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题模板【范本模板】
2023年历史答题模板
2023年历史答题模板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能够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以下是2023年历史答题模板,包含了时代背景分析、原因与影响、历史人物评价、史料解读、对比与联系、分析方法、观点与立场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答题要点。
一、时代背景分析1. 考察事件发生时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理解这些因素对事件发展的影响。
2. 分析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外交政策,理解各国间的互动和对历史事件的推动或制约作用。
二、原因与影响1. 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等。
2. 分析事件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包括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历史人物评价1. 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平。
2. 结合史实,分析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3. 评价人物的历史功过,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史料解读1. 辨析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理解史料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 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挖掘史实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五、对比与联系1. 比较不同历史事件或人物之间的异同点,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2. 将历史事件或人物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分析方法1. 运用唯物史观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2. 注意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不局限于某一固定视角或观点。
3. 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七、观点与立场1. 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偏见或情绪化色彩。
2. 分析问题时要有一定的立场和价值判断标准,但也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3. 在论述中要逻辑清晰,论据充分,避免出现自相矛盾或逻辑漏洞。
八、综合能力1.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分析问题,避免片面或偏颇的观点。
2. 把握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抓住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1. 问题解答。
1.1 问题一,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的历史特点。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禹,共传十七世,夏代的政治制度是以世袭制为主,社会出现了初步的阶级分化,经济上逐渐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些都是夏代的历史特点。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世袭制为主,社会出现了贵族地主阶级,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些都是商代的历史特点。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周代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主,社会出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些都是周代的历史特点。
1.2 问题二,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有着独特的历史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主,社会出现了更为复杂的阶级分化,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2. 名词解释。
2.1 名词一,封建制。
封建制是一种以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分离的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
在封建制下,社会上出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农民阶级劳动生产,这是封建制的基本特点。
2.2 名词二,阶级分化。
阶级分化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经济利益群体,这些群体之间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差别,这就是阶级分化。
3. 简答题。
3.1 请简要解释封建制下的农民地位和地主地位。
在封建制下,农民地位是比较低下的,他们没有土地,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来谋生,生活比较困难。
而地主地位则是比较高的,他们占有大量土地,依靠剥削农民的劳动来获取财富,生活比较富裕。
3.2 请简要解释封建制下的社会等级。
在封建制下,社会等级是比较明显的,主要分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个主要阶级,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掌握政治权力,享有特权,而农民阶级则是劳动者,没有土地,生活比较贫困。
历史材料题答题模板
历史材料题答题模板一、题目分析。
1. 题目要求,对于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2. 题目特点,通常包括历史材料的原文或图片,需要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二、解题步骤。
1. 理清思路,仔细阅读历史材料,理解材料内容,把握问题要求。
2. 分析材料,对材料中的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关键信息。
3. 回答问题,根据材料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提出观点和论据。
三、解题技巧。
1. 理性分析,客观分析历史材料,不带有主观偏见,不随意臆断。
2. 结合知识,结合历史学科知识,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见解。
3. 表达清晰,语言简练,表达清晰,逻辑严谨,重点突出。
四、范例解析。
题目,以下是一份古代文献,描述了某位历史人物的生平,结合文献内容,分析该人物的重要贡献及其影响。
文献内容:“某某,字某某,生于某年,是某朝某官员。
他在政治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某项重大政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分析及回答:根据文献内容可知,某某在政治和文学艺术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首先,他提出了某项重大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促进了社会的繁荣稳定。
其次,他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后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
因此,某某的重要贡献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注意事项。
1. 注意审题,仔细阅读历史材料,理解问题要求,抓住关键信息。
2. 注意逻辑,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3. 注意细节,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细节要有深入了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六、总结。
历史材料题的解答需要对历史材料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历史知识,客观理性地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小作文答题模板
中国历史小作文答题模板一、引言。
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
中国历史小作文答题模板旨在系统地介绍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二、古代史。
1. 夏、商、周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为禹,历时约470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建立者为汤,历时约660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者为姬昌,历时约790年。
2. 秦、汉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者为秦始皇,历时约15年。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建立者为刘邦,历时约426年。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分为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动荡,社会变革,文化繁荣。
三、近代史。
1. 唐宋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建立者为李渊,历时约289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建立者为赵匡胤,历时约319年。
2. 元明清时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建立者为成吉思汗,历时约97年。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建立者为朱元璋,历时约276年。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建立者为努尔哈赤,历时约268年。
3. 近代史。
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包括清朝末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重大事件,最终实现了新中国的成立。
四、结语。
中国历史小作文答题模板通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对中国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中国历史的发展。
历史学考18个万能答题模板
历史学考18个万能答题模板党的发展历程1.常考设问: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2.答案模板(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3)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
传统文化1.常考设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答案模板(1)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3)积极宣传民族传统文化;(4)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思想解放1.常考设问: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答案模板(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2)思想解放为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民族复兴1.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答案模板(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民族团结1.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2.答案模板(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3)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4)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
对外交往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大国崛起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历史大题答题模板
历史大题答题模板一、选择题。
1. ()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水车。
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A. 孔子。
B. 秦始皇。
C. 刘备。
D. 孙权。
3. 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
B. 孟浩然。
C. 苏轼。
D. 杜甫。
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5. 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指哪个历史时期?A.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B.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C. 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206年。
D. 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20年。
二、填空题。
1. 《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代表作,共分为()篇。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了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3.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的代表作。
4. 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军事、文化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时期。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政治、军事、文化变革。
四、论述题。
1. 论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2. 论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五、综合题。
根据你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结合上述题目,自行设计一道综合题,并进行解答。
以上就是历史大题答题模板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历史答题模板高考
历史答题模板高考历史答题一直是高考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历史学科的学生来说,掌握答题技巧和模板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历史答题的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古代史题型。
1. 题目,请简要描述商朝的政治制度。
模板:商朝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王室和贵族的统治。
国家由王室掌握,王室下设官员管理各地区事务,贵族则担任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土地和人民。
此外,商朝还设有宗室和宗室官员,以维护王室的统治。
2. 题目,请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
模板: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农耕为主,种植的作物包括小麦、稻米、黍米等。
此外,农民还养殖牲畜,如牛、马、猪等。
在农业技术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犁耕、水利等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近代史题型。
1. 题目,请简要描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模板: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国力衰退,国土沦丧,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此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赔款赔款。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题目,请谈谈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
模板: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纺织、造纸、造船、铁路等领域。
在纺织业方面,中国开始建立了一些现代纺织厂,生产棉纱、丝绸等产品。
在造纸业方面,中国也开始兴办一些造纸厂,生产纸张。
此外,近代中国还兴办了一些铁厂、煤矿,发展了一些铁路和船运业。
以上就是一些历史答题的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备考历史高考时,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模板进行练习,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祝大家历史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历史答题模板
历史答题模板1、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统治2、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3、雅典民主的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利至上。
5、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两党制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立宪派的结果。
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但又相互制约。
7、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残余。
8、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
9、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0、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落,是明清之际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
1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的束缚;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上,统治者实行思想专制。
13、明清小说由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发展而来。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是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
14、启蒙思想与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不同。
是由这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思想体系、反封建的力量等方面造成的。
15、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主要的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有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的沿岸;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全球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
16、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给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八年级历史大题答题模板
八年级历史大题答题模板一、近代列强侵略相关题目。
题目1: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答案模板。
1. 原因。
- 国际方面: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 国内方面: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同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损害中国人民的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开始禁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2. 结果。
3. 影响。
-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 思想文化上: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如林则徐、魏源等,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解析。
- 对于原因部分,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是比较全面的答题思路。
国际上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其对外扩张需求,国内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等状况为英国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机。
- 影响部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阐述,这是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常见维度。
政治上从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变化角度,经济上从自然经济解体和卷入世界市场角度,思想文化上从新思想萌发角度作答。
题目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甲午战败对中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人教版)答案模板。
1. 战败原因。
- 主观方面:-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官场贪污成风;军事上,军备松弛,军队战斗力低下。
- 战略决策失误。
李鸿章等奉行“避战保船”政策,消极应战。
-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落后于日本。
虽然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但在政治制度改革等方面远不及日本明治维新全面深入。
初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一、原因类1.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1)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
2.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2)人民群众的努力。
(3)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4)苏联(主要指建国初期)等国家的援助。
3.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经济交流。
(2)统治者个人的雄才大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有效的统治措施)。
(适用于中国古代史)(3)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4.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
(1)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2)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1)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2)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
(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5.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
(2)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
补充:(1)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习惯)。
(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2)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备注: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6.改革成败的原因。
(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
(2)改革失败的原因:①顺应改革趋势,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当。
②改革推行者个人的局限性。
③国际、国内环境对改革不利。
④改革根基不强。
⑤改革的阻碍力十分强大7.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从大国兴衰过程中我国可以吸取哪些经验?(1)因素:①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
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历史万能答题模板、考试技巧汇编第一节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构造+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根本一样,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①经济:资本主义开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比照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根本一样,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开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开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部矛盾、民族矛盾、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开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历史主观题答题模板
历史主观题答题模板
一、古代史。
1. 请简要描述商代至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2. 请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请谈谈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战争和对内政策对汉朝的影响。
4. 请比较汉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对中国古代的影响。
5. 请分析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二、近现代史。
1. 请简要描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2. 请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3. 请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4. 请比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5. 请分析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三、世界史。
1. 请简要描述古希腊罗马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请分析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 请谈谈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4. 请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5. 请分析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以上是历史主观题答题模板,希望能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历史国家制度答题模板
历史国家制度答题模板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以民主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世袭制:王位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传承的制度。
(3)分封制: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的制度。
(4)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政治等级的政治制度。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和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的制度。
(2)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的制度。
(3)郡县制:地方设郡县,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调动的制度。
3. 汉朝政治制度(1)郡国并行制:地方设郡县和王国,王国享有封地、人口和税收的制度。
(2)推恩令:汉武帝颁布的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的制度。
(3)察举制: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4.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掌管决策、审核和执行的制度。
(2)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按照品级划分官员等级。
5. 隋唐政治制度(1)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分为进士、举人、秀才三个等级。
(2)府兵制:士兵平时为农民,战时为兵的制度。
6. 宋元政治制度(1)二府三司制: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地方设路、府、州、县的政治制度。
(2)行省制: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下设有路、府、州、县。
7. 明朝政治制度(1)废丞相、权分六部:撤销中书省,将权力分散到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的制度。
(2)厂卫制度:明朝特殊的监察制度,厂卫负责监视、侦查官民。
(3)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允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的制度。
8. 清朝政治制度(1)军机处:清朝设立的最高决策机构,由皇帝和军机大臣组成。
(2)摊丁入亩:清朝实行的土地税收制度,按人头和田地面积征税。
二、西方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1)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制度。
历史答题卡模板
历史答题卡模板一、选择题。
1. 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的时间最早的是()。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抗日战争。
D. 五一运动。
2.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家()。
A. 孔子。
B. 李白。
C. 祖冲之。
D. 爱因斯坦。
3. 进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希腊。
C. 波斯。
D. 罗马。
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包括()。
A. 指南针。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钢铁。
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封建时代()。
A. 唐朝。
B. 春秋战国。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二、填空题。
6. 1840年,中国与英国爆发了()战争。
7.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制度。
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
9.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实行了()政策。
10.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三、简答题。
1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12. 请简要介绍一下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13.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构。
四、论述题。
14. 请论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5. 请论述一下中国的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上就是历史答题卡的模板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历史学习中,多做答题卡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检验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祝大家历史学习进步!。
历史解答题答题模板
历史解答题答题模板
当回答历史解答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模板进行回答:
1. 首先,简要回答题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或问题。
明确指出问题的背景和范围。
2. 其次,列出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提供有关事件或人物的必要情况。
例如,可以提到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背景原因等。
3. 接着,提供主要的观点或主张,并给出证据或例子来支持观点。
可以引用历史文献、著名历史学家的观点或其他相关的历史事实。
4. 进一步,可以引入其他相关的观点或解释,并对比不同观点的优缺点,从而展示对该问题的全面理解和分析。
5. 最后,得出结论,并总结回答问题所涉及的主要观点和证据,并尽可能给出深入思考的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回答历史解答题时要尽量客观、准确地叙述历史事实,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逻辑推理来支持观点。
此外,可以参考历史学者的研究,但要注明出处,并保持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
历史答题万能模板
历史答题万能模板
以下是一个历史答题的万能模板,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应用:
1. 背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事件发生的背景。
这可能包括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
例如,分析某一政策出台的原因时,可以从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矛盾激化、统治者的需要等方面进行阐述。
2. 内容解析:这是对题目所问事件的具体分析。
例如,如果问题是关于某一历史事件的经过,那么答案应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关于某一政策的内容,那么答案应包括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影响等方面。
3. 影响评价:这是对事件或政策所带来的影响的评估。
这可能包括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等。
在评价影响时,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
4. 结论总结:这是对整个答题内容的总结,可以对事件或政策做出一个总的评价,也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启示或教训。
请注意,这个模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和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特点题答题模板总结
历史特点题答题模板总结历史特点题答题模板1模板1. 古代帝王的成就① 知人善任,不拘门第,提拔有用的人才,并量才适用。
② 胸怀宽广,不计个人恩怨,目光长远。
③ 虚怀纳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批评,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从善如流。
④ 抓住有利的时机,英明果断,顺应民心和历史进展趋势。
⑤ 促进社会秩序的恢复与稳定,减轻农民的负担,提倡节俭。
⑥ 开创或完善有利于国家进展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等。
模板2. 科技领域的共同成就①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进展。
②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模板3. 重要组织的共同成就(1)经济组织: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全球或地区经济进展。
(备注:经济组织指世界贸易组织、欧盟等)(2)政治组织: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社会进展。
②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沟通。
(备注:此处政治组织指联合国、欧盟) 模板4. 改革家、科学家、思想家对社会进展的贡献① 改革家:改革是历史进展的鲜明主题,也是推动历史进展的必定动力,改革家顺应当时的历史进展趋势,不畏惧顽固旧势力的强大阻力,勇于创新改革,改变抛弃陈旧观点,制订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合理改革措施,推动国家的进展或社会的进步。
② 科学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刻苦钻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发明(发现)对人类文明进展进步有重大促进作用的事物(原理)。
③ 思想家: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精神和思想的解放,促进先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确立;思想大解放,充分激发人类的聪慧才智,从而诞生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模板5. 民族英雄对本国的贡献① 为了国家与民族利益,勇往直前,不畏艰辛。
② 推动社会向前进展。
③ 为本民族的进展繁荣或进步作出杰出贡献。
历史特点题答题模板2变化类模板1. 经济进展状况变化① 增长/多,上升。
初中历史万能套用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万能套用答题模板一、背景意义类1.背景类: 动荡的背景→促进变革→历史发展→影响重大事件/变法/运动等成功率2.意义类:积极意义:×××有利于(①推动×××的发展/②是……的必要条件/③有借鉴意义/④推动社会进步/⑤巩固统治等) 消极意义: ×××阻碍了(①×××发展/②……的进步/③不利于……)二、评价影响类(革命/改革性质事件)1.性质: ×××是……的表现, 具有……性质2.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等)②推动……发展(进步)③打击了……巩固了……④性质变革, 冲击传统观念/制度等3.局限性: ①未从根本上……②与×××矛盾等4.教训/启示: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顺应历史潮流③从实际出发等三、改革/变法成功原因1.有利于改革的客观条件: ①经济: ……基础/生产力发展②阶级: ……阶级要求/觉悟③思想: ……观念转变/进步④外部: ……的影响(机遇)2.改革者的主观愿望/要求等→变法者长期观察思考→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决策3.改革符合国情, 比较全面, 得到某些阶层或地域的支持。
4.国君(权臣)的……地位、变法决心等。
四、革命(起义)成功的原因及意义(往往是动荡时局中农民运动的表现)1.根本原因: ①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和压迫。
激化了阶级矛盾。
→农民→斗争矛头直指地主→揭竿而起, 规模越来越大②土地兼并→动乱根源2.动荡时局提供了契机, 口号旗帜鲜明→吸引群众。
揭开序幕→全国各地纷纷起义。
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
有助于民主斗争的发展。
动摇了……统治根基。
3.重大意义:①摧毁旧秩序→新的局面(势如破竹)。
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②让处于水深火热的农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③促进民主运动的高涨。
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开展。
初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
当回答初中历史大题时,可以使用以下模板:
题目:(将题目写在这里)
1. 事实陈述:首先,回答题目要求提供的相关事实陈述,并确保准确性。
- 例如,提供关于历史事件、人物或时间段的基本事实。
2. 解释原因或影响:接下来,解释这些事实的原因或影响。
- 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
- 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3. 引用例子:支持你的观点和解释,引用具体的例子或证据。
- 举例说明事件如何展开、人物的作用,或者给出与该事件相关的其他具体事实。
4. 总结观点:最后,总结你的观点,并确保与题目要求相符。
- 提供一个简洁准确的结论,回答题目要求。
使用这个模板可以帮助你组织和准确回答历史大题。
记住,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提供充分的例证,并遵循题目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规律,赢在文综高考一、历史分析“公式”答题模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
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
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
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
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
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5、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如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先概述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概况;再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对其历史反动性及客观进步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四、问答题的解答方法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解答材料解析题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骤。
☆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
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人物,课本可能主要叙述他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
有用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
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读懂材料,这是前提;第二步是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加工整理,这是关键;第三步是利用有效信息去说明论证、解答问题,这是目的。
五、答题思路1、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2、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3、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
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4、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材料与观点统一,理由充足。
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5、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6、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
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