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知识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的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一、引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行为。
在这种交换中,涉及到的资产可能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自然资源等。
由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计处理也相对复杂。
本文将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进行详细探讨。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分类根据交换的性质和目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相互交换相互交换是指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互换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双方都将自己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给对方,并获得对方的非货币性资产。
这种交换一般是基于互利的原则进行的。
2. 非相互交换非相互交换是指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单向转让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将自己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给对方,但并不获得对方的非货币性资产。
这种交换一般是基于某种特殊目的进行的,比如捐赠、赠与等。
三、相互交换的会计处理相互交换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相互交换中,性资产。
在会计处理上,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交换比例交换比例是指交换双方在交换中所确定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比例。
在确定交换比例时,应参考市场价格、专家评估等因素,确保交换比例公平合理。
2. 计量交换资产根据交换比例,对交换资产进行计量。
计量的依据可以是交换双方协商确定的价格,也可以是市场价格或专家评估的价格。
3. 记账处理根据计量结果,对交换资产进行记账处理。
记账时,应分别记录交换资产的原值和交换资产的净值。
原值是指交换资产的实际价值,净值是指交换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去累计折旧或摊销后的余值。
4. 转移交换资产交换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将交换资产进行转移。
转移时,应编制相应的交换凭证,并在凭证上注明交换资产的原值和净值。
5. 调整账务交换后,双方的账务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的内容包括交换资产的原值、净值、累计折旧或摊销等。
四、非相互交换的会计处理非相互交换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非货币资产交换相关税务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
5.
纳税人:出资方
计税依据: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纳税时点: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于投资协议生效并办理股权登记手续时,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的实现。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行为,投资协议生效后12个月内尚未完成股权变更登记手续的,于投资协议生效时,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的实现。
如果适用59号文,A企业取得B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是100万,C企业取得B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也是100万。如果适用116号文的特殊性税务处理,A企业可以将100万的评估增值分5年递延纳税,每年确认20万的所得。但是,B企业可以按公允价值200万确认取得资产的计税基础。
差异:按照116号文,A企业对评估增值部分分5年确认所得,B企业可以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的计税基础。如按59号文的特殊性税务处理下,即使A企业在取得B企业股权12个月后,将股权按公允价值出售,已经将对外投资环节的评估增值在股权转让环节确认纳税了,但是,B企业取得A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仍然只能按原有计税基础确认,而不能调整为公允价值。
三、
3.
企业发生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②捐赠、③偿债、④赞助、⑤集资、⑥广告、⑦样品、⑧职工福利或者⑨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4.
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的税费一律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不影响换出资产应确认的损益。
本文认为此项规定过于简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税费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税费会计处理詹毅美渊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厦门361021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简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两个条件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未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笔者认为此规定过于简单在进行实际操作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税费不能简单地一律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为此本文分别探讨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不同的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的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对换入资产成本及换出资产损益确认的不同影响。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的主要税费1.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货物应当依法征收增值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征管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 1996 155号 规定对商业企业采取以物易物、以货抵债、以物投资方式交易的收货单位可以凭书面合同以及与之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输费用普通发票确定进项税额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后予以抵扣。
因此以物易物、以物投资等方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均应作购销处理各自以发出的货物核定销售额并计算反映销项税额同时以收到的货物核定购货额并依据对方开具的合格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并反映进项税额。
发出货物的销售额应按以下顺序核定 淤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于按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盂在以上两种方法不能确定其销售额的情况下按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伊 1成本利润率 确定其销售额。
CPA《会计》学习笔记-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三)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三、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教材例15-4】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换入资产原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50×17%=59.5(万元)换入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00×17%=17(万元)换出小汽车、客运汽车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59.5+150)×17%=52.615(万元)换出办公楼的营业税税额=1 100×5%=55(万元)(2)计算换入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 000+100+350=1 45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 100+159.5+150=1 409.5(万元)(3)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1 409.5 +40.5=1 450(万元)或:换入资产总成本=1 409.5+52.615-(59.5+17)+64.385=1 450(万元)(4)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厂房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 000÷1 450=69%设备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00÷1 450=6.9%原材料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350÷1 450=24.1%(5)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厂房的成本:1 450×69%=1 000.5(万元)设备的成本:1 450×6.9%=100.05(万元)原材料的成本:1 450×24.1%=349.45(万元)(6)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12 300 000累计折旧13 700 000贷:固定资产——办公楼20 000 000——小汽车 3 000 000——客运汽车 3 000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55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50 000借:固定资产——厂房10 005 000——设备 1 000 500原材料 3 494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65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2 8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26 150银行存款643 850营业外收入 1 245 000(14 095 000-12 300 000-550 000)(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一、新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会计计量的确认新准则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确认损益。
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且不确认损益。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公允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公允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以公允阶值计量的会计处理: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不论是否涉及补价,只要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相同,就一定会涉及损益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3.发生补价的,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应当分别情况处理:(1)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从业资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税务处理
⾮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货币性资产进⾏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银⾏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额的⽐例低于25%作为参考。
⽀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例低于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适⽤⾮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货币性资产,适⽤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原则在会计处理上,⾮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价值的差额计⼊当期损益: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满⾜下列条件之⼀的⾮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是换⼊资产的未来现⾦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额⽅⾯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是换⼊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是重⼤的。
在确定⾮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关联⽅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的⾮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五⼗⼋条第(五)项、第六⼗⼆条第(⼆)项规定,通过⾮货币性资产交换⽅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六⼗⼆条第(⼆)项规定,通过⾮货币性资产交换⽅式取得的⽣产性⽣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六⼗六条第(三)项规定,通过⾮货币性资产交换⽅式取得的⽆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七⼗⼀条第(⼆)项规定,通过⽀付现⾦以外的⽅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第七⼗⼆条第(⼆)项规定,通过⽀付现⾦以外的⽅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2019中级会计实务98讲第31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2)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2.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1)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2)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3)相关税费的处理①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与出售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
②与换入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与购入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
【例7-2】2×18年7月1日,甲公司经协商以其拥有的一幢自用写字楼交换乙公司持有的对非上市的联营企业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交换。
在交换日,该幢写字楼的账面原价为6 000 000元,已提折旧1 2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为6 136 364元;乙公司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4 5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 000 000元,乙公司支付750 000元给甲公司。
乙公司换入写字楼后用于生产经营。
甲公司换入对丙公司投资仍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
甲公司因转让写字楼向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为6 136 364元,销项税额为613 636元(税率10%)。
假定增值税进项税额在取得资产时进行一次性抵扣,除增值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甲公司乙公司写字楼原值:600万元累计折旧:120万元公允价值:613.6364万元应纳增值税61.3636万元换入股权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收到:75万元(含补价和税差)持有的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450万元公允价值:600万元换入写字楼:用于生产经营支付:75万元(含补价和税差)【答案】首先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例中,该项资产交换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即甲公司收到的750 000元【包括两部分:①由于换出和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同收到的补价136 364元;②换出资产销项税额与换入资产进项税额(本例中为0)的差额613 636元】。
注会会计学习笔记——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相关知识学习笔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概念(一)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资产按未来经济受利益流入(表现形式是货币金额)是否固定或可确定,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收取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的权利,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则该资产是货币性资产;反之,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确定的,则该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可以看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企业用货币性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来交换非货币性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的交易最为普遍;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企业为了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入和流出,而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第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行为。
交换,通常是指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惠转让,通过转让,企业以让渡其他资产或劳务或者承担其他义务而取得资产或劳务(或偿还负债)。
非互惠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不属于本章所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企业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分录及计算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一)、2022年9月1日,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换入的产品作为存货管理。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
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100万元。
产品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100万元,产品的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
乙公司换入的设备作为生产用固定资产管理。
假设甲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除支付设备的清理费用 10000元外,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从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角度做会计分录。
✧ 甲公司:换入产品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100(万元)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应计入损益的相关税费=100-(150-40)-1 =-11(万元)会计分录:(转出设备)(1)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0000累计折旧 400000贷:固定资产——设备 1500000(2)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 乙公司: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100(万元)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100-60 =40(万元)会计分录:(转出产品)(1)借:固定资产—设备 1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O0O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0(2)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0贷:库存商品 600 000(二)、 X 公司以其持有的交易目的的国库券换入Y 公司的一幢房屋以备出租。
国库券的账面价值为 50000元,公允价值为500000元;房屋的原值为 80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50000元,公允价值为400000元。
Y 公司向X 公司另外支付银行存款 100000元。
假设整个交易过程没有发生相关税费。
帮你记忆CPA会计常考知识: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15章]03 多项⾮货币性资产交换某项换⼊资产成本的确定 ⾮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多项资产的,在⾮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按照换⼊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例,对换⼊资产的成本总额进⾏分配,确定各项换⼊资产的成本。
⼀、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在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对于换⼊或换出多项资产时发⽣的相关税费,其处理的原则和换⼊单项资产的原则是类似的,只有为换⼊资产⽽发⽣的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才能计⼊换⼊资产的成本中,为换出资产⽽发⽣的相关税费,要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
增值税销项税额要计⼊换⼊资产的成本中,进项税额要抵减换⼊资产的成本。
多项⾮货币性资产交换某项换⼊资产成本的确定: 1.在⾮货币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各项换出资产和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 某项换⼊资产的价值=换⼊资产的成本总额×某项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各项换⼊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换⼊资产的总成本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 2.在⾮货币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某项换⼊资产的价值=换⼊资产的成本总额×某项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各项换⼊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换⼊资产的总成本以换⼊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 3.在⾮货币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某项换⼊资产的价值=换⼊资产的成本总额×某项换⼊资产的原账⾯价值/各项换⼊资产原账⾯价值总额 换⼊资产的总成本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color]为基础确定 【例题1·计算及会计处理题】甲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增值税税率为17%,2009年初发⽣如下业务: (1)甲公司以⼀台设备换⼊⼄公司的⼀辆⼩客车和⼀辆货运汽车。
换出设备的账⾯原值为6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48万元;换⼊⼩客车的账⾯原值为44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为32万元;货运汽车的账⾯原值为20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公允价值为16万元。
【会计知识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一、涉及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真题·单选题】经与乙公司商协,甲公司以一批产品换入乙公司的一项专利技术,交换日,甲公司换出产品的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700万元(等于计税价格),甲公司将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向乙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日双方办妥了专利技术所有权转让手续。
经评估确认,该专项技术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免增值税),甲公司另以银行存款支付乙公司81万元,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换入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是()。
(2015年)A.641万元B.900万元C.781万元D.819万元【答案】B【解析】入账价值为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900万元。
或入账价值=换出产品公允价值+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补价=700+119+81=900(万元)。
【真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年1月25日以其拥有的一项非专利技术与乙公司生产的一批商品交换。
交换日,甲公司换出非专利技术的成本为80万元,累计摊销为15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假定该非专利技术免增值税,换入商品的账面成本为72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甲公司将其作为存货;甲公司另收到乙公司支付的30万元现金。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该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
(2012年)A.0B.22万元C.65万元D.82万元【答案】D【解析】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所以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收到的补价为基础确定换出资产的损益,甲公司对该交易应确认的收益=(100+17+30)-(80-15)=82(万元)。
【教材例18-2】丙公司拥有一台专有设备,该设备账面原价450万元,已计提折旧330万元,丁公司拥有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90万元,两项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变化及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变化及会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的是以非货币形式进行的资产交换,比如以固定资产或服务等形式进行的资产交换。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非常常见的。
随着经济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发展,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也在不断变化,这对企业的会计处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变化及相关的会计处理。
1. 时间背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变化,是伴随着经济环境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
在早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相对简单,主要以成本为基础进行识别和会计处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也不断地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2. 会计准则的变化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也相应地进行了修改。
在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成本及其计量》(IFRS 13),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公允价值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修改和完善。
3. 经济环境变化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企业之间可以通过股权、债券、商品、服务等形式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这也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 公允价值计量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3号(IFRS 1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时,交易双方在相互熟悉、自愿行为和没有施加重大压力的情况下,可获得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格。
企业应当根据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可观察的市场数据来确定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
而且,企业在计量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应当充分考虑市场上的风险和流动性。
2. 计算交换差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通常会存在交换差异。
交换差异是指实际交换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注会会计第十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备考攻略
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章近三年考试平均分值2分左右,分数适中。
本章近三年均以客观题形式考察。
客观题主要考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以及基本会计处理原则。
主要考点包括: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②商业实质的判断;③公允价值计量下取得非货币性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换出资产损益的确认;④账面价值计量下取得非货币性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要注意的是本章综合了前面基础章节的部分知识,可以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等章节结合出题。
建议充分掌握基础章节知识后再学习本章内容。
本章近三年考题情况
本章主要知识点。
CPA 注册会计师 会计 知识点及习题 第十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内容框架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历年真题分析本章与其他章节内容结合的兼容性极强。
本章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为平台,可以对前述基础性章节的内容进行综合运用。
考试时,既可以在客观题中考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辨析,也可以在主观题中与会计差错更正结合考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甚至,还可以与合并财务报表结合。
本章考试分值通常为2~4分,几乎每年都会在客观题中考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方法 & 技巧★学习本章时,首先应知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次,要掌握不同计量基础之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原则是什么?切记:当在合并财务报表考题中出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如需编制抵销分录的话,通常暗藏内部交易抵销的陷阱。
另外,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因处置有关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处置损益应记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知识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2018年单选、多选;2017年单选、多选;2016年单选、多选;2015年单选;2014年多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是货币性资产;预付账款是非货币性资产;预收账款是非货币性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比较特殊(外币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外币其他债权投资属于外币货币性项目)。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A.预付款项B.应收票据C.银行存款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选项A、D,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以下交易或事项:(1)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如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等);(2)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取得和发行股票取得非货币性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析《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非货币性资产成本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以权益性工具换取非货币性资产,前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后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新准则名称改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下面解析新准则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旧准则会计处理规定对比的主要变化,阐述新准则的执行对企业权益、损益及资产结构等的影响,提出加强管理的对策。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解析(一)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念的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规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在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货币性资产与现金等价物是不同的概念货币性资产以可确定金额为其特征,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可收回的金额是确定的。
而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交易性的债券、证券,因其交易后能收回的金额不确定,故不是货币性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在涉及货币性资产(补价)的情况下,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比例为25%,即:收到或支付的补价占换出(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如果换出(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则收到或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均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CPA 注册会计师 会计 分章节知识点详解 第十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章概述(一)内容提要本章系统地介绍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区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特别是存在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账面计量模式的适用条件;公允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账面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二)关键考点知识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1.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所谓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资金及将来对应一笔固定的或可确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2.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所谓非货币性资产,是指在将来不对应一笔固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
如: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所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也可以将其称为以物易物。
4.有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案例引入】甲公司以专利权换取乙公司的专有技术,专利权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专有技术的公允价值为90万元,经协商,由乙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答案解析』甲公司收取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比重==10%<25%,站在甲公司角度,此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乙公司支付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比重==10%<25%,站在乙公司角度,此交易也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案例引入】甲公司、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6%。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换取乙公司的原材料,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90万元,经协商,由乙公司支付含增值税的补价11.6万元,即价款补价10万元,增值税差价1.6万元。
『答案解析』甲公司收取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比重==10%<25%,站在甲公司角度,此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乙公司支付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比重==10%<25%,站在乙公司角度,此交易也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提示】如果补价能够明确分拆价税,则必须以价款部分的补价认定所占比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之价内税要如何会计处理
⾮货币性资产交换之价内税要如何会计处理⾮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资产⼊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账⾯价值+⽀付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的进项+⽀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
其中“⽀付的相关税费”中不管是否具有商业实质都是包含增值税的,也就是换出资产产⽣的增值税销项,⽽可以抵扣的进项则是换⼊资产产⽣的进项税⾦。
其中如果是涉及到相关的费⽤的,⽐如换出资产发⽣运费、换⼊资产发⽣运费的,因为都是要确认增值税进项的,所以这部分进项也是应该计⼊到公式中“可以抵扣的进项”。
1.增值税销项增值税销项是由⾮货币性资产交易中换出增值税应税产品产⽣的,⼀般情况是换出存货产⽣的增值税销项。
增值税销项的处理是⽐较简单的,不管是具有商业实质还是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公式“换⼊资产⼊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账⾯价值+⽀付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的进项+⽀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中“⽀付的相关税费”⼀项中都是要计算这部分增值税销项。
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在资产公允价值或者是账⾯价值中包括,因此处理是⽐较简单的。
2.增值税销项会计处理例题1、财*⽹公司⽤⼀批⾃有存货与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相交换,存货账⾯余额为800万,计税价格和公允价值都是1000万,增值税率17%;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和账⾯价值900万,另⽀付补价270万。
(1)、具有商业实质:换⼊长期股权投资⼊账价值=1000+1000×17%-270=900:借:长期股权投资900银⾏存款270贷:主营业务收⼊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2)、不具有商业实质:换⼊长期股权投资⼊账价值=800+1000×17%-270=700:借:长期股权投资700银⾏存款270贷:库存商品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3.增值税进项增值税进项是由于⾮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增值税应税产品产⽣的,⼀般情况也是存货,当然这⾥还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抵扣”这个条件。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相关税费处理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相关税费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的处理相关税费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否计量发生方式处理:
对于除增值税以外的相关税费不论它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能否可靠计量如果是为换出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都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如果是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应该计入换入资产成本对于增值税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时如果条件提到一方向另一方支付了银行存款等,则默认增值税是单独支付的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如果不涉及银行存款的收付问题,此时则默认增值税不是单独支付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含税的补价(-收到的含税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如果单独收付了则对于确认销项税额一方,是借方收到银行存款,确认进项税额一方,是付出了银行存款如果没有单独收付则对应增值税部分计入到当期损益中,都是不计入到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中的注:
(1)不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支付或收到的银行存款(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3)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总的银行存款=纯补价+增值税进销差价
(4)纯补价=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总的银行存款-增值税进销差价。
注册会计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章节重点归纳
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前言本章讲的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这章本身的知识点综合性不强,但计算过程比较繁琐,资料比较复杂,计算过程必须很细心。
同时,本章可以结合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知识来出考题。
从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以客观题形式出现,较少考大题,分值一般为2~3分。
近4年考情分析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变现金额确定的资产,就是货币性资产。
主要包括三种资产:(1)货币资金;(2)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3)持有至到期投资。
货币性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
补价 < 整个交换金额×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整个交换金额”是指交易价格(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不包含相关税费。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分派股利、政府补助、捐赠等非互惠转让,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发行股票等,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一、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最大的原则:先卖+后买,以换出定换入。
存在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两种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计量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商业实质;二是具有公允价值(换入和换出二者之一);否则,采用账面价值计量。
具有公允价值的判断: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第二,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第三,满足估值技术条件(变动区间小、概率能确定)。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取决于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是否差额较大。
(一)判定条件1.未来现金流量风险、时间和金额显著不同2.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差额较大注:交换不同类的资产,通常具有商业实质,比如原材料与固定资产交换。
(二)关联方之间交换资产与商业实质的关系关联方交易通常不具有商业实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产生的相关税费在什么情况下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产生的相关税费在什么情况下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产生的相关税费在什么情况下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其实不难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视同销售,交换出去的就要视同销售出去,交换进来的就要是同买进,相关的税费参照销售买卖的处理。
例如:交换进来的物品的增值税进项税还是和买商品进来的增值税的处理是一样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固定字长清理费是否为相关税费计入成本与换入资产相关的费用才计入成本,而固定资产清理费是为了换出资产发生的,与换入资产无关,所以不计入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何判定相关税费是和换入资产相关还是和换出资产相关?换出资产是视同销售,看资产是哪种资产,交相应地增值税中的销售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换入资产视同购买资产,交相应地增值税中的进项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增值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抵扣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与换入资产直接相关的税费,不包括增值税)+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换入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方应当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换出方发生的全部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换入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方应当按照存货的账面价值直接结转成本,不确认收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相关税费怎么处理摘要: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和其他许多会计书籍中,对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的账务处理,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对公允价值的认识上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会《会计》知识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的处理
网校论坛学员精心为大家分享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里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学习注会有帮助。
(1)总原则
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不考虑增值税):①如果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出资产处置损益;②如果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不考虑增值税):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2)增值税的处理
具有商业情况下:
不需要考虑增值税是否单独进行结算。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支付的银行存款-收到的银行存款
教材例题中的补价是双方交易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之差,银行存款是双方交易资产含税公允价值之差,后者=前者+增值税之差。
(遵循市场交易原则)
不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
增值税单独结算:(增值税对应银行存款)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增值税不单独结算:(增值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例题】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换入后作为原材料核算。
在交换日,甲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账面余额为320 000元(其中成本为24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
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含税公允价值为351 000元,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补价9 000元。
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分析思路1】(2009年以前教材的处理)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60 000-9 000-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300 000(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51 000+9 000=360 000(元)
注意:公式中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含税公允价值,补价是双方交易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之差,支付的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
【分析思路2】(2009年及以后年度教材的处理)
根据2009年及以后年度教材例题的思路,题干资料应为“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9 000元”,其他资料均相同。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60 000-60 000=300 000(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00 000+60 000=360 000(元)
注意:公式中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是指不含税公允价值,补价是双方交易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之差,支付的相关税费也不包括增值税。
【总结】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上面两种思路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因为:
思路1中资产公允价值含税,补价也含税;思路2中资产公允价值不含税,补价也不含税。
前后计算的口径一致,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