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与止血功能
生理第3章 血液 知识点(复习题)
第三章血液复习题(知识点)1.血细胞比容测定的方法及意义血细胞比容: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
血细胞比容课反映血液容积、红细胞数量或体积的变化。
临床测定有助于诊断机体脱水、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2.血清、血浆的制备方法及它们的区别血浆:血液的液体成分。
血清:血液流出血管后如不经抗凝处理,很快会凝成血块,随着血块逐渐缩紧还会析出淡黄色清亮液体,称为血清。
3.血量、循环血量、贮备血量血量:机体内血液的总量,是血浆和血细胞量的总和,简称血量循环血量:血液总量中,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快速循环流动的这部分血量贮备血量:血液总量中,常滞留于肝、脾、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内且流动很慢的这部分血量4.血液的主要机能:(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2)运输功能(3)免疫保护功能5.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定义及它们的生理意义(1)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成为血浆晶体渗透压,约占血浆总渗透压的99.5%,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80%是来自Na+和Cl-。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成正比。
(2)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蛋白质(75%~80%来自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约占血浆总渗透压的0.5%。
6.血浆蛋白的生理特性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大类。
各种血浆蛋白所含的比例,在不同动物中有较大差别。
血浆蛋白在营养、运输、免疫、缓冲、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参与凝血和纤溶以及参与组织生长和损伤组织修复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理特性。
血浆中还含有一些蛋白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胆红素和氨等非蛋白氮(NPN)。
代谢产物中的大部分经血液传至肾脏,随尿排出。
此外,血浆中的葡萄糖和挥发性低级脂肪酸等是反刍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脆性的测定及意义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在低渗溶液中,水分会渗入红细胞内,细胞膨胀、细胞膜最终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一现象成为溶血。
生理学名词解释
2013生理学名词解释1.外环境: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自然、社会环境)2.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3.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细胞外液中的PO2、PCO2、pH、渗透压等保持动态平衡)4.单纯扩散:脂溶性高的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5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小的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6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
分类:①原发性主动转运(简称:泵转运);如:Na+-K+泵、Ca2+-Mg2+泵、H+-K+泵等②继发性主动转运(简称:联合转运);③入胞和出胞式转运。
7.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即物质逆浓度或逆电位梯度转运时,能量非直接来自ATP的分解,是来自膜两侧[Na+]差,而[Na+]差是Na+-K+泵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建立的。
8.出胞: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见细胞分泌过程:激素、神经递质、消化液的分泌。
入胞: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分为吞噬=转运固体物质;吞饮=转运液体物质。
9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膜在RP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可扩布的电位波动。
10.与AP相关的概念极化:膜外正内负的状态。
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RP值的方向变化。
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RP值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反极化:由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的极性反转过程。
阈电位:引发AP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局部电位: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电位。
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RP水平以前,一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
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超去极化后电位。
11.阈电位: 指激活电压门控性Na+通道的临界值,当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后,导致Na+通道开放与Na+内流之间出现再生性循环。
血小板生理主题医学知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adhesion):与非血小板表面 2.释放(release) 3.聚集(aggregation):与血小板之间 4.收缩(contraction):收缩蛋白 5.吸附(adsorption):凝血因子(I、V、XI、XIII)
Ca2+
GPⅡb/Ⅲa 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暴露
纤维蛋白原
致聚剂 生理性:ADP、E、5-HT、组胺、凝血酶、TXA2
病理性: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
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 血管流出,但几分钟后出血就自行停止的现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示意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HK
因子Ⅹ酶
PL
复合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两种凝血途径的区别
内源性凝血
凝血过程启 动
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 或异物激活因子Ⅻ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始
凝血因子存 在部位
全在血浆中
外源性凝血 损伤组织释放出组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温度 粗糙面:温盐水纱布 凝血因子 Ca2+:柠檬酸钠(消除Ca2+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结:凝血过程的特点
1.凝血因子的活化本质上为蛋白质的有限水解, 许多凝血因子发挥着蛋白酶和底物的双重 作用。
血小板止血原理
血小板止血原理
血小板止血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机制,可以有效地停止出血并促进伤口愈合。
血小板是一种无固定形态的细胞片段,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当伤口导致血管破裂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小板栓子”。
血小板聚集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当血管破裂时,血管壁的胶原纤维暴露在外。
这些胶原纤维能够与血小板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
当血小板接触到胶原纤维时,它们会通过发生形态学改变,使得原本平滑的血小板变得有棘突,从而增加它们的表面积。
接下来,通过激活的血小板释放颗粒,包括血小板因子4和
5-羟色胺等,血小板开始释放外源性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促进血管收缩、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和促进新血管生成的作用。
此外,这些活性物质还能够诱导其他血小板聚集,加强血小板栓子的稳定性。
在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的过程中,血小板还会激活凝血系统。
血小板释放的一种物质,称为血小板因子3,能够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结合,从而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可以将溶解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这个凝块在伤口处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进一步阻止出血。
总的来说,血小板止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生物学机制的协同作用。
通过血小板聚集和激活凝血系统,血小板能
够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阻止血液从伤口处流失,并为伤口的修复提供必要的条件。
习题集 第四章
第四章血液学习要求掌握:1、体液与内环境;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血液的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量及正常值;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3、三种血细胞的主要功能及正常值。
4、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纤溶的基本过程。
5、血型和红细胞凝集;ABO血型分型依据。
熟悉:1、血浆蛋白功能。
2、三种血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3、生理性止血;血清与血浆的区别;4、血型鉴定及输血原则。
了解:1、运动对白细胞、血小板的影响。
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血液凝固的控制;3、运动对血凝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4、Rh血型系统、内容精要第一节概述一、血液的组成(一)体液与内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总称为体液。
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具体环境。
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血液的组成血液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压积)。
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2.血浆二、血液的功能(一)运输功能(二)维持内环境稳定(三)防御和保护功能(四)调节体温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二)血液的粘度全血的粘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血浆的粘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
当血流速度小于一定限度时,血液粘度与流速成反变关系。
(三)血浆渗透压1.渗透现象和渗透压2.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对于调节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如0.85﹪的NaCI溶液(又称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
红细胞在高渗溶液将发生皱缩,在低渗溶液中膨胀甚至破裂而发生溶血。
习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
习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一、名词解释1、内源性凝血2、血液凝固3、PT4、APTT5、TFPI6、原发性纤溶症二、选择题(一)单向选择1、不属于凝血酶的作用是()。
A. 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B. 激活因子ⅩⅢC.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与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D. 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E. 使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2、正常机体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流动快B. 血管内膜光滑完整C.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D. 有抗凝物质存在E. 血管内膜损坏暴露出胶原纤维3、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延缓和防止凝血()。
A. 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B. 血液置于硅胶管中C. 血液中加入肝素D. 血液中加入维生素K E. 血液放在较低的温度下保存4、下列哪项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点()。
A. 由因子Ⅲ发动B. 所需时间较内源性凝血途径短C. 不需要钙离子参D. 需要因子Ⅶ参与E. 由因子Ⅴ发动5、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是()。
A. 抗凝血酶ⅠB. 抗凝血酶Ⅲ和肝素C. 氯化钠D. 肝素E. 白蛋白6、使血小板聚集第二时相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物质是()。
A. 外源性的ADP B. 血小板内的cAMP C. 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D. 外源性的cAMP E. 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的ADP7、下列凝血因子中,除哪个外均为无活性的酶原()。
A. 因子ⅡB. 因子ⅨC. 因子ⅩD. 因子ⅪE. 因子ⅩⅢ8. 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 ( )A.凝血因子Ⅳ被激活B.因子Ⅻ被激活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9. 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血小板破裂B.血管紧张素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 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 ( )A.纤维蛋白B.血小板收缩蛋白C.凝血酶D.肝素11. 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 ( )A.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12. 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 ( )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因子不同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因Ca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13. 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 )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ⅣD.因子Ⅹ14、下列哪项不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A、血管壁结构异常B、过敏性紫癜C、单纯性紫癜D、血友病E、血管性血友病15 B型题A、出血时间测定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C、血小板无关免疫球蛋白测定D、凝血时间测定E、血浆纤维蛋白肽测定17、了解内源性凝血系统()18、用于ITP的诊断()19、用于VWD的诊断()20、了解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C型题A、血管性血友病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2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22、出血时间延长()2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24、凝血时间延长()A、血友病甲B、血管性血友病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25、APTT延长()26、PT延长()27、BT延长、血小板代数增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ITPB、SLEC、AAD、TTPE、慢粒白血病慢性期16、下列哪项血块收缩试验不减低:()A、ITPB、ⅩШ因子缺乏症C、血小板无力症D、红细胞增多症E、多发性骨髓瘤(二)多项选择1. 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 )A.Ca2+-C.ADPD.ATPE.肾素2.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 )A.柠檬酸盐B.抗凝血酶IC.肝素D.维生素KE.抗凝血酶Ⅲ3. 成人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 ( )A.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B.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大C.红细胞核逐渐消失D.红细胞核变大E.血红蛋白量逐渐减少4. 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是 ( )A.除掉纤维蛋白原B.除掉血浆中的Ca2+C.增强肝素的抗凝D.降低凝血酶的活性E.阻断凝血酶激活因子Ⅹ5.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 ( )A.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使局部血管收缩的物质B.在损伤处血小板粘聚C.形成止血栓D.促进血液凝血E.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6. 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 )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Ⅻ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C.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长D.许多环节有Ca2+参与E.不需因子Ⅱ参加7. 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 ( )A.纤维蛋白降解B.因子Ⅰ降解C.能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凝块和血管内的血栓D.纤维蛋白降解后不再凝固E.纤维蛋白降解后能凝固8. 肝素抗凝的作用机制是 (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C.抑制血小板的粘聚和释放反应D.抑制因子Ⅹ的激活E.加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三、判断正误题1、内源性凝血过程是由因子Ⅹ激活而开始的。
3.血液(生理专升本)名称解释和简答
22.试述交叉配血试验及输血原则。
答案:交叉配血实验:
供血者的红细胞和受血者的血清混合称为主侧; 受血者的红细胞和供血者的血清混合称为次侧。
输血原则是:首选同型血相输;异型血相输,只 在紧急时用,并且要求少量;缓慢
23.简述白细胞的正常值及其分类。
答案: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0—10.0×109/L,白细 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粒细胞)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无粒 细胞)。
答案:由血浆中胶体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所形成的渗透 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 7.血浆晶体渗透压 答案:由血浆中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 透压。
8.等渗溶液 答案: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9.溶血 答案:红细胞破裂而使血红蛋白逸出的现象称为溶血。
10.贫血 答案:在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
答案:红细胞数量由正常变多,又由多变正常 这种变 化是红细胞的一种调节,由于在江汉平原红细胞数量 正常, 而西藏高原缺氧,引起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 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红骨髓,红细胞数量变多, 是一种负反馈调节,而在江汉平原红细胞数量正常。
• 26.某人患胃粘膜萎缩,胃腺分泌机能发生障碍,引起 营养不良。试述此人的红细胞与组织间隙液有何变化, 并说明机制。
答案:此人的红细胞减少,因为胃黏膜萎缩,胃腺分泌 内因子缺乏,影响红细胞的成熟,易患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 因为此人胃黏膜萎缩,营养不良,导致蛋白 质消化受影响,易在组织间隙积聚过多体液,形成水 肿
•
27.一小班学生15人,已知其中张某的血型是A型,如何 将其他14人的血型检查出来?
答案:考虑用交叉配血实验的方法,认为张某为供血者, 其他学生为受血者,进行实验,结果有四种情
血小板生理特性及功能.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血小板生理特性及功能
一、血小板形态和数量
血小板是一种无色,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体积小,无细胞核,有细胞器。
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碎片。
瑞氏染色,血小板周边呈浅蓝色,中央有紫蓝色颗粒。
犬血小板数量为200~500×109/L。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血小板有粘附、释放及聚集等特性。
(一)粘附:当血管内皮损伤而暴露胶原组织时,立即引起血小板的粘着,这一过程称为血小板粘附。
(二)释放:粘附的血小板开始释放其内容物。
随着血小板形态的变化,血小板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中的花生四烯酸游离出来,进而受血小板膜上酶的作用,形成血栓素A
等。
可将颗粒中的ADP、5-羟色胺、儿茶酚胺、
2
Ca2+、血小板第3因子(PF3)等活性物质向外释放。
(三)聚集:释放的物质可使血小板彼此之间互相粘附、聚合成团。
二、血小板的功能:
(一)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
(二)参与生理止血全过程
(三)参与凝血
(四)促进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释放的5-HT刺激血管内皮释放血管激活物,激活纤溶酶原而使纤维蛋白降解;血小板第6因子(抗纤维蛋白因子,PF6)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生理学简答题重点
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包括细胞、器官和系统、整体三个水平。
3.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环境。
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相对稳定,即稳态。
4.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1)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在机体的所有调节方式中占主导地位。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肽类和细胞因子等),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
(3)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5.生理功能调节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原理来理解,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是较重要的概念。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的作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在受控部分的状态尚未发生改变之前,机体通过某种监测装置得到信息,以更快捷的方式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用以对抗干扰信号对受控部分稳态破坏,这种调控称为前馈控制。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1.各种物质的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水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易化扩散分两种: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经通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主动转运分两种: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出胞是指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入胞是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借助于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麻醉生理学解答题与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的作用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3、何谓内环境与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人体细胞大部分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液、淋巴、组织液等)之中。
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在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为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各种必要的理化条件,使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②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循环将其运走,以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因此,机体内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体内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相互协调,以达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稳态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方面,代谢过程本身使稳态不断受到破坏;另一方面,机体又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其不断地恢复平衡。
内环境及其稳态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势必会引起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 4、麻醉和手术对人体稳态有何影响? 手术对人体是一种强烈、创伤性的刺激,人体随创伤的程度会发生不同的生理性与病理性反应,是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麻醉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各种麻醉药物和其他手段来实现睡眠,减轻或消除疼痛、意识活动,稳定自主神经功能,松弛肌肉,以稳定内环境,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处于稳定,从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试比较反馈和前馈两者有何不同?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个方面,负反馈对内环境起稳定作用,正反馈的作用则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反馈无预见性,仅能在受到干扰后作出反应,表现对反应有滞后现象. 前馈有预见性,无波动性,但有可能发生预见错误。
两者均可能出现偏差,但负反馈的偏差是必然出现的,只有出现偏差后才发生纠正;而前馈的偏差是由于可能出现的预见失误而导致的。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生理1、细胞膜有哪两种特性?影响其流动性的因素都有哪些? 细胞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生理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P22、兴奋性:是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P33、阈值:即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P3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P55、反馈:指由受控部分发出的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P6二、填空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P32、反应的基本形式有兴奋和抑制。
P33、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它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
P3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P5三、A型题1、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E)P7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2、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下列何种现象消失(D)P5A、反应B、兴奋C、抑制D、反射E、兴奋性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C)P7A、减压反射B、血糖浓度调节C、排尿反射D、体温调节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四、B型题(1~4题备选答案)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1、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A)P52、迷走神经在减压反射中属于(D)P493、窦神经在减压反射中属于(B)P49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D)五、X型题1、神经调节的特点有(A、C、D)P6A、定位准B、作用持久C、迅速D、作用短暂E、作用广泛2、下列哪些属于条件反射的特点(B、E)P5A、生来就有B、数量无限C、比较固定D、种族共有E、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3、下列生理过程哪些属于负反馈(A、D、E)P6A、血糖浓度B、分娩C、凝血过程D、体温调节E、血压相对恒定六、简答题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P4答:内环境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房水和脑脊液等。
生理学面试问题答案(1-4章)
⽣理学⾯试问题答案(1-4章)⽣理学⾯试问题:第⼀章绪论1-1.⽣理学实验⽅法有哪些?1、急性实验(1)离体实验⽅法:指从活的或是刚被处死的动物体中取出所要研究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的观察分析。
(2)在体实验⽅法:是先将实验动物脑或脊髓破坏或是⽤药物⿇醉后等⽅法,对实验动物进⾏活体解剖,选定某⼀器官进⾏各种预定的观察、记录等。
优点:能较为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排除⼲扰、直接观察等,故实验结果⽐较明确、易于分析。
缺点:其结果未必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整体状态下的正常功能活动规律。
2、慢性实验通常是在完整清醒的动物⾝上,并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各种实验的⽅法。
优点: 结果更接近于整体⽣理状态。
缺点:⽅法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耗时费财等。
1-2.体液、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体液: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约占成年⼈体重的60%。
内环境:⼈体的绝⼤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是浸浴在细胞外液中,故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机体通过多种调节途径调节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相对⽐例,酸碱度,温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状态成为稳态。
1-3.⽣理功能调节的⽅式有哪些?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调节1-4.何谓体液调节?何谓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体内⼀些细胞分泌或释放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输送到靶组织,调节靶组织⽣理功能活动的⼀种⽅式。
神经-体液调节:某些分泌激素的腺体直接或间接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此时分泌腺实质上成了神经调节中反射弧传出途径的⼀个延长部分,这类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1-5.何谓神经调节?其基本⽅式是?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实现对机体各部位的功能调控基本⽅式:反射1-6.何谓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7.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返回来影响控制部分的过程。
《生理学03》教案: 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03教案.doc第三章血液简介:第三章血液教学目标掌握:血量与红细胞比容、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组成以及生理意义。
红细胞生成及生成调节。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概念, ...第三章血液教学目标掌握:血量与红细胞比容、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的组成以及生理意义。
红细胞生成及生成调节。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概念,血浆中主要的抗凝物质。
ABO血型的分型原则。
熟悉:全血与血浆的概念,血浆蛋白的分类及其生理作用。
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和渗透脆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交叉配血的概念及对输血的指导意义。
凝血的主要步骤。
了解: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凝血因子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Rh血型系统。
内容概述一、体液的概念体内的水分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二、体液的分布体液(占体重60%)。
包括细胞内液:为体重的40%;细胞外液:血浆,为体重的5%;组织液为体重的15%三、血液的生理功能(一)运输功能(二)调节体温(三)防御和保护功能教案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液的基本组成血细胞(有形成分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水和各种溶于其中的化学物质。
(二)红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男性 40%~50%女性 37%~48%(三)血浆的化学成分:水占91%~92%;溶质占8%~9%。
1.血浆蛋白(60~80g/L)包括白蛋白40~50g/L、球蛋白20~30g/L、纤维蛋白2~4g/L,白/球=1.5~2.5:12.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即非蛋白氮(NPN)-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氨等。
3.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脂肪酸、有机酸等。
4.无机盐Na+ 、K+、Ca2+、Mg2+、Fe2+、Cl+、I-、HCO3-、HPO42-、SO42-5.呼吸气体和微量物质(四)全血、血浆、血清的概念1.全血=血浆+血细胞2.血浆=全血-血细胞3.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不含纤维蛋白原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一)颜色: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动脉血:鲜红色。
基础医学概论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是要探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揭示其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内部机制。
只有掌握了生理学,才能理解患病机体各组织器官所发生的异常变化。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一、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合成代谢是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机体自身的结构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织结构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分解代谢是指机体分解自身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人体生活的环境常因各种因素的作用而不断发生变化。
人体及其组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统称为刺激。
刺激可以作用于整个机体,也可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上。
刺激若要引起反应,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引起组织发生最大反应的最小强度的刺激称为最适刺激。
在刺激作用下,机体或组织细胞的反应如果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的,称为兴奋;反之,称为抑制。
兴奋性的高低可反映组织产生兴奋的难易程度,兴奋性高的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较易产生兴奋,兴奋性低的组织则需较强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生理功能的过程称为适应。
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称为适应性。
机体实现适应的主要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速适应;但机体大多数的适应性反应是依赖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若体液调节的结果不能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则产生疾病。
适应性使机体在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中具有了持续生存的能力。
初级药士考试《生理学》必背的9大考点
初级药士考试《生理学》必背的9大考点考点1 细胞的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1)影响因素:①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②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2)扩散物质: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物质,如O2、CO2、N2、乙醇、尿素和水分子等。
(3)特点:①不需要载体;②不消耗能量;③扩散的最终结果是使该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达到平衡。
2.经载体和通道膜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某些带电离子和水溶性分子借助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载体或通道蛋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的过程。
①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转运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亲水物质。
②经通道的易化扩散转运Na+、Cl-、Ca2+、K+等带电离子。
3.主动转运:是由离子泵或膜蛋白介导的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考点2 血液1.红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最多。
男性 (4.5~5.5)×1012/L,女性(3.5~5.0)×1012/L。
2.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必需的物质。
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机体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物。
3.白细胞生理(1)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2)数量:(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
4.血小板生理(1)数量:(100~300)×109/L。
(2)功能:①维持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②释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修复受损血管;③生理性止血作用。
(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
5.生理性抗凝物质最常见的是抗凝血酶Ⅲ、肝素。
考点3 循环1.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
血小板的替代治疗
血小板的替代治疗血小板主要用于治疗因血小板数量降低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或者潜在的严重大出血患者。
血小板半衰期非常短,仅为7~10天,而且血小板极其脆弱,离体后很容易被激活从而丧失活性,体外保存方法较严格且保存时间较短,FDA将血小板制品的保存时间限制为5天。
血小板反复输注容易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及潜在的细菌污染与感染经输血传播性疾病等因素限制了血小板在临床上的使用。
因此,研发血小板替代品势在必行。
血小板的替代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即血小板生长因子和血小板代用品。
前者是调节血小板生成以提高血小板数量,从而降低血小板输血需求,降低出血风险;后者是基于血小板的生理止血功能从而研制代用品,不过由于安全性问题,目前还没有血小板代用品应用于临床。
一、血小板生长因子(一)研发历程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在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是调节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的最主要调节因子,TPO与其受体cMpl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
1994年TPO被世界多个国家实验室确证、纯化并克隆成功。
进入临床试验的第一代血小板生长因子主要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thrombopoietin,rHuTPO)和PEG修饰的重组人巨核细胞生长发育因子(PEG-rHuMGDF)。
二者的药理学性质相似,均能增加血小板数量,但由于PEG-rHuMGDF能诱导产生IgG 中和抗体,引起或加重血小板减少,1998年美国终止了该项临床研究。
后来对于血小板的研究转向为无免疫源性的第二代血小板生长因子,包括肽类TPO模拟物、非肽类TPO模拟物、TPO激动剂抗体。
另外,研究也发现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及其衍生物也具有调节巨核细胞和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
(二)生理作用TPO是由33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糖蛋白。
由活性结构区域位于N-末端侧区,与红细胞生成素具有高度同源性,和非活性结构域C -末端侧区组成。
第三章 血 液 参考答案
第三章 血 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11.C 19.A 2. D 3. D 4. B 5. B 14.D 6. C 15.B 7. D 8. B 9. B 17.A 10. C 18.A12.C13.D16.D20. 21. B B 29. C 38. D22. D23. A 32. D 41. C24. B 33. B 42. B25. C 34. D 43. C 53. B26. D 35. B 44. B 54. C27. B 36. C 45. A28. C 37. D 46. D30. 31. D C 39. 40. B B47. 48. 49. 50. D D B C 57.B 二、简答题51. 52. D A55. 56. A A1.血液的基本功能有:①运输功能: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所产生的代 谢产物都 需通过血液运输,以满足细胞代谢活动的需要。
②调节功能:机体内分泌细胞分 泌的生 物活性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活动。
血细胞亦 可合成 、分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血液可吸收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参与体温调节。
③ 防御功 能: 白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 补体等物质, 可对抗或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 血小 板和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在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防止小血 管破裂 时发生大量出血。
血液的生理功能与其成分有密切的关系, 如运输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红细胞、血浆 蛋白、 水分等; 血液的调节功能主要借助于血液中含有的激素及血细胞自身合成、 分泌 的激素、细胞因子等;血液的防御功能主要通过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血 小板、 凝血因子等实现。
2.血浆渗透压由大分子血浆蛋白组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 子物质组 成的晶体渗透压两部分构成, 正常值约为 300mmol/L 300mOsm/kgH2O, ( 相当于 770kPa ),其中血浆晶体渗透压占 99%以上。
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第1节
血小板的结构、转换和主要的 生化、生理特性
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血小板的基本结构
1.血小板的表面结构 表面光滑,膜上有开放管道系统(OCS) 的开口、各种糖蛋白和血小板第3因子 (PF3)
2.血小板的溶胶凝胶 在膜内侧有三种丝状结构(微管、微 丝和膜下细丝),能维持静息血小板的形 状,也参与活化时发生变形、伸展、收缩 和颗粒内容物的释放
血小板 的病理生理
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概述
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血小板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平均直 径2~3m,体积为8m3,呈两面微凸的 圆盘状
主要生理功能
① 参与止血 ② 促进凝血 ③ 参与机体的炎症与免疫反应
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血小板相关疾病与病理过程 ① 血栓栓塞性疾病 ② 出血性疾病 ③ 动脉粥样硬化 ④ 恶性肿瘤
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血小板的生化特点
与血小板功能密切有关的是各种膜 糖蛋白和血小板的脂质代谢产物
血小板的病理生理
血小板的膜糖蛋白
名称
结构
主要功能
GPⅠb-Ⅸ 由 GPⅠb 和 参与血小板的
复合物 GPⅨ以1:1形成复 黏附
合物
凝血酶的高亲
GPⅠb近氨基 和性受体
末 端 有 vWF 和 凝 维持血小板结
血小板的膜糖蛋白
名称
结构
主要功能
颗粒膜糖蛋 是 糖 基 化 程 血小板活化时,
白 GMP-140
度 静
很 息
高 血
的小糖板蛋只白存,表为板达 检 活于 测 化
质膜 循环 程度
上可作 中血小 的特异
(即P-选择 在于颗粒膜上 指标
素)
麻醉生理学解答题与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的作用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3、何谓内环境与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人体细胞大部分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液、淋巴、组织液等)之中。
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在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为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各种必要的理化条件,使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②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循环将其运走,以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因此,机体内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体内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相互协调,以达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稳态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方面,代谢过程本身使稳态不断受到破坏;另一方面,机体又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其不断地恢复平衡。
内环境及其稳态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势必会引起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
4、麻醉和手术对人体稳态有何影响?手术对人体是一种强烈、创伤性的刺激,人体随创伤的程度会发生不同的生理性与病理性反应,是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麻醉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各种麻醉药物和其他手段来实现睡眠,减轻或消除疼痛、意识活动,稳定自主神经功能,松弛肌肉,以稳定内环境,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处于稳定,从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试比较反馈和前馈两者有何不同?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个方面,负反馈对内环境起稳定作用,正反馈的作用则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反馈无预见性,仅能在受到干扰后作出反应,表现对反应有滞后现象。
前馈有预见性,无波动性,但有可能发生预见错误。
两者均可能出现偏差,但负反馈的偏差是必然出现的,只有出现偏差后才发生纠正;而前馈的偏差是由于可能出现的预见失误而导致的。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生理1、细胞膜有哪两种特性?影响其流动性的因素都有哪些?细胞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范围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Ⅱ。
考试目标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基础医学科目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达到研究生入学水平。
Ⅲ。
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考试,180 分钟Ⅳ。
试题分值300 分Ⅴ.题型结构及比例1.比例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20%病理学约20%人体解剖学约20%病理生理学约20%2。
题型单选题140 分,2分/题(5 个备选答案)名词解释60 分,6分/题问答题100 分,20 分/题(6题中任选5题)生理学一、绪论1。
生命活动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2。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3.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4。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转运: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转运、主动转运、胞吐和胞吞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3. 细胞兴奋的条件,动作电位和局部兴奋特点及其意义,动作电位它同一细胞上的传导4。
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5.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6.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肌丝滑行学说7。
骨骼肌收缩形式及影响因素(后负荷、前负荷、肌肉收缩能力)三、血液1. 血液的基本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2。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与止血功能5. 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6。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7. ABO 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8. 输血和交叉配血四、循环1.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变化特点及其形成机制2.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3。
心动周期的概念、泵血过程、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以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血小板表面结合有多种凝血因子, 血小板还可释放纤维蛋白原等凝血 因子,从而大大加速凝血过程。
⑤而血液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凝血酶 又可加强血小板的活化。
生理学
因此,生理性止血的三个过程相互
促进,使生理性止血能及时而快速
9
地进行。
2020/1/9
2020/1/9
血管收缩
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 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 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 流减少。
生理学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 ②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 ③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2等缩血管物质
生理学
血小板止血机制: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 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 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 质。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 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 同时在表面第Ⅲ 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 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 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血小板颗粒物质的 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 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液 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100×10^9/L)为血小板减 少,低于5万/μ1(50×10^9/L)则有出血危险。
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的ADP和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 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和������������������2 ,进而激活血液中其他血小板, 募集更多的血小板相互黏着而发生不可逆聚集。
放大血小板的聚集反应,使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地聚集、黏着在已 黏附固定于内皮下胶原的血小板上,形成血小板止血栓,从而将伤口堵 塞,达到初步的止血,也称一期止血。
保护机制:①迅速形成血栓,避免血液流失。 ②限制反应在损伤局部,保持血液流体状态。
正常人的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为2~9min。 功能减退可有出血倾向,过度激活则可导致血栓。
4
生理学
2020/1/9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 血管收缩
一
•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二
• 血液凝固
三
5
生理学
一期止血主要依赖于血管收缩及一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此外,受7 损血管内皮的PGI2生成减少,也有利于血小板的聚集
生理学
2020/1/9
血液凝固
血管受损也可启动凝 血系统,在局部迅速 发生血液凝固,使血 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 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 纤维蛋白,并交织成 网,以加固止血栓, 称二期止血
生理学
3、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血小板3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凝血反应 速度。
4、释放抗纤溶因子, 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容易降解。由于血小 板含有抗纤溶因子、抑制了纤溶系统的活动, 使形成的血凝块
不至于崩溃。
5、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
6、促进血液循环
10
总结:血小板功能
2020/1/9
1.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是通过其释放的血管收缩物质、血小板粘 聚成团堵塞损伤的血管和促进凝血实现的。
2.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 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 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塞在血管裂口处,除了起栓 堵作用外,还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2020/1/9
生理学
1
2020/1/9
生理学
来源: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 )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形态: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体积很小, 直径仅2~3μm。与玻片接触或受刺激时可伸出伪足, 呈不规则形状。
数量: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数量为(100一300 ) x 10^9/L.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可有6%~10%的变动范围。
寿命:平均7~10天,衰老后被吞噬或发挥功能时被 消耗。
主要功能:凝血和止血;有助维持血管壁完整及受 损血管修复
2
生理特性
黏附(platelet adhesion )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 着。
20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
释放(platelet release) :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 体、 α -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
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人血凝块,
达到永久性止血。
8
生理性止血虽然分为血管收缩、血 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但这三个过程相继发生并相互重叠, 彼此密切相关。
2020/1/9
①只有在血管收缩使血流减慢时, 血小板黏附才易于实现; ②血小板激活后释放的5-HT,TXA2又 可促进血管收缩。
生理学
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 互黏着。
收缩:血小板收缩的能力。
吸附:血小板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
3
2020/1/9
生理性止血
概念: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 分钟内就会自动停止,这种生理现象称为生理性止 血(hemostasis)
11
生理学
2020/1/9
生理学
12
5-HT:在外周组织,5-HT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
TXA2:是一种血栓素,导致小板集聚。
6
2020/1/9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第一步:血管损伤后,由于内 皮下胶原暴露,1一2秒内即有 少量血小板豁附于内皮下胶原 上。
通过血小板黏附可“识别”损 伤部位,使止血栓准确定位。
黏附的血小板进一步激活血小 板内信号途径导致血小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