对矿山最有利的采煤方法。

2. 采煤设备的选择与维护选择适合矿井条件的采煤设备,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通风系统管理通风系统是保证矿井安全的关键环节。

要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的清洗、检修,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矿井内空气的流通。

4. 瓦斯抽采管理对于瓦斯含量较高的矿井,要加强瓦斯抽采系统的管理。

定期对瓦斯抽采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瓦斯抽采的效果和安全性。

5. 煤与瓦斯的防治煤矿是瓦斯爆炸的高风险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矿井内的煤尘和瓦斯进行定期清除和抽采,确保矿井内的空气质量安全。

6. 合理矿石储量管理矿石储量是矿山生产的关键。

要对矿石储量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的连续性。

7. 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采煤生产技术管理要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的编制。

对矿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8. 监测与评估对采煤生产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立数据分析和评估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四、监督与检查为了确保采煤生产技术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监督与检查的机制。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的通知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的通知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公布日期】2008.10.27•【字号】鲁煤安管[2008]167号•【施行日期】2008.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的通知(鲁煤安管[2008]167号)各省属煤炭企业,各市煤炭管理部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30号)等要求,结合山东实际,省局组织制定了《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方案设计编制提纲》和《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投产验收标准及评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原已投产的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在2009年1月1日后仍继续生产的,要重新编制设计,按暂行规定要求抓紧于12月底前办理重新报批和验收手续。

附件: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七日附件: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一、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30号)等要求,结合山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放顶煤开采要积极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提高煤炭开采安全可靠性,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的所有生产矿井和新建矿井。

二、一般规定第四条要加强对煤矿放顶煤开采设计的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的新建矿井,各项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生产科室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科室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科室技术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生产科室技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度依据本制度依据《生产科室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科室内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四条技术管理岗位生产科室技术管理岗位包括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员。

第五条技术负责人的职责1. 负责制定生产科室的技术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3. 负责技术监督和指导,确保生产流程的正常运转。

4. 负责组织技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六条技术员的职责1. 遵守生产科室技术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技术工作。

2. 配合技术负责人开展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3. 协助技术负责人监督生产流程,并及时反馈问题。

4. 参与技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七条技术管理流程1. 制定生产科室的技术管理计划。

2. 按照技术管理计划,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3. 定期对生产流程进行技术监督和指导。

4. 对技术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第八条技术管理记录1. 每次技术培训和考核,都需做好记录,并归档保存。

2. 每次技术监督和指导,都需做好记录,并归档保存。

3. 每次技术设备维护和保养,都需做好记录,并归档保存。

第九条技术管理考核1. 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考核。

2. 技术考核结果作为评定技术人员绩效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技术管理奖惩1. 对技术工作出色的人员,给予奖励。

2. 对技术工作不合格的人员,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技术管理的其他事项1. 生产科室技术管理制度和工作情况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2. 技术管理人员有义务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3. 技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保守技术秘密,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

第十二条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修改,应经相关部门和人员商议后确定,并重新发布。

以上就是生产科室技术管理制度范本,希望能对您制定制度有所帮助。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是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该管理制度涵盖了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求,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煤矿生产的高效运转。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生产责任:明确煤矿管理层、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义务。

2. 矿山规划与设计:要求合理规划矿山开采方式、矿井布局和矿山设备配置,确保矿山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3. 矿山生产管理:包括采矿方法、支护方式、通风系统、矿山排水系统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矿井通畅,矿工安全。

4. 设备管理:要求对煤矿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5. 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规定煤矿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要求矿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行作业,确保安全和高效。

6. 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要求对矿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7. 事故应急管理:规定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和紧急撤离程序,培训矿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总之,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和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遵守制度要求,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总2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内蒙古自治区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第一条本标准及考核办法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所有露天煤矿。

第二条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分11个单项,满分为1000分,分别为:(一)露天矿边坡安全质量标准50分;(二)采掘安全质量标准200分;(三)排土场安全质量标准50分;(四)穿孔、爆破技术安全质量标准100分;(五)道路运输安全质量标准100分;(六)防灭火、防尘和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50分;(七)机电设备安全质量标准200分;(八)工业广场安全质量标准50分;(九)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安全质量标准50分;(十)软件管理安全质量标准100分;(十一)劳动定员与保障安全质量标准50分。

各项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详见表1-1~表11-1.第三条安全质量标准化露天煤矿分为三个等级,考核标准如下: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总得分在900分及以上,且11个考核项目中单项分数没有低于80%的;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总得分800分及以上,且11个考核项目中单项分数没有低于70%的;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总得分600分及以上,且11个考核项目中单项分数没有低于60%的。

第四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露天煤矿,不予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认定。

(一)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不齐全、不合法、超过有效期的;(二)凡考核年度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三)未建立安全监测系统的;(四)对安全生产检查指令,整改合格率达不到100%的;(五)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六)无年度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七)存在下列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之一的;1.超能力、起强度或超定员组织生产的;2.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3.越界开采的;4.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5.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工艺的;6.年产100万吨及以上的露天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7.露天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的;8.露天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9.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XXXXX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加强对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有序,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达到产品标准要求,维护公司技术秘密,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变更、修订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2、生产技术文件定义(1)所有在生产运行和控制过程中直接使用的技术指导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产品检验规程、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设备检修规程以及上述规程的附件(图表、记录、安全卡等);(2)所有在生产运行和控制过程中直接使用的技术管理文件,包括生产现场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计量管理的规程、规范、制度等。

(3)产品研发的小试及中试方案、小试及中试报告、工程项目建设的工程设计资料及施工方案、生产管理的产品计划、物资计划及设备检修计划、计量与安全器具校验计划等文件均不在本制度管理范围内。

3、所有生产技术文件均必须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以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降低环境污染为基本目的。

所有包含违法、违规、违章内容的生产技术文件均为无效文件。

三、职责1、公司技术部负责组织本制度的编写、修订,生产部、车间、品管部、行政部等部门参与上述工作。

本文件经公司管理程序审核和总经理批准后,由行政部负责颁布实施。

2、技术部负责将本制度及其修订版本报行政部备案。

四、生产技术文件编制与审批管理1、现有产品、装备、设备技术指导文件编制(1)现有产品的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由技术部负责制定,并征询生产部、车间意见后报审。

(2)现有生产设备的岗位操作法、岗位操作法和维护、检修规程由生生产部负责,征询技术部、生产车间意见后报审。

(3)现有产品的分析检测规程由品管部负责编制,在征询技术部、生产部意见后报审(4)上述各技术指导文件在初次编制或经过较大改动后首次使用时,可发布试用版。

试用期为3~6个月或连续使用至少三个生产批次。

车间技术管理制度

车间技术管理制度

车间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车间技术管理工作,提高车间技术管理水平,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车间技术管理制度适用于车间技术管理人员和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车间技术管理应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技术研究和引进,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四条车间技术管理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第五条车间技术管理应坚持创新精神,积极倡导技术进步,推动车间技术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第二章技术管理岗位职责第六条车间技术管理岗位分为技术总监、工艺技术人员、设备技术人员和质量技术人员。

第七条技术总监负责车间技术管理的总体工作,参与决策和规划,指导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负责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工艺技术人员负责车间生产工艺的制定、调整和优化,负责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第九条设备技术人员负责车间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负责设备故障的排除和预防,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寿命。

第十条质量技术人员负责车间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负责产品质量的把关和改善,保障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三章技术管理制度第十一条车间技术管理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管理体系、技术研发体系、技术安全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第十二条技术管理体系应包括技术管理目标、技术管理规范、技术管理程序和技术管理责任。

第十三条技术研发体系应包括技术研发规划、技术研发动态、技术研发报告和技术成果评价。

第十四条技术安全体系应包括技术安全管理、技术安全培训、技术安全预案和技术安全检查。

第十五条技术创新体系应包括技术创新要求、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评价和技术创新奖励。

第四章技术管理流程第十六条车间技术管理应建立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包括技术管理计划、技术管理执行、技术管理评价和技术管理改进。

第十七条技术管理计划包括技术目标的设定、技术任务的分解、技术资源的配置和技术控制的制定。

1 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管理规定

1 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管理规定

(三) 项目方案(技术实施方案、停电施工方案、临 时过渡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及经济或社会效益预测、拆除物 资处置建议);
(四) 项目投资; (五) 设备及材料清单(应满足采购招标要求); (六) 主要附图; (七) 项目费用估算书; (八) 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项目可研应依据公司、行业相关标准、定 额编制项目估算书,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严禁随意估列费用。
(二) 组织开展本单位项目可研编制与评审工作。 (三) 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含所辖县供电企业)运 维资产项目可研,评审、批复本单位(含所辖县供电企业) 限下项目可研(原则上为单项投资总额在 200 万元以下的生 产技术改造项目和单项投资总额在 100 万元以下的生产设 备大修项目)。 (四) 省检修公司相关项目评审和批复工作由其所属 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 第十四条 各单位所属单位安质、通信、物资、调度 等部门按照专业分工,负责编制本单位运维资产相关项目可 研,参与相关专业项目可研评审;财务部门参与项目可研评 审。 第十五条 国网经研院负责限上项目和公司总部、分 部、各单位委托运维资产项目可研评审。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经研院负责本单位 限上项目和代维公司总部、分部资产项目可研初审,负责相 应管理层级权限范围内的本单位限下项目可研评审。 第十七条 地市公司经研所负责相应管理层级权限 范围内的本单位限下项目可研评审和其他项目可研初审。
(四) 各单位及所属单位运检部门组织制定、下达管 理权限内的项目可研评审计划,每季度可研批复的项目估算 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同类别年度专项预算的 20%。
(五) 各级单位应严格按照公司项目可研评审计划开 展工作,如需调整评审计划必须在计划评审前月 25 日报可 研评审单位运检部门确认。
第二十六条 项目可研评审要求如下: (一) 项目可研评审由各级运检部门负责组织,各级 经研院(所)受托进行评审,评审人员应覆盖项目所涉及的 专业,并熟悉项目建设、管理、财务、技术及造价等相关规 定。 (二) 项目可研评审前,项目单位应进行初审,协调 相关专业意见,加强工作沟通,确保项目可研质量。 (三) 项目可研评审着重论证项目必要性、可行性, 确定项目主要技术方案及投资估算,并对拟拆除设备提出处 置意见,主要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矿业(集团)公司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集团公司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煤矿正规生产、安全生产,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和技术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2条生产技术管理是集团公司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把生产技术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第3条集团公司、煤矿必须加强对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和建立健全各级行政领导及行政机构的责任制,建立健全以集团公司总经理、煤矿矿长领导下的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煤矿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第4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煤矿总工程师应分别对集团公司总经理、煤矿矿长负责,主管集团公司及下属煤矿技术工作。

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煤矿总工程师对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和措施,经集团公司总经理、煤矿矿长审定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分管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5条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必须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强化管理、强化监督、强化培训。

必须明确各业务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严格检查考核。

第6条集团公司及下属煤矿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检查、考核、验收制度。

集团公司及下属煤矿必须制定和组织实施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

第二章设计管理第7条集团公司内部设计工作应包括:公司内中、小型矿井及附属企业等工程设计;矿井开拓延深工程设计;矿井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分阶段设计;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及结构工程设计;矿、厂的技术改造工程设计等。

第8条矿井的改扩建、技术改造、开拓延深、采区、工作面设计必须在原有勘探部门提交的矿井精查地质报告基础上,根据矿井实践和补勘的地质资料,按工程的不同要求,编报生产地质报告或说明书。

按审批程序审批后,提交设计部门。

第9条矿井设计应选择适用的技术与装备,坚持技术与经济统一的原则,搞好采、掘、机、运、通、选综合配套。

1、有条件的矿井应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新工艺、新装备。

设备选型应坚持高强度、大功率、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环节配套的原则。

适合普采的矿井,应推广高档普采机械化采煤,采用先进的采、掘、支、运装备。

条件适合的,可采用水力采煤。

2、煤巷、半煤巷掘进设计,应坚持掘进机械化与采煤机械化相配套的原则,积极采用掘进机作业线。

3、矿井和采区运输设计应采用连续化运输方式。

大、中型矿井的大巷运输应优先采用胶带运输机或底卸式矿车。

综采辅助运输应选用单轨吊、卡轨车、齿轨卡轨车或其它运输设备。

对采区、大巷运输和矿井提升、地面储、装、运生产系统的设计,尽量实现自动化集中控制,配备先进可靠的安全保护装臵。

4、采区的大型固定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运行安全可靠、监测监控程度高的新装备。

5、小型矿井可采用适合本矿井开采条件的机械化设备。

6、各类矿井都必须根据煤质、市场、环保和效益的要求,补建、扩建或改造选煤厂。

第10条矿井设计的审批程序与工程管理:1、矿井改扩建工程项目必须严格履行立项程序。

利用国家贷款的矿井改扩建项目,由有设计资格单位做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部门编制项目建议书,报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落实项目资本金后,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可进行初步设计。

改扩建矿井设计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预可行性研究应有说明书(技术方案和有关条件的初步分析)和相关的图纸。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说明书(含技术方案和经济评估)和图纸,初步设计应有说明书、图纸、机电设计及器材清册和概算四部分组成。

施工设计要在施工前四个月送交施工单位。

工程施工中,设计单位和监督检查部门必须按设计内容、计划和安全措施的要求进行全过程检查落实。

单位工程完工后,煤管局(厅、公司)或委托集团公司应组织有关单位及时验收。

工程合格后签署交工验收证书和竣工图纸。

改扩建工程竣工后,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省煤管集团公司及下属煤集团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收,提交验收报告,验收合格要签署交工验收证书,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2、矿井开拓延深设计,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提出延深设计的主要原则,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工程开工前半年编制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工程竣工后由公司组织验收,提出验收报告,报煤管局(厅、公司)备案。

3、矿井技术改造设计必须在生产能力核定和矿井发展规划基础上进行。

利用国家贷款的技术改造项目均应按现行国家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工艺(或系统)改变较大的项目,还应按规定报批初步设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重大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单位,必须具备与所设计内容相对应的设计资质。

生产环节局部改造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矿批准,矿井技术改造设计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4、采区设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报集团公司审批。

采区地质报告提前一个月送交设计单位,采区设计提前三个月送交施工单位。

新采区移交生产前,由矿组织验收。

5、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矿设计单位编制,矿总工程师审批。

综采、水采、有煤和瓦斯突出、受水害、火灾严重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和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的工作面的设计,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新工作面移交生产前,由矿组织验收。

第11条开拓延深、技术改造和改扩建工程应建立工程技术档案。

内容包括:永久性水准点坐标位臵,建筑物、构筑物测量定位记录;施工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记录;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质量合格证明;矿建、土建、安装工程施工写实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评定及质量事故处理资料;设备管线调试、调压、试运转记录;主体结构和重要部位的试件、试块、焊接、材料试验等检查记录;其他有关规定归档的技术文件等。

第12条洗煤厂(筛选厂)进行技术改造和改扩建,必须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再进行初步设计。

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洗选效率,保证洗选质量。

第三章现场管理第13条采、掘工作面投产、开工前必须有批准的作业规程(含安全措施)。

重要工程,如大峒室开凿、巷道维修、大型设备安装、开口、贯通、过断层等都必须有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集团公司将制定采、掘作业规程管理办法。

第14条采、掘作业规程经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

矿总工程师必须对作业规程编制质量负责,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进行会审。

违反采、掘作业规程必须追究采、掘区队长(工程队长)的责任。

主管生产的副矿长和总工程师必须定期检查监督。

有煤和瓦斯突出、自然发火、水害威胁、冲击地压的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防治灾害的专门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每个采、掘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等资料,确定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

凡没有矿压观测资料和支护设计的作业规程,不得审批。

采、掘工作面都应实行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单产单进。

采、掘作业规程的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合理的劳动定额。

作业图表应随条件的变化及时修改,由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行。

第15条所有工程,都必须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采、掘工作面必须实行每班检查验收。

矿对区(队)定期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集团公司对矿进行定期抽查,每季不少于1次。

各项工程质量由矿每月评定一次,记录备查。

矿井开拓延深、技术改造和改扩建工程由集团公司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对工程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和移交前单位工程的认证工作,未经集团公司工程质量监督站认证,不得组织移交验收。

第16条井筒、巷道、峒室的断面应不小于设计规定。

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部颁规定。

因巷道、峒室长期失修造成停产或伤亡事故的,必须追究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第17条所有采掘工作面、主要峒室和主要车场都必须设有完善的通讯设施,做到调度指挥灵活及时。

第18条集团公司及下属煤矿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采、掘第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必须执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

凡遇到问题需要干部下井处理而未下井处理,以致发生事故,以及干部下井发现问题未提出处理意见或对重大隐患没有制止而发生事故的,应追究责任,予以处理。

第四章回采第19条必须严格采煤方法的审批制度。

矿井开采必须坚持采用正规采煤方法。

需改用非正规采煤方法时,必须经矿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查批准。

矿井新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时应进行技术论证,提出专门设计,经矿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同意批准后,方能实施。

第20条回采工作面在投产前,应严格执行有关验收制度,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

第21条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和区、队长到现场指挥,直至处理完毕为止。

第22条回采工作面支护应必须实现液压化。

正规回采工作面不得使用木支柱和金属摩擦支住。

第23条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应与综采支架相配套。

如未使用综采端头支架,应制定其它形式端头支护管理措施,报矿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第24条矿井应制定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预报制度,并认真执行。

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应及时反馈,指导生产,并定期进行顶板压力预报。

第25条为保证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做到:泵站压力符合规定要求,乳化液配比符合规定,乳化液系统不得有漏液现象。

泵站工必须携带浓度测试仪,每班检查乳化液浓度不少于2次,并作好记录,纳入工程质量班评估内容。

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保证达到规定要求。

每班应有专人进行检查,作好记录,纳入工程质量班评估内容。

底板松软的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加装柱鞋。

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应尽量沿底送巷,沿底回采,不留底煤。

“三软”煤层工作面必须有二次注液措施。

综采工作面支架应推广使用初撑力保证阀,预留压力表插口。

严禁使用漏液、损坏、失效的液压支架或支柱。

第26条机采工作面应建立设备运转及检修制度。

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胶带输送机、泵站、电气设备等管理责任到人,每天停产检修时间不少于4小时。

第27条炮采工作面应推广应用毫秒爆破工艺与抗炮崩单体液压支柱、双速或大功率刮板输送机采煤技术。

第28条回采工作面应达到“三直两平两畅通”的要求。

遇底板松软,过破碎带等情况时,应增设特殊支护。

综采工作面安装与拆卸路线应畅通,运输道轨应采用重轨型。

第五章开拓掘进第29条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矿井水平、采区开拓准备中、长期规划和编制年度采、掘接替计划,报上级审查批准。

矿井的水平接替应由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平衡落实,矿长、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

采区及回采工作面接替应由矿长、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安排落实。

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和矿长、矿总工程师应分别按季和月召开采、掘平衡会议,解决落实有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