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酮的合成进展(1)
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天然香料中,麝香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瞩目的一种香料,它具有独特的气味,被广泛应用于香料、化妆品等行业。
然而,麝香的采集一直存在着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污染等问题。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天然麝香的替代品。
从这个角度出发,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的研究入手,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此领域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1. 麝香酮的定义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独特的气味,是麝香香料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麝香酮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备受关注。
2. 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的生成机制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的生成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
通过对植物中麝香酮的合成途径、生物合成酶等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的生成机制,为寻找替代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麝香酮生成机制研究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麝香酮生成机制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资助科研项目、组织学术交流等方式,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评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4. 对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天然麝香的代替品的寻找,还对我们认识植物合成途径、生物合成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将为香料、医药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总结,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领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参与其中,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本篇文章以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生成机制为主题,深度探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这一领域的支持作用,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全面而深入地呈现了主题内容。
光学活性麝香酮的合成研究进展_朱海军
( 2) 催化剂的配体必须存在手性源。 ( 3) 手性催化剂中一个金属中心原子与配体 组成手性络合物。 1. 3 不对称催化反应 在底物进行不对称反应时加入少量的手性催 化剂, 它与反应底物形成高反应活性的中间体, 催 化剂做为手性模板控制反应的对映面, 经不对称 反应得到新的手性产物, 而催化剂在反应中循环 使用, 达到手性增值或手性放大效应。
反应物, 并用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ufida 进行微 生物的氧 化反应, 得到 手性 试剂( S)- 2- 羟甲 基丙 酸, 然后再精心加工成天然的产物 3 和非天然的 产物 2( 图 1) 。
图 1 异丁酸合成产物 3
1988 年, Xie Zhuo- Feng 等人[ 13] 用化学- 酶催化法 合成了(- )- 麝香酮。他们利用假单胞菌荧光脂肪酶催 化水解消旋- 二乙酰酯为( R)- 构型, 然后再与三碳环 连接从而合成 3。1991 年, Paul, Dowd 等人[ 14] , 利用
利用手性源合成光学活性的麝香酮, 首先必须 要有手性源。尽管酶催化剂具有高立体专一性和高
催化活性的特点, 可以规模生产, 前景广阔, 且环境 友好, 但酶活性催化要求的条件相当苟刻[ 20] 。 1. 2 手性助剂的不对称反应
借助于手性助剂与反应底物作用成为手性中
间体, 经不对称反应得到新的反应中间体和原手 性助剂, 回收手性助剂, 得到新的手性麝香酮。
2003 年 10 月 第 30 卷第 5 期
#专论与综述#
云南化工 Yunnan Chemical T echnolog y
光学活性麝香酮的合成研究进展X
麝香酮合成的新方法
麝香酮合成的新方法麝香酮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其生产方式单一,很难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合成方法,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麝香酮的结构及性质麝香酮是一种类似芳香环的有机化合物,化学结构为C17H26O7,熔点为162-164℃,沸点为315℃,主要以油状无色液体或白色结晶状固体形式存在,具有清香的气味。
二、麝香酮的合成方法1. 酯交换法酯交换法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麝香酮合成方法,它可以将芳香醛和甲酸酯进行酯交换反应,从而得到麝香酮。
该反应一般是通过一种称为“催化酸性”的催化剂完成的,其中,常用的催化剂是甲酸钠、硫酸钠和硫酸铵等。
2. 醛加成法醛加成法是一种新型的麝香酮合成方法,它可以将芳香族烃与醛反应,从而得到麝香酮。
该反应一般使用钯催化剂完成,其中,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钯碘化物、钯硫酸盐等。
三、麝香酮合成的新方法1. 连接型聚合反应连接型聚合反应是一种新型的麝香酮合成方法,它可以将多种有机碱和芳香族烃经过合成反应,从而得到麝香酮。
该反应通常使用高效的有机催化剂,其中,常用的催化剂是亚甲基双氧化钛,也可以使用其他催化剂,如铁钴钼催化剂等。
2. 醛异构化反应醛异构化反应是一种新型的麝香酮合成方法,它可以将芳香族烃与醛反应,从而得到麝香酮。
该反应通常使用钯催化剂完成,其中,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钯碘化物、钯硫酸盐等。
此外,该反应还可以使用其他催化剂,如铁钴钼催化剂等。
四、结论麝香酮的工业化生产对于满足市场的需求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寻找高效、低成本的合成方法,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新型的麝香酮合成方法,如酯交换法、醛加成法、连接型聚合反应等,它们可以更有效地合成麝香酮,从而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麝香酮的合成
麝香酮的合成
麝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
下面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1. 首先,在丙酮中加入一定量的湿氨,使溶液呈碱性。
然后,用氯乙酸酐逐滴加入溶液中,并加热搅拌。
2. 随着氯乙酸酐的加入,反应溶液会逐渐变为白色沉淀。
在反应进行时,需继续加热并搅拌。
3. 反应进行数小时后,将产物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
4. 产物(氨基酮)经酸化处理,即将其与醋酸混合,并搅拌。
5. 对于醋酸中的麝香酮,可以通过蒸馏和结晶得到纯的麝香酮。
上述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麝香酮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合成的麝香酮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率和纯度。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合成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决定。
麝香酮 有机结合
麝香酮的合成研究进展摘要:麝香酮(3- 甲基- 环十五烷酮)是麝香具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组分,是麝香香味的主要来源,不仅可用作高级定香剂,而且还可用于医药。
关键词:麝香酮;合成麝香是中国的特产,《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梁陶弘景《本草集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历代著作均有记载。
麝香以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痫,外治跌打损伤及疮毒等症而著称[1]。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功能成分,化学名为3- 甲基环十五烷酮,分子式为C16H30O,分子量为238。
其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体,具有麝香的特殊香味,熔点为33 ℃,熔化后呈黏稠状液体,沸点为130 ℃/1.6 kPa,相对密度为0.920 0~0.926 8,折光系数为1.479~1.489,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油类溶剂。
雄性麝鹿生殖腺的分泌物(即天然麝香)经水蒸气蒸馏可分离出麝香酮,干燥后为红棕色的粒状物[1]。
麝香酮可作为香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沉柔、令人愉快的强烈麝香香气,而且能使香精具有高雅、润和的香气,是不可多得的高级调香料。
同时,麝香酮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
麝香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北京医药界首先把麝香酮单独制成气雾剂和含片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
1.麝香酮的合成麝香酮的用途广泛,但天然品来源有限且价格昂贵,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人工合成来加以补充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
于是,麝香酮的人工合成吸引了众多化学家的兴趣,对麝香酮的人工合成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取得了许多理论和应用成果。
同时,开发可应用于生产的光学活性麝香酮合成工艺,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1.1消旋麝香酮的合成研究1906 年Walbaum 从天然麝香中分离出一个具有麝香香气的大环酮类化合物,引起了众多化学家的兴趣。
1926 年Ruzicka 确定了这一个具有麝香香气的大环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为3- 甲基环十五酮,俗名麝香酮。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α李 全 刘复初(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650091)摘要 对开链化合物分子内闭环合成麝香酮进行了评述。
参考文献57篇。
关键词 麝香酮 环化 合成一.前言麝香酮是麝香中最重要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组份,是麝香香味的主要来源,可作高级化妆品的定香剂,能治疗多种疾病[1,2],但天然来源稀少。
自1926年R uzicka 确定了它的结构(32甲基环十五酮,1)[3]以来,人们对其人工合成工作作了大量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开链化合物分子内闭环;二是通过大环化合物扩环或缩环。
这些合成方法不仅对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有参考意义,而且使其人工合成产品代替部分天然来源成为可能。
其人工合成方法已有许多不同侧重的评述[2][4~9]。
本文仅对由开链化合物分子内关环合成1的进展情况作一介绍。
二.羟醛缩合闭环法该法主要是利用二酮中间体2闭环合成1,由于2闭环时Β位同时引入甲基,具有一定的优势。
人们对该法的研究主要是2关环闭合剂的筛选和2的合成。
1.2的合成(1)电解法 1947年,Sto ll 首先合成并使用2a 为中间体合成1[10],4由蓖麻油裂解的主要成分102十一碳烯酸通过PdC l 2氧化得到,但3不易得,而且交叉电解使产物复杂,分离纯化困难。
H 3C C O(CH 2)4COOH 3+H 3C C O (CH 2)8COO H 4电解2a后来有人改用易得的42羰基戊酸与1,62己二酸单酯交叉电解制备82羰基壬酸,再电解偶联得到2a ,但电解使用的铂电极昂贵、产物纯化困难。
(2)丁二烯聚合法 1976年,T su ji用石油化工产品丁二烯为原料,经由下面反应制得2b[11]:由于第二步反应异构化现象严重,给分离目标产物带来困难。
1977年,他用5制备了6、7,再经[8+8]偶联、去保护得2a[12],解决了上述异构化带来的问题。
1978年,他再次改进该法,用丁二烯与一氧化碳、乙醇调聚制备了8,再经氯化钯氧化、氢化、[8+8]电解偶联得到2a[13],使合成路线缩短,成本降低。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麝香是中国的特产,《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梁陶弘景《本草集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历代著作均有记载。
麝香以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痫,外治跌打损伤及疮毒等症而著称[1]。
在国家药典中,有10%的中成药需用麝香,北京和上海应用麝香配伍的中成药达1/4以上。
目前京沪两地医药界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中成药主要有苏合香丸、紫雪散、周氏回生丹、牛黄清心丸、第一丹、西黄丸、六神丸等。
这些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制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小儿高烧、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五宫科炎症、乳腺炎、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疾病均收到良好疗效。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功能成分,化学名为3-甲基环十五烷酮,分子式为C16H30O,分子量为238。
其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体,具有麝香的特殊香味,熔点为33℃,熔化后呈黏稠状液体,沸点为130℃/1.6kPa,相对密度为0.9200~0.9268,折光系数为1.479~1.489,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油类溶剂。
雄性麝鹿生殖腺的分泌物(即天然麝香)经水蒸气蒸馏可分离出麝香酮,干燥后为红棕色的粒状物[2]。
麝香酮可作为香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沉柔、令人愉快的强烈麝香香气,而且能使香精具有高雅、润和的香气,是不可多得的高级调香香料。
同时,麝香酮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
麝香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北京医药界首先把麝香酮单独制成气雾剂和含片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
1麝香酮药理活性1.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实验表明,大鼠多次灌服麝香酮5mg/kg剂量能明显地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
这并非是直接兴奋中枢,而是由于麝香酮激活肝微粒体药物转化酶的作用,加速肝内戊巴比妥钠代谢失活的结果。
与上述结果相反,如果麝香酮剂量为100~500mg/kg,可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
故麝香酮小剂量兴奋中枢,大剂量则抑制中枢[3]。
关环法合成麝香酮
关环法合成麝香酮:1 应用长链二元酸合成麝香酮2 0 0 8年,日本静冈大学的T a k a b e 小组E l O3 以十五碳二元酸为原料,经过酯化、酮醇缩合、甲磺酰基取代、消除、甲基化五步反应,合成出消旋麝香酮该合成路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较短,每步产率都较高,分别达到9 9 、8 5 、8 1 %、9 O 和7 6 ,总产率约为4 7 ;特别是在( E ) 一2 的合成上,显示出很好的立体选择性。
但其中的甲基化反应需要使用格氏试剂,制备和使用格氏试剂大多需要无水无氧的操作条件,如能解决这一问题,该路线在工业上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8 ] 林先顺.麝香酮( mu s c o n e ) 的合成研究[ J ] .广东药学。
I 9 9 5( 2 ):3 5 —3 7 .[ 9 ] 王韶旭.麝香酮合成新方法的研究[ D ]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 0 0 2 :3 0 —3 12 应用有机金属催化剂介导的缩合反应合成麝香酮2.1 T i C I4/B u3N应用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2 0 0 2 年,T a n a b e 小组_ 1 由1 ,1 O 一二溴癸烷与乙酰乙酸甲酯通过亲核取代、水解脱羧合成出中间体1 ( 2 ,1 5 - 十六烷二酮) ,或用1 ,9 一癸二烯与丙酮通过自由基偶联合成1 ,然后以其为原料,T i C 14 /B u 3N 为催化剂,通过交叉羟醛缩合反应合成2 ,2 再通过不同反应条件脱水得到3 和4 ,最后催化氢化得到目标产物( R) 一m u c o n e ,工艺如图2 。
该合成路线,初始原料易得,但通常制备重要中间体1 的产率不高,其合成一直是关环法合成麝香酮的一个难点;T i C 1 遇水、遇氧易分解,反应需要严格无水无氧。
此外,该路线在合成( R ) 一麝香酮中使用了较昂贵的试剂——2 ,2 ' - 双( 二苯膦) 一1 ,1 一联萘( B I N A P ) 类催化剂。
一种麝香酮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832770.6(22)申请日 2017.09.15(71)申请人 江西凡生实业有限公司地址 344800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城西生态高新区(72)发明人 方国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代理人 董芙蓉(51)Int.Cl.C07C 45/62(2006.01)C07C 49/385(2006.01)C08F 8/48(2006.01)C08F 12/0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麝香酮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麝香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加入聚苯乙烯树脂附载的1,2-二醇、3-甲基二烯酮,甲苯以及对甲苯磺酸吡啶盐,搅拌加热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第一缩酮化合物;加入第一溶剂以及催化剂,加热回流至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第二缩酮化合物;加入第一溶剂以及酸溶液,搅拌至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经过滤、洗涤后分离出第一有机层,将第一有机层中的溶剂进行常压回收后得到第一烯酮化合物;在反应瓶中加入醇溶液以及金属催化剂,利用氮气及氢气对反应瓶内的气体重复置换,在常温常压下至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减压精馏后得到麝香酮。
本发明提出的麝香酮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可在工业上进行批量生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07602363 A 2018.01.19C N 107602363A1.一种麝香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反应釜中加入第一预设质量的聚苯乙烯树脂附载的1,2-二醇、第二预设质量的3-甲基二烯酮,第一预设体积的甲苯以及第三预设质量的第一催化剂,搅拌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聚苯乙烯树脂附载的第一缩酮化合物;在第二反应釜中加入聚苯乙烯树脂附载的所述第一缩酮化合物、第二预设体积的第一溶剂以及第四预设质量的第二催化剂,加热回流至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聚苯乙烯树脂附载的第二缩酮化合物;在第三反应釜中加入聚苯乙烯树脂附载的所述第二缩酮化合物,第二预设体积的所述第一溶剂以及第三预设体积的酸溶液第一预设温度下搅拌至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经过滤、洗涤后分离出第一有机层,将所述第一有机层中的溶剂进行常压回收后得到第一烯酮化合物;在一反应瓶中加入所述第一烯酮化合物,第三预设体积的醇溶液以及第五预设质量的金属催化剂,利用氮气对所述反应瓶内的空气重复置换第一预设次数,然后利用氢气对所述反应瓶内的氮气重复置换第二预设次数后,在常温常压下至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减压精馏后得到所述麝香酮。
一种高效温和制备麝香酮的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01972.1(22)申请日 2016.01.06C07C 45/78(2006.01)C07C 49/385(2006.01)(71)申请人安徽瑞邦香料有限公司地址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经济开发区裕民路南侧(72)发明人韩朝金 马飞 栾志华(54)发明名称一种高效温和制备麝香酮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温和制备麝香酮的方法,将麝香破碎、过筛、乙醇浸泡、乙醇回流提取、水回流提取,制得滤液;将滤渣用热水浸泡、热压蒸馏提取制得热压提取液;将热压提取液与滤液浓缩、离心、洗涤、蒸馏水溶解制得溶解液;将溶解液调节pH,用陶瓷膜过滤、循环洗涤、加纯净水溶解、脱色、过滤、喷雾干燥即得麝香酮。
本发明可以提高麝香酮的纯度,达到99%以上,且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处理条件温和温和,不会对麝香酮造成影响,提取效果好,能提取麝香中99%以上的麝香酮,具有高效、快速、纯度高等优点。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6349038 A 2017.01.25C N 106349038A1.一种高效温和制备麝香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麝香破碎,过60-100目筛,然后用40-50℃的75-95v%乙醇浸泡3-5小时,然后用8-15倍重量75-95v%乙醇回流提取3-4次,每次回流3-4h,过滤,取滤渣、滤液备用;2)将滤渣用8-15倍重量的水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3-4h,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液与步骤1)中的滤液合并备用;3)将步骤2)中的滤渣用50-55℃的热水浸泡4-8小时,然后用6-9倍质量的注射用水热压蒸馏提取4-6小时,热压提取需控制容器压力在0.3-0.5MPa,温度在90-125℃,制得热压提取液;4)将热压提取液与步骤2)中合并后的滤液合并,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5-1.35的浸膏,加入乙醇,离心得沉淀,其中离心转速为11000-14000r/min,离心时间为30-40min,离心次数为1-3次;5)将沉淀依次用3-5倍重量的无水乙醇、丙酮分别洗涤,将洗涤后的沉淀用3-5倍蒸馏水溶解,制得溶解液;6)将溶解液调节pH为4.8-5.5后,用膜孔径为0.01μm-2μm的陶瓷膜进行过滤,然后用pH 为4.5-5.5的酸性水溶液循环洗涤陶瓷膜,弃滤液,再用pH为7.9-8.6的碱性水溶液循环洗涤陶瓷膜,加纯净水进行溶解,得到水溶液;7)将步骤6)中得到的水溶液加入脱色剂进行脱色,脱色处理时的温度为42-48℃,脱色时间为0.8-1.2小时,脱色完毕经过滤后得到脱色液;8)取脱色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入口温度为120-130℃,出口温度为105-110℃,即得麝香酮。
麝香酮合成的新进展_陈寒松
麝香酮合成的新进展陈寒松 刘秀芳 徐汉生(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 摘 要 按合成方法分类,综述了近12年来麝香酮合成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麝香酮 关环 扩环 麝香不仅是名贵的香料,而且也是一种名贵的药材。
麝香酮(muscone,3-甲基环十五烷酮,1)是天然麝香的主要成分,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又是天然麝香珍奇香气的主要来源。
由于天然麝香来源稀缺,半世纪以来,麝香酮的合成一直吸引着众多化学家的兴趣,新的合成方法层出不穷。
现将近12年来,合成麝香酮的主要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根据麝香酮的大环结构,其合成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1)关环法;(2)扩环法;(3)在β位插入甲基法。
1 关环法关环法就是先合成α,ω-双官能团化合物,然后再合环而成的方法。
这是合成麝香酮较早采用的方法,但由于早期的一些方法产率太低而不被重视。
近十多年来,人们又重新注意到这种方法,并进行了改进。
新的方法原料易得,步骤减少,产率提高了。
1.1 羟醛缩合早在1951年,Sto ll M [1]就最早采用乙酰乙酸乙酯与1,10-二溴癸烷反应制得2,15-十六烷二酮(2),再经过羟醛缩合,氢化得到了麝香酮,该方法产率极低,总产率仅5%。
尽管如此,这个古老的方法为人们开阔了思路,40年来,人们一直为改进这个方法进行了大量工作,而近12年内人们的工作重点在于提高2的产率。
王永铿等人[2]对合成2的方法作了改进,他们选用环氧乙烷与乙酰乙酸乙酯作为原料,制得α-乙酰丁内酯,然后开环溴化,再制成格氏试剂与1,6-二碘己烷反应增长碳链,最终得到2。
关环制脱氢麝香酮时,他们运用了溴代异丁烷的格氏试剂与AlCl 3的混合物,关环率达到了42%。
该路线原料价廉易得,产率也较高。
1.2 狄克曼缩合这种方法是先制得二酯化合物,经过狄克曼缩合后,再作进一步处理可得麝香酮。
Oga wa T[3]经过较为繁杂的步骤制得二酯化合物8,在甲基铜锂试剂的作用下发生狄克曼缩合,再经过琼斯氧化得R-麝香酮。
麝香酮合成新技术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麝香酮合成新技术的研究姓名:王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化学工程指导教师:方云进20080321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l页麝香酮合成新技术的研究摘要麝香酮(3一甲基环十五酮)是名贵中药麝香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天然麝香的药理作用,同时也是名贵的麝香香气的主要来源。
由于天然麝香来源稀缺,因此麝香酮的人工合成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同时,因其大环结构的特殊性,它的合成对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研究了以l,10.二溴癸烷、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过相转移催化缩合、水解制得合成麝香酮的关键中间体2,15.十六烷二酮的反应。
通过考察影响2,15.十六烷二酮收率的主要因素及正交试验,探索出合成2,15.十六烷二酮的最佳实验条件,产品收率为87%。
其次,本文以TiCl4及催化剂B为催化剂组成Ti.媒介反应体系应用于2,15一十六烷二酮的分子内羟醛缩合,使2,15.十六烷二酮进行关环,成功合成了脱氢麝香酮。
考察了影响缩合反应收率的各种因素,得到环化的最佳实验条件,脱氢麝香酮的收率可达92%。
实验最后用钯碳催化剂对制得的脱氢麝香酮催化加氢合成了最终产物麝香酮,并研究了影响加氢收率的因素,麝香酮的收率可达95%。
本文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易行的合成麝香酮的路线,为麝香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实验基础。
关键词:麝香酮;2.15一十六烷二酮;羟醛缩合;相转移催化;加氢反应ResearchonSynthesisofIⅥusconeAbstractMuscone(3-methylcyclopentadecaJlone),whichhaSthee行ectofpha肌acolo鼢istheotmaiorin星印dientoftherare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musk.ItisalsothemainresourcetofindathesmellofrareInuskpemmes.Ith弱伊eateconomicalbenefitssimplesyntheslstherouteformusconebecauseofthede?妫椋悖椋澹睿悖?ofnatllralresource.MorcoV%therelstheoreticalvalueforprep撕ngthemaCrocycliccompoundsduetoitsspecialstmc哳e·forsyntheslsmuscone,wasFirstly,2,15-heXadecanedione,whiChisthekeyprecursorsynthesizedbyphasetraIls右琵catal如ccondensationandhydrolysisprocessusmg1.10.dibromodecaneandacetaceticesteraStherawmaterials.Theoptimizationoperatmgconditionswasobtainedthrou曲theexp耐ment.Theyieldof2,l5-hexadecanedioneisachievedto87%.:Secondly’thecatal”icsyst锄composedbyTiCl4-PEAwasappliedt0theintr锄olecul2urtosynmesize3-IneChyl-2-ringclosingald01condensationof2,15-hexadecanedionecyclopentadecenone(abbreVdehydrogenatedmuscone).Thee虢ctSofoperatingconditionsSuchascatalystconcentration,reactiontimea11dratioofsolventweresmdied.TheoptimizationofringclosllrereactionwaSaChieVedto92%·operatingconditionswaSobtained.Ttleyieldt0nmsconebyPd/CcatalySt·Finally,t11edehydrogenatedmusConewashydrogenatedAndtheyieldofmusconewaLsachievedto95%.AneaSyandeconomicalsyntheSisrouteformusconewasfoundinmismesis,anditwillbeagoodsⅥmlesismemodforthcla唱e—scales皿hesisofmuScone·K∞啊ords:Mus∞ne;2,15.Hexadecmedione;AldolcondenSation;PhasetraIls断catalysls;Hydrogenation作者声明我郑重声明:本人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
麝香酮的合成
麝香酮的合成李茹【摘要】以尼龙-11的下脚料11-溴代十一酸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DL-麝香酮,总收率32.1%.产物及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认.【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04(012)003【总页数】3页(P222-224)【关键词】麝香酮;11-溴代十一酸;2,15-十六烷二酮;合成【作者】李茹【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4.4麝香酮(Muscone)即3-甲基环十五酮(3-Methyl-cyclopentadecanone)是麝香的主要成分,麝香不仅是名贵的香料,又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贵重药材。
由于天然资源极其有限,特别是麝作为珍稀动物被保护后,天然麝香来源紧张,价格昂贵,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人工获得麝香的方法,而麝香酮的合成则是有机合成者追求的目标。
本文以尼龙-11的下脚料11-溴代十一酸作为初始原料,设计出一条步骤少、产率高、可大批量生产的有望工业化的合成麝香酮的新方法。
新合成路线(Scheme 1)由4步构成:(1) 采用洪赛迪克尔—博罗丁银盐脱羧溴化作用的Cristol改良法[1]由11-溴代十一酸(1)合成1,10-二溴癸烷(2);(2) 2与乙酰乙酸乙酯在乙醇钠的作用下反应后,水解生成2,15-十六二酮(6);(3) 6在碘化乙基锌环合剂作用下选择性的发生分子内环合生成去氢麝香酮(7);(4) 7在催化剂(5% Pd-C)作用下催化氢化还原为麝香酮(8)。
1 实验1.1 仪器与试剂FLASH EA1112型元素分析仪;Shimadzu-IR435型红外光谱仪(NaCl涂片);DMX-300型核磁共振谱仪(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APEXII型FT-ICR质谱仪。
碘乙烷、锌粉、碘、乙酰乙酸乙酯、乙醇、四氯化碳、甲苯、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硫代硫酸钠、无水硫酸镁等均为分析纯;红色氧化汞、硫酸铜、盐酸为化学纯。
麝香酮的合成及优化
麝香酮的合成及优化刘金玉;胡彦汝;杨丰科【摘要】以环十五烷酮为原料,通过羰基的保护、溴的取代与消除、羰基的脱保护以及甲基化合成麝香酮,同时优化合成麝香酮的反应条件,提高了麝香酮的产率,最终产率约为33.5%.%This paper used cycolpentadecanone as reactant, by protecting carbonyl group, bromine substitution reaction, elimination reaction, deprotection of carbonyl group and methylation to synthesize musk ketone.While optimiz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synthetic musk ketone and increasing its yield, the yield reached 33.5%.【期刊名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7)006【总页数】5页(P609-612,618)【关键词】麝香酮;合成;优化【作者】刘金玉;胡彦汝;杨丰科【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3.54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早在东汉时期麝香就被称为香料之王,它是高档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定香剂[1]。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中最具生理活性的组分,是天然麝香香气的主要来源。
麝香酮在香精中能起到定香、烘托、圆润等作用,在调香上极为珍贵,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2-3]。
它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4-5],在我国药典中,它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以及促进多种腺体分泌的作用,是治疗神志昏迷的重要药物。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马丽锋;陈韶蕊;申凤娟;李丽娟;黄文杰;马吉海
【期刊名称】《河北化工》
【年(卷),期】2014(037)006
【摘要】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功能成分,不仅可用作高级定香剂,而且还可用于医药,因其天然品来源稀缺,故大量需要通过人工合成而得.概述了近年来合成麝香酮的3种主要方法:开链双官能团化合物分子内闭环法、大环化合物扩环法和插入甲基法.提出由于人工合成麝香酮的方法存在合成步骤长,设备及操作条件较苛刻,成本高,收率低等问题,故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很少,以环十五烷酮为中间体通过插入甲基法合成麝香酮的途径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总页数】5页(P31-34,87)
【作者】马丽锋;陈韶蕊;申凤娟;李丽娟;黄文杰;马吉海
【作者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6;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6;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6;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1.3;R914.5
【相关文献】
1.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J], 王宁;方云进
2.关环法合成麝香酮的研究新进展 [J], 李建民;王晓琴;解丽娟;张忠诚
3.(R)-麝香酮的手性合成研究进展 [J], 张琦霞;张晓伟;詹雄杰;张鲁笑宁;龚永富;高勇
4.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J], 马丽锋;郝六平;李丽娟;陈慧;马吉海
5.(±)—麝香酮和(R)—麝香酮的自由基扩环合成法 [J], 王大升;王道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 07- 02 作 者 简 介 : 王 宁(1982- ), 男 , 山 东 省 烟 台 市 人 , 现 就 读 于 上 海 市 华 东 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硕士研究生。
早 在 1951 年 , Stoll M [16]就 最 早 采 用 乙 酰 乙 酸 乙酯与 1,10- 二溴癸烷反应制得 2,15- 十六烷二酮, 再 经 羟 醛 缩 合 、氢 化 通 过 控 制 单 取 代 反 应 , 经 选 择 性 水解 、纯 化 等 一 系 列 复 杂 操 作 , 最 终 得 到 了 麝 香 酮。其反应方程式为:
4 结论
虽然文献报道的合成麝香酮的方法较多, 但真 正 实现工 业 化 生 产 的 很 少 。综 上 所 述 , 采 用 插 入 甲 基法和扩环法由于原料不易得, 并且合成步骤较烦 琐, 很 难 得 到 较 大 的 发 展 。笔 者 经 过 实 验 认 为 采 用 乙酰乙酸乙酯和 1,10- 二溴癸烷经过相转移催化反 应合成 2,15- 十六烷二酮, 再用 TiCl4- Bu3N 或碘化 乙基锌作为环合剂进一步合成脱氢麝香酮, 然后加 氢制 备 麝 香 酮 的 方 法 是 较 为 经 济 、适 用 的 , 可 以 继 续探索寻求最佳反应条件, 从而实现麝香酮的工业 化生产。 参考文献:
[4] 迟 程. 中 国 药 用 动 物 医 学 文 献 库[M]. 昆 明 : 云 南 民 族
Depres JP[14]等人提出的十三元扩环方法非常独 特新颖, 总产率达到 50%,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方 法。他们先用格氏试剂制得 1- 甲基环十三碳烯, 然 后与二氯烯酮加成, 氢化脱去卤素就可得到 dl- 麝 香 酮。此 外 以 十 三 元 环 为 原 料 , 通 过 两 碳 扩 环 反 应 合成麝香酮的方法不多, 而且步骤普遍较长, 原料 不易得, 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1] 何 坚, 孙宝国. 香料化学与工艺学 [M].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1995.10- 15.
[2] 唐松云. 香料生产技术 与 应 用 [M]. 广 州:广 东 科 技 出 版社, 2000.2- 4.
[3] 陈雪, 高兆润. 天然麝香研究的概况[J]. 中 草 药,1981, 12(5):44- 48.
但是该方法反应周期长, 操作复杂, 产率极低, 总产率只有 5%。尽管如此, 这个古老的方法为人们 开阔了思路, 40 年多来, 人们一直为改进这个方法 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而近十几年内人们的工作重点 在于提高 2,15- 十六烷二酮的产率。现在 2,15- 十六
2007 年第 38 卷第 11 期
以环十五烷酮为中间体合成麝香酮的反应条 件温和, 并且其关键步骤—中间体环十五烷酮的制 备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方法, 所以此法是近年来研究 的重 点 。但 这 种 方 法 依 赖 于 环 十 五 酮 的 价 格 , 目 前 还是比较昂贵的。
2 环酮扩环法
扩环法主要是指三碳扩环和二碳扩环。 三 碳 扩 环 是 由 Firmenich 实 验 室 发 展 起 来 的 方 法 。它 是 通 过 环 十 二 酮 形 成 的 二 环 [10.3.0]十 五 烷 ( 或十五烯) 化合物的桥键断裂形成的。环十二酮 是石油工业副产品并且价廉易得, 所以成为扩环法 合成麝香酮的首选原料。以环十二酮为原料在其 α 位引入一个取代的异丁基( 或甲基丙稀) 结构侧链, 再进行扩环研究的报道很多, 尤其是选择手性的异 丁基侧链进行麝香酮的不对称合成。近十年来, 由 环十二酮扩环合成麝香酮的方法得以简化, 从而缩 短了合成路线。Suginome 等用碘化亚钐处理引入异 丁基的环十二酮获得双环化合物, 其双键经自由基 反应断裂后形成十五元环, 还原得到麝香酮[10]。
Huellmann Michael [22]的方法在这方面有新的突 破, 该方法是将 2,15- 十六烷二酮与甲苯和十氢萘 混合, 由氮气携带通过温度为 300~400℃的催化剂 层而发生分子内羟醛缩合, 缩合产物氢化得到麝香 酮。两步反应的转化率为 62.6%,选择性为 86.7%, 收 率为 54%。该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分子内羟醛缩合的 选择性, 且实现了反应物的连续进料, 可望成为工 业化生产麝香酮的路线。
2007 年第 38 卷第 11 期
文章编号: 1006- 4184( 2007) 10- 0029- 03
技术进展
《浙 江 化 工 》
- 29 -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王宁, 方云进(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0237)
摘 要: 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 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 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总结了近年来 人工合成麝香酮所采用的路线, 分析了各条路线的优缺点, 并对麝香酮的合成路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香料; 麝香酮; 合成
由环十二酮扩环合成麝香酮的另一进展是预 先形成内酯结构或 α位有烷氧羰基存在。该路线是 适当取代环十二酮, 经 Baoyer- Villager 氧化得到内 酯, 然后经分子内碳负离子对内酯羰基的亲核进攻 而扩环成十五元环, 进而得到麝香酮[11]。Xie[12]等通过 向环十二酮引入光活侧链合成了具有光学活性的 麝香酮: 先由环十二酮制得 α- 乙氧环十二酮, 引入
天然麝香虽有着如此奇妙的作用, 但天然麝香 来源少, 不易获得, 每公斤麝香需要 60 头雄性麝鹿 的香囊, 而目前全世界天然麝香的年产量约为 350kg( 含量 70%) 。随着生态平衡失调, 天然麝香的 资 源 日 趋 匮 乏 。人 们 曾 试 图 通 过 人 工 饲 养 麝 鹿 采 用 活体取香来获得麝香, 由于雄性麝鹿的性格暴躁, 香囊又是它们的必备之物, 雄麝往往在取香之后死 亡 。多年的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人 工 饲 养 活 体 取 香 亦 收 不 到 理 想 的 效 果[4]。
由于天然麝香应用广泛但来源稀缺, 半个世纪 以来, 麝香的合 成引起不 少化学家的 兴趣。自 1926
年 Ruzicka 确定了麝香酮的结构以来[5], 具有麝香香 气的大环状化合物研究成了热门课题, 人们对其人 工合成作了大量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研制出了 1 0 8 种此类化合物, 但其中只有 11 种实现了商品化。麝 香酮的有机合成方法很多, 但一般合成步骤都很长, 原料、设备及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 产品成本较高, 用于工业生产有一定困难。目前, 世界上合成的大环 麝香类香料大约在 100t 左右, 因此开发步骤短、收 率高的合成麝香酮的路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浙 江 化 工 》
- 31 -
烷二酮的产率已提高至 80%[17], 这为进一步合成麝 香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王永铿[18]等人 在 关 环 制 备 脱 氢 麝 香 酮 时 , 运 用 了溴代异丁烷的格氏试剂与 AlCl3 的混合物, 关环 率达到 了 42%。李茹[19]等通 过自制的碘 化 乙 基 锌 试 剂, 以甲苯和四氢呋喃为溶剂进行关环反应, 使得 脱氢麝香酮的收率达到 55%, 而且所用原料易得, 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陈望忠[20]以 Al2O3 为催化剂进行 2,15- 十六烷二酮的分子内环合, 建立了一种新的非 均相催化合成麝香酮的方法, 反应条件温和, 但转 化 率 有 待 进 一 步 提 高 。Yoo Tanabe[21]等 人 报 道 了 以 TiCl4- Bu3N 为催化剂,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合成脱氢 麝香酮的方 法 。脱 氢 麝 香 酮 的 产 率 达 到 62%, 纯 度 为 97%。该 方法不 但 原 料 易 得 而 且 绿 色 环 保 , 是 环 境友好型反应。其缺点是 TiCl4 遇水、遇氧易分解, 所 以反应条件较苛刻, 要求严格无水无氧。
光活侧链再经扩环得手性中心未受干扰的环十五 酮衍生物, 经基团改造后得到麝香酮, 此方法共需 七步, 总收率为 13%。王大升[13]等利用自由基扩环反 应 设 计 了 一 条 合 成 麝 香 酮 的 路 线 。其 关 键 步 骤 为 偶 氮二异丁腈和三正丁基氢化锡引发和传递的 2- 乙 氧羰基- 2- (2- 甲基- 3- 苯硒基)环十二酮的自由基扩 环反应。扩环以后再经水解、脱羧和氢化, 反应共六 步, 全程 收率 51%。该 反 应 的 缺 点 是 苯 硒 基 侧 链 的 合成成本较高并且扩环时要求无水和隔绝空气。
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 早在东汉时期麝香就 被 称 为 香 料 之 王 。通 常 香 精 中 只 要 加 入 万 分 之 一 的 麝香, 就能使香气变得柔和诱人, 经久不散, 它是高 档 香 精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定 香 剂[1]。
麝香酮即 3- 甲基环十五酮是天然麝香中最具生 理活性的组分, 是天然麝香珍奇香气的主要来源, 香气 阈值极低(0.01×10-6 ̄0.001×10-6) , 麝 香 酮 在 香 精 中 能 起到优异的定香、烘托、圆润与和谐等作用, 在调香 上极 为珍贵,国际 市 场 上 价 格 昂 贵[2]。同时它 还具有 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3], 在我国 药典中, 它 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 促进多种腺体 分泌的作用, 是治疗神志昏迷的重要药物。同时又以 通诸窍、开经脉、透肌骨, 内治中风, 中气、中恶及小儿 惊厥、外治跌打损伤及疫毒等症而著称。
- 30 -
ZHEJIANG CHEMICAL INDUSTRY
Vol.38 No.11 ( mmons Smith 反应, 在环十五 烷 酮的反式- α,β- 不 饱 和 酮 缩 醇 中 形 成 环 丙 烷 后 , 再开环合成了 R- 麝香酮, 总收率为 60%。Tanaka K[9] 等 人 运 用 ( 1R,2R,3S,4S) - 3[(1- 甲 基 吡 咯 基)甲 基 氨 基]- 1,7- 三甲基双环[2, 2, 1]庚烷- 2- 醇为手性配体, 和 CuI, MeLi 一起, 在甲苯溶液中, 在- 78℃下, 对 2- 环十五烯酮进行共轭加成, 得到的 R 构型麝香酮光 学纯度为 89%, 产率为 80%。后来, 他们运用同样的 试剂, 在 反 应 溶 剂 甲 苯 中 加 入 少 量 四 氢 呋 喃 。结 果 得 到 光 学 纯 度 为 100%的 R 构 型 脂 香 酮 , 产 率 为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