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图像及追击问题

合集下载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一、运动图象1. 位移—时间(x t -)图象:物体运动的x t -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物体的运动轨迹无任何直接关系。

图1中三条直线对应的x t -关系式分别为0x x vt =+、x vt =、0'()x v t t =-,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纵轴截距x 0表示0=t 时,a 在b 前方x 0处;横轴截距t 0表示c 比b 晚出发t 0时间;斜率表示运动速度的大小,易见>;交点P 可反映t 时刻c 追及b 。

2. 速度—时间(t v -)图象: 物体运动的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物体的运动轨迹也无任何直接关系。

图2中、、、四条直线对应的关系式分别为=常数、=0+、=、=0-。

是匀速运动的速度图象,其余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纵轴截距0表示、的初速度,横轴截距m t 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零时所需要的时间,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斜率为负值(如)对应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图线下方覆盖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

两图线的交点P 可反映在时刻两个运动(和)有相同的速度。

3. x t -图象与t v -图象的比较:图3和下表是形状一致的图线在x t -图象与t v -图象中的比较。

x t -图象图象 ①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 表示物体静止。

②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 表示物体静止。

③ 表示物体静止。

④ 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x 0。

④ 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

⑤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 0~t 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 1。

⑥ 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

4. 运用图象时需注意的问题(1)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中横、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

追及、相遇问题和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和运动图象

( 2) 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20 s, 思路引导: ①分析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 明确两个问题: a
v

a.两车相距最大距离时速度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 v 甲 10 tb. : s = t = ×20 m=100 m, 1 时间内 甲 1 求乙车追上甲车所用时间的方法是什么 ? 2 2
s 乙 =v 乙 t1=4×20 m=80 m, s -s 甲 乙 20 此后乙车运动时间:t2= = s=5 s, v 4 乙
的加速度刹车 , 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 求: 解得:t=12 s, 1 2 1 2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Δs=v 甲 t- at -v 乙 t=10×12 m- ×0.5×12 m- 4×12 m=36 m 。 ( 1) 乙车在追上甲车前 , 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 2
( 2) 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 t1,则有:t1=
最近。
-8一 二
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 1)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 2) 相向运动的物体, 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 距离时即相遇。
基础自测
1
2
3
4
1. 请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对不正确的表述, 请说明原因。 ( 1) s t图像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 ( 2) s t图像是一条直线, 说明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 3) v 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 t轴的直线, 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 4) s 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 ) ( 5) 两条 v 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 6) 两条 s 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 7) 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二者之距时即相 遇。( )

第三讲运动图象与追及问题1.理解x—t图象、v—t图象,并能用来分析

第三讲运动图象与追及问题1.理解x—t图象、v—t图象,并能用来分析

(1)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2)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
加速度大小 加速度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时间轴 平行 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 倾斜 的直线.
4.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1) 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位移 .
高度0.8 m,B选项正确;前0.4 s自由下落0.8 m,后0.2 s反弹
向上运动0.2 m,所以整个过程小球位移为0.6 m,C选项不正 确;整个过程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D选项不正确. 答案:B
【方法归纳】利用图象解题时要注意: (1)要分析清楚图象的类型,可以看其横、纵坐标轴来判 断. (2)要理解图象表达的物理意义或反映的物理过程.
友情提示:(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只能用来描述 直线运动,并不能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2)分析有关于图象的物理问题时要注意与实际的运动过 程相对应,最好画出物体的运动简图,展现物理过程.
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
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 大小为4 m C.乙在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 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
上、追不上或 ( 两者 ) 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
判断的切入点.
2.常见的情况 物体 A 追物体 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 x0. (1)A 追上 B 时,必有 xA-xB=x0,且 vA≥v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 必有 xA-xB=x0, 且 vA≤vB. 3.解题思路和方法 分析两 物体运 动过程 → 画运动 示意图 → 找两物体 速度、位 移关系 → 列位移 方程

暑假新高一985培优讲义:第10讲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和竖直上抛运动(解析版)

暑假新高一985培优讲义:第10讲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和竖直上抛运动(解析版)

第10讲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和竖直上抛运动1.掌握x-t图像和v-t图像中坐标、斜率、截距、交点的含义和分析图像。

2.掌握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3.会运用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处理物理问题。

一、运动学图像1.x-t图像与v-t图像的比较比较项目x-t图像v-t图像运动描述点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的位置和时刻表示两物体在该时刻速度相同拐点表示该时刻速度方向发生改变表示该时刻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线若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若为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为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若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为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为曲线,表示物体加速度发生变化斜率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截距纵截距表示t=0时刻物体的位置表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横截距表示物体位移为零的时刻表示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无实际意义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

图线在时间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图线在时间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

若图线与时间轴有交叉,总位移为上、下面积的代数和(1)首先看清纵横轴代表的物理量,弄清图像反映什么量间的函数关系。

(2)点:表示物体所处状态,注意甄别交点、拐点代表的物理意义。

(3)线:描述纵轴物理量随横轴物理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4)斜率和截距:利用相关公式分析斜率和截距所描述的物理量。

(5)面积:利用相关公式分析面积的含义。

二、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问题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一前一后运动,速度不同时它们之间可能出现距离最大、距离最小或者碰撞的情况,这类问题称为追及相遇问题。

2.分析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和方法(1)讨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是分析两物体能否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注意抓住一个条件、用好两个关系。

1.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动。

第一章 第4讲 运动图像和追击相遇问题 2课时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运动图像和追击相遇问题  2课时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能力提升]
5. (2020·玉溪联考)在平直公路上,a、b两辆小车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 车的xt图像是一条抛物线,M是其顶点,b车的x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关于a、b两小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a、b两小车相距14 m B.a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当t=2.5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a车速度始终大于b车速度
长时间两车恰好相遇?
[课时跟踪检测]
技法(二) 图像分析法 图像分析法的解题要领图像分析法是指将两个物体的运动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中, 然后根据图像分析求解相关问题。(1)若用位移图像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 移图像,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2)若用速度图像求 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
[能力提升]
6.(多选)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 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 m/s,距离s0=100 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 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2所示。取原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C )
A.t=3 s时,两车相距最近 C.t=6 s时,两车距离最近为10 m
4
V 0 1 2 3 4 t/s
[课时跟踪检测] 4.如图甲所示,A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B车在后面匀速向A车靠近, A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车,以A车司机发现B车为计时起点(t=0),A、B两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B车在第1 s内与A车的距离缩短了x1=12 m。
(1)求B车运动的速度vB和A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2)若A、B两车不会相撞,则A车司机 发现B车时(t=0)两车的距离s0应满足什么条件?

运动的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

运动的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

速度图像与位移图像
速度图像
速度图像是一条直像
位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 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 移。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即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率。
实际运动模拟
01
实际运动模拟
通过模拟物体的实际运动,可以 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特 点。
实验验证
相对加速度
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加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的加减运 算得到。
追及条件与临界状态
追及条件
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点或同一位置相 遇的条件。
临界状态
物体追及或相遇的转折点状态,是解 决追及问题的关键。
02
相遇问题
相遇条件
01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且方 向相同或相反。
02
两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之和等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相遇类型
追及相遇
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在某时刻 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迎面相遇
两个物体相对运动,在某时刻两物体 处于同一位置。
相遇问题中的距离关系
两物体相遇时,它们在运动过程中所 经过的路程之和等于两物体之间的距 离。
两物体相遇时,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 两物体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减去两物 体各自所经过的路程。
03
综合问题
运动叠加原理
01
02
03
运动叠加原理
当两个或多个物体同时运 动时,它们的运动轨迹可 以通过将各自的位移、速 度和加速度相加来计算。
相对速度
当两个物体以不同的速度 运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 是它们速度的差值。
相对加速度
当两个物体以不同的加速 度运动时,它们的相对加 速度是它们加速度的差值。

高中物理【运动学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运动学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

专题课2运动学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题型一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x-t图像与v-t图像的比较x-t图像v-t图像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始位置为x0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物体相遇时的位置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某时刻有共同速度⑤t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1⑤t1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位移)如图所示的是一个运动质点的x-t图像,则下列图中与之对应的v-t图像为()[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图像可知,第1 s内质点做匀速运动,第2 s内质点静止,后3 s反向匀速运动。

[答案] B如图所示,在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像中t1时刻v1>v2C.v-t图像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像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解析]图线1是位移—时间图像,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A错误;x -t图线上某点斜率的绝对值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B正确;v-t图像中0至t3时间内3和4位移不同,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C错误;t2时刻2开始反向运动,t4时刻4加速度方向变化但运动方向不变,D错误。

[答案] B题型二追及相遇问题1.解题关键(1)一个条件:速度相等。

这是两物体是否追上(或相撞)、距离最大、距离最小的临界点,是解题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通过画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建立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并画出运动情况示意图,找出位移关系。

第1章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第1章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3) 包 围 面 积 的 意 义 : 图 像 和 时 间 轴 所 围 的 面 积 , 表 示 物 体 的 ___速__度__变__化__量___。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知识点2 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___同__一___位置,且后者速 度一定大于等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___相__等___时,两者相距 最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3.a-t图像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___加__速__度___随__时__间____变 化的规律。
(2) 图 像 斜 率 的 意 义 : 图 线 上 某 点 切 线 的 斜 率 表 示 该 点 加 速 度 的 ___变__化__率___。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5.两条v-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
6.两条x-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
7.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二者之距
时即相遇。
(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二、对点激活
1.(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高三模拟)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辆汽车的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2.(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模拟)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又
称自动道路缴费系统,该系统的推行,有效的缓解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拥

高中物理讲义:运动图像 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讲义:运动图像 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讲义:运动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一、运动图像[注1]1.x­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此时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注2]2.v­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此时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二、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注3](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注4]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注解释疑】[注1] 无论v­t图像还是x­t图像,描述的一定是直线运动。

[注2] 斜率是数学语言,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斜率具有物理意义,可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或加速度。

[注3] 速度相等是判断追上或追不上的切入点。

[注4] 同向追及时,当追赶者位移等于被追赶者位移与初始间距之和时即相遇。

[深化理解]1.识图中常见的三类错误(1)错误地认为图像就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2)错将图线的交点都当成相遇,而v­t图线的交点表示该时刻速度相同。

(3)错误理解图线斜率的意义,比如认为v­t图像斜率为正,则质点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则质点一定做减速运动。

2.追及和相遇问题分两类,一类为一定能追上,直接列位移方程,找位移关系;另一类为可能追上,需根据速度关系判断能否追上。

[基础自测]一、判断题(1)x­t图像和v­t图像都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不知道甲、乙初始位置关系,故无法判断两者间距离如何变化,选项B错误。
1 +2
乙在t1到t2时间内的位移小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平均速度v< 2 ,
选项C正确。
归纳总结(1)无论x-t图像、v-t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
运动,图像的形状反映的是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01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02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知识点一
运动图像
1.直线运动的x-t图像
(1)图像的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速度先增加后

16
减小,选项B错误 m/s=0.8 m/s,
选项C正确。速度从0增大到最大又减小为0,瞬时速度有两次为0.8 m/s,选
项D错误。
3.汽车正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距离s处有
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
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 m/s2,若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则s大小为( A )
A.3 m
B.4 m
C.5 m
D.6 m
解析:设汽车关闭油门经过时间t与自行车速度相等,在该段时间内汽车和
1 +2
t
2
自行车位移分别为x1和x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2=v1-at, x1=

第2讲 运动图像 追击和相遇问题

第2讲  运动图像   追击和相遇问题

第2讲 运动图像 追及和相遇问题一、 s -t 图象和v -t 图象二、追及和相遇问题1. 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 v =乙甲。

(2)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若甲乙两物体能处在同一位置时,比较此时的速度大小,若v v >乙甲,能追上;若v v <乙甲,不能追上;如果始终追不上,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小。

也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移关系判断。

(3)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第二种类似。

2. 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1)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

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3)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 t -图象的应用。

3. 相遇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追及问题即其相遇问题,分析同(1)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题型讲解考点一、识别 s -t v —t 图象例1.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甲、乙两物体由不同地点同时出发,t 0时刻两物体相遇C .0~t 0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一样大D .0~t0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 0时刻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例2. 一跳水运动员向上跳起,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在t 1时刻速度减为零,t 2时刻落入水中,在水中逐渐减速,t 3时刻速度又变为零,其v t 图象如图1-8所示,已知t 3-t 2=t 2-t 1,则关于该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中速度取向下为正方向B .在0~t 2时间内v =v 0+v 2C .在t 1~t 2时间内的位移小于t 2~t 3时间内的位移D .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小于t 2~t 3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例3.(2012·海南单科,6)如图1-1-0所示,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是().例4.一弹性小球自4.9m高处自由落下,当它与水平地面每碰撞一次后,速度都减小为碰前的79,若图1-3-11描述的是这个弹性小球的全部运动过程,则图线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考点二、利用图像解题:例5.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

02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02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02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 运动图象地理解 (1)(一)t x -图像地理解......................................................................................................................................3(二)t v -图像地理解......................................................................................................................................4(三) t a -图像地理解....................................................................................................................................6(四)t tx-图像地理解...................................................................................................................................8(五) x a -图像地理解..................................................................................................................................8(六) 2v x -图像地理解.................................................................................................................................9热点题型二 运动图象地应用 (10)(一)图像地选择.............................................................................................................................................10(二)图像地转换.............................................................................................................................................11热点题型三 追及、相遇问题 (13)与运动图象相结合地追及相遇问题.................................................................................................................13与实际相结合地追及相遇问题.........................................................................................................................14【题型演练】. (16)【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 运动图象地理解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 -t 、v -t 、a -t 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地"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一般意义x -t 图象v -t 图象a -t 图象轴图象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地关系纵轴—位移横轴—时间纵轴—速度横轴—时间纵轴—加速度横轴—时间线表示物理量y 随物理量x 地运动物体地位移运动物体地速度运动物体地加速变化过程和规律与时间地关系与时间地关系度与时间地关系斜率k=ΔyΔx,定性表示y随x变化地快慢某点地斜率表示该点地瞬时速度某点地斜率表示该点地加速度某点地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地变化率点两线交点表示对应纵、横坐标轴物理量相等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该时刻速度相同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该时刻加速度相同面积图线和时间轴所围地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地乘积有无意义无意义图线和时间轴所围地面积,表示物体运动地位移图线和时间轴所围地面积,表示物体地速度变化量截距图线在坐标轴上地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地"初始"情况在纵轴上地截距表示t=0时地位移在纵轴上地截距表示t=0时地速度在纵轴上地截距表示t=0时地加速度2.图象问题常见地是x-t和v-t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地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地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地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地信息,根据相应地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3.x-t图象、v-t图象、a-t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地运动性质地 x-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地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地斜率表示速度; 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地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地斜率表示加速度; a-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关于运动图象地三点提醒(1)x­t图象、v­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地轨迹,图象中各点地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2)x­t图象、v­t图象地形状由x与t、v与t地函数关系决定.(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地运动都是直线运动.x 图像地理解(一)t位移图象地基本性质(1)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地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2)位移图象描述地是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地规律,不是物体地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地速度,斜率地正负表示速度地方向,质点通过地位移等于x地变化量Δx.【例1】(多选)(2019·南京师大附中模拟)如下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地位移x随时间t变化地图象,由此可知质点在0~4 s内( )A.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运动B.一直做匀变速运动C.t=2 s时速度一定最大D.速率为5 m/s地时刻有两个【解析】CD【解析】从图中可知正向位移减小,故质点一直朝着负方向运动,A错误;图象地斜率表示速度大小,故斜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质点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即质点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做变速运动,但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2 s时,斜率最大,速度最大,B错误,C正确;因为斜率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平均速度为5 m/s,故增大过程中有一时刻速度为5 m/s,减小过程中有一时刻速度为5 m/s,共有两个时刻速度大小为5 m/s,D正确.【变式1】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地位移—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地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b、c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地速度相同B .在0~5 s 内,a 、b 两个物体间地距离逐渐变大C .物体c 地速度越来越大D .物体a 地加速度为0.4 m/s 2【解析】D【解析】 x ­t 图象地斜率表示速度,b 和c 为直线,斜率恒定,故b 、c 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斜率正负不同,即速度正负不同,即方向不同,A 、C 错误;a 地斜率为正,即速度为正,b 地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所以两者反向运动,故两物体间地距离越来越大,B 正确;因为a 是一条抛物线,即满足x =x 0+kt 2,类比从静止开始运动地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 =12at 2可知物体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抛物线经过(0,10)点和(5,20)点,故x =10+0.4t 2,所以12a =0.4,解得a =0.8 m/s 2,D 错误.【变式2】(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运动地x ­t 图象如下图所示,已知乙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 .甲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120 s 内,乙物体地平均速度大小大于0.5 m/sC .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地位移大小大于乙物体运动地位移大小D .乙物体在M 点所对应地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 m/s 【解析】CD【解析】根据位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选项A 错误;在0~120 s 内,乙物体地位移大小为s =60 m,平均速度大小为v =st =0.5 m/s,选项B 错误;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地位移大小为x 甲=100 m -20 m =80 m,乙物体运动地位移大小为x 乙=60 m -0 m =60 m,所以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地位移大小大于乙物体运动地位移大小,选项C 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地推论知,乙在t =60 s 时地瞬时速度等于在0~120 s 内地平均速度0.5 m/s,而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物体在M 点所对应地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 m/s,选项D 正确.(二)t v 图像地理解【例2】(2019·广州惠州调研)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地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 .运动员在0~10 s 内地平均速度大小等于10 m/sB .从15 s 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C .10 s 末运动员地速度方向改变D .10~15 s 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地减速运动【解析】 D【解析】 0~10 s 内,若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为v =v 0+v 2=0+202 m/s =10 m/s.根据图象地"面积"等于位移可知,运动员地位移大于匀加速运动地位移,所以由公式v =xt 得知:0~10 s 内地平均速度大于匀加速运动地平均速度10 m/s,故A 错误.由图知,15 s 末开始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由图看出,运动员地速度一直沿正向,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C 错误.10~15 s 图象地斜率减小,则其加速度减小,故10~15 s 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地减速运动,故D 正确.【变式1】2023年8月28日,第十三届全运会跳水比赛在天津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进行,重庆选手施廷懋以总成绩409.20分获得跳水女子三米板冠军.某次比赛从施廷懋离开跳板开始计时,在t 2时刻施廷懋以速度v 2入水,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地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 .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运动地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 .在t 1~t 3时间内,施廷懋先沿正方向运动再沿负方向运动C .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地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2D .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地平均速度大小为v 22【解析】C【解析】选C.v -t 图象地斜率等于加速度,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运动地加速度保持不变,A 错误;运动方向由速度地正负决定,横轴下方速度为负值,施廷懋沿负方向运动,横轴上方速度为正值,施廷懋沿正方向运动,在t 1~t 3时间内,施廷懋一直沿正方向运动,B 错误;0~t 2时间内,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地平均速度公式可知,施廷懋运动地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2,C 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地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地平均值,而加速度变化时,平均速度大小应用平均速度地定义式求解.若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做匀减速运动,则她地平均速度大小为v 22,根据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地实际位移小于她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地位移,故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地平均速度小于v 22,D 错误.【变式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地时间内,它们地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地平均速度比乙地大B .汽车乙地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地位移相同D .汽车甲地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地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解析】A【解析】选A.根据v -t 图象下方地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地位移x 甲大于汽车乙地位移x 乙,选项C 错误;根据v =xt得,汽车甲地平均速度v 甲大于汽车乙地平均速度v 乙,选项A 正确;汽车乙地位移x 乙小于初速度为v 2、末速度为v 1地匀减速直线运动地位移x ,即汽车乙地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选项B 错误;根据v -t图象地斜率大小反映了加速度地大小,因此汽车甲、乙地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变式3】如下图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圆弧b 分别表示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地v ­t 图,当B 地速度变为0时,A 恰好追上B ,则A 地加速度为( )A.π4 m/s 2 B .2 m/s 2 C.π2m/s 2 D .π m/s 2【解析】C【解析】设A 地加速度为a ,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A 追上B 时两者地位移相等,即x a =x b ,根据v ­t 图象地"面积"表示位移,得12at 2=14×π×22,由题知t =2 s,解得a =π2 m/s 2,故A 、B 、D 错误,C 正确.(三)t a 图像地理解a -t 图象面积代表速度变化量【例3】一辆摩托车在t =0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地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地a -t 图象如下图所示,根据已知信息,可知( )A .摩托车地最大动能B .摩托车在30 s 末地速度大小C .在0~30 s 地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地功D .10 s 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解析】B【解析】选B.由图可知,摩托车在0~10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在10~30 s 内做减速运动,故10 s 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v =at 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地质量未知,故不能求出最大动能,A 错误;根据a -t 图线与t 轴所围地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出30 s 内速度地变化量,由于初速度为0,则可求出摩托车在30 s 末地速度大小,B 正确;在10~30 s 内牵引力是变力,由于不能求出牵引力,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地功,C 错误;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地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30 s 内速度变化量为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D 错误.【变式】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下图所示地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 .质点在2t 0地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 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B .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 0时回到出发点C .质点在t 02时地速度最大,且最大地速度为a 0t 04D .质点在2t 0时地速度最大,且最大地速度为a 0t 0【解析】A【解析】质点在0~t 02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地加速运动,在t 02~t 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地加速运动,在t 0~3t 02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地减速运动,在3t 02~2t 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地减速运动,根据对称性,在2t 0时刻速度刚好减到零,所以在2t 0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在t 0时刻速度最大,故A 正确,B 、C 错误;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可知最大速度为12a 0t 0,故D 错误.(四)t tx-图像地理解【例4.】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t 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 2C .质点在1 s 末速度为2 m/sD .质点在第1 s 内地位移大小为2 m【解析】C【解析】由图得x t =1+12t ,即x =t +12t 2,根据x =v 0t +12at 2,对比可得v 0=1 m/s,12a =12 m/s 2,解得a =1 m/s 2,质点地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 m/s,加速度为1 m/s 2,A 、B 错误;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 s 末速度为v =v 0+at =(1+1×1) m/s =2 m/s,C 正确.质点在第1 s 内地位移大小x =(1+12) m =32 m,D错误.【变式】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 =0时刻开始,物体地xt -t 地图象如下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地交点分别为0.5 m/s 和-1 s,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地初速度大小为0.5 m/sD .物体地初速度大小为1 m/s【解析】AC【解析】选AC.图线地斜率为0.5 m/s 2、纵截距为0.5 m/s.由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两边除以对应运动时间t为x t =v 0+12at ,可得纵截距地物理意义为物体运动地初速度,斜率地物理意义为物体加速度地一半a 21.所以物体做初速度为v 0=0.5 m/s,加速度大小为a =1 m/s 2地匀加速直线运动.(五)x a -图像地理解【例5】(2019·青岛质检)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 与位移x 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 .物体最终静止B .物体地最大速度为2ax 0C .物体地最大速度为3ax 0D .物体地最大速度为32ax 0【解析】C【解析】物体运动过程中任取一小段,对这一小段v 2-v 20=2a Δx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将表达式对位移累加,可得v 2等于速度a 与位移x 关系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地面积地2倍,则v 2=2(a 0x 0+12a 0x 0),解得物体地最大速度v =3a 0x 0,故C 项正确.(六)2v x 图像地理解【例6】(2019·天水一中模拟)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 =2 kg 地物块静置于x 轴上地某位置(图中未画出),从t =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 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 .t =4 s 时物块地速率为2 m/sB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C .t =4 s 时物块位于x =4 m 处D .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地位移6 m【解析】A 【解析】由x -x 0=v 22a,结合图象可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5 m/s 2,初位置x 0=-2 m,t =4 s 时物块地速率为v =at =0.5×4 m/s =2 m/s,A 正确,B 错误;由x -x 0=12at 2,得t =4 s 时物块位于x =2 m 处,C 错误;由x =12at 2,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地位移x =12×0.5×0.42 m =0.04 m,D 错误.【变式】(2019·山东德州模拟)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地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下图所示是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动力车地初速度为20 m/s B.刹车过程动力车地加速度大小为5 m/s2C.刹车过程持续地时间为10 s D.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 s,动力车地位移为30 m 【解析】AB【解析】选AB.根据v2-v20=2ax得x=12av2-12av20,结合图象有12a=-110s2/m,-12av20=40 m,解得a=-5m/s2,v0=20 m/s,选项A、B正确;刹车过程持续地时间t=v0-a=4 s,选项C错误;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s,动力车地位移等于其在前4 s内地位移,x4=v0+02t=40 m,选项D错误.热点题型二 运动图象地应用(一)图像地选择分析步骤:(1)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所需求解地物理量,结合相应地物理规律确定横、纵坐标所表示地物理量.(2)根据题意,结合具体地物理过程,应用相应地物理规律,将题目中地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物理量地关系通过图象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来.(3)题目中一般会直接或间接给出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四个量中地三个量地关系,作图时要通过这三个量准确确定图象,然后利用图象对第四个量作出判断.【例7】(2019·高密模拟)设物体运动地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地运动图象如下列选项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地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地图象是( )【解析】 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1 s后反向运动,故A错误;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2 s内沿正方向运动,2~4 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故B错误;由图象C可知物体在第1 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 s内做匀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地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故C正确;由图象D 可知物体在第1 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 s内做匀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0,第3 s内沿负方向做匀加速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错误.【解析】 C【变式1】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地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地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地是( )【解析】A【解析】选A.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能回到原高度,重复原来地过程,以落地点为原点,速度为零时,位移最大,速度最大时位移为零,设高度为h,则速度大小与位移地关系满足v2=2g(h-x),A项正确.【变式2】.A物体从离地面高10 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1 s后B物体从离地面高15 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面物理图象中对A、B地运动状态描述合理地是( )【解析】A【解析】两者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在增大,C错误;根据公式可得位移是关于时间t地二次函数,D错误;因为A先下落,所以当B开始运动时,A已有了一定地速度,故A正确.(二)图像地转换图象转换时要注意地三点(1)合理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象转换;(2)注意相邻运动阶段地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地衔接;(3)注意图象转换前后核心物理量间地定量关系,这是图象转换地依据.【例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地v­t图象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地位移)正确地是( )【解析】B【解析】根据v­t图象地斜率可知:0~2 s内与6~8 s内物体地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所受合力相同,A 错误.2~6 s内物体地加速度恒定,合力恒定,且大小与0~2 s内地相同,方向与0~2 s内相反,B正确.根据v­t 图象可知,0~4 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8 s内先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结合v­t图线包围面积地意义可知,0~4 s内物体地位移不断增大,4 s末达到最大值,8 s末返回到出发点,C、D错误.【变式1】(2019·武汉模拟)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地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地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地v­t图象正确地是( )【解析】 C【解析】 在0~1 s内,a1=1 m/s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直线,1 s末速度v1=a1t=1 m/s,在1~2 s内,a2=-1 m/s2,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要减速,2 s末时速度v2=v1+a2t=0,2~3 s内重复0~1 s内运动情况,3~4 s内重复1~2 s内运动情况,则C正确.【变式2】(2019·济南调研)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地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地距离为x,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地时间为t,实际上,飞机地速度越大,所受地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地速度应是( )A.v=xt B.v=2xtC.v>2xtD.xt<v<2xt【解析】选C.由题意知,当飞机地速度减小时,所受地阻力减小,因而它地加速度会逐渐变小,画出相应地v -t 图象大致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象地意义可知,实线与坐标轴包围地面积为x ,虚线(匀减速运动)下方地"面积"表示地位移为v 2t .应有v 2t >x ,所以v >2x t,所以选项C 正确.热点题型三 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问题中地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够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地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地切入点.(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题干或画运动示意图得到.2.追及、相遇问题常见地情况假设物体A 追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有三种常见情况:(1)A 追上B 时,必有x A -x B =x 0,且v A ≥v 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两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位置时速度相同,必有x A -x B =x 0,v A =v B .(3)若使两物体保证不相撞,则要求当v A =v B 时,x A -x B <x 0,且之后v A ≤v B .3.解题思路和方法分析两物体地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列位移方程与运动图象相结合地追及相遇问题【例9】(多选)(2018·高考全国卷Ⅱ)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B .在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 .甲车地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地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对应物体地位移大小,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因为t2时刻两车相遇,因此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图象地斜率对应物体运动地加速度,可知甲、乙地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例10】(多选)(2018·高考全国卷Ⅲ)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地位置x随时间t地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地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地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地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解析】CD【解析】由位移—时间图象地意义可知t1时刻两车在x1位置,图线地斜率不同,速度不等,A错;由于甲车起始位置不在原点,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地路程不等,B错;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都从x1位置运动到x2位置,因此走过地路程相等,C对;从t1到t2时间内甲车图线地斜率先小于后大于乙车,因此在t1到t2时间内地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对.与实际相结合地追及相遇问题【例11】(2019·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如下图所示,在两车道地公路上有黑白两辆车,黑色车停在A线位置,某时刻白色车以速度v1=40 m/s通过A线后,立即以大小为a1=4 m/s2地加速度开始制动减速,黑色车4 s后以a2=4 m/s2地加速度开始向同一方向匀加速运动,经过一定时间,两车都到达B线位置.两车可看成质点.从白色车通过A线位置开始计时,求经过多长时间两车都到达B线位置及此时黑色车地速度大小.【解析】 14 s 40 m/s【解析】 设白色车停下来所需地时间为t1,减速过程通过地距离为x1,则v1=a1t1v21=2a1x1解得x 1=200 m,t 1=10 s在t 1=10 s 时,设黑色车通过地距离为x 2,则x 2=12a 2(t 1-t 0)2解得x 2=72 m<x 1=200 m所以白色车停止运动时黑色车没有追上它,则白色车停车位置就是B 线位置.设经过时间t 两车都到达B 线位置,此时黑色车地速度为v 2,则x 1=12a 2(t -t 0)2v 2=a 2(t -t 0)解得t =14 s,v 2=40 m/s.【变式1】(2019·济宁模拟)A 、B 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v A =10 m/s,B 车在后,其速度v B =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 车在距A 车x 0=85 m 时才发现前方有A 车,这时B 车立即刹车,但B 车要经过180 m 才能停止,问:B 车刹车时A 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 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解析】不会相撞 5 m【解析】设B 车刹车过程地加速度大小为a B ,由v 2-v 20=2ax可得02-302=2(-a B )×180解得a B =2.5 m/s 2设经过时间t 两车相撞,则有v B t -12a B t 2=x 0+v A t ,即30t -12×2.5t 2=85+10t 整理得t 2-16t +68=0由Δ=162-4×68<0可知t 无实数解,即两车不会相撞,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近,此时v A =v B -a B t 1,t 1=8 s此过程中x B =v B t 1-12a B t 21=160 m x A =v A t 1=80 m,两车地最近距离Δx =x 0+x A -x B =5 m.【题型演练】1.(2019·安徽省四校联考)下列所给地运动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地物体不会回到初始位置地是( )【解析】A【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与坐标轴围成地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上方表示正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位移,所以A中面积不为零,所以位移不为零,不能回到初始位置;B、C中面积为零,位移为零,回到初始位置;D中,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地位移随时间变化地图象,在t0 s物体地位移为零,即又回到了初始位置.2.(2019·河北衡水中学调研)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地描述正确地是( )A.在第10 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1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 mC.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相遇D.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解析】D【解析】由图可知,在20 s内,乙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选项A错误;由于不知道初始位置甲、乙相距多远,所以无法判断在10 s末两车相距多远,及在20 s末能否相遇,故选项B、C错误;若刚开始乙车在前,且距离为150 m,则在10 s末两车相遇,之后甲在乙地前面,乙地速度增大,在某个时刻与甲再次相遇,故选项D正确.4.(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地v­t图象,若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到t1时刻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v1=8 m/s B.v2=12 m/s C.t1=(3+3)s D.0~t1时间内,甲、乙相距地最大距离为6 m【解析】CD。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运动的图象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运动的图象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1、图象:
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x—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
(2)v—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相遇和追及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注意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

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象法在追及问题中的应用
设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X (1)设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X0;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x;
类型 图象 说明
一 速 度 小 者 追 速 度 大 者
匀加速追 匀速
以前,后面物体与 ①t=t0以前 后面物体与 前面物体间距离________ 前面物体间距离 即速度相等时,两 ②t=t0即速度相等时 两
2m/s 16m
的过程中, 最大距离为多少? (3)自行车追上汽车 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 最大距离为多少?
v(m/ s)
10 6 20图像 法816 20t/s
1
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路 边,当警员发现从他边 以v = 8m/s的速度匀速行 决定前去追赶, 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 ,决定前去追赶,经过 2.5s,警车发动起 来,以 加速度a 做匀加速运, 试问: 加速度a = 2m/s做匀加速运, 试问:
匀速追匀 减速
物体相距______为________ 为 物体相距 以后, ③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 物体间距离_______ 物体间距离
匀加速追 匀减速
④能追及且只能相遇(几次) 能追及且只能相遇(几次) ________
图象法在追及问题中的应用
设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X (1)设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X0;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x;
匀速追匀 加速
匀减速追 匀加速
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 遇,且t2-t0____t0-t1 且
一题多解
在平直的公路上, 汽车同时经过某点, 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 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 汽车同时经过某点,它 们的位移 1 行车: 汽车x 由此可知: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自 行车:x 1 = 6t; 汽车x 2 = 10t − t 2,由此可知: 4 经过多少时间, 自行车追上汽车? (1)经过多少时间, 自行车追上汽车? (2)自行车追上汽车 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 的过程中, 最大距离为多少? (3)自行车追上汽车 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 最大距离为多少?
的速度相等时, (3)当自行车与汽车 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 距最远 v = v 0 + at = 6即10 - 0.5 t′ = 6,t′ = 8s 1 Δx = 10 t′ − t′2 − 6 t′ = 16m 4
一般公式法
一题多解
在平直的公路上, 汽车同时经过某点, 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 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 汽车同时经过某点,它 们的位移 1 行车: 汽车x 由此可知: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自 行车:x 1 = 6t; 汽车x 2 = 10t − t 2,由此可知: 4 经过多少时间, 自行车追上汽车? (1)经过多少时间, 自行车追上汽车? (2)自行车追上汽车 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 的过程中, 最大距离为多少? (3)自行车追上汽车 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 最大距离为多少?
图1-3-6
3
图象如图1-3-5所示。 所示。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 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图象如图 所示 两图象在t=t 时相交于P点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两图象在 1时相交于 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 ,△OPQ的“面积”为S。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 的 面积” 。 时刻, 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 时刻 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 次相遇的时刻为t′, 的组合可能是( ) 次相遇的时刻为 ,则下面四组 t′和d的组合可能是 和 的组合可能是 D A. t′=t1,d=S B. t′=1/2t1,d=1/4S C. t′=1/2t1,d=1/2S D. t′=1/2t1 ,d=3/4S
(1)警车要经过多长时间才 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 )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 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 少? 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
2 图象如图1-3-6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 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 图象如图 所示,图中△ 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 1和s2(s2>s1)。 和 的 面积”分别为s 。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 0处( A B C )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若 B.若s0<s1,两车相遇 次 两车相遇2次 若 C.若s0=s1,两车相遇 次 两车相遇1次 若 D.若s0=s2,两车相遇 次 两车相遇1次 若
配方 法
Δx = 10t −
1 2 1 t − 6t = − t 2 + 4t 4 4 1 将二次函数配方, 将二次函数配方,可得 Δx = − (t − 8)2 + 16 4 可见当t 距离为16 16m 可见当t = 8s时,两者间的最大 距离为16m 1 当Δx = 0,即 − t 2 + 4t = 0时,t = 16s 4 此时两者相遇, 此时两者相遇,v = v 0 + at = 10 +( − 0.5 × 16) = 2m/s
1 汽车,则位移相同, 解得t (1)自行车若要追上 汽车,则位移相同,即 6t = 10t − t 2 解得t = 16s 解 4
1 2 1 (2)由x 2 = 10t − t 得v 0 = 10m/s, a = − m/s 2 4 2 1 汽车的速度v 汽车的速度v = v 0 + at = (10 − × 16)m/s = 2m/s 2
运动图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它的物理意义: 运动图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它的物理意义: (1)能从图象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 能从图象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 能从图象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 (2)能明确图象截距的意义。 能明确图象截距的意义。 能明确图象截距的意义 (3)能认识图象斜率的意义。 能认识图象斜率的意义。 能认识图象斜率的意义 (4)能认识图象覆盖“面积”的意义 仅限于 图象 。 能认识图象覆盖“ 仅限于v-t图象 能认识图象覆盖 面积”的意义(仅限于 图象)。
一题多解
在平直的公路上, 汽车同时经过某点, 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 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 汽车同时经过某点,它 们的位移 1 行车: 汽车x 由此可知: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自 行车:x 1 = 6t; 汽车x 2 = 10t − t 2,由此可知: 4 16s 经过多少时间, 自行车追上汽车? (1)经过多少时间, 自行车追上汽车? (2)自行车追上汽车 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
二 速 度 大 者 追 速 度 小 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开始追及时, 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
匀减速追 匀速
_______,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 ,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 时刻: ①若∆x=x0,则_______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 能追上, 能追上 遇_____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次 能追上, ②若∆x<x0,则_______能追上,此时两物体距 能追上 离________为________ 为 则相遇______次,设t1时刻 1=x0, 时刻∆x ③若∆x>x0,则相遇 次
相遇两次则有d<s,排除 排除A 相遇两次则有 排除 第一次相遇时, 第一次相遇时,甲比乙多 运动的位移大小等于图中 阴影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 即d=3/4S
t′
图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