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8学年高中语文第3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1节捕捉“动情点”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语文语文:选修教案3.1《捕捉“动情点”》

新人教语文语文:选修教案3.1《捕捉“动情点”》

D&L精品教育辅导用书板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捕捉“动情点”》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运思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学习捕捉“动情点”,学会选取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感动,用心触摸,培养学生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怎样抓“动情点”;并理清“动情点”与文章结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很多人看来,写作并不轻松,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描写写作的愁苦情状: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写作运思真的很难吗?这个“难”字可否去掉?让我们来看看两位法国艺术家说过的名言。

(学生齐读)“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雕塑家罗丹。

“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

”——文学家乔治•桑。

二、感悟何为“动情点”1、播放公益广告视频《给妈妈洗脚》。

本片带给你什么样的“点滴感动”?……写作中的运思,关键是要捕捉“动情点”!2、何为“动情点”?(情感的触发点。

……)请先看《噪音的世界》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是——在于外界环境对心情所产生的影响,即由工地的闹而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感想。

具体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纷乱嘈杂感到烦躁,转而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清凉。

那么何为“动情点”?或触动你的心灵,或牵动你的情思,或引发你的思考,或启迪你的智慧。

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

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一句话语;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极微不足道的细节……古人见柳思离别、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

总之,它能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启迪你的(写作)智慧,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成为你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虚构、明显的虚假,其情感自然令人质疑。
(2)情要真。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
历都不可能太丰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
的有感而发,一般很难写出真情,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无论命题怎样
宽泛,都要在规定的情境中作文,这时大多数情况是 “为文造情 ”,弄
不好就会矫揉造作,贻笑大方。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绝不可能打动读
所谓“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通过它能够引起我们的种种情思。
一针一线,一草一木,那山那水,那人那事,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
动作,只要它能触动你内心的那根情弦,让你情动于衷,它就是动情点。
古人见柳思别,望月念人,赏秋悲时,遇水生愁,在那一刻,“柳、月、
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就是和心境吻合的情感触发点。 “动情点”虽然并不排除理性思考,却注重情感的抒发。情感的宣 泄往往完全发自内心,只有自己才能触摸自己的心灵深处。“动情点” 虽然蕴藏在你的内心深处,但是否能自觉地、有意识地捕捉到它,在文 章里效果是不一样的。
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了几次门,都
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
一问,才知道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
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到高考,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
烈感情的结晶。
2 目标定位
写作中的运思,关键是要捕捉“动情点”。
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应当知道,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
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
定位。
(4)情要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

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1 捕捉“动情点”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的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 第3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1 捕捉“动情点”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的写作与修改》

作为写作的触发点,“动情点”可以作为文章的引入,即处于开 头位置。但是,“动情点”又不是只能作为文章的引入,它同样可以 作为文章的高潮出现。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支完整的乐曲,“动情 点”则是乐曲的最强音,最强音形成高潮,高潮要在全曲尾部出现才 能余音缭绕。
3 新课堂·例文借鉴 一、阅读教材第 44 页“例文借鉴”例文一。结合下文的提示,说 说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我们的作文能力。 例文评析
3.什么是“横断面”和“纵断面”?“动情点”与文章的结构关 系是怎样的?
提示:在叙事剪裁中有“横断面”与“纵断面”之分。所谓“横 断面”就是从长过程中截取一段,或事物的一个侧面,或人物活动的 一个片段,或一个场面、一个冲突,甚至一个情节,通过精细描绘更 集中地表现中心。所谓“纵断面”,是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按照时 间顺序,依次往下写。
(2)想抓住“动情点”就必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正所谓经历 得越多,感受得越多。比如,经常读一些优秀的、饱含感情的文章, 引导学生自身对某种情感反复揣摩;运用多媒体展示经典的图片或照 片,以文字之外的方式刺激学生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或是感受不深的某 类情感;听一些旋律优美、歌词蕴涵丰富的情感意味的歌曲,激发心 灵的共鸣。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播放感人的电影片段、flash 等, 就好像议论文的写作需要有论据的积累一样,情感体验越丰富,就越 能够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就越能够受到外界的激发,产生共鸣 的冲动和倾诉的欲望。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在很多人看来,写作并不轻松,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描写写作的 愁苦情状。 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写作运思真的很难吗?这个“难”字可否去掉?让我们来看看两 位法国艺术家说过的名言。 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 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文学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捕捉“动情点”》教研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捕捉“动情点”》教研课件

杨勇的《心灵鸡汤》
我却发现桌让上人摆动着一情个的熟方悉的法保温杯。我没有问什 么,只是一种感觉就之径一直走了过去。
• 我怀着感激的心情打开熟悉的保温杯,嘴里不停的 念着:“我妈妈太好了,我妈妈真是太好了。”没一会 儿,鸡汤沁人的香味就飘散到寝室的各个角落。
细化动作, • 我只好摸着黑,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拿着筷子细 细的品尝着。“是淮山,还有板粟。”我激动地喊着。 每吃到一种配料,我都会大声地喊出来,然后用筷子 延长过程。 小心地夹起来向室友们展示。尽管他们看不见,我也 看不见,但是母爱的温暖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传 递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 我并没有再大喊着,坐回到自己床上,拿着室友的
起了我的衣领,双手插在衣兜中。
营造气氛
• 他把手伸向了我,这是一双饥饿的手,筋骨从
外皮中突出来让,人像那动老情树的上的方枯法藤,错乱地缠在 他 把浑的身手都上。搜我遍不了由,自也之主没地找四把到手一从分上钱衣。口我袋忽抽然出想来起,,
出门时忘了带钱了。我顿时尴尬起来,不知道该 怎样面对他。可他干瘪的身体,褴褛的衣衫,枯 黄的脸,仿佛在告诉我,他确实很需要帮助。
高考评分标准之发展等级
名作欣赏
• 冰心:《荷叶母亲 》 • 莫怀戚:《散步》
说说这两篇文章的动情点 思考 是什么?并围绕怎样捕捉
动情点谈谈你的启发?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 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
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
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 爱就在平日里的每一件小事中,爱 的光辉在生活小事中闪光。
• 陈兆源《兄弟,对不起》
• 握住乞丐的手,乞丐感激的目光。

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学案《文章写作与修改》3.1《捕捉“动情点”》

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学案《文章写作与修改》3.1《捕捉“动情点”》

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新人教版选修]第三章认识的深入与成篇第一节《捕获“动情点” 》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培育学生写作运思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学习捕获“动情点”,学会选用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感人,专心触摸,培育学生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如何抓“动情点” ;并理清“动情点”与文章构造的关系。

【教课过程】一、感悟何为“动情点”点拨:或触动你的心灵,或牵动你的情思,或引起你的思虑,或启示你的智慧。

简单地说 , 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辰感人了你的心里 , 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

二、研究如何抓住“动情点”提示:第一能够经过研读范文来提炼典型情形。

其次要勤于用思 ,注意提升自己的敏决心识。

此外 ,还要关注细节,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三、写作技术累积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经过以下方式更好地突显“动情点”,加强文章的力度。

1、精心剪裁 ,巧设热潮,突显“动情点”。

2、集中衬着 ,画龙点睛,突显“动情点”。

3、细化情形 ,虚实相生,突显“动情点”。

四、写作实践1、阅读下文 ,从“动情点”角度作出诊疗,而后再改正。

正午回家 ,妈妈买了十只才出生一天的小鸡,这些小鸡很可爱。

或许是惧怕吧,它们都陌生好奇。

它们的动作也百怪千奇,十分风趣。

第三天,爸爸把它们搬出房屋晒太阳。

这些小鸡吃饱了 , 喝足了 , 都快乐地玩了起来。

它们与前两天不大同样。

一个礼拜过去了,能够喂一些杂食了。

它们吃食时是最喧闹的时辰,我特别爱看这一饶有兴趣的镜头。

啊,多可爱的小生命啊。

我真期望它们快快长大。

诊疗:文中一些重要词语太抽象,太归纳。

如小鸡“可爱”,如何可爱,是形态可爱,动作可爱 ,仍是色彩可爱等;如小鸡动作“十分风趣”,“趣”在哪里,是喊声风趣,行走风趣 , 仍是其余风趣;如“它们吃食时是最喧闹的时辰” , 如何喧闹 , 文中只字未提。

这些都是本文最为重点、最为出色、最为动情的内容。

改正:就小鸡吃食时的喧闹情形进行扩展:它们吃食时是最喧闹的时辰,有时一只鸡抢了一块食 ,其余看见了也来争。

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第3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1节捕捉“动情点”检测文章写作与修改

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第3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1节捕捉“动情点”检测文章写作与修改

捕捉“动情点”1.你认为下面这段文字的动情点在哪里?试作简要分析。

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来,肩上扛着小纺车,手里提着小灯笼,紧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风摇摆。

她们的身材是那样苗条,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大方,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从天而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面一段文字是动作描写,其刻画的动情点在“傣族女子的婀娜多姿”。

文段通过肩、手、身材,步履等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这一“动情点”。

2.用浓墨重彩来渲染是烘托动情点的重要方法。

请你用这一方法,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展现“运动健将的英姿飒爽”这一动情点。

飞翔离弦之箭飞燕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

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阵旋风冲过终点。

3.请你用白描手法写一句话,介绍一位老师,并且要突出其“和蔼”这一动情点。

高中语文第3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1节捕捉“动情点”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第3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1节捕捉“动情点”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 我不能坐着等,我要让家变得温暖起来。我把里外打 扫了一遍,又点燃炉火,做了一桌子的饭菜等妈妈回 来。时钟敲了11下,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进了家门。 我给妈妈递过毛巾脸盆,让她洗把脸歇会儿。然后, 母女俩一起吃着饭,共叙亲情。
• 温馨的亲情洋溢在心头,我找回了家的感觉。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 S 君、P 君在 西湖里坐小划子。S 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 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 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 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儿 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 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 “横断面”和“纵断面”各有千秋,如何选用,取决 于内容的需要。一般地说,短文宜写横断面;长文内 容繁多,要反映出事件的全过程,或人物性格的发展 变化,就不得不写纵断面。截取横断面,有时也需要 处理一些不得不交待的连带内容,手段就是倒叙、插 叙和补叙。采用纵断面,就要避免从头到尾的平铺直 叙,《祝福》就是最好的例子。
• 所谓“纵断面”,就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它遵循时 间的先后顺序,容易平铺直叙,出现松散、累赘的弊 病。
•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通过回故乡时见到闰土和杨 二嫂的言行为我们截取了一个典型的“横断面”,通 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我们看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下 层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
• 再如鲁迅的小说《祝福》,通过对祥林嫂一生悲惨遭 遇的描述,为我们塑造了祥林嫂这一被践踏、被迫害、 被摧残、被吞噬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深刻地揭 露和抨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揭示了人在 命运面前的渺小。
• 【写法借鉴】 通过这篇例文的阅读,我们应该有如 下收获。捕捉“动情点”是文章具有真情实感的根本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捕捉“动情点”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这次作文课,我之所以拟定了“捕捉动情点”这一训练主题,就是因为它既能立足于学生写作的实际需要,从源头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又能体现“课标”新精神;提供例文,也即昭示具体的写作方法;师生讨论的过程,能“生成”某些意想不到的写作智慧;学生亲述自己的经历,是捕捉“动情点”的过程,也是美好的情感体验;写作练习,更是趁热打铁的实践体验。

二、教材分析捕捉“动情点”位于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第一节。

《文章写作与修改》这本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的拓展和提高,它侧重于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将学生带到一个奇妙的汉语世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捕捉“动情点”在这一章甚至整本书中地位非常重要,它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这节课抓好了,抓出成效了,即是前两章学习成果的体现,又为后一章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写作训练,已经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写出的文章缺少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亮点”——既能统摄全篇又能充分表现感情的“动情点”,以致写出的文章平铺直叙,平淡无味。

所以,本次作文指导课以此为切入点,拟定出较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师生例文的具体解说,学会什么是文章的“动情点”。

破除写作神秘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写作“动情点”的作用,学习如何捕捉“动情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写作练习,进行实践体验,在体验、交流、评价中加深对写作原理的领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达到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例文的讨论以及个人生活经历、见闻的回味,认识写作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身边的感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捕捉“动情点”》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捕捉“动情点”》课件 (共30张PPT)
联 想
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
抒 情
抒发我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 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 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 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 小路,小路有意思。……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
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老爷爷坐在我面前跟我闲聊起来,嗓门宏亮,神态
自若,没有半点隔阂,似与老友神聊,羞得有那南 方人的小家子气的我无地自容。
• 杨勇的《心灵鸡汤》:鸡汤、有错别 的字条
• 爱和文化水平有关吗?
• 补充身体的营养,何尝不是补充心 灵的营养,拥有一颗懂得爱,懂得 感激的心,孩子将来会怎样?
我想,那位老太太一定不会忘记,在一辆公交车上, 曾有一中年男子亲自为他擦椅子上的水,扶着她坐上 去。
我想,我可能再不也会见到到他,但是,在我的生 命里,他就像一颗流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我 知道,他的光芒,虽然无法照亮整个世界,但能给人 带来短暂的兴奋与惊叹,也就是这短暂的一刻,能让 人眼睛为之一亮。

当妇女轻视他时,他没有争辩,而是离开。这 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宽容;当他知道女孩不愿和 他坐在一起时,他选择了放弃,这不是胆小,而 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当我望着他时,他给我一 个微笑,这不是做作,而是心地善良;当老太太 需要帮助时,他主动伸手,这不是逞英雄,而是 发自内心的淳朴热诚。
他真的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吗?不是的,他是个 真正地的男子汉,他的一言一行总能站在他人的立场 为别人解决难题,避免不必要发生的尴尬。要做到了 这些,多难!但他做到了。

第三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三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 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中,“鱼”和“水”的图案 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 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 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 现,“鱼”还有吉庆有余、 年年有余的蕴涵。 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 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 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 辉映。
2. 变换视角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 的看法,善于更换思考角度是思维灵活性的 一种表现。
抄袭可以理解
抄袭不可原谅
3. 寻求新的形式。
故事新编、书信、广告词、诊断报告、 剧本、辨论会、小小说、解说词、寓言故事、 说明书、小品。
例文借鉴
例文三点评:
《阿二是条狗》的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条 狗,用“狗眼”来看人间的世态冷暖。文中的 这位老人,虽然有不少子女,生活条件也不错, 但却是那样的孤独和寂寞。他平日只能与狗为 伴,跟狗说自己的心里话。而最后陪伴他离开 这个世界的也只有这条狗。老年人的孤独是一 个社会问题,但以一只“狗”的口吻叙述出来 , 别有一番滋味,读来催人泪下。
第二节 二、参考例文
理性思维的深化
我眼中的鲁迅(节选) 黄 金 要说出对我影响最大且最崇敬的人,鲁迅 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人之一。我不 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作为现代中国 人我深深的引以为豪。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
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母亲,面对外辱“没有 丝毫奴颜媚骨”(毛泽东语),倾其一生的精力 为民族的觉悟和精神的改造奋斗打拼;或“郁郁 独行”如“过客”(《野草/过客》),或“荷 戟彷徨”如“斗士”(《彷徨/卷首诗》);先 生执着自己的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在依稀微 茫的血色中奋然前行(《纪念刘和珍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掷 地做金石声的自白,即使是在今天,又有哪一个 具备起码良知的国人不为之动容?

2024_2025版高中语文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捕捉“动情点”教案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2024_2025版高中语文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捕捉“动情点”教案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第一节捕获“动情点”写作是对生活相识的逐步深化和再创建。

写作中的运思过程,就是相识的深化与成篇的过程。

所谓相识的深化与成篇,就是在写作中捕获“动情点”,让理性思维进一步深化,这是对写作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索,体现出显明的特性化色调,从而达到写作创新的更高要求。

只有在写作时常常想着去表达个人的感受与思索,并且努力捕获情感世界中最令人感动的点,学会运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提升文章的思维深度,才能促进相识的深化,才能写出新奇的文章来。

另外,相识的深化还有待于我们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去发掘。

我们讲“动情点”时所说的“横断面”,讲“理性思维深化”时所说的“递进式”结构,还有创新写作中的“新的形式”,都是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上考虑文章的成篇的。

《捕获“动情点”》主要讲解并描述了“动情点”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横断面”与“纵断面”的概念及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捕获“动情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理性思维的深化》从“感知须要理性的分析”等四个方面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着深刻、全面的方向发展。

《培育创新意识》从“开拓思路”“变换视角”和“寻求新的形式”三个方面讲解并描述了“创新意识”的培育方式及角度。

第一节捕获“动情点”让·彼浩勒助失明老人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

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装扮美丽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麻木不仁,有的还淡淡一笑,便扬长而去。

这天中午,法国闻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

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日上午有人给你钱吗?”“唉!”那盲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说着,脸上的神情特别哀痛。

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静静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忙地离去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三章第一节捕捉“动情点”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三章第一节捕捉“动情点”含答案

第一节捕捉“动情点”[对应学生用书P51]1.根据课文中的例子回答,什么是“动情点”?“动情点”有什么作用?[明确]动情点含义“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通过它能够引起我们的种种情思作用(1)“动情点”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2)“动情点"的渲染能在文中形成高潮,给2.阅读《噪音的世界》,说说作者的“动情点"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明确] (1)作者的“动情点”在于外界环境对心情所产生的影响,即由闹而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感想。

具体内容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纷乱嘈杂感到烦躁,转而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清凉。

(2)启发:只有捕捉“动情点”,才能创作出让人感动的好文章。

3.如何捕捉“动情点”?[明确]捕捉“动情点”错误!4.什么是“横断面”和“纵断面"?[明确] “横断面”就是从长过程中截取一段,或事物的一个侧面,或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场面,一个冲突,甚至一个情节,通过精细描绘更集中地表现中心.“纵断面”是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往下写。

5.写作时,如何处理“横断面”?[明确](1)“横断面”的截取一般就是写“动情点”及其连带部分。

(2)处理“横断面”的结构基本原则是“动情点”出现在文章尾部。

(3)处理“横断面"的谋篇要领是尽量“动情点”延后出现,并让倒叙、插叙和补叙为之服务。

(4)一般来说,短文宜写“横断面”,长文宜写“纵断面”。

错误!技法1错误!1.浓墨重彩指用详细的语言,极力地铺张,来设置动情点的方法[示例一]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

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评析:这段文字抒情气氛十分浓郁,回忆中的母亲养育“我们”的那些生活画面即是动情点,通过这些用心地渲染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感念,可谓浓墨重彩、摄人心魄.[示例二]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第三章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第三章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7-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作导引
高考·链接
作家与作文
素材·仓储
2.“动情点”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作为写作的触发点,“动情点”可以作为文章的引子,即处于 开头位置,也可将这动人心魄的触发点放于行文的高潮处。“动情 点”牵动全文的结构,文章采用插叙、倒叙、补叙、平叙中哪种叙 述方式是由“动情点”的位置决定的,在一篇不长的记叙文里,应尽量 让“动情点”延后出现,并让倒叙、补叙、插叙为之服务。
素材·仓储
作文教学同样如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双线并进。我 们后面所讲的情感、思维与创新都是建立在这两条线索之上的,而 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能够写出感受与思考的独特性。而个性 正是感受与思考独特性内涵的核心内容。在写作时经常想着去表 达个人的感受和思考,并且努力捕捉情感世界中最令人感动的点, 学会运用理性分析的方法提升文章的思维深度,这些都是促进认识 深化的手段。另外,认识的深化还有待于我们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上去发掘。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 从表现。我们讲“动情点”时所说的“横断面”,讲“理性思维的深化” 时所说的“递进式”结构,还有创新写作中的“新的形式”,都是从内容 和形式的和谐上考虑文章的成篇的。
第三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1-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导航·探究
高考·链接
作家与作文
素材·仓储
教学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 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
-2-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导航·探究
高考·链接
作家与作文
-3-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高中语文课件:第3章 第1节 捕捉“动情点”(人教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课件:第3章 第1节 捕捉“动情点”(人教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
赏读:人生的爱好是多元而个性的。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 人喜欢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 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人生的幸福因追求不同而异彩纷 呈。
温第馨9章晨读扩声系统调音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自第主9章学习扩声系统调音
二、“动情点”牵动着全文结构
“动情点”不仅决定全文高潮,也牵动了全文的结构。理解这 种结构处理上的变化,就需要用到叙事剪裁中的“横断面” 与“纵断面”。
写作时从长过程中截取一段,或事物的一个侧 横断 面,或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场面、一 面 个冲突,甚至一个情节,通过精细描绘更集中
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 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 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 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 了那些夜里我们声系统调音
温第馨9章晨读扩声系统调音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赏读:成功的学习是勤奋加思考,孔子说:“只一味读书而不 知思考,就容易受骗;只一味思考而不去读书,仍然不能解 除疑惑。”学习并思考着,思考并提高着,提高并继续学习 着,这样的学习,才会不断提升境界。
温第馨9章晨读扩声系统调音
自第主9章学习扩声系统调音
“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这质朴的话 引发了情感的渲染。“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 近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你在,就心安。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 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教案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教案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教案一. 教学内容:《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捕捉“动情点”第二节理性思维的深化第三节培养创新意识第四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一节整体的调整第二节局部的完善第三节语言的锤炼二. 教学目标:1. 学会对作文进行谋篇布局,掌握捕捉“动情点”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2. 掌握文章修改的方法,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 教学步骤:(一)第三章第一节捕捉“动情点”“动情点”是从认识的角度提出的。

由动情进而思索原因,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才能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

“动情点”并不排除理性思考,却注重情感的抒发。

“动情点”的渲染可以是浓墨重彩,也可以是白描。

只要铺垫充分,在篇幅不大的文章里也能形成高潮。

“动情点”决定全文高潮,也牵动全文结构。

要理解结构处理上的变化,需要从叙事剪裁中的“横断面”和“纵断面”入手。

“横断面”就是从长过程中截取一段,或者事物的一个侧面,或者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场面、一个冲突、甚至一个情节,通过精细描绘更集中地表现中心。

“纵断面”就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往下写,这种平铺直叙如果处理不好,文章就会松散累赘。

因此,叙事时要尽量截取横断面,不取纵断面。

在一篇记叙文里,要尽量让“动情点”延后出现,让倒叙、插叙、补叙为之服务,这是谋篇布局的要领。

一般来说,短文宜写横断面,长文内容繁多,要反映出事件的全过程或人物性格的变化,就不得不写纵断面。

但是写纵断面同样要讲究谋篇,讲究题材的切取,避免平铺直叙。

(二)第三章第二节理性思维的深化1. 感知需要理性的分析。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成若干侧面,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解的,这就是认识上的深化。

2. 对自己的感知还要能够作恰当的概括与说明。

3. 梳理思路,使理性的分析构成文章的主线,逐渐显示出文章的轮廓。

4. 段落安排上体现内容的递进关系。

(三)第三章第三节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写作要经历三个步骤:写起来、写充实、写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捕捉“动情点”三国时著名作家曹植很有才华,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结果招致了兄长曹丕的嫉妒。

曹丕称帝后,多次迫害兄弟。

有一次,他威逼曹植在踱七步之内必须做好一首诗,否则就得治罪。

怀才不遇的忧郁,手足相残的悲愤,让诗人灵感迸发,他不到七步就吟出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以豆、萁相煎,比喻骨肉相残。

诗人不是在保命,而是在愤怒地控诉!曹丕心生惭愧,又一次打消了杀害兄弟的念头。

正是由于曹植机智灵敏地捕捉到“动情点”——“本是同根生”,在他受到兄长的迫害时,以手足之情打动曹丕,才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也留下了一首千古奇诗。

1.根据课文中的例子回答,什么是“动情点”?“动情点”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1)作者的“动情点”在于外界环境对心情所产生的影响,即由“闹”而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感想。

具体内容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纷乱嘈杂感到烦躁,转而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清凉。

(2)启发:只有捕捉“动情点”,才能创作出让人感动的好文章。

3.如何捕捉“动情点”?【答案】 捕捉“动情点”⎩⎨⎧注重情感的抒发浓墨重彩或白描合理布局,形成高潮4.什么是“横断面”和“纵断面”?【答案】 “横断面”就是从长过程中截取一段,或事物的一个侧面,或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场面,一个冲突,甚至一个情节,通过精细描绘更集中地表现中心。

“纵断面”是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往下写。

5.写作时,如何处理“横断面”?【答案】(1)“横断面”的截取一般就是写“动情点”及其连带部分。

(2)处理“横断面”的结构基本原则是“动情点”出现在文章尾部。

(3)处理“横断面”的谋篇要领是尽量“动情点”延后出现,并让倒叙、插叙和补叙为之服务。

(4)一般来说,短文宜写“横断面”,长文宜写“纵断面”。

技法一 如何捕捉“动情点”[技法·点拨]“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通过它能够引起我们的种种情思。

古人见柳思别离、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就是和心境吻合的情感触发点。

很多观众对有的节目主持人产生了审美疲劳,不是他们主持的不好,而是他们习惯于只把握一种“动情点”——落泪。

单一的动情形式演变成固定的煽情方法,看多了自然就会失去兴趣。

实际上,人在不同事物面前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动情点”,即使是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的人有时候也会有所不同。

有时候一个人在类似情况面前也会因为年龄的变化、经历的增多、立场角度的改变而触发不同的“动情点”。

人有喜怒哀乐愁很多种感情,当你看见沿街乞讨的人会心生怜悯,当你遇到儿时伙伴时会喜出望外,当你听说坏人坏事时会义愤填膺,当你面对挫折时会沮丧彷徨。

更深一步,只是一个“哭”,失去亲人时是伤心欲绝地哭,久别重逢时是喜极而泣地哭,身陷困境遇人帮忙时是感动地哭,有时候甚至是含泪的微笑,那到底是笑呢还是哭?为什么笑,又为什么哭?哭哭笑笑里面蕴涵的是什么?学生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千差万别直接影响到他对“动情点”的捕捉。

同样是看一部电影,观众会出现多次的高潮反应,一方面是因为电影本身创设了多个“动情点”,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动情点”又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欣赏电影《孔雀》,有的人受到女主角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感染,有的人感动于哥哥虽然傻乎乎却很是善良的性格,而有的人却一面唏嘘弟弟的堕落,一面感慨生活可以无情地改变一个人,还有的人无法完全理解妈妈对于智力低下的哥哥的极度关爱,以至于导致弟弟妹妹对哥哥的仇恨。

那么,这里面就有激励、感动、愤慨、无奈和茫然很多种感情。

我们都很熟悉每年的“3·15”晚会,面对揭露出来的质量问题,受害群众觉得无比气愤,没遇到此事的群众也担心不已,而制假、售假者却害怕自己被暴露。

他们的“动情点”一样吗?发现“动情点”,捕捉“动情点”,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使写作时情感的流淌更加真实自然,从而更好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增强文章的力度。

一、细节渲染“动情点”叙事类的文章要截取人物的动作、心理、肖像、语言等细节,并将这些微小的细节生动的描述出来,打造真实而感人的“动情点”,才能使文章真实感人。

如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夏家家规》中的片段:放着周杰伦的《牛仔很忙》,媳妇嗑着瓜子在沙发上看电视。

“天啊!亲爱的,你怎么了?”丈夫回家惊呼。

只见地上拖鞋东一只西一只,桌上零食堆成小山似的,厨房里碗没洗,洗衣机里衣服没晾,走道还有水渍。

“呵呵,我好像把家弄得太乱了?”巧儿看着自己的杰作,还有丈夫生气的表情,心想,家规果然不能犯啊。

王婆婆出门,“王阿姨,你可真有福气,娶了个这么懂事的儿媳。

现在的年轻人啊,整天只知道网购啊、刷微博啊,吃饭也不叫老人,上回我坐公交车,还听见一姑娘在车上高声大叫呢。

你们家媳妇就不同,平时见着也会打招呼,这孩子好!”婆婆听着邻居这番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时光荏苒,那些年提过的老规矩被“高富帅”、“拼爹”等网络新词冲击着,逐渐被遗忘。

我们的心灵被名誉、物质等绑架,像漂在大海的浮萍,打扫记忆的房子,才发现岁月如泥沙,而一些老规矩却如磐石。

一个静谧的黄昏,儿子把媳妇巧儿发在微博上的帖子抄下来读给母亲听。

“我们夏家也有家规的……要不,人家会夸我有个懂事的好儿媳吗?”“妈,看来这些老规矩很实用啊!”儿子见母亲很是自豪,忍不住笑了。

【评析】这一个片段写夏家的媳妇巧儿嫁到夏家后,婆婆要求她遵守夏家的家规,开始时她不适应,后来一步步适应了,原来家规也有宣扬和继承的必要。

第一段对家里凌乱的布置的描写,细化了生活中的情景,显现出了巧儿懒散的生活习惯,与下文的转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后面婆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是自豪”等细节中,可以看出夏家家规所产生的作用。

这样就抓住了文章的“动情点”,达到了感人的目的。

二、对比凸显“动情点”对比显示差异,差异打破平衡,情感的起伏也在所难免了。

今昔对比、贫富对比、美丑对比、顺逆对比等,都可化为文章的“动情点”,引起情感的波动。

如重庆高考优秀作文《救赎》:望闻问切,我看见祖父微眯着眼睛,用一只布满皱纹的手轻按着病人的脉搏,像是把握住了五千年中华之脉,延绵至今。

祖父说:“这是在救人,也是在自救。

”我被祖父的话深深打动,看着底部泛着煤黑的药罐被明火温柔地舔着。

里面的药汁咕噜咕噜地冒着泡,升起袅袅的药香。

我想,这用三碗水熬成三口的药汁,正是中医珍贵精华所在:救赎与自我救赎。

中医在救人的同时,也洗涤了自我的良心。

祖父说:“如今的社会人情淡漠,在那些西方的医院里,医生与护士戴着口罩,病人好像从不曾见过他们的面容。

他们的仪器固然先进,但却冷冰冰,不也少了点人情味吗?”正说着,祖母从里面端出来一碗刚熬好的中药,递到一位病人手中,满脸是关怀的微笑。

我失神,那一刻如沐春风。

是啊,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欠缺,人们之间少了那份原始纯朴的人情味,好像世界都暗淡无光了。

有人说,是良知的缺席,让我们变得如此孤单与孤寂。

中医仿佛就是这样一个民族的救赎者,在人与人之间,以一碗满是药香的中药传递着,解救灵魂,在救赎别人的同时,一颗医者救济苍生、悬壶济世的悲悯之心也被救赎。

【评析】作者通过祖父母的动作、神情以及“我”的心理等来表现中医的温情,通过医生冷漠的表情和冰冷的仪器来写西医的冷漠和无情,通过对比,彰显文章的“动情点”,凸显作者对中药的特殊情感。

三、景、物寄寓“动情点”若一味地直接抒情,则会显得空洞、外露、直白,巧妙地运用“此景”或“彼物”设置文章的“动情点”,使景或物与内心融合,借景抒情或寄情于物,就能加强文章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强文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使文章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锦绣》片段:这幅锦绣在墙上挂了很久,远远望去便只见一片混混的黑。

我把它浸入水中清洗,红的、蓝的、金的色彩,一点点溢出,流入我的眼睛,幻化为一段难忘的记忆。

不曾想到,这幅小小的锦绣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阻拦了我与外婆相见的念头达十年之久。

八岁以前,父母因忙于事业,把我托给外婆抚养。

在外婆家寄养的还有我的表哥、表姐。

我年纪最小,平日颇受外婆宠爱。

外婆的绣活在村中是数一数二的。

那年,外婆从镇上买回了新的绣线,给即将结婚的小舅绣了两条鸳鸯被面后,又用余下的绣线绣了一幅锦绣,藏蓝的底,青绿的叶,大朵大朵的向日葵用金色的绣线细细地勾出,铺展开一片灿烂。

小小的锦绣,大大的魅力。

我们三个孩子心里痒痒的,个个都想将锦绣占为己有。

手心手背都是肉,外婆只得承诺,期末考试,谁的成绩最好,锦绣就归谁。

年幼的我多么喜爱那幅锦绣啊!每天我都踏着山鸡清亮的鸣叫,来到村口的老槐树下,背诵一段段的课文。

心中对那幅锦绣的渴望,硬生生地让我将枯燥的课文背出一股甘甜,背出一股“少年有志觅封侯,手持鲲鹏万里游”的豪情,带着露水的晨风拂面却没有半点寒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全班第一。

当我兴冲冲地跑到家时,那幅锦绣却不见了。

原来是远嫁的小姨带着小表弟回来,小弟一眼就看上了那幅锦绣,抱着死活不肯撒手,外婆只得将锦绣给了他。

……这篇文章借物发挥,借写一物来写情,意蕴丰富,“小小的锦绣,大大的魅力”,小小的锦绣具有阻隔并又拉近作者与外婆情感的力量。

文章构思巧妙而机智,以“锦绣”为动情点,借对锦绣喜爱、期盼、失去的描写,感情真诚而朴实,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这种借用一种道具来表现情感的方法,比直接写更有意蕴,更有文采。

四、巧妙裁剪凸显“动情点”通过调动各种不同的叙述顺序、加强细节描写等方式来“浓缩”文章的结构,使情感更加集中、动人,“动情点”更凸显。

如《父亲的布底鞋》讲述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小故事,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后来成了“响当当的人物”,但他“向来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着想”。

作者在安排结构时,围绕“布底鞋”这一线索,采取倒叙思路,先交代父亲是“响当当的人物”,却“向来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然后再追述原因,讲述父亲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很穷,虽然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县重点学校,却因为缴不起学费而面临失学,是全村人凑出学费帮他完成学业的,而当时家里同样困难的四奶奶送来的就是这样一双布底鞋。

作者把村里人在生活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帮助父亲完成学业作为“动情点”,并在高潮中自然而然地推出“人活着,不能光为了自己”的主题。

这样处理,不仅在文章开头就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而且脉络清晰,主旨明确,饱含深意。

[真题·验证]一、真题再现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