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摩擦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运动与摩擦力》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运动与摩擦力》优质教学设计

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

2、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了解同一物体的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2、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愿意服务社会的意识。

3、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了解同一物体的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本课的难点:了解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实例。

实验用品试验用小车、棉线、纸杯、一次性筷子、垫片、定滑轮、实验记录表、塑料瓶、大米等。

教学过程一、物理实验导入同学们好,老师在网上看到一个实验,非常的有趣。

今天,我就把这个实验展示给大家看看。

现在我把一些大米装进这个瓶子里面,然后我用一根筷子,就能把它提起来。

筷子怎么能把瓶子和大米提起来呢?(就是因为筷子和大米之间有挤压,有摩擦,才能使筷子提起瓶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运动与摩擦力。

)设计意图:通过筷子提米实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筷子能够提起大米,就是因为筷子、瓶子、大米之间相互相互接触,它们至今会产生摩擦力,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感知摩擦力首先我们先来感知和认知一下摩擦力,1、同学们,将你的手掌轻轻的放在桌面的上空,不与桌面接触,然后向前推动它。

你有什么感觉吗?(非常的轻松,一点也不费力)2、接下来将你的手掌,轻轻的的放在桌面上,你再来推动你的手掌。

这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吗?(有一点费力,感觉桌面阻碍手掌往前推动,但是用点力气也能推动手掌。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 掌握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了解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能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及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3.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2.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 摩擦力的方向;5.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实例引入摩擦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摩擦力的种类和产生条件:讲解不同类型的摩擦力及产生条件,如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不同条件下摩擦力的表现,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 分析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 摩擦力的方向:讲解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6.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如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等。

7. 知识拓展:介绍摩擦力在交通工具速度提升方面的应用,如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

8.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摩擦力的概念、种类、产生条件等基本知识;2. 实验法: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 讨论法: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实例,让学生分析摩擦力的应用。

3.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 反馈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书面反馈、口头反馈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及时将作业反馈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作出改进。
作业布置与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适量的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同时,及时的作业反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布置作业,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展示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压力下物体运动状态的图片,或者制作一些动画视频来演示摩擦力的作用机制。这些多媒体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团队合作效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原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引导他们更好地协作。
八、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我推荐以下拓展内容:
a. 《摩擦力的奥秘》:这是一本专门介绍摩擦力的科普书籍,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摩擦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摩擦力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
b. 摩擦力实验探究: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一些摩擦力实验,如测量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下的摩擦力大小,探究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等。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doc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定义。

摩擦力的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理解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1.4 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摩擦力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

2. 讲解摩擦力的定义,解释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3. 通过实例展示,如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让学生理解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案第二章:摩擦力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摩擦力。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物体间的摩擦系数等因素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测量方法。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物体间的摩擦系数等因素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摩擦力。

采用数据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摩擦系数的关系。

2.4 教学步骤1. 讲解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

2. 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摩擦力。

3. 数据分析: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摩擦系数的关系。

教案第三章:摩擦力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学会通过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3.2 教学内容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摩擦力的应用。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4 教学步骤1. 讲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的刹车系统、运动员的鞋底等。

2.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在物体上涂抹润滑剂或增加摩擦垫等。

教案第四章:摩擦力的克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克服摩擦力。

让学生学会使用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来提高物体的运动效率。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5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 运动与摩擦力》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图片,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运动和力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滑轮组、小车、毛巾、砂纸等。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将一块小车放在滑轮组上,让学生推动小车,感受推动时的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推动小车会感到困难?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摩擦力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毛巾、砂纸等),将小车放在滑轮组上,观察推动小车时的困难程度。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引导学生总结:摩擦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困难。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小摩擦力?让学生举例说明,如在滑轮组上涂抹润滑油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运动与摩檫力》教学设计

《运动与摩檫力》教学设计

《运动与摩檫力》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学习重点】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纸盒、绳子、小木棍、轮子、曲别针、垫圈、木板、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重物。

【学习流程】一、导入用课件或实物演示皮球滚动。

提问∶"皮球在桌面滚动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解释∶"皮球在滚动时与桌面发生摩擦,摩擦时会产生一个阻碍皮球向前运动的摩擦力,使皮球慢慢减速直到最后停下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有关的问题。

板书:运动与摩擦力二、聚焦当我们看到雄伟的古代建筑时可曾想过,古人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才能减少这种摩擦力呢?三、探索任务一:在一硬纸盒中放入橡胶棒等“重物”。

借助垫圈的重力来拉动它在平面上运动一端距离,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用垫圈的重力拉动纸盒,所以刚好使纸盒运动时的垫圈数就代表它受到的摩擦力。

记录下垫圈数量。

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任务二:活动:在纸盒的下方放几只笔或筷子等作“滚木”,实验会不会有所变化呢?任务三:有没有办法比滚木更好呢?试一试给纸盒安上轮子,往托盘中逐渐增加垫圈。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了解运动中摩擦力的作用。

4、学会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

2、实验法:通过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摩擦力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3、探究法: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摩擦力的作用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引入话题,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吗?它有什么特点呢?2、学生进行回答,并讨论归纳。

(二)主体教学a.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和产生运动的力,通常由接触面间的微小不平面产生。

b.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接触面的性质、相对速度和压力大小。

c. 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比静摩擦力大。

a. 接触面的性质:不同材料的接触面粗糙度、硬度等不同,摩擦力也不同。

b. 相对速度: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c. 接触面间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a.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b. 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制动、起动、转弯等。

a. 给出实际问题,例如:汽车起动前轮轮胎所受摩擦力与轮胎直径、纵向上施加的压力等因素有关,在不改变功率情况下,如何增加汽车的起动力?b. 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此处为轮胎的直径),并进行计算、实验探究。

(三)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作业1、练习册完成本课的习题。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摩擦力的基本知识和特征,能够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摩擦力在运动中的作用,并能够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科学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运动和摩擦力的概念,明白运动和摩擦力的关系,初步了解摩擦力的特点和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实验兴趣和问题解决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重点1.运动和摩擦力的概念。

2.运动和摩擦力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摩擦力的特点和作用。

2.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出示一张赛车比赛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赛车为什么可以行驶得很快?(2)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赛车在行驶的时候需要充分利用摩擦力?(3)教师进行简单的概念讲解:什么是运动?什么是摩擦力?2.讲解(15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摩擦力的作用和特点。

(2)深入浅出地解释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并与赛车比赛的情景进行联想。

(3)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理解摩擦力的意义和作用。

3.实验观察(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实验。

(2)实验1:将不同材料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观察物体下滑的速度和距离。

(3)实验2:用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进行推移,观察力的大小和距离。

(4)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讨论,总结摩擦力的特点。

4.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20分钟)(1)小组合作,就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2)教师给出讲解和指导,对学生不清楚或错误的观点适时纠正。

5.归纳总结(15分钟)(1)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是什么?(2)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教师给予指导和引导。

6.练习与解答(15分钟)(1)教师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相互讨论和对答案。

7.拓展延伸(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例子能体现摩擦力的作用?(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找其他例子,并进行展示。

(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作者整理的《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运动物体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在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物体重,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二)过程与方法1.能基本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近似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验证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近似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二)难点匀速直线运动时收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一)学生实验准备:弹簧测力计(5N),两面粗糙不一的`木板,毛巾钩码,塑料盒;(二)教师准备:微视频(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方向近似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

教师与学生简单交流。

搓手游戏。

搓手活动。

联系本节课的内容,缓解气氛。

一、导入1.认识摩擦。

(PPT出示新旧两个鞋底的图片。

)通过新旧鞋底的照片,引出“摩擦”。

师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现象呢?2.摩擦与运动密不可分(PPT出示四幅图)滑滑梯与身体、滑雪板与积雪、黑板擦与黑板、手和单杠之间都有摩擦。

提问:归纳一下,需要什么条件?联想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思考发生摩擦时需要的条件。

(两个以上的物体,接触,运动)“摩擦”这个词学生都很熟悉,但是对摩擦的真正含义不一定真的领悟,这个环节在于把摩擦和运动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引出课题。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案课后教学反思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案课后教学反思

教案名称:《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课后教学反思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摩擦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性质和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

1.2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2)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摩擦力的概念与性质2.1 教学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3)摩擦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和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在理解摩擦力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3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力的知识;(2)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3)分析摩擦力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4)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提问、解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摩擦力的计算方法3.1 教学内容(1)摩擦系数的概念;(2)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3)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实验法,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3 教学步骤(1)讲解摩擦系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摩擦系数与摩擦力、正压力的关系;(2)介绍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3)演示摩擦系数测定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4)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测定摩擦系数,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第四章: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4.1 教学内容(1)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4.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3 教学步骤(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重要性;(2)分析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丰富课堂内容。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物体在运动中遇到的摩擦力的概念;2.掌握摩擦力的判断方法;3.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相关性;4.学会利用摩擦力进行物体运动的控制。

教学内容:1.摩擦力的引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在运动中遇到的摩擦力,并激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2.摩擦力的概念:通过讲解和图示,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3.摩擦力的判断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亲身体验不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并引导学生总结判断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例和图示,向学生解释摩擦力大小和物体接触面积、物体质量、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向学生讲解摩擦力的方向;5.利用摩擦力进行物体运动的控制:通过示范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摩擦力使物体加速、减速或保持匀速运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曾经见过或听过的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和实例,如开车时跑胎、推车时感受到的摩擦力等;2.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和实例中是否存在摩擦力,以及摩擦力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的。

步骤二:引入概念1.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摩擦力,并通过图示向学生展示不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2.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与学生讨论摩擦力的作用。

步骤三:判断摩擦力大小的方法1.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判断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步骤四: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通过图示和实例,向学生解释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积、物体质量、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关系;2.向学生讲解摩擦力的方向,并通过图示加以说明。

步骤五:利用摩擦力进行物体运动的控制1.示例一: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摩擦力使物体加速;2.示例二: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摩擦力使物体减速;3.示例三: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摩擦力使物体保持匀速运动。

反思:1.教学设计中引入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示范活动,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教学设计中重点讲解了摩擦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和判断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了摩擦力的作用;3.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摩擦力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总结能力;4.教学设计中通过实验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如何利用摩擦力进行物体运动的控制;5.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合作,通过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摩擦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2.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润滑剂等。

3.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计算、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影响因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刹车,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2. 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和润滑剂条件下摩擦力的变化。

4. 讲解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调整压力、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和使用润滑剂等方法来控制摩擦力。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摩擦力的作用和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摩擦力概念、影响因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分析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防滑、轴承润滑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如航天器返回舱与大气层的摩擦。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压力计、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板材、润滑剂等。

2. 教学课件:包含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增大减小摩擦力方法等内容。

3. 课外阅读材料:关于摩擦力在各个领域应用的科普文章。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奥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讨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实验设计。

(2)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1)了解力的基本概念。

(2)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滑轮组等。

(2)教学课件:摩擦力相关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分享思考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强调实验操作规范,提醒注意事项。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总结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学生分享总结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教师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结论。

2. 家庭作业:观察日常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分析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运动和摩擦力教案

运动和摩擦力教案

运动和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运动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判断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摩擦力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运动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准确判断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摩擦力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思考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2.新课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3.巩固练习: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并尝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摩擦力在物体运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一些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并尝试解答相关问题。

2.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复习本节课内容。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增强教学效果。

2.实验器材:准备摩擦力实验器材,如滑块、斜面、弹簧测力计等,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访问相关网站或论坛,自主探索更多关于摩擦力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结论本节课通过对运动和摩擦力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了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方法。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运动与摩擦力现象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定义。

1.3 教学难点: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1.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摩擦力的特点。

1.5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摩擦力?它有什么作用?”1.6.2 新课导入:介绍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不光滑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解释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也可以使物体开始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

”1.6.3 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并讨论摩擦力的特点。

1.6.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观察和感受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6.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摩擦力的定义和与运动的关系。

第二章:摩擦力的影响因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2.2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2.3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相互作用。

2.4 教学方法: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2.5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材料和不同大小的压力工具。

2.6 教学过程: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6.2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

2.6.3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讨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运动与摩擦力教案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制定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依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制定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同学: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同学有的教师也有一份〕四、教学过程〔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感知摩擦力1 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小人在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

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这与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摩擦力的秘密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

〔板书课题〕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干不滑倒呢?〔制定意图: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同学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同学牢牢吸引住。

〞课始以俩实验创设愉快有趣的问题情境,引起同学的新奇感,高度集中同学的注意力,激发同学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滑轮组、钩码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运动、自行车刹车等,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

2. 知识讲解:介绍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果分析: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摩擦力的作用,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摩擦力的应用。

六、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汽车刹车系统、轴承等。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摩擦力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关注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四上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四上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四上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4.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5.会用轮子改装小车。

6.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7.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8.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9.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10.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难点: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不同方式运动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硬纸盒、“重物”、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滚木”、轮子、吸管、胶带、剪刀。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图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 在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探索活动中,挂到第3个垫圈时小车才开始启动,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并交流,此时能否联想到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阻碍作用都没关系,主要目的是引起思考。

2. 教师演示皮球滚动。

提问:皮球为什么不会一直滚动下去,而是慢慢减速,直到最后停下来呢?3. 师生总结:挂到第3个垫圈小车才启动,皮球会停下来,这都是因为有阻碍运动的摩擦力存在。

(板书:摩擦力)4.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对摩擦力的科学解释。

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的物体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5. 出示教科书上的插图,聚焦问题: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才能减小这种摩擦力呢?学生思考并讨论减小摩擦力的各种方法,教师汇总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和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和重量大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在第一单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对比实验,初步了解了对比实验的特点,但对对比实验的认识不是特别的牢固,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科学探究学习的能力,对电脑的操作较为熟练,而对摩擦力,他们感性知识比较丰富。

学生的前概念,即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

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评论
师:同学们,生活中科学很普通,他无处不在。

科学也很神奇,他常常创造奇迹。

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妙趣横生的的科学视频。

(看完后)为什么两本普通的书相互叠加,会产生如此不可思议的力量呢?
生:因为有摩擦力。

师:什么是摩擦力呢,我们了解摩擦吗?
生:两个东西运动会有摩擦、收搓一搓会有摩擦……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总结出来的摩擦力的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师:(两手分开)老师的双手之间有摩擦吗?
生:没有。

师:(两手合在一起)现在老师的双手间有摩擦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算有摩擦?
生1:它们要相互接触。

生2:它们不仅要相互接触,而且只有相对运动时才会有摩擦。

师:你真善于思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摩擦力。

板书:(运动与)摩擦力活动2【讲授】精心设计掌握技能评论
师:这个小木块,在桌面上运动会有摩擦力吗,能不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师:可以用到什么工具来测量呢?
生:测力计
师:对,既然是测量力得大小,我们就可以请出我们的老朋友---弹簧测力计。

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来学习下,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师:通过学习,你能测量出,在小木块展台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吗?
生:上台展示,强调拉的速度,和测力计需水平拉动。

师:同样一个小木块在不同时候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吗?不一样?那同学们觉得产生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伟大的发现都是从大胆的猜测开始的。

生思考并回答。

生1:可能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

(学生回答后要短语评价或过渡语,如:这是你的猜测、你很有见解等)
生2:可能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生3:我们组认为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生4:我们认为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适时板书)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猜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还不少,时间关系,我们就从接触面和物体重量这两个因素开始了解这有趣的摩擦力吧。

活动3【活动】小组合作实践内化评论
学生实验一:物体接触面光滑程度和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师:先来预测下接触面光滑程度好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生:(预测一)有关、(预测二)无关
师:这是同学们的猜测,要验证这些猜测我们要干嘛?
生:做实验
师:是的,像科学家那样亲自动手解开疑惑。

实验之前我们要做些什么?
生:设计实验方案。

师:对,设计设计师方案。

在这里余老师给大家一些小提示,根据老师的提示,四人小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讨论好了吗?说一说你们小组的试验计划是如何制定的.(这是一个什么实验?请问在对比试验中我们要改变几个条件)
师:关于他们的实验设计你有什么不同的,或者有问题想提出的\你对细节的观察真到位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你有什么需要补充和完善的!)
讨论完,老师这有几个温馨小提示,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完成实验,并且将实验结果记录在excel表格中。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好,实验结束。

同学们都做得非常认真。

哪个小组来和大家分享下实验结果呢? 再请个同学来看看我们全班汇总的实验数据.这是我们班第一组到第十组的实验数据,并且求出平均值,得到折线图.谁能根据折线图,告诉大家我们这个实验得出
的结论.
活动4【活动】自学资料引发思考评论
经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对摩擦力有了基本了解。

那么摩擦力对我们究竟有益还是有害呢?
生:有利,没摩擦我们就不能走路......
生:有害,摩擦太大的话车子开不动......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资料包,请大家阅读资料后来说一说你对摩擦力的看法,会不会有一些改变。

学生根据资料发表自己观点。

总结:看来摩擦力的利弊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当我们需要它,就想办法加大,不需要它,就想办法减少。

活动5【作业】课堂延伸留心生活评论
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摩擦力,拍下来,下节课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