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合集下载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提高对对联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基本结构3. 对联的韵律特点4. 创作对联的方法和技巧5. 对联的应用和鉴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对联的基本结构及韵律特点2. 创作对联的方法和技巧3. 对联的鉴赏能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引导学生领悟对联的魅力。

3. 实践操作法:分组创作对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结构:介绍对联的上下联、横批等要素。

3. 分析对联的韵律特点:讲解平仄、对仗等韵律知识。

4. 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经典对联,总结创作规律。

5. 小组合作创作对联:分组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6. 展示和评价:挑选优秀对联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7. 总结课程: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收集不同类型的对联,如春联、寿联、挽联等,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对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古迹、名胜等地,了解对联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感受对联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联创作:评价学生的对联作品,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对联教材,提供系统的对联知识。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对联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篇一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对联常识的介绍;2、难点:对联的练习。

三、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四、授课时间:2个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先给学生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片段(略)师生共同分析对联妙处,导入新课。

(二)、教学目标展示:今天我们要学习:1、对联起源2、对联特点3、学对歌诀4、对联种类(三)、讲析目标:1、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2、对联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奇妙的对联》说课教案

《奇妙的对联》说课教案

《奇妙的对联》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2.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课前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课中展示,讨论、欣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懂得如何对对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课时安排一课时二、说教材:本单元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

要求学生搜集对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

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

对本单元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三、说学生:本单元注重小学、初中以及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要与本册课本中古诗文课文相联系,可以让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古诗文中对仗的句子,并学习对联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步骤:1、谜语导入激情引趣: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说: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谜底是什么?对联?注意“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对了,谜底就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

我们对它并不陌生。

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

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的特点?该怎样张贴?如何尝试创作简单的对联?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奇妙的对联”世界。

2、关于对联的尝试,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都看过对联,都记得一些对联。

谁先来把你最熟悉的对联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找三到四个同学)请你们结合生活,再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对联,好吗?(1)对联,也叫__、__、__等;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第一章:认识对联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定义和起源使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1.2 教学内容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汉语独特的文学形式,由上下两句话组成,对仗工整,意义相关。

对联的起源:介绍对联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

对联的基本结构:上联、下联和横批。

1.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定义和起源,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生动展示。

分析对联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自主创作一组对联,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二章:对联的修辞手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使学生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对联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创新能力2.2 教学内容对联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对联创作中。

2.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对联,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并进行交流和欣赏。

第三章:对联的意义和价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对联在汉语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对联的热爱和传承意识3.2 教学内容对联的意义:对联在表达情感、寓意深远方面的作用。

对联的价值:对联在传承文化、丰富语言等方面的价值。

3.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对联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学生创作一组有特殊意义的对联,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四章:对联的创作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创作技巧使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出优秀的对联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4.2 教学内容对联的创作技巧:选词、对仗、意境等方面的技巧。

创作优秀对联的方法:如何构思、修改和完善对联。

4.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创作技巧,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创作对联,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优秀对联,并进行交流和欣赏。

第五章:对联的应用和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对联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对联的热爱和传承意识5.2 教学内容对联的应用:节日、庆典、装饰等方面的应用。

奇妙的对联试讲稿

奇妙的对联试讲稿

奇妙的对联试讲稿1. 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者。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奇妙的对联”这个话题。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对联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创意无限,既能展示智慧,又能传递情感。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我将给大家介绍对联的基本概念、创作技巧以及对联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 对联的基本概念对联,顾名思义就是一对相对应的词句,通常呈现在纸张的左右排列。

它以一对对称的短句相互呼应,既要求表达的内容相对应,又要求字数相等。

而对联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从祝福吉祥的词语到描述自然景物的片段,无所不能。

对联通过字词的巧妙搭配和句子的结构安排,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维的启迪。

3. 对联的创作技巧3.1 对仗技巧对联的对仗是指左联与右联相对应的关系。

对仗有以下几种形式:•对仗平行:左联与右联词语的形式、声调、韵脚等都相对应,如“水落石出,云开雾散”。

•对仗交错:左联与右联的对仗词语呼应的是前一句的后半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如“春风送暖,花开人笑”。

•对仗转换:左联与右联出现的是同义词或反义词,通过转换位置表达相同或相反的含义,如“鱼跃龙门,龙飞凤舞”。

3.2 韵脚技巧对联的韵脚是指在对联中使用相同的韵母或者相似的音韵效果,使得对联更加优美和和谐。

韵脚的使用可以增加对联的韵味,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作家的才华和创意。

3.3 意境表达技巧对联不仅要求对仗和韵脚的巧妙运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在创作对联时,作家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对景物、人物、情感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和观点。

通过对联的内容和结构的精心安排,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4. 对联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表达,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体现。

对联的创作和欣赏过程是一种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方式。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大家没少看到过对联吧,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篇1奇妙的对联【学习导航】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资料链接】一、对联的起源: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

二、对联的种类: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1、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元宵节联)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教师节联)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

(“八一”节联)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荷开并蒂;芍结双花。

箫管并举;凤凰来仪。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以上都是旧时常见的婚联,现在许多人在撰写婚联时则喜欢推陈出新,比如有的以双方职业入联,有的赞颂新事新办:眼镜大夫,采中西,治顽疾,药到病除,交称华佗扁鹊;(医生)斯文小姐,呕心血,育桃李,餐忘寝废,堪誉蜡烛春蚕。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案:《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对联,认识对联的特点和分类。

2.学会欣赏和创作对联,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联的特点和分类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创作出优美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

2.指导学生参考一些优秀对联的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一些著名的对联,引起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并和学生讨论对联的定义和形式。

Step 2:理解对联的特点(10分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押韵等。

Step 3:了解对联的分类(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对联的各种分类,如平仄对仗、押韵对仗、对印对仗等。

Step 4:欣赏和分析对联(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对联,并帮助学生分析对联的特点和优美之处。

Step 5:创作对联(2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词语主题,例如春天、爱情、友谊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对联,然后学生在班级内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对联作品。

Step 6:展示和评析(15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并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析,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Step 7:总结与扩展(15分钟)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对联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和欣赏中多加运用对联。

可以邀请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对联作家和作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自己创作一首对联,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前期的导入和讲解,生动地介绍了对联的特点和分类,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对联。

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和对联的鉴赏能力。

但是在创作环节,时间会比较紧张,可以适当延长创作的时间或将创作的时间分为两个课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在展示和评析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分析对联的优缺点,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1【课文类型】活动课。

【课前准备】1、收集对联:⑴ 收集楹联:① 了解什么是楹联。

② 主要从祠堂、庙宇、古建筑中获得。

③ 选择较有文化意义的加以整理。

⑵ 收集春联:从春节期间人们所贴的对联中去搜集。

⑶ 收集商业用联。

⑷ 收集喜庆、婚、寿、挽等联。

2、阅读资料,网上查询。

3、了解对联的有关基本知识。

【活动目的】1、知识: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2、能力:⑴ 品味对联形式与内容。

⑵ 学会欣赏对联。

⑶ 学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⑷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兴趣。

【活动过程】一、导入对联二、对联来源的发展介绍三、对联的分类1、由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对联,然后归类。

2、分类标准。

四、对联欣赏1、趣味联(讲一个趣味对联故事)。

2、古对联(楹联、春联、商业联、喜庆联、挽联)。

3、现代联。

五、对联课堂活动1、对联与名人。

2、猜谜。

3、对联断句。

4、读准对联。

5、改对联。

6、学对对联。

六、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知识七、作业:收集、交流《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2【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让学生尝试对对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用多媒体播放对联,请学生看对联猜店名(先引起学生兴趣)二、请学生欣赏名联,并说出其中包含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三、由学生归纳对联知识:平仄、对仗四、布置作业分组(每组5~6名学生)各出十条上联(每联字数在7字以内)。

第二课时一、课堂对对子(每组各选5条让同学对,孰优孰劣由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二、测试评价结合高考题,专门出一份与对联有关的试卷。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

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

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完整获奖版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完整获奖版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雷雯各位领导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奇妙的对联》,接下来下列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第一部分:说教材奇妙的对联,是普高必修一的综合性学习,我们职高教材里虽没有这一课,但对联的学习充满趣味,能让学生了解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第二部分:说学情职业中专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于古诗文学习兴趣不浓。

故在学习对联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初中小学所学知识,用趣味性的对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练习的设计上,尽量简单,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欣赏——朗诵——讨论,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对联的魅力,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2、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对对联的方法,能够对出简单的对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会拟写对联;课时安排:1课时第四部分:教学过程环节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通过影视剧中经典充满趣味性的对对联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视觉上给予冲击,创设情境。

我将演示:《唐伯虎点秋香》片断,并通过PPT展示视频中的趣味对联,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二: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常识通过串讲法带领学生学习对联的基本常识,重点掌握对联的六大特点和三种对联对法。

在举例时尽量引用一些小学初中学习过的对偶性的诗句,以便于学生理解。

1、讲述对联起源、分类等基本常识。

2、展示几幅对联,让学生自主探讨对联的特点3、总结:字数相等,用字不重;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内容相关,仄起平收。

4、对联对法:一般上下联的联意存在着并立、对立、顺连环节三: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在掌握对联基本常识和对法后,选取经典的充满趣味的对联展示给学生。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对联的定义、来源及发展历程。

②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和常见表现形式。

③能够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韵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联,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气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对联的基本知识结构。

2.对联的基本表现形式。

3.欣赏对联的韵味与内涵。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对联的内涵。

2.如何根据韵味和音律判断对联的好坏。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2.图片解析法。

3.课外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请学生欣赏以下几组对联,然后让学生谈谈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五谷不分贵贱粗,六合只论是非清。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步:讲解1.对联的定义与来源。

对联是汉族传统的一种文学形式。

其所谓对联就是古代的联语、衬字、衬语等的统称。

对联源于古代简练的文体,起源较早,大约在唐朝。

兴盛于明代,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往来春秋之际,常要用对联来增添节日气氛、增进友谊。

2.对联的基本结构。

对联的基本形式是“上下联”的排列组合,即上联与下联联接紧密或衔里呼应。

在这种典型的排列形式中,上联与下联往往构成一组完整的意义,且上下联一般以四个字为一组。

3.对联的表现形式。

对联的形式很多,但总的来说,它们有以下几种特点:①押韵字必须相同。

②词意相近相对。

③对上对下意境相协调,意思相关,意味深长。

④语言简练、形式规范、朗朗上口。

⑤对联还应具有富有文化内涵和韵味的特色。

第三步: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下几组对联,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一组,给出自己的理由。

1.“山居采菊人归去,天气晚来风起。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四步:欣赏请学生欣赏课堂上提供的各种对联,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对对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二、教学内容2. 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韵味相生。

3.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如何编写一副合格的对联。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联相关资料,如对联书籍、网络资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对联,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二、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2. 教师讲解对联的特点,包括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韵味相生等,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艺术魅力。

三、学习对联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1. 教师介绍对联的起源,让学生知道对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2. 教师讲解对联在唐宋时期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对联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编写对联(10分钟)1. 教师示范编写对联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编写一副合格的对联。

2.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行编写对联,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编写对联的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否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学生在编写对联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对联的种类:春联、婚联、挽联、寿联等。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共3篇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共3篇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共3篇《奇妙的对联》说课稿1很多人都听过“苏轼的三年豆蔻年华,范成大的五十年龙钟”,这是古人有意为之的对联。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艺术形式之一,属于汉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而今天我介绍的是新版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奇妙的对联》,该课文主要介绍了对联的特点、全国各地的对联文化和写对联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和魅力,启发学生的文化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对联这种文化形式的美好。

一、参与活动、启发思路首先,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竞技意识,体会与拥有对联素材、掌握相关技能的小伙伴的愉快竞赛过程。

活动内容包括:为同学提供对联题目,获得先到者的小奖励;自由组成队伍,通过自行设计对联、采用对联样本,创作出一副对联,即制作工具提供媒介的方式来推广对联文化。

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和魅力,启发他们对对联的思考和创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文分析《奇妙的对联》这篇课文,是由对联专家赵云鹏编写的,在语言组织、内容精华和专业性上有一定保证。

教材特别按照性别区分,让男孩和女孩分别练习写对联,体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

课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联的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对联是由两个句子组成的,前后句相对称,内容上或意境上互相呼应,交相辉映,达到文脉相承,意义生动的效果。

第二部分,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地域特色。

对于不同的地方,对联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也体现了我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多样性。

对于那些对联并不熟悉的学生们,通过学习全国各地的对联文化,增进认知和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是写对联的方法和技巧。

从字形、词义、声调、格律、文化等五个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在学习写作的同时,也锤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堂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对联文化,我设置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

其中有通过幼儿园过来的对联涂鸦,引发学生的ON思考,迸发出绘画的灵感;也有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学习全国各地的对联文化,并从中获取写对联的创作灵感和技巧;还有利用对联文化来丰富学生的周末生活,并鼓励学生向家人朋友展示自己写的对联等等。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周建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奇妙的对联》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它主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

因此在教学这一专题时,就不能只注重对联知识,虽然中考、高考语文卷中,都出现了对联题目。

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就把三维目标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

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这堂课综合考虑了如下因素:1.围绕学科特点,立足教材,把握要点,突出语文性,2.符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增加趣味性,3.联系社会实际,灵活选择,注重实用性,4.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基础,增强探究性,5.增加文化含量,丰富思辨性。

基于以上五个因素,我对本专题做了分四步走的设计:第一步,了解对联: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学生归结出对联的基本特征,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内容相关等,从演绎到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二步:欣赏对联,通过欣赏学生和教师搜集的奇联妙对,体会不同种类对联的创造方式,真正体会对联的奇妙特征,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文化的探究学习,同事能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每一个奇妙的对联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第三步:评改对联,这实际上是对对联特点的深化过程。

《奇妙的对联》教案王

《奇妙的对联》教案王

《奇妙的对联》教案王第一章:对联的起源与发展1.1 介绍对联的起源:对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桃符,起初用于驱邪避凶,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1.2 讲解对联的发展历程:从唐代开始,对联逐渐兴盛起来,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对联文化。

1.3 介绍对联的基本特点: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深远。

第二章:对联的基本技巧2.1 讲解对联的平仄规律:介绍平仄的概念和分类,讲解对联平仄的搭配规则。

2.2 教授对联的对仗技巧:讲解对仗的概念,教授如何运用对仗技巧写出优美的对联。

2.3 分析经典对联案例:分析著名对联的构思巧妙之处,让学生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

第三章:对联的创作方法3.1 教授自创对联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和比喻等手法,自行创作对联。

3.2 讲解对联的修改技巧:介绍如何对对联进行修改,使其更加完美。

3.3 组织学生进行对联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四章:对联的应用与欣赏4.1 介绍对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对联如何在节日、庆典等场合中运用。

4.2 讲解对联的欣赏方法:介绍如何从平仄、对仗、意境等方面欣赏对联。

4.3 欣赏经典对联作品:分析著名对联的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五章:对联比赛与交流5.1 介绍对联比赛的形式:讲解对联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5.2 教授如何准备对联比赛:引导学生充分准备,提高比赛成绩。

5.3 组织学生参与对联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联交流,分享对联创作心得。

第六章:对联与诗词的关联6.2 讲解对联在诗词创作中的作用:介绍对联如何为诗词增色添彩。

6.3 结合诗词创作对联实例:通过诗词实例,讲解如何将对联融入诗词创作中。

第七章:对联与书法的关系7.1 介绍对联与书法的密切联系:讲解对联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7.2 讲解对联书法的审美特点:分析对联书法在笔法、结构、布局上的独特美感。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奇妙的对联说课哈林格尔中学周丽琴一、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2.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课前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课中展示,讨论、欣赏。

学习对对联的方法,能够对出简单的对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明确对联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做对联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课时安排:1课时二、说教材:本课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

要求学生搜集对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

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

对书本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三、说教学步骤: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让学生讲对联故事。

(一)对联按内容分,有哪些种类?1、春联:2、喜联(或称婚联):3、名胜联:4、自勉联:5、挽联:6、寿联:7、行业联:8、节日联等。

(二)对联的特点有哪些?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结构相应4、语意相关5、节奏相称6、平仄相协活动一:梳理对联常识指出下面对联的错误并改正:①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下联:时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修改: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下联:时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字数相等②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雪融化万朵梅花扑鼻前修改: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融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③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随旧岁离去下联:春风习习新气象随新年来到修改: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融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避免同字、平仄相异,仄起平收对联的张贴要求:张贴对联: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如有横批,在上面。

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即阅读时面对对联从右向左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建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奇妙的对联》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它主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

因此在教学这一专题时,就不能只注重对联知识,虽然中考、高考语文卷中,都出现了对联题目。

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就把三维目标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

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这堂课综合考虑了如下因素:1.围绕学科特点,立足教材,把握要点,突出语文性,2.符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增加趣味性,3.联系社会实际,灵活选择,注重实用性,4.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基础,增强探究性,5.增加文化含量,丰富思辨性。

基于以上五个因素,我对本专题做了分四步走的设计:第一步,了解对联: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学生归结出对联的基本特征,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内容相关等,从演绎到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二步:欣赏对联,通过欣赏学生和教师搜集的奇联妙对,体会不同种类对联的创造方式,真正体会对联的奇妙特征,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文化的探究学习,同事能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每一个奇妙的对联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第三步:评改对联,这实际上是对对联特点的深化过程。

通过辨析和修改对联,完成对对联基本知识的再认识,并为创作对联做好铺垫。

第四步,拟写对联,也就是对对子,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提高自己与别人的交流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创作思维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兼顾对联的基本准则,把辩证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

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对联用毛笔写出来,即使是不会写毛笔字的同学,也可以尝试一下。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这个环节,对联的各个步骤,才算圆满完成。

使学生对对联有了系统的认知和感悟。

反思本节课和学生共同学习奇妙的对联,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要时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分析、探究、鉴赏中找出对联的规律,领会其特征和内涵,并且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才能体会对联的奇妙,只有举一反三才能主动去挖掘和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走向对联生长的沃土,去领略它那美妙的风光和乐趣。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学生在自己生命的航船驶出学校这条大江进入生活的广阔海洋的时候,仍然能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必然会受益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