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普通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与语文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实践,总结了现阶段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从明晰学科定位、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以及改进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期通过改革与实践,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好地适应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改革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语文肩负培养学生通用技能的重要作用。
这门课程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目标,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就应用型院校而言,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育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道德,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一)学科地位边缘化很多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其地位可用风雨飘摇来形容,随意教学的情况非常严重。
当前各高校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应用型院校的实践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学校管理者在课时安排上认为可多可少,因而这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经常遭到其他课程的排挤,大学语文课时被一减再减,甚至有部分应用型院校为了安排其他专业课,让大学语文课程中途“下岗”,这最终导致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
(二)教材实践性不鲜明当前绝大部分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通过增删高中语文教材编排而成,因此,在内容上更多侧重选编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教材中言语训练、应用文写作等内容极为匮乏。
此外,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仍以知识为本位,而应用型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用这样的教材教学,难免会使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生出厌倦情绪。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docx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大学语文涵盖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既包括汉语言、又涉及中国文化、汉字及各时期文学,所以首先要避免以偏概全的做法,使之成为能听、能说、能读、能写的综合素质课程。
为此,可以把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模块专业文章习读模块、言语交际模块、应用写作模块,本文重点对专业文章习读模块进行探讨。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文学鉴赏环节持摒弃态度,致使该模块设置或全部删除,或残缺不全,处于尴尬境地。
本文作者认为此模块应改为专业文章习读。
专业文章实质来自于古今中外相关文学作品,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该类文章既是文学作品,同时又涉及专业知识,跨文学鉴赏与专业拓展两个领域,针对性更强。
依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要求,根据各院系专业特色选取古今中外相关专业文章进行鉴赏阅读,能使学生通过审美的角度对专业知识进行再认识,从而受到专业熏陶,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如针对旅游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该模块中,以古今中外地理、地质类的游记文章为鉴赏对象;针对医学与护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可以选取古今中外医学名家的经典文章进行专业鉴赏。
以本文作者所在院校———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校除基础、思政、体育三个基础部门外,下设九个二级学院,其中主要以建筑类理工学院为主,另有一文科学院与一艺术类学院。
那么对于建筑类专业的二级学院,大学语文的专业文章习读模块,则应添加古今中外建筑名人所写建筑类文章,文体不限。
进行选材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为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树立专业自信服务。
试想一个学习古建筑设计的高职学生,在学习了诸如《阿房宫赋》等建筑类文学作品之后,其专业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势必会产生明显变化。
基于以上举例,我们确定专业文章习读模块的选材原则为依据各二级学院专业设置特色选取与专业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对高职学生从语文思维的角度认识专业文化价值。
以专业文章习读作为模块一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优势一能密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促进专业课与基础课的进一步融合,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辅助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论文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论文第一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全国高校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这门学科对提高大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开阔大学生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传承中华文明等有着积极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因而做好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工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基础课;创新在大学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当时众多的文化名人,诸如闻一多、朱自清等,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授课。
而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之后,大学语文被迫中断,直到1978年,大学语文课对于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出,因而这门课程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与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又重新开设。
2007年以来,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成了时代的主流,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已不能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致函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
一、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越来越强调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科的专业性、独立性。
而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看来,大学语文其实不能算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已处于边缘状态。
其实语文的掌握和实际运用均体现了其综合性的特点,不论是读书学习,还是撰文写稿,都离不开我们的母语,语文可以说已然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当中。
著名的大学语文教师王步高就以自身的学习经历说过汉语学习的重要性,王先生先前是以学习德语出身的,他在学习德语时发现当语言学习到一定层次之后,要想进一步提升语言能力,需要在自身的母语水平上下工夫,原因是只有更深层次地掌握汉语,才能够更准确地将德语的意思翻译过来。
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问题与对策-中学语文论文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张彦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学术界,都在积极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这个重要议题。
研究者往往针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一,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在哪里;其二,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教授哪些内容;其三,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
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尤为重要,价值意义是通过内容体现的,教学方法也基于教学内容。
随着大学语文课程面对的时代变化与学生受众的变化,“教什么”也在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中有所不同,教科书版本、选文编排等都不得不变化。
我们考察这些改革实践的优缺点,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继续调整改革思路,以期确定较为合理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
一、重新编选文章或教材改革的问题与对策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一直以来多以文选的方式来自主编写教材,或是选择合适的文选类优秀教材进行教学。
但是一些大学语文的教材所选文章陈旧,所选教材属于较早的建国初期版本,这些版本所选文章的标准还是反映建国初的时代意识,远远落后于当今时代的社会思潮,一些具有革命阶级斗争意识的文本已经不再适合教授。
所以,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研人员普遍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和所选文章需要改革。
选文标准应当是适度地强调文学性、时代性和普世的人文性。
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文学性,而是人文性,所选文章应体现人类最精华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获得潜移默化的情感熏染和人格教育。
内容改革后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大多能够编写或选择较好的文选类教材,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徐中玉主编2007年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较受欢迎,教材将古今中外的文章按照反映人类精神的不同,分成了以下几章,包括“仁者爱人”、“心怀天下”、“和而不同”、“浩然正气”、“冰雪肝胆”、“洞明世事”、“以史为鉴”、“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亲和自然”、“诗意人生”十二章。
此版本教材清晰地反映了编者的选文标准,正是将人类多层次的优秀精神品质展现出来,让学生获得人格教育,形成人文关怀。
试析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试析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
文章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存的不足出发,从课程设置的地位、课程的定位、教材的选用、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大学语文被称为高校基础公共课,是受众最多的课程之一。
但是从现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来看并不使人乐观,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这门课程还未明定为公共必修课,多数学校仍将其列为选修课,在课时、师资、教材等方面投人明显不足,使其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大学语文已被公认为“文科生不屑学,理科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的一门课。
笔者根据自己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提高认识,确保其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为什么要开设大学语文?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就将大学语文定性为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重视。
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相当不稳固,在目前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系列中,仅有“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大学语文不在其列。
至今还有高校未开设这门课。
不少高校都将大学语文当作一门选修课看待。
虽然有的高校将其作为必修课在部分理工类专业开设,但并未普及到所有的理工类专业,即使在同一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开与不开,也很不稳定,教学时数的安排也很随意,多数学校都是开设一学期。
这样的状况使多数高校忽略了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究其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大学语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和国家教委指定的必要课时作为政策保障,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的“尚方宝剑”,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
语文新课改论文(5篇)
语文新课改论文(5篇)语文新课改论文(5篇)语文新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学校语文语文新课改1 提高熟悉,更新观念首先,转变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
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学校和老师只有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权力,而无对课程进行制造、选择等权力。
此次课程改革,我们力求将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同学,使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是特定学问的载体,而是老师和同学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老师和同学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加者和开发者。
其次,转变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从“讲学”走向“导学”。
我们现在追求的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思想、情感交融,乐观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改“讲学”为“导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使同学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使老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同学的“学”,成为同学学习过程中的参加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交换看法者。
2 改造课堂,转变方式首先,教学模式:从“满堂灌”式教学走向“牧羊”式教学。
“牧羊式”教学模式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不同之处是,不是告知同学“这种草好吃,应当这样吃,必需吃”,而是在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基础上,把“羊儿”带到广袤的草地上,依据目标“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儿的事,老师只是一个“牧羊人”,只需当心地看护、组织和引导那些“羊儿”吃饱吃好,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提升了同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进展同学共性。
其次,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走向“探究式”学习。
以往同学的学习,是一种单调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活跃思维、进展力量。
因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同学的主动参加,强调探究学习。
以同学为主体,给同学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争论沟通时间和读书时间,让同学自己操作、思索、想象、观看、实践,增加课堂上同学参加分组争论、全班沟通、充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同学,促进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的进展。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教育论文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教育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应用型教学;实训【论文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要适应新的开展形势,在教学理念、思维模式、教学原那么、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
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树立应用型教学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大学语文课的课堂中去;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表达应用型教学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日益群众化,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大规模的开展。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学生所具备的技能应是他们毕业后职场中急需的技能。
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开展很快,学校一方面强调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校期问学会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在三年后的职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学语文课无论是从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方面来看,还是从适应大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方面来看,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大学语文课的课程改革也刻不容缓。
这门课改革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就业需求这两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应用型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表达这一理念。
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的公共根底课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高校认为大学应该强调专业特色,大学语文课没用。
这就导致了这门课程的边缘化地位。
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形同虚设,专业课可以随意挤占大学语文课的课时;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将这门课取消了。
即使开设了这门课也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认为这门课是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认认字词,让学生读读课文,写写作文等,在很多方面都是高中语文课的延续。
此外,中文系有经历的教师都不愿意讲授大学语文课,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中文系的专业课上,科研论文也主要关注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
大学语文课的授课教师也多为刚毕业没有教学经历的年轻老师。
年轻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历、对教材的处理等方面比拟欠缺。
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普遍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培养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推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需要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大学教育过分重视学术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既包括文学知识与美感培养,也应包括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语言表达、写作、理解与分析等。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需要。
需要改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过去的《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
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需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环节。
当前大学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经验的培养相对较少。
《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引入实践环节,如写作训练、演讲比赛、文学创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如与专业课程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语文知识应用于专业领域。
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机制。
目前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重视对学生记忆和应试能力的测试,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应该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如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经济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doc
经济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近年来,经济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因其专业性不强、学生不感兴趣、学校不重视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非议。
在一些专业院校中,大学语文课被放到了选修课的地位或完全被写作课所代替,使大学语文课似乎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为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语文指的是语言和文字;从字面意义来理解,是和数学相对的重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性课程。
笔者认为,这个定义限制了语文的作用,对语文一词的阐释更为确切的应为语言和文学。
文字是符号知识,而文学那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根据其教授对象的不同,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同时,应更重视人文性。
大学语文对经济院校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门最为重要的课程,因为它不仅能通过对字词句篇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根本能力,还能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生命价值方面起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中的每篇课文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人文性,教师讲透课文,让学生吃透课文,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展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
例如:学习了鲁迅的文章《狂人日记》、《阿Q正传》,就会激起学生对黑暗、吃人旧社会的憎恨,同时也更加热爱人人平等、自由的新社会;学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就会让学生受到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发愤著书精神的坚强意志的鞭策。
每学习一篇大学语文中的优秀篇章,都会让学生受到一次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洗礼,使学生在美好的情感中安康成长。
所以,作为经济院校,一定要提高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确立大学语文必修课的重要地位,并在教学方案中予以落实。
大学语文教材相对于初、高中教材有如下特点:不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属于公共根底课;内容广博,一本书包含了古典、现代、当代、外国文学内容;文史并重,侧重文学史。
经济院校的学生由于受专业的束缚,语文根底较差,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如此多的内容,很难消化。
大学语文的论文
大学语文的论文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大学语文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培养其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促进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探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3. 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研究内容1. 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分析(1)课程设置: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将大学语文纳入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但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课程内容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
(2)教学方式:大学语文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3)评价体系: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以笔试为主,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措施(1)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预期成果1. 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3. 为我国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五、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大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改革提供借鉴。
六、现状分析1. 学生层面- 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 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 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实用性认识不足,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
2. 教师层面-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
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而《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过分注重文学鉴赏,忽略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对教学方法、教材设计、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旨在促进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此研究旨在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而言,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在不断总结和探索的基础上,可以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可以为其他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研究的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研究的论文1.国家职业汉语力量测试的特点举办国家职业汉语力量测试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考察应试者的汉语学问的把握程度,而是考察应试者的汉语力量,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汉语系同学的汉语力量并不抱负,难以满意社会对中文系同学的需求,好多同学参加考试的成果特别优秀,但是汉语力量就有点惨不忍睹,例如“我上学”这句话,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普遍的一句话,但是许多的高职院校的汉语系同学却完全不清晰这句话的主语到底是“我”还是“上学”,国家职业汉语力量测试能够很好的检测出同学汉语的实际应用力量,能够选拔出汉语学问过硬、汉语力量过强的高质量人才。
众所周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能够成为文学家的人屈指可数,并不是全部人都能够成为文学家,国家职业汉语力量测试主要的测试目的就是考察应试者的“语言”而非“学”力量,“语言”是每个行业都必需把握的,具有肯定的普遍性。
有思想的人语言表达力量就不肯定特别杰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随便的翻阅那些期刊、论文,可以发觉,其中并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其语言表达力量实在有点不堪入目,基于该缘由,国家职业汉语力量测试不会将文学思想作为考试的重点。
2.高职《高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各个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适合的教材,为了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开设高校语文课程,各高职院校将一般高校的“高校语文”应用到高职院校,有的高职院校由于课时较少,就会将高校语文当成“压缩饼干”灌输给同学。
其次,在高校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偏重于高校语文学问的培育,而忽视了同学语文力量的培育,这就导致了同学语文力量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不仅如此,高职院校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味的强调记忆,将高校语文当成了“记忆学科”; 过分的强调“语法”忽视了“语感”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把语文那些最吸引人、最丰富多彩的内容给掏空了,把语文变成了一个令我们同学特别厌烦的学科。
最终,语文教学结束后,高职院校都会进行多种考核和成果评定,然而这种考核和评定都是在考察同学的短期记忆力量、语文学问,并没有将语言力量列入考核范围,同学在考试之际,只要突击几天,将书本中的学问记忆下来,就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而那些平常仔细积累、仔细复习,不断提升自己语文力量的同学分数反而不如这些同学,所以说,这种考试方式,不利于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同学在潜意识里会认为,只要考试的时候多背一背就能够夺得高分,平常的时候即使不看书也没什么关系,考过试后,不用多长时间,同学就会将记住的东西忘掉,不利于同学综合素养的提高!也就是说,这种考试方式渐渐流于形式。
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摘要】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存在价值受到质疑、教学方法及内容陈旧等困境。
应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从课本的选编、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相关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困境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无疑,学好这门课程对广大青年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前正面临着一些困境。
对此,应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存在价值受到质疑、教学方法及内容陈旧等。
首先,大学语文存在的价值受到质疑。
一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感兴趣,认为学好专业课有利于掌握专业技能,方便找工作;学好外语和计算机能顺利通过等级考试,而且这也是必备的硬件。
相对而言,大学语文课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汉语天天说,人人都会用,大学语文课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吗?在种种消极观点的影响之下,大学语文课的地位越来越尴尬,甚至很多高校已经不再开设这门课程。
其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僵化。
很多教师将大学语文课教成了“高四语文”,仍旧沿袭中学阶段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方式。
进人大学阶段,面对已经摆脱高考包袱的青年学生,教师仍然垄断课堂,全程讲解,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氛围压抑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再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陈旧。
我国社会重视传统,尊重经典,这一点在语文课本的编排上体现得颇为突出。
某些经典的文章,在中学时代已经出现在语文课本上,被教师和学生们精耕细作地学习过了,然而,在大学语文的课本上,这些篇目仍然出现。
面对这样的情形,学生难免感到审美疲劳,表现出厌烦情绪。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首先,应认清一个问题:大学语文课的设置是否有其必要性。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论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论文1当代大学语文面临的现状1.1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不高大学语文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非中文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当今专业划分越来越精细、学科分割越来越强烈的时代,特别需要对非中文专业、特别是理工、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
但实际情况是,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不受重视,学科地位低,任课教师被边缘化,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没有多少成果。
大学语文被当做可有可无的课程,课时随意减少,往往安排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大学语文课的任课教师在评聘职称时也会因学科归属问题处于尴尬境地,这都严重影响大学语文课的发展。
1.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对公共基础课普遍有厌学情绪,学习目的不明确,为考试而学,考完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在他们看来,语文基础知识很枯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又太抽象,远不如看图片、电视电影那么直观、生动。
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有一定内涵和深度的文学作品在被边缘化。
更加上大学语文没有英语课的考级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淡漠,上课时学生自己在下面看专业书、杂志或英语书等。
1.3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大学语文的传统教材往往是文学作品选,其间增加一点文学、语言方面的知识,除了篇目有差异外,与中学语文没多大的区别,教学内容显得陈旧,这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排斥情绪。
更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讲授法贯穿始终,“满堂灌”,没能找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够。
同时,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滞后,其边缘化的地位使老师失去教学改革的动力,往往把大学语文作为自己专业教学和研究之外的“副业”。
1.4切合现实不强,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不够大学语文主要是学习经典作品,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大学语文不是经典阅读课,应该是一门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写作息息相关的课程。
我们人类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的表达习惯和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大学语文对此视而不见,这使学生觉得语文课离我们的现实很远,学不学这门课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没有影响。
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路径的论文
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路径的论文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路径的论文论文摘要:大学语文课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但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不管是从教学体制还是从教学方法上均存在诸多问题,面临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突出问题,这兢要求必须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一条适合新形势下高校语文教学的路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选择大学语文课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
但是在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探寻适合新形势下高校语文教学的路径。
1 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1.1教材建设存在严重不足,必须进行改革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很大雷同点,内容过于陈旧,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现在的大学语文缺乏规范的通用教材,且全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基本是各个高校的老师自主编写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在教材的编法上存在很大差别,彼此侧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而各种自编教材基本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非常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1.2教学方法单一,滞后,教学手段落后首先,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很难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只能采用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手段。
课堂气氛极其沉闷,师生互动交流非常缺乏,教学效果非常差。
其次,目前在很多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没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够。
最后,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被有效开发利用,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进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开展,是高校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根底学科之一,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加全面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各大高校在关注人文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
通过发挥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工作的优势,为有效地开展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根底。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重视程度不够在各大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大学语文的相关课程,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较低,学校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也较低。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无法有效地开展,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导致大学生无法全面地学习大学语文课程。
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对其教学的重视程度非常关键。
2.2定位不准确在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中,定位不准确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在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语文教师没有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进展准确的定位,导致其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单纯地将大学语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延伸教学,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道德修养,失去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的初衷。
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定位不准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2.3目的不够明确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也是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问题。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不准,其教学目标也无法得到明确,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成效,不利于全面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文字应用能力,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开展。
因此,在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目的不够明确这一问题也很重要。
3.1重视教材的革新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地促进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在详细教学活动中,重视教材的革新,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内容摘要:长期以来,高校语文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倍受高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议论的热点。
而我们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沟通交流能力差,写作才能差,尤其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缺失,时常成为用人单位论病的“软肋”,归根溯底,这还是与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课程定位及教育目标的认识深浅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不能再安于现状,而是要立足于语文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改革考试方法等,以此增强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语文;创新教育;分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一九七八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应该说《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完成上述任务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语文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时代特征,深刻挖掘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神,使其与世界优秀文化与人类共同赞誉的高尚道德情操相渗透、相融合、以此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人格风范、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把教书与育人溶为一起,这是大学语文教学不懈的追求。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实际教学效果与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有很大反差。
我们的一些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沟通交流能力差,写作能力差,尤其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缺失,时常成为用人单位论病的软肋,追根溯底,这还是与大学语文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定位等方面的不足有直接关系。
因此为了使大学语文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顺应当今时代高等教育文理渗透、文理交叉的总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大学语文课程再不能安于现状,而要立足于语文本位,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以此增强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创新教学理念《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
大学语文应是一门旨在陶冶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课程。
它应该侧重审美性和人文性,要超越教材,充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化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人文素养。
为此,在教学中应该创新教学情景、创新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严密的思维能力。
(一)创新教学情景。
运用语文教材丰富多彩的内容,创新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思想品德。
语文是时代脉搏跳跃的音符,是现实生活的表述,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是气象万千的世界写照,是信息的传承。
“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
”这是一幅西域边关黄昏的景象。
金黄色的余辉慢慢淹没了圆圆的落日,照映在无垠的沙海上,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多美的傍晚,这就是语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林喧归浣女,莲动下渔洲。
”这是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
秋雨洗礼后的山坳格外清新,一轮明月照在疏疏密密的松林间,清泉在山石上朗朗流着,一群俊秀的浣纱女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作怀着收获的喜悦,嬉笑着喧闹着归来,打破了林中的宁静。
晚上捕鱼的青年小伙推动了在莲塘中的小舟远远划去。
这画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景中有情,画中有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宜的画面让人惬意,联想万千,这就是语文。
语文是那刺破青天锷未残的高山;是那荷叶上不肯滴落的露珠;是那东南隅采桑的勤劳俊美的村姑秦罗敷;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翠柳枝头的黄鹂鸟;是那青天里飞翔的一行白鹭。
语文给予了我们聆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美的头脑和眼睛。
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万紫千红,山高水长。
而这些美好的画卷,美妙的音乐都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体现出来。
正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德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姚斯所说:“一个文学作品并不是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
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象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映,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作为一种现代主义文艺理论这段话有它的偏颇之处,但把课堂作为一种接受过程,教师如何演绎这部管弦乐谱,使其把原始创作形态中的精华溶入当代的存在中,达到教师、学生与作品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法。
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情景是重要的手段。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制成各种课件,在大屏幕上播放相关的录相片、歌曲mtv等,还可采用对话形式,编排表演剧等形式创设意境,使学生在这种直观作用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既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长了知识,提高了鉴赏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通过作品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歌颂,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抨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坚定他们学好本领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
众所周知,中国具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贯穿记载于优秀文学作品中流传至今。
而《大学语文》教材正是精选其中的精华,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宽泛,尤其在德育方面更是面面俱到,无一疏漏。
如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演义》及后来的唐宋传奇,明清小说《红楼梦》等,直到“五四”新文学、当代文学作品等均包括理想、情趣、胸怀、奋斗、献身、礼貌、教养、节操、清正廉洁、谦慎、友谊、仁爱、高雅等优秀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及高尚的道德风范。
正是这种文以载道的形式,以其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魅力、人格和道德感召力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形成了中华民族魂。
因此,今天大学语文课要研究和要讲的,应是用中国文学积淀着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内涵,赋予当代的价值观,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创新人格的形成。
一是体现和表达民族精神的内容,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忧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丈夫不虚人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的爱国主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为人杰,死亦做鬼雄”的牺牲精神;“老马翼扶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奋斗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的民平意识,如郑燮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曹操的《蒿里行》中写到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二是注重人格和人生价值、道德和伦理的内涵。
如孔子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品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李白“欲使我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牧的“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尤户候”等刚正不阿的品质。
三是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如苏轼几经贬谪,几多磨难,但始终能豁达坦荡笑对人生,他贬谪黄州作诗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赏笋香”。
贬谪岭南他又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种“自信人生二百年,汇当水击三千里”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是旷达潇洒。
中国文学对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人生价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对当今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良好的创新人格有着深刻的影响。
把传统的人文精神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培养新时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创新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中国文学的美学体系,一般形成为二水分流的局面;一是儒家因入世而关心现实美;二是道家因遁世或自我超脱而醉心于现实美。
前者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后者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类。
不论各文学流派及各哲学体系,都通过不同体裁艺术珍品或描绘山水田园、花草树林,或刻画于事态人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思想情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表达了作者热爱美、歌颂美、再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理解美、认识美、分辨美、创造美,多些高雅,少些粗俗。
尤其在当今世界文化相融合渗透中,更应该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抑制一些文化垃圾对我们的侵蚀和诱惑。
克服某些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现象;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去挖掘美、赞颂美、创造美,从而提高艺术品位和审美情操。
(四)创新思维的开发。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并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它的特点即独特的知识结构、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思维和活跃的灵感。
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正确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将他们迁移到学习新知识中去,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大学语文是各学科基础之基础,可大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严密的思维能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学习任何专业,尤其欲成为本专业出类拔萃之辈,更需具备浓厚的语言素质之功底。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象李四光、钱伟长、钱三强等虽然学理工,但他们都具有语言文学方面的高深素养,他们在世界级科技论坛上以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陈述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研究成果,深得同仁的折服,成为世界尖端科技人才,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因受中国民族文化熏陶,成为名扬天下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对学生实施通才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总趋势,文理渗透、文理交叉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人才的关键,也是一个民族创新精神的基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