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农村文化活力
如何推到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
浅析如何推到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农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发展、推进城乡共同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有利于打开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发展策略一、发展农村文化的重要性要了解农村文化,就要先知道文化是什么。
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狭义上,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而所谓的“农村文化”,是指当前存在于我国农村地域中,蕴涵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中,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所掌握接受的一切其他能力和习惯。
中国农村在数千年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成为一种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对待农村文化我们要尊重、包容和理解,而不应简单地把它看做一种愚昧、落后的文化体系。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着力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只有实现农村文化的繁荣,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只有实现农村文化繁荣,才能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素养,更是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发展农村文化面临的困境近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城市文化也日趋丰富多样。
然而,在城市文化取得大发展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造成了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巨大冲击,偏向淳朴、保守的农村文化越来越被被认为是落后文化,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
造成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基础设施欠缺,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在我国农村,文化馆、图书馆以及文化娱乐施设短缺,是造成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且,财政投入对农村文化事业支出比重较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长期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依然牢固存在,各种文化活动场所因经费不足,导致专项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关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专题调研报告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一、背景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发展战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问题。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展农文旅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举措。
农文旅融合就是将农业、文化和旅游相结合,通过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的繁荣,进一步振兴乡村。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和探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情况,发掘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向农民、旅游从业者、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文化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认识、意愿和期望。
2. 实地走访:选择几个典型的乡村地区,实地考察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并观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际效果。
3. 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和展望进行深入访谈。
四、调研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认识不足:大部分农民、旅游从业者对农文旅融合的概念和实施方式了解不足,需要大力宣传和教育。
2. 资源利用不充分:虽然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使得这些资源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益。
3. 设施不完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如酒店、休闲农庄、文化场馆等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农文旅融合的发展。
4. 安全问题:一些乡村地区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五、建议和措施1.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和旅游从业者对农文旅融合的认识和理解。
2. 整合资源:建立相关机构或组织,负责协调各类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3.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水平。
农村文化建设如何促进繁荣
农村文化建设如何促进繁荣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设施短缺、文化活动单一、人才匮乏等。
那么,如何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繁荣呢?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设施是基础。
农村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一批实用、便捷的文化场所,如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
这些场所不仅要建起来,还要用起来。
比如,农家书屋不能只是一个摆设,要定期更新书籍,组织读书活动,引导农民养成阅读的习惯。
文化广场要配备齐全的健身器材,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文化设施,如在线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平台等,让农民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文化资源。
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是关键。
农村文化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歌舞表演,要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
可以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组织农业技能培训、科普讲座等活动,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
举办乡村运动会、农民书画展等活动,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展示农民的精神风貌。
此外,还可以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如成立戏曲社团、广场舞队等,让农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是保障。
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提供进修机会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文化人才到农村工作,鼓励大学生村官、文化志愿者等投身农村文化建设。
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动力。
农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等。
要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丰富活动,创新载体
总结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 精神文化需求
输标02入题
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丰富农民群 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01
03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支持多农村地区缺乏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基本文化设施,导致村民无法接触 到优秀的文化资源。此外,一些现有的文化设施也存在设备陈旧、功能不完善 等问题,无法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文化体验。
文化活动单一
总结词
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详细描述
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仍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缺乏现代文化元素和创新 内容。此外,由于文化人才匮乏等原因,一些地区甚至无法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 ,导致村民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
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农村文化人才 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总结词: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 文化观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
质和文明程度
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 想道德水平,培养文明、健康
的生活方式。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 观,尊重和保护本土文化和传 统习俗,同时吸收现代文化的 优秀成果。
社会信任危机
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社会信任危机,导 致文化活动难以得到村民的积极参与 和支持。
人口因素
人口外流严重
农村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文化活动缺乏足够的参与者和组织 者。
教育水平偏低
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偏低,影响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03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振兴相互融合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振兴相互融合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振兴相互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耕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内涵和活力。
1.农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农村文化作为乡村的内在精神力量,对乡村振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农业发展,激发了人们对农耕文明的认同和感恩之情。
同时,乡村文化振兴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例如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2.乡村振兴赋予农村文化新的内涵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对农村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提升。
乡村振兴注重发掘和挖掘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农村文化在振兴过程中得到了新的发展与传承。
例如,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传统的农耕技艺和乡村民俗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外展示和传承,增加了农村文化的魅力。
3.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传承的互动乡村振兴和农村文化传承是相互促进、相互呼应的关系。
乡村振兴需要农村文化的支撑,而农村文化的传承也需要乡村振兴的推动。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文化的传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挖掘和弘扬优秀的农耕文化,可以让农村居民更加关注和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增强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凝聚力。
4.农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振兴相互融合,也能够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增强农民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同时,通过农村文化的振兴,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到乡村,体验自然的美丽,促进乡村旅游和乡村休闲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品质。
5.乡村振兴注重发掘农村文化创新力量农村文化振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注重发掘农村文化的创新力量。
大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倡导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是大学生应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一、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
可以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搜集和整理乡土文化、民俗故事等乡村文化资源,编写乡村文化史、传统村落特色游、乡村文化展览等活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及其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二、帮助农村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可以帮助乡村创业者进行市场调研、推广产品、宣传品牌等工作。
另外,大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村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比如,可以为农村创业者搭建电商平台,提高产品销售能力,创造更多的收益,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
三、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年的素质和乡村振兴的发展。
大学生可以借助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发起义教活动,为农村学校、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志愿服务。
例如,可以搭建公益图书馆、开展夏令营、组织培训等活动,帮助农村青年改变对学习的态度和方式,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支持乡村环保和文明建设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乡村环保和文明建设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可以带领乡村居民开展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的活动,比如,动员村民清理污染、养护公共卫生设施,开展绿色出行等活动,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乡村文明建设中去。
总之,大学生从自身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教育支援、环保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必将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论如何发挥民间力量助推新农村文化建设
论如何发挥民间力量助推新农村文化建设【摘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民间力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从发挥农村文化传统、引导农民参与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融入农村发展、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文化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发挥民间力量助推新农村文化建设。
民间力量不仅是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也能与政府力量合作,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
只有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才能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民间力量, 农村文化传统, 农民参与, 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产业, 民间组织, 文化活动, 合作。
1. 引言1.1 民间力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民间力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融合,需要广泛各界人士的参与和支持。
民间力量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间力量来源于农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他们深谙当地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源优势。
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农民的需求和意愿,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到基层,让文化惠及每一个农民家庭。
民间力量还能够发挥创新的精神和活力,带来新思维、新理念,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加强对民间力量的引导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共同助推新农村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1.2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农村文化逐渐流失,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和信息传播的加快,一些传统乡村文化元素逐渐被边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困难。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农村地区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农村文化产业相对薄弱,缺乏创新和竞争力,无法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挖掘和利用。
农村文化建设如何促进繁荣
农村文化建设如何促进繁荣农村,是广袤中华大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浪潮中,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文化的式微、文化设施的短缺、人才的匮乏等。
那么,如何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呢?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的基石。
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和载体。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一批实用、便捷的文化场馆,如图书馆、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
这些场所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也为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持。
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新建的文化广场成为了村民们跳广场舞、举办文艺演出的好去处,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
农村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文化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技能,挖掘和培养一批农村本土的文化能人,如民间艺人、文艺爱好者等,让他们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鼓励和吸引城市文化人才到农村开展文化服务和创作,为农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理念。
比如,一些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农村,为孩子们开展绘画、音乐等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传承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繁荣的核心。
农村传统文化是农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我们应当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建立传统文化档案、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同时,要结合时代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比如,将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既传承了技艺,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是推动农村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要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喜好,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可以举办文艺演出、戏曲表演、电影放映等活动,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新闻报道如何引导新农村文化积极发展
规范 、科学知识 、文化修养 、行 为操 守 、与时俱 进 .并且 蔚 然成 风 。农村 文化 建设 不 仅 为新 农村 建
设 营造 良好 的社 会文 化 氛 围 ,而 且推 动农 民生 活方 式 和价值 观 念 的转变 ,努 力培 育 文 明 向上 的社会 主
义新 风 尚
化建设呈现 了较好 的发展局面 。同时也应该看到 ,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外 ,这种状况 必须 引起广大新 闻人的高度重视 ,运用媒体平 台和
【 蒲振 雷. 1 】 地方政府在新农村 文化建设 中的作用研 究[ _ D1 汕
头: 头大学,0 9 汕 20. [ 杨 美蓉. 2 ] 新农村建 设 中的文化建设 对策研 究 科技创 新
与 生 产 力 , 1 () 7 4 . 2 08: — 2 0 3
友好的邻里婆媳 ,批评那些不和谐 的丑恶事件。针
远。 “ 民工潮”在城乡间的空前大流动 ,使得民间
艺术 很 难吸 引年 轻人 参 与 。 面对 这一 状 况 ,涉 农 类 媒 体应 积 极 担 负起 保 护
宙等各类科学知识融汇于一体 。如此广博 的内容 ,
只 是为 了能 让农 村读 者 可 以从 中获取 对 自己最有 用 的 知识 与信 息 .更好 地 服务 于农 村最 基 层 的文化 建 设 ,让 农 村 读 者 展 报一 读 便 可 做 到 “ 在 家 中坐 , 身
心 怀全 世界 ”【 。 2 弘扬 中国传 统 文化 美德 并推 动 农村 乡风 文 明
和推动传统 民间文化 的职责 ,为此 《 山西农 民报 》
专 门设 立 “ 非物 质 文 化遗 产 ”栏 目 ,大 力 挖 掘 山西
省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向农村读者群体和整个社会 大力推广 .以促进传统文化能在今天进一步发扬光 大 。在 采 访 报道 时 ,首先 引 导读 者 正 确 认 识传 统 民 间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继而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
让农村文化“活”起来
维普资讯
三
农
问
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2 06 O
国民间艺术之乡” 。
令人堪忧的民间文化保护 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 ,无疑能 填补社会转型期城 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带
来的空 白。因为诸如戏剧 、龙舞狮舞 、 走书说唱 、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和乡村 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和性 。但同时我们又 遗憾地发现,一大批生长于乡村的民间 艺术已经名存实亡 ,令人堪忧 。 在今年 的宁波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中发现, 全市70 0 多项的农村 民间艺术 中,仅有
如何才能让农村文化 “ 活 起暑B 龟 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大众 才有旺盛不 竭的生命力 。 具有鲜 明特点和旺盛生命力的农村
一
一
民间文化 ,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重点 所在。 民间文化是中 国文 化的囊要根纂。 民间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地吸 收其他各种文化资源 ,历经千年流传下 来,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a 我 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 ,文化建 设的根也在农村 。民间的文化就是滋养 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学堂,幼年的记忆中 充满了民间文化与民间习俗 的内容 ,潜 移默化地成为中国人文化血液的一部分 , 不论将来 的职业选择如何 千百年来 , 宁波人在满足生产 、生活的各种各样辩 要过程 中,创造出丰富多彩 的区域特色 文化并世代传承下来 ,成为中华民族传 统文 化 的一部 分 ,河姆渡 文化 遗 址 、 “ 上丝绸 之路”文化遗产积淀 深厚 , 海 “ 梁祝”传说深入人心。备种 民俗礼仪 资源 、民间节庆活动 、村落家族文化丰 富多彩 ,口述文学和传统民间戏曲曲艺 、 民间表演造型艺术有过辉煌 的历史,民 间文化多彩多姿,源远流长 ,影响深远 。 民间艺术是宁波的文化血脉 滋养 出了 代代充满灵性的宁波人 也孕育 出了 让我们引以为傲的现代宁波 。
农村文化建设激发乡村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
农村文化建设激发乡村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农村是我国广袤土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祖国的脊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激发乡村的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文化建设如何为乡村创新创业提供源泉。
一、传承与弘扬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乡土社会的精神财富,是农村发展的基石。
传统的乡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智慧和乡土风情,对于培养乡村人民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为了激发乡村创新创业的活力,需要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首先,当地政府应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传承机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传统农耕文化可以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乡土文化展览等形式得到有效传播,使乡村居民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进而产生乡村创新创业的动力。
其次,要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
如何将乡村文化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地政府可以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通过科技创新来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创新创业。
二、构建乡村创新创业平台乡村创新创业需要一定的平台支持和资源保障。
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乡村创新创业提供相应的平台,并为乡村人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首先,当地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创业孵化器的扶持力度。
乡村创业孵化器是帮助乡村创业者进行项目孵化和资源整合的机构,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全方位的支持。
通过加强政府对乡村创业孵化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乡村创新创业搭建更加完善的平台。
其次,要发挥农村文化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村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开展旅游、农业观光等形式,将农村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当地政府可以整合资源,打造乡村创新创业园区,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乡村发展。
三、加强乡村人才培养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何培养乡村创新创业的人才成为当前的重大任务。
农村文化建设要积极扶持乡村人才培养,为乡村创新创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中国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的例子-定义说明解析
中国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样的特点以及融入乡村生活的价值观念,为乡村社区注入了独特的魅力。
但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面临着被冲淡和遗忘的危机。
然而,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乡村文化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乡村文化IP,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文化IP的打造和推广成为乡村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
乡村文化IP 是指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包装,打造具有历史、地域、民俗、传统等独特元素的品牌形象。
通过创造性地开发文化IP,乡村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资金流入乡村。
本文将以某村庄的传统手工艺IP、某农家乐的农耕文化IP以及某古村落的历史文化IP等例子,详细介绍乡村文化IP的打造和推广过程,并分析其对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通过这些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的方式和效果。
最后,本文将探讨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的意义,并展望乡村文化IP 的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乡村文化IP,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同时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本文能为乡村文化IP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逻辑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
本文将从乡村旅游与文化传承、乡村文化IP的打造与推广以及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的例子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具体结构如下: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说明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的背景和重要性。
其次,介绍文章的结构,即按照乡村旅游与文化传承、乡村文化IP的打造与推广、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的例子以及结论四个部分展开阐述。
最后,明确文章的目的,即通过探讨乡村文化IP的释放,揭示乡村文化的魅力和潜力,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发展。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文化传承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农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和根基,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积淀,对于维护农村的传统传承和文化特色有着重要意义。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如何传承和发展农村文化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发扬乡村文化传统乡村文化传承的第一步,就是发扬乡村的文化传统。
农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从民俗节庆到乡土风情,每一个方面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扬乡村文化传统,让乡村的文化特色得到更多的传播和弘扬。
二、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块重要引擎。
在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本地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激发农村文化的活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
三、保护乡村遗产建筑乡村的遗产建筑是农村文化传承的珍贵财富。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加大对乡村遗产建筑的保护力度,修缮老屋、保存古迹,让这些历史建筑成为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农村文化传承离不开广大村民的参与,他们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和推动者。
在乡村振兴中,要积极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培训和交流,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来,共同守护乡村的文化底蕴。
五、整合文化资源农村文化传承需要整合各方文化资源,形成合力。
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树立全局意识,积极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包括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图书馆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乡村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六、加强文化教育引导文化教育是农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乡村振兴中,应该加强对农村的文化教育引导,注重培养村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通过文化教育了解、热爱和传承农村文化,激发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农村文化传承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农村文化传承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农村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是乡村的灵魂所在。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农村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如何让农村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农村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
从传统的农耕技艺、民间艺术,到独特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无一不是农村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年轻人纷纷涌入城市,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文化的传承主体逐渐缺失。
同时,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冲击,让一些传统的农村文化形式逐渐被淡忘,面临失传的危机。
要让农村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挖掘。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对濒危的农村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
同时,要深入挖掘农村文化的内涵,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将那些隐藏在民间的文化瑰宝发掘出来,进行整理和记录。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地区,应当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将农村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编写相关教材,开设专门课程,让农村的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和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
此外,可以通过举办农村文化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创新是农村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关键。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更要让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进行创新发展。
例如,将传统的农耕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既传承了农耕文化,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民间艺术也可以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农村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
利用现代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为农村文化的传播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通过拍摄农村文化纪录片、短视频,举办网络直播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文化。
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将农村的特色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村文化传承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农村文化传承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农村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让农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农村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农民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农村的历史和传统。
农村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都是农村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许多农村文化正逐渐被遗忘和边缘化。
年轻人纷纷涌向城市,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传统的农村文化失去了传承的主体。
同时,现代文化的强势入侵,让农村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处于劣势地位。
要实现农村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首先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保护的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等进行有效的保护。
同时,要重视对农村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让他们能够将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教育也是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农村的孩子们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培养他们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农村文化知识,提高人们对农村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要对农村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例如,将农村的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现代感的文化产品。
传统的剪纸、刺绣等可以融入时尚元素,制作成精美的饰品和服装;农村的传统建筑风格可以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建筑。
这样的创新不仅能够让农村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还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农村文化的传承和融合提供了新的手段。
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农村文化进行数字化展示和传播。
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文化的魅力。
同时,还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农村的特色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村文化传承如何与时代需求相结合
农村文化传承如何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农村文化,如同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是乡村的灵魂所在。
然而,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将其传承并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农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传统的农耕技艺、民间艺术、民俗风情、道德观念等。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是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过去,农村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使得农村文化的传承主体逐渐缺失。
同时,现代文化的冲击也让农村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许多年轻人对农村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更倾向于追求现代都市文化。
要实现农村文化传承与时代需求的结合,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挖掘。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投入,对农村的历史遗迹、传统建筑、民间艺术等进行保护和修复。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挖掘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通过文字、影像等手段进行记录和保存。
教育是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开设与农村文化相关的课程,让农村孩子从小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农村文化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创新是农村文化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关键。
在保留农村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可以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
比如,将传统的农耕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产品;将民俗风情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农村旅游品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是推动农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文化。
例如,建立农村文化网站、开设农村文化社交媒体账号,展示农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活动、手工艺品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让农村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们对乡村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正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
乡村振兴活力的激发,不仅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是关乎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呢?本文将从十个方面进行探讨。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农村土地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于乡村振兴活力的激发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流转的便利性,让优质土地更好地用于发展产业、农业、旅游等方面,并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
2.发展农村产业农村产业的发展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重要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支持政策,引导和扶持农民创办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同时,也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农村的发展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富有创业精神的农民队伍。
因此,政府应加大农民职业培训的力度,为农民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竞争力。
4.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使农村孩子们能够接受到与城市同等水平的教育。
同时,要推进农村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的农村人才,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5.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重要方面。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农村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的文化品味和内涵。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乡村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和品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7.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关键。
关于“四结合”“四促进”助力乡村振兴激发农村新活力
关于“四结合”“四促进”助力乡村振兴激发农村新活力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加剧,乡村振兴成为了当前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必须发挥“四结合”“四促进”的作用,激发农村新活力。
“四结合”指的是政策结合、产业结合、城乡结合、社会结合。
政策结合就是指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从政策层面上推动乡村振兴。
产业结合是指将城市的现代经济产业和农村的传统产业相结合,实现多元化的农村产业发展。
城乡结合是指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与城市的融合。
社会结合则是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四促进”则是指科技促进、金融促进、法治促进、文化促进。
科技促进是指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发展的科技含量。
金融促进是指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提高农民财富水平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法治促进是指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依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文化促进则是指发掘农村文化价值,传承和弘扬文化精神,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
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四结合”“四促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乡村振兴政策,积极帮助农民创业。
企业需要积极响应政策,承担社会责任,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社会组织需要发挥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服务。
广大农民则应积极响应政策,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总之,“四结合”“四促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可以为农村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只要各方共同努力,相信必能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乡村振兴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乡村振兴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如农业产业结构、乡村基础设施、信息流通等方面的不足。
为此,“四结合”“四促进”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首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了“四结合”的概念,即政策结合、产业结合、城乡结合、社会结合。
农村文化传承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农村文化传承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农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农民的智慧、情感和生活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市化的冲击、年轻人的外流、传统文化的式微等。
如何实现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实现农村文化的传承创新,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挖掘。
许多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村文化进行全面的普查和整理,建立农村文化遗产名录,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和传承。
同时,要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农村文化的保护和挖掘,通过建立文化合作社、文化志愿者队伍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农村文化的传承。
教育是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应增加农村文化的课程内容,让农村孩子从小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
可以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开设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课程,邀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传授技艺。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农村文化遗址、参与民俗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农村文化的魅力。
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年,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学习农村文化的机会,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创新农村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农村文化的传播有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
可以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展示农村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例如,一些农村网红通过拍摄农村生活的短视频,让外界了解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独特文化,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也促进了农村文化的传播。
同时,还可以将农村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具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如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民间工艺品、开发农村文化主题的手机游戏等,让农村文化以更加新颖、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农村文化管理员的内容
农村文化管理员的内容农村文化管理员的工作涉及到农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作为农村文化的守护者和推动者,农村文化管理员在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村文化管理员的内容。
一、农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农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
农村文化管理员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收集整理农村文化遗产、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农村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农村文化管理员要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挖掘和保护农村文化遗产。
通过调查研究、采访老一辈农民等方式,搜集和整理农村传统技艺、民间舞蹈、民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农村文化管理员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可以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让农民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二、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农村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农村文化管理员要推动农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村文化管理员要关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推动农村文化的创新。
可以组织农民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开发和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产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农村文化管理员要积极引进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农村文化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
可以建立农村文化资源数据库,整合和共享农村文化信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
三、农村文化的推广与交流农村文化管理员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广农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管理员可以邀请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团队来农村进行文化交流和表演,让农民亲身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
同时,也可以组织农民代表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展示和推广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从现实看,在广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完善之后,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施,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成为一个紧迫课题。
北京市延庆县在农村建立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制度,为盘活农村文化资源、激活农村文化活力提供了有益探索。
特邀嘉宾
中共北京延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素枝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
治理者说
张素枝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要加大投入力度,又要注重管理和使用,建以致用,强建重管。
“文化管家”带来三大转变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要建阵地、建网络,更要重管理、重服务。
近年来,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一批文化益民工程,加大了农村文化设施、设备的建设力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基础水平,但与此同时,设施设备利用率较低甚至闲置、文化工作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短缺、文化宣传工作环节薄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深入了解基层文化发展和管理工作的现状,找准矛盾焦点和抓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形成层级式网络管理新格局。
从现今农村工作发展方向来看,水管员、护林员、保洁员等农村“八大员”成为基层工作有力抓手,但文化方面的“专员”却未在其列。
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队伍建设是一项新工作,没有先行经验可循。
北京市延庆县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009年,在对农村文化资源使用情况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延庆县率先在大榆树镇开展了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
经过前期的公开招聘,岗前培训和制度建设,25名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于2010年1月1日上岗,他们成了各村文化的“大管家”。
完善的设施建设、科学的管理运用、丰富的文化活动、定期的电影放映、规范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党员电教极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今年,延庆县在试点基础上,结合各乡镇特点,紧密围绕“坚持用人标准、明确任务责任、实施统一管理、严格考核制度、人员有序流动”,研究出台了在全县各乡镇建立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队伍的实施方案。
以“公益自愿,政府补贴;立足本村,服务当地;公开竞争,择优选聘;奖惩结合,能上能下”为原则,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核、考前培训、笔试、面试等10个环节,选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队伍。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各乡镇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12月1日,这些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将正式上岗任职,延庆县15个乡镇的376个行政村将实现村村都有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
当然,队伍建设也只是工作的基础,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建立农村文化资源管理新机制,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办法和严谨的工作制度。
延庆明确了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对村级文化活动开展、数字影厅的使用与管理、益民书屋的使用与管理等七大工作职责,本村常住人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等六大选聘条件以及教育培训、考评奖惩、待遇保障等具体问题。
尤其是在待遇保障问题上,实行了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相结合的发放形式,将极大地调动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队伍的建立,正在促使延庆县基层文化管理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即文化设施从“建得好”向“用得好”转变,文化设备从“不会用”向“熟练用”转变,文化活动从“无人组织”向“广泛参与”转变,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报记者余荣华整理)
旁观者言
朱启臻
发挥“带头人”作用,结合传统和现代,鼓励农民创造自己的文化。
以人为本让文化扎根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误区:轰轰烈烈的文化“三下乡”,被老百姓称为“来去一阵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难以在农村扎根;按照城市人的习惯特点和文化需要来建设农村文化,忽视了乡村特点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结果使“移植文化”成为一种“无根”的文化;重有形的物质层面建设,轻无形的精神层面建设,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避免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首先要调查农民的文化需求,研究农民的文化娱乐习惯和传统,选择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多种需要;其次,要重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鼓励农民创造自己的文化。
这就必须以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为基础培养出新的文化。
因此必须下力气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重视整理当地的乡土文化,善于发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难点。
以往的文化投资往往忽视对人的教育,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所以成为“无根文化”。
延庆的村级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不仅是文化资源管理者,有利于农村文化设施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文化资源的整合;同时也是村民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他们使村级文化活动有了“带头人”,将会撬动和带动一方乡土的文化建设。
以笔者的调查和体验,延庆县农村文化建设经验,不仅在于建立了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制度,还在于十分注意从教育农民开始,以村为单位,由农广校把乡村文艺培训班举办在村里,教育农民怎样乐起来,如何享受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农民在自娱自乐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互动,密切了关系,增加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能力,其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文化活动是最容易被人所接受的一种形式,因此,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又是一个有效的教育载体,为农村文化的可持续生长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