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牙髓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动物脑、周围神经干及骨骼肌内乙酰胆碱酯酶在死后不同时间的降解比较
动 物 脑 、 围神 经 干 及 骨 骼 肌 内 乙 酰 胆 碱 酯 酶 周 在 死 后 不 同 时 间 的 降 解 比较
杨 胜 波 张 永 张仕 斌 刘 茂 生 蒋 彦 军 李寿 田 唐 谦
1( 义 医 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教 研 室 , 义 53 0 ) 遵 遵 6 0 0
n r e t u k a d s ee a s l n d fe e ta i l tv r u o t re i t r as M eh d Ka n v k - o s e v r n n k lt I mu ce i if r n n ma s a a i s p s mo tm n e v l. o to s r o s y Ro t ’ a e y c o i e tr s h s o h mic lme h d wa d p e , c t lh l s e a e i t c e s a t o s a o t d.B ̄u t Th r y v l e o Ch o i e e t a i l a d n l s e g a a u f A E f d f r n n mas n q d fe e tts u s a t rt d a h a h 2 h wa n r a e r d al i r n s e fe h e t O 一 4 s i c e s d g a u l f i e t y,t a e n me n n n y e r d t n Amo g h t b e a i g e z me d g a a o , i n t r e k n s o s u f e e t tt e s me tme o tc l r y v l e wa wa st e l r e t h ca c n r e t u k h e i d ft s e a t rd a h a h a i ,c r ia a au s a i g l y g s ,t e s it e v r n h a i
DNA降解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DNA降解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罗光华;陈玉川;成建定;王江峰;高翠莲【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Feulgen改良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不同时间(0~14d)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缓慢而规律下降,直至死后两周仍未完全降解.结论死后DNA降解速率与死亡时间呈线性关系,测定死后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可望成为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新方法.【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6(022)001【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死亡时间推断;DNA含量;腐败尸体;胸骨骨髓【作者】罗光华;陈玉川;成建定;王江峰;高翠莲【作者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系,广东,广州,510520;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9;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9;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推断死亡时间(estimation of the time since death)可为刑事案件的侦察工作提供线索,缩小侦察范围,对确定凶犯和排除嫌疑人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而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外有关死亡时间的研究多集中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1-3],对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还缺乏一种既简单、精确而又行之有效地方法,有关的研究也见之甚少。
本试验着眼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这一难题,选择法医学检案中最容易获得的检材—胸骨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改良的Feulgen法[4],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人死后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求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新方法。
组织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组织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相关性研究进展摘要: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已充分表明,机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而下降,测定DNA含量将是精确、客观推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
综述了组织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组织细胞;DNA含量;死亡时间推测死亡时间一直是法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前对于早期死亡时间(PMI),可以根据尸体现象和简单仪器进行大体判断,但这种判断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如果能找到一个灵敏的指标用以判断死亡时间,得出的结论会更准确而且具有说服力。
许多学者为此分别对血液、玻璃体液内电解质成分变化、死后DNA含量改变等做了大量研究,并且找到了上述物质随死后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性,为死亡时间的推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其中,组织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机体死亡后,由于DNA内切酶的不断激活,DNA含量会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而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其下降速度会呈现特有的规律性,掌握了这个规律性,无疑会对准确判断死亡时间带来莫大的方便。
随着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共聚焦显微镜慧星图像摄取、计算机图像分析、流式细胞仪(FCM)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为准确测定死后不同时间DNA的不同含量值提供了条件,也使通过测定DNA含量来推断死亡时间成为可能。
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98年,Henssge等[1]对小鼠死后白细胞DN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组织化学定量研究,他们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小鼠死后不同时间白细胞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发现小鼠死后白细胞DNA含量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而且其下降的幅度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于是他们断定,测定DNA含量变化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机体死亡时间的一个可靠指标。
随后,Johnson等[2]用SCGE检测小鼠死后心肌细胞核DNA的降解,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法医学死者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
死者死亡时间的方法法医学上死亡时间又叫死亡经历时间,是指从死者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天或多少小时。
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法医尸体检验和命案现场勘查的任务之一,对于判明罪犯作案时间、确定侦查范围、甄别重点嫌疑人等都有重要作用。
推断死亡时间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推断,如尸体本身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从死后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等。
一、从尸体本身现象判断死亡时间当人死亡之后,尸体本身会呈现出一定的现象,医学上将这些现象划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不同时期尸体现象可以用来推定死者死亡时间,最近又增加了一个判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叫做眼球化学法,是由美国的内科医师约翰·科发现的,他视察到人在死亡之后,尸体内红细胞会不断有规律的破裂,红细胞内的钾离子会不断的有规律的进入眼玻璃体液,据此人们完全可以准确判断出死亡时间。
因为这种方法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测得的死亡时间比较精确。
(一)根据早期尸体现象判断1.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一般来说,春秋季成年尸体,尸体温度在室内每小时下降0.83摄氏度。
水中尸体每小时可下降3--4摄氏度。
夏季烈日下的尸体、死前发生肌肉痉挛或者激烈搏斗的尸体,死后一段时间内,试问还能上升,即环境因素、衣着多少、尸体本身情况、死因都会影响判断。
以春秋季节为准,尸体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为死后4~5小时;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
夏季尸冷速率是春秋季的0.7倍,冬季是春秋季的1.4倍;暴露在冰雪天气的尸体,尸温在死后数小时即降至环境温度。
2.根据尸斑推定死亡时间3.根据尸僵判断死亡时间尸僵出现和缓解的时间、强度,与死者肌肉发育、年龄、死亡原因及其环境因素有关。
死亡时间推断研究进展
表分 布而 产 生尸斑 , 响尸斑 色泽 的主要 因素 为血 红 影 蛋 白和黑 色 素 。有 研究同 过分 光光度 计 对尸斑 的色 通 度 、 泽等 指 标进 行 定量 分 析 , 色 结果 表 明死 后 7 2 h内
尸 斑变化 与 死亡 时 间具有 较好 相关性 , 种对 死后 早 这 期 尸体 现 象 进 行量 化 分 析 的方 法 为死 亡 时 间 推断 提
步 , 些全 新 的死 亡 时间推 断方 法逐 渐 被 引入 法 医学 一
和完 善 。 直肠 是 经 典 的尸 温 测量 部 位 , 0 io f 过对 H ny 等 l _ 通
肛 温 和其他 5个 部位 的尸 温变化 、 玻璃 体 液成 分 分析 、 织 组 生 物 化学 变 化 、 败 降 解 规 律 等 , 传 统方 法 起 到 了 腐 对
1 传 统 死 亡 时 间 推 断 方 法
11 尸 温 .
得 到 了更 新 , 外 线法 应 用 于测 量 尸 体 鼓 室温 度 , 红 可
尸 温 作 为经 典 的死 亡 时 间推 断 方 法 已有 上 百年
作 者 简 介 : 增 强 ( 9 6 ) 男 , 建 长 汀 人 , 主任 法 医师 , 黎 1 7~ , 福 副 主 要 从 事 法 医病 理 学 工 作 : — i: q l w o . m E ma l w z @tm e lz q o
避 免 温度 计 测 量鼓 室 温 度 时造 成 耳 膜损 伤 和 出血 等
弊 端l 3 _ 。
1 超 生反 应 . 2 超 生反应 是指 个体 死亡 后 的一定 时期 内 , 组织 器 官 对物 理 和化学 刺激 做 出功能 以及形 态上 的反 应 。 死
通信作 者 : 慧君 , , 授 , 士研 究生导 师 , 要从 事法 医 王 女 教 博 主 病 理 学 、 医毒 理 学 研 究 ; — a :ja g imu o 法 E m i hw n@f l m .n c
家兔死后心血氧化还原电位值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Y A NG T i a n — t o n g,Y U Y o n g - g u a n g 2 ,B AI J ,Z H A N G H a l — a o n g,s U N T i n g — y i 3 ,Ma r y G .R i p p l e 4 ,
Da v i d R. F o wl e LI , J n
中图分 类号 :D F7 9 5 . 1
文献标 志码 :A
d o i :1 0 . 3 9 6 %. i s s n . 1 0 0 4 — 5 6 1 9 . 2 0 1 3 . 0 5 . 0 0 1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5 6 1 9 ( 2 0 1 3 ) 0 5 — 0 3 2 1 — 0 4
摘 要 : 目的 研 究在 不 同温 度 条 件 下 家兔 死 后 心 血 氧 化 还 原 电位 ( o x i d a t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p o t e n t i a l , O R P ) 值 变
化与死 亡时间( p o s t mo r t e i n i n t e r v a 1 . P MI ) 的 关 系。 方 法 随 机 将 4 8只 家兔 分 为 6组 , 以 空气 栓 塞 法 处 死后 ,
C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t he Cha n g e s o f Ox i d a t i o n Re d uc t i o n Po t e n t i a l Va l u e s a n d Po s t - mo r t e m I nt e r v a l o f He a r t Bl o o d i n Ra bb i t s a f t e r De a t h
死后视网膜血管图像时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死后视网膜血管图像时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李晓娜;郑吉龙;霍德民;王玖琳;岳文青【摘要】目的探讨个体死后视网膜血管生物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构建家兔空气栓塞死亡模型,分为睁眼组和闭眼组,于兔死后9h内,使用眼底照相机每隔1h获取视网膜图像,无创监测死后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变化过程.结果兔死后2h内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不明显,死后3~8h血管呈从外周向视盘逐渐消退趋势,至死后9h血管完全消失.结论个体死后视网膜血管图像变化随死亡时间推移呈现一定的规律,若能对其变化规律进行量化分析,有望为早期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一个新的无创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8)004【总页数】4页(P320-323)【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视网膜血管;死亡时间;图像;兔【作者】李晓娜;郑吉龙;霍德民;王玖琳;岳文青【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化学教研室,沈阳11012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医学系,沈阳110035;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医学系,沈阳110035;南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南昌330000;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化学教研室,沈阳110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9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法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难点之一。
传统用于PMI推断的研究对象包括尸僵、尸斑[1-4]和核酸、蛋白质及离子等[5-7],因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较大,适用范围很有限。
由于眼组织位于眼眶内,与外界环境相隔绝,愈发受到法医学者青睐[7-9]。
有学者[5,10]研究了死后房水和玻璃体液中的氨基酸与离子浓度等的变化规律,因检测的方法不同,实验结果差异较大。
也有研究[7-9,11,16]分析死后角膜厚度与清晰度变化规律,但当眼睑未闭合完全时角膜会直接暴露,而视网膜组织处于眼球内部最深层。
目前,相关研究[12-13]主要探讨死后视网膜组织核酸降解规律,该方法操作繁琐,所需仪器和试剂昂贵,且会破坏眼球结构,影响尸体遗容,难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兔死后尸血pH值和气体成份的变化
兔死后尸血pH值和气体成份的变化
王尔文
【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000)004
【摘要】本文报道30只家兔死后尸血pH值和气体成份的变化与死后时间的关系,死后0~2小时,尸血pH值下降很快,pCO2迅速上升,pO2变化很明显,
O2SAT降低也很显著。
死后2小时以后,上列各项变化逐渐变小。
死后0~3小时,由于尸血pH值迅速降低引起尸血HCO3浓度的降低,BE浓度变化也很大,死后3小时后,尸血HCO3浓度,BE浓度变化逐渐变小。
人死后,尸血pH值和气体成份很可能也有上述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应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总页数】5页(P154-158)
【作者】王尔文
【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安专科学校,上海200335;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6
【相关文献】
1.血、尿中乙醇含量的测定及其评价,Ⅲ、乙醇的死后生成及其血、尿样品中乙醇浓度变化 [J], 沈敏
2.兔静脉空气栓塞死后不同间隔时间气体变化的初步研究 [J], 夏晶;张琳琳;陈新山
3.实际混合气体状态变化对容积成份的影响 [J], 赵正德
4.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循环血内皮祖细胞动员作用 [J], 谈红;孟楠;张夏晓;苏莉;张国明;李晓燕;公雪;陈英剑;姜蕴珊
5.妊娠兔心肌梗死后外周血干细胞变化及其与雌二醇的关系 [J], 郑小璞;马爱群;张伟;董安平;王锐;耿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尸体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及其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
尸体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及其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
系
罗光华;陈玉川;成建定;王江峰
【期刊名称】《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021)002
【摘要】目的探讨推断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以改良的Feulgen法染色,死后经过不同时间(<1~14d)的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进行观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死后2周DNA量达最低值;死后DNA降解速率与死亡时间呈直线相关.结论测定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有助于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罗光华;陈玉川;成建定;王江峰
【作者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系,广东,广州,510520;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9;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9
【相关文献】
1.离体人胸骨骨髓DNA降解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初步研究 [J], 陈玉川;成建定
2.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图像分析 [J], 彭新;蔡春燕;易少华;陈晓瑞
3.大鼠脑、骨髓细胞核DNA降解推断死后间隔时间的研究 [J], 胡俊;赵小红;易少华;张益鹄
4.家兔角膜上皮细胞DNA含量与死后经过时间关系的研究 [J], 周建斌;杨松涛;熊石龙;赵云
5.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J], 靳俊峰;罗光华;高翠莲;陈玉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兔死后红细胞内钾钠离子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家兔死后红细胞内钾钠离子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谷建平;刘爱兵;宋梅
【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研究了40只家兔死后不同时间心血红细胞内钾钠离子含量变化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
发现红细胞内钾离子含量随死亡时间增加一性下降(r=-0。
829,P〈0.025)。
在死后0~48小时,红细胞内钾离子含量与死亡时间显著相关。
红细胞内钾离子含量与死亡时间显著相关。
红细胞膜Na^+-KT^+-ATP酶活性在死后48小时无显著变化。
【总页数】3页(P199-200,203)
【作者】谷建平;刘爱兵;宋梅
【作者单位】庄市人民检察院;解放军第467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9.1
【相关文献】
1.家兔死后心血氧化还原电位值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J], 杨天潼;于永光;白敬;张海东;孙婷怡;Mary G. Ripple;David R. Fowler;李玲
2.家兔死后玻璃体液电导率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J], 周睿卿;张付;王晔;廖志钢
3.家兔死后眼玻璃体液消光度与死亡时间关系研究 [J], 龚志强;许小明;孙跃刚;王登文;周宪民;徐方云;周吉林
4.家兔死后的角膜厚度变化及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J], 范哲;李丹;秦海翔;杨牧;费
青
5.家兔失血性休克死后肝脏CT影像学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J], 郑吉龙;倪首涛;章彪;霍德民;赵开放;刘夏;杨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肋软骨及牙髓细胞DNA含量与PMI的相关性
肋软骨及牙髓细胞DNA含量与PMI的相关性龙仁;王伟平;熊平;黄安;刘承泉【摘要】目的探讨人死后肋软骨及牙髓细胞平均DNA含量与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寻求推断PMI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分析高温(30~35℃)及低温(15~20℃)环境下人死后0~15d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NA含量的降解情况.结果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NA含量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解,其中低温组牙髓细胞平均DNA含量的降解在死后0~4d内有一个降解平台期.统计分析两组温度下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NA含量与PMI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依据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NA含量的降解可进行PMI推断.【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021)003【总页数】3页(P174-176)【关键词】死亡时间;牙髓;肋软骨;DNA降解【作者】龙仁;王伟平;熊平;黄安;刘承泉【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湖南,衡阳,421001;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湖南,衡阳,421001;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南,长沙,410005;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湘潭,4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1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精确推断具有重要意义。
十九世纪以来,许多法医学者致力于此项研究,仍没有十分满意的结论。
本实验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image cytometry, ICM)研究肋软骨及牙髓在高温(30~35℃,模拟夏季气温)及低温(15~20℃,模拟春秋季气温)环境温度下细胞内DNA的降解规律,来寻求一种推断PMI的新方法,为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1 材料(1)尸检取肋软骨15例,均于死后当日及次日取材。
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13~54岁。
每例尸检取足量肋软骨随机分为高、低温(30~35℃,15~20℃)两组,分别放入清洁的湿盒内,于0~15d内每天取材,固定后石蜡包埋并切片。
家兔角膜上皮细胞DNA含量与死后经过时间关系的研究
家兔角膜上皮细胞DNA含量与死后经过时间关系的研究周建斌;杨松涛;熊石龙;赵云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年(卷),期】2005(022)006
【摘要】[目的]探讨家兔死后角膜上皮细胞DNA含量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家兔死后不同时间点家兔角膜上皮细胞核DNA含量,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家兔角膜上皮细胞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呈负相关关系(R=-0.773,P=0.003 ).[结论]家兔死后角膜细胞DNA含量与死后经过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可用于更可靠、更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
【总页数】3页(P752-754)
【作者】周建斌;杨松涛;熊石龙;赵云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06;安徽中医学院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8;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科,湖南,长沙,4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大鼠死后心肌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J], 徐洪新;刘亚玲;邓伟年;董理达;刘艳;刘良;王成毅;彭东兵;秦新忠
2.人体死后肝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J], 张伯旸n;侯小燕;王希钢;
高俊薇;刘雅诚
3.尸体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及其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 [J], 罗光华;陈玉川;成建定;王江峰
4.牙髓细胞DNA含量与死后经过时间的相关性 [J], 熊平;龙仁;王伟平;郭萍
5.死后细胞平均DNA含量与死后经过时间相关性的试验性研究 [J], 周世一;熊平;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NA定量技术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研究进展
法医学杂志2011年2月第27卷第1期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05KJD310140)作者简介:林旭(1983—),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医遗传学研究通信作者:冀强,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医物证学的教学、科研及检案工作;E-mail :jiqiang1821@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 )是从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
准确的PMI 推断对案件的侦破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尸体存放的环境温度、湿度、个体差异等变化等都会影响PMI 的准确推断[1]。
死后晚期,由于尸体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及内部器官发生腐败,有关的尸体现象也随之消失,给腐败尸体的PMI 推断带来一定的困难[2]。
因此,法医工作者必须综合考虑、分析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得出结论。
迄今为止,人们普遍通过传统方法,如观察尸温、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程度,或用尸体化学等技术来推断PMI[3-4],但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且主观性、经验性因素较多。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的DNA 定量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PMI 推断,较以往的传统检测方法客观性强、准确、具有说服力,有一定的优越性,已成为推断PMI 的热门研究方向。
1机体死后DNA 含量的变化DNA 是人体内一种结构及含量相当稳定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同一物种不同器官细胞核的DNA 平均含量是恒定的[5]。
机体死亡后由于缺血缺氧及代谢停止,导致细胞膜及核膜的结构破坏,屏障功能逐渐丧失,胞浆内的核酸酶释放,对细胞及胞核内物质产生水解作用,使DNA 降解,随着PMI 的延长,核内DNA 含量及DNA 解链后的离散分布程度也随之改变[6]。
研究表明,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在相同环境温度下,骨髓细胞DNA 降解速率较脑细胞慢[7],肾组织DNA 降解速率比脑组织慢[8]。
高度腐败尸体提取的软骨、指甲、肌肉、头皮、血液等分析结果显示,软骨和指甲进行STR 分型结果较好[9],因为指甲、软骨组织中DNA 降解缓慢。
应用DNA3′末端转移推测死亡时间
应用DNA3′末端转移推测死亡时间张岚;赵子琴;沈忆文;陈龙【摘要】目的根据机体死后组织细胞DNA降解规律,研究其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处死后,在不同死亡时间段取肝、肾、脾组织提取DNA.根据DNA3′末端转移的方法(TdT法)将dUTP结合到DNA的3′末端,检测反应剩余的dUTP量,从而推测机体死后不同时间段DNA的降解情况.结果经对剩余dUTP检测发现,dUTP的剩余量随死亡时间延长而减少,说明DNA降解与死亡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根据机体死后DNA降解规律可用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测.【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021)002【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死亡时间;DNA降解【作者】张岚;赵子琴;沈忆文;陈龙【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1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可为案件的侦查、审理等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有利于案件的侦破。
近年来,对机体死后细胞DNA降解的研究较多,如应用流式细胞仪、DNA特殊染色及单细胞电泳等方法研究发现DNA降解率与死亡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4]。
本实验应用DNA末端转移的方法(TdT法)来研究死亡时间与DNA降解之间的关系。
末端转移酶TdT可催化在DNA片段3′末端合成多核苷酸聚合物的反应,即DNA片段加尾,通常所用的核苷酸为dUTP[5]。
DNA有两个末端分别为5′末端和3′末端,随着DNA降解DNA末端数也不断地增加,相应可结合到末端的dUTP量也增加。
本实验利用该机制,取一定量的DNA、TdT、dUTP,混合后相互反应,检测反应剩余的dUTP量,反推机体死后DNA的降解情况,用来推断死亡经历时间。
为什么说不能用古老的DNA使恐龙复活
为什么说不能用古老的DNA使恐龙复活?
不能用古老的DNA使恐龙复活的主要原因是DNA的衰变和分解。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在细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DNA 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分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分解。
古代DNA 的保存情况通常很差,尤其是在恐龙这样的古老生物中,DNA的衰变速度更快。
根据科学研究,DNA的半衰期大约为521年,这意味着DNA 的分子链会在大约521年后分解为一半。
另一个问题是DNA的保存环境。
恐龙生活在距今数千万年前的地球上,经历了多次地质和气候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了DNA的破坏和分解。
此外,恐龙化石通常保存在地下,受到了地质作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进一步加速了DNA的降解。
即使有一些残留的恐龙DNA,也很难从中提取出完整的基因组。
DNA
的提取和重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高度纯净的样本和先进的技术。
对于古老的DNA,由于其分解和污染的风险,成功提取完整的基因组非常困难。
综上所述,尽管科幻作品中有关恐龙复活的想法很吸引人,但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实现。
恐龙复活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DNA修复机制与细胞凋亡的关联
DNA修复机制与细胞凋亡的关联在人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都可能对细胞DNA造成伤害。
受到损害的DNA分子,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基因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人类和许多其他生物都进化出了一套DNA修复机制。
DNA修复机制是指一系列细胞内反应和酶的作用,用来修复受到损害或突变的DNA分子。
这些机制被分类为直接修复、鹰嘴鼓形修复、锚定引物修复、错配修复和核苷酸切割修复等几种类型,具体的过程大致是将受损的DNA分子割裂开来,去除受损部分,将新的DNA碱基插入,最后通过DNA连续合成的方式,使DNA重新合成成完整的分子。
DNA修复机制对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如果人体中的DNA修复机制发生缺陷,很容易导致一些严重的遗传病和恶性肿瘤。
而如果这个机制能够有效地工作,就可以防止遗传突变或DNA受损引起的疾病。
另一方面,DNA修复机制和细胞凋亡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我毁灭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损伤严重的细胞停止生长和分裂,从而避免对整个机体的危害。
在很多情况下,细胞凋亡是由于DNA损伤无法修复所引起的,它也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在细胞凋亡发生时,细胞内会产生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和酶,这些蛋白质和酶可以在细胞死亡之前帮助其逐渐自行除去细胞内害处,而细胞可以用新的、正常的细胞颗粒取代损坏的细胞颗粒。
其中一种重要的酶是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在受到DNA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细胞内会激活一种蛋白质,将半胱氨酸蛋白酶进行激活,从而引发一长串的酶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进程。
有一些病理条件和药物可以引导细胞走向凋亡机制。
例如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部分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小幅度破坏DNA结构,引导受损的细胞逐渐自行退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激活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灭。
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诱导性凋亡”。
同时,细胞凋亡的发生还可能对DNA修复机制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扼颈窒息死后不同时间血液生化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扼颈窒息死后不同时间血液生化学变化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家兔扼颈窒息死后不同时间血气分析检测值的变化,探讨应用血气分析检验方法鉴定扼死的时间范围。
方法将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只,实验组家兔采用扼颈窒息方法处死,对照组家兔采用颅脑损伤方式处死,比较两组家兔死后0.5、3、6、9、12 h的血气生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增高(P<0.01),碳酸氢根(HCO3-)、二氧化碳结合力(TCO2)增加(P<0.05),持续时间为7 h左右,7 h后逐渐下降;血氧分压(PO2)降低(P<0.05),血氧饱和度(O2SAT)下降(P<0.01),持续时间为7 h左右,7 h后逐渐下降;对照组8 h后PCO2和HCO3-逐渐增高,与实验组接近。
结论扼死家兔死后7 h内血气分析检测值发生明显变化,在变化的时间段内进行血气分析检验有助于对扼死的法医学鉴定。
标签:扼颈窒息;血气分析;不同时间在法医学实践中,扼颈窒息死亡极为常见,尤以女性被害者居多。
常见的扼颈方式有单手扼颈、双手扼颈、以肘部或前臂扼颈等。
扼颈窒息死亡内部脏器表现为肺、肝淤血,心腔空虚,肺水肿和肺气肿相间存在,大血管内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等,以上病理学改变,不是扼死的特异性改变,其他机械性窒息死亡也可有类似病理改变,而扼死的局部特征性损伤即颈部扼痕常遭到一些因素影响或人为破坏而无法辨认,给扼死的法医学鉴定带来极大困难,探索通过血液生化学检验进行扼颈窒息死亡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法医学者尚未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很少。
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机械性窒息死后0.5 h血中K+、Cl-变化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各项指标发生了相应变化,表现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指标特征[1-3],而扼颈窒息死后3、6、9、12 h是否各项指标仍然表现为酸中毒,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关系到扼颈窒息死后多长时间内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可以结合法医学其他鉴定结果作出扼颈窒息死亡的结论。
组织芯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兔死后DNA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组织芯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兔死后DNA不同时间段的变
化
罗国厂;杨坦;张春玉;吴新杰;熊平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8(031)005
【摘要】目的:测量组织中DNA含量变化,研究不同时间段、不同组织DNA含量变化,与已知人体组织相比较,检验其用于推断死亡经过时间的可能.方法:利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对Feulgen染色后组织芯片细胞DNA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结果:兔子死亡后各组织的DNA发生降解,一定时间内DNA降解出现平台期,各组织DNA降解改变平均值与死后经过时间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气管、延髓、软骨组织表现更明显,与人体组织相比较,确定兔组织DNA作为参照的可行性.
【总页数】3页(P633-635)
【作者】罗国厂;杨坦;张春玉;吴新杰;熊平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 473000;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473000;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 473000;内乡县人民法院技术科;南华大学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9
【相关文献】
1.荧光法测定兔死后组织中DNA含量变化 [J], 徐俊杰
2.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图像分析 [J], 彭新;蔡春燕;易少华;陈晓瑞
3.离体人肝细胞核DNA含量死后变化的图像分析研究 [J], 任亮;刘亚玲;罗斌;杨丽萍;舒细记;刘良
4.急性百草枯中毒不同时间段大鼠肺、肾组织及血浆TNF-α和IL-10变化 [J], 王伯良;涂艳阳;仲月霞;曹义战;田小溪;付国强;王景杰
5.过敏性猝死豚鼠血清IgE含量在死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规律 [J], 郭相杰;高彩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na降解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DNA(脱氧核糖核酸)降解是指DNA分子在细胞内或外部环境中发生的分解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各种生物化学机制或外部因素来实现。
以下是DNA降解的主要方式和一些相关的生物化学术语解释:1. 核酸酶(Nucleases):核酸酶是一类催化DNA和RNA水解反应的酶。
在DNA降解过程中,核酸酶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可以切割磷酸二酯键,导致DNA链的断裂。
核酸酶根据其作用位置和方向,可分为核酸内切酶和核酸外切酶。
2. DNA酶(DNase):DNase是一类专门降解DNA的核酸酶。
它们可以在细胞内或体外环境中发挥作用,将DNA分子分解成较小的碎片。
这一过程在细胞凋亡、免疫防御、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 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其中DNA降解是一个关键步骤。
在细胞凋亡中,核酸酶会引发DNA的大规模降解,形成典型的DNA片段,这些片段被称为DNA梯度,是细胞凋亡的特征之一。
4. 胰蛋白酶(Pancreatic DNase):胰蛋白酶是一种胰脏分泌的酶,具有DNA水解作用。
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DNA链可以被切割成短片段。
5. 外部因素:DNA降解还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辐射、化学物质、酸碱条件等。
这些外部因素可以导致DNA链的断裂和降解。
6. DNA修复(DNA Repair):DNA降解的过程通常与DNA修复过程相对应。
当DNA受到损伤时,细胞会启动DNA修复机制,以防止或逆转DNA的降解过程,确保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7. DNA片段化(DNA Fragmentation):DNA片段化是指DNA链在降解过程中形成的短片段。
这些片段通常在细胞凋亡、DNA修复或其他与DNA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产生。
综合而言,DNA降解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涉及到多种酶的作用以及细胞内外的调控机制。
这一过程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与细胞死亡和免疫防御有关,也与DNA损伤修复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死后 l h
成, 细胞形态规则 , 布均匀 , 分 细胞核染色均一, 形 态 结构 完 整 。随 死 亡 时 间 增 加 , 胞 和 细 胞 核 的 细 形态 均发 生一 系列 变化 。主要 表现 为 细 胞排 列 紊 乱, 核体积变小并逐渐崩解 , 初期细胞数量无 明显 减少 , 随死亡时间延长 , 细胞数量 变小 , 细胞 核体 积也逐 渐 变小 , 消失 。见 图 1图 2 图 3图 4 最后 、 、 、 。 2F u e 色结果 . el n染 g
密度 、 积分光密度、 变异指数等进行分析 。
5统 计分 析 .
将获得的实验结果 录入 S S P S软件 (0 0中 1.
文 版 )对 获得 的结 果进行 分 析处理 。 ,
二、 实验结果
l 奎4 l
死 后 10 2h
1牙髓 组织形 态学 变化 . 正 常牙 髓 主 要 由多 量 纤 维 结 缔 组 织 问 质 组
处 长 , 理 与 病 理 生 理 学 系 教 授 , 京 ,10 9 病 南 202.
后, 经用 S f试剂于暗处反应 3 c f O分钟后经偏重 亚硫酸钠 液洗 涤, 经酒 精脱水 , 甲苯透 明, 二 中性 树酯 封 片 。 4图像分析 .
・
153 ・
维普资讯
片, 采用苏木精一伊红 ( E 染色方法 , H ) 制作切片, 光 镜下 观察 。
3Fugn染色 . ele 使 用 改 良 F ugn染 色 法 ,mo/ ele l lL盐 酸水 解
收 稿 日期 :0 60 - 5 2 0 — 11
作 者 简 介 : 小 囝 (9 5) 男 , 京 医 科 大 学 2 0 级 高 校 王 17一 , 南 03 教 师 研 究 生 班 硕 士 研 究 生 , 苏 警 官 学 院 科 技 江 系讲 师 , 京 ,1 0 9 周 顺 平 ( 9 6) 男 , 京 南 202 ; 1 6一 , 南 市公 安局 法 医 中心 副 主 任 法 医 师, 京, 南 2 0 0 ; 静 ( 9 4 ) 男 , 京 医 科 大 学 科 技 处 10 5 冷 1 5一 , 南
线, 并希望进一步分析死亡时间与牙髓 D A降解 N 的关 系 , 进而应 用 到法 医学实 战 中去 。
一
、
材料与方法
l实验 动物 及组织 _
健康成年雄性家兔 2 0只, 采用直接心腔注入 空气法处死 , 秋季常温下分别 于死后 12468 、、、、、 1 、43 、8 7、6 10 14 18小 时 取 中切 牙 牙 22 、64 、2 9、2 、4、6 髓, 4 多聚甲醛固定 , 常规细胞学处理 , 制作蜡块 。 2HE染色 观察 细胞形 态 . 制作 5m 切片 , 片逐级脱 蜡至水 , 切 常规 贴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2期 1
20 0 6年 3月
江 苏 警 官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JANGS POLI FI R EGE I U CE OF CE COlL
V0I 21 _ No. 2 M a .2 06 r 0
死 亡时 间的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关键 词 : 牙髓 ; NA 降解 ; D 死亡 时 间; 医学 法
中 图分类号 : 9 9 2 文献 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 6 2 1 2 ( 0 6 0 — 1 30 D 1. B 1 7—0 0 2 0 ) 20 5 —4
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的难题及侦查 实战中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 , 有关利用死后机体 组织 D A降解来推断死亡时间正 逐渐成 为研究 N 热点问题。但各家报道数据及死亡时间的模型都 存在着不同程度 的差 异, 给将其进 一步引入法 医 学实践带来 了相当的困惑。 牙髓是位于牙髓腔内的封闭的结缔组织 , 受 外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低 , D A降解相对较为 其 N 规则。在法 医实战 中, 各种死亡原 因引起 的损伤 对 牙髓 的影 响相应 较 少 , 因此 , 研 究 选取 牙 髓 为 本 研究对象, 制作兔牙髓死后 D A降解 的曲线并进 N 行验证 , 以期得 出死后牙髓 D A 降解 的标 准 曲 N
江 苏警 官 学院 学报
20 年 第 2 06 期
采用 L i A e af 2型 图像分 析处 理 系统 ( c 南京 医科 大学 病 理 学 系 提供 )对 F u e , el n染 色 的组 织 g 切 片进 行形 态定 量 分 析 。分 别 于 40倍 视 野 下 随 0 机 选取 5 个视 野 , 平 均 细胞 核 阳性 面 积 、 均光 对 平
F ugn染 色 后 , ele 细胞 核 呈 紫 红 色 , 胞 浆 呈 细 浅红色 , 随死亡 时间增加 , 细胞核染色面 积下 降, 染 色强 度也下 降 。见 图 5 图 6图 7图 8死 后 0 、 、 、 . 、 2348l、62、87 、610 14小 时 , 胞 核 、、、、2 l、44 、29、2 .4 细 积 分 光 密 度 值 为 :79. 6 537 8、71. 1 686 2 、41. 6 436 2 、
・
公安科技探 索 ・
兔 牙 髓 DN 降 解 与 死 亡 时 间 的 关 系 A
王 小 囝 , 顺 平 , 静 周 冷
摘 要 : 死亡 时间的 准确推 断在 侦 查 实战 中 占有 相 当重 要 的地 位 。根 据 死后 正 常 状 态 下兔 牙髓 细胞 形 态改 变及 DN 降解 的规 律 , 用计算机 图像 分析 系统 分析 显 示 : A 经 死后 随 时间 的增 加 , 兔 牙髓 细胞逐渐 发 生崩解 , 细胞核 DNA含 量逐 渐 降低 , 示 牙髓 形态 学及 DNA含 量 可做 为判 断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