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优质课课件

合集下载

《孟子两章》课件(共41张PPT)

《孟子两章》课件(共41张PPT)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 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 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 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足以与之抗衡 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便常常会被消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词小结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修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细读课文
理解、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 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 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检 3分钟
1.背诵全文。
2.预习第二章。
限时练
2019/2/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听读课文,积累词汇。 2·深入理解课文
2019/2/5
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 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 长,但其效果却截然不同。古语有云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 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2019/2/5
《孟子》 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3·翻译课文,理解段落

《孟子二章》课件(共37张PPT)

《孟子二章》课件(共37张PPT)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 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富贵不能淫
第一章学习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 ,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 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 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 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这样
因为、 由于
表并列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 安乐而死亡。
读准字音
n )发于畎( quǎn )亩之中 1、舜(shù 2、傅说( yuè)举于版筑之间 3、胶鬲( gé )举于鱼盐之中 n )性 4、动心忍( rè 5、曾(zēng )益其所不能 6、行拂( fú )乱其所为 7、入则无法家拂( bì )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 夫哉?一怒___,___而天下熄。"孟 子曰:"是焉得为大丈乎?_____ 乎?____,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____,戒之曰:'往之女家, _____,无违夫子!'以____者,妾 妇之道也。 居____,立天下之___, 行天下___。得志,____;不得志, ______。富贵不能淫,____,威武 ___,此之谓大丈夫。"

21课_《孟子二章》课件(共37张PPT)

21课_《孟子二章》课件(共37张PPT)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 级展示
1、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 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
括其精髓?
3、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1. 孟子通过举“礼”的例子,说明女子出嫁时,母 亲教导她不能违背她的丈夫,得出以顺从为准则是 “妾妇之道”的结论,以此来说明公孙衍、张仪并 非是大丈夫。
,此之谓大丈夫。
课堂练习
孟子认为景春的观点错在哪里? 从本文哪几个方面论述应该知礼这一
个观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一
句有何现实意义? 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
(六)你评我评,总结提升
富贵不能淫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常用的 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理解文章的观点。
3.体会“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气节和“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从而培养个人的道 德修养。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 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 级展示)
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 缺乏粮食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 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 孟子吓了一跳,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
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 法则。
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迷惑我心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孟子二章》课件

《孟子二章》课件

促进道德建设
通过学习《孟子二章》,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 会责任感,推动社会道德 风尚的提升。
提供治理智慧
借鉴《孟子二章》等传统 文化中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智 慧和启示。
THANKS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孟子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现代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和 使命。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05
《孟子二章》的实践应用
《孟子二章》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道德观念
传承文化底蕴
通过《孟子二章》的学习,家长可以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理解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 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孟子二章》,家长可以向 孩子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
塑造良好品行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孟子二章》中的教诲,培养孩子谦 逊、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行 。
《孟子二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融入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将《孟子二章》作为语 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辅助教 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
孟子的思想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
孟子的思想在历史上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但其影响和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02
《孟子二章》的背景和意义
《孟子二章》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 争霸,人民生活困苦。孟子作为 儒家代表人物,致力于弘扬儒家 思想,解决社会问题。
内容。
开展主题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孟子二章》的朗诵 、解读、角色扮演等主题活动,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孟子》两章精品ppt课件

《孟子》两章精品ppt课件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 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心受到惊动,使他 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长他的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 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 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 所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 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 哪些名句与此句意思相同?请说出两句。
相关名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 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你有哪些启示?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 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 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 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 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朗读课文、试译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阿萨·赫尔帕斯爵士] 115.旅行的精神在于其自由,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去感觉.去行动的自由。――[威廉·海兹利特]

孟子两章优秀课件.ppt(使用课件)

孟子两章优秀课件.ppt(使用课件)

自学指导:自行阅读课文一次,结合课文注释弄清生 字词读音。
• 1、读准下列红色字的读音。 • 舜 畎亩 傅说 胶鬲 百里奚 法家拂士 行 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 2、注意读准下列节奏。 •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 于/士,……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 • •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冽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自学指导
• 自学目标: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自学指导:讨论以下问题: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 提出论点的? • 2)作者有否对此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假 如有,是怎样论证的? • 3)作者论证这个观点之后,由此得出什 么结论? • 4)本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谈政治呢?
固国
威天下
治国也需要 “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一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论据)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
本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谈政治呢?
•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写战争是为了借战 争来表达政治观点。孟子借谈战争的取 胜条件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 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 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 “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 能治理好。

《孟子》二章-课件

《孟子》二章-课件

正音并翻译课文
补充:

一、字音 往之女家:rŭ

二、注释

1.岂:难道
能 淫
2.安居:安静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 4.敬:恭敬
5.戒:谨慎
6.顺:顺从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 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 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 原则的,是妇女之道。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 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 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 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 上大丈夫。"
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国家之间: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
子·离娄上》) 统治者: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人民: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的思想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 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 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 ",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 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 “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 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出孟子继 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思想家提出的民本思想,他的这些思 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 价值。

《孟子》二章优质课件

《孟子》二章优质课件


泉香而酒冽 表并列,并且 夫环而攻之 表修饰 攻之而不胜 表转折,却、但是
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 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 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 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 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
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
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韩非囚秦,《说(shuì)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 愤之所为作。
孟子名言
• • • • • • • • 仁者无敌。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给下列红字注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quǎn)
(yuè)
(gé)
(f ú) (b ì ) (z ēn g)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⒈故/天/将 降 大 任 / 于是人也 ⒉空 乏/其 身,行/拂 乱/其 所 为 ⒊所 以/动 心/忍 性,曾 益/其 所 不 能 ⒋入/则 无 / 法 家 拂 士,出/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舜 发 于
起,被任用
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田地 被选拔 狱官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两章上课用ppt

《孟子》两章上课用ppt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 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 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 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 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 孟子的“仁政”思想。
检查预习情况:


pàn
米粟

亲戚畔之
shùn

quǎn
畎亩
yuè gé
傅说
胶鬲

百里奚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 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 “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 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 “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 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 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 定居下来了。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要有一个健康、良好 的环境。
•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告子下》
quăn
fù yuè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起,被任用
田间、田地 gé
被举用,被 选拔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狱官
• 孟母断机杼
有关孟子和《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 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 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被后人尊其为“亚圣”。他主 张仁政,王道。《孟子》一书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记录 孟子言论、活动的书。他曾游 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 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 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 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31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31张PPT)

中心论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主旨探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大量关 于人的成败、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种“忧患意识”是国家 长盛不衰的法宝,特别在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 就,人民基本安居乐业的今天,尤其要具有忧患 意识,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继续推向 前进。文中处处运用了辩证思维,给我们分析问 题以有益的启示。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 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 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 样的人。
•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
• 方面的具体内容。 • ①思想方面: 苦其心志
• ②生活方面: • ③行为方面: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一方 面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客观)环境中造就 的;同时又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三、词类活用。
1、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2、 饿( 使......饥饿 ) 其体肤 3、 空乏( 使.... 穷困缺乏 )
4、 所以动(使......惊动 )心
5、 忍( 使.......坚韧
)性
6、 行拂乱( 使......颠倒错乱 )其所为

《孟子二章》-优秀课件

《孟子二章》-优秀课件
16
疏通文意 字斟句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7
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 配称为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
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
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呼尔而与之: 蹴尔: 用脚践踏着。尔,助词。 不屑: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得不 到它就要死,可是如果轻蔑地吆喝着给他吃,过 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践踏着给人吃,乞丐 也不愿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算不上大丈
夫。
在孟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 是真正的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因迷乱、动摇 、屈服。

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生与死、利与义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二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1 《孟子》二章-优质课件.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1 《孟子》二章-优质课件.ppt
21 《孟子》二章
R·八年级上册
富贵不能淫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熟悉文体。(重点) 2.分析内容,把握写法。(难点)
新课导入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走近作者
作者 称谓
孟子 亚圣
名 轲 字 子舆 朝代 战国
评价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 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 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
板书设计
出身低微 磨炼成才(六人) 造就人才(正面) 国家兴亡(反面)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心论点)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6/262020/6/26Friday, June 26, 2020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6/262020/6/262020/6/262020/6/26
谢谢观看
宽大的住所
正道。指最高的 中正之位 治世原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循着
使昏乱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 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 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 才叫做大丈夫!”
怎么,哪里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7/25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莫非不是真正大丈夫吗?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平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 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 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 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 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慎重,不要违反你丈 夫与儿子!’以顺从为标准,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 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位置上, 走着天下最光明大道。得志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 不得志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标准。不受富贵诱惑,不 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19/25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么以后,就能够知 道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 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 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 亡道理。
20/25
细读课文,思索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课文开头列举6位名人有何用意? 3、一个人经受磨练有何好处?(原
句) 4、在课文第二段找出能分别论证“
饿:使……饥饿 空乏:使……资财贫乏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12/25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堵塞,不顺。 •拂:通“弼”,辅弼。
13/25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是从田间农民中被发觉出来, 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举出来,胶 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管 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后被选拔 并加以提升,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 请到朝廷中,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 被赎出后任用为大夫。
17/25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常会犯错误,这么以后 才会更正;心里迷惑,思想 堵塞,然后才知道奋发;一 个人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 示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 所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是焉得为大丈夫”中的 “是”指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 “此”指代什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 “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 道”的不同。
•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 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 王的意思; •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 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冠也,父命
行冠礼
之;女子之嫁也,母
他 告诫 到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
教导
女 同汝 家,必敬必戒,无违
夫家 恭敬 谨慎 违背
夫子!’
丈夫
•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 时候,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的时候, 母亲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 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一、虚词意义及用法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丈夫之 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父命之 ___________________ 指丈夫 . 指女子 ①之母命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妾妇之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 与民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
4、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 丈夫的理解。
①心怀仁德,践行礼义。 ②困窘时,独善其身,通达时,施仁政。 ③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 改变自己的追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 同的一项是(
A

例句:女子之嫁也 A. 悍吏之 来吾乡( 《捕蛇者说》 ) . B. 至之 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 ) . C. 公与之 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 . D. 如使人之 所欲莫甚于生 ( 《鱼我所欲也》 ) .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2.贫贱不移:虽贫穷、低贱、但不改变道德操
守或坚定的志向等。也作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屈:权势、武力不能使之屈服。后指 人有骨气,坚贞顽强。
三、问题探究(分小组讨论) • 1.“是焉得为大丈夫”中的“是”指什 么? • 2、“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此”指 代什么? •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 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 4、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请结 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 解。
缘木求鱼
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 可能达到目的。
孟 子 成 语
揠苗助长
把苗拔起,帮助其 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 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 求成,反而坏事。也作 “拔苗助长”。
孟 子 成 语
走近作者
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教 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他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孟 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名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得志的时候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 候努力让百姓得到好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忘记别的老人,抚养自己 的小辈时不忘记别的的小孩。
孟母三迁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 孟子母亲为他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搬 了三次家。孟子小时,住的地方离墓 地很近,孟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 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 学做买卖的游戏。母亲又将家搬到学 宫旁边,孟子学习鞠躬行礼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
真正 害怕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
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难道
惧,
安居 而
安静
天下熄。”
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 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
下来,就天下太平。”
• 孟子曰:“是 焉 未学礼乎?丈夫
这 怎么 成年男子
得为大丈夫乎?子
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
路“义”上。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 遵循正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独自坚持 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 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
做大丈夫!”
• 文中大丈夫“独行其道”的 “道”指的是 大丈夫所坚持的原则
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 原因。
1、他们以自己的喜好行事,挑起天下 战争,这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2、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 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这 怎么 ②是焉 得为大丈夫乎 是: ________________ 焉: _______ .. 把 作为 ③以 顺为 正者 以:___________ 为:________ . .
二、成语探源
1.富贵不淫:指在金钱、地位面前不迷惑,能
保持正直、贞洁的本色。源自:“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
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
居所 把 顺从 标准 方法 居住
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
使……迷惑道路实现 Nhomakorabea行
志向

道。富贵不
原则 使……屈服
遵循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叫做
使……动摇
独自
坚持 自己的
把顺从作为标准的,是妇女之道。住在天 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
原意:即使是 一曝十寒 最容易生长的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不满, 植物,晒一天, 便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 冻十天,也不 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 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 能生长。比喻 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 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 学习或工作一 一起的时间很短的,王即使有 时勤奋,一时 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 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 又懒散,没有 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 么办呢? 恒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