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知识点

合集下载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19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 1 页。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一、声波的定义和特性声波是一种通过分子振动传播的机械波,是由震源振动引起的。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通常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3米/秒,而在水中为约1500米/秒。

声波的频率和振动源的频率直接相关。

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播过程中波峰或波谷通过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高的声波具有高音调,而频率低的声波则为低音调。

声波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振幅是指波峰或波谷距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离距离。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振动源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传播。

声波从声源处开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1. 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人们经常利用声音的反射来进行定位和导航。

2. 折射:当声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会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其大小与两种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3. 衍射:当声波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声音能够传播到原本无法到达的区域。

三、共鸣与声音的共振共鸣是指当声波的频率和其他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引起共振现象。

共振会增加声波的能量,使声音更为响亮。

共振不仅在声学中常见,也在许多其他领域中存在。

例如,音乐演奏中的共鸣会使乐器产生更加丰富的音色;建筑中的共振现象可以使声音在大厅内更好地传播。

四、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音量: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3. 音色: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声源发出的声音有所区别。

不同乐器的音色由它们所具有的谐波成分决定。

五、声音和人耳人耳是感受声音的重要器官。

人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1.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声音并将其导入到内耳。

2. 中耳: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副耳骨)。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乐器的弦琴弓振动、声带的震动等。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是空气。

空气中的分子被声源振动使得分子间产生压缩和稀薄,形成了声波。

3.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通过分子的相互作用传播。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

4.声音的传播可通过实验验证。

例如用钟表计算声音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需要的时间,或者用手机录音来确认声音的到达。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高低由声音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2.声音的强弱由声音的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3.声音的清晰度受到干扰的影响。

例如,有多个声源同时发出声音会使听到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

4.声音的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

高频率的声音听起来尖锐,低频率的声音听起来低沉。

声音的传导:1.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导。

在固体中传导最好,液体次之,气体传导能力最差。

2.固体中声音的传导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的,分子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传导越好。

所以,坚硬的物体能够更好地传导声音,而软物体则相对较差。

3.液体中的声音传导主要是通过分子的相互作用,液体的密度越大,声音传导越好。

4.气体中的声音传导主要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气体的压力越大,声音传导越好。

声音的衍射和反射:1.声音的衍射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时的传播现象。

当声波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声音沿着障碍物的缝隙或边缘传播到障碍物后面。

2.声音的反射是指声音遇到平滑表面时的反弹现象。

当声波遇到平坦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声音以与入射角相等且反方向的角度反射。

3.声音的反射经常用于声纳,回声测距仪等技术。

利用声音的反射可以测量距离或者探测物体。

声音的吸收和共鸣:1.声音的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介质吸收,导致声音传播的减弱。

各种材料对声音的吸收程度有所不同,例如软绵绵的材料对声音的吸收能力较好。

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

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晨禾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产生声音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固体振动可以发声,液体、气体振动也可以发声。

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2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声音在传播时需要通过介质传递声波。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慢,而且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在25℃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6m/s。

特殊:软木500m/s。

声音进入橡胶速度会变慢。

声音其实就是震动,而橡胶本身有弹性还有一定的强度,会吸收声音震动的动能,也即阻尼大,所以变慢了。

例题: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组建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

这个实验说明:()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小C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D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放生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产生的原因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钢铁总声音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 、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D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的结果5、小强在暑假跟爸爸到峨眉山旅游,在一座古寺院里,有一座小亭子,亭子里挂了一口钟,善于观察的小强用重锤敲响古钟后发现,停止对钟得敲击之后,大钟任“余音未止”,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 、这是钟声在寺庙原子里的回声B 、敲击之后,大钟任然继续振动C 、大钟停止后空气还在振动D 、人的听觉在大脑神经中“暂留”现象4、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此时的发声体是( )A 、风B 、 空气C 、树叶D 、以上都是5、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产生这种声音振动的是( )A 、手指B 、 琴弦C 、 空气D 、弦柱6、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定义: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ﻫ2.理解:ﻫ①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ﻫ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ﻫ③ 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ﻫ3.难点:ﻫ①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②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③ 用转化的方法,通过纸屑的跳跃或其他物理的运动来显示发生物理在振动。

习题1. 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说话时__________在振动.敲锣时锣面在___________.2. 在扬声器纸盒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1-1-1所示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而发生的,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蝈蝈和蝉发声时,不需要物体的振动C.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发声停止,振动也停止D .液体振动时不能发声5.图l-l-5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作用.知识点二:声源1. 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 理解:① 人是怎样发声的?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挤压,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② 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鼓面和锣面发生振动而发声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长笛、箫等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吹奏时,用手指将孔全堵上,振动的空气柱最长,孔全打开时振动的空气柱最短。

知识点三:声音的传播ﻫ1.定义: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一、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第二单元声现象知识点完整详细+实验总结

第二单元声现象知识点完整详细+实验总结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3.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

5.声音传播的速度:(1)声速大小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和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

(2)声的传播速度,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3)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6.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听到回声的时间界限是0.1秒,距离界限是17米。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1.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音调的影响因素: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2)频率的定义: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3)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4)人的听觉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5)超声波定义: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次声波定义: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2.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音调。

(1)影响因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2)振幅的定义: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3)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定义: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知识点3: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倒车雷达、深海声纳、次声波检测地质灾害等。

2.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机、清洗眼镜、雾化器等。

3.大象发出的声音是( ).4.根据蝙蝠捕捉猎物时的()发明了()知识点4: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的概念:①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声音的产生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1.2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4、声速<光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声现象是指声音在传播和反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现象。

声现象的研究是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下面将对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1.声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具有以下特性:(1)声音的响度:即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强;(2)声音的音调:即声音的高低,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声音的音色:指声音的质地和独特性,使不同乐器或声源产生的声音有所区别。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在空气中传播时,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声波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波的重叠原理:当多个声源同时发出声音时,不同声波叠加形成复合波,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以得到合成波的声音特性;(2)直线传播:声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声波的传播距离与时间满足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关系;(3)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部分能量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4)折射: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称为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可以预测声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向;(5)衰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减弱,称为衰减。

衰减的程度与声波传播介质和传播距离有关。

3.共振现象: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而振动时,被激励的振幅越来越大的现象。

声学中的共振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腔共振:空腔内的声波与空腔本身的特征频率共振,产生共振增强的现象。

例如,乐器的共鸣箱和吹奏乐器的音柱就是通过空腔共振来增强声音;(2)机械共振:物体在自然频率附近受到外界振动作用时,会出现共振现象。

例如,桥梁和建筑物在受到频率接近自然频率的震动作用时,容易发生共振破坏;(3)电磁共振:当电磁波的频率与物体的电磁振荡频率匹配时,物体会发生共振现象。

例如,无线电接收器中的天线就是通过电磁共振来接收电磁波信号。

4.声的衍射: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声波沿障碍物边缘弯曲传播。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所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不等于我们立刻听不到声音把不明显、不容易观察的实验现象转换为另一个更明显、更容易观察的实验现象。

把物体微小的振动放大。

实验探究方法:转换法二、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探究方法:科学推理。

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

2、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3、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4、原声与回声之间相差时间大于0.1s,人就能区分开回声和原声。

小于0.1s 区分不开,但可以使声音更响亮,教室即利用这个原理。

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声音的三大特性特性决定因素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振动的快慢,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Hz)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振幅(振动的幅度)音色材质、结构注:1、音调高不等于响度大。

2、影响响度大小的另一个因素为离发声体的远近二、声的分类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声声音(人耳听得到的部分)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蝙蝠和海豚能发出和听到超声波,大象能发出和听到次声波。

三、常见改变音调的例子1、琴弦或橡皮筋越细,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反之,越粗音调越低。

越紧,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反之,越松音调越低。

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反之,越长音调越低。

2、空气柱(笛箫类)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反之,越长音调越低。

3、鼓皮越紧,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反之,越松音调越低。

4、尺子类伸出桌面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反之,越长音调越低。

5、敲装不同量的水的瓶子(振动的是水和瓶子)装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反之,水越少音调越高。

6、吹瓶子(振动的是空气柱)装的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反之,水越少,音调越低。

声现象知识点

声现象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复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波:在水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点一下水面就有波,水面(液体)也能传声,这说明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③真空不能传声)补充:雷声的介质是空气。

声速(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时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②声音在空气中(15℃)时传播速度是340m/s;③声速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在液体中比空气中快。

)声速:固体>液体>气体(空气)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①知道什么是“骨传导”、“双耳效应”;骨传导:听到自己的声音,属于固体传声音。

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②鼓膜和听小骨是我们听到声音的重要器官。

双耳效应:眼睛常用来确定发声物体的位置,但如果你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地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因为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只有一只耳朵,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的重要基础。

当你堵住一只耳朵虽然也能听到声音,但是不能判断发声体的准确位置,而两只耳朵一起听则可以判断,这就是立体传声效果,扬声器就是因此演变而来的!第三节:声音的特性(里面的内容至关重要,一定要分清)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音调。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1000HZ=1KZ。

大多数人耳朵能听到的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小于20HZ的我们叫它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我们叫它超声波。

小知识:大象能发出次声波通知伙伴有食物、敌人等。

大象拥有非常复杂的语言。

大象用脚踩踏地面时就会发出次声波(一般是1--20Hz)。

地震、火山爆发、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都可以用次声波探测到。

动物在地震前总能做出行动,是因为它们接收到了次声波自然灾害信号。

能发出超声波的动物有:蝙蝠,鲸鱼,海豚,老鼠等。

响度:声音的音调不同,强弱也不同,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音色: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还是能分辨他们。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般来说,只有在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才能产生听觉上的声音。

例如,乐器演奏、人的声音、机械设备的噪音等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振动的基本是周期性和简谐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受到振动的影响而发生压缩和膨胀,形成了声波,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了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大气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来传播的,当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引起空气分子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会向周围传播,形成了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43米,而在水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482米。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较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大;而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介质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当声音传播到不同的介质中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和散射,这会影响声音能够传播的距离和清晰度。

三、声音的感知人类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当声音传播到耳朵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被解释成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和传达情感。

除了人类之外,很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声音来交流和感知环境,例如鸟类通过鸣叫来求偶、警告等。

声音的感知还受到了声音强度、频率和音调等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强度越大,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高,而不同的频率和音调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四、声现象的应用声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讯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来进行语音通话、声纹识别等;在医疗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来进行听力检测、超声波影像等;在音乐和娱乐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产生和感知来进行音乐演奏、歌唱、录音等;在工程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来进行声波测量、声纳应用等。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声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声现象的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时产生的。

振动物体的能量使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声波。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越大,声速越快。

3.声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的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和音速。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与声源振动的谐波有关;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和共鸣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种反射称为回声。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共鸣现象会发生,使物体发出更大振幅的声音。

5.声音的变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如吸收、折射、散射、衍射等。

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物体吸收而减弱;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散射是指声波遇到不规则表面时改变方向;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弯曲传播。

6.声音的保护和利用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声音保护。

常见的声音保护措施包括低音量听音乐、戴上防噪耳塞等。

声音的利用包括通讯、音乐、声纹识别等诸多方面。

7.声音的传播媒介声波可以在空气、水、钢铁等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水中约为1500米/秒,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

8.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波长是声波的一个特性,是指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声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越短,声音的频率越高。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全)4、1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再通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练习: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钢管、水、空气。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声现象知识点

声现象知识点

声现象知识点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因为真空没有介质。

月球表面,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但不能再真空传播。

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5.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

随着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活动。

6.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喇叭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7.如果是两个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8.人讲话声,是由于声带的振动;拉二胡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的振动。

9.声音的产生条件——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0.声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介质的种类;温度11.回声是由声音的反射形成的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两者间隔要超过0.1s12.声速的计算问题:要注意回声。

声音的传播是否单程还是来回双程。

利用声音来测海的深度,这就是来回双程。

13.钓鱼时,脚步声会把鱼吓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钓鱼时,讲话声会把鱼吓走,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

14.《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余音未绝》,说明钟仍然在振动。

15.听诊器主要是通过橡皮管中的空气传播的16.固体的传声效果好细金属线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17.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18.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19.单个音叉发声,乒乓球接触音叉,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乒乓球的作用是,反映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转移法)。

20.人耳听到的声音大部分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1.用真空泵抽钟罩内的空气,空气不可能被全部抽尽,我们仍以“真空”来研究(理想实验法)。

声现象的知识点

声现象的知识点

声现象的知识点声学是探究声波的性质、形成、传播、接收以及其他有关声象的科学,它也是声现象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对声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声的产生声的产生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所产生的,而声源的振动亦可以称为声的振动能量来源。

声的产生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为自由振动,即响应于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振动;另一种为强迫振动,即由外界控制的振动(如空气压缩振动等)。

二、声的传播声的传播是指声波由声源传播到各处而受到的过程。

声的传播主要遵循双稳态传播理论,即声波以空气的极低的速度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出去,且每种介质在相互作用时传播模式也不同,如:空气中的漏波、介质界面上的反射等。

三、声的接收声的接收是指声波通过各种介质到达聆听者而受到的过程,是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声的接收通常会受到噪声干扰,如计算机、电视、汽车等机器发出的噪声。

此外,环境中的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声的接收,如介质的吸收、反射和拖拽等。

因此,声的接收能力往往与环境条件有较大的关系。

声的吸收是指介质中的某种物质吸收声波所形成的现象。

声的吸收能力主要受介质的密度、纹波速率以及有形态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在介质中安装可调节密度较高、导波性能良好的吸声装置,以调节介质中的吸收系数来优化声场效果。

五、声的反射声的反射是指声波穿过两个不同介质中,产生非全反射现象,即声波部分反射而另一部分传播到第二个介质中。

在实验中,可以根据不同波长和角度调节反射的现象,以获得理想的声场效果。

六、谐波谐波是指将声波方向性特性用多个低频波替代而形成的现象,在实验中,可以利用低频波的叠加特性,实现低频声场覆盖面积的扩大,从而达到扩大音量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学知识
什么是声音
1.声源: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靠:
2.声速大小:
表格说明的问题:声速大小与()和()有关。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
体育比赛时,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比实际的要()。

计算打雷处有多远公式:
一根长的装满水的铁管,在一端敲击一声,在另一端听到几声?3.频率:
4.人耳的听觉范围:
5.超声、次声?应用?
6.声音能传播()和()。

乐音的三要素
1.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指的是响度:指的是音色:指的是
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探究音调、响度的实验:
用到的研究方法:
3.声波的图形:
4.典型题:
·老牛与蚊子的叫声比较:音调高的?响度大的?
·男低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音调?响度?
·灌水时听到的声音时()不同,它是由()振动产生的。

·敲击装有不同水的杯子,产生声音的(),水多,则()。

·辨别物品的好坏主要根据的是()不同。

·区分不同的人说话,不同的乐器根据()不同。

奇异的声现象
1.回声:概念
原理
听到回声的条件
回声的应用:
2.典型题:
·测海洋深度:原理
·汽车鸣笛:
噪声
1.噪声的概念
2.声音强弱的等级用()表示
3.减弱噪声的方法
大雪过后很宁静,因为:
4.噪声的应用
声现象学习诊断
一、选择(每题3分42分)
1.下面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没有振动
B.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C.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D.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太低
2.下面能够说明固体传声的是()
A.雷声“轰隆”
B.树叶“沙沙”声
C.隔墙有耳
D.流水“哗哗”声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3,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它们的关系是()
A. v1<v2<v3
B. v1>v2 =v3
C. v1>v2>v3
D. v1 =v2= v3
4、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下面有关的是()
A.介质种类和温度
B.频率
C.振幅
D.发声物体的种类
5.下列现象不能够说明发声体在振动的是()
A.把正在发声的的音叉放入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B.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铅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铅笔上迅速拉过,纸上可以出现一条弯曲的细线
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掉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D.在桌面上放一些细砂,用手拍桌面,砂粒会跳动
6.下面不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A.谈话时听到对方的声音
B.达芬奇晚年失聪,他把钢棒含在嘴里,让钢棒和钢琴接触感知声
C.打草惊蛇
D.塞着耳朵听到雷声
7.下面对声音的描述中,描述音色的是()
A.悄声细语
B.女高音歌唱家
C.震耳欲聋
D.悦耳动听
8.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时候()
A.声波的速度逐渐变小
B.声波的频率逐渐变小
C.声音的音色逐渐发生变化
D.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小
9.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中那一项是在声源处减弱()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
C.工人用的消声耳罩
D.窗户用双层玻璃(夹层内抽成真空)
10.下面事实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用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脏
B.从铁轨发出的异常声发现松动的螺栓
C.蝙蝠觅食
D.超声波清洗钟表
11.100米赛跑时,终点记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记时,如果空气温度为150C,记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记时,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实际成绩相比()
A.少了2.94s
B. 多了2.94s
C. 少了0.294s
D. 多了0.294s
1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13.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4.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
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 36分)
1. (4分)婉转的二胡声是 振动产生的,如果没有空气,我们 (能够、不能够)听到二胡声,这是因为 。

2.鱼被好听的音乐诱如鱼网,从声学的角度看,这个事实说明了 。

(2分)
A. B. 根据你的发现判断:当雷声从空气传入水里,声音的速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 (2分)有八个完全相同的啤酒瓶A 、B 、C 、D 、E 、F 、G 、H 内的水依次减少。

用口吹瓶口使它们发声,声音是由于 振动而产生,音调最高的是
5. (4分)气温为150C ,小云看到闪电后5s 听到雷声,估算可知,打雷处距她 米。

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1.2s 后接收到回波,海深为 m (相关信息请在填空第3题里查找)
6. (4分)“声音刺耳”描述是声音的 这个特性;“声音沉闷”描述是声音的 这个特性;“具有磁性的声音”描述是声音的 这个特性,歌唱家用假声唱歌,改变了声音的 。

7. (1分)在使用二胡前,乐师常常旋动琴轴来“定弦”,这是为了调节声音的 。

8. (1分)医生用听诊器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声音的 。

9. (1分)美国贝尔通信公司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信用卡只对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能够区分人说话时的 。

10. (2分)利用超声波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粉粹,这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利用“B 超”诊断病情,
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 。

11、(4分)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Hz 蝴蝶的翅膀1分钟振动30次,翅膀发声的频率为 Hz ,人类听不到蝴蝶翅膀发声是因为翅膀发出的声波是 声波。

13. (2分)小号、唢呐、笛子这类乐器是靠改变 来改变音调的。

14. (2分)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

15. (4分)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来控制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来控制噪声。

三、实验探究(22分)
1. 真空玻璃罩内有一个电铃,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下结论的,这里用到了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2分) 2、声是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通过水波可以认识声波,这里用了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就是 法。

(2分)
3、如图左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这里用到了 种研究方法;敲击的力越大,小球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的声音也越大,说明
敲鼓时纸屑 上下跳动
扬声器发声时
纸片上下跳动
发声的音叉
溅起水花
声音的响度与有关;如图右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4分)
4.探究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6分)
提出问题: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与振动的幅度有关B.可能与材料有关C.可能与振动频率(振动快慢)有关D.可能与振动的幅度、材料、振动频率都有关。

设计、进行实验
)设计、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
(2)这个实验应用了的研究方法是(1分)
(3)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1分)
(4)分析论证得结论用到的主要分析方法是(1分)
(5)为了验证猜想A,要控制,使它们相同,然后改变进行对比实验。

(2分)
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8分)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分)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 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分)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分)(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