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内容与测试 教案6(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任何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它进行的。

细胞作为生命的结构基础,对于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就作为高考出题的要点。

下面就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复习思路。

一. 细胞壁1. 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植物,几乎所有的真菌,原核生物中的细菌、蓝藻和放线菌等。

2. 细胞壁的成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成分为葡聚糖、几丁质等,不同的真菌其细胞壁成分也有所不同;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3. 与其他知识的联系:(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新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2)植物细胞工程进行体细胞杂交时,首先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

(3)植物细胞壁的存在与细胞的质壁分离有关。

(4)在基因工程的导入重组质粒这一步骤中,用处理细菌,以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5)青霉素杀菌的原理是青霉素可以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二. 细胞膜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及其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膜的选择透过性1. 细胞膜的成分磷脂分子:①是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②是使脂质、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蛋白质:①参与膜的组成和物质运输;②作为跨膜物质的载体具有专一性,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糖类:与某些蛋白质构成糖被,有识别、保护、免疫等作用。

2. 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磷脂和糖类,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这三种物质的含量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别的存在体现了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

代谢越旺盛的膜中蛋白质的含量越高,如线粒体内膜;在所有的生物膜中,红细胞膜的糖类含量,这与红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

3.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体现膜流动性的例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时,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细胞的融合;细胞的内吞作用与外排作用;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以小泡的形式间接联系;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白细胞吞噬病菌等。

关于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8篇

关于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8篇

关于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8篇帮大家整理的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特别是以《地理课程标准(20__年版)》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备课质量,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

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班级重组后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本学期教学总目标:本年度教学以中国地理为主,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灾害,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重点介绍了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及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四、教学措施: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6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6大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Unit 6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单元主题确定本单元的话题是生活目标(Life goals)属于新课标中“人与自我”范畴内“学习与生活”主题群中的“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子主题内容和“做人与做事”子主题的内容。

谈论对未来生活的打算,促进其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学习语言,提升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通过对未来话题的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学生的择业观,树立自己的健康积极的生活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鼓励其树立为实现人生理想和国家梦想而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强化家国情怀的培养。

2.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以谈论对未来的打算为功能,紧扣话题的四个对话和两个阅读文本为载体,在具体情景中展开听说读写看的活动,谈论理想的内容和实现理想的举措。

3.单元课时内容Part1: Section A 1a-2d 听说课Part2: Grammar Focus-3c语法课Part3: Section B 1a-1e 听说课Part4: Section B 2a-2e 阅读课Part5: 3a-Self check 写作课4.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①语音:在朗读中正确把握节奏和重音。

②词汇短语句型:正确使用新词汇和短语表达。

③语法:正确使用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和want to be的结构去谈论对未来的打算。

④能力:提高听说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预测、精读、泛读;结合本单元的语言表达完成基本的写作训练。

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Section A 1a-2d二、课型:听说课三、语篇研读What: 谈论未来的职业话题,1a罗列了本单元所学职业词汇,1a-1c按个人兴趣为职业排序、听力练习及对话训练,并引出本单元话题——生活目标,2a-2c的内容集中在打算如何实现理想。

2d是在原来话题基础上增加更为真实的情境——与他人交流未来的职业。

Why: 通过谈论未来的职业,运用一般将来时和相关职业类词汇,形成初步的语言结构认识并理解运用。

综合内容与测试 同步素材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综合内容与测试 同步素材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地理1—2章内容复习纲要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东半球(按东西半球分),北半球(按南北半球分)。

②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③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我国是个临海国。

2、优越性:①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的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②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与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直接往来。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3、比较:俄罗斯、加拿大纬度偏高,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业生产。

巴西纬度偏低,热带雨林气候,太过潮湿,不宜人类生存发展。

内蒙古是个内陆国,不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日本是个岛国,不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

4、我国的“四端”①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约53°N)。

②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约4°N)。

③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约135°E)。

④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约73°E)。

我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时差4个多小时。

南北跨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5、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领海宽为12海里。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7、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8、陆上疆界长22000多千米。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导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是八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它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设置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本文将从教案的组成结构、设计原则和教案撰写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教案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教案组成结构一份八年级上册教案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教学目标:明确列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 教学重难点: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策略。

3.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呈现、操练和拓展等环节,注意步骤的合理性和条理性。

4. 教学资源:列出所需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课件、习题集等,保证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准备充分。

5. 教学评价: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包括尽可能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帮助教师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6. 教学延伸:提供延伸活动和拓展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

第二部分:教案设计原则1. 遵循教材:教案应严格按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大纲进行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教材一致。

2. 突出思维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 强调巩固与拓展:在教学设计中,要兼顾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对知识的拓展,以提高学习效果。

4. 倡导互动性:在设计教案时,要尽量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5. 关注情感体验:教案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第三部分:教案撰写技巧1. 简明扼要:教案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一目了然。

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

2. 结构清晰:教案的结构要清晰,包含导入、展开和总结三个部分。

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衔接,使整个教案更有条理性。

3. 使用逻辑连接词:在撰写教案时,使用逻辑连接词来进行衔接,如“首先”、“其次”、“最后”等,使教案具有逻辑性。

综合内容与测试同步 素材7(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综合内容与测试同步 素材7(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期)地理要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①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大部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为: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多)。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附近)。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5.我国南北跨越的的纬度近50度,相距约5500千米;我国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相距约5200千米。

6.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海陆兼备。

7.我国的海洋有4个,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渤海是内海,面积最小,南海面积最大,台湾海峡属于东海,台湾岛东岸濒临太平洋。

8.我国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管辖海洋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岛屿6500多个,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

9.我国海洋跨越近37个纬度,最大盐场: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最大渔场:舟山渔场(位于东海),南海的渔场、油气田及鱼类产量最多。

10.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东部:日本、韩国;东南部:菲律宾;南部: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第一单元:从世界看中国(二)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邻国最多、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是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海南省是跨纬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河南省人口最多。

2.与湖北省相邻的6个省级行政单位:重庆、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3.既临海又有陆上国界的2个:辽宁、广西;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辽宁、山东。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云、桂、粤、台)。

八年级人教版综合实践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综合实践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

(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实践、思考、交流等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走进自然1. 课题:我们的地球2. 内容: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认识地球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3. 活动: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地球知识调查。

第二章:探索科学1. 课题:科学实验乐趣2. 内容: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

3. 活动:分组进行科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1. 课题:数学在我们身边2. 内容: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活动:收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

第四章:信息技术应用1. 课题:电脑绘画创作2. 内容:学习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创作一幅电脑绘画作品。

3. 活动: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创作,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第五章:艺术欣赏与创作1. 课题:手工制作2. 内容: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创作一件手工作品。

3. 活动: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个课题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2. 难点: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2. 运用探究、实践、思考、交流等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4. 学生作品质量。

六、健康与生活1. 课题: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2. 内容:了解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综合内容与测试 同步素材8(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综合内容与测试 同步素材8(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地理 八年级(上)复习整理资料姓名 班级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 ,位于北半球。

1.优越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我国领土的四端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3.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填图:(见P4图1.4)相邻的国家(总共14个) 1. 2. 3. 4.5.隔海相望的国家(总共6个) 6. 7. 8. 岛屿 9. (我国最大) 10. 海峡 L.海 E. F. G. H. 洋 J. H.5. 面积: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6. 我国的行政区划可分为 3 级: 省级 县级 乡级 省级行政区(省区)总共有 34个,包括23个省. 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7. 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见P7图1.7 简称和行政中心见P10表格黑龙江省123456789 10 EFG HJKL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1. 人口数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约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1)人口基数大, (2)人口增长快(前者是因,后者是果)2.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大体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知道哪些省区人口较密,哪些稀疏 3. 人口政策: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堵塞,就业压力大等问题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1. 民族构成: 我国共56个民族,其中汉族最多(92%),其余55个为少数民族。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第十一章三角形主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多边形的内外角和。

本章节是后两章的基础,了解了相关的知识,教学时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开展好数学活动。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

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分式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性质、能用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时重视和分数类比,加强分式、分式方程与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

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

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八年级上册英语新课标rj

八年级上册英语新课标rj

八年级上册英语新课标rj八年级上册英语新课标(人教版)是针对中国初中二年级学生设计的英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以下是该教材的一些主要内容和特点:1. 词汇学习: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实用的单词和短语,这些词汇覆盖了日常生活、学校生活、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

2. 语法知识:新课标强调语法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让学生在理解语法规则的同时,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进行英语表达。

3. 听力训练: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听力材料,如对话、故事、新闻报道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并通过听力练习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4. 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5. 阅读理解:教材提供了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如故事、说明文、议论文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同时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加强学生对文章主旨和细节的理解。

6. 写作技能:教材中包含了写作指导和练习,如写日记、写信、写故事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7. 跨文化交际:教材中融入了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8. 学习策略:新课标还强调学习策略的培养,如时间管理、信息处理、合作学习等,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9. 评估与反馈:教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如自我评估、同伴评估、教师评估等,旨在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些内容和特点,八年级上册英语新课标(人教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英语学习平台,帮助他们在英语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

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

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活动背景与目的这个教学案的目的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八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在这个教学案中,我们将组织以下综合实践活动:1. 科学实验活动: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学生将研究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写作。

2. 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将参与社区义工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了解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

3. 小组合作项目:学生将组成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4. 实地考察活动:学生将进行实地考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真实的环境和情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活动安排这些活动将在学期期间分别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和实施。

1. 科学实验活动:每周一次,每次约2小时,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撰写。

2. 社区服务活动:每月一次,每次约半天。

学生将与社区组织合作,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3. 小组合作项目:学生将在学期中分组进行,并根据安排的时间表自行展开研究和报告准备。

最后将通过班级展示来展示他们的成果。

4. 实地考察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每次约半天。

学生将前往具体的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活动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活动成果和参与情况,我们将使用以下评估方式:1. 科学实验活动:评估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社区服务活动: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服务质量。

3. 小组合作项目:评估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现,以及小组合作的协调性和成果质量。

4. 实地考察活动:评估学生对考察对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以及考察报告的质量。

结语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八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相信学生将拓展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八年级人教版综合实践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综合实践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1. 语文:以课本剧表演、主题演讲、作文创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2. 数学:通过数学竞赛、解题大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英语:开展英语角、口语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自然科学:进行户外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5.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参观企业、农村等地,了解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2. 课堂活动: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讨论、表演、竞赛等。

3. 课后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精神。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作品,如作文、实验报告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人教版八年级各科教材。

2. 设施设备: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

4. 人力资源:邀请企业、农村等人士进行讲座或实践活动。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生活实例、问题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教学手段《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板书】一、从世界看中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板书】二、辽阔的国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练习】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第二课时【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板书】三、广阔的海域【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2.领海和内海【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__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板书设计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从世界看中国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二、辽阔的国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三、广阔的海域1.东临四海一洋2.领海和内海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4.优越的海陆位置四、陆上疆界和邻国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表2世界主要国家海岸线比较表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教学重点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法.教学手段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划【讲授】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板书】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讲授】简称的由来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展示投影】简称和全称连线.学生练习.课后练习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划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目标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教学难点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教学媒体录像机、投影仪、板图.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板书设计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二、中国人口的特点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附表投影(1)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投影(2)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投影(3)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1996年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投影(4)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投影(5)家庭调查表(学生一)家庭调查表(学生二)家庭调查表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3·养成正确的民族观.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与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挂图“中国民族分布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民族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有56个民族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板书】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板书】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教师提供以下信息:(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2)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教师设问】根据以上的资料和信息,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组的结论,经过全班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以下几点意见:【板书】二、我国的民族政策(1)各民族一律平等.(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比发展.(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总结得很好.我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复习巩固】同学回家以后.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图片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民族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有56个民族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二、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有l1.6亿.在这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居住了汉、蒙古、西藏、维吾尔、高山等56个民族.祖国不仅人口多,民族复杂,地形也是复杂多样的.今天我们学习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的地形.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在地理环境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掌握了它,才能进一步理解其它自然要素和各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点以及如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发展生产等情况.评: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揭示学习内容的有机联系.师:学习地形,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地形和地势.请同学们翻书P.33、P.34.师:什么叫地形?什么叫地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一、地形与地势(板书)生: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师:对,答得很好.由于地形表示地表形态(字下有圈者板书,以下同),地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所以,地形的概念比较大,地势状况是地形特征之一.评:加以比较,明确两个关键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师:地球表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区别,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二、五种地表形态(板书)(学生翻中国地图册P.8,教师出示五种地形景观图.)师:这五种地的外观有哪些不同呢?(学生小声讨论,教师进一步讲.)师:我们可以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状况等方面加以概括.(学生边对照五种地形的景观图,边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边板画、填表.)(出示五种地形比较简表.)五种地形比较表(上表有划线处,均系空白,经边讲、边画、边填,最后内容如上列)评:概括完整的知识结构,图文并茂地列表比较,清晰而易掌握.边问边讲边填,利于启发.师:从地表起伏状况来看,平原和高原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册下方的①、④图.)一般说来,平原、高原地面广阔,起伏较小(填表),但也有的高原地表起伏很大(指青藏高原).平原和高原地表起伏都很小,我们从垂直高度上讲就是海拔或者相对高度(停顿)较小?生:相对高度小.(教师板书,在表中相对高度栏上填下小字.)评:针对初中学生在比较时不易区分相似者,再分组对比,有利理解.师:这两种地形从形态、相对高度来看较为相似,那么区别它们的关键应看海拔,(略停顿)还是相对高度?生:海拔高度.师:海拔高度不同是区别它们的重要标志.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并指图,如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高原海拔大于200—600米(填表及绘表中国,并指图如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评:边讲边填绘,图形典型、简明、印象深.师:(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下方的②、③图)评:利用地图册中的图,表现力较强.师:山地、丘陵地表起伏都大,但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教师边指图观察,边说这可以从顶和坡(板书)两个方面来辨认.山地:一般顶尖坡陡(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丘陵一般顶浑圆,坡缓(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除顶、坡之外,丘陵和山地它们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有什么不同?从海拔看:丘陵一般在500米以下(填表)山地在500米以上(填表),但有的丘陵(指图)如黄士高原上的黄土丘陵,海拔有的就达到1000米.师:所以判定丘陵和山地最主要的标准,是海拔(停顿)还是相对高度?生:相对高度.师:对.山地相对高度较大(填表)丘陵一般在100米以下(填表).(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下方的⑤图.)师:盆地在五种地形中一般是哪两种地表形态的组合?生:山地和平原.师:对.它在地表形态上看有什么特征呢?生:四周高,中央低.(师填表,并绘图)评:将盆地作为山地和平原的组合,利用巳知推导未知,方式新颖有效.师:在相对高度上,四周相对高度比较大,底部较小.(师填表),像脸盆一样.我们福州就是一个小盆地,它底部是一个平原,如果我们站在平原的高处,可以看到它的东、西、南、北分别被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所围绕.所以福州盆地有:“东鼓、西旗、南虎、北莲”的说法.评:联系乡土地理,具体生动.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五种地形的区别方法,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用一幅综合的剖面图来表示.(教师边画综合剖面图边说明.)评:用一幅剖面图综合表现五种地形的特征,既直观集中,又便于相互联系.如此小结方式新颖.师:请同学们看中国地形图,我国地形有哪些特征呢?三、我国地形、地势概况(板书)师:从地形类型上看,它有什么特点?(学生一下子可能答不清楚,教师指出)1.特点:(板书)(1)地形多种多样交错分布(板书)评:朱启发提问,后板书结论,留有思考余地.。

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0

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0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6(互动交流版)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2页~9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4.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难点1.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分析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疑点作者遣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炼、铿锵有力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学习掌握新闻的基本常识。

2.了解两篇新闻的背景资料。

3.准备课堂练习的幻灯(见练习设计)。

◆学生准备1.搜集几则新闻,准备在课堂上讲述。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四、分析本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初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写法(约_______板书设计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1~2句)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2课时)一、分析本文准确简练的语言风格(约________分钟)板书设计本文写作特点:依时叙事,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去粗取精,语言精炼。

第3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板书设计疑难字词:突破溃退击溃顽强阻遏逃窜练习设计1.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回答问题。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3日电从今天上午10时开始,内蒙古出现大范围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其中呼和浩特市地区遭遇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

八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教案上册人教版(优秀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教案上册人教版(优秀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上册人教版(优秀6篇)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一、说教材分析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安排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

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这一精神。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时间也较充裕,应该适当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

关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教材编入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后安排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即培养普通公民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培养生物科学家的素养,以此来指导教学行为。

《性别和性别决定》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范畴,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

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课重在从人类性染色体的水平分析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另外基于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于女性,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

这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必要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真相,这是我确立重点的依据。

生男生女的原理,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本期仍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竭尽所能开设实验课开展调查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过程与方法:1期初“三个一”: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

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每堂“三个一”: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

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综合性学习 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综合性学习 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我们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

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遗址遗迹现存有50余处,如“古隆中”“春秋寨”“马跃檀溪处”“水镜庄”“庞公祠”等等,而三国故事更是不胜枚举,“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伤”“大意失荆州”等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4.活动内容: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申遗”项目)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a.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c.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或通过阅读书藉、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第一单元新闻两则●教学目标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教学设计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整体感知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1 辽阔的疆域1、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陆地大国: ①国土辽阔②陆界(20000多千米)③陆上邻国多(14个)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②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③隔海相望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E);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南:曾母暗沙(4°N);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处(53° N)。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5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2、34个省级行政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轮廓(书本八年级上册第7、10)§1.2 众多的人口1、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

目前人口数为13亿多。

2、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

疏密不均划分线:黑河——腾冲,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3 多民族的大家庭1、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

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55个)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3、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等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 中国的地势地形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特别是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多灾害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

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我国气温最冷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最热地方:新疆的吐鲁番;降水最多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4、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3河流和湖泊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

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

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

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

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呈“V、W”字形,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上游:源头——宜昌(武汉);中游:宜昌——湖口(江西);下游:湖口——入海口。

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荆江。

(注意:长江的开发请看笔记)。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

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黄河的忧患如何治理请看笔记。

黄河的“害”主要在泥沙,如何治理?A在上游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减少放牧牲畜数量。

B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黄土高原种树种草。

C做好下游“地上河”的堤坝加固工作,也可分流入海。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3.1 自然资源概况什么是自然资源: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2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

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2、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

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3 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问题):⑴水资源短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⑵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解决办法有“兴建水库”)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即东南多,西北少(解决办法有“跨流域调水等工程”))2、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季节、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关。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3、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③节约用水④保护水资源⑤处理并防止水污染⑥植树造林等。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2、交通运输发展变化: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运输(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3、目前分布特点: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4、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5、交通运输枢纽:指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

类型:单一型和综合型。

6、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1)客运:要考虑人所拥有的经济情况、时间长短、出行目的、所到目的地、出发点与目的地间的距离及各运输方式的价格、速度快慢。

(2)货运:要考虑货物本身性质及运货量、运输距离、目的地位置、运输工具的特点等。

总之,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货,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都要考虑交通工具的特点、运输距离、时间、运输目的、运输的人或物本身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1、农业:利用运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分类: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

划分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

农业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

2、农业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差异很大。

原因: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地形、水分等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差别大,再加上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导致全国的农业类型和发展状况在地区分布上有很大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