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率(1949-2011年)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
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
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
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
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
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
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
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
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
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
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
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
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
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
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
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
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
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
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
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
北京市大兴区2013届高三4月一模历史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2013届高三4月一模文综历史部分试题2013.412.下列言论的出现与图6属于同一朝代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C.“天理即是吾心”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13.清朝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著作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魏源《海国图志》与达尔文《进化论》B.严复《天演论》与贝克特《等待戈多》C.徐光启《农政全书》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D.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与卢梭《社会契约论》1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
这说明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16.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诱导B.戊戌变法的措施推动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7.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
”该事件是……A.中共“二大”B.新文化运动C.国民革命D.二次革命18.根据右面的纸币蕴含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可能流通于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苏俄B.斯大林时期的苏联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根据地D.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19.下列条款,出现在1982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是A.“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应当提供必要条件”B.“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D.“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社会”A.都进行了世俗化改革B.都扩大了军事力量C.都制定了宪法D.都发展了教育22.“一切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自保。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自然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原有和新兴城镇转移和聚集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城乡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城镇化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我国城镇化存在着严重滞后1.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12.46%增加到1999年的30.9%,年均增加0.39个百分点。
但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仍严重滞后,1952年城镇化滞后工业化5.14个百分点,到1978年扩大到26.4个百分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重视了城市的发展,逐步将生产性城市向消费性城市转变,调整了城镇发展方针,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有所减缓,但仍然滞后,1990年滞后10.6个百分点,1998年滞后11.7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恰恰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呈鲜明的对比。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近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50~1970年间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始终超前于工业化过程。
当人均GNP在2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速度开始加快,人均GNP在3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2.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据对世界有关国家1997年的GNP和城镇化水平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与同等收入国家城镇化水平相比仍然滞后,从表中分析可知,同我国人均GNP水平相当的13个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为45%,我国为30%,滞后了1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钱纳里的发展模型)土库曼斯坦喀麦隆科特迪瓦刚果洪都拉斯人均GNP(美元/人)630 650 690 660 700城镇化率(%)45 46 57 29 45人均GNP(美元/人)750 750 800 840 950城镇化率(%)38 33 23 59 62人均GNP(美元/人)1010 1040 1110 814 713城镇化率(%)42 71 37 45 30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实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体制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延缓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城镇化的滞后。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也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在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1949-1980年代),加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后期-2000年代末期)和现代阶段(2010年以后)。
在1949年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极低。
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与工业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化率逐渐提高。
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20%左右。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到了21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
政府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也催生了许多城市化现象,如城市扩张、居民户籍、城市岗位、城市污染等。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城市化导致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城市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不断恶化。
政府面临着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2014年推出了城镇化战略。
该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城市化率提高到60%左右,并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城镇化战略的支持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基金的支持等。
同时,政府也重视农村的发展,希望通过城乡结合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尝试引导城市化的新趋势。
例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时,政府也在向“智慧城市”的转型方向推进,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等改善城市治理和便民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是多方面的。
城市化的加速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政府应当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需求,为城市化进程带来更可持续、更有质量的发展。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经历了探索发展、快速发展和提质发展三个阶段:
- 1949年-1978年:探索发展阶段
-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城市常住人口共39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仅为2741万人,城镇化率只有10.64%。
- 1958年后,中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截至1961年,全国一共208个城市。
-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开始后,一批城市被撤销。
到1965年,城市数量下降至168个。
- 1966年到1978年的12年间,中国处于城镇化的探索发展阶段,全国仅多了26个城市,平均每年只增加2个。
- 1979年-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重点很快转向城市,中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
- 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开发区的普遍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兴起,带动了城镇化水平的高速发展。
1979到1991年的十二年间,全国共新增加城市286个,相当于前三十年增加数的4.7倍。
- 2012年至今:提质发展阶段
-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以人为本、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
- 2015年后,为推动城镇化建设,一系列的户籍、土地、财政、教育等配套改革相继出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加快,大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加速发展,城市群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区域分布也更加均衡。
截至2018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2011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道路应该怎么走)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城镇化发展概况
1
1843年我国城镇人口2070万,城镇化率约为5. 1% (不 包括边远地区) 。
2
1843—1949年,增加到5765万,由5. 1%增加到10. 6% , 而此时世界城镇化率为28%。
3
1900年世界人口城市化率13. 6% ,比我国1949年城镇化 水平还高出3个百分点。
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 出版社。蔡昉,2008
城镇从业人 比率(1)/ 农民工(1) 员(2) (2) 7849 21274 36.9 8399 23940 35.1 10470 24780 42.3 11390 25639 44.4 11823 26476 44.7 12578 27331 46 13212 28310 46.7 13697 29350 46.7
8.87%
上升1.91
• 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失衡状况,在 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
–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其中 20-40岁青壮年占到55.4%。 – 农村地区“三留守”状况突出。相 关研究表明:全国有2000万留守儿 童、2000万留守老人、4700万留守 妇女。 – 乡村地区“空心村”增多。
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案例: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变化,单位万人,%
2010 农村外出劳 动力 省内从业 省外从业 718.3 148 570.3
2011 780.2 211.3 568.9
增量 61.9 63.3 -1.4
增幅 8.62% 42.77% -0.25%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巟业化推进影响:
• 工业化仍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
中国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城市化的历程。
1953年:中央首次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198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城市规
划的法律地位。
1994年:中央城市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合理规模控制大城市人
口增长,加快县域城市发展。
2000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
出实现新型城镇化。
2007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06-2020年)》,
提出促进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相协调。
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社会阶段。
2014年: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座谈会,提出城镇化应以人为核心,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9年: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召开,提出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动高质量城市化。
2020年:中央城市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上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年表,展示了从建国初期至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政策文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将继续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建国周年见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建国周年见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中国建国7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从不到10%增长到了近60%。
这一进步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发展趋势。
一、城市化的起步和发展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非常低。
然而,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城市化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城市化进程。
首先,他们重视农村工人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
此外,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和引导资金流向城市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这些城市不仅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示范效应。
此外,中国还发展起了一些特色城市,如沿海经济特区和内陆开放城市,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和机遇尽管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导致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不均衡分布。
这些问题正在得到关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流动,以平衡发展。
其次,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使用和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措施和土地管理政策,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为中国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城市化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
城市化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和投资机会。
此外,城市化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使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
三、未来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在中国建国周年之际,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向前迈进。
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一方面,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流动,以平衡区域发展和资源利用。
同时,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1949—2010)
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1949—2010)从世界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具体表现为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逐步上升,农业人口向城市聚集。
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基本稳定,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城市化过程。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60余年的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表现出特有的赶超战略色彩。
在1949—1978年,我国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城市化水平长期被人为压低。
1978—1996年,我国选择全面推进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城市化进程得到较快推进。
1997—至今,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告别“短缺经济”,出现内需不足问题,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房地产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得我国进入重启重化工业阶段。
本文试图梳理中国60年来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的历史脉络,从历史视角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思考。
一、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下的城市化(1949—1978)1949—1978年,我国选择了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在这种发展战略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1)1949—1960年随着我国大规模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化有所发展;(2)1961—197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近乎停滞。
(一)1949—1960年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城市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之上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提出了“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
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1953年开始集中全国力量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
虽然我国当时选择了与资源禀赋并不相符的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但是当时尚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大规模经济建设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1953—1957年的“一五”时期,城市化呈稳步上升趋势,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由1949年的3 949.05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7.3%,增加到1957年的7077.2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