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
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王晓 齐
( 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河南 郑 州 40 0 ) 50 2
关 键
词 :高职 高专 ;大学语文 ; 学改革 教
对准 孔子 “ 知其 不可 为而 为之 ” 的坚 定 的人 生态 度 , 对“ 的理想的执着追求 , 仁” 以及强烈 的历史使命感
大学语文 课程设 置 目的是 为 了使 学生 进一 步提 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 提高文化素养 , 为学好各类 专业课程和接 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 的基础。简言 之, 大学语 文 的教学 目标是 知识 的获取 、 力 的提 高 能 和素质的培养。要保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质 量和效果 , 关键在于讲什么、 怎样 讲 , 在于能否有效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主动 的参与。因此, 加 速 教学 内容 、 教学 方法 的改革 , 尽快 实 现教学手 段现 代化, 是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是全面 推 进素质教 育 的需要 , 培养 学 生 掌 握运 用 现 代技 是 术 , 创新 教 育 的需 要 。现 结 合 我校 大 学 语 文在 实施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学实际, 对大学语文教 学改革作初步探讨。 创新教学内容 , 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
启发式教学的精髓 , 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培 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 , 激 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启发式教学留给学生 的应该是问号 , 而不应该是句号。知识固然宝贵 , 而 善于 提 出 问题 、 决 问题 的 能力 则 更 为 重 要 。“ 解 授 之 以鱼 , 如 授 之 以 渔 ” 不 。我 们 在 教 学 中不 是 简 单 灌输给学生一些权威 的观点 , 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 法, 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 鼓励他们不迷信权威 , 勇于表 达 自己 的观 点 。在 教学 过 程 中 , 们 千方 百 我 计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 善于质疑的能力 , 鼓励他们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及方向
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及方向摘要:高职高专自身的生源状况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有其特定的教学环境、教授对象。
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许多教师一直在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索、改革,在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1.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状况1.1 心理状况方面经过高考学生在人生的转折关口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身处不同的环境,差距使一些高职高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自暴自弃,影响了他们对待学业的态度,阻碍着自身的进步和人生的发展。
1.2 高职高专课程设置社会的市场环境、就业状况给学生的培养、就业带来很大压力,高职高专学制三年,还要保留出一年的实习实训时间,这样,学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很难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大学语文处境艰难。
2.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目标2001年发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设定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任务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进而内化、升华人文素养。
从《标准》可以看出,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从而实现“内化、升华人文素养”的目标。
然而,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授中,却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冈,出现实际目标的偏颇。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课素质偏低.语文基础薄弱,不具备很好的语文自学能力和文学修养,在教授大学语文课时,教师们不得不首先把精力投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在教材所规定的范文的解读上,难免顾此失彼,讲授的仍旧是中学语文教师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弱化了对学生“语言文学修养”的培养,进而难以实现“内化、升华人文素养”的目标。
浅谈高职高专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方向
要 组 成 部 分 。工 具 性 与 人 文 性 的 统 一 是 语 文 课 程 的 基 本 特 题为单元,广 收博采 ,在实际教学时 ,根据 专业特征选取 适
品味语 言的方式 有多种 ,但 不论采用 哪种 ,品味语言 下萦绕不 散 。 “ 篇篇短小精 美的散文 ,就 是一道道精 神 一 的方式最 终都是要 皈依于语 言本身的 。语 言品味 的过程 是 的美味 ,散发着芳 香,生活有 多么广阔 ,语 文世界就有 多
更好地解 读语言 、建 构语 言、丰满语 言的过程 ,我 们的教 么广 阔。 ”一篇篇 出 自大家手 笔的美文 ,其 语言犹如 春天 学 旨在这 过程 中学习和吸纳语 言文字 的精 髓,培养 学生初 千姿 百态 各 自暗香 的美丽鲜花 ,等着我们 一起去欣赏 、发 步的语 言鉴赏能力 ,从而激发 学对语言 的品评和鉴 赏的乐 现和感悟 。作家 的风格 不 同,文 章的语言词 汇和语句 的并 趣,使语言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 )美写— —再现语言之美 三 置所产生 的表现力 也异 彩纷呈 ,而文学赏析 课,一种全 新
美文佳作 。这样做不 仅使学生学会 了 品味文 学语言 ,还 学
会 了运用文 学语 言 ,增 强 了驾驭语 言的能力 ,将审美鉴 赏
活动 由感性升 华到理性 ,真正做 到举一反三 ,学 以致用 。
( 王丹 阳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世 纪中学 26 0 ) 540
养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
窗 ,我 们 可 以不 必 出 去 。 窗 子 打 通 了大 自然 和 人 的 隔
“ 个世界不 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美的眼睛 。”只要 这 本鲜活 的心结 了厚 厚的茧 。那 么,美 的芳香便会在你 的笔
大学语文学科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及改革探究
文性 于—体 。近年来 , 由于人 文教育的薄弱 , 高职学 校学生
中“ 文化贫血 ” 现象 日益 凸现。有些学生由于人文素质差 , 除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文素质 ;教 育改革;大学语文 ;定位
中图分类号 :72 G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3 3 (0 10 — 1 3 0 17 — 2 12 1 )7 0 8— 3
近年 来 , 在严 峻的就业形 式下 , 高校在课 程 的设置上 , 实用主义流行 , 追求立竿见影 的功效 , 以此作 为对某一课 并
增长才干, 砥砺 质量 。加强 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 育, 加强 以改革创 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 加强 以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核 心的革命传统 教育。使学生具有 人文
素质和人文精神 。著名 教育家 、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指 出: “ 大学 的主旋律 应是 ‘ 育人 ’ 而非 ‘ , 制器 ’ 所 以, 。” 高职院校
别 的 东 西 可 以是 技 能 。 了 之 后 直 接 应 用 , 文 不 是 这样 , 学 语 它是 一 种 以无 用 达 到 有 用 的学 问 。它 集 工 具 性 、 识 性 、 知 人
学生 的个性思维联系起 来 ,要结合学生 的实际生活和心理 需要 , 赋予其个性和生命 的辉煌, 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 把传 神联系起来。教材的编写应突出语文学科 自身的特点 , 适应
升学生人文素质 ,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 也是学生
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
( ) 学语 文是 学好 其 它 专 业课 的基 础 二 大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及方向
济南 职业学 院学 报
Ju  ̄ o ia e t n Colg om fJn nVo ai  ̄ o l e e
Oc .0 9 t 0 2
N .(eil .6 o5S r 7 ) a No
高职高专大 学语文 教学改革现状及 方 向
发 《 国家 “ 十一五 ” 时期 文化 发 展 规 划 纲要 》 提 出 “ , 高
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 中国语文课”
结构知识、 基本的阅读 和写作知识等基本素质较 差,
影 响 口头 和 书 面 表 达 的 基 本 能 力 的 进 一 步 提 高 。 新 生 进 入 大 学 后 在 第 一 堂 课 上 的 自我 介 绍 , 少 学 生 不 做 不 到 完 整 流 畅 的 三分 钟 自我 介 绍 , 句 不 连 贯 、 语 词
二、 高职 高专 大学 语文教 学 目标 2 0 年发 布 的 《 文 课 程 标 准 》 定 高 职 高专 院 01 语 设 校 的教学 任务 是 : 中学 语 文教学 基 础上 , 过 听、 、 在 通 说
收 稿 日期 : 0 9 0 —3 2 0 —8 0
作 者简介: 杨亚蕾 (9 8 ) 女, 17 一 , 河南徐吕人, 河南检察 职业学院教务处讲师 。
・
63 ・
读、 写的强 化 训练 , 学生 获 取大 量 的 信息 , 有效 地 使 能 进 行 多 方 面的交 流 , 以提 高 他们 驾 驭 语 言 文字 的 能 力 和语 言文 学修 养 , 而内化 、 华人文 素养 。 《 准 》 进 升 从 标 可 以看 出 , 过 大 学 语文 教 学 , 养 学 生 “ 驭 语言 文 通 培 驾 字 的能 力 ” “ 言 文学 修 养 ” 从 而实 现 “ 和 语 , 内化 、 华 升 人 文 素养 ” 的目标 。 然而 , 高职 高专 大 学 语文 课 程 的 在 实际 教 授 中, 由于主观 或 客观 的原 冈 , 却 出现 实 际 日标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 关键 词 ] 高 职 高 专 ; 才培 养 模 式 ; 学 语 文 ; 文 素 质 ; 世 价 值 人 大 人 普
[ 中图分类号] G6 [ 4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7 7 (o 2 o —0 8 -0 0 1 0o 2 1 )2 0 1 5
基 础课 以必 需 、 用为 度” 语 文等 一系列 人 文素质 教 够 ,
社会 政治 、 济对 人才 的要 求进 行 的人才 培养 规划 设 经
计 , 括专 业 方 向 、 业 范 围并 据此 进 行 适 当的 课 程 包 专 设置 , 制订 相应 的教 学 计划 , 组织 专 门的管 理人 员 , 通
高 职 高专 人 才 培 养模 式 下 的大 学语 文课 程 改革
欧 阳钦 曾文 军 , , 吴 琳 。
( 。. 林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 西 桂 林 5 1 0 l. 州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西 柳 州 5 50 ) 13桂 广 4012柳 广 4 0 7
良性发展 难 以突破 的瓶颈 。
不 断壮大 并 已 占据 高 等 教 育 半 壁 江 山 的 高职 高 专 教
育 , 须 改变 原有 的 以学 科 为核 心 的人 才 培 养模 式 , 必 即将 重理论 、 实 践 , 知 识 、 能 力 , 视 职 业 能 力 轻 重 轻 忽 素质 和职 业 能 力 的 培 养 , 变 为 培 养 “ 应 生 产 、 转 适 建
进 我 国走新 型工业 化 道路 、 现教 育大 众化 以及 区域 实
统 筹 发展方 面做 出 了重大 贡献 。
关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思考
《 国家“ 十一 五” 时期 文化发 展规 划纲要 》 中提 出 :高 等学校要创造 条件 , 向全 体大学 生开设 中 “ 面 国语文课 。 教育部 [0 7 3 号 司局 函件 《 于转发 ” 20 ]8 关 ( 高等学 校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改革 研 讨 会 纪 要 ) 通 的
语文 的班级数和学生数仅为四分之一 左右。
现在的情 况是负责开设 大学语 文课程 的院系强
收稿 日期 :2 0 08—1 1 1— 8
显然是不利 于大学语 文 的。人 们会 问 : 十多 年 中小 学语文教育没有解 决 的问题 , 大学语 文能在 半年 中
解决 吗?大学语文如果仅仅是 中学语文教育量的补
版者 还 以强 调 大 学 语 文 与 中学 语 文 的衔 接 作 为 教 材
近年来汉语正 在全球 范 围内强 势崛起 , 这个 现
象 既 说 明汉 语 承 载 着 的 中 国 文 化 具 有 独 特 魅 力 , 也
说 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的巨大商机所具有 的强 劲吸引力 , 然而 汉语 在 本 土却 有 被边 缘化 的危 险。
“ 十一五” 已经过去大半 , 部分 高职高专 学校大学 但 语文 的开设情况并 不令人 乐观 , 的学 校开 设 的专 有
的卖点 , 其实是个错误 的方 向 , 因为如果在教材 的编
写 原 则 上 和 教 学 方 法 上 依 然 照 搬 中 学 教 育 的 一套 ,
以大学语文为核心加强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
关 键词 : 高职 高专
人 文 素质
大 学语 文
教 育
Ab t a t sr c :Na w e s o ee c  ̄o s n e c mp tn y—ba e d c t n c ra n y wi e d hih rv c to — s d e u a i e t i l l l a g e o ai n o l
5 3
以大 学 语 文 为 核 心 加 强 高职 高 专 人 文素 质教 育
殷润林 徐 梅
( 都 电子机 械 高等专科 学校 成
四川 成都
60 3 ) 10 1
摘 要 : 隘的 “ 力本位 ” 高职 教 育理 念 势 必 将 高职 教 育 引入 歧 途 , 强 高职 学 生 狭 能 的 加 综 合 素质培 养是 高职教 育 目标 的理 性 回 归。人 文 素质 是 综合 素质 的基 础 。本 文从 高职 学 生 人 文素质 现 状及 高职 人 文素 质教 育 现状 入 手 , 析 其 原 因 , 出解 决 办法 : 分 提 立足 高职 教 育特 点 , 以大 学语 文 为核 心 , 实做 好 “ 个 结 合 ” 多部 门联 手 , 建人 文 素质 教 育新 体 切 五 , 构
一
糊 了“ 能力 本位 ” 内涵与 外延 。 的 所谓“ 能力 本 位 ” 很 多人 把 “ , 能力 ” 简单 理 解 为“ 职业 能 力 ” 。诚 然 , 职 教 育 以培养 应 用 型 技 高
术 人才 为 己任 , 生 职 业 能 力 是 衡 量 其 成 败 的重 学 要 指标 , 如果 把 能力 仅局 限于职 业 能力 , 但 这是 对
维普资讯
成都 电 子机 械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试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作用
、
“ 大学语文”课程改人文素质, 传播民族 优秀文化, 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文 化意义,教育意义,创新意义, 学科意义, 改革意义。 的 综合 活力也 有影响。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 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目 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课程教 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 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资源单调, 与中小 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学语文课程教学没有根本区别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 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 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影响到本课程在高职高专类院校应当发挥 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等院校 “ 大学语 的作用。因此高职高专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 文”课程应用汉民族母语为学习者讲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 行。 字、文学、文化、历史、语言艺术、民族感情,对培养大学 全国大学语文权威齐森华教授结合多年来国内大学语文 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 豪感和民族自 信心具有非凡的意义。 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当确保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 “ 大学语文”课程是在高等院校开设的,以继承和传播 中的地位。大学语文的开设应当有明确的定位, 充分体现其 中华民族传统和现代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浓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作用。他认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 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优秀的文化财富。它以人文知 学和教学评价要科学地结合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探索出一 识性和艺术感染力极强的内容直接担负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 条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到目前为止, 在高等教育领域还没 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供大家借鉴。由此可以 收 稿 日期 :2l— o— 3 0O 5 O 看出我们在山西高职高专教学中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有 作 者简 介 : 苏 炜 (95 ) 16一 ,女 , 山西 太原 人 , 山 西广播 电视 大 学 , 实际的创新意义。 副教 授 。 为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M y Viw ft e Re o m fHo t a h Co l g i e e i c t n l& Te h i a l g s e o f r o w o Te c l e Ch n s n Vo a i a h e o c n c lCo l e e
K e or : v c to lc le e c le e Ch n s i tr si g s ;p aci lt die st yW ds o a ina o lg s; o lg i e e;n e e tn ne s r tcaiy; v r iy
大学 语 文作 为最 具综 合 性 、 基础 性 , 向联 系各 横 学科 能 力 最强 的一 门 学科 , 本 来 应具 有 重 要 的学 它
L —p n ISu . i g
(iy n c t n l Teh ia olg ,iy n 2 0 0, hn ) Je a gVo ai a & o c nc lC l e Je a g5 2 0 C ia e
Abtat C l g hn s stemotcm rhnieb s u jt hc t nl cnat t ohrsbet I so l src: o eeC iee i h s o pee s 、ai sbe, i s og otc o te ujc. t hud l v c w h r y s
离职高专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之我见
李 素平
( 阳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东揭 阳 5 2 0 ) 揭 广 20 0
摘 要 : 《 学 语 文 》 为 最 具 综 合性 、 础 性 , 向联 系 各 学 科 能 力 最 强 的 一 门学 科 , 本 来 应 具 有 重 要 的学 科 价 大 作 基 横 它 值 和 地 位 . 却 F益 走 向 “ 缘 化 ” 只有 在 教 学 内 容 、 学 方 法 、 学 手 段 、 学语 言 、 核 方 式 等 方 面 加 强 改 革 , 加 但 t 边 。 教 教 教 考 更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类人文素质选修课“模块化”改革探析
生选择 的空 间小 ,学 生选修 课程带 有较大 的盲 目性 、 随意性和从众性 ,不少学生对学习人 文类公共选修 课 程存有 不 当动机 ,只为选课 而选课 的现象普 遍存 在 。 4 在课程教学 中,只注重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完 . 整性 ,在 教学 目标确 立和 教 学 内容选 取上 为 高等 职 业教 育服务 的理 念不 强。 5. 学 内容 相 对 陈 旧 ,教学 方法 和 手 段 相 对 教 单一 。 6. 缺乏 制度保 证与措 施管 理 ,课程 考核要 求过 低 ,对 学生 的学 习状 况和课 堂表 现缺 乏约束 等 。
近年来 ,高职 院校学 生 “ 就业难 ”的现实 ,使高 职教 育在导 向上 的市 场性 、功 利性 愈来愈明显 。各 院 校在 人才 培 养方 案 中进 一步 强 调学 生 专业 岗位 技 能 的培 养 ,强调 以 “ 工作过程”为导 向和 “ 职业性”特 征 ,在 课 程体 系 相 应减 少开 设 文化 素质 课 和其 他理 论课 程的科 目及教学 时数 。由于 ( ( 大学语文 等人 文 素质 选修课程本 来就 处于 “ 边缘 ”地 位 ,加上该类课 程 和高 等职业 教育 的职业性 特征 有较大 距离 ,因 而 , 大学 语文 等人 文素质 选修课 程 的改革在 高职 院校 特 别 是 工科类 高 等 职业 院校 处境 非 常 艰难 ,并且这 种现状 短 时 间内也 很难改 变 。 高 职 院校 在 强调 高 等职 业教 育培 养 技 能型 人才 的同时 ,如何把有 限的人文素质教 育的 “ 文性 ”和 人 高等职业教育 的 “ 职业性”结合起 来 ,人文素质公 共 选 修 课程 如何 为 高 等职 业教 育 人才 培养 目标和 教学 改革服务 ,是 大学 语文》 等人 文素质选修课程的任 务 之一 。 模 块化教学 ( 简称 M ES)是 由国际劳工组织 在 2 0世纪 7 0年 代开发 出来的教学模 式。它是在深入 分 析每 个职业 ( 工种 )和技能 的基础 上 ,严格按照工作 标准 ( 岗位规 范 ) ,将教 学大纲 和教材 开发成 不 同的 教学模 块 。这 些模 块可按 专业设 置进行 组合 式教学 , 可 随着 新专 业 、新 科 目和新 教 材 的 出现及 社会 需 求 演进及 时调整 ,以适应社会 需要。模块化教学 目前 在 高职 高专 院校广 泛 应用 。 根 据职业 岗位 ( )所需要 的专业知 识 、能力和 群 素质 进 行分 解 和重 组 ,增 强 人才培 养 的适 应性 与 针 对性 ,进行单 元模 块式教学 ,对 于人文素质选修课程 体系 改革 建设 来说 ,无疑 可 以做一 些 尝试 。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素质教育功能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探讨摘要:《大学语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素质教育前言《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这是由于该门课程的丰富内容和人文色彩特别显著所决定的。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人文精神,为他们学好专业课和未来的知识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大学语文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文学、文化素质有一个新的提高,并努力促成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及理想人格的建立,使之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有力保证。
因此,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首先,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其次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等等。
一、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缺失,已经是普遍的社会问题。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专业人才的摇篮,高职教育如果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显然是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因此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1.重视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往往低于普通高校,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修养较差,人文素质不高,审美能力低下等突出问题。
加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职生存在着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甚至有很多学生上进心不强,无事生非,课堂捣乱已成家常便饭,课后作业不是抄袭就是不做,而自我感觉却很好;好多同学几乎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
因此,高职院系迫切地需要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的、增强信心、刻苦学习、关注社会、爱国爱家、关爱他人已经刻不容缓。
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的审视与思考
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的审视与思考摘要:从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定位、课程设置、学科教材、师资队伍等影响因素,提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以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审视1.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审视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不难理解,《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学习理、工、农、医、文、管等各学科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正日渐走向“边缘化”。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学语文的定位模糊,二是大学语文地位不高;三是大学语文现行教材五花八门,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严重缺位,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
1.1 学科定位模糊一是对大学语文是强调工具性、重在提高学生读写水平,还是讲究人文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认识上比较模糊。
二是教学中存在偏执现象:或把主要精力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于教材范文的解读,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或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偏离学生的文化基础,单纯在作品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
三是高校办学理念越发功利性,课程设置趋向实用化,热衷于好处看得见、用得上的课程。
1.2 学科地位不高在高职高专学校,大学语文虽然被设定为基础性公共课,但处境尴尬:学校不重视,课时缩减,甚至某些专业视其为多余的课程而取缔;学生不重视,忙于专业课学习、英语过级和计算机考试,对学习大学语文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眼下的就业大环境无形中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
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刍议
的高 品质人 才 。由此可 见 ,大学语 文 对 提高 大学 生人 文素质 的重 要性 不言
而喻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学 生就业 的
需要 ,大学语 文课 程需 要不 断进行 完 善 ,以充分 发挥 其传播 价值 理性 载体
的功能 。
一
人作为 高等 职业教 育 的根本 任务 。要 着重推 进职 业道德 教育 ,培 养德 智体
够体 现 出企业 文化 ,这就 要求 学生 具 有一 定 的文化 底蕴 。海尔 总裁 张瑞 敏 在评 价海 尔文 化推 动企业 向 “ 世界 第
一
湖 南教 育 出版 社 出版 的 《 大学语 文 基 础》 将 鲁 迅 的小说 《 们现 在 怎样 做 我 父亲》、北 岛的诗 歌 嬗 告》、仇 指 的 读后感 《 <公 民和政治权利公约 > 、 渎 》 李 永君 的随笔 《 权利 ,权 利》、佚名 的 《 清不要 对穷 人 大声说 笑》、培 根 的政
美全 面发展 的社 会主义 建设 者 和接 班
操 作技 能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应 用文 写 作 能力 更是 语文 能力 在 实际工 作生 活 中的重要体 现 。因此 ,应重视 写作课 , 鼓励 教 师上 写作课 ,从 而带动 学生 听
课 的积 极性 。河 南农 业 职业学 院历 来 重 视大 学语 文 的工具 性 特征 ,在 一年 级用一 个学期 的时间讲应用 文写作课 ,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刍议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摘
马志娟
要 :大学语文是 普通高校 面向除汉语 言文学专业以外 的所有专业开设的一 门公共必修素质教育课程 ,为适应 时代发展 ,应不断 完善
大学语文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突 出其工具性特 色;应打破教材 的固定模式 ,提高教材的灵活度 ;要更新教 学手段 ,提 高教 学效果 ;改革考试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刘新英. 2 关于大学语 文的几点思考 【] J .中国大学教学, 0 5 2 2 0年0
期.
要贯彻落实 “ 总结 、提高、创新”的六字方针。 所谓 “ 总结” 就是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形成 中国文学的完整的知识 体 系 , 而 了解 中 国文学 的发 展 规律 ; 谓 “ 高 ” 就是 要提 升 学 生全 面认 从 所 提 , 识问题的水平 , 深化学生认知事物本质的能力 ; “ 所谓 创新 ”就是要学生从 , 观念的创新 , 思维的创新, 方法的创新 , 认识的创新人手, 进而达到理论的 创新, 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型 向主动研究型发展 , 逐步成长为创新的一
发 展 的历 史 不 清楚 , 就会 直 接影 响 到对 文 学 的理 解 。因此 , “ 在 大学 语 文”
重新呼吁在高校中开设《 大学语 文 得到各高校的热烈响应和教育领导 课, 部门的批准, 在全国掀起 《 大学语文》课学习的第一次高潮。 但 时 隔不 久 , 大学 语 文 》 的学 习 便从 “ 潮 ” 入 “ 《 课 高 坠 低潮 ” 究 其 原 。
长期 以来 , 国家 培养 了大量 急 需 的应 用 型人 才 , 到 了社 会的 一致 为 得 好评 。 日前 , 部 要求 高 校面 向全 体大 学 生开 设 中 国语 文课 , 教育 并且 要 求列
代。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 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 因此,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 也是向前发展的, 对问题认识的结论 不是完全相同的 , 也会因观察角度 的不同而得出不 同的答案。 因此 ,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深入探讨 , 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认识 问题 , 勇于提 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这样 , 才能 自觉培养 自己的创新能力 。 总结, 在“ 提高,创新”这六字方针中,“ 总结” 提高 是基础,而 “ 、“ 创新 才是目 的, 这正是 《 大学语文》 课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根本所在, 也是《 大学语文》 课教 学 改 革 、 新 的新 路 所在 。 创 基于对 《 大学语文 课的课程定位和 目的任务的以上认识 , 在教学 内
以大学语文为突破口 重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四、 师资 力量相对薄 弱 由于现在大 多数 高职 院校将大学语文课程置于可有可无
散文选刊
1开设汉语 口语课 , 、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我国的文字极有意蕴 当今社会讲究“ , 赢” 赢”而“ 字是由
过程 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 巨大魅力 , 激发学生 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 。 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大
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 以下几个方 面的培养 。 以全面提高学
生 的 人 文素 质 :
一
、
课 程设 置 随意 失 衡
作 为公共必修课 的大学语文地位已经动摇 . 教学中的随意 性十分严重 。有些院校用实用主义眼光看待大学语文 , 在教学 内容上取其一 隅 , 以偏 概全 , 在专业教学计 划中 , 以应用文写
人认为在于培养学生 的文学修养 : 还有更多的人则认为是为学 生所学 的专业服务等等 长期 以来 .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 偏差与错位 . 致使教什么与怎么教 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忽 视对文学作 品的形象与意境分析 . 将本应是活泼生动的语文课
淡化奉献 。这说 明当前的大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失 。
外 名流的修养 ; 明确正确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取 向 ,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
三 、 行 挫 折教 育 。 育 健 康 心态 进 培
一
目前大 学语文教材 种类繁多 , 良莠不齐 . 材的配套“ 教 工
程” 跟不上 . 这样 的教材不 能给学 习能力稍差 的高职高专生一 个 系统 的知识体 系. 于提升他们 的人文素质是一个很大的障 对
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人才培 养的意 见》指出 ,高职高专 旨在培养高等技术 应用 型 果 。 和实用型的专 门人 才。从 办学层 次看 ,高职毕业生不仅要具 笔者所在的学校深刻 的认识 到了这一点 ,大学语文 的考 备较高 的专业技能 ,还要在 文化知识结构 、思想道德修养 、 试实行 “ 时成绩 + 平 期末考试 成绩= 期末总成绩 ” , 时成绩 平
公共课。从高职培养 目标 、高 职生源实际语文水平及语文课 态 度 挂 钩 。 的教育功能来看 ,教师在进行课 程设 计时 ,应该考虑到学生 “ 五十九分惭愧 ,六十分 万岁 ,六十一分浪费 ”是 当前 学习和择业的需要 ,从而使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流行 于大学 校园的一句顺 口溜 。这句顺 口溜从某种意义上反 映出应试教 育长期 把卷面分数看成 能力 的具 体外在表现 ,分 转变观 念 ,把 大学 语文 定位 为 高职 院校重 要 的 数越高能力越强 。因此 ,为了表示学业成绩 的精 确性 ,常常
目前 ,社会对 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于科学合理 ,对 从业 学到的 内容 所掌握 的内容要 比期末 成绩 的 lO 的含金量 更 o分 者能力和素质 的要求尤为 突出。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 的要 高 ,这也与高职教育 的实用性 目的相符合。 求不仅是专业技能上 ,他们 的企业 文化和团队精神都需要学 生具有较高的基本文化素养 ,甚 至连会 不会用普通话作 自我 四、结语 介绍也成为他们面试 的一个环节。 当前 ,高职院校部在致力于精神文 明建 设 、校园文化建
一
、
人 文教育课 程
用 百分制表示某 门课程 的考试成绩 ,并且非 常计较 一 、两分 大 学语 文课程 的设 置应该 从 高职培 养 目标 来确 定 。高 之差 。而高职 院校 的大学语文要以实用为 目的,旨在提高学 职高专人才培养 的特 殊需求 《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 育 生 的综合素质 ,不能 以一 分之 差而对其冠 以不及格 的评判 结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象思维 能力 ,进而启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加强创新思维能 起 稍 棒 ,尽 平 生 气 力 , 只一 棒 ,从 半 空 劈 将 下 来 …… 。 ” 力 ;三是语文技能层面 ,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 中 邢 福 义 先 生 对 这 段 文 字 的 动 作 描 写 给 予 了 高 度 评 价 , 然
使 大 学 语文 课 更 好地 和 其 他 人文 选 修 课 衔接 ,形 成 一种 互 补 本 来 是 很 有 意 义 也 很 有 意 思 的 一 门 课 程 ,可 是 由于 个 别 老 关 系 ,也有 利 于 学 校 人文 教 学 资源 的有 效 利用 和 整 合 。有 了 师 缺 乏 上 课 的 语 言 艺 术 ,所 以 造 成 课 堂 上沉 闷 乏 味 ,这 样
体素质 ,而 不是学 生的某一项技能 ,这并不是 说忽视学生 的 力 量 融 会 在 一 起 , 自 己 的 生 命 才 能 焕 发 光 彩 , 常 言 道 , 写作等 技能训练 ,而 是举纲张 目,通 过加强文化 素养 ,调
动 学 生 自身 的积 极性 ,让 技 能 训练 超 越 课 堂教 学 的 范 围 。 大 学 语 文从 总体 上看 还 属 于 人文 科 学 的 综合 基 础 课程 ,
国语 言 文字 的能 力 ,包 括 掌 握 文字 、语 法 、修 辞 知 识 ,提 高 后 接 着 说 : “ 果 作 者 不 用 这 些 生 动 的动 词 描 绘 ,而 是 仅 如 写 作 水 平 ,提 高 表 达 能 力 , 以更 好地 适 应 社会 需 要 。这一 教 仅 使 用 我 们 常 用 的 动 词 ‘ ’ , 写 成 大 虫这 么 一 搞 , 武 松 搞 学 目标 和 大 学 中 的不 少 人文 社 会 科 学课 程 是存 在 重 合 的 ,但 那 么 一搞 , 大 虫 又 这 么 一 弄 , 武 松 又 这 么 一 弄 ,那 效 果 可 大 学 语文 课 同 时又 具有 其 自身 的特 色 。 想 而 知 。 ”邢 福 义 先 生 边 讲 边 适 当地 表 演 那 些 动 作 令 晚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 文化素 质 ,为培养 合格 的 四化 建设 人才作 出
了一些 贡献 。 ”从微 观 上看 .大 学语 文课 “ 扩大 了学生 视野 ,提 高 了读 写能力 .为 文理渗 透 、建 立边缘 学科 ,培 养 新型 通 才作 出 贡 献 。 ”大 学 语文 “ 可 有力地 配台 和辅助 政治理 论课 特别是 共产 主 义 遭 德 品 质 课 ,加 强 对 大 学生 的高 尚 情
向 :中 国古代文学
维普资讯
第 1 期
何兴楚 :论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育体 系中大学语文教学 与改革
.9 1
语 言 文 字 、 文 章 章 法 、 写 作 基 础 知 识 、 阅读 与 欣
赏、 审美创 造 与审 美评价等训 练 ,是 任何 专业 的 学生都 必须掌 握 的。只有在 这些方 面具备 了一定 的基础 ,才有 可能学 习专业 知识 ,才有 可能在 自
第 一 、 基 础 性 。 大 学 语 文 具 有 一 般 语 文 课 的
名学者教授 一边 竭诚倡 导,一 边脚 踏实地 的进 行 实 践 、总 结 。 先 后 多 次 撰 专 文 充 分 肯 定 大 学 语 文 课在我 国高等 教育 中的必要 性和重 要性 。从 宏 观
工具性 ,能直 接为各 学科服 务。 大学语 文课 中的
己专 业 中 面 对 新 成 果 、 新 知 识 进 行 及 时 有 效 的 吐
题 、船决 矛盾 ;深明物 质 与精 神的关 系 、事 物相 吸与相 斥 的 对 立 统 一, 崇 尚科 学 , 追 求 文 明进 步 。于后 者,大 学语 文通 过古今 中外 优 秀传统文 化 、 当今 最新优 秀文化 成 果的传播 及 对艺术 的基 本修 养 ,树立起 以人 为本 的观念 , 自觉地将 对人 的尊 严与使 命 、人的权 利 和责任 、人 的理想 与品 格 、人 际关 系和谐 与协 调 、人类 发展 的需 要 与追 求 等问题 的思考 与 自己所学 专业 联系 起来 .以确 立 自己 的责 任 感 与 使 命 感 , 完 善创 业 与 创新 思 维 ,增强非 智力 因素 , 即在 广 阔的视野 内,树 立 远大 目标 ,确定 正确 的人生 追求 与价值 。 第二 ,承传性 。作 为高 职高专 的学生 ,首 先 应是文 化人。作 为文 化人 ,他在社 会 生恬 中.有 三点义 不容 辞 的责 任 :一是 继 承 传 统优 秀文 化 ; 二是创造 优秀文 化 ;三 是传 播优 秀文化 。而 作为 文化人 ,他们 就业 的 岗位 ,将在 我 国物 质 文 明、 精 神文 明 建 设 的 第 一 线 。其 文 化 素 质 品位 的 高 低,将直 接影 响社会认 可 与否 。中华 民族 有 上下 五千年 的悠 久 历 史 .创 造 r光辉 灿 烂 的 传统 文 化。大 学语文课 肩负着 继承 、传播 优秀传 统文 化 的重任 。 因此 ,大学语 文教 材选 人 了一部 分历 代 名家名篇 ,这些 历经千 外锤 百炼 的典范之 作 .涉 及到许 多传 统学 科的 内容 ,涵盖 着传 统 文化 的诸
华中理 工 大 学 、华 中师 范大 学 等 数 十所 大 学 疾
呼、争取 ,大学语 文课 才逐步 在许 多高校 重新 开 设 ,且~ 般视为一 门必 修公 共课。在 “ 复课 ” 的
2 0多 年 实 践 中 . 象 匡 亚 明 、 朱 九 思 、 钱 伟 长 、 茅 以 升 、 苏 步 青 、 张 志 公 、杨 叔 子 、 徐 中 玉等 著
操 、忠诚 品格 、思想境 界的 培育 ,亦 即对 ‘ 有理
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 ’的 为共 产主义奋 斗 的新 的一 代 的品质教育 。 也是基于 这 一认识 . ” 我 国 自 18 9 1年 试行 高 等 教育 自学 考 试 制度 以来 就将 大学语 文设 置为公 共必考课 目之一 。 但是 .从 近几 年大 学语 文课 教 学 、研究与发 展 情况来 看,尤 其是 在许多 高职 高专学 校, 由于
上看 :“ 大学语 文课 ,在 全国许 多高 等学校 的文 、 理 、工 、农等 各科 开设 十年 以来, 为弘扬 我国 优 秀 文化. 吸收 国外 有利于 我 国发展 的 因素.提 高
已普 遍 开 设 。解 放 初, 各 大学 仍 设 此课 , 名 日
“ 一 国 文 ” 百 姓 中 则 习 惯 称 为 “ 文 郭 绍 大 , 国 。
关键词:高职高专 ;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 ;课程特点
中图分类号 :C —0 2 7O A0 1 ;G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10 09—07 2O )0 —0 9 4 9( 02 1 0 0—0 3
在 我国 高等 教育 中 ,大学语 文课 是 一门开设 有 年且讨论从 未 间断 的重 要课程 。解放 前各 大学
维普资讯
第 博卷 第 1 期
20 0 2年 3月
昆明冶金高 等专科 学校学报
J un l f n n tl ryC lg o ra o migMe l g o ee Ku au l
1 No 1 8 .
M a 2 0 r 02
虞 、 吕淑湘 、游国恩 等前 辈 .都 曾受聘 主讲这 门
课 程 。遗 憾 的是 , 15 92年 我 国大 学 院 系调 整 . 由于 全盘搬用 前苏联 的办 法,大 学语 文课 几乎在 所有 大学停 开,一 停就是 二十多 年 .诚 如徐 中玉
先 生指 出的 : “ 这 段时期 里 ,在所 有 的高 等学 在 校 里 . 正 常 的 民族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与 专 业 教 育 严 重
大 学语文课 教学 、研 究、改革 工作 滞 后,没有真 正实现大学 语 文课设 置的 目的与 目标 ,学校 文化
素 质教育 品位不 高。 因此, 对这类 高校 大学语 文 课 中的 问题 “ 旧话重题 ”也是 不可 避免 的 了。就 笔 者个人成 长过程 及教 学实践 体会 来看 ,高职高 专语 文课至少 具 有 以下 特点 :
论 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 育体 中 系 大 学语 文教 学 与 改革
何 兴 楚
(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 20 ) 3 10
摘要:在高职高专 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太 学语 文课具有举 足轻重 的地位。结合高职高 专教育教学改 革实 际,集中论述了大 学语文课在高职高专学 校文化素质教育 中的基 础性 、实 用性、承传 性、能动 性特点. 旨 在为大学语文课 的教 学与改革提供必要的理性认识。
收稿 日期 :2 0 02—0 —1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 内容体系改革 与建设项 目计划 立项项 目(1 —2 。 I3 ) 作者简 介:何兴楚 (9 9 ) 14 一 .男,湖北安陆人,孝感职业 技术学 院人 文艺术 系主任 、副教 授。主要研究 方
脱节 .专业 技 能教育纷 纷挤掉 了文化教育和 素 质 教 育,发展 到摄端 时,甚 至 连普通 的知识教 育都 几 乎 没 有 地 位 。 种 种 剧 烈 的 变 乱 违 背 教 育 规 律 .造成 了严 重后 果. 在人才 培养一 走 了不少 弯 t - 路。 ”直到 7 0年 代末 8 0年代 初 ,经 “ 国大 学 全 语 文研究 会 ”倡 议, 南京 大学 、华 东 师 范大 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