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筛选

合集下载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引言在畜牧饲料领域,寻找高蛋白饲料的替代品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饲料生产方式存在成本高、营养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经济、环保和高效的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利用农副产品进行微生物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混菌固态发酵的方法,探讨其在生产蛋白饲料方面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材料准备本实验选取新鲜苹果渣作为原料,经过清洗、消毒后,将其切碎并晾干。

发酵菌种选取Lactobacillus plantaru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acillus subtilis作为发酵菌种。

通过预培养的方法,获得活菌悬浮液。

混菌固态发酵将苹果渣和发酵菌种按比例混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态发酵。

调节适宜的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等。

发酵产物处理固态发酵结束后,将产物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营养成分、酶活性等参数的测定。

结果与讨论蛋白质含量分析对发酵产物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结果显示,采用混菌固态发酵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渣的蛋白质含量。

与原料相比,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0%。

营养成分分析对发酵产物的其他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发酵产物中的脂肪、纤维和灰分含量较低,而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含量较高,适合作为动物饲料的补充。

酶活性分析对发酵产物中的酶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能显著提高产物中的酶活性,其中包括纤维酶、蛋白酶等酶类的活性。

物理性状分析对发酵产物的物理性状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使苹果渣的颗粒度变小,有利于其在饲料中的混合和吸收。

结论通过对苹果渣的混菌固态发酵的研究,我们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苹果渣的蛋白质含量,并且产物的营养成分、酶活性和物理性状也得到了改善。

因此,混菌固态发酵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蛋白饲料的有效方法,有望在畜牧养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张三,李四,王五.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学杂志,20xx,xx(xx):xxx-xxx.2.Smith A, Jones B.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for protein production: areview. Biotechnol Adv. 2007;25(1):1-12.。

发酵食品中菌种的选择和筛选方法研究

发酵食品中菌种的选择和筛选方法研究

发酵食品中菌种的选择和筛选方法研究发酵食品是指利用可食用的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真菌等)的代谢过程,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转化和改造的食品。

而菌种的选择和筛选方法则是研究发酵食品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菌种选择和筛选方法,以及它们在发酵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首先,菌种的选择方法是在众多潜在的菌种中,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发酵。

常见的菌种选择方法包括: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各种菌种在特定食品发酵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以此为依据进行选择。

2. 试验筛选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将不同的菌种与发酵基质结合,观察其生长情况、代谢产物以及对食品品质的影响,选出最佳菌种进行后续发酵。

3. 现有菌种的再利用法:在发酵食品生产中,已经存在一些被广泛应用的菌种,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已有的菌种,无需选择新的菌种。

接下来,菌种的筛选方法是从大量的发酵菌中,找出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

常见的菌种筛选方法包括:1.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筛选:通过测定菌株的生长速率、代谢产物、耐受性等生理生化特性,来筛选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

2. 抗菌活性筛选:利用菌株的抗菌活性来对菌株进行筛选。

例如,使用抗生素对菌株进行抗性测试,或者利用菌株的抗菌代谢物对其他菌种进行抑制。

3. 基因工程筛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菌株进行改造,使其具有更好的发酵特性。

例如,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来提高菌株的产物产量或改善发酵过程中的抗性。

在实际的发酵食品生产中,菌种选择和筛选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

以乳酸菌在乳制品发酵中的应用为例,菌种选择主要考虑到菌株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特性和产物品质。

例如,乳酸菌的菌株要具有低酸和低丁酸生成量的特性,以使乳制品口感更佳。

而菌株的筛选则可以通过酸奶的发酵试验,观察不同菌株的发酵速率、产酸量以及乳酸呈异构体的比例等指标,选择出最佳的菌株进行扩大生产。

总结来说,菌种的选择和筛选方法对于发酵食品生产至关重要。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Monascus)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药用真菌,具有制作红曹和红曲色素的能力。

红曲霉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食品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

而红曲霉也是一种可以用于生物转化生产脂质和多糖等重要化合物的微生物。

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对于提高红曲霉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1. 优良菌株的选择红曲霉菌株的筛选是红曲生物技术研究的关键之一。

目前,常用的筛选方法是通过对菌株的培养条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代谢产物等进行评价,从中选取表现出高产、高效、高稳定性的优良菌株。

在筛选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变异、发酵产物的生产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价后确定优良菌株。

2. 根据菌株代谢产物进行筛选红曲霉菌株具备多样的代谢产物,包括红曲素、黄酮素、黄酮甾醇和多糖等。

在筛选优良菌株时,可以通过检测这些代谢产物的合成能力,选择产量高、纯度高、质量好的优良菌株。

还可以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加快筛选速度,提高筛选效率,为选取优良菌株提供科学依据。

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优良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红曲霉的代谢途径进行调控和优化,从而提高其生产产物的能力。

通过转录组分析和基因功能鉴定,可以筛选出与产物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这些基因进行改造、调控,从而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1. 固态发酵的基本原理固态发酵是指微生物在不同有机物基质中进行生长和代谢过程。

相比于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具有体系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营养物质丰富等优点。

对于红曲霉来说,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加快生长速度,促进代谢物的生成,增强抗胁迫能力。

2. 固态发酵的工艺优化固态发酵的工艺优化是红曲霉生物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

优化工艺可以从发酵基质的选择、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各项参数进行调控和优化,提高红曲霉的产物产量和质量。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葡萄酒酵母筛选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葡萄酒酵母筛选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葡萄酒酵母筛选葡萄酒是一种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发酵工艺制成的酒类,其口感和品质与所用酵母菌种密切相关。

在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附着在葡萄皮上,并参与发酵过程。

本文旨在分离鉴定这些酵母菌,并筛选出优良的葡萄酒酵母。

材料与方法1. 材料(1)原料:葡萄(品种为赤霞珠)、酵母粉、发酵桶、过滤器、实验室用显微镜等。

(2)试剂:麦芽汁、琼脂糖、葡萄糖、蛋白胨、氯化钠、孟加拉红、美蓝等。

2. 方法(1)葡萄皮上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将葡萄皮放入麦芽汁培养基中,于30℃培养3-5天。

每天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和数量。

将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纯化,直至获得单一菌株。

(2)酵母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酵母菌进行鉴定。

形态学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扩增、序列分析等。

(3)优良葡萄酒酵母的筛选将分离纯化得到的酵母菌株分别接种到葡萄汁培养基中,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观察并记录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产酒精度等指标。

筛选出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

结果与讨论1. 结果经过分离鉴定,我们共得到10种不同的酵母菌株。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它们分别属于酿酒酵母属、毕赤酵母属等不同种类。

在葡萄酒发酵性能测试中,发现某些菌株具有较高的发酵活性和酒精产量。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2. 讨论本研究从葡萄皮上分离得到了10种不同的酵母菌株,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发酵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在葡萄酒发酵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活性。

其中,S3、S7和S10菌株的发酵活性和酒精产量较高,具有作为优良葡萄酒酵母的潜力。

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菌株在不同酿造条件下的表现和遗传特性,为实际生产中的酵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于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进行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代谢机制和生物学特性,为葡萄酒品质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发酵食品中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鉴定研究

发酵食品中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鉴定研究

发酵食品中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鉴定研究近年来,发酵食品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食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发酵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其特殊的发酵过程使其更加容易消化吸收。

而微生物是发酵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通过筛选和鉴定微生物菌株,可以有效地提高发酵食品的品质和保健功效。

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菌株筛选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来造就适宜的环境。

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成分和条件,可以选择出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菌株。

其次,需要使用特定的筛选方法,如筛选培养基、筛选指标和筛选条件等,对大量的微生物进行初步的筛选。

通过筛选,我们可以找到具有特殊产物合成能力或特定功能菌株。

最后,通过进一步的鉴定和评价,确定菌株的发酵特性和应用潜力。

对于微生物菌株的鉴定,常用的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手段。

其中,形态学观察是最基本的鉴定方法之一。

不同微生物在形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通过观察其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菌属。

生理学特性则包括生长速度、耐受温度、耐受pH等指标,通过比较和对照,可以进一步鉴定菌株的分类。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迅速发展,为微生物的鉴定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快速的方法。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以对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从而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鉴定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研究,它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同微生物菌株在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效。

利用微生物菌株的多样性,可以开发出不同种类的发酵食品,包括乳酸菌饮料、酱油、豆豉、醋等。

而且,微生物菌株还可以用于制备益生菌和功能性食品,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因此,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研究对发酵食品的开发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发酵食品中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鉴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研究工作。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Monascus spp.)是一种能够产生红色素的真菌,广泛应用于米酒、食品着色和制取红曲米等工业生产中。

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和固态发酵研究对于提高红曲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进行探讨。

一、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1. 红曲霉高产菌株的选择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是通过将已有的红曲霉菌株进行筛选和培养,以获得具有高产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的菌株。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采用可溶性淀粉或葡萄糖等作为碳源,进行培养和发酵实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如温度、pH值等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验,通过检测发酵产物的数量和质量来筛选出高产菌株。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高产菌株筛选中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如PCR、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等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对红曲霉菌株进行基因分析,筛选出具有高产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的菌株。

分子生物学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地鉴定菌株类型,还可以帮助筛选出更加适合工业生产的高产菌株。

3. 发酵产物分析通过对红曲霉菌株的培养和发酵产物的分析,可以鉴定出产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的菌株。

通过对产物的数量和质量的测定和分析,可以筛选出高产菌株。

二、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1. 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固态发酵的培养基是影响红曲霉生长和代谢产物产生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固态发酵培养基包括糯米、黄米、小麦等。

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可以通过调整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水分等因素,以提高红曲霉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量。

2. 发酵条件的优化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通气量等发酵条件对红曲霉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发酵条件,可以提高红曲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固态发酵产生的红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需要进行提取和分离。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提取、分液柱色谱分离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纯度较高的红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

微生物发酵和菌株筛选技术介绍

微生物发酵和菌株筛选技术介绍

微生物发酵和菌株筛选技术介绍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制药、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增殖和分泌的产物来生产各种化合物。

微生物发酵能够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菌株筛选则是在发酵技术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将对微生物发酵和菌株筛选技术进行介绍。

一、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技术起源于古代。

据史书记载,古人曾利用几种微生物和天然产物进行发酵制作某些食品。

到了19世纪,科学家毕夏鲁一发现了酵母菌是造成酒精发酵的生物,从而揭开了微生物发酵的神秘面纱。

近几十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在食品工业中,发酵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酸奶、酸菜、酱油、豆腐等食品的生产;在制药业中,已开发出多种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免疫调节剂等生物制品;在环保领域中,微生物发酵技术也被用于废水、废气的处理。

二、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优点微生物发酵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可利用廉价的废弃物,降低生产成本。

(2)产品纯度高、活性好,适用于各种制药、食品等应用。

(3)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4)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产量。

三、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其关键环节包括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产物提取和分离纯化等。

其中,菌种选育和发酵条件优化是提高产率和产物品质的关键因素。

选育高产、高效、稳定的菌株是保证发酵过程高效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基础。

四、菌株筛选技术介绍菌株筛选是指从大量的微生物中筛选出最优的菌株应用于产生所需化合物的发酵过程中。

菌株的选择对于生产所需化合物的产量、质量及发酵过程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生物基因测序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的发展,为菌株筛选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

(1)微生物基因测序技术微生物基因测序技术是目前菌株筛选的重要手段之一。

花生粕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

花生粕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

花生粕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摘要:选用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米曲霉、黑曲霉、康宁木霉、绿色木霉、里氏木霉对花生粕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实验,以各组合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及回收率为指标,筛选出最佳菌种组合。

结果表明,绿色木霉、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接种比例为1:1:1)为最佳菌种组合,其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为61.63%,显著高于未发酵的花生粕中粗蛋白含量,且通过氨基酸分析发现,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也相应提高。

关键词:花生粕;固态发酵;粗蛋白花生粕是花生仁经压榨提油后的副产物,富含蛋白质,适合在禽畜水产饲料中使用。

花生粕的营养价值较高,粗蛋白含量达48%以上,包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较高。

但其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精氨酸含量高达5.2%,而赖氨酸含量只有大豆粕的50%左右,蛋氨酸含量也相对较低。

利用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已有研究发现,采用混合菌发酵法处理生大豆粕,利用霉菌生长时分泌的酶系降解大豆粕中的多糖和蛋白质,使其变成利于消化的低分子糖类、肽类及氨基酸,再通过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使这些物质变成菌体蛋白,不仅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吸收率,还可以提高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

本文采用霉菌和酵母菌混合菌种对花生粕进行发酵,以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及回收率为指标,筛选最佳菌种组合,以期为花生粕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及原料产朊假丝酵母(C)、热带假丝酵母(R)、酿酒酵母(N)、米曲霉(M)、黑曲霉(H)、康宁木霉(K)、绿色木霉(V)、里氏木霉(L)均来自于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保藏中心。

花生粕:有限公司;麸皮:购于农贸市场。

1.2 培养基酵母培养基:YPD培养基(酵母膏1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20 g,蒸馏水1 L,pH 自然,121℃灭菌20 min),固体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粉15 g。

霉菌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PDA)(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蒸馏水1 L,pH自然,121℃灭菌20 min)。

食物垃圾固态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饲料的菌种筛选试验

食物垃圾固态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饲料的菌种筛选试验
维普资讯
第 1 5卷第 3期
20 0 7年 6 月
环 境 卫 生 工 程
En io me a niain En ie rng vr n ntlSa tto gn e i
Vo _1 No 3 l 5 .
J n 2 0 ・2 ・ ue 07 9
目前虽 然 有 一些 食 物 垃圾 的处 理 方法 ,但 均 程 。 固态 发 酵 是 以气 相 为 连 续 相 的生 物 反 应 过 存 在 一定 的问题 ,而且 无 法 做 到资 源 化 ,因而 开 程 ,是 指 没有 或 几乎 没 有 自由水 存 在 下 ,在 有 一 发 新 的食 物 垃圾 处 理技 术 ,使之 成 为 有用 的再 生 定 湿 度 的水 不 溶 性 固体 基 质 中 ,用 一 种或 几 种 微 资 源 是食 物 垃圾 处 理 领域 新 的研 究 方 向 。由于 微 生物 进行 的生 物反应 过程 。 生 物 蛋 白饲 料 具有 蛋 白质 含 量 高 、培 养 基来 源 广 1 2 固态发 酵 的特点 .
m l w ndc d r e o t t s wt rat nt ei raigT ecm u dcl r o r hdr ak n g . 7 4ad i e ,a r ep ti cne e i eci m ces . o p n u ue f i oem oii 32 7 n d u o n nr h o o i n n h o t Tc ni
Trc o p r n c t e i h s o u a um 5 o l c ive b s e ul. he ra to i e Wa 8 h, c d r ti o e to o d wa t s i— o n 2. 70 c ud a h e e tr s t W n e ci n tm s 4 r e p en c ntn ffo se n u o cesd b 0 ra e y 5. 9% , a d r lt e i c e n s34 6% . o te t c b s c n b ee td a e sb e c m p u d mir b s o n ea v n r me twa .5 i S h wo mir e a o e s lce fa il o o n c e n s o p d i g my r p ti e d wi o d r sd e b oi e e t t n. o r ucn c o r en fe t fo e i u y s l fr n ai o h d m o Ke o d y w r s: fo e iu o d r sd e: my r p oe n fe c o r ti e d; s i e e t i n; m irz ol fr nat d m o c yme; mid w o le

发酵工程设计菌种筛选方案

发酵工程设计菌种筛选方案

发酵工程设计菌种筛选方案第一步:确定目标产物在菌种筛选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目标产物是什么。

这个产物可以是食品添加剂、药物、化学品等。

确定目标产物后,可以确定需要的菌种类型,例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

此外,还需要确定产物的生产条件,例如温度、pH值、氧气需求等。

第二步:收集菌种资源在进行菌种筛选之前,需要先收集各种潜在的菌种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从自然环境中进行采集、从已有的菌种库中获取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获取。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菌株资源,以便进行后续的筛选工作。

第三步:菌种初步筛选在收集到菌株资源后,需要进行初步的筛选。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快速地排除那些不太可能产生目标产物的菌株。

菌株的筛选可以通过观察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色素产生等方法进行。

第四步: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在进行初步筛选后,我们需要对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

这包括温度、pH 值、培养基成分等。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可以进一步筛选出对目标产物生产更为适合的菌种。

第五步:菌种产量的筛选在确定了合适的菌种后,需要进行产量的筛选工作。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定哪些菌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最高的目标产物产量。

这一步通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培养实验。

第六步:菌种稳定性的筛选最后,需要对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稳定性的评估。

确定哪个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都能稳定地产生目标产物。

这一步通常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实验。

综上所述,菌种的筛选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有效地筛选出适合生产目标产物的菌株,为发酵工程的成功提供保障。

葡萄酿酒皮渣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征

葡萄酿酒皮渣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征
本实验拟从酿酒皮渣中分离鉴定具有优良发酵 产酸性状的醋酸菌,研究其发酵潜能,为果醋生产提 供优质菌种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439272)。 作者简介:李盈(1996—),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14级生物工程本科一班,现工作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诸葛教育培训学校。 通信作者:姜红霞(1977—),女,高级实验师,博士,主要从事微பைடு நூலகம்物资源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醋酸菌;分离;鉴定;16SrRNA;发酵特征 中图分类号:[Q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115(2019)11080604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911002
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ceticacidbacteriafrom grapebrewingresidue
泰 山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TAISHANMEDICALCOLLEGE Vol40 No11 2019
807
宁夏产赤霞珠酿酒后的葡萄皮渣。 12 仪器与设备
超净工作台(SWCJ2F),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 限公司;振荡培养箱(ZHLY180S),上海知楚仪器有 限公司;电热恒温培养箱(DNP9162BSⅢ),上海新 苗医疗器 械 制 造 有 限 公 司;立 式 压 力 蒸 汽 灭 菌 锅 (LDZX50FBS),上 海 申 花 医 疗 器 械 厂;PCR仪,美 国 BIORAD公司。 13 培养基
Keywords:acetatebacteria;isolation;identification;16SrRNA;fermentation

食品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

食品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

食品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食品发酵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食品加工方法,通过微生物的活动,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更具营养和风味的产物。

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则是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以及产物质量优良的关键。

一、菌种筛选在食品发酵中,菌种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合适的菌种能够有效转化食材中的成分,产生出理想的发酵产物。

因此,菌种筛选是食品发酵的首要步骤之一。

菌种的筛选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传统的筛选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发酵工艺模拟等。

传统的筛选方法主要依靠菌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代谢产物等进行鉴定和判断,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则通过对菌种的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以确定其种属和亲缘关系。

发酵工艺模拟则是将菌种引入到发酵反应器中,通过模拟实际发酵条件,观察菌种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产物质量,以确定其适应性和发酵能力。

在菌种筛选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菌种的产物特性、发酵条件的要求、市场需求以及成本等。

合理的菌种选择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且保证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安全。

二、菌种培养在菌种筛选完成后,菌种培养是将筛选出的有益菌种扩大培养,并保存备用的重要环节。

菌种培养能够保证后续发酵过程的稳定和连续进行。

菌种的培养可以采用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式。

液体培养适用于菌种扩繁和营养成分供给相对较为方便的情况。

在液体培养中,通过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和条件,可以充分利用菌种的生长潜力,快速扩繁菌量。

固体培养是指将菌种培养于固体培养基上,依靠菌种自身的代谢活动来利用培养基提供的营养成分进行生长。

这种培养方式更加接近自然条件,能够得到更具优良特性的菌种。

但是固体培养相对比较繁琐,并且较难进行规模化。

菌种培养中需要注意细菌的纯度和活性。

保持菌群的纯度可以通过无菌操作、适当的稀释和依靠抑菌剂来实现。

而维持菌群的活性,则需要控制好培养基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以及培养液的搅拌等参数。

只有在菌种纯度和活性都得到了保证,才能确保其在后续发酵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食品工程中的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利用

食品工程中的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利用

食品工程中的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微生物菌种在食品工程中的筛选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微生物菌种可以分为有益菌种和有害菌种,而在食品工程中,主要关注的是有益菌种的利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有益菌种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是食品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传统的方法包括菌种隔离、培养、纯化和鉴定,而现代的方法则包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菌种进行筛选。

菌种隔离和培养是最基本的步骤,通过从食品样品中分离出微生物,并在合适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以得到纯净的菌株。

接下来,可以利用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以确定其属于哪个物种和品系。

筛选出合适的菌株后,可以进行后续的利用和应用。

其次,有益菌种在食品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是酸奶中的乳酸菌,这些菌种可以将乳糖转化为乳酸,降低酸奶的pH值,增加其保质期和口感。

另外,在乳制品、肉制品和蔬菜制品中也可以添加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酪酸菌,以促进肠道健康和消化系统功能。

此外,微生物菌种还可以用于食品的发酵和发酵调味品的生产。

比如,酱油、醋、酒类等都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制成的,不仅能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风味,还能提高其营养价值。

另外,一些微生物菌种还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和保鲜,减少食品中的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最后,未来微生物菌种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利用将更加细致和精确化。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针对特定食品的菌种和工艺的开发,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菌种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可以通过基因组编辑和基因组学的方法来改良和优化菌株的性状,使其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另外,微生物菌种的利用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环保和资源利用等领域,比如利用微生物菌株进行有机废弃物的降解和能源生产。

综上所述,微生物菌种在食品工程中的筛选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食品质量和品种的改良带来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是一种重要的发酵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工业中。

在传统的红曲霉发酵过程中,往往需要筛选出高产菌株,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是红曲霉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在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中,通常会考察菌株的生长速度、产色能力和产物活力等指标。

为了实现高效的筛选过程,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1. 传统筛选法传统筛选法是指通过培养基上的色素形成情况、抗生素活性等来筛选出优良的红曲霉菌株。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筛选周期长,效率低下。

2. 分子生物学筛选法分子生物学筛选法是指通过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出具有高产色素能力和活性成分的菌株。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筛选效率,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3. 遗传工程筛选法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红曲霉菌株,提高其产酶活力和产物活性。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对菌株进行改良,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量,但风险较大。

以上筛选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进行研究。

二、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是一种优良的固态发酵微生物,其在固态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固态发酵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在固体底物上生长、代谢产物的过程,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发酵食品和药品。

在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中,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内容:1. 发酵底物的选择在固态发酵过程中,发酵底物的选择对产物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发酵底物可以选择大豆、小麦、玉米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氮源的材料,以供红曲霉进行生长和代谢产物。

2. 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条件的优化是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温度、湿度、通气条件等,这些条件会直接影响红曲霉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固态发酵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食品发酵技术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

食品发酵技术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

食品发酵技术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食品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酶制造食品的一种传统工艺。

通过合适的菌种筛选与培养,可以产生丰富的风味、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是食品发酵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食品发酵技术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的方法与应用。

首先,有益菌种的筛选是食品发酵技术中的关键步骤。

在筛选菌种时,需要考虑其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

常见的有益菌种包括乳酸菌、酿酒酵母和醋酸菌等。

乳酸菌能够产生乳酸,改善食品的酸度和保鲜性;酿酒酵母能够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提高酿酒工艺的效率和产量;醋酸菌能够产生醋酸,赋予食品独特的酸味。

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和要求,选取合适的菌种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有益菌种的培养是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充分发挥功能的关键环节。

菌种的培养方法较为多样,可以选择液体培养或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适用于菌种繁殖和发酵液制备,通过调节温度、pH值和培养基成分等条件,促进菌种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固体培养适用于板菌选育和发酵固态食品,通过调节固体基质的含水率和营养成分,为菌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无论是液体培养还是固体培养,合理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周期可以提高菌种的质量和数量。

食品发酵技术中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也离不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传统的菌落计数法结合,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和量化菌种。

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和鉴定菌种的基因组序列,进一步确认其种属和特征。

其他如纯化与提取、冷冻保存和代谢工程等方法,也为菌种的筛选与培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加速了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过程,还提高了食品发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有益菌种的筛选与培养对于食品发酵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适的菌种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风味,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商品销售额。

在食品安全方面,有益菌种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可食用期。

同时,发酵食品具有促进肠道健康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葡萄皮渣生物饲料的研究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葡萄皮渣生物饲料的研究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葡萄皮渣生物饲料的研究翟羽佳;张惠玲;张丽芝【摘要】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探讨以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葡萄皮渣制备生物饲料的最佳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确定的产朊假丝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最佳接种比例为1.5:1.0,接种量为10.0%;固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皮渣75%,辅料25%(玉米:麸皮=1:1),尿素1.5%,硫酸铵1.5%,硫酸镁0.4%,磷酸二氢钾1.5%;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料投放量100 g/500 mL,料水比1.0:1.0,自然条件下pH值,32℃发酵72 h.在该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的真蛋白含量为14.45%(干基),比发酵前提高4.35%.研究结果为葡萄皮渣的饲料化利用以及新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年(卷),期】2018(039)007【总页数】6页(P70-75)【关键词】葡萄皮渣;生物饲料;固态发酵【作者】翟羽佳;张惠玲;张丽芝【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银川能源学院,宁夏银川 750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6随着葡萄酒酿造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废弃物——葡萄皮渣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葡萄皮渣主要是葡萄皮、葡萄籽和葡萄梗等,是葡萄加工过程或葡萄酒生产过程产生的下脚料,营养价值丰富,并且集中于葡萄加工过程或葡萄酒生产过程,易于收集,因此,葡萄渣在饲料上的利用优势明显[1]。

近年来,有较多关于葡萄皮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报道,但主要集中于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2-3],以及单纯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皮渣生产饲料的研究[4-5]。

有学者使用香菇—酵母共生系统发酵冰葡渣饲料[6],而对酵母菌和乳酸菌组合发酵葡萄皮渣生产饲料则鲜有报道。

研究表明,乳酸菌和酵母菌之间稳定的共培养是普遍存在的,因为该种共生作用可以增加微生物对于复杂食品系统的适应性[7],同时也能增加菌种之间的协作。

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

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

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陈娟;王治业;魏甲乾;祁宏山;季彬;曾杨;周剑平;王鸣刚【摘要】实验研究了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以果渣为主要原料,麸皮、豆粕、谷糠等为辅料,通过对多菌种(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接种及培养方法、菌液的接种量、发酵的最佳温度、共发酵时间、固液比及物料酸碱度因素的优化研究,获得了优化后的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固液比60%,初始pH5.5,温度30℃,黑曲霉的接种量为7.50%,复合酵母液的接种量为10%,黑曲霉在发酵初期接入,复合酵母液在发酵24h后接入,共培养时间为72h.在最佳菌种配比和发酵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从4.97%增加至27.60%,增长了22.63个百分点,达到优质蛋白饲料标准.【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4(033)003【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果渣;分步发酵;蛋白饲料;工艺;多菌种【作者】陈娟;王治业;魏甲乾;祁宏山;季彬;曾杨;周剑平;王鸣刚【作者单位】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0.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可产果渣约1 000万t[1-3],除少量被直接利用外[2],绝大部分由于含水量过大、蛋白质低等原因无法直接作为畜禽饲料而被遗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4-5]。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和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和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和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李凤梅;谭婷婷;徐丽;王亚云;于建生;王家林【摘要】Microbe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spontaneous fermentation of grapes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appearance and the quality of grape wine.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s were used for the separation and the purification of yeasts and bacteria in the samples. Four yeast strains and seven bacteria strain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gradient dilution method and crossed purification. The genomic DNA of yeast and bacterial cells was extracted as the PCR template, and 5.8S rRNA-ITS fragments of yeast and16S rRNA fragments of bacteria was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respectively for blasting ident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tree construction. The yeasts were identified as Torulaspora delbrueckii and Pichia caribbica.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a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cillus sp., Bacillus licheniformis, Bacillus strato-sphericus,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对葡萄酒的感官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筛选张丽芝;翟羽佳【摘要】为了筛选适宜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以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4株菌的单菌和多菌组合进行固体发酵试验筛选最佳发酵菌种,同时研究了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工艺对其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不灭菌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4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单菌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75%;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双菌组合的发酵效果优于三菌和四菌发酵,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88%.由该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的最佳菌种组合为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年(卷),期】2019(040)006【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菌种;筛选;固态发酵;真蛋白;葡萄皮渣【作者】张丽芝;翟羽佳【作者单位】银川能源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银川能源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6酿造葡萄酒所产生的葡萄废弃物在部分发达国家70%以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但在我国它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这是由于葡萄酒加工酿造的季节性强、生产相对集中,往往来不及处理就将其当作废物丢弃或任意填埋,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是对资源的极度浪费[1]。

利用微生物间协作特性处理葡萄皮废渣生产生物饲料,可以提高产物蛋白质含量,且产物中还含有大量活性和非活性有益微生物;同时发酵后的产物具有浓郁的酸香气味,可提高牲畜的食欲[2-3]。

该试验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以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4 种菌为试验菌种,根据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筛选出最优发酵菌种,以期获得品质最优的发酵葡萄皮渣,为拓宽饲料原料资源提供思路[4-5]。

图1 葡萄皮渣发酵工艺路线图1 材料与方法1.1 原料葡萄皮渣:宁夏张裕摩塞尔15 世酒庄有限公司提供;辅料:麸皮、玉米,市售。

1.2 试验菌种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tail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由山东落星生物工作室提供,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代号为1# (产朊假丝酵母)、2#(酿酒酵母)、3#(嗜酸乳杆菌)、4#(植物乳杆菌)。

1.3 主要试剂硫酸铜、氢氧化钠、氯化钡、盐酸、硫酸钾、硫酸、硼酸等均为分析纯,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生产;无菌水。

1.4 主要仪器、设备超净无菌操作台、高压灭菌锅、高速万能粉碎机、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控温消煮炉、凯氏定氮装置。

1.5 培养基MRS 斜面培养基[6],用于培养乳酸菌;YEPD斜面培养基[6],用于培养酵母菌;种子液培养基成分同斜面培养基,不加琼脂;以上培养基均在115 ℃灭菌30 min。

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固体部分由葡萄皮渣与辅料组成,其中葡萄皮渣占75%,辅料(玉米∶麸皮=1∶1)占 25%;将尿素(1.5%)、硫酸铵(1.0%)、磷酸二氢钾(1.0%)、硫酸镁(0.30%)溶于水,按料水比1∶1(质量比)的比例与上述葡萄皮渣、玉米、麸皮混合,自然pH 值。

1.6 试验方法葡萄皮渣发酵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1.6.1 操作要点1.6.1.1 试验菌种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乳酸菌的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分别在50 mL具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加入0.01 mL 于低温保存的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同时加入10 mL 无菌水,置于37 ℃下 220~240 r/min 振荡;20 min后,吸取0.1 mL 加入MRS 斜面培养基上,涂布均匀;于37 ℃培养24 h 后,刮取一环斜面菌种接于MRS 摇瓶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37 ℃培养24 h,制成一级种子液。

之后按10%接种量接入30 mL MRS 摇瓶液体培养基中,于37 ℃下,220~240 r/min 振荡培养24 h,得到乳酸菌二级种子液。

酵母菌的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分别在50 mL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加入0.01 g 于低温保存的产朊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菌粉,同时加入10 mL无菌水,28 ℃ 220~240 r/min 振荡;20 min 后,吸取0.1 mL 加入YEPD 斜面培养基上,涂布均匀;于28 ℃培养48 h,刮取一环斜面菌种接于YEPD 摇瓶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28 ℃下培养24 h,制成酵母菌的一级种子液。

之后按照10%接种量接入30 mL YEPD 摇瓶液体培养基中,于28 ℃下,220~240 r/min 振荡培养24h,得到酵母菌二级种子液。

1.6.1.2 原料处理:鲜葡萄皮渣经50 ℃烘干24 h,粉碎,过 40 目筛;麸皮、玉米,粉碎,过 40 目筛。

1.6.1.3 原料混合:先将无机盐溶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再与原、辅料混合均匀,混合后的物料呈松散、不结团状态。

1.6.1.4 接种发酵:采用 500 mL 三角瓶,每瓶分装100 g 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将酵母菌和乳酸菌二级种子液按10%的接种量接入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中,32 ℃恒温培养箱内发酵72 h,每日翻动2次。

1.6.1.5 干燥:在恒温鼓风干燥箱中50 ℃烘干至恒重。

1.6.1.6 粉碎:将干燥样粉碎后过40 目筛。

1.6.2 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工艺的确定:将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分为2 种处理,即灭菌和不灭菌处理。

在固体培养基中分别接入1#~4#菌,接种量为10%,在32 ℃、自然pH 值下发酵72 h,发酵后分析产物的真蛋白含量。

1.6.3 不灭菌的发酵工艺:葡萄皮渣及其他辅料混匀→接种→发酵→分析检测。

1.6.4 灭菌的发酵工艺:葡萄皮渣培养基→灭菌(100 g/500 mL,121 ℃,0.1 MPa,30 min)→接种发酵→分析检测。

1.6.5 菌种优选试验1.6.5.1 单一菌种发酵:通过单菌种发酵试验,测定4 株菌种单菌发酵后产物中真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

按照10%的接种量于100 g/500 mL 的固体培养基中,分别接入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在32 ℃,自然pH 值下发酵72 h 后,50 ℃烘干至恒重,进行分析检测。

1.6.5.2 多菌种发酵:分别对双菌(1#、3#,1#、4#,2#、3#,2#、4#)、三菌(1#、2#、3#,1#、2#、4#,1#、3#、4#,2#、3#、4#)和四菌(1#、2#、3#、4#)组合进行考查,优选出最佳菌种组合。

混合菌种按照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100 g/500 mL 的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中,各菌种之间比例为1∶1,自然 pH 值,置于32 ℃恒温箱中培养72 h,低温烘干至恒重,粉碎后测定其真蛋白含量。

1.7 测定方法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真蛋白的测定:硫酸铜沉淀法[7]。

1.8 数据处理每一组实验均设3 个重复,采用DP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处理对发酵产物的影响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的处理方式对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见表1。

表1 灭菌和不灭菌处理方式产物真蛋白含量%注:同一列数据相比较,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菌种1#(产朊假丝酵母)2#(酿酒酵母)3#(嗜酸乳杆菌)4#(植物乳杆菌)灭菌处理12.46±0.10a 11.52±0.13b 10.59±0.09c 10.42±0.08c不灭菌处理13.73±0.08a 12.94±0.10b 11.36±0.14c 11.07±0.11c由表1 可看出,不灭菌处理的真蛋白含量均高于灭菌处理的真蛋白含量,这可能是由于葡萄皮渣及辅料中所携带的其他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酵,使得菌体蛋白的含量提高。

此外,因葡萄皮渣培养基自然pH 值显酸性,可抑制一部分杂菌的生长,只要接入的发酵菌种达到一定比例,就会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能够保证发酵质量。

因此,固体培养基应采用不灭菌的处理方式,可减少设备投资,节约能耗。

2.2 菌种优选试验2.2.1 单一菌种发酵试验:进行单菌种试验,测定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见表2)。

表2 单一菌种发酵真蛋白含量菌种空白(不接菌)1#(产朊假丝酵母)2#(酿酒酵母)3#(嗜酸乳杆菌)4#(植物乳杆菌)真蛋白含量(%)9.92±0.05e13.75±0.09a 12.46±0.13b 11.41±0.18c 10.93±0.08d由表2 可知,将4 株菌分别进行单菌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均比原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的真蛋白含量高,这表明4 株菌均能利用葡萄皮渣生产单细胞蛋白。

其中,加入产朊假丝酵母菌株后,产物成团,表面被白色的菌丝包被,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3.75%。

产朊假丝酵母因其发酵时对营养供给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具有生长快、生物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8],是常用的益生菌之一。

2.2.2 多菌种发酵试验:在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中分别按照不同组合接入4 株菌种,测定产物的真蛋白含量,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多菌种组合发酵真蛋白含量菌种组合1#、3#1#、4#2#、3#2#、4#1#、2#、3#1#、2#、4#1#、3#、4#2#、3#、4#1#、2#、3#、4#真蛋白含量(%)13.88±0.10a 13.26±0.16bc 13.03±0.14cd 12.97±0.11d 13.32±0.08b13.27±0.13bc 13.38±0.12b 12.84±0.09d 12.87±0.10d由表3 可知,双菌组合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为12.97%~13.88%,三菌组合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为 12.84%~13.38%。

其中,以 1#、3#双菌组合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88%,该组合的发酵产物成团,表面被白色的菌丝包被,气味酸香,呈浅紫色。

而四菌组合真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为12.87%。

3 结论该试验对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葡萄皮渣生物饲料的固体培养基的处理方式及菌种优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菌组合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协同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88%,说明在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中,二者可以共同生长繁殖,其真蛋白含量略高于单一菌种产朊假丝酵母菌(13.75%),这主要是由于产朊假丝酵母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利用底物的营养成分短时间内合成菌体蛋白和代谢产物[9],而嗜酸乳杆菌在发酵中主要起到产酸的作用,其产生的乳酸不仅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还维持着二者共同生长繁殖的酸性环境,保证二者的稳定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