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习探究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研课题
七年级生物教研课题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课题。
1. 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解析: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中,学生学习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这个课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的植物细胞),而动物细胞没有。
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课题: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实验探究。
解析: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可以设计实验,例如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的变化。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能直观地理解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
3. 课题: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证据收集与分析。
解析: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
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等资料,分析多利羊的遗传物质来源于供核母羊,从而证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还可以通过观察变形虫的切割实验,有核部分能正常生长、繁殖,无核部分不能,进一步说明细胞核的重要性。
二、生物与环境相关课题。
4. 课题: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解析:这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中的一个经典探究实验。
鼠妇生活的环境受到光照、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如设置光照明亮和光照阴暗的两组环境,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这个实验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科学探究能力。
5. 课题: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捕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关系。
例如草原生态系统中,狼捕食羊,羊吃草。
如果狼的数量减少,羊的数量会增加,进而导致草被过度啃食,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可以通过构建简单的生态系统模型或者分析实际的生态系统案例,让学生理解捕食关系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学习探究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习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生物的分类3.生物的基本特征4.生物学研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学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自然科学知识,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物学研究什么吗?2.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生物、生命、生态系统等。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3.学习生物的分类(1)讲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如形态分类、遗传分类等。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生物分类图,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4.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1)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长、繁殖、新陈代谢、适应环境等。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迁徙等。
5.学习生物学研究方法(1)讲解生物学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生物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等。
6.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7.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2)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研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2.课件:生物学基本概念、生物分类、生物基本特征、生物学研究方法3.实验材料:植物、动物等生物样本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等。
七年级生物学习探究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习探究教案第一章:生物的特征1.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概念1.2 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3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和动物,分析它们的生活需要营养进行呼吸实验,了解生物能进行呼吸观察动物的排泄物,了解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设计实验,观察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的功能2.2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功能2.3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细胞实验,了解细胞的功能分析不同细胞的功能差异讨论细胞的重要性第三章:植物的器官3.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器官掌握植物器官的功能3.2 教学内容植物的器官植物器官的功能3.3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的器官,了解植物的器官种类分析不同器官的功能进行植物器官实验,了解植物器官的功能讨论植物器官的重要性第四章:动物的器官4.1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器官掌握动物器官的功能4.2 教学内容动物的器官动物器官的功能4.3 教学活动观察动物的器官,了解动物的器官种类分析不同器官的功能进行动物器官实验,了解动物器官的功能讨论动物器官的重要性第五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5.1 教学目标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与变异的现象5.2 教学内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的现象5.3 教学活动讨论遗传与变异的概念观察植物和动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进行遗传实验,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原理分析遗传与变异的意义第六章:生态系统的组成6.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6.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6.3 教学活动讨论生态系统的概念观察自然环境,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进行生态实验,模拟生态系统的运行第七章:食物链与食物网7.1 教学目标理解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构成7.2 教学内容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构成7.3 教学活动讨论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观察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实例分析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相互关系绘制食物链与食物网图示,加深理解第八章:生物的适应与进化8.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适应的概念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8.2 教学内容生物适应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原因8.3 教学活动讨论生物适应的概念观察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进行生物进化实验,了解进化过程第九章:人类与生物圈9.1 教学目标理解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掌握保护生物圈的方法9.2 教学内容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保护生物圈的方法9.3 教学活动讨论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观察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分析保护生物圈的方法制定保护生物圈的行动计划第十章:生物学实验技能10.1 教学目标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生物学实验10.2 教学内容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生物学实验的注意事项10.3 教学活动学习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如观察、记录、操作等进行生物学实验实践,提高实验能力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实验思维讨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物的特征: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尤其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概念。
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
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生物实验教案1教材分析^p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
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才能。
学情分析^p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重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根底,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拟抽象。
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才能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所以本节知识要用详细的,形象的实验进展教学。
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p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鼓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化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
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开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展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
为确保实验平安、顺利地进展,我在课前几天开场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考前须知,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着组员提早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初中生物鱼探究式教学教案
初中生物鱼探究式教学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鱼类的生存环境和适应策略,探讨鱼类的生存方式与人类的生存方式的异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鱼类的生存环境和特点;2. 探讨鱼类的适应生存策略;3. 比较鱼类和人类的生存方式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不同鱼类生存环境的视频;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种类的鱼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是如何适应这些环境的?二、探究活动(30分钟)1. 划分小组,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鱼类进行研究;2. 让学生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关于所选鱼类生存环境和特点的信息;3. 学生需将所了解的信息整理成报告,并准备展示。
三、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学生依次进行报告展示,分享他们对所选鱼类的研究成果;2. 引导学生讨论:鱼类适应生存的策略有哪些?与人类的生存方式相比又有哪些异同之处?四、小结和评价(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鱼类的适应生存策略;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资料:1. 视频素材:关于不同鱼类的生存环境的视频;2.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关于不同鱼类的生存环境和特点的相关资料;3. 学生报告模板:用于学生整理报告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所选鱼类的生存环境和特点有清晰的了解,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2. 学生报告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能够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成果;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能够比较鱼类和人类的生存方式的异同。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前往海洋馆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鱼类的生存环境;2. 设计实验,模拟鱼类生存环境,观察鱼类的适应反应。
生物七年级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2、掌握生物的基本定义、种类、分类和命名原则。
3、了解生物界的多样性,探索生物界的发展趋势。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掌握生物的基本定义、种类、分类和命名原则。
3、了解生物界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难点:1、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
2、生物界的多样性和分类原则。
四、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引入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讨论合作法: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帮助学生探索生物界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五、教学过程:一、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5分钟)1、情景导入: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研究的是什么。
2、讲解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引导学生探索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二、生物的基本定义、种类、分类和命名原则(3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让学生尝试给生物分类。
2、实验探究:给学生准备一些标本,让学生观察、比较,尝试给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
3、学生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自己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探索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三、生物界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30分钟)1、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环境中的生物。
以海洋生物、草原生物、丛林生物等为例,让学生探索生物界的多样性。
2、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探索生物界的发展趋势,如特化、进化等。
四、实验探究(2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一次实验探究。
根据学生的提问或兴趣,选取合适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鼓励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
五、课堂总结(5分钟)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或讨论过程,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回顾教学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对生物学的进一步探究。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进行生物界各个门的分类和命名的练习。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关心长辈的饮食。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点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三、教学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电视报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展开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设计评比栏和课前课后学生设计午餐食谱营养差异性的对比图。
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展开调查或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课前尝试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带各种食品包装袋;课前询问家长购买肉类、鱼类及其他食品时是怎样挑选的。
五、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一、合理营养1.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课前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主讨论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的危害。
1.2什么是合理营养观察、讨论、归纳: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
1.3“我”该怎么做师生合作,为本班制定一个合理营养的文明公约。
运用知识指导生活,设计午餐食谱再次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对比哪一份更合理。
先在全班评一评,比一比,然后参加全年级的设计赛,并把好的作品办成生物专刊。
合理营养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阅读书上提供的信息并观察书上的插图或自制投影片,结合身边实例讨论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合理营养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并利用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上一份爱心。
学习探究初中生物教案
学习探究初中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图表学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 难点:细胞膜、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三、教学方法:
1. 实验探究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 图表学习法:通过图表学习,巩固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绘画,引发学生对细胞结构的探究兴趣。
2. 学习: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显微镜观察,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 巩固:通过图表学习,让学生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4. 拓展: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5. 总结:带领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
1. 制作一张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2.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3. 思考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写一篇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实验环节稍显简单,下一节课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奥秘。
同时,教师在引导讨论时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4 学习探究教案 (新版)冀教版-(新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学习探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目标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并且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养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有关生物的问题,例如,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找到答案,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是怎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五节学习探究》(板书)(二)新授学生:阅读资料,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教师:归纳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学生:讨论如何针对生活现象提出问题教师:讲解在考试过程中如何根据资料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如何做出假设。
教师:归纳总结: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与假设。
在进行探究时,假设不是随便做出的,应有一定的依据,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假设。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时须注意的问题。
教师:举例说明设计实验方案的三大原则:科学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和重复性原则。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区别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教师:举例说明。
教师:列举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判断各步骤,进行训练。
(三)课堂小结学生:畅谈收获,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四)达标训练教师:出示训练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反馈、释疑六、板书设计第五节科学探究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七、课下作业完成一次完整的探究活动。
八:教学反思生物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通过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和领悟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方法、技能和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4 学习探究 教案设计
学习探究【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技能性目标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并且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并且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入创设情景:从生活中的问题,“台灯不亮了”,让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以及查找原因的办法。
评价学生的方案,及时给予鼓励。
小结:我们讨论“台灯为什么不亮了”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探究,探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由此引出课题。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提出多种原因,小组讨论制定查找原因的方案,并且进行交流。
提示和建议从身边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从生活中寻找探究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讲授新课引导阅读教材中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
引导分析:小明的探究活动是怎么开始的?提出问题后要做出假设,为什么叫假设呢?要检验假设是否成立,再看看小明下一步是怎样做的。
播放课件(1)小明对实验的设计。
强调设计实验的原则:可行性原则;设置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认真阅读“探究竟1”,了解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分析资料后回答:从提出问题开始,有了问题就有了探究的目标。
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认真观看,听讲,积极动脑思考,及时提问,加深理解。
阅读资料是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方法。
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解疑心理。
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提出紧扣主题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去探索。
假设是建立在观察和以往知识经验上的,不同于毫无根据的臆测,必须能够被检验。
假设要与问题相符,要与实验条件和能力相接近。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因为是探究活动,在被检验之前,就属于预测,既假设。
初一生物教案生物进化的探索
初一生物教案生物进化的探索【教案】教学科目:生物学课时数:1课时适用年级:初一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探索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2. 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 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和理论。
二、教学重点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2.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和理论。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实例、生物图书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幻灯片或举例子,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Step 2:讲解(20分钟)1. 生物进化的概念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进化的概念,即物种在漫长的时间内发生的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改变。
强调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2. 生物进化的证据a) 古生物学证据: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化石化石,解释化石对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性。
b) 比较解剖学证据:教师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指出共同特征和差异,从而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
c) 生物地理学证据:教师通过地理分布图,介绍物种地理分布的规律和解释。
d) 胚胎学证据:教师通过图片或动画,向学生展示相似的胚胎发育过程,强调胚胎发育的相似性是进化的证据。
3. 生物进化的方法教师简要介绍进化研究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模拟和比较等。
Step 3:讨论与实践(20分钟)1. 学生讨论: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一段时间,探讨一下他们身边是否存在着明显的生物进化现象,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2.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物进化实践活动,例如观察和记录某个物种在一段时间内的生物形态或行为的变化。
Step 4:总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帮助他们总结所学内容,并强调生物进化的重要性和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改善生活的意义。
六、教学延伸学生可以继续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的具体内容,如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理论等,并通过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等拓宽视野。
学习探究教案初中生物
学习探究教案初中生物
主题:植物的生长过程
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生长的几个关键因素,并能够解释植物为什么需
要这些因素。
一、激发兴趣
1.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植物生长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植物生长的过程,让学生们提出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疑问和想法。
二、学习过程
1. 讲解生长的关键因素:光线、水和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三大关键因素,通过教师讲解和图
示让学生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
2. 进行实验: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植物生长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在各种环境条
件下的生长情况。
3.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生长所需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
三、讨论与总结
1.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归纳出植物生长的规律。
2.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关键因素,并解释为什么植物需要这些因素。
3. 提出问题:为学生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植物生长的其他可能因素。
四、拓展活动
1. 植物生长观察:让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生长观察,记录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2. 制作海报:让学生团队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植物生长的海报,展示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五、课堂反馈
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植物生长的思维导图或简短的文章,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和体会。
评价标准:理解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能够合作进行实验和分析结果;能够用自己的言语
解释植物为什么需要这些生长因素。
(以上仅为参考范本,具体教案内容可以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调整)。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6篇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6篇七年级生物学教案1一、教学设计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三、教学对象及课时初中二年级、一课时四、教学手段实物投影、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讲解总结五、教学方法激趣法六、教学步骤(一)课文导入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三)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重点。
(问题由实物投影展出)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答案:课文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答案: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明确:1、使用了逻辑顺序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五)教师总结全文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
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摆出现象:生物入侵者与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绍。
第2——4段《生物入侵者》探究原因:新鲜水果、蔬菜贸易,跨国宠物贸易。
第5段揭示态度:两种不同态度(截然相反)。
第6——7段采取措施:通过议案、成立部门。
第8段(七)作业七年级生物学教案2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常见生物的名称,增强关爱生物的情感。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总是表达观点的能力。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教案主题:人体的呼吸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3. 掌握人体呼吸的过程。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人体呼吸的过程。
教学难点:1.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2. 理解肺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模型;3. 实验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每天会呼吸多少次?为什么要呼吸?呼吸与其他生命活动有什么联系?二、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肺部等。
2. 讲解每个部位的功能:鼻腔和喉部负责吸入氧气,气管和支气管将氧气输送到肺部,肺部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三、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10分钟)1. 通过模型演示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联系:肺部吸入氧气,氧气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同时将二氧化碳运回到肺部排出。
2. 引导学生思考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如何相互配合。
四、人体呼吸的过程(20分钟)1. 通过实验演示呼吸的过程:鼻腔吸入氧气,气管将氧气送至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肺部排出二氧化碳。
2. 分组讨论人体呼吸的过程,并整理成学习笔记。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呼吸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呼吸情况。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观察家庭成员的呼吸情况,了解在不同情况下呼吸的变化。
写一篇关于呼吸系统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树立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设计
探究目标:
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方程式;
3. 探究光合作用与氧气释放的关系。
探究步骤: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光合作用?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实验现象,例如将一盆水草置于阳光下观察气泡释放
情况。
4.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探究光合作用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5.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光合作用与氧气释放的关系的讨论,让学生自行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
验证。
6. 结束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并将探究结果记录在笔记中。
展示方式:
1. 实验观察结果的图表展示;
2. 光合作用方程式的板书展示;
3. 班级讨论和总结展示。
思考题:
1. 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2.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氧气是怎么释放出来的?
3. 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
评价标准:
1.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 能够正确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的在统考中的地位。
(2)掌握生物实验的考点和应对技能。
(3)掌握探究实验的考点和应对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掌握生物实验操作步骤,利用练习题掌握生物实验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2)通过复习探究实验的步骤和实验设计原则,结合练习题掌握生物探究实验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3、情感和态度认同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在统考考试中的地位,重视考点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练习题掌握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2、难点:掌握探究实验的答题技巧。
三、教材分析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在毕业考试中,这一部分的分数比例较大。
约占10%。
需要进行专门的复习。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中,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生物实验属于传统实验,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现象的学习。
小结初中实验后可以发现,大多数使用都离不开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因此这两个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的基础实验,需要熟练掌握。
在本节课前,已经安排了具体实操的实验技能考核,主要就是针对这两个实验的,因此对于生物实验这一部分,教师领导学生稍微小结一下便可以进行相关练习。
生物探究实验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实验。
它侧重于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并且领会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科学原则,初步学会设计一个实验,是对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探究实验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目的。
这一部分,领会原理比实践操作来得重要。
因此,本节课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是以实验步骤为线,进行各个步骤的原理分析和复习,以期望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课堂形式上,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学生先完成课堂的真题练习,然后进行同组间的讨论,进行思想火花碰撞,让懂的学生通过讲解题目,巩固知识;让落后的学生得到其他的同学的帮助和指导,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七年级生物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生物的教学教案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2)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
2、教学重点:(1)掌握衣藻和水绵的特点;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海带、紫菜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点。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根的生长和茎的生长;花的结构;雌蕊和雄蕊的组成;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以及水运输的结构特点;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4)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生物圈中生物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的呼吸作用;(5)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难点:(1)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2)藻类植物的特征;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3)花的结构;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4)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5)植物的呼吸作用;(6)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7)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在两次大考中成绩都还可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
初一生物《探索生物的奥秘》教案
初一生物《探究生物的奥秘》教案初一生物《探究生物的奥秘》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关生物学的科学成就。
2.使学生初步理解生物学的内容和学习生物学的意义3.理解学习生物学的根本方法。
才能目的1.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比照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比照、判断、归纳的思维才能。
2.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向全班同学介绍生物科学的开展及宏大成就,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才能及语言表达才能和思维才能。
情感目的1.通过介绍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成就,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建立祖国的责任感,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力。
2.通过学习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进步学生们的科学素质。
3.通过学生活动,促进新同学相识,培养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p这一节是全册教材的绪论课,分别讲述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初中生物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两局部内容,使学生对生物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生物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根底科学,也是初一学生进入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门实验科学。
这一节课也是整个中学阶段学习生物知识的绪论课,将直接影响学生在今后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
教法建议通过生物教学,除了要使学生理解并获得生物学根底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展思想教育,形成根本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开展智力;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生物学技能,以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
要完成上述任务,必须通过认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去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老师要极为重视这一节课的教学,精心准备、组织安排好,这将对激发学习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也为学生今后积极主动地以科学的方法去学好生物学打下良好的根底。
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如下建议:1.结合生物学教学特点,从学生升入中学开场,就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详细做法是:〔1〕提早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物的照片、图片,课前进展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课上,让学生介绍他们身边生物的趣闻。
初一生物学习探究教案
初一生物学习探究教案【】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有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提供的初一生物学习探究教案,期望对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关心。
教材分析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差不多理念之一。
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与学生一起剖析探究活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样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差不多方法。
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好广泛、浓厚,对周围的事爱问什么缘故,也爱动脑、动手。
学生可能把探究想得专门复杂,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实际上他们平常对专门多感爱好的问题,在玩儿中就进行了探究,只是过程不够完整或结论不够科学并缺少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探究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一样过程和方法,会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爱好,乐于实践各种探究活动。
由于学生实验能力还不强,因此独立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尚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探究。
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鼓舞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出科学探究的一样过程。
.技能性目标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
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猎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同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形成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预备教师:CAI课件(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引入创设情形:从生活中的问题,台灯不亮了,让学生分析可能的缘故以及查找缘故的方法。
评判学生的方案,及时给予鼓舞。
小结:我们讨论台灯什么缘故不亮了的问题确实是在进行探究,探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要紧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探究
教材分析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与学生一起剖析探究活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学生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浓厚,对身边的事爱问为什么,也爱动脑、动手。
学生可能把“探究”想得很复杂,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实际上他们平时对很多感兴趣的问题,在玩儿中就进行了探究,只是过程不够完整或结论不够科学并缺少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探究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会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乐于实践各种探究活动。
由于学生实验能力还不强,所以独立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尚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探究。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
技能性目标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 1。
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并且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 CAI课件(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
引入
创设情景:从生活中的问题,“台灯不亮了”,让学
生分析可能的原因以及查找原因的办法。
评价学生的方案,及时给予鼓励。
小结:我们讨论“台灯为什么不亮了”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探究,探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由此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引导阅读教材中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
引导分析:
小明的探究活动是怎么开始的?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提出
多种原因,小组讨论制定查
找原因的方案,并且进行交
流。
认真阅读“探究竟1”,了
解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基本
方法与过程。
分析资料后回答:从提出问
题开始,有了问题就有了探
究的目标。
从身边事引入,激发学生兴
趣,增强参与意识。
从生活中寻找探究的问题,
使学生在思考、讨论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自然进入了探
究者的角色。
阅读资料是获得信息的一个
重要方法。
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
步,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
的求知解疑心理。
教师抓住
这一时机,提出紧扣主题的
问题,使学生主动去探索。
提出问题后要作出假设,为什么叫假设呢?
要检验假设是否成立,再看看小明下一步是怎样做的。
播放课件(1)小明对实验的设计。
强调设计实验的原则:可行性原则;设置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认真观看,听讲,积极动脑
思考,及时提问,加深理解。
假设是建立在观察和以往知
识经验上的,不同于毫无根
据的臆测,必须能够被检验。
假设要与问题相符,要与实
验条件和能力相接近。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
因为是探究活动,在被检验
之前,就属于预测,既假设。
设计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核
心。
注意对单一变量和对照实验
的解释。
让学生了解,对照实验是研
究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
播放课件(2)小明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引导学生从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总结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并按照顺序填入教材的图中。
重点强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2)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4)完成实验(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再引导学生分析“台灯为什么不亮了”探究过程的各步骤:
如果提出的假设是:灯泡坏了。
而得出的结论是灯泡没有坏,假设被否定了,应该怎么办?边看边分析。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代表
在全班交流,并且互相评价,
得出正确的结论。
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发表
见解,回答出问题。
法。
学生自己总结,增强逻辑思
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
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
用。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剖析“台灯为什么不亮了”
的探究过程,学生兴趣浓厚,
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结论不支持假设时,要重复
又如实验中换上的灯泡,正好是个坏的,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怎么办?
引导学生分析,找到答案。
探究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探究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探究),模拟完成探究过程,最后汇报交流。
提出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汇总情况,分析、表扬、鼓励。
联系实际:
让学生介绍自己做过的探究实验,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讲
给大家听。
思考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和质疑,有问有答,最后统
一认识。
分组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合作,讨论研究实验过程的每一个步骤。
各组交流探究情况。
实验,如果再不支持假设就要修改假设,甚至放弃,而
重新提出假设。
一次实验结果有时有偶然性,所以实验常需要多次重
复。
不断设问,引出一个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应该搞清楚的问题,同时使学生知道科学探究要实事求是,要有科学
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教师巡回于各小组之间,了解每一组学生提出的假设以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注意各小组和个人的差异性,适当提示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
注意强化探究实验过程中表达与交流环节的训练。
要求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来讲述。
小结
学生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师概括总结,引用教材“知识链”内容,强调本节课的教
学重点,再次引起学生重视。
布置课后探究活动
从生活中寻找问题如:手表为什么停了?录音机为什么不响了?家里养的花为什么
萎蔫了?完成科学探究过程。
并写出探究报告。
结束语
科学探究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解决许多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教师进行点评和提示。
提示学生注意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同时通过交流,共享资源,拓展视野,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质量。
使学生真正体会合作的愉快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学习中的重要性。
从生活中寻找探究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一般实验比较容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