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三单元第3课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课件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二课时作业: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第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含答案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目标导航]1。
熟悉能源的分类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知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实验会说明原电池的原理,以及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熟知原电池的应用。
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能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能源类别定义实例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能、机械能等2.二次能源-—火力发电(1)火力发电原理:首先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2)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错误!热能错误!机械能错误!电能.其中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是燃烧。
(3)火力发电弊端:①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用煤发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②能量经过多次转化,利用率低,能量损失大.③煤燃烧会产生有害物质(如SO2、CO、NO2、粉尘等),污染环境。
【议一议】1.判断正误(1)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
()(2)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3)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4)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答案(1)√(2)√(3)√(4)×二、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2.原电池(1)概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①原电池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③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④电解质溶液、电极、导线形成闭合回路。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
(4)能量转化过程:原电池在工作时,负极失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被氧化性物质得到,闭合回路中形成电流,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议一议】2.判断正误:(1)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酒精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3)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第2课时)化学电源测试题1鲁科版选修4
第1章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2课时化学电源一、选择题1.锂硫电池由于具有高比能量以及硫廉价易得等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由单质硫和一些高导电性材料复合而成,金属锂片作为负极,正负极之间用浸有电解液的隔膜隔开,其电池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B. 正极材料中的石墨颗粒主要用于增强导电性C. 电池工作时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又经高氯酸锂介质流向Li极D. 总反应方程式为2Li+S===Li2S2.某手机电池采用了石墨烯电池,可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
一种石墨烯锂硫电池(2Li +S8===Li2S8)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已知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称为该电池的比能量。
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B. A电极为该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 B电极的反应:2Li++S8+2e-===Li2S8D. 电子从A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B电极,再经过电解质流回A电极3.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 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是还原产物4.MgH2O2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以Mg和石墨为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 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 Mg电极的电极反应式:Mg-2e-===Mg2+D.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Mg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再从石墨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Mg电极5.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 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背后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类型2.1 化学反应的定义•了解什么是化学反应,以及它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掌握如何表示化学反应,包括方程式和符号。
2.2 化学反应的类型•认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合成、分解、置换和双替换等。
•分析每种类型反应的特点,并提供相关实例进行说明。
3. 反应热和焓变3.1 热力学基础知识回顾•复习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系统、周围、内能等。
•理解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焓变与热量之间的关系。
3.2 反应热和焓变的定义•介绍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
•解释反应热和焓变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3.3 焓变的计算方法•讲解如何计算焓变,包括标准反应焓变、燃烧热和溶解热等。
•提供具体实例进行演示和练习。
4. 能量转化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4.1 燃烧反应•分析燃烧反应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和原理。
•讨论不同类型的燃料及其能量释放。
4.2 齐次平衡和动力学控制下的反应速率•探讨齐次平衡与动力学控制下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解释温度、浓度、表面积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提供实验案例进行说明。
4.3 化学电池和电化学反应•剖析化学电池中能量转换的机制。
•解释电池中产生电能的过程,并提供相关案例分析。
5. 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5.1 能量转化问题求解•提供一些真实应用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相关能量转化的问题。
•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和计算方法验证他们的答案。
5.2 设计化学反应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设计和进行一个涉及能量转化的化学反应实验。
•提供指导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结本教案通过系统地介绍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帮助高中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图2
① ② ③ 棒的质量 ④ 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
[解析] 不参加反应,因此 不变,②不符合图像变化;负极反应式为 ,正极反应式为 ,则 棒的质量逐渐减少, 棒的质量逐渐增加, 逐渐减小,①③符合图像变化,④不符合图像变化;由电极反应式可知,每溶解 铁转移 电子,有 银从溶液中析出,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减小,⑤符合图像变化。故C正确。
正
还原
(4) 电极反应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5)总的电极反应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 _______(填电极材料,下同)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7)溶液中阴离子向_ _______电极移动。(8)若反应过程中有 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 ________。
(5)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锌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锌 电极经导线流向 铜电极。(7)原电池中,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向锌 电极移动。(8)正极反应: ,由电极反应可知转移 电子生成 氢气,则 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 氢气,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对点演练6 [2023江苏徐州树恩高级中学月考]某学生学完原电池的知识后,设计如图所示柠檬水果电池,观察到外电路的电流从电极 流向电极 。如果他选择了铁为 极,则 极应该是( )
A
A.锌 B.石墨 C.银 D.铜
[解析] 外电路的电流从电极 流向电极 ,则 是正极, 是负极。锌的活动性强于铁,锌、铁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A符合题意;石墨、铁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石墨为正极,B不符合题意;铁的活动性强于银,铁、银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银是正极,C不符合题意;铁的活动性强于铜,铁、铜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铜是正极,D不符合题意。
苏教版(2020版)高中化学课程目录(必修1-2,选修1-3)
9 第二单元 芳香烃
10 专题4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一烃的含氧衍生物
11 第一单元 醇和酚
12 第二单元 醛 羧酸
13 专题5 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
14 第一单元 卤代烃
15 第二单元 胺和酰胺
16 第三单元 有机合成设计
17
专题6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 质
18 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
18 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9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0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序号
必修第二册
1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3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4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5 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备注 备注
6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19 第二单元 蛋白质
7 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
8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9 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10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11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12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13 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
14 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
15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6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7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8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9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10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11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共价晶体
12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13 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14 第一单元 分子的空间结构
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份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化学这门功课,考出一个好成绩。
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知识讲解】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_电解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电解原理的应用1.关于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向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向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电解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2.如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一段时间后,向蛋壳内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B.蛋壳表面缠绕的铁丝发生氧化反应C.铁丝表面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蛋壳可阻止生成的氯气与氢气、氢氧化钠接触3.如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
据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中a管导出的气体为氢气B.b管导出的是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在石墨棒电极区域有NaOH生成D.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4.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所用电极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B.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Cl2C.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能力D.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 Cl2,便产生2 mol NaOH5.用电解法可精炼含有Fe、Zn、Ag等杂质的粗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精铜作阳极B.粗铜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C.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u2++2e-===CuD.电解后,Fe、Zn、Ag等杂质会沉积在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6.用含少量银和锌的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质量减少了x g(不考虑进入阳极泥的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x gB.阴极质量增加x gC.若阴极质量增加a g,则a>xD.若阴极质量增加b g,则b<x7.电解精炼铜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粗铜板B.阴极发生反应:Cu2++2e-===CuC.粗铜板上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池的阳极材料为纯铜薄片8.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课件苏教版
解析:选 D。只考虑到 Fe 与 O2 在室温下不反应而错选 B。洗 过的铁锅在空气中放置,可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负极:2Fe-4e-===2Fe2+,正极:O2+2H2O+4e-===4OH-; 总反应式:2Fe+O2+2H2O===2Fe(OH)2,而 Fe(OH)2 在空气 中又易被氧化为 Fe(OH)3。
[答案] C
(1)上述例题的原电池装置中,ZnSO4(aq)与 CuSO4(aq)能否互 换? (2)上述例题的原电池装置中,电子如何流动?
答案:(1)不能。 (2)电子从 Zn 电极经导线流向 Cu 电极。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如 H+向 Cu 片定 向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如 SO24-向 Zn 片定向移动);与外 电路构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电极判断 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一般化学性质较活泼的电极为负极 C.在外电路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正极 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解析:选 B。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 错误;外电路中电 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C 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D 错误。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M 棒 变粗,N 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 M、N、P 物质,其中 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
选项 A B C D
M
N
锌
铜
铜
铁
银
锌
锌
铁
P 稀硫酸 稀盐酸 AgNO3 溶液 Fe(NO3)3 溶液
解析:选 C。该原电池中 M 棒变粗,N 棒变细,说明原电池反 应时 N 棒溶解作负极,在 M 棒上有金属析出,M 棒作正极。A 选项中,负极为 M 棒且反应为 Zn-2e-===Zn2+,没有金属析 出;B 选项中,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原电池工作时,不会有 金属析出;C 选项中,正极为 M 棒且反应为 Ag++e-===Ag, 符合题意;D 选项中,正极为 N 棒且反应为 Fe3++e-===Fe2+, 没有金属析出。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练习1]:一个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2+==
Zn2++Cu,该反应的的原电池正确组合是( C )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Zn Cu CuCl2
B
C
D
Cu
Cu Fe
Zn
Zn Zn
H2SO4 CuSO4 HCl
[小窍门]:怎样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书写步骤: (1)写出原电池总反应,根据电解质溶液改写原电池的 电极反应;(电解质参与反应) (2)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活泼金属作负极时,本身 被氧化: ①若生成的阳离子不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可直接写成产物 为金属阳离子,如:Zn-2e-===Zn2+。 ②若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应写成“阳离 子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反应式”相叠加的形式。 如:Mg—Al(KOH)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 - +2H2O; (3)由燃料电池总反应减去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得正极的
[练习]: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构成原电池的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工作时总是负极溶解,正极上有物 质生成 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 离子在此被还原
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反应的特点和电极反应式书写: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B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练习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Al的金属活泼性比
高中化学 2.3.3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课件1 苏教版必修2
被还原的物质是_C_u_Cl_2 。 (5)比较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与电解饱和氯化铜溶液, 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因参与电解的微粒不同。
三.电解原理及电解池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 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 (2)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 失去电子,
• 失电子能力为:
离子放电规律
• 阴极:得___电子,发生还_原___反应,离子 氧化性_____越强,反应越容易。
• 常见阳离子放电顺序:
• Ag+>Fe3+>Cu2+>H+>Fe2+>Zn2+> Al3+失>Mg2+>Na+氧化
还原性
• 阳极:___电子,发生____反应,离子 _____越强,反应越容易。
4. 电极的判断
e- 阴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C
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
e-
阳极 C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
5. 电子、离子的流向
电子从阳极通过电源流向阴极
阳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向阴极
阴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向阳极
比较原电池、电解池的异同点。
原电池、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
稀硫酸 A
稀硫酸 B
稀硫酸 C
硫酸 D
原电池、电解池的区分关键看是否有外接电源;
练习
• 分析下图,哪个是原电池,哪个是电解池。
多池组合判断: ①无外电源:一池为原电池,其余为电解池; ②有外电源:全部为电解池或电镀池、精炼池。
高中化学_第2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3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电解原理一.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池中电子的移动、阴阳离子的移动、阴阳两极上的反应及其变化、电流形成的过程和原理。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对电解过程的系统分析认识的思维模型,理解电解的规律,会判断电解的产物,会书写电解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二.基本思路三.教学过程《电解的原理》学情分析电解原理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第3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的第一课时,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较系统的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原理,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对电子及离子的定向移动有一定的理解。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电解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持。
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已经知道熔融盐可以导电,为教学过程中熔融氯化钠的分析创造了条件;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较熟悉,有助于电解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得失电子角度分析电解过程。
《电解的原理》效果分析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教师遵循教材的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问题为引导,宏微观结合依次引导学生对电解熔融氯化钠以及电解饱和食盐水展开探究和学习。
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从电流、电子及离子的定向移动的微观视角分析电解熔融氯化钠,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观看动画模拟,容易接受并建构电解基本原理。
通过微观分析较复杂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结合实验探究,宏观的验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宏微观结合,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应用电解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建构了电解的基本原理和分析电解过程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动手电解饱和食盐水,现象明显、直观,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对实验的反思及氯碱工业的拓展,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电解的原理》教材分析电解原理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第3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的第一课时,教材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内容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从简单的盐熔融体系,到单一溶液体系,再到多溶液体系,难度逐渐增大。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答案】 D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的溶液中H+浓度均减小D.乙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甲是原电池,总反应为Zn+2H+===Zn2++H2↑;乙没用导线将两金属片相连,不能形成原电池,只能在Zn片上发生置换反应:Zn+2H+===Zn2++H2↑;分析可知,甲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乙中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答案】 C3.(双选)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D.原电池放电时,电路中的电流是从负极到正极【解析】构成原电池的电极可以是金属与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等,A项错误;原电池放电时,电流是从正极到负极,D项错误。
【答案】BC4.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39700036】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解析】金属锂比铁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LiOH溶液中的阳离子有Li+和H+,由于氧化性H+>Li+,所以正极反应是2H++2e-===H2↑,由于H +来自于水的电离,所以H+放电的同时溶液产生了OH-,即该反应的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在原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向负极移动,C选项错误。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
2020春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2第3单元 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含答案
2020春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2第3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含答案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一、选择题1、已知铅蓄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H2O+2PbSO4,下列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B.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C.在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Pb+2e-+SO2-4===PbSO4D.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e-===Pb+SO2-4解析:在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Pb-2e-+SO2-4===PbSO4,故C错误;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O2+SO2-4+4H++2e-===PbSO4+2H2O,故D错误;在放电时,负极:Pb―→PbSO4,正极:PbO2―→PbSO4,两极质量均增加,故A正确;在充电时,总反应为2PbSO4+2H2O===Pb+PbO2+2H2SO4,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大,故B错误。
故选A。
答案:A2、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且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解析: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而铁与氯化铁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能形成原电池,但上端灵敏电流计不发生偏转,B错误;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C错误;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D错误。
答案选A。
答案:A3、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解析:电解NaCl水溶液时,阳极上Cl-失电子,2Cl--2e-===Cl2↑,阴极上H +得电子,2H++2e-===H2↑,A错;阳极产生的Cl2能与KI反应生成I2,溶液呈棕色,B正确;阴极H+放电,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C、D均错。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暑假预习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暑假预习学案编辑人:苏道军第一课时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定义:原电池:2、原电池的构成:(1)(2)(3)(4)3、【小结】正负极的判断(1)负极:发生 反应的电极电子的电极,电流的 极较活泼的电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常见溶解的电极(2)正极:发生 反应的电极电子的电极,电流的 极较不活泼的电极阳离子移向负极常见由气泡冒出或由金属析出的电极【举例】CuSO 4溶液①判断正负极(根据定义(主要依据)或金属的活泼性)②写出电解反应式(注意生成的新离子能不能稳定存在电解质溶液中,若不能,在写反应式时应写出最稳定的物质)③写出总方程式(电子守恒)【例题1】将镁片和铝片用导线相连,插入H 2SO 4溶液中,写出两池中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解答】①Mg —Al —稀H 2SO 4原电池:C负极(Mg):Mg = Mg2++ 2e—(氧化反应)正极(Al):2H++ 2e—= H2↑(还原反应)电池反应:Mg + 2H+= Mg2++ H2↑【练习2】将镁片和铝片用导线相连,插入NaOH溶液中,写出两池中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②Al—Mg—NaOH原电池:负极():正极():电池反应:【巩固】电极反应式的书写:⑴原电池反应一般都是自发进行的,因而在写电极反应时,首先将总反应变换成反应(负极)和反应(正极)。
如:2FeCl3+Cu =2FeCl2+CuCl2,正极:;负极:。
其中,Fe电极为负极时,被氧化为离子。
⑵正极反应与负极反应的得失电子数要。
⑶正极反应与负极反应直接相加可得原电池的。
⑷电极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成分作用,若有作用则要一块写出。
⑸每个反应之前均须标明电极的属性。
[要点强化指导] 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原转化为的热能而改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放热反应就能设计成原电池,而是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
2.电极材料有时并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碳棒),有时还可以是相同的金属(如金属铂),但电极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最新新编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课
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课后达标检测[基础巩固]1.对化学电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电源比火力发电对化学能的利用率高B.化学电源所提供的电能居于人类社会现阶段总耗电量的首位C.化学电源均是安全、无污染的D.化学电源即为可充电电池解析:选A。
由于是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节省了许多中转环节,所以化学电源对化学能的利用率比火力发电高得多,但火力发电仍居世界耗电量的首位;化学电源一般较安全,但含重金属的电源如果随意丢弃,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有些化学电源是可充电的(如镍镉电池),有些是不可充电的(如干电池)。
2.“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可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装置,其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③⑤⑦B.③④⑤C.④⑤⑦ D.②⑤⑥解析:选A。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金属a的活动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解析:选B。
显然,电极a、b与电解质溶液(稀H2SO4)组成原电池。
因活泼性a>b(碳棒),所以a为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H+在其表面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由于正极消耗H+,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在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流向b极。
4.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少量CuSO4溶液,如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单位:L)与时间t(单位: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
向等质量的两份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 CuSO4溶液,则a中发生的反应有Zn+Cu2+===Zn2++Cu,Zn+2H+===Zn2++H2↑,由于置换出来的Cu与Zn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所以,a中的反应速率比b中的反应速率大,即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短,但Cu2+消耗了少量的Zn,a中产生的H2的量比b 中产生的H2少。
教案:必修2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2
[作业布置]
题号
考查知识点
题目来源
用意
1
注:本块内容放在反思文件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作业、教学
反思和建议
在了解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形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之后,学生对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已有所了解,知道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所用。因此在本节提出能否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疑问,利用已有知识,生产实例,引出对电解工作原理的分析讨论。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现象,得出电解的概念,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同时把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两种装置——原电池和电解池进行比较,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原理的认识。最后介绍电解原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使学生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设问]电流怎样使水、食盐水、氧化铝发生反应,转化为各种产物的?
[演示实验]电解氯化铜溶液。
[实验现象观察和记录](PPT3)
[分析](PPT4)(利用动画模拟)在氯化铜溶液中,存在Cu2+和Cl—,接通电源后,Cu2+和Cl-定向移动,阴极周围的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在阳极Cl-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在这一电解过程中,水中电离的H+和OH-。都没有被氧化或还原。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件
Cu-Zn原电池 Zn片上Zn溶解,Zn 失电子,发 生 氧化反应。 可表示为:
Zn: Zn-2e=Zn2+
Cu片上产生气泡,H+ 得电子,发生 还原 反应。 可表示为:
Cu:2H++2e=H2↑
定义2: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叫负极,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叫正极,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现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的指 针发生偏转。
[实验结论]: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实验结论:
1.该装置实现了将__化__学__能转化为_电____能。 2.该装置的化学反应本质是:_氧__化__还_原__反__应_____.
2. 原电池
定义1: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的装置,叫做原 电池。
例1.如图装置中,明显有电流产生的是( C )
解析:A项中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B项中的两电极材料 与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因而也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 中的装置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只有C选项中的装置符合原 电池的构成条件。
例2.[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检测]关于原电池及其电极名称的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 属 b. 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一定产生气体 c. 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d. 阴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向正极移动 解析:a错,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电极,可 以是两种不同 属,也可以是一种 属、一种非 属。b错,原电池中正极上 发生还原反应,但不一定产生气体。c对,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 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d错,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 负极移动。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三单元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理念】传统的化学教学是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实验又以教师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独创性、变通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淡化了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人文精神。
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还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而生动地学习。
同时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从而如何合理设计、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程序,使之成为一堂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各有所得的好课,让每位学生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以便他们能更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就成了每个化学教师应该努力的目标。
【教学策略】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为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知识信息和资料,在课堂上达到信息整合的目的。
同时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把那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而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铜片、锌片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时为何气泡从铜片上面产生)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对学习内容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是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来达到的,而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播信息获得的。
学习者在—定的情景下学习,或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同化新知识或通过“顺应”、改造、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理解、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所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时的引导学生对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引导学生采用探索法、观察法、推理法建构知识的意义;协助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生活中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电池的使用,电流的流动,电子的流动),并尝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电 (2)MgCl2(熔融)=====Mg+Cl2↑
知识点二 电解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和烧碱 电解池的构成: 石墨棒 作阳极,铁棒作阴极, 饱和食盐水 作电解质溶液。 电解过程中主要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碳):2Cl--2e-===Cl2↑; 阴极(铁):2H++2e-===H2↑;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足量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加原溶质能恢
复原状态的是( )
A.CuSO4 C.BaCl2
B.CuCl2 D.H2SO4
通电 解析:A 项:2CuSO4+2H2O=====2Cu+O2↑+2H2SO4,电解后加入 CuO、CuCO3, CuSO4 溶液均能恢复原状,而加 CuSO4 不能恢复原状;B 项:CuCl2=通==电==Cu+Cl2↑,
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 H2 产生
通电 ②电解初期总反应方程式为 Cu+H2SO4=====CuSO4+
H2↑ ③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④整 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电解初期,阴极:2H++2e-===H2↑ 阳极:Cu-2e-===Cu2+ 总反应:Cu+2H+=通==电==H2↑+Cu2+ 石墨电极上有 H2 析出,整个电解过程中 H+浓度不断减小。电解一定时间后, 阴极:Cu2++2e-===Cu 阳极:Cu-2e-===Cu2+ 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答案:B
知识点一 电解原理
1.电解 CuCl2 溶液
总反应
左边碳棒现象:有_红__色___物质析出 电极反应式:Cu2++2e-===Cu 右边碳棒现象:产生_黄__绿__色___有_刺__激_性___气味的气体, 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电极反应式:2Cl--2e-===Cl2↑
CuCl2=通==电==Cu+Cl2↑
第 3 课时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通过对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探究,认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初步认识电解反应原理,能够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重点) 3.能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构成条件识别原电池、电解池。 4.认识电解原理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氧化铝、电镀和铜的电解精 炼中的应用,了解可用电解法制备一些活泼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2.电解的原理 (1)电解: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引起阴、阳两极发生 氧化还原 反应 的过程。 (2)电解池:将 电 能转化为 化学 能的装置。 (3)电极和电极反应:
[自我诊断] 1.写出工业上制备钠和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石墨电极为惰性电极,a 极为阴极,4H++4e-===2H2↑,阴极附近 c(OH-)增大,溶液变蓝;b 极为阳极,4OH--4e-===O2↑+2H2O,阳极附 近 c(H+)增大,溶液变红色。 [答案] D
1.阳极产物“两眼看” 第一眼:看电极材料。 如果是活性电极(Pt、Au、石墨之外),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溶解;如果是惰性电 极(Pt、Au、石墨),则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 第二眼:看阴离子的还原性(前提:惰性电极)。 阴离子还原性(即放电顺序):S2->Cl->OH->含氧酸根。 2.阴极产物“只看一眼”(电极一定不放电) 阳 离 子 氧 化 性 ( 即 放 电 顺 序 ) : Ag + >Fe3 + >Cu2 + >H + ( 酸 )>Pb2 + >Sn2 + >Fe2 + >Zn2 + >H + (水)>Al3+……。
Cu
为 64
6g.·4mgol-1=0.1
mol
时,阳极得到 O2 为 0.1 mol×12×22.4 L=1.12 L。(2)若恢复原状态,需加入 CuO, 质量为:0.1 mol×80 g·mol-1=8.0 g。
[答案] (1)1.12 (2)8.0 CuO
电解质溶液电解后恢复原状态的方法:加入电解时“脱离体系的物质”,即“出什么 加什么”,如电解 NaCl 溶液时脱离溶液的是 H2 和 Cl2,若恢复原状态,应通入 HCl 气体。
通电 电解总反应式:2NaCl+2H2O=====Cl2↑+H2↑+2NaOH。
2.电镀:如镀锌、镀铬等。
3.电解精炼铜
(1)电解池的构成: ① 粗铜 作阳极;
② 纯铜 作阴极; ③ 硫酸酸化的 CuSO4 溶液
作电解液。
(2)电极反应: 阳极:Zn-2e-===Zn2+、Cu-2e-===Cu2+等; 阴极:Cu2++2e-===Cu。 (3)反应特点: ①比铜 活泼 的金属:以阳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比铜 不活泼 的金属:形成阳极泥。 ③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 减小 ,需及时补充。
[自我诊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画出铁质钥匙上镀铜的装置图。 答案:
要点一 电极产物的判断
[典例 1] 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 Na2SO4 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 a 和 b 附 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小于 b 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 D.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
要点二 电解质溶液复原问题
[典例 2]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 CuSO4 溶液,若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增重 6.4 g。 (1)在阳极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为________L。 (2)若恢复原状态,需加________g________。
[解析] (1)惰性电极电解 CuSO4 的总方程式为:
通电 2CuSO4+2H2O=====2Cu+O2↑+2H2SO4,故阴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