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2

合集下载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3(八上)答案版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3(八上)答案版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精炼3 (八上)答案版八年级上册(十八)黄鹤楼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寂寞孤独(失落惆怅、岁月流逝等)之感。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字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字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晴空万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芳草长得极其茂盛。

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

4.诗歌的首联、颔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首联和颔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5.(2019·大庆)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示例】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

面对此景,诗人以“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

6.(2019·梧州)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解析】C.这些画面为引发乡愁做了铺垫,并不是抒发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古诗鉴赏之二

古诗鉴赏之二

晋安帝义熙四年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 时以船为家。两年后移居浔阳南村(今江西九江城外)。 移居共二首,是陶渊明四十六岁时迁居南村新居后不 久写的。诗人搬到新居后,对新居生活非常满意,两 首诗都是写他迁居后同邻人友好交往的愉快情形。陶 渊明隐居后的生活原本非常快乐,至于为什么要迁居, 就得追溯到二年前,义熙四年的一场大火,使诗人座 落在柴桑县柴桑里的老家,八、九间草屋一下子烧光, 他受此严重打击,并不自怨自艾,仍努力耕作,打算 重建家园,但搬家谈何容易,当时一家人只好暂时住 在门前水塘的船上,住了多久,我们并不知道,只知 道在二年后,陶渊明由柴桑山迁居到附近的南村,这 也是诗人终其一生的地方。第一首写移居求友的初衷, 邻里过往的快乐。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 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 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 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 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 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 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 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 和担心。
此句是细节描写,细致描绘了 少女轻叩玉钗的微妙动作。通过这 一细微的动作描写,含蓄地表现了 少女心怀幽情、娇羞难言的复杂心 境。
点 绛 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 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解析 : A项,全诗并未生动地描 写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情景,而是 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 四句以议论作结;B项“有酒斟酌 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 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 诗句”;C项“披衣起彷徨”分析 有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2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2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2高三2011-06-03 17:24题组六1.(浙江省2015届高三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唐)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①,无那②金闺万里愁。

注:①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②无那:即无奈。

古从军行(节选)(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从题材看,这两首诗都属于;在意象的运用上,两首诗都采用了意象。

(2)请指出这两首诗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它们情感表达的异同。

答案(1)边塞诗烽火(或“风沙”)(2)这两首诗都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了闺中妇女思念戍边丈夫、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感情,战争给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带来深深的痛苦,诗人对此表现了深刻的同情;李颀《古从军行》,诗人不仅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也看到了战争给少数民族也同样造成了无尽的苦难,诗人对两者都表达了同情之感。

2.(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酬朱庆馀朱庆馀张籍洞房昨夜停红烛,越女新妆出镜心,待晓堂前拜舅姑。

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齐纨未足时人贵,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1)都运用了“比”的手法(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

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2)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2)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成都市武侯高中关志敏“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一、共同欣赏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抒写游子的思乡怀亲。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而又极自然地表达了年轻的诗人旅居在外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

每当佳节来临,而自己形影相吊之际,更使他忆及合家欢聚的情景,着既是诗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书写了他深挚的思亲之情;也传达了世人共有的情思。

此句流畅质朴,明白如话,千百年来已成为游子思乡的佳句。

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常常通过思乡怀亲表现出来。

中国人对故土的眷恋,以及“落叶归根”的思想,都是中国文化凝聚力的体现,是超越时代的。

作品中具有一种穿透时代的传统文化精神,并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氛。

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出现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彼起的捣衣声。

捣衣含蕴着思妇对征人的诚挚情意。

“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

思妇的深沉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忆念,更增加她的愁怀。

“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断。

这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是那样执着,一往情深。

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7(比较阅读)答案版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7(比较阅读)答案版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 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精炼7(古诗比较阅读)答案古诗词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两首诗,都有“看”这一动作,陈子昂用的是“见”,杜甫用的是“览”。

能否把杜诗中的“览”字改为“见”字?为什么?【示例】不能。

“见”的距离较近,而杜诗中,诗人想象自己站在泰山之巅,向下、向远处看,视野开阔,用“览”字,更有一种一览无余的豪情。

2.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写“不见”,杜甫却写“终当见”。

无论是“不见”,还是“终当见”,总有诗人自己的用意,你能结合诗歌内容及诗人的经历,说说你的理解吗?【示例】陈子昂渴望遇见燕昭王那样的贤君,但生不逢时,内心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孤寂,所以写“不见”。

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时才二十多岁,又逢开元盛世,对攀登人生顶峰充满雄心壮志,所以写“终当见”。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回答问题。

【甲】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出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迷惘痛苦之情。

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短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唱出无穷的忧虑及焦灼不安的心声。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7(比较阅读)答案版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7(比较阅读)答案版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 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精炼7(古诗比较阅读)答案古诗词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两首诗,都有“看”这一动作,陈子昂用的是“见”,杜甫用的是“览”。

能否把杜诗中的“览”字改为“见”字?为什么?【示例】不能。

“见”的距离较近,而杜诗中,诗人想象自己站在泰山之巅,向下、向远处看,视野开阔,用“览”字,更有一种一览无余的豪情。

2.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写“不见”,杜甫却写“终当见”。

无论是“不见”,还是“终当见”,总有诗人自己的用意,你能结合诗歌内容及诗人的经历,说说你的理解吗?【示例】陈子昂渴望遇见燕昭王那样的贤君,但生不逢时,内心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孤寂,所以写“不见”。

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时才二十多岁,又逢开元盛世,对攀登人生顶峰充满雄心壮志,所以写“终当见”。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回答问题。

【甲】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出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迷惘痛苦之情。

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短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唱出无穷的忧虑及焦灼不安的心声。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鉴赏 渔家傲 (2)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鉴赏 渔家傲 (2)

八年级上册 第21首 渔家傲 〔宋〕李清照
情感:反映了词人的孤独无依,表现了词人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 挣扎的苦闷。 作用:上句紧承上阕,以“我报”来回答天帝的“问”,衔接自然。
八年级上册 第21首 渔家傲 〔宋〕李清照
九万里风鹏正举⑧。风休住,蓬舟⑨吹取三山⑩去!
译文:(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如飞蓬般 轻快的船吹到仙山上去吧。 课下注释:⑧举:高飞。⑨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⑩三山:神话中的 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写法:用典。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词人想像大鹏一样乘风去到那没有战乱、没 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作用:交代词人的归宿,呼应上阕天帝“问我归何处”,结构缜密。
仿佛梦魂归帝所③,闻天语,殷勤④问我归何处。 译文:恍恍惚惚中,梦中我的灵魂回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 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 课下注释:③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④殷勤:情意恳切。 炼字:第一个“归”字无形中缩短了仙凡之间的距离,就好像词人本是 仙子下凡,不堪人世污浊,才重返纯洁的天庭仙界。 作用: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形象,寄寓着词人美 好的理想;末句的询问,使词人终于得到了诉说的机会,自然引出下阕 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 第21首 渔家傲 〔宋〕李清照
我报⑤路长嗟⑥日暮,学诗谩⑦有惊人句。
译文:我回答说路途遥远,又慨叹天色已晚。我学习作诗,徒然能写出惊 人的诗句(,没有什么用)。 课下注释:⑤报:回答。⑥嗟:叹息,慨叹。⑦谩:同“漫”,空、徒然。 炼字:◎“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谩”字流露 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及愤慨——一是空有诗情诗才,但毕竟身为女人, 无法有所作为;二是正值战乱年代,诗词无用。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二)李白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二)李白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二)李白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二)李白二、李白(共八首)【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七上附录第四首]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知背景]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明诗意]杨花落尽,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悟诗情]表达了诗人对谪戍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练习]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指明“悟诗情”的方法)2.前两句侧重于写景叙事,展开联想和想象,试描绘其中所展现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3.选择一个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答案]1.表达了诗人对谪戍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方法:抓诗眼:愁心+物象:杨花、子规,五溪,明月等)2.庭院的柳絮纷飞,杨花落尽,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哀转久绝.3.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以人的情思,将自己对朋友的一腔挚情交予明月传递,艺术而真切地表达了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七下附录第三首]2、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知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白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辞亲远游.然而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明诗意]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诗人一叶轻舟,早早就从清溪驿出发,朝着三峡飞驰而去,没有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这时离故乡已很远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想寻找从峨眉山就跟随他一同行走的明月,也被岸边的高山遮住,再也看不到了,惜别的离情使他深深地沉思起来.[悟诗情]本诗抒发了作者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练习]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指明“悟诗情”的方法)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3.选择一个角度,对后两句进行赏析.[答案]1.本诗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方法:抓物象:月亮+诗眼“思君”+背景等)2.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上下成了一片明亮、透彻、皎洁、银白色的世界.3.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不用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把月亮人格化,并当作亲密的朋友看待,这时离故乡已很远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七下附录第四首]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知背景]李白游东都洛城,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勾起了诗人的客愁乡思,于是诗人触境生情吟咏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明诗意]阵阵悠扬的笛声,不知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悟诗情]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练习]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指明“悟诗情”的方法)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3.请说说前两句中“暗”和“满”字的妙处.[答案]1.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2.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3.春夜阑珊,诗人难于成寐,不期然地,几缕断断续续的笛声飘然而至,一个“暗”字,绘出了笛声的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暗合了这首诗的情致;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满”字,显然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知背景]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明诗意]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悟诗情]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练习]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2.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八上附录第六首]5、《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知背景]:作者送友人,送客地点多在城东尧祠一带,此地是水陆通衢,交通要冲,又多酒肆,便于宴饮饯别,加之景色宜人,易发诗兴.《送友人》亦写在尧祠前泗水边的石门路上.北望二十公里处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横北郭”.泗水从曲阜向西流来,入兖州境即转向南,又朝西南流,是谓“白水绕东城.”[明诗意]苍山翠岭横卧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东城流.此地一为别,你将如蓬草孤独行万里.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纵有深深情谊.挥手告别,你我各奔东西.萧萧长呜,马匹也怨别离.[悟诗情]这是一首送别作.但这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练习]1.展开联想与想像,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2.诗人骑马与友人送别.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答案]1.远处,清脆的山峦横亘在城外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2.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不写人而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八下第30课第二首]6、《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知背景]天宝元年(77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皇帝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明诗意]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悟诗情]表达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现实自己愿望的信心.[练习]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分别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诗人引用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2.请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作简要赏析.[答案]1.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的典故,二是引用了商朝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不久受到国军聘用的典故.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启用,为国家做一番事业.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现实自己愿望的信心.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知背景]李白于唐代天宝元年(742)带着自己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天宝十二载(753)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钱别行人而写成此诗.[明诗意]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悟诗情]抒发了作者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愤懑心情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出一种在困境中顽强进取的精神.[练习]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历来以奇特贴切著称,试对其进行赏析.2.“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现了世人因怀才不遇,准备退居山林的消极的一面,又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答案]1.前一句的比喻奇特而富于独创性,同时又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自然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这就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2.不肯与黑暗的社会同流合污.[九下附录第二首]8、《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知背景]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明诗意]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悟诗情]表达了诗人由于政治失意,理想幻灭,而内心郁愤的思想感情.[练习]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哪几句是能够表达诗人外在超脱扩大?哪几句能看到诗人内在的孤独?[答案]1.表达了诗人由于政治失意,理想幻灭,而内心郁愤的思想感情.2.“对影成三人”、“行乐须及春”、“相期邈云汉”等可以表达诗人表面上的超脱矿大;“独酌无相亲”、“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等可以看出来诗人内心的孤独.。

李清照经典诗词鉴赏,2篇

李清照经典诗词鉴赏,2篇

李清照经典诗词鉴赏,2篇李清照的经典诗词鉴赏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创作背景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

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析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

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鉴赏2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九 古诗词鉴赏(二)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九 古诗词鉴赏(二)
答案:(示例)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 (画面合理,语言顺畅即可)
2.这首词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 不归?”
专项训练九 古诗词鉴赏(二)
时间:20分钟 满分:17分 得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①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 杨花 ”“ 溪 ”“ 荷叶 ”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 野图。(3分)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2分)
答案:“傍”,本指靠近、依靠。诗句中写小野鸭亲昵地依偎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态,流露出 作者对这幅宁静、温馨画面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4分)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分)
1.全诗围绕“归”字描绘了五幅图画,请一一列举出来。(2分) 答案:①牛羊归巷;②野老念牧童;③野鸡唤伴侣;④蚕儿造窝;⑤农夫絮语。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愫?(2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田夫闲适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以及自己意欲归田而不得的怅然之情。

古诗词鉴赏第2讲:赏析诗歌语言

古诗词鉴赏第2讲:赏析诗歌语言

第2讲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炼字是高考诗词鉴赏的热点,2016年高考天津卷在这一考点单独设题。

从最近几年高考来看,炼字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分值在4—8分,考查的重点是动词、形容词、词类的活用和叠音词的表达效果以及诗歌中某个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

可单独设题也可将对炼字的考查渗透在赏析诗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等考点之中,体现出一种综合命题趋势。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

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题型可分为:炼字题和语言风格题。

一、炼字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音词、表颜色的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

词性效果例句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数量词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小园赋》庚信)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齐己)炼字的题目的分析主要从诗歌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炼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也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分析此字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一般“炼意”是必不可少的,其它三个方面适当考虑。

二、语言风格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语言风格种类繁多,但就高考而言,我们须注意了解下列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炼字】例1:(2016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2)

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2)

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2)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杜甫《绝句》)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课外古诗赏析2

课外古诗赏析2

一、诗歌鉴赏(本大题共37小题)1.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2.桃夭《诗经·国风》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②,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③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叶蓁蓁④。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②于归:指姑娘出嫁。

③蕡(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

④蓁(zhēn)蓁:树叶繁密的样子。

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诗经》普遍使用赋比兴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先秦时代人们“美的观念”,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①除夜:除夕。

②三巴: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诗词鉴赏-2读懂诗歌

诗词鉴赏-2读懂诗歌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 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 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 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 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 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 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因永王叛乱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今 贵州铜梓一带),流放途中经白帝城,遇赦放 还,又顺流返回江陵。这首诗作于返回途中。 这首诗是不是意在表 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只把这首诗当作是 一般的描写三峡风景的诗,就不容易领会诗中 达诗人游览三峡时的欢 那种轻捷欢快的节奏韵致和由此传达出来的诗 快心情? 人无限欣喜的心情。这首诗就是借景来表达诗 人获释放还时喜悦欢快的思想感情的。
注:该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 注释? 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 这是一首写景诗。景中的 苦闷和愤恨,所以它既是写景诗,也是 情怀是什么呢? 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
三、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的又和现代汉语 有所不同的诗文词语: 1、漫 不要。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罗隐《始皇陵》) 2、忍 不忍心。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宋祁《落花》) 3、处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四、利用题材类型帮助理解。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遗迹 这首诗借石头城的萧条景 或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 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 化的感慨。

部编语文七下古诗译文及赏析2

部编语文七下古诗译文及赏析2

部编语文七下古诗译文及赏析2部编语文七下古诗译文及赏析2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城。

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或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思乡之情,所以写下此诗。

赏析1、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2、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

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

练习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古人离别常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

《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5、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6、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分)①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1分);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1分)②游子思乡之苦。

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

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

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②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2、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_________4、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 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任选一问回答。

_________________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 ,作简短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下列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 ,下阕写 ___________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古诗十九首鉴赏(2)

古诗十九首鉴赏(2)

古诗十九首鉴赏(2)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①,阿阁三重阶②。

上有弦歌③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④。

清商⑤随风发,中曲正徘徊⑥。

一弹再三叹⑦,慷慨有余哀⑧。

不惜歌者苦⑨,但伤知音⑩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①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指窗的制造的精致。

结绮:张挂着绮制的帘幕,指窗的装饰的华美。

结,张挂。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②阿阁:阁有四阿,叫做“阿阁”,指屋极四面有曲檐,是古代最考究的宫殿式的建筑。

三重阶:指台。

楼在台上。

③弦歌:就是弹唱。

④杞(qǐ)梁妻:齐国杞梁的妻子。

杞梁战死,其妻孤苦无依,枕尸痛哭,其遭遇极人世之至悲。

⑤清商:乐曲名。

⑥徘徊:来往行走,不能前进的样子。

这里借以形容曲调的往复萦回。

⑦一弹:指奏完一曲弦歌。

再三叹:指歌词里复沓的曲句和乐调的泛声,就是上句所说的“徘徊”。

⑧余哀:指作者悲哀的情绪,对别人的感染,不随乐曲的终止而终止。

⑨苦:指曲调的哀怨缠绵,也借以渲染歌者的内心忧伤。

⑩知音:指不仅精通音律,而是通过音律能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内在含义,奏乐者的心情。

这种情感生活在共同时代环境里的人应该能够体会得到,而知音难遇,所以说“但伤”。

双鸿鹄:指听歌者和歌者。

传说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了。

这一“知音难逢”的故事,历代相传。

这首诗的主题也是感慨知音难遇。

作者先描写高楼的华美壮观,衬托歌者身份的高雅,然后才着意写歌声的哀怨感人,激越悲凉,最后抒发知音难逢的感慨,表示听者对歌者寄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

诗人从一曲琴声的描写中,展示了听者的内心活动。

他写高楼风光及引用杞梁妻的故事作比喻,从听者对琴声的主观感受的层层刻画,使听音人与弹琴人在乐曲声中成为知音,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整首诗所抒写的情景,都处于感情不断开展的激荡之中,最后到达了高潮,引入了比翼奋翅高飞的境界。

冉冉孤生竹①,结根泰山阿②。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 老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 佳树清园。
(周邦彦《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沙上并禽池上暝, 弄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 这句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作 者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作者 忧愁 ________之情感。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
如何判断诗眼?
1、注意有活用现象 的词语。 2、有特殊修辞手法 的词语。 3、最能体现诗人感 情的词语。 4、能统帅全诗,成 为全诗线索的词语。
有何表达效果?
绘声绘色绘形绘态 营造意境
表现诗人感情主旨
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
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 都上心头。 问:这首散曲通过 哪些意象表现一种怎样 的思想感情?
水仙子 ·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 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 都上心头。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 年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 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这个“望”就是诗眼,全篇的景 物描写皆因此而起,它在诗中 就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 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 (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 手法+表达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 (揭示道理)
09陕西 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萧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1)从题眼入手。
(2)从关键诗句入手。 (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诗眼”,最传神的字,所谓 “传神”即语言生动,同时更能

营造意境,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红 绿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 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学业考试“古诗词鉴赏”
(2006年温州中考卷)
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1) 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满、 压
• (2) 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 为什么?(2分) •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
“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 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 头的动感。(每答出一点给1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写出游人愉快的心情。
2007年温州中考卷
古诗文阅读(4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 的环境特点?(2分) 裂、折 (2).“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 (2分) . 表现了从军将士一往无前的精神。
(2008年温州中考卷) 古诗文阅读 (4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的 景象。(2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作者选择了在中国诗词中 具有传统表现力的两样事物— —“梧叶”和“芭蕉”——来描 绘雨景,表达愁思。梧叶飘零, 表明秋已来临,雨点打在芭蕉 上,恰似打在心上,引起无限 愁思。两个“一声”,极状梧 叶越飘越多,秋气逼来之紧; 两个“一点”,形容愁思之多 犹为雨点。 因为思归难以安寝, 因为思归棋盘懒收,客居孤馆, 夜雨添愁,无法排遣,只有长 叹了。爱妻可怜,二老可忧, 凡此种种,一齐袭上心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