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1.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1.2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
A 为增长型,B 为稳定型,C 为衰退型
(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 (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 (×)
(3)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 化。 (√)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 (5)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6)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 (×)
用样方法得出的数值是种群密度还是种群数量? 提示: 种群密度。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λ>1 时,种群 密度增大;λ=1 时,保持稳定;λ<1 时,种群密度减小。
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 调查 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思维拓展】 (1)在自然环境中,种群一般呈“S”型增长,生物迁入一个新的 适宜环境后, 一定时期内的增长可看作“J”型增长, 但绝不能认为“S” 型曲线 K/2 前的部分是“J”型曲线。 (2)“J”型曲线增长率=ΔN/Nt=λ-1(定值)。若 λ>1,则种群密度 增大,为增长型种群;λ<1,则种群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λ=1, 则种群密度不变,为稳定型种群。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考纲展示]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Ⅰ Ⅱ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 本的数量特征。 (2)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
①样方法 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 的动物。

XXXX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本知识整合必修3课件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

XXXX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本知识整合必修3课件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
❖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 种群增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 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
❖ (5)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或溶氧量)的变化关系
❖ 1.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 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 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1个群落 系统
B.1个生态
❖ C.8个物种
D.8个种群
❖ 解析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叫做种群。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 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生 活在同一池塘中的鲫鱼为1个种群,生活在同 一个池塘中的地中海鳎鱼为1个种群。鲫鱼为 1个物种,地中海鳎鱼为1个物种。因此,题 中8个池塘里的鱼可看作2个物种,8个种群。
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 ❖种概群念个:体单位时的间比内率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 ❖ ②种意群义个:体是总决数定的比种率群。大 小 ❖和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的(4重)年要龄因组素成。 ❖ (3)迁入率、迁出率
增长型
衰退型 变化趋势
❖ ①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 比例。
❖ 1.探究原理
❖ 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酵 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的成分、空间、 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 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做曲线,从而掌握 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 2.探究目的
❖ 3.假设
❖ 酵母菌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其种群 数量的增加会受到种群密度影响。
❖ 答案 B
❖ A.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d点 ❖ B.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b点 ❖ C.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到逐渐加快是在

必修3 第4章 种群与群落

必修3 第4章 种群与群落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进行防 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 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雌雄个体 数目的比例。 (3)性别比例:种群中_________
2、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 密度下降。
§意义: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
雌性和雄性个体数 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 高等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常见于人 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稳定型
衰退型
增长型
衰退型
稳定型
增长型
衰退型
增长型
稳定型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 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吗?
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 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33
(2)根据上图分析,将各年龄组成类型、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变 化趋势用线连起来。
①均匀分布
④出生率、死亡率 ⑥年龄组成
②种群密度
⑤集群分布 ⑦性别比例
③随机分布
将上述序号填在合适的横线上: ②④⑥⑦ 。 (1)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_________ ①③⑤ 。 (2)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的是:_______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最常见)
分析: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变化的依据是 什么?
3

生物必修3复习第4章种群和群落222778

生物必修3复习第4章种群和群落222778
3.生产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可用_性_引_诱_剂诱杀害虫
的雄性个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杀虫效果。 4.意义:
_性_别_比_例_通_过_影_响_出_生_率_来_影_响_种_群_密_度_。
二.种群的分布型
㈠.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 置状态或空间布局称之为种群的空间特征。
㈡.类型:
1.均匀分布
在群落中生态作用最大、并对群落的外 貌、结构和群落环境起决定作用的物种。
㈢.种间关系 ㈣.空间结构 ㈤.群落的演替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
㈠.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丰富度) 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物种的丰富度。
2.特点: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 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2.提示: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 在相关性。
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 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 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提示: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 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 相对稳定;
A

AB
寄生
A B
B
时间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Go
资料分析: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1.答:①单独培养: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 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②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 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 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 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 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 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 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 竞争。

高中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
2.种群密度 (1)什么是种群密度? 答案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在自然区域一定 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多少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3)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一定相同吗?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一定不同吗? 答案 同种生物在不同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不同生物 在同一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可能相同。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学习 目标
1.记忆、理解种群的数量特征。 2.理解种群四个数量特征的内在联系。 3.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基础知识导学
一、种群与种群密度 1.种群 (1)某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鱼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 (2)某池塘中所有的蝌蚪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蝌蚪是青蛙的幼体,青蛙种群还应包括成年和老年的青蛙。 (3)分布在朝鲜和我国长白山地区的全部白桦树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答案 不是。不在同一个自然区域。
答案
返回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
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D )
A.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成蛙
B.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生物
C.一个生态瓶
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藏羚羊 解析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成蛙并非该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故不是一个种
群,A错误;
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群落,B错误;
一个生态瓶属于一个小生态系统,C错误;
解析答案
返回
答案
(4)结合上述实例,什么样的群体才是种群? 答案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5)种群、个体和物种的关系 ①下图表示个体、种群、物种之间的关系,请判断A、B、C的名称。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4.1、2 种群和群落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4.1、2 种群和群落

3.性别比例:种群中________数目的比例。
①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 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 化趋势的重要依据。②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四、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产生原因:在________、气候适宜、________等条 件下。
2012· 广东· T27 2011· 江苏· T25 2010· 山东· T8 2010· 浙江· T32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T32 2012· 江 苏· T27 群落的结构特 2012· 福建· T3 2011· 海南· T20 征Ⅰ 2011· 海南· T23 2011· 江苏· T17 2010· 广东· T2 2010· 江苏· T30 2010· 天津· T5 群落的演替Ⅰ 2012· 海南· T17 2011· 海南· T24 2011· 安徽· T6 2010· 海南· T19 三年4考 三年9考
积方法 技能升
练真题 悟考情
课时作业

基础导学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1)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取样关键: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3)常用取样方法:________、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________的动物。
样方法计数有一定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 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 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 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2.种群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 种群空间特征表明种群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而数量 特征则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 3.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 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其虫卵则可用 样方法调查。

必修三第4章第一二节种群和群落

必修三第4章第一二节种群和群落

具 黄鹂、杜鹃等 有 明 山雀、啄木鸟等 显 的 分 层 现 画眉等 象
影响分层(垂直)现象的因素: 植物:光照强弱
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意义: 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空间和食物等 环境资源的能力
2、水平结构——镶嵌分布
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 响(即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
种群数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即 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__环__境_容__纳__量 (K值)后,将停止增 长。
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增长率= Nt-Nt-1 =出生率-死亡率
Nt-1 Nt-Nt-1
增长速率=
导致森林破坏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 不同于
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措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诊断与思考
×(1)一个池塘中所有的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2)一个生物群落中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具有两
种种间关系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
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A、两个湖泊
中的鲤鱼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种群 个体
种生同活种种群种在群同的群生一?物特区的域征内 全部 个体。 群落
B、东海海底中
的所有生物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C、一块稻田里的幼蚜
D、非洲马赛马拉大草原上所 有的成年、幼年的雌、雄角马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决定)
固定小动物
怎样保证小动物生活状 态?为什么? 湿棉花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种群ppt-58页文档资料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种群ppt-58页文档资料

充裕
连续增长 环境条件
答案: 出生率
人工控制
看一看:当刚迁入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种群增长速率较快,接
近“J”型曲线;当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环境中的容纳量接近饱和,种
群增长减缓,呈“S”型曲线,最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思一思: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S”型增长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种群的增长率在各个阶段不相同所致
• 1.种群概念的理解
•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
群的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 种群是不存在的。
• (3)两个方面
• ①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繁殖 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②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 单位,也是基因库的最小单位。

↓ 计数

标志重捕法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确定调查对象

捕获并标记
(数量为N1) ↓
重捕、计数
.

• 特别提醒:(1)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计数原则:
•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 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 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下图。
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 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2)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 它们的种群密度。
•(4) 种 群 虽 然 是 由 许 多 同 种 个 体 组 成 的 , 但 它 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 一个有机整体。种群的特征是个体所不具有的, 个体只能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
•(5)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2011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2011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③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
(2)性别比例 ①♀>♂→增长快; ②♀≈♂→相对稳定; ③♀<♂≈增长慢。
三、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两个概念 ①样方:样方也叫做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 部分个体的集合。 ②随机取样:在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 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既满足随机性又 满足独立性的取样。 (2)常用的取样方法 ①五点取样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 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当调查对象的总体分布为长条形时,可采用等 距取样法。 (3)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另外调查某种 昆虫卵、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用样方法 。 (4)计算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三、“J”型曲线
前提条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 受空间、食物、天敌 充裕、气候适宜、 等制约的有限的自然 没有敌害等理想 状态 状态
种群增长率 K值的有无 曲线形成的原因
增长率为常数 (无限增长)
无K值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 降;0和K时的增长 率为0,K/2时增长 率最大 有K值
差值为正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
(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人为因素:如人工养殖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
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 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如下:
(1)年龄组成
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大; ②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
归纳整合
(2)逻辑斯蒂增长——“S”型曲线
二、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的探讨 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反映的是种群数量在一个有限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教学ppt
8
• 2.举例说明人工顶极群落?
• 【提示】 人类可以模仿自然,建立人工顶 极群落,如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在发展橡胶的 同时,按自然顶极群落的分层现象,中部配 置金鸡纳、大叶茶,下部种植草本植物砂仁、 黄花菜等,形成了乔灌草结构的人工混交林, 这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也有效地防止 了水土流失,改善了自然环境,获得顶极群 落的效果。
•(3)④ 与 ② 相 比 , 结 果 不 同 是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 线是________。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种间关系有关知识
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情况。根据图形分析,一
教学ppt
17
• 2.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 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 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教学_p_p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教学ppt
20
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包括垂直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
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
候,演替就不再进行
了。
教学ppt
6
•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 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
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
(climax)。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种群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种群ppt

•种群分布型(浙江科技版) •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 括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三种类型。 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可以有不同的分布 型。小空间尺度上种群的随机分布、均匀分布 和集群分布如图所示:
•(1)小空间尺度上生物种群的分布受到种群内 和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受到物理环境的结 构影响,或者同时受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 •(2)在大的空间尺度上,种群内的个体都是成 聚集分布的,如北美洲大陆上的越冬和繁殖鸟, 都集中分布在几个被称为“热点”的地区。种 群在热点地区有比非热点地区高得多的种群密 度。又如中国的大熊猫种群,就成群分布而集 中生活在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秦岭等山 脉。
• 4. “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 5. 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 关系探究 • 6. 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 素 • 7. 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 • 8.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 探究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的变化
答案:
同种
数量
制订计划
标志重捕法
想一想:种群必须具备“三同”,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
• 解析:8个池塘里有6个池塘养鲫鱼,2个池塘 养地中海鳎鱼,生活在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 鲫鱼为一个种群,生活大同一个池塘中的地 中海鳎鱼为一个种群。鲫鱼和地中海鳎鱼不 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8个池塘中的鱼可看作 两个物种,八个种群,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 答案:D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 的是( • • )
• 1. 种群的分布型哪种类型常见? • 【提示】 集群分布是常见的分布型,如 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蛾类因趋光性、蚯蚓因趋湿性和藤壶附着在 同一块岩石上而形成集群。人类在地球表面 也呈集群分布。 • 2.种群均匀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 均匀分布是种内斗争的结果, 如动物的领域行为、树木争夺树冠空间和根 部空间所进行的斗争,以及沙漠植物争夺水 分所进行的斗争,都能导致均匀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在标志重捕法中,为保证标志个体与非标志个体在重捕时 的概率相等,标志技术及其操作应注意: (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不影响动物的身体正常,不会对 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产生影响。 (3) (3)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 有可能改变被捕食的概率,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志个 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准。 (4)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 会消失。 (5)根据重捕样本中标志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 ,可计算出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标志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重捕中的标志个体数。
2.(2008 年江苏卷)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 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A.① .
生态 系统 采集 对象 马尾 松 鲫鱼 甘草
B.② .
现有 生物量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③ .
D.④ .
年采 收量 1000 m3 3600kg 300kg 500kg
年增长率/% 2 35 20 30
马尾松林 淡水湖泊 山地 滩涂
2.(2008 年广东卷)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常见的一种自然现 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 A.不规则波动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 D.季节性消长 解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某些藻类等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解析: 这一现象若出现在海洋则为赤潮,若出现在淡水湖泊则为 水华。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种群数量的短期内暴长。 答案: 答案:C )
1.在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种 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 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 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的 差值为正时, 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 (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人为因素:如人工养殖
名师点睛: 名师点睛 渔业中通常以重量为产量的指标,影响资源重 量的有两个因素,即自然死亡率和渔捞死亡率(即捕鱼量); 同样也有两个使资源重量增加的因素,即生长量和补充量。 如要维持持久产量,就要使种群数量保持平衡,即要:自 然死亡率+渔捞死亡率(即捕鱼量)=生长量+补充量,这意 味着在资源未利用期内,资源种群数量大致年复一年地保 持平衡;当开始利用资源时,受利用种群数量开始变小, 渔捞死亡量(即捕鱼量)必须由以下三种方式得到补偿:① 更大的补充量;②更大的生长量;③减少自然死亡。当种 群密度处于“S”型增长曲线的拐点K/2时,种群增长量最 大。
归纳整合
一、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分析 1.类型 (1)指数式增长——“J”型曲线 (2)逻辑斯蒂增长——“S”型曲线
二、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的探讨 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 型曲线的探讨 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反映的是种群数量在一个有限 环境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如下图。
1.关于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探讨:由图中可看出,种群数 量在不同时期或期间的数量有多少之别,种群增长率也有 快慢之分。 2.关于制约因素的探讨 在0→2期间,食物、生存空间充裕,种内斗争、天敌等因 素的制约强度小。 在1→4期间,环境中各制约因素的作用强度逐渐增大,在 1→4 4时期及以后达到最大。 3.关于“S”型曲线与“J”型曲线,波动曲线的包含与被包含关 系 在图中,0→3期间,近似于“J”型曲线,可以说“S”型曲线包 含了“J”型曲线,但这一段不等于“J”型曲线。(在“J”型曲线 中瞬时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在“S”型曲线中该值是不断变化 的)
跟踪训练
1.(2009 年广东卷)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 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解析: 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 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 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项为种 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 答案: 答案:B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考纲内容及能力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 量的动态变化Ⅱ 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 的研究Ⅱ 7.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 群落的演替Ⅱ
考向定位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种群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3.“J”型曲线和“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 及特征 4.“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5.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究 6.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条件 7.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 8.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探究
(4)两个方面 ①内涵: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 和死亡率等一系列特征。 ②外延:有复杂的种内关系。 2.种群的特点:一个种群不是简单个体的累加,而是具有 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等一系列特征的 有机整体。
二、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互关系可图示如下:
1.在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 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3)K值:又称 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最大数量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 4.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方法提示: 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两个概念 ①样方:样方也叫做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 部分个体的集合。 ②随机取样:在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 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既满足随机性又 满足独立性的取样。
种群数量的变化
基础梳理
1.研究方法:构建数学模型的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 问题→ 出合理的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 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提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提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J”型曲线 N (1)条件:理想环境; (2)公式: t=N0λt 。 3.“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环境; (2)定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 长曲线;
第1节 第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基础梳理
种群及其数量特征
基础梳理
同种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_________生物 的全部个体。 2.种群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①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 数量 最基本的__________特征。 五点取样 等距取样 ②调查方法:样方法(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和 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死亡率 ①概念 a.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种群密度 ②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__________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迁出率 ①概念: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解析: 解析:本题通过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 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 力。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故B正确。 曲线a代表的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 越低,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所以A、C正确。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 A C D 剧烈,故此d点不是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的 点。 答案: 答案:D
(2)常用的取样方法 ①点状取样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这种 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当调查对象的总体分布为长条形时,可采 用等距取样法。 (3)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另外调查 某种昆虫卵、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 用样方法。 (4)计算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 值。
归纳整合
一、种群概念及其特点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①“同种”:指同一物种,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 ②“全部”:指一个群体,包括该物种的幼体和成体等。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热点聚焦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应用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 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 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S”型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可先回忆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在纵轴上找出K值和K/2 值,然后再找出K/2值在“S”型曲线上所对应的点,仔细 分析比较就可以发现,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最大,而斜率 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就是增长率(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增 长率大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可获得最大的生物量,种群 在该点的恢复能力也是最强的。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而 选项A、C是种群个体数量在K值时所具有的特征,选项D 是K值的定义。 答案: 答案:B
(4)年龄组成 ①概念: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 目的比例。 增长型 衰退型 ②类型:__________、稳定型和__________。 变化趋势 ③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______________。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3.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 置状态或布局。
型曲线和“ 型曲线的比较 三、“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型曲线和 项目 前提条件 “J”型曲线 食物和空间条 件充裕、气候 适宜、没有敌 害等理想状态 增长率为常数 (无限增长) 无K值 无种内斗争, 缺少天敌 “S”型曲线 受空间、食物、天 敌等制约的有限的 自然状态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 下降;0和K时的增 长率为0,K/2时增 长率最大 有K值 种内斗争加剧,天 敌数量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