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等教育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学 新教材-2011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  新教材-2011复习重点

一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简答论述题为什么要学习高教理论1.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a.高等教育的理论是教育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对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b.高等教育实践只有合乎教育规律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c.高等教育改革更离不开高等教育理论的指导。

注意:教学改革1)改革是破旧创新:破什么旧、创什么新,必须以教育规律为依据 2)传承与创新 3)提出改革方案:小步走、循序渐进 4)实施方案 5)总结:实现教学改革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有机统一2.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需要:a.大学教师的角色具有学术性和技艺性双重特点;b.大学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学习其实在其教师生涯开始之前就有潜在地、无意思的感知;c.大学教师学习与研究高教理论是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果的需要。

注意: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水平,包括对教学规律的理解,具有必须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的学生满意原则,对社会风气是迎合还是保持合适的批判二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简答论述题教育的本质特点1.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然生命的成长;教育需要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属性的发展;2.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1.高级性:第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教育;第二,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青年,身心发展相对比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三,教师和学生更加具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2、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3、学术性: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基本原则: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4、公益性:5、主体性:大学不仅是使人类掌握科学知识、追求客观真理的摇篮,更是教人如何守望心灵、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一、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1.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指在高等学校进行的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学识和素质的高级人才。

2.高等教育的特点:a.高等教育的普及性: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b.高等教育的专门性:高等教育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c.高等教育的科研性: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d.高等教育的终身性:高等教育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高等教育:古代高等教育以师徒制为主要方式,培养士人和官吏。

2.近代高等教育:近代高等教育从欧洲传入中国,开始兴办西式大学。

3.现代高等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出现了大规模开展的高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1.高等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扎实学识和职业素养的高级人才。

2.高等教育的任务:a.传授专门学科知识和技能。

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形式1.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包括学科教育、科研教育、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评价等内容。

2.高等教育的形式:a.全日制高等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传统的高等教育形式。

b.远程教育: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

c.继续教育:面向社会各个群体提供学习机会,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

五、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1.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认证、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三个部分组成。

2.高等教育的质量认证:通过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和认证,确保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促进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

4.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高等教育的与发展1.制度: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学评价体系的。

2.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的。

高等教育学各章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重点章)基本知识点中世纪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

中世纪高等教育就是指(仅限于)“大学教育”。

19世纪后半期以后,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潘懋元(泰斗要知道)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学技术,支柱是高新科技产业,灵魂是创新,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

当今的高校承担着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为社会服务。

18世纪以前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18世纪以前大学的职能只有1个——培养人才中世纪大学主要学4科:文科、法律、神学、医药。

近代大学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

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于十二世纪中世纪大学最显著特征:自治、开放、地位高。

1810年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1862年《莫里尔法案》:赠地举办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院,即“赠地学院”。

康乃尔大学——开放性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

名词解释题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的文化则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

简答题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制约或决定: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例如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有收教育权利,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只保证了社会中上阶层子女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政体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国家一般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定教育目的来贯彻一定阶级的政治纲领)等。

2.高等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通过对年青一代的政治教育,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从古到今,各个社会的统治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校造就的);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总结版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总结版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总结版一、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涉及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等。

* 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和过程等,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二、教育学派别与理论1. 行为主义教育学派- 行为主义教育学派强调以行为为中心的教育,认为研究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产生的。

- 典型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

2. 发展教育学派- 发展教育学派关注儿童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主张针对儿童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教育方法。

- 典型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茨基。

3. 社会研究教育学派- 社会研究教育学派认为研究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 典型代表人物:班杜拉。

4. 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学派- 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学派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 典型代表人物:罗杰斯。

三、教育学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手段,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进行研究。

- 适用于探索教育中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2.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教育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

- 适用于整理和总结教育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3.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分析文字等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和解释。

- 适用于研究教育中的个体经验、观点和意义。

四、教育改革与发展1. 紧密结合实际的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需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关注国家发展需求和教育现实问题,进行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改革探索。

2. 创育模式的发展- 创育模式的发展包括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等方面的持续创新。

3. 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改善教师培训、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的目标。

五、教育伦理与教育道德- 教育伦理与教育道德关注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强调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 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 教育职能不确定, 专业教育性质模糊, 学生年龄参差不齐, 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 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开始走向成型, 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 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 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 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 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5、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 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 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 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 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 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 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 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二、职业化: 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 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三、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 提供教育一体化, 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四、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 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五、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 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 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六、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 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 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 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七、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 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
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科目的要点,帮助考生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复。

1. 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目标
-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体系结构
2. 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3.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 高等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设计原则
-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模式
- 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
5.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模式
- 高等教育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该科目的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具体的知识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参考,祝您考试顺利!。

高等教育学重点

高等教育学重点

高等教育学重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后面的数字是教材页码序号)使用教材:胡弼成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印刷《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第一章绪论●高等教育成型阶段: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末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期,高等教育建立在新兴起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围绕专业学科、课程组织教育过程,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P4)●高等教育完善阶段:从单一走向多样,职能不断充实。

其代表是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把科学研究职能引进大学)和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明确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P5)●扩张中的高等教育:七大特征和发展趋势—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和多元化。

(P6-12)●高等教育学的性质:是教育科学体系分支的应用性学科。

其任务是应用教育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并开展自身领域的教育理论研究。

(P16)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使个体社会化/引导完备人性的构建和发展。

(P34-35)●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属性(主要表现在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上),又具有生产力属性(表现在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上)(P40)●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的身心成熟性/教育劳动的复杂精神性。

(P41-42)●高等教育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发展和个性完善;其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

(P46-48)●高等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P49)●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和“思想库”,而且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组织与管理、质量评估与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高等教育的定义与特征:高等教育是由高等学校提供的专门培养高级知识技能人才的教育。

它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具有学术性、综合性、专业性和研究性的特征。

2.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封建时期的私塾教育、现代高等学校的创立与发展、大学主义与专业主义的交替、大众化与大规模化的发展等阶段。

3.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生涯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念、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4.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包括高等学校的管理机构设置、内部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保障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对高等学校的评估与认证、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估、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的评估等。

6.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是为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国际学生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7.高等教育的与创新:高等教育的与创新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与创新。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结构及发展规律,以及高等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等问题。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历史,了解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完整)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

(完整)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1.1高等教育概念:1. 中世纪: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

2. 19世纪后半期以后: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

1.2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狭义的文化:则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2.1教育的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3.1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个体社会化)3.1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品质的形成和潜能的发展)4.1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学制是教育在伴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内部规律的要求不断加以调整,完善和规模化而逐渐形成的.4.2学位分为: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5.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6.1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8.1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8.1学科: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风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9.2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1最新版六门综合复习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1最新版六门综合复习知识点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GJ两方面界定①是GDJY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②是GDJY的性质。

高等教育民主化:指教育机会均、师生关系和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

人力资本理论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只是作为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

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

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过程中不断发展。

柏林大学: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莫里尔法案》: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获得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院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的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主要课程应依照各州议会所分别规定的方式,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的知识。

所用这些学院在美国历史上统称为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思想是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达是“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有文、法、医、神四科,属于专业教育机构,文科是基础科。

七艺指的是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

在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全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篇: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

汉代太学、唐宋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附答案)

1第一章 绪论1. 在英国,19632.3.4. 高等教育学:((2(3)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活动。

5. 6. (记忆:大学的3大职能——教学、7.8.4。

9.10. )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新性(3)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两极性的特征——非好即坏)(411.12.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3.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从非制度14.15.16.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17.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要坚持3原则:(1(2(318.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19.20. 为什么学习高等教育学:(1)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自解: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

21.3条标准:(1)需要长时间学习(2)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不可替代和垄断(3)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22.:(1)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具备评价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需求市场做出反应(4)具备学者的敬业精神(5)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6)信息技术应用第二章 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上)(外国部分)1. 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堂。

14. 1088。

1200。

5. “同乡会”,同乡会的首领称为“校长”。

后来,被学生排斥在外的博洛尼亚大学的教师也成立了一个行会,称为“学院”6.7.8. 中世纪大学的课程与教学:(1)一般大学开设文、法、医、神四科或四个学院(23)学习文科课程是大学正规教学的第一个台阶(4)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神学性质(5)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市政和教会管理人员、律师和医生,而不是哲学家、纯9.10.11.12.13.14.15. 16世纪出现独立学院、17世纪出现专门学院,)16. 17. 1618. 19. 洪堡的大学理念:(1220. 1921.22.23. 洪堡的3)反对肤浅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2)反对经验知识凌驾于理论知识之上(3)反对缺乏人文教育的大学教育。

高等教育学各章节的重点及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节的重点及复习要点

以下列出了《高等教育学》各章节的重点及复习要点,以便于大家复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我们会及时回答。

预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高等教育学》章节重点及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复习要点:概念: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理解:1、国外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概况;2、法国自1989年起建立的新型大学具有哪些特点;3、现行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4、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高等教育学研究目的;6、高等教育学研究意义;7、高等教育学研究需要注意之处;第二章高等教育功能与结构重点: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复习要点:概念: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方结构、高等学校微观结构、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师资结构、高等教育功能、高等学校职能。

理解:1、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结构要素或类型;2、高等教育微观结构的结构要素及类型;3、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类型;4、高等学校师资结构的构成要素或结构类型;5、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关系;6、高等教育功能发展的历史阶段;7、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基本内涵;8、高等教育个体功能发挥的途径与策略;9、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基本内涵;10、高等教育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11、高等学校职能的基本内涵;12、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3、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基本状况及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重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复习要点:概念: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培养目标、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学校专业培养规格、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理解:1、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3、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和文化本位教育目的的基本含义;4、教育目的的作用;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6、全面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7、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8、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9、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0、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11、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12、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求;13、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基本关系;14、合理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建立;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学生重点: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作用及任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及其提高。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管理、政策等诸多方面。

学习高等教育学的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学各章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要的阶段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是古代国家教育的起源,如中国的孔子言教和古埃及的学院制度;其次是中世纪的大学,包括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等;再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如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建立;最后是二战后的高等教育扩张和国际化。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特点高等教育具有许多功能与特点。

首先,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和领导人才;其次,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地位和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制度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制度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

国家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教育部和相关委员会;地方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省级教育厅和学校管理机构;学校层面的治理结构包括校董会、校务委员会等。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制度和规范。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评估和认证机构等。

这些机制和规范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章: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创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创新是追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的重要趋势。

国际化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则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有益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全球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全球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是一种跨国、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差异和共性。

《高等教育学》重点讲授内容

《高等教育学》重点讲授内容

《高等教育学》重点讲授内容第一章高等教育本质(2学时)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中的“高等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三节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中的“现代高等教育的职能体系”第四节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理论透视(2学时)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的两难问题中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第三节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三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2学时)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师中的“高校教师结构与改革对策”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生中的“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问题研究的重点方向”第三节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第四章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2学时)第一节高等教育目的及相关概念第二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高等教育未来的培养目标设想”第三节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及专业设置”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3学时)第一节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第六章课程理论与高等学校课程体系(2学时)第二节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与优化第三节高等学校课程建设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第七章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4学时)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第五节高等学校的学年制与学分制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3学时)第一节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学评价中的“教学评价的重点”第九章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1学时)第一节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必要性、特点及其指导原则中的“高校科研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节高等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注]未列入重点讲授的节、目内容,教师可视情况灵活讲授或指导学员自学,不列为考试范围。

总学时按21学时计算,各章学时供参改。

高等教育学-笔记整理

高等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复习要点:•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第一章,第4页)•2、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第1页)1、国外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答题要点:(第一章,第15—16页)•国外高等教育的模式源于德国,发展于资本主义发达的意、法、英等国家,其影响遍及欧洲诸国。

美国立国后,高等教育全力仿效德国。

随着经济发展与国际的交往日增,其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为亚、澳等诸洲所接受。

现行的高等院校,从所有制上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从学校建制上分为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为国立,地方直接管理为公立,行政上不受国家管理的为私立;从基本学制、修业年限和培养目标上一般分为4—5年的大学本科,着重学术研究,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传播知识与发展科学的人才;2-3年的高等专科学校,着重职业教育,培养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及高级技术人员;1-3年的短期大学,其中2-3年的学习专门技艺;培养职业上和生活上的必需能力,1-2年的进行职业培训,一般由地方自办,结业后,在本地工作。

学习通常采用学分制。

为了培养尖端科学人才,各国有条件的大学,均建立研究员,美国有的教育机构就将美国大学分类,划分出研究型大学,日本则将部分国立大学确定为研究院重点大学。

在管理体制上,一些国家传统的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由国家承办和管理,如德国、意大利。

另一种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权不属于国家而是属于地方,国家制定关于学校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诸方面的法律和政策,通过制定“教育目标”进行宏观引导,通过国家领导人和国会这类国家机构的政治影响力、政府拨款、设立各种研究基金这类经济手段,来体现政府的意志推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题要点:(第一章,第16—19页)•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高等教育学重点

高等教育学重点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后面的数字是教材页码序号)使用教材:胡弼成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印刷《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第一章绪论●高等教育成型阶段: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末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期,高等教育建立在新兴起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围绕专业学科、课程组织教育过程,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P4)●高等教育完善阶段:从单一走向多样,职能不断充实。

其代表是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把科学研究职能引进大学)和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明确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P5)●扩张中的高等教育:七大特征和发展趋势—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和多元化。

(P6-12)●高等教育学的性质:是教育科学体系分支的应用性学科。

其任务是应用教育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并开展自身领域的教育理论研究。

(P16)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使个体社会化/引导完备人性的构建和发展。

(P34-35)●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属性(主要表现在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上),又具有生产力属性(表现在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上)(P40)●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的身心成熟性/教育劳动的复杂精神性。

(P41-42)●高等教育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发展和个性完善;其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

(P46-48)●高等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P49)●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和“思想库”,而且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p51~53)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国家或政党根据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针、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等教育学重点整理选择题与判断题1.P3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性事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2.P14:西方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和功能的教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专门性学校,博物馆和图书馆。

3.P15我国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

西周国学,由统治者所办,专为统治者弟子所办,称为“学在官府”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 p15春秋时期私学开始出现。

在私学中最有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高等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中世纪最早的大学。

5. p16西汉的太学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确立。

书院是中国私学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

主要有江西庐山的百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6.p17: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形成,求学青年按籍贯组成“同乡会”,学者们按各自的特长组成“教授会”,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组合”,这种组合就是中世纪大学的雏形。

形成于11/12世纪的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中世纪大学,被称为“母大学”。

P18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7.p19西欧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学科包括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其中,文学占有基础的地位,其内容包括“七艺”: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8. p20: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从17世纪开始,主要表现为:教育活动的制度化分层,世俗化和国家化。

P24:德国洪堡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学术自由”的原则。

反对职业教育观。

出现了两个新名词:“教自由”和“学自由”。

P25:1809年开始的柏林大学改革开创了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孕育了自由选修制度的雏形。

9. p28美国1861国会通过了贾斯汀.莫利尔提出的“莫利尔法案”。

即通过“赠地”资助工农学院的发展,形成了一批“赠地学院”,如著名的有康乃尔大学。

10. p32: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开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

1898设立京师大学堂。

成为全国的高等学府,还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11. p33:1902年颁布中国学制史的第一个正式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是颁布并实施的学制。

12. p34:1916年开始蔡元培领导了北京大学的改革。

主要有:以囊括大典、兼容并包为刚,倡导学术自由;建立以“学”为本的新学科体系,提出了“学为学理、术为应用”的思想;建立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体制。

13. p41: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4. p44: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是指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切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

政治制约高等教育的作用性质是:既具有直接性,又具有间接性。

两种性质常常交织在一起。

P44请判断:经济基础规定着高等教育发展方向()15.p75: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传承文化:2.)改造文化:3)创新文化。

16.p79: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等学校最古老的职能。

P80 从红包和柏林大学开始,发展科学遂成为高等学校的第二职能。

P81 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有: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仪器开放等。

16.高等教育目标规定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性问题,它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也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P87 高等教育目标的性质是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

主观性是以客观性为基础的。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标在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化。

P9317.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期望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制方面达到的程度。

主要有: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应用类。

18.拓展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性强的“通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P10019.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英才模式。

P96通才与专才: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通才,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是专才。

P9820高等学校的专业具有双重性质:即职业性和学科性P103。

是由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构成的。

P10621.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科(11)、类(71)、种(249)。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P10222.*国际上的高等教育大致分为两种专业模式:大专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和小专业模式(以前苏联为代表)。

前者对应的是通才教育,后者对应的是专才模式。

目前我国改革的主要趋势是由专才模式向通才模式转变P11223.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必修课(校定必修课和系定必修课)和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24. 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它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25. 高等学校的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

26. 远程授课是以现代信息网络和电化光声等技术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的形式。

27.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与学习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手段和途径,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P148习明纳尔是一种共同学术研讨,起于德国的哈勒大学。

28.p160高等学校教学制度主要包括:选修制、学分制、绩点制。

选修制萌芽于德国,成型于美国。

中国选修制1919年始于北京大学。

学分制始于美国。

29.P163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定义: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教学准备程度、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30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方法p1841)激励法。

2)计量法。

3)权力控制法。

4)专家评议法31.P208-209 高等学校组织具有“二重性”和“松散性”特征。

“二重性”是指兼有“教育性”和“学术性”的组织属性。

教育性是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组织的基本属性,学术性是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组织的特殊属性。

高校具有“松散结合系统”的组织特征,这是由高校组织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决定的。

其松散性特征主要表现为:()()()32. P211:从内部看,高等学校管理主要存在着两种性质的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目前西方高校权力结构主要有:学术权力主导模式(欧陆模式);行政权力主导模式(美国模式);混合模式(英国模式)。

我国现行的管理制度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共同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

其中,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33.高等学校领导体制主要有:一长制(日)、委员会制(德、法、)和董事会制(英、美)。

我国在1998年一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4. P216: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有: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分权型组织结构(又称“学院模式”,为西方综合性大学普遍采用);矩阵型组织结构。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35.P218: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组织管理的层级和组织管理的幅度。

目前国际高等级教育的一般情况是:校院系三级组织结构。

36 P231: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并重模式。

我国实行的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共同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

233 37.p239:我国的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和博士。

37.P24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模式是政府拨款为主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8. P248: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

他认为,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小于15%是精英教育,15%—50%之间的是大众教育,大于50%是普及教育。

39. P255: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40.p250: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方式:活动方式、能力方式、文化方式、过程方式。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舒尔茨和贝克尔。

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份额中有33%应归为教育。

简答题与论述题:一、P24简述德国教育家洪堡的教育思想。

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

他的大学改革思想提出两条基本原则:1)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学术自由的原则。

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他于19实际创办柏林大学,首开大学科学研究的先河。

二、p29威斯康辛思想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力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文化;3)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p44三、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内容即指高等教育发展的什么方面受到政治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2.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

即为谁服务的问题;3.政治任务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

4..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思想;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5.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

扩大高等教育机会;调整教育结构;改革高等学校入学制度。

6.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四、p53: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具有密切关系。

具体表现为:1.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

2.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

3.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

4.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五、p58: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1.科学进步促进了新的高等教育职能的产生,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2.科技进步改变了高教的专业设置,极大的丰富了高等教育内容;3.改革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研究生教育层次不断扩大;4.促进了高等学校强化科学研究;5.强化了高等院校与产业的联系6.提升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营造了理想的社会氛围。

*六、p68:高等教育的政治价值1.促进社会政治延续1)促进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

主要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实现。

2).维持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2.推进社会政治生活1)通过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水平而使管理趋于科学化,实现法治与民主。

2)可以通过民众的政治素养,从而增强国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