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罗斯判据

合集下载

33-56 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及劳斯稳定判据

33-56 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及劳斯稳定判据
c t 1 1 1
2
tr
d tp d

1 2
c(tp ) c() Mp c(tp ) 1 e c ( )
ts 1
d
(ln
1 1 ln ) 2 1
ess
e
n t
n
, t 0
0 0
s
1
34.6
s
0
2.3 104
由于该表第一列系数的符号变化了两次,所以该方程中 有两个根在 s 的右半平面,因而系统是不稳定的。
P83
例2:D(s)=s4+5s3+7s2+2s+10=0 试用劳斯判据判别该系统的稳定性。 解:列劳斯表 1 7 10
5 7 2 33 5 5
s4 s3
2 K 1 3
系统闭环稳定与开环稳定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例9: 系统结构图如右, (1)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参数(K, )的范围; (2)当 =2时,确定使全部极点均位于s=-1之左的K值范围。 解: (1) G( s)
Ka s ( s 2 20 s 100)
Ka 100
K
D( s) s3 20 s 2 100 s 100K 0
s s2 s1 s0
3
1 20
2000 100 K 20
100 100K
0
0 K 20 K 0
100K
(2)当 =2 时,确定使全部极点均位于s=-1之左的K值范围。
当=2时,进行平移变换: s s 1
D( s) s 3 20 2 s 2 100s 100K 0
2
2 1 sin d t arctan

劳 斯 判 据

劳 斯 判 据

图4-1 系统的结构图
1
K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s)
C(s) R(s)
1
s
(s 1
1)(s K
2)
s3
K 3s2
2s
K
s (s 1)(s 2)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s3 3s2 2s K 0
劳斯判据
1.4 劳斯判据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列出劳斯表为
s3
1
2
s2
3
K
s1 6 K 3
s0
D(s)
n
(s pj )
n1
n2
(s pl ) (s2 2k s k2 )
j 1
l 1
k 1
n1
将式(4-2)展成部分分式形式 C(s)
Al
n2
Bk
l1 s pl k 1 s2 2k s k2
(4-2) (4-3)
式中 Al —— C(s) 在闭环实极点 pl 处的留数;
Bk —— C(s) 在闭环复数极点 s k jk 1 2 处的留数。
方法一:用一个接近于零的很小的正数来代替这个零,并据其计算出劳斯表中的其 余各项。
方法二:用代入原方程,重新列出劳斯表,再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劳斯判据
1.3 劳斯判据的特殊情况
【例 4-3】 已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s4 2s3 s2 2s 1 0
试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在劳斯表第1列系数中,ε是接近
在零初始条件下,若闭环系统的输入信号 r(t) 在[0,) 上满足 r(t) N ,而在此输入信
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c(t)
g( )r(t
)d
满足

第四章稳定性分析——劳讲义斯判据4-1

第四章稳定性分析——劳讲义斯判据4-1

21
THANKS
第二步:建立劳斯表(又叫劳斯阵列)。 例:五阶系统,其特征方程:
a 5 s 5 a 4 s 4 a 3 s 3 a 2 s 2 a 1 s a 0 0
9
s5
a5
a3
a1
s4
a4
a2
a0
s3
A1
a4a3 a5a2 a4
A2
a4a1 a5a0 a4
0
s2
B1
A1a 2 a 4 A2 A1
13
s5
1
52
s4
1
51
s3
0 ( )
10
s2
5 1
10
s1 5 1 2 0 0
5 1
s0
1
00
5 1 0
5 12
0
5 1
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符号的变化两次, 说明特征方程有两个正实部的根,所以系统不 稳定。
14
(2)某一行元素全为零 在劳斯表中,如果出现某一行元素全为零,
说明特征方程存在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实根 和(或)共轭虚根,或者共轭复根。
s0 2 0
因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无符号变化,所以系统稳 定。 令: ss1 1
20
原特征方程,经过整理,得到 s1 特征方程:
s1 35s1 23s110
s
3 1
1
3
s
2 1
5
1
s
1 1
2.8
0
s
0 1
1
0
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符号变化一次,所以有一 个特征方程根在垂线 s1右边。即有一个根在阴影 区内。
即输出增量收敛于原平衡工作点,线性系统稳定 。

6-劳斯判据

6-劳斯判据
共轭复根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
注意: 由于模型的近似化,且系统的参数又处在不断 的微小变化中,所以,临界稳定实际上也应视为不稳定。
3-2 劳思稳定性判据
[判据] (1)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的系数均大 于 0 (同号);只要有1项等于或小于 0 ,则为不稳定系 统。
(2)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劳思表第一列元素均大于0 (同号) 。
s0 7
5 分母总是上一行第一个元素
8 再令正无穷小量ε趋近于6 一行可同乘或同除某正数
0,得到真正的劳斯表如下。7 第一列出现零元素时,
用正无穷小量ε代替。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特征方程各项系数 均大于零! 同号! 有正有负一定不稳定! 缺项一定不稳定!
-s2-5s-6=0稳定吗?
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系统在虚轴上有重根, 响应中含有tsin(t)成分, 是发散的。
3-3 劳思判据的应用举例
例3.8 试分析如下系统的稳定性,其中K>0
s 1
s 1
R(s)
_
k
ss 1
Y(s)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1
Gs
1
Ks 1 ss 1s 1
0
系统稳定否? 不稳定!
例3.9 焊接控制(p256例6.5)
Ks a
劳斯表情况一 例3.3、含参变量的例子: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s3+s2+s+K=0; K不等于1或0
劳 s3 1 1
s2 1 K
斯 s1 1-K 0 表 s0 K
参数取值影响稳定性!
于是: K小于0,系统不稳定;
K大于1,系统不稳定;
K大于0且小于1时,系 统稳定。
例3.4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劳斯表情况二 s6+2s5+3s4+4s3+5s2+6s+7=0

信号与系统总结报告

信号与系统总结报告

信号与系统总结报告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电子信息类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学期对该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什么是信号,什么是系统,掌握了基本的信号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和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方法,并且对求解微分方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最后学习了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明白了如何用matlab去求解本课程的问题。

1.1信号与系统信号是一种物理量(电,光,声)的变化,近代中使用的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也是一种信号,所以信号本身是带有信息的。

而系统是一组相互有联系的事物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又分为物理系统和非物理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各自的数学模型,两个不同的系统可能有相同的数学模型。

1.2信号从不同的角度看,信号也有不同的分类。

信号可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随机性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还有一种离散信号:采样信号和数字信号。

在该课程中,还有几种类似数学函数的信号,指数信号和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与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也类似。

另外,如果指数信号的指数因子为一复数,则称为复指数信号,其表达式为 f(t)=Kest,s=σ+jw。

还有一种Sa(t)函数,其表达式为sint/t。

从数学上来讲,它也是一个偶函数。

1.2.1 信号的运算另外,信号也可以像数字那样进行运算,可以进行加减,数乘运算。

信号的运算以图像为基础进行运算;包括反褶运算:f(t)->f(-t),以y轴为轴,将图像对称到另一边,时移运算:f(t)->f(t-t1),该运算移动法则类似数学上的左加右减;尺度变换运算:f(t)->f(2t)表示将图像压缩。

除此之外,信号还有微分,积分运算,运算过后仍然是一个信号。

1.2.2信号的分类单位斜边信号指的是从某一时刻开始随时间正比例增长的信号,表达式为R (t)=t,(t>=0)。

单位阶跃信号从数学上来讲,是一个常数函数图像;单位冲激信号有不同的定义方法,狄拉克提出了一种方法,因此它又叫狄拉克函数;用极限也可以定义它,冲激函数也可以把冲激所在位置处的函数值抽取出来。

第三章劳斯判据1

第三章劳斯判据1
小扰动恢复到原平衡状态, 大扰动不能恢复到原平衡状 态,系统为小范围稳定。 线性系统,小范围稳定, 必然大范围稳定。 扰动消失后,输出与原平衡 状态间存在恒定的偏差或输出 维持等幅振荡,系统处于临界 稳定状态。 经典控制论中,临界稳定视 为不稳定。
大范围稳定
小范围稳定
图示用曲线表示稳定性的概念和定义
2
劳斯阵列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 s) a0 s n a1s n 1 a2 s n 2 ... an 1s an 0 第一列符号改变的次数等于特征方程正实部根的个数
sn s n 1 s
n 2
a0 a1
a2 a3
a4 a5

s n 3

s0
a 1a 2 a 0 a 3 a 1a 4 a 0 a 5 a 1a 6 a 0 a 7 c 13 c 23 c 33 a1 a1 a1 c 13a 3 a 1c 23 c 13a 5 a 1c 33 c 13a 7 a 1c 43 c 14 c 24 c 34 c 13 c 13 c 13
③ 解辅助方程得对称根: 错啦!!! s1,2=±j
劳斯阵列出现全零行: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实根
系统在s平面有对称分布的根
共轭虚根
对称于实轴的两对共轭复根
注意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1)某行的 第一列项为0 ,而其余各项不为0或
不全为0。用因子(s+a)乘原特征方程(其中a为任
意正数),或用很小的正数代替零元素,然后对新特 征方程应用劳斯判据。
解辅助方程可得共轭纯虚根:
F (s) 2s 8s 4 0
4
2
s1.2 j 0.586 j0.766 s3.4 j 3.414 j1.848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3_劳斯公式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3_劳斯公式

对于三阶或以上系统,求根是很烦琐的。于是就有了以下 描述的代数稳定性判据。
劳斯判据
二、 劳斯稳定性判据
设线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ansn an1sn1 a1s a0 0 则该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 特征方程的全部系数为正值; 由特征方程系数组成的劳斯阵的第一列也为正。
劳斯表出现零行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① 有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
s4+5s3+7s2+5s+6=0
特征根时会出现零行
劳 s4 1 7 6
② 由零行的上一行构成 辅助方程:
s3 51 51
斯 s2 61 61
s2+1=0
对其求导得零行系数: 2s1
表 s1 02
继续计算劳斯表
s0 1
劳斯表出现零行
1 2
出劳系现斯统零表一何行定时怎会么不出办稳现?定零行?
s2 0( ) 1 0
s1 2 2 0 0 2 2
s0

1
00

令 0则 2 2 故

第一列不全为正,系统不稳
定,s右半平面有两个极点。





2

2,
2

2


1

劳斯判据特殊情况
劳斯阵某行系数全为零的情况。表明特征方程具有大小相等 而位置径向相反的根。至少要下述几种情况之一出现,如:大 小相等,符号相反的一对实根,或一对共轭虚根,或对称于虚 轴的两对共轭复根。
劳斯判据特殊情况
劳斯阵某一行第一项系数为零,而其余系数不全为零。
[处理办法]:用很小的正数 代替零的那一项,然后据此计算出 劳斯阵列中的其他项。若第一次零(即 )与其上项或下项的

第五章劳斯稳定性判据

第五章劳斯稳定性判据
劳斯稳定判据是根据所列劳斯表第一列系数符号的变化, 去判别特征方程式根在S平面上的具体分布,过程如下:
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的系数均为正值,则其特征方程 式的根都在S的左半平面,相应的系统是稳定的。
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系数的符号有变化,其变化的 次数等于该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的右半平面上的个数,相应 的系统为不稳定。
C(s)

bmsm bm1sm1 sn an1sn1


b1s b0 a1s a0

xi
s
n1

aj
n2 i (s ii ) i i
1


2 i
j1 s p j i1
s2 2ii s i2
06-7-20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S4
2
12Biblioteka 16明该方程在S右半平面S3
0
0
0
8
24
上没有特征根。令 F(s)=0,求得两对大 小相等、符号相反的
S2
6
16
根 j 2 , j2
S1
8
0
3
,显然这个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06-7-20 S 0
16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3
劳斯判据特殊情况之三 特征方程在虚轴上有重根
如果特征方程在虚轴上仅有单根,则系统的响应是持续 的正弦振荡,此时系统既不是稳定的,也不是不稳定的,因 而称之为临界稳定;如果虚根是重根,则系统响应是不稳定
1.稳定性是控制系统自身的固有性质,这稳定性取决于系 统的固有特征(结构、参数),与系统的输入信号无关;
A:对线性系统,系统是大范围稳定的(与输入偏差无 关);

34-6 劳斯稳定判据

34-6 劳斯稳定判据

第一列元素变号一次,有一个正根,系统不稳定 第一列元素变号一次,有一个正根,系统不稳定
《自动控制理论》
网址:
应用Routh判据分别研究一阶、 应用Routh判据分别研究一阶、二阶和三阶微分方程 Routh判据分别研究一阶
a0 s + a1 = 0 a0 s + a1s + a2 = 0 3 2 a0 s + a1s + a2 s + a3 = 0
s = z −σ1
把虚轴左移σ 1 。将上式代入系统的特 征方程式,得到z为变量的新特征方程式, 征方程式,得到z为变量的新特征方程式, 然后再检验新特征方程式有几个根位于新 σ 虚轴(垂直线s= 1 s=的右边。 虚轴(垂直线s=- )的右边。如果所有根 均在新虚轴的左边( 均在新虚轴的左边(新劳斯阵列式第一列 均为正数), ),则说系统具有稳定裕量 σ1 均为正数),则说系统具有稳定裕量 。
(1)劳斯(Routh)判据 (1)劳斯(Routh) 劳斯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a0 s n + a1s n−1 + a2 s n−2 + L + an−1s + an = 0
将上式中的各项系数, 将上式中的各项系数,按下面的格式排成劳斯表
s s s s s s s
n n−1 n− 2 n−3
a0 a1 b1 c1
《自动控制理论》
网址:
例5: D(s)=s5+ 3s4+ 12s3+20s2+35s+25=0
解:列劳斯表
s5 s4 s3 s2 s1 s0
1 3
16 3
12 20
35 25
5 0 10 25

代数稳定判据汇总

代数稳定判据汇总

s 6 1 8 20 16 s5 2 12 16 0 s 4 2 12 16 0
s3 s2 s1 s0
s 6 1 8 20 16
s5 1 6 8 0
s4 1 6 8 0
s 3 10 03 00 0
s2 3 8 0 0
1 s1 3
0
0
0
s0 8 0 0 0
辅助方程为:s4 6s2 8 0 , 求导得:4s3 12s 0 , 或 s3 3s 0 ,用1,3,0代
义,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若脉冲响应收敛于原来的工作状态
,即:lim t
y
(t
)
0
则线性控制系统是稳定的。
m
kg (s zi )
Y (s) n1
i 1 n2
(s p j ) (s2 2 l nls nl2 )
j 1
l 1
线性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下面讨论系统稳定性与系统极点之间的关系: 由于系统的输入为单位脉冲信号R(s) 1,则系统的输出为: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
一、稳定的基本概念和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稳定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也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 首要条件。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会受到外界和内 部一些因素的扰动,例如负载和能源的波动、系统参数的变 化、环境条件的改变等。如果系统不稳定,就会在任何微小 的扰动作用下偏离原来的平衡状态,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发散。 因此,如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保证系统稳定的措施, 是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线性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两种稳定性定义虽然表述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由于系统的稳定性与外界条件无关,因此,可设线性系统的初
始条件为零,输入作用为单位脉冲信号 (t),这时系统的输出便

信号与系统总结

信号与系统总结

信号与系统总结:1. 何为信号与系统,两者的关系基本信号:非奇异和奇异信号欧拉公式()t δ、()t u 、()t r 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应离散域的相互关系四性判断(根据定义):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2. 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分析研究对象: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特性描述:常微分方程 常系数差分方程单位冲激响应()t h 单位采样响应()n h系统函数()ωj H系统函数()ωj e H 系统函数()s H 系统函数()z H 幅频-相频特性零极点分布图信号框图/流图系统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自有响应+强迫响应=暂态响应+稳态响应两类特殊的零状态响应:()t h 和()t s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应S 域的相互关系 离散系统上的类似关系三大变换的定义式,常见变换对,基本性质,正逆变换:F 变换,S 变换,Z 变换频域分析:理解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分别在时域和变换域上的数学解析式并加以利用求解。

常见滤波器类型,相关的时域和变换域表达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的本质及相关数学表达式,无失真传输的条件(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系统稳定性的等价条件及判定(连续系统:劳斯判据,离散系统:朱利判据) 卷积(连续系统:积分,离散系统:加和),会利用常见的性质计算简单的卷积。

电路S 域模型(串联-并联模型)激励为正弦函数时系统的稳态响应信号框图流图(系统函数-信号框图:只要求直接型,信号框图-系统函数:所有四种:直接,串联,并联,串并联)了解串联,并联,反馈这三种基本的网络,熟悉反馈的网络函数注:红色字体为重中之重,课本才是王道...。

中科大考研自动控制理论内部讲义一 (01-08)

中科大考研自动控制理论内部讲义一 (01-08)

第一讲:自动控制概念与系统数学模型重点:通过化简方框图求传递函数一、教材推荐:经典教材: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1郑大钟,线性系统理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针对考研:梅晓榕,自动控制原理学习与考研指导,科学出版社,2005梅晓榕,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串讲,科学出版社,2006针对报考科大:庞国仲,自动控制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仝茂达,线性系统理论和设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二、基本概念:古典控制:线性时不变、单输入单输出、试探性设计系统,以频率响应和根轨迹为核心;三个主要人物:奈奎斯特,伊万斯,劳斯现代控制: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最佳设计,以状态空间法为核心;什么是自动控制?其实就是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如图1:反馈控制系统中的各种信号如图2:图2 反馈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稳定性、瞬态特性、稳态特性。

三、系统模型:1.建模的重要性;2.主要研究线性时不变系统(满足迭加原理) 3.单变量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描述: (1)微分方程11101()()()()n n n n n n d y t d y t dy t a a a a y t dt dt dt ---++++11101()()()()m m m m mm d r t d r t dr t b b b b r t dt dtdt---=++++ (2)传递函数对上式做拉普拉斯变换即可。

通常令初始条件为零,可简化得:1110111)()()(a s a s a s a b s b s b s b s R s Y s G n n n n m m m m ++++++++==---- 另外两种表达形式:①'''1212(1)(1)(1)()(1)(1)(1)m n K T s T s T s G s T s T s T s +++=+++,00b K a =(频域)②1212()()()()()()()m n k s z s z s z G s s p s p s p +++=+++,m nbk a =(复频域)定义:特征多项式、特征方程、零极点、稳态增益K (11mjj n ii zK kp===∏∏)理解传递函数的性质;熟悉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电子科大《信号与系统》考卷汇总

电子科大《信号与系统》考卷汇总

高通滤波器
允许高频信号通过,抑制低频信号,用于提 取高频成分。
带通滤波器
允许某一频段的信号通过,抑制其他频段的 信号,用于提取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陷波滤波器
抑制特定频率的信号,用于消除特定频率的 干扰。
05
CATALOGUE
系统的频域分析
系统的频域响应
频域响应的定义
系统的频域响应是指在频域中描述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实现信号处理算法的工具
实现信号处理算法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软件,如MATLAB、Python等。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 和工具箱,方便用户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系统设计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系统设计中的信号处 理需求
在系统设计中,信号处理技术是 必不可少的。系统中的信号可能 受到噪声、干扰和其他因素的影 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因此, 需要进行信号处理以提取有用信 息,提高信号质量。
过程。
02
调制解调技术的分类
调制解调技术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大类,模拟调制包括调频
、调相和调幅等,数字调制包括振幅键控、频率键控和相位键控等。
03
调制解调技术的应用
调制解调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声呐和遥控等领域,是实现信号
传输和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06
CATALOGUE
信号与系统的综合应用
信号的时移
将信号在时间轴上移动一定的时间,可以得到一 个新的信号。
信号的展缩
将信号的幅度进行放大或缩小,可以得到一个新 的信号。
信号的反转
将信号在时间轴上进行翻转,可以得到一个新的 信号。
03
CATALOGUE
系统的时域分析
系统的时域响应
瞬态响应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关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五部分。

B.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三部分。

C.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四部分。

D.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的输入、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输出等。

答案:C2.关于传递函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的相互转化可以不用满足零初始条件。

B.传递函数能反映系统的物理结构。

C.系统传递函数分母的阶次n与分子的阶次m满足关系m>n。

D.传递函数只适合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不适合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答案:D3.对复杂的结构图或信号流通图,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采用()直接求出。

A.终值定理B.初值定理C.方框图变换D.梅森增益公式答案:D4.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中,误差带选2%时,调节时间为()。

A.TB.2TC.3TD.4T答案:D5.一阶微分环节属于()类型的校正环节。

A.超前校正B.滞后校正C.先超前后滞后D.先滞后后超前 答案:A6.图中有几条回路()。

A.2条B.3条C.4条D.5条 答案:B7.信号流图特征式的计算公式为()。

A. B.C. D.答案:D8.图中有几条前向通道()。

A.2条B.3条C.4条D.5条 答案:C9.已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32310330+++=s s s ,则系统实部为正的特征根个数有()。

A.0个1a b c d e f a bc defΔL L L L L L =---+∑∑∑1+a b c d e f abc defΔL L L L L L =++∑∑∑1+a b c d e f abcdefΔL L L L L L =-++∑∑∑1a b c d e f abc defΔL L L L L L =-+-+∑∑∑B.1个C.2个D.3个 答案:C10.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KG s s s s ,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参数取值范围是()。

劳斯判据

劳斯判据
系数不为零(或没有其余项),这时可用一个很小的正数e
来代替这个零,从而使劳斯阵列表可以继续运算下去(否则
下一行将出现∞)。如果e的上下两个系数均为正数,则说 明系统特征方程有一对虚根,系统处干临界状态;如果e的
上下两个系数的符号不同,则说明这里有一个符号变化过程, 则系统不稳定,不稳定根的个数由符号变化次数决定。
s1
↓求导数
1
16
10
160
0
0
s0
20s + 0
20
0
160
辅助多项式
s2
构成新行
SUCCESS
THANK YOU
2020/2/4
从上表第一列可以看出,各系数均未变号,所以没有
特征根位于右半平面。由辅助多项式知道10s 2 + 160 = 0有 一对共轭虚根为±j4。
例3.7 特征方程式为
s5 2s4 3s3 6s2 4s 8 0
的。
(4) 只要-pi中有一个为零,或-s i中有一个为零
(即有一对虚根),则式(3.60)不满足。当t→∞时,系统 输出或者为一常值,或者为等幅振荡,不能恢复原平衡状态, 这时系统处于稳定的临界状态。
总结上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它的所有特征根均为负实数,或
具有负的实数部分。
ansn an1sn1 L a1s a0 0
设上式有k个实根-pi (i=1,2,…,k),r对共轭
复数根(-s i±jw i ) (i=1,2,…,r),k+2r=n,则齐次方
程式(3.59)解的k 一般式r为
c(t) Cie pit eit ( Ai cosit Bi sin it)

劳斯判据

劳斯判据
t
三、劳斯判据


根据稳定的充要条件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求出系统的全部特征根。对于高阶系 统,求跟的工作量很大,因此,希望使用 一种间接判断系统特征根是否全部位于s左 半平面的代替方法。 劳斯和赫尔维茨分别于1877年和1895年独立 提出了判断系统稳定的代数判据,称为劳 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
注意:该判据为稳定的必要条件,故通常用来判断系 统不稳定的情况,而不能判断系统稳定。
D( s) a0 s a1s
n
n 1
... an1s an 0
三、劳斯判据
2、劳斯判据(1977年由Routh提出的代数判据) ①系统的特征方程 D(s) a0 s n a1s n1 ... an1s an 0 各项系数均为正; ②按特征方程的系数列些劳斯表 s | a a a a a a a s | a a a a a a a b s | b b b b a a s | c c c a a a | a b b b b s | c c b b s |
三、劳斯判据
1、赫尔维茨判据 设线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则使线性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是:上式各项系数为正。 证明: D( s) a0 s n a1s n1 ... an1s an K (s p1 )( s p2 )...( s pn ) 若所有的特征根均在s平面左边,则有 p j 0 或者说 p j 0 ,那么他们的多项式相乘后,系数一定也大于零。


二、系统稳定的充要பைடு நூலகம்件

M ( s) b0 s m b1s m1 bm1s bm G( s) D( s) a0 s n a1s n 1 ... an 1s an 由于 (t ) 的拉氏变换为1,设 si (i 1,2....n)为特征根 n Ai M ( s ) 所以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C (s) 1 G(s) D( s) i 1 s si

劳斯判据开环传递函数

劳斯判据开环传递函数

劳斯判据开环传递函数
劳斯准则是一种用于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它可以应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是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关系的函数,通常用于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劳斯准则的应用步骤如下:
1. 将开环传递函数表示为特征方程的分子和分母形式。

2. 构造劳斯表,将特征方程的系数按照一定规则填入表格中。

3. 利用劳斯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特征方程的根的实部和虚部的范围,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劳斯准则的关键在于通过判断特征方程的根的位置来推断系统的稳定性。

特征方程的根如果都位于左半平面,则系统是稳定的;如果有根位于右半平面,则系统是不稳定的;如果有根在虚轴上,则系统可能是临界稳定的。

劳斯准则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计算特征方程的根的范围来判
断系统的稳定性,而不需要求解特征方程的具体根。

这使得劳斯准则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然而,劳斯准则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重复根的处理较为复杂,而且无法直接给出根的具体数值。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会结合劳斯准则和其他稳定性判据来综合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劳斯准则是一种重要的稳定性判据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但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劳斯判据的证明

劳斯判据的证明

1、劳斯判据证明思路:(1)将给定的描述系统运动的高阶齐次微分方程变换为齐次状态方程.(2)给定对称正定(或非负定)矩阵Q,根据式Ax x= ,Q PA P A T -=+求出相应的矩阵P(3)由要求矩阵P为正定的条件证明赫尔维茨稳定判据2、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证明.Ax x= (1) Q PA P A T -=+ (2)设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系统的齐次微分方程为01111=++⋅⋅⋅++---x a dtdx a dt x d a dt x d n n n n n n (3) 式(3)的系数行列式为: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0000000000000000010000011123451231-⋅⋅⋅⋅⋅⋅⋅⋅⋅=∆ 赫尔维茨判据为:系数行列式n ∆的各阶顺序主子式大于0.证明:首先将系统的高阶微分方程写成状态方程的形式.选择系统的状态变量为 []T n x x x x 21=令x x =1,则式(2)等价于下列状态方程:Ax x= ,其中 1210000010000000001000000100000010b b b b A n n----=-(4)该矩阵特点是:主对角线上除最后一个元素外,其余元素均为0;主对角线以上各元素为1;主对角线以下各元素从第二行开始依次为-bn 到-b1。

其次,应给定矩阵Q,并根据式(2)去求矩阵P设⎥⎥⎥⎥⎦⎤⎢⎢⎢⎢⎣⎡-=21200000000b Q (5) 这是一个对称非负定矩阵,由此可知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导数为 2212nT x b Qx x V -=-= 。

只要x1,x2,…,xn 不全都为零,则0≠n x ,于是()x V 不可能恒为零.所以按式(4)选定的矩阵Q是合理的.再假设矩阵P是对角线矩阵⎥⎥⎥⎥⎥⎥⎦⎤⎢⎢⎢⎢⎢⎢⎣⎡=-121000000000000p p p p P n n (6) 将式(4)、式(5)、式(6)代人式(2),即可得 ⎥⎥⎥⎥⎥⎥⎦⎤⎢⎢⎢⎢⎢⎢⎣⎡=-11212112000000000000b b b b b b b b b P n n 最后检验矩阵P的正定性.如欲系统的半衡点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则矩阵P应是正定的,亦即矩阵P主对角线上各元素均应大于零,即有 0,0,012121>>>b b b b b b 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2 204 6 Q(s) = s + = 0, s1,2 = ± j = ± j1.1 5 25 5
第六章第3讲
见罗斯判据
10

3
1Ω 1F 2H
如图所示电路,试求:
U (s) (1) 系统函数 H(s) = 0 US (s)
1Ω
+ uS (t) −
+
+
2Ω
+ −
u1

解:用节点法列方程:
Ku1
u0 (t)

1 1 1 KU1 =US (1+ + )U1 − 2 1+1/ s + 2s 1+1/ s + 2s U0 KU1 2K(2s2 + s +1) 3 s − Ks = = 2 ( + 2 )U1 =US ∴ H(s) = US US 6s + (5− 2K)s +3 2 2s + s +1
§4 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冲激响应必须是绝对可积的,即


0
| h(t) | dt < ∞
要使系统稳定,H(s)的极点必须全部在S 要使系统稳定,H(s)的极点必须全部在S左半平面, 或者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的实部全部为负。 罗斯判据 设线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s) = ansn + an−1sn−1 +L + a1s + a0 = 0 L
1 5
40 − 6 34 = 5 5 25 68 K 6− 34 5
8 6 K
K 0
要使系统属临界稳定时罗斯阵的 s1 0 某一行为0 某一行为0,即 K=204/25。 K=204/25。 辅助多项式:Q(s) = 34 s2 + 204 5 25 s0 K 其导数为: Q′(s) = 68 s : 5 从罗斯阵可知:系统没有正实部根,有共轭虚根,其根为
1 s +3
Y(s)
X = F − H2Y, Y = H1X
Y = H1(F − H2Y), ∴ Y = H1F 1+ H1H2
代入表达式,故有
K Y(s) H1 K(s +3) s3 + 2s2 + 2s H(s) = = = = 4 K 1 F(s) 1+ H1H2 1+ s +5s3 +8s2 + 6s + K ⋅ 3 2 s + 2s + 2s s +3
罗斯阵为
s4 s3 s2 s1 s0
1 2
(6-4)/2=1 (4-10)/1= -6 5
3 4
(10-0)/2=5 0 0
5 0
0
改变一次符号 改变一次符号
可见系统不稳定,改变符号次数为2,表明有两个正实部的根。
第六章第3讲 4
根据罗斯判据确定系统为不稳定的情况: 根据罗斯判据确定系统为不稳定的情况:
返回
系统没有正实部根,有共轭虚根,其根为
Q(s) = 2s2 + 4 = 0
s1,2 = ± j 2
即 (s2 + 2)(s +1)(s + 2) = 0 ,所以,系统有四个根,
s1, 2 = ± j 2 , s3 = −1 s4 = −2 ,
第六章第3讲 7

1
罗斯判据
设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H(s) =
罗斯阵为
s4 s3 s2 s1
1 3 2 0
4 6 4 0
4 0 0 0
构成辅助多项式: 其导数为:
Q(s) = 2s2 + 4
Q′(s) = 4s
第六章第3讲
返回
6
罗斯阵某一行全为零的情况
罗斯阵变为
Q′(s) = 4s
s4 s3 s2 s1 s0 1 3 2 4 4 4 6 4 0 0 4 0 0 0 0
a2
a0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ai > 0
i = 0,1, 2,3
a1a2 − a0a3 > 0
第六章第3讲 3
根据罗斯判据确定系统为不稳定的情况: 根据罗斯判据确定系统为不稳定的情况:
罗斯阵第一列所有系数均不为零,但也有不全为正数 的情况: 特征根在右开半平面的数目等于罗斯阵第一列系数 符号改变的次数。 例:线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4 + 2s3 + 3s2 + 4s + 5 = 0 s
(2) s4 + 3s3 + 3s2 + 3s + 2 = 0 在S右半平面无根,有共轭虚根 系统特征方程如下,求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系统特征方程如下, (1) s3 + 4s2 + 4s + K = 0 (2) s3 + 5s2 + (K +8)s +10 = 0
0 < K <16 K > −6
罗斯阵某一行第一项系数为零,而其余系数不为零的 情况。 可用有限小的正数代替零计算。 可用有限小的正数代替零计算。 例:线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3 −3s + 2 = 0
罗斯阵为
s3 s
2
1 0≈ε (-3ε-2)/ε 2
-3 2 0 0
改变一次符号
s1 s0
改变一次符号
故有两个根在右半平面。实际上
第六章第3讲
13
第六章第3讲
8

2
已知如图所示系统,欲使系统稳定,试确定K的取值范 围;若系统属临界稳定,试确定它们在j 围;若系统属临界稳定,试确定它们在jω轴上的极点的值。 解:先求系统函数,设变量X 令
H1 = K s(s2 + 2s + 2)
H2 = 1 s +3
F(s)
Σ
X

K s(s2 + 2s + 2)
故有
1 ∴u0 (t) = − 25 e−t 3 cos
7 18
1 t + 25
18 −t 3 7
e
sin
7 18
7 1 t + 25 cost + 25 sin t
第六章第3讲
12
课堂练习题
系统特征方程如下,试判断该系统是否稳定。并确定具有 正实部的特征根及负实部的特征根的个数。 (1) s3 + s2 + s + 6 = 0 在S右半平面有两个根
N(s) ,其中D(s)=s ,其中D(s)=s3+2s2+4s+K D(s)
则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则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0<K<8 0<K<8 罗斯阵为 s3 s2 s1 s0 1 2
8− K 2
4 K 0
K
可见,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为:0<K<8
则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全部系数 为正值, 为正值,并且由特征方程系数组成的罗斯阵的第一列 系数也为正值。 系数也为正值。
第六章第3讲
1
罗斯判据
罗斯阵的形式为:
sn sn-1 sn-2 : s2 s1 s0 an an-1 b1 c3 b2 c2 d2
第六章第3讲 9

2
已知如图所示系统,欲使系统稳定,试确定K的取值范 围;若系统属临界稳定,试确定它们在j 围;若系统属临界稳定,试确定它们在jω轴上的极点的值。 D(s)=s4+5s3+8s2+6s+K, 罗斯阵为 系统稳定时K 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为:
0< K < 204 25
见罗斯判据
s4 s3 s2
(2)K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2)K 欲使系统稳定,必有 5-2K>0 即 K<2.5
第六章第3讲 11

3
(3)取K=0.5,uS(t)= sint ε(t),求零状态响应u0(t)。
2K(2s2 + s +1) 2s2 + s +1 解: K=0.5 时: H(s) = 2 = 2 6s + (5− 2K)s +3 6s + 4s +3 2s2 + s +1 1 M +N s As + B ⋅ 2 U0 (s) = H(s)US (s) = 2 = 2 + 2 6s + 4s +3 s +1 6s + 4s +3 s +1
an-4 an-5 b3 c3
b= 1
an−1an−2 − anan−3 an−1
an−1an−4 − anan−5 b2 = an−1
b an−3 −b2an−1 C1 = 1 b 1
2
举 例
罗斯阵为 s3 s2 s1 s0 a3
a1a2 − a0a3 a2
罗斯判据
三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a3s3 + a2s2 + a1s + a0 = 0 a1 a0 0
用比较系数法得: M + 6A = 0
N + 4A+ 6B = 2 M + 3A+ 4B =1 N + 3B =1
解得: :
1 7 , B= , 25 25 6 4 M =− , N = 25 25 A=
7 1 6 7 7 4 1 1 1 − 25 s + 25 s + 25 − 25 (s + 1) 25 ⋅ 18 ⋅ 18 s 7 3 U0 (s) = 2 + 25 2 = + + 25 + 225 7 7 6s + 4s +3 s +1 (s + 1)2 + 18 (s + 1)2 + 18 s2 +1 s +1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