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个案研究法:公共政策学中的个案研究方法指的是致力于探讨具体的个别的政策的特殊性,并从中发现普遍性或验证某一普遍性假设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指的是一种关于观察个人、组织或动物等有机体在既定环境中或内外刺激下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它强调上述受观察者可观察的、可计量的、有规律的,甚至能够操作和重复的各种行为表现的重要性,相信能够从这样的行为表现中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并且认为任何研究结论都不能脱离作为记录这样的行为表现的证据而先验地推导出来。
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标。
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凯恩斯宣扬的加强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的一系列主张。凯恩斯主义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的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就是政策一般。
决策行为:指政策的直接主体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预测和设计行为的结果,它就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政策过程研究:指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公共政策学的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
公共政策学的边际概念: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网络或框架。
理论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网络或框架。
理性主义模型:理性主义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领域中的应用,就形成了理性决策模型或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政策群: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产生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
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科学追求:即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程序和手段以尽可能充分地使科学的品格在研究过程特别是研究结果中得到实现和体现,是公共政策学的根本追求。
自然主义:是依据如下的事实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即它的研究工作不是在人为设计的、实验室的或实验设定的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倾向于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它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
上下来去模型:是根据中国的决策实践的要求建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模型,它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决策:就是从多个可能实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优化出最佳方案。它是由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
政策:是指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策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政府:指国有机关和国家官员通过一定类型的权力关系及其运行程序和规则而成为一个整体或系统。
政府利益:指政府系统自身需求的满足,如政府的权力与权威,政府的业绩、信誉与形象,政府工作条件与公务人员的收入和福利等。政府过程: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逻辑顺序,或者说是政府动作的程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
地方政策:指的是省级、市级、县级三级政权分别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指的是具有不同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元政策:也称作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
基本政策:指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被称作部门政策。
战略:就是政策主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上所要达到的主导全局的根本目标以及目标的实现所做的资源配臵和行动步骤的设想,也就是邓小平经常讲到的大政策。
策略:是政策主体针对某一特定形势制定的行动路线,是具体的行动路线。
战术: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某一局部问题的行动方案。
政治政策:指一定的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针对相关对象制定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经济政策:指导政策主体在经济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目标而制定的调整人们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的准则与规范。
社会政策: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定,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经由国家立法与行政的手段,促进社会各阶层均衡发展的一种途径。
政策结构:指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列、组合的方式及各要素间互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是政策系统构成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秩序。
战略规划:指导政策主体为实施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对于各种战略要素所进行的全面组织,协调和统一调度,它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要求,战略布局,实现战略的途径和条件等要素。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
教育科学文化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发展规划,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
单目标政策:指政策主体在谋求一个政策问题的解决时,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上只确定一个要实现的目标的政策。
多目标政策:指政策主体在谋求一个政策问题的解决时,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上确定多个同时要实现的目标。
程序性政策:也叫做例行政策、常规政策、重复性政策,指的是大政方针确定之后,政策主体在既有的规范和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政策。非程序性政策:是指政策主体为解决全新的、复杂的或者猝发的政策问题,在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的情况下制定的政策。初始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着手开展某项工作或解决某个问题时所制定的最初的并具有总体性的政策。
反馈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初始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对现行政策进行的重要修正和调整而形成的政策。
确定型政策:指那些假设的政策结果与实际的政策结果,接近于安全吻合的政策。
风险性政策:指的是一个确定的政策目标而面临的多个可能的政策结果的政策。
鼓励性政策:指的是以奖励手段扩大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激励人们向政策主体希望的方面努力的政策。
限制性政策:指的是以惩罚或声称要进行惩罚的手段限制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制止政策主体不希望的行为发生的政策。
积极型政策:指政策主体通过采取一定的行为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
消极型政策:指政策主体通过不行为而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
能动型政策:指政策主体根据对客观情势的发展趋势所做的预测,面向未来而主动采取某种行动方案。
被动型政策:指政策主体以解决既存政策问题为根本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政策要素组成的整体及其与政策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政治系统。
公共政策的主体:指那些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的规划,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公共政策的客体: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政治问题及其发生作用的对象,即社会成员,可以从事和人两个方面来认识政策客体。
目标群体:指受公共政策规划,制约的社会成员。
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以外的所有事物构成了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三大子系统构成。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政治统治:指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为了维护、巩固和加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地位而对国民采取的支配,控制和统辖。
政治管理: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持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对社会政治行活所做的宏观上的协调与控制。
国家权力: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利益或原则而对政治客体进行制约的能力或力量。
国家职能: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的职责和功能。
治理能力:主要是指现代民族国家的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组织管理公共事务,指导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
政府能力:指政府将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政治体制:即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和各社会成员直接与政权联系并为反馈作用提供保证机制的沟通机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上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指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考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
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指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体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国家机构: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结构主要有单一制和复合制。
政府体制:即行政体制,指行政机关的构成,设臵,职权,结构等。
问题:问题通常泛指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历史性: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的程度。
公共政策问题的动态性:是指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
流行迷思:是指那些足以导致人们对一知半解的事件妄下定论的对一般性事实的曲解以及只得到部分证明的选择性认知。
科学迷思:是以理论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研究范式,它只有部分的真实性,会曲解和夸张事实,单纯迷信科学迷思会有误识公共政策问题的风险。
自然的迷思:是指把一些社会问题归为意外事件,自然不可避免的过程、运气不佳、上帝的处罚等。
政策诉求: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
边界分析法:就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
多角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
原因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为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行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
可能原因:指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种问题得以产生的因素。
合理原因:是指以科学的研究或直接的经验为基础所探查出的问题成因。
可行原因:指合理原因中实际起作用的原因。
类比分析法:是旨在从类似的问题确认中推导出某种问题的成因,性质与类别的一种分析方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法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
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
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实质性议程:指认定那些影响深远和潜在意义重大的政策问题的议程。
象征性议程:是指一些政策问题虽然是象征性的,但也引起社会和决策者政治上的关注的议程。
正常的问题察觉机制:就是能对各种政策问题经常保持警觉,并能对有关问题及时进行相关讨论、分析和研究,以便形成政策议程构建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