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概述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主要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三首古诗《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本组教材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动物奥秘的。
《古诗三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单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蜗”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有《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
其中,这四篇课文语言生动,知识性强。
课文都配有精美插图,能让学生图文对照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帮助学生熟读、背诵。
习作3是写给远方亲朋好友的一封信。
练习3共安排了5个板块,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些钢笔字。
”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本单元39个生字,绿线内的23个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的读课文,抓住课文中关键、生动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了解课内外的知识。
4.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学会读书做记号,激发读书的热望。
6.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建议1.《泉城》《泉城》这篇课文描写了闻名天下的济南泉水。
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读来饶有兴味,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因此,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体会济南泉水的特点上,感受其美丽和神奇。
课文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而且各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
开篇,作者就抓住了济南七十二泉的特点:或白浪翻滚,或银花盛开,或晶莹剔透,或虎啸狮吼,或声音低细。
2-5段是全文的重点,分别介绍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的特点重点勾勒和描绘。
抓重点,促难点,结合学生理解的实际,我们可以从泉水流动特点入手,抓重点词语,以点带面,体会四泉的奇丽。
指导学生读课文,抓住珍珠泉、五龙泉、黑虎泉和趵突泉泉水流动特点的词语:涌、汇住、喷吐、冒,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从优美的语句中感受文字的感染力,体会用词的妙处,进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对课文进行充分品读之后,学生体会到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把美播种在孩子的心田——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语文小学教学参考教材解读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充分体现了苏教版教材选文精美这一显著特点。
虽然苏教版教材到高年级段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在中年级段已开始逐步铺垫、渗透,像第三单元四篇课文构成的一组文章,虽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个归类非常明显的主题单元,但它也有了主题单元的一些特征:一是文体大致相同,可以说都是散文;二是描述的内容或是自然美景,或是美好的事物事情;三是表达的方法都是写景状物、借物抒情。
因此,要教好这一单元,我们的老师首先要很好地研读这一组文章。
首先,要明确这一单元编排的意图和作用。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老师具备整体把握每一个文本、每一个单元、每一册教材的能力。
只有当我们的老师首先弄明白了这一篇课文在这一个单元、这一个单元在这一册教材中所起的作用,我们的老师在备课、上课、辅导时才能有所侧重,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好每一个文本的重点、难点问题,花少量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东西,从而达到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纵观小学十二册教材,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单元的文章有其显著的作用。
这是中年级段的一个单元,可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这一组文章的内容和文体来说,可以说都是写景的散文,早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就开始接触这一类文章了,如:《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等,只是文章非常简单而已,在教学中也不要求学生了解文体、知道如何表达。
到了二年级、三年级,这类型的文章开始逐渐丰满起来,如:二年级上学期的《夕阳真美》,二年级下学期的《月亮湾》、《鸟岛》,特别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这三篇课文,不仅已是典型的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同时也初步构成了一个主题单元,这一组文章的学习,就为高年级段主题单元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陈,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这类文章提供了直接的经验。
特别是这三篇散文的表达方法,和本单元的文章在表达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学生就可以借鉴过去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好本单元的课文。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一、教材分析:“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是本册教材的编写宗旨。
1、本学期,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习惯篇”安排了“读书有选择,读书作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两个专题,不仅让学生学会“有字书”,还让学生学会读“无字书”,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蕴涵了对教育对象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2、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24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更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言和精神“矿藏”。
第一单元以《老师,您好》抒发了人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愿,《秋天》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但愿人长久》和《古诗两首》又增强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领会能力,这一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扎扎实实全方位地领略了古今多种诗歌体裁的魅力,以及诗歌独特的表达效果。
第二单元无论是《天安门广场》(写物)还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写人)还是《虎门销烟》(写事)都渗透了忠心报国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第三单元的课文就像一组迷人的风景画,读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人们在赞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定体会到实地游览的酣畅和对童年生活回忆的愉悦。
第四单元课文通过神话传说《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和《寓言故事》《一路花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震憾人心的人物形象,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单元包含了《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4篇课文,从理论上和具体生活实际说明了勤奋是获得成功,通往理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从小不怕吃苦,细心观察,敢于探索和实践,立志为人民,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六单元的课文《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和《九色鹿》从正反两方面再次证实了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
三篇课文语言生动,情真意切,能触及人的内心。
第七单元中《雾淞》《江雪》描绘了冬季奇特壮美的景象,《春联》《元日》展现了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主要包括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3-4篇课文,以及相关的学习活动和练习。
教材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方面,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识字与写字: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能够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提高写字的速度和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阅读: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写作:学习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构思,做到文从字顺、条理清楚。
4.口语交际:能够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综合性学习: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课文选编与特点1.选文广泛:本册教材选编了多个领域的文章,包括童话、寓言、科普知识、历史故事等,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2.内容丰富:课文内容涵盖了人文、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培养其综合素质。
3.语言优美:本册教材注重语言的优美和规范,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实践活动与评价1.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朗诵比赛、写作比赛、话剧表演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
五、教材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读编者意图优化教学策略———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认识与思考
———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认识与思考张丽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就是提醒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应该考虑教材编者的意图。
现针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做以下分析并阐述自己使用教材的方法。
一、析教材,明教学目标1.课文本单元由《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课文组成。
前三篇是写著名的自然景观,第四篇则是散文,写童年的摇花乐,表达思乡情。
从比重看,本单元为人文主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课文的语言和写作特色看,这四篇课文皆文质兼美,适合朗读,可以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时,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课文是最好的范例。
用心感受“泉城的奇异”“九寨沟的奇美”“荷兰田园的如诗如画”“桂花雨的迷人”,体会作者在行文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
四篇课文语言训练点很明晰:以课文为例,可以仿写,可以想象,可以鉴赏……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石。
融整单元课文为一体,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借鉴:(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之情;(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3)关注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认真观察家乡的一两处景色,进行仿写。
2.课后题教材中每篇课文之后都设计了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形式几乎相同:一是朗读、背诵等常规训练;二是钢笔字描红,指向扎实练好写字这一基本功;三是读抄课文的生字新词和好词;四是阅读训练。
即便类型相同,但内容上却是因课而设计的题型。
《泉城》是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妙处,《九寨沟》是分析体会重要语段的作用,《田园诗情》是学习归纳,《桂花雨》是对重点句的理解,其目的都是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的题型设计符合第二学段有关阅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要求,对学生理解课文、教师教学课文起到点睛之作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并暗示了教学难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一、前言本教学计划根据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旨在通过系统、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汉字、词语、成语、句型等基本语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拼音与生字1. 拼音学习:复习第三册的拼音知识,巩固声母、韵母、声调的掌握。
2. 生字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第二单元:选读课文1.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第三单元:精读课文1.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单元:古诗欣赏1. 古诗学习:学习本单元的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
2. 写作练习:根据古诗的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1. 口语交际:学习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口语练习。
2. 写作练习:根据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说课稿(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说课稿(苏教版)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在哺育了万物生灵的广阔大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风景名胜。
本单元选编了四篇精美的描绘各地自然风光的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它们犹如朵朵奇葩,让我们走近它们,领略它们迷人的风采吧!《泉城》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九寨沟》介绍了九寨沟的美丽自然景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情》让我们领略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体会草原、牲畜与人和谐地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
《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童年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剔、啸”等23个生字,会写会用“济、著”等39个生字。
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并注意积累,能读读写写课文后面的32个词语,会读读背背练习中8个成语和5条歇后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泉城》全文、《九寨沟》的3、4、5自然段,《田园诗情》中喜欢的段落。
4.领悟课文内容,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丽,认识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和写作方法。
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片段描写。
5.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恰到好处的语句真诚地赞美别人,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6.能按习作要求,选择自己想说心里话的对象,写清自己想要说的内容,注意书信格式,详略得当。
重点难点分析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加强整合,围绕本单元美景美文的主题特点来统筹教学安排。
课文教学中,先要疏通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紧扣重点段落边读边思,入境对话,体验文本之美,意境之美,获得精神的陶冶;接着由品到诵,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促进语言的内化和积累;最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迁移。
但仿写的对象,从过去的单纯运用词语,提高到对段式编排,布局谋篇等文章结构的学习。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二.篇目教学分析《泉城》1.文本解读《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2020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精品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精读课文,一个练习和一篇习作。
四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泉城》主要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的如诗如画的绮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情》让我们领略了荷兰作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体会草原、牲畜与人和谐地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了童年摇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学习本单元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置身于奇秀的名胜风景、山水田园之间,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大自然无偿的馈赠、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
对于有一点旅游经验的四年级孩子来说,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领略不会有太多问题,但是要想真正体味意境之美,获得精神的陶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就比较难了。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单元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学会单元39个生字,2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典范,感受济南、九寨沟和荷兰风光,想象摇桂花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习作指导,掌握写信的要点,指导学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
5.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名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6.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7.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8.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
二.篇目教学分析9.泉城【文本解读】《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课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如下: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人文主题,围绕着“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语文要素安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3篇课文。
三首诗均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爬山虎的脚》细致生动地介绍
了爬山虎的特点以及它的爬墙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蟋蟀的住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住宅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敬佩和赞赏。
以上解读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把美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上学期第三单元的 《 北大荒的秋天》 《 、西湖》 《 、拉萨的 天 空》 三篇 写景散文的 进一步拓展 , 为高年级 以《 又 夹 竹桃》 为代表的主题 单元 的学 习作了一个很 好的铺垫 。
为 借 物 抒 情 散 文 的 深 入 学 习 ,积 累 更 多 的 自主 学 习的
经验和方法。
2注重梳理 , . 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内容 比如《 九寨 沟》 一课 , 有三个要点 , 一是九寨沟名字
的 由来 。 是 九 寨 沟 是一 个 童 话世 界 。 里 又 包括 了两 二 这
个层次 , ①九寨沟美丽的 自然风光 , ②九寨沟 的珍奇动 物 。三是九寨沟真是人 间仙境。于是 , 这一课的主要 内
呼 应 的 作 用 , 材 安 排 了 “ 想 最 后 一 段 在 全 文 中 起 什 教 想
么作用” 的练 习。《 桂花雨 》 语言平实 , 教材安排了联系 生 活 实 际体 会 重 点 句 的训 练 , 如 此 类 。 诸 三 要 咀 嚼 品 味 , 思 精 研 , 力 挖 掘 教 材 中所 蕴 因素 。
一
要 认 真研 读 教 材 ,吃透 本 单 元 教 材 编 排的 意 图
和 作用 。 单 元 可 以说 起 着 承 上 启下 的 作 用 。 这 一组 本 就 教 材 的 内容 和 文 体 来 说 , 是 写 景 的 散 文 , 对 二 年 级 都 是
生 的脑 海里 会 浮 现这 样 一 幅 画 面 :晚 霞 消逝 ,夜 幕 降 临 , 畜沉睡 , 切都 显得无声无 息 , 有远处的灯塔 牲 一 只 像瞌睡人的眼 , 闪着 昏黄 暗 淡 的 光 , 这是 多 么甜 美 静 谧 的境 界 。夜 晚 , 宁静 的荷 兰 也 是 一首 诗 。教 师 要 善 于激 发 学 生 的 读 书 热 情 , 学 生 的情 感体 验 在 “ 情— — 人 使 动 情 — — 移 情 ” 方 面 同步 发 展 。 三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说课稿(苏教版)
一,单位课本分析(A)单位教材的基本分析在培育广阔的万物生物时,产生了大量的岐山不同的水,风景点。
本模块选择了四幅精美的自然风景的文字泉,九寨沟,田园,甘草桂花,他们就像朵朵美丽的花,让我们走近他们,享受他们的迷人风格泉泉介绍了济南最独特的自然景观,赞美春天的奇怪,表达对大自然的思想和感情的爱。
九寨沟介绍了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让我们享受荷兰作为田园牧场的田园,体验草原,牲畜和和谐的人,充满诗意。
桂花雨是笔者记起的童子甘草,花雨快乐快乐,表达了家乡的记忆。
(2)单位教学目标和难点分析的关键点单位教学目标:1.知道蜱,Xiao等23个字,会写经济,其他39个字。
2.了解单位的新词,注意积累,可以读写文字背后的32个单词,会回读8个练习在后面的成语和5个中断后语言。
能够正确,流畅和情感地阅读文本。
将背诵泉的全文,九寨沟3,4,5自然段,田园诗中最喜欢的段落。
4.理解文字内容,感受景区的美丽,理解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
模仿类的情况,了解片段的描述。
5.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话来真诚地赞美他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6.根据工作要求,选择自己的话说真话,写自己想说的内容,注意字母格式,细节稍微合适。
难点分析在教学单元时,加强整合,围绕单元的美丽特征来协调教学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清楚说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阅读文本,以掌握整个文本的内容;然后紧紧跟随关键段落阅读边框,进入对话,体验美丽的文字,美丽的心情;然后从商品到诵读,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促进语言的内化和积累;最后,引导学生模仿移民。
但模仿的对象,从过去简单的使用的话,到部分的安排,等研究的结构。
(C)每节课的训练点二。
教学分析弹簧文本解释弹簧是散文场景的集合,介绍了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泉城。
笔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按照总分 - 总数顺序,描述了济南着名春天的奇特风光,表达了对自然思想和感情的热爱。
六个自然节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本文主要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材进行解析和说明,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内容。
教材概述第三单元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涉及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如《小红帽》、《猫和老鼠》等。
这些故事通常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课文解析:针对每篇课文,教材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包括词语解释、语法点讲解、故事分析等。
通过课文解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文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教材中还包括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研究策略。
4. 写作指导:本单元的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写作能力,如写寓言故事、写读后感等。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的教材,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增强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对文字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掌握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4. 培养爱好阅读的惯,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本单元的教材,建议学生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1. 预课文:在上课之前,可以先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可以标记出生词和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解答。
2. 注意课文解析:教材中的课文解析部分提供了对词语和语法的解释,学生应认真阅读和消化这些解析内容。
有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
3. 多思考和讨论:在研究课文和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时,学生应多思考和讨论,尝试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寓意。
可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互动交流。
4. 练写作: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写作指导,学生可以尝试写寓言故事或写读后感,不断练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
总结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材以经典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为主线,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6、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7、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8、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9、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3、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4、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讨论交流:1、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2、如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多读书,多看童话书。
9、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合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指导书写。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精读课文,一个练习和一篇习作。
四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泉城》主要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的如诗如画的绮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情》让我们领略了荷兰作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体会草原、牲畜与人和谐地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了童年摇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学习本单元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置身于奇秀的名胜风景、山水田园之间,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大自然无偿的馈赠、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
对于有一点旅游经验的四年级孩子来说,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领略不会有太多问题,但是要想真正体味意境之美,获得精神的陶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就比较难了。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单元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学会单元39个生字,2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典范,感受济南、九寨沟和荷兰风光,想象摇桂花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习作指导,掌握写信的要点,指导学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
5.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名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6.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7.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8.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
二.篇目教学分析9.泉城【文本解读】《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课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练习。
本组课文侧重于写景抒情,要指导学生学习表达的方法及情感的表达,通过小导游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习作紧扣课文,学习介绍家乡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能读懂习作的要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长处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
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解读本单元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
这几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的美丽自然景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
《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了童年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泉城》教学案学习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预习学案(1)读一读白浪翻滚晶莹剔透明珠散落银花盛开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水声喧腾昼夜不息(2)想一想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泉?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
《古诗三首》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
《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顺承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连续观察。
围绕语文要素,本单元进行了精心编排。
其中,《爬山虎的脚》以准确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细微变化,以及爬山虎向上攀爬的过程。
《蟋蟀的住宅》以准确生动的表达,再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及修建过程。
两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交流平台”则梳理、总结了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一方面已经了解了日记的一般格式,初步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另一方面,知道要仔细观察,注意事物的变化,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这些都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本单元还编排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观察日记的写作。
“资料袋”帮助学生养成连续观察并进行记录的习惯,“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内容和写法。
二、学生分析1.识字能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能力: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执笔:金坛市朝阳小学丁俊霞一.单元教材分析二.篇目教学分析5、雨后1、文本解读《雨后》是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
作者冰心。
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
全诗共4节。
第一节写雨后的广场上,一群赤脚的孩子在嬉戏;第二节写小哥哥踩水玩儿,在提醒妹妹小心滑跤时,自己却滑了一跤;第三节写小哥哥滑跤后虽一身泥水,但仍显露出兴奋和骄傲;第四节写小妹妹提着裙儿小心地跑,却希望自己也能滑一跤。
文中有几处看似矛盾的写法,如哥哥摔跤了,却“兴奋和骄傲”;小妹妹小心地轻轻地走却也希望摔跤,这些都十分突出地表现了童心童趣,在学生们的心里一定会激起共鸣从而发出会心的笑声。
2、教学目标分析(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体会孩子玩水的欢快心情。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身”字旁和“矢”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快乐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4)鼓励学生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
3、教学资源运用生字卡片、挂图、补充习题、同步拓展阅读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身”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诗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夏天雨后儿童游玩嬉戏的快乐心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体会夏天雨后儿童游玩嬉戏的快乐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2)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鼓励学生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
5、教学构想或建议一、初读课文:1、以夏日雨后景色来导入,让孩子回忆以前玩水的过程,然后揭题。
悠悠桂花“雨” 浓浓故乡“情”——《桂花雨》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悠悠桂花“雨”浓浓故乡“情”——《桂花雨》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悠悠桂花“雨”浓浓故乡“情”——《桂花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作者琦君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美好生活的眷念,反映出作者纯真的童趣和淳朴,全文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乡情。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教学设计重点让学生读中自主感受桂花之“香”,体现摇花之“乐”,感悟故乡情“浓”,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情分析]本次执教对象是城关中心小学四(1)班学生。
因为城区的父母都非常关注自己孩子学习,加之该校又有传统的经典诵读活动,这些都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收到读中感悟,读中明理的效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并写好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并进行连词成句练习。
能力目标: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母亲所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咱家旧宅的金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具准备]教学ppt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师生谈话。
同学们,我们知道现在正是秋冬交替季节,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你们家或亲戚邻居的庭院里,都有哪些花草树木?谁能说一说?当生谈及“桂花”时,师顺势问:桂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桂花“美”,桂花“香”,当生谈桂花“美”时,再让其他同学谈一谈自己不同观点。
)2、导入课题。
同时,我们也知道,随着季节变更,,各个季节所下的雨也是不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执笔:金坛市西岗小学徐丽萍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在哺育了万物生灵的广阔大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风景名胜。
本单元选编了四篇精美的描绘各地自然风光的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它们犹如朵朵奇葩,让我们走近它们,领略它们迷人的风采吧!《泉城》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九寨沟》介绍了九寨沟的美丽自然景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情》让我们领略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体会草原、牲畜与人和谐地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
《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童年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剔、啸”等23个生字,会写会用“济、著”等39个生字。
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并注意积累,能读读写写课文后面的32个词语,会读读背背练习中8个成语和5条歇后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泉城》全文、《九寨沟》的3、4、5自然段,《田园诗情》中喜欢的段落。
4、领悟课文内容,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丽,认识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和写作方法。
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片段描写。
5、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恰到好处的语句真诚地赞美别人,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6、能按习作要求,选择自己想说心里话的对象,写清自己想要说的内容,注意书信格式,详略得当。
重点难点分析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加强整合,围绕本单元美景美文的主题特点来统筹教学安排。
课文教学中,先要疏通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紧扣重点段落边读边思,入境对话,体验文本之美,意境之美,获得精神的陶冶;接着由品到诵,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促进语言的内化和积累;最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迁移。
但仿写的对象,从过去的单纯运用词语,提高到对段式编排,布局谋篇等文章结构的学习。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二.篇目教学分析《泉城》1、文本解读《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按“总—分—总”的顺序介绍、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总写济南泉水多和美。
第二至五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具体写四大名泉。
第六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总写泉城得名的由来。
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写作点面结合,特点鲜明。
作者首先以写意的笔法,从面上概括叙写了济南泉水的多和美,用“有的……有的……”这两种句式,从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展现了济南名泉的全貌。
接着,作者又从七十二名泉中精选了珍珠泉等四大名泉,抓住各自的特点进行重点勾勒和描绘。
这样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形象地写出济南泉水的姿态各异及其中的盎然情趣。
全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总分层次清楚,无论布局谋篇,还是文字运用,都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分析(1)掌握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汇注”“喷吐”等词语的妙用。
积累“白浪翻滚”“明珠散落”等描写泉水的词语。
(2)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并学会迁移,会用“有的……有的……”练习写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3、教学资源运用利用网络搜集济南泉水的图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新补充读本》拓展阅读。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建议本课采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并学会迁移,会用“有的……有的……”练习写话。
第二课时:(1)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泉水流动的句子,体会“汇注”“喷吐”等词语的精妙;(2)采用图文对照等方式,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泉城的魅力。
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板块一:复习城市别称,导入新课。
1、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了解了许多城市的别称,比如:拉萨叫——,哈尔滨叫——,昆明叫——(生答)2、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泉城”——(读课题)你知道是哪座城市?你想知道什么?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分自然段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把课文读通读顺了,尝试完成填空题。
[课文先写济南,然后分别介绍了、、、,最后再写济南的泉水]。
板块三:初步感受泉水的声音、姿态,迁移练笔。
1、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泉以及泉水的流势。
看了这样的画面,大家有什么感受?2、画面上的泉城如此美丽,作者笔下的泉城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泉城去游一游。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2)指名读第一句。
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泉水多)(3)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出示: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好像银华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a.指名读,回答问题。
(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形态,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b.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你能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吗?c.小结: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d.指导朗读第二句。
(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4)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读第三句。
“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你能想到哪些词语也表示有名?(闻名、驰名……)5、通过对这一段的学习,现在你对济南的泉水有什么印象?边读边想像,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板块一:复习词语,巩固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词语朗读: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秋雨潇潇、虎啸狮吼2、借助填空,复述第一自然段: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和了。
板块二:自主学习,感悟品读。
1、课文的2~5自然段介绍了最著名的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你最喜欢哪一处泉水,选择一处仔细地学习一下。
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开始学习吧!【友情阅读提示】(1)以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读一处泉水,把段落读通读顺。
(2)找出泉水的位置,划出描写泉水特点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简单写一写感受。
2、自主选择交流名泉的位置、特点。
例如珍珠泉点拨方法:(1)朗读喜爱的珍珠泉(第二自然段)(2)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学生零散的个体体验)(3)聚焦:这段话中,大家能找到一个词来概括珍珠泉的特点吗?(神奇)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神奇?(品“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涌”“拎”等重点词句,读出神奇)(4)【出示珍珠泉图片】这么美的泉水,这么美的句子,我们一起把它们都记下来吧!试背,会背的一起背![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的点拨方法类似]板块三:内化语言,争当小导游。
1、同学们,如果你是泉城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你们这里的泉水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泉水试着介绍介绍。
2、我们兴致勃勃地游完了济南的四大名泉,要给这次旅行做一个总结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呢?3、同学们,现在明白济南为什么叫做泉城了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块四: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关于济南名泉还有许多的文字介绍,课后大家不妨去搜集一下,读一读,你会对济南的泉水有更多的了解!2、这里,老师就向大家推荐老舍爷爷写的《趵突泉》,阅读《新补充读本》中的《为什么济南的泉水特别多》。
课后大家读读,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感想。
6、课时作业设计(1)依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学校的一处景物,先交代在什么地方,再具体地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2)同学们通过找料或者上网的方式查阅关于泉城的一些信息,回去办一份手抄报,看看谁的内容新颖。
《九寨沟》1、文本解读《九寨沟》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课文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位置及名字的来历。
然后如导游般地带领读者启程进入景区。
从第三到第四自然段,如数家珍似的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的珍禽异兽。
第五自然段回味总结,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读后令人有一种实地浏览的酣畅,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
课文层次清楚,词句清新,词藻华丽,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
2、教学目标分析(1)掌握本课10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能通过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雪峰插云”“古木参天”等词语,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感受九寨沟美丽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教学资源运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新补充读本》拓展阅读。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建议本课采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九寨沟名字的来历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体会九寨沟神奇而又瑰丽的景色,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珍稀动物的特点。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板块一:神话引入,质疑课题。
1、教师娓娓描述: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剽悍的男神达戈用风云磨成一面宝镜,送给心爱的女神,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宝镜,碎片散落人间,变成114个晶莹的海子,于是,地球上便有了一个“梦幻仙境”——九寨沟。
(板书课题)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3、归纳出: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称为“九寨沟”?它是一条怎样的山沟?学贵有疑,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的。
板块二:从字词到句段,读准读通课文。
1、为了更好地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地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
a.生字词语:九寨沟三县图画恰似继续逃窜若无其事敏捷异兽珍禽b.四字词语: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银花四溅高低错落蔚为壮观林深叶茂憨态可掬古木参天诗情画意c.钢笔描红,指导书写:县窜捷禽2、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一些长句子,争取将课文读通读顺。
板块三:走近九寨,初步感知1、课的一开始,同学们特别想知道“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称为九寨沟?它是一条怎样的山沟?”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1、2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交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