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讲义选编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免费)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免费)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1.平面几何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初等数论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数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1.平面几何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 初等数论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数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1.平面几何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初等数论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数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高中数学竞赛试题汇编一二《集合与简易逻辑》《复数》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试题汇编一二《集合与简易逻辑》《复数》讲义

1. 命题“所有实数的平方都是正数”的否定 (A )所有实数的平方都不是正数 (B )有的实数的平方是正数(C )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不是正数 (D )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是正数2. 集合{11}P x x =-<{1},Q x x a =-≤且P Q ⋂=∅,则实数a 取值范围为A. 3a ≥B. 1a ≤-.C. 1a ≤-或 3a ≥D. 13a -≤≤ 3. 若,,R αβ∈ 则90αβ+=是sin sin 1αβ+>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已知全集U R =,集合112xN x ⎧⎫⎪⎪⎛⎫=≤⎨⎬ ⎪⎝⎭⎪⎪⎩⎭,{}2680M x x x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0x x ≤(B ){}24x x ≤≤ (C ){}024x x x <≤≥或 (D ){}024x x x ≤<>或 5. 已知集合{}23100A x x x =--≤,{}121B x m x m =+≤≤-,当A B =∅ 时,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24m << (B) 24m m <>或(C) 142m -<< (D) 142m m <->或6. 已知函数[](),0,1f x ax b x =+∈,“20a b +>”是“()0f x >恒成立”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 已知{}11,10,,lg ,10A B y y x x A ⎧⎫===∈⎨⎬⎩⎭, 则A B = .8. 设集合{}1,3,5,7,9A =,{}2,4,6,18B =,{},C a b a A b B =+∈∈,则集合C 中所有的元素之和为 . 9. 设AB 是两个非空的有限集,全集U A B = 且U 中含有m 个元素,若()()U U C A C B 中含有n 个元素,则A B 中含有元素的个数为 . 10. 设{}2A x x a =-<,{}2230B x x x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1.设{}20122013log log A x x x =<,{}2B x x ax a x =-+< 且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2设{}0,1,2,3A =,{}2,2B x x A x A =-∈-∉,则集合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13. 已知复数z 满足2z z i +=+,那么z = .14. 已知复数z 满足1z =,则21z z -+的最大值为 .15. 已知i 是虚数单位,2342013i i i i i+++++= .16. i 是虚数单位,23420131z i i i i i=++++++ ,复数z 的共轭复数记为z ,则z z = . 17. 已知复数(,,z x yi x y R i =+∈为虚数单位),且28z i =,则z =( ) (A) 22z i =+ (B) 22z i =--(C) 22,z i =-+或22z i =- (D) 22,z i =+或22z i =--UNM高中数学竞赛试题汇编一《集合与简易逻辑》《复数》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主题:高中数学竞赛备考一、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2.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赛意识;4.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数论知识与解题方法;2. 代数知识与解题方法;3. 几何知识与解题方法;4. 概率与统计知识与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1. 突出数学问题解题的逻辑思维;2. 突出数学知识运用的方法;3. 突出解题过程中的技巧与技法。

四、课堂教学安排:第一节课:数论知识与解题方法1. 介绍数论基础知识;2. 讲解数论解题方法;3. 练习数论题目。

第二节课:代数知识与解题方法1. 复习代数基础知识;2. 讲解代数解题方法;3. 练习代数题目。

第三节课:几何知识与解题方法1. 复习几何基础知识;2. 讲解几何解题方法;3. 练习几何题目。

第四节课:概率与统计知识与解题方法1. 介绍概率与统计基础知识;2. 讲解概率与统计解题方法;3. 练习概率与统计题目。

五、课后作业:1. 每节课的课后习题;2.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3. 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点;4. 组织小组讨论解题方法。

六、教学评估:1. 每节课的课堂练习成绩;2. 期中考试成绩;3. 期末考试成绩;4. 学生综合表现与进步情况。

七、教学心得与总结:数学竞赛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和不断努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同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在数学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一、数学竞赛概述数学竞赛作为一种普及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学生们的数学学习道路上,参加数学竞赛既可以拓宽数学视野,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掌握数学竞赛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数学竞赛题型1. 判断题:对错难定,需要严密地逻辑推理,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理清思路,做出准确判断。

2. 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需要理解题意,分析选项并选择正确答案。

在解答多选题时,尤其要注意排除干扰项。

3. 填空题:填空题要求对知识点有深入理解,准确地计算并填写答案。

解答填空题时要注意精确计算,不出现大的误差。

4. 解答题:解答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深厚的数学基础和解题技巧。

解答题时要逻辑清晰、表述准确,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5. 证明题:证明题是数学竞赛中的重头戏,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数学原理,熟练运用推理方法,严密地推演证明过程,确保证明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学竞赛的备考建议1.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数学竞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多练习经典题目,熟悉各种解题方法,打牢基础。

2. 注重思维训练:数学竞赛考验的不仅是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解题思维和方法。

锻炼逻辑思维,注重推理能力的培养。

3. 多做题多练习:多参加数学竞赛训练营、题解讨论会,多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4. 态度决定成败:对待数学竞赛要积极认真,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学习进步。

四、数学竞赛的意义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竞赛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检验,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养成。

通过参加数学竞赛,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数学学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高中数学竞赛虽然挑战性较大,但是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1.平面几何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初等数论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数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1.平面几何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初等数论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数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十一)──圆锥曲线一、基础知识1.椭圆的定义,第一定义: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大于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即|PF1|+|PF2|=2a (2a>|F1F2|=2c).第二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同一个常数e(0<e<1)的点的轨迹(其中定点不在定直线上),即(0<e<1).第三定义: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给定两圆c1: x2+y2=a2, c2: x2+y2=b2, a, b∈R+且a≠b。

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交圆c1于P,交圆c2于Q,过P引y轴的平行线,过Q引x轴的平行线,两条线的交点的轨迹即为椭圆。

2.椭圆的方程,如果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焦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由定义可求得它的标准方程,若焦点在x轴上,列标准方程为(a>b>0),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若焦点在y轴上,列标准方程为(a>b>0)。

3.椭圆中的相关概念,对于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a称半长轴长,b称半短轴长,c称为半焦距,长轴端点、短轴端点、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a, 0), (0, ±b), (±c, 0);与左焦点对应的准线(即第二定义中的定直线)为,与右焦点对应的准线为;定义中的比e称为离心率,且,由c2+b2=a2知0<e<1.椭圆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长轴、短轴。

4.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对于椭圆1(a>b>0), F1(-c, 0), F2(c, 0)是它的两焦点。

若P(x, y)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PF1|=a+ex, |PF2|=a-ex.5.几个常用结论:1)过椭圆上一点P(x0, y0)的切线方程为;2)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为;3)过焦点F2(c, 0)倾斜角为θ的弦的长为。

6.双曲线的定义,第一定义:满足||PF1|-|PF2||=2a(2a<2c=|F1F2|, a>0)的点P的轨迹;第二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距离之比为常数e(>1)的点的轨迹。

高中数学联赛讲义

高中数学联赛讲义

高中数学联赛培训讲义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

第一讲 集合、函数、方程例1.集合{x|-1≤log x110<-21,1<x ∈N}的真子集个数为 。

(96年全国高中联赛) 【分析】先求出所给集合的元素个数,那么真子集的个数为2n -1 【解】【小结】运用对数运算法则和解不等式,掌握集合、真子集、换底、同底法、分数性质。

练习①.已知集合A ={y|2<y<3},x =31log 121+31log 151,则x 与A 的关系是 。

(83年)②(93年)若M ={(x,y)||tg πy|+sin 2πx =0},N ={(x,y)|x 2+y 2≤2},则|M ∩N|= 。

A. 4 B. 5 C. 8 D. 9 附:|A|表示A 的元素个数 (93年)③若非空集合A ={x|2a +1≤x ≤3a -5},B ={x|3≤x ≤22},则能使A A ∩B 成立的所有a 的集合是 。

(98年)例2.f(x) (x ∈R )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当x ∈[0,1]时,f(x)=x 19981,则:f(1998)、 f(17101)、f(15104)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98年全国高中联赛) 【分析】利用周期函数、偶函数的性质,将函数自变量转化到区间[0,1],再比大小。

【解】【小结】周期函数的性质、偶函数性质、幂函数单调性;转化思想。

练习①设f(x)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是偶函数,已知当x ∈[2,3]时,f(x)=x ,则当x ∈[-2,0]时,f(x)的解析式是 。

(90年)A. f(x)=x +4B. f(x)=2-xC. f(x)=3-|x +1|D. f(x)=2+|x +1|②若a>1,b>1,且lg(a +b)=lga +lgb ,则lg(a -1)+lg(b -1)的值 。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2)二次函数与命题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2)二次函数与命题

第二章 二次函数与命题一、基础知识1.二次函数:当≠a 0时,y =ax 2+bx +c 或f (x )=ax 2+bx +c 称为关于x 的二次函数,其对称轴为直线x =-ab2,另外配方可得f (x )=a (x -x 0)2+f (x 0),其中x 0=-ab 2,下同。

2 二次函数的性质:当a >0时,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在区间(-∞,x 0]上随自变量x 增大函数值减小(简称递减),在[x 0, -∞)上随自变量增大函数值增大(简称递增)。

当a <0时,情况相反。

3.当a >0时,方程f (x )=0即ax 2+bx +c =0…①和不等式ax 2+bx +c >0…②及ax 2+bx +c <0…③与函数f (x )的关系如下(记△=b 2-4ac )。

1)当△>0时,方程①有两个不等实根,设x 1,x 2(x 1<x 2),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是{x |x <x 1或x >x 2}和{x |x 1<x <x 2},二次函数f (x )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f (x )还可写成f (x )=a (x -x 1)(x -x 2). 2)当△=0时,方程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根x 1=x 2=x 0=a b 2-,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是{x |x ab2-≠}和空集∅,f (x )的图象与x 轴有唯一公共点。

3)当△<0时,方程①无解,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是R 和∅.f (x )图象与x 轴无公共点。

当a <0时,请读者自己分析。

4.二次函数的最值:若a >0,当x =x 0时,f (x )取最小值f (x 0)=a b ac 442-,若a <0,则当x =x 0=ab2-时,f (x )取最大值f (x 0)=ab ac 442-.对于给定区间[m,n ]上的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当x 0∈[m, n ]时,f (x )在[m, n ]上的最小值为f (x 0); 当x 0<m 时。

(推荐)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推荐)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十五)──复数一、基础知识1.复数的定义:设i为方程x2=-1的根,i称为虚数单位,由i与实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便产生形如a+bi(a,b∈R)的数,称为复数。

所有复数构成的集合称复数集。

通常用C来表示。

2.复数的几种形式。

对任意复数z=a+bi(a,b∈R),a称实部记作Re(z),b称虚部记作Im(z). z=ai称为代数形式,它由实部、虚部两部分构成;若将(a,b)作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那么z与坐标平面唯一一个点相对应,从而可以建立复数集与坐标平面内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映射。

因此复数可以用点来表示,表示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x轴称为实轴,y轴去掉原点称为虚轴,点称为复数的几何形式;如果将(a,b)作为向量的坐标,复数z又对应唯一一个向量。

因此坐标平面内的向量也是复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称为向量形式;另外设z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见图15-1,连接OZ,设∠xOZ=θ,|OZ|=r,则a=rcos θ,b=rsinθ,所以z=r(cosθ+isinθ),这种形式叫做三角形式。

若z=r(cosθ+isinθ),则θ称为z的辐角。

若0≤θ<2π,则θ称为z的辐角主值,记作θ=Arg(z). r称为z的模,也记作|z|,由勾股定理知|z|=.如果用e iθ表示cosθ+isinθ,则z=re iθ,称为复数的指数形式。

3.共轭与模,若z=a+bi,(a,b∈R),则a-bi称为z的共轭复数。

模与共轭的性质有:(1);(2);(3);(4);(5);(6);(7)||z1|-|z2||≤|z1±z2|≤|z1|+|z2|;(8)|z1+z2|2+|z1-z2|2=2|z1|2+2|z2|2;(9)若|z|=1,则。

4.复数的运算法则:(1)按代数形式运算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与实数范围内一致,运算结果可以通过乘以共轭复数将分母分为实数;(2)按向量形式,加、减法满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3)按三角形式,若z1=r1(cosθ1+isinθ1), z2=r2(cosθ2+isinθ2),则z1??z2=r1r2[cos(θ1+θ2)+isin(θ1+θ2)];若[cos(θ1-θ2)+isin(θ1-θ2)],用指数形式记为z1z2=r1r2e i(θ1+θ2),5.棣莫弗定理:[r(cosθ+isinθ)]n=r n(cosnθ+isinnθ).6.开方:若r(cosθ+isinθ),则,k=0,1,2,…,n-1。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讲义高中数学竞赛是对学生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

在参加数学竞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才能取得好成绩。

本讲义将从高中数学竞赛的题型、考点和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备战数学竞赛。

一、高中数学竞赛题型。

高中数学竞赛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证明题。

选择题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填空题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题和证明题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解题技巧。

在备战数学竞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训练,做到对各种题型都能够熟练应对。

二、高中数学竞赛考点。

高中数学竞赛的考点主要包括数列、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学归纳法、排列组合、数论等内容。

这些考点是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也是学生备战竞赛时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练习的内容。

在备战数学竞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这些考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做到能够熟练运用于解题中。

三、高中数学竞赛解题技巧。

在解高中数学竞赛的题目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

首先,要注意审题,理清题意,明确问题所求;其次,要善于归纳总结,发现问题的规律,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再次,要注重细节,避免粗心导致的错误;最后,要善于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找到解题的最佳方法。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技巧,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高中数学竞赛备考建议。

在备战高中数学竞赛时,学生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和练习。

首先,要对各个考点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其次,要针对不同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再次,要多参加模拟考试,检验备考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通过科学合理的备考方法,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数学竞赛_组合【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_组合【讲义】

第十八章 组合一、方法与例题1.抽屉原理。

例1 设整数n ≥4,a 1,a 2,…,a n 是区间(0,2n)内n 个不同的整数,证明:存在集合{a 1,a 2,…,a n }的一个子集,它的所有元素之和能被2n 整除。

[证明] (1)若n ∉{a 1,a 2,…,a n },则n 个不同的数属于n-1个集合{1,2n-1},{2,2n-2},…,{n-1,n+1}。

由抽屉原理知其中必存在两个数a i ,a j (i ≠j)属于同一集合,从而a i +a j =2n 被2n 整除;(2)若n ∈{a 1,a 2,…,a n },不妨设a n =n ,从a 1,a 2,…,a n -1(n-1≥3)中任意取3个数a i , a j , a k (a i ,<a j < a k ),则a j -a i 与a k -a i 中至少有一个不被n 整除,否则a k -a i =(a k -a j )+(a j -a i )≥2n ,这与a k ∈(0,2n)矛盾,故a 1,a 2,…,a n-1中必有两个数之差不被n 整除;不妨设a 1与a 2之差(a 2-a 1>0)不被n 整除,考虑n 个数a 1,a 2,a 1+a 2,a 1+a 2+a 3,…,a 1+a 2+…+a n-1。

ⅰ)若这n 个数中有一个被n 整除,设此数等于k n ,若k 为偶数,则结论成立;若k 为奇数,则加上a n =n 知结论成立。

ⅱ)若这n 个数中没有一个被n 整除,则它们除以n 的余数只能取1,2,…,n-1这n-1个值,由抽屉原理知其中必有两个数除以n 的余数相同,它们之差被n 整除,而a 2-a 1不被n 整除,故这个差必为a i , a j , a k-1中若干个数之和,同ⅰ)可知结论成立。

2.极端原理。

例2 在n ×n 的方格表的每个小方格内写有一个非负整数,并且在某一行和某一列的交叉点处如果写有0,那么该行与该列所填的所有数之和不小于n 。

2023年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排列组合与概率

2023年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排列组合与概率

第十三章 排列组合与概率一、基础知识1. 加法原理: 做一件事有n 类措施, 在第1类措施中有m1种不一样旳措施, 在第2类措施中有m2种不一样旳措施, ……, 在第n 类措施中有mn 种不一样旳措施, 那么完毕这件事一共有N=m1+m2+…+mn 种不一样旳措施。

w.w.w.k.s.5.u.c.o.m2 乘法原理: 做一件事, 完毕它需要分n 个环节, 第1步有m1种不一样旳措施, 第2步有m2种不一样旳措施, ……, 第n 步有mn 种不一样旳措施, 那么完毕这件事共有N=m1×m2×…×mn 种不一样旳措施。

w.w.w.k.s.5.u.c.o.m3.排列与排列数: 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 任取m(m ≤n)个元素, 按照一定次序排成一列, 叫做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旳一种排列, 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取出m 个(m ≤n)元素旳所有排列个数, 叫做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旳排列数, 用 表达, =n(n-1)…(n-m+1)= ,其中m,n ∈N,m ≤n,注:一般地 =1, 0!=1, =n!。

4. N 个不一样元素旳圆周排列数为 =(n-1)!。

5.组合与组合数:一般地, 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 任取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 叫做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旳一种组合, 即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不计次序地取出m 个构成原集合旳一种子集。

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旳所有组合旳个数, 叫做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旳组合数, 用 表达:.)!(!!!)1()1(m n m n m m n n n C m n -=+--= 6. 组合数旳基本性质: (1) ;(2) ;(3) ;(4) ;(5) ;(6) 。

7. 定理1:不定方程x1+x2+…+xn=r 旳正整数解旳个数为 。

[证明]将r 个相似旳小球装入n 个不一样旳盒子旳装法构成旳集合为A, 不定方程x1+x2+…+xn=r 旳正整数解构成旳集合为B, A 旳每个装法对应B 旳唯一一种解, 因而构成映射, 不一样旳装法对应旳解也不一样, 因此为单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选编§1抽屉原理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例如:“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在相同月份”;“某校400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2003个人任意分成200个小组,一定存在一组,其成员数不少于11”;“把[0,1]内的全部有理数放到100个集合中,一定存在一个集合,它里面有无限多个有理数”。

这类存在性问题中,“存在”的含义是“至少有一个”。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求指明存在,一般并不需要指出哪一个,也不需要确定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东西找出来。

这类问题相对来说涉及到的运算较少,依据的理论也不复杂,我们把这些理论称之为“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迪里赫莱(Dirichlet)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迪里赫莱原理”,也有称“鸽巢原理”的。

这个原理可以简单地叙述为“把10个苹果,任意分放在9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这个道理是非常明显的,但应用它却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抽屉原理是国际国内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本讲就来学习它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一)抽屉原理的基本形式定理1、如果把n+1个元素分成n个集合,那么不管怎么分,都存在一个集合,其中至少有两个元素。

证明:(用反证法)若不存在至少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则每个集合至多1个元素,从而n个集合至多有n个元素,此与共有n+1个元素矛盾,故命题成立。

在定理1的叙述中,可以把“元素”改为“物件”,把“集合”改成“抽屉”,抽屉原理正是由此得名。

同样,可以把“元素”改成“鸽子”,把“分成n个集合”改成“飞进n个鸽笼中”。

“鸽笼原理”由此得名。

例题讲解1.已知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内(包括边界)有任意五个点(图1)。

证明: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从1-100的自然数中,任意取出51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

3.从前25个自然数中任意取出7个数,证明:取出的数中一定有两个数,这两个数中大数不超过小数的1.5倍。

4.已给一个由10个互不相等的两位十进制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求证:这个集合必有两个无公共元素的子集合,各子集合中各数之和相等。

5.在坐标平面上任取五个整点(该点的横纵坐标都取整数),证明:其中一定存在两个整点,它们的连线中点仍是整点。

6.在任意给出的100个整数中,都可以找出若干个数来(可以是一个数),它们的和可被100整除。

7. 17名科学家中每两名科学家都和其他科学家通信,在他们通信时,只讨论三个题目,而且任意两名科学家通信时只讨论一个题目,证明:其中至少有三名科学家,他们相互通信时讨论的是同一个题目。

例题答案:1.分析:5个点的分布是任意的。

如果要证明“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内(包括边界)有5个点,那么这5个点中一定有距离不大于的两点”,则顺次连接三角形三边中点,即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可以分原等边三角形为4个全等的边长为的小等边三角形,则5个点中必有2点位于同一个小等边三角形中(包括边界),其距离便不大于。

以上结论要由定理“三角形内(包括边界)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大于其最大边长”来保证,下面我们就来证明这个定理。

如图2,设BC是△ABC的最大边,P,M是△ABC内(包括边界)任意两点,连接PM,过P分别作AB、BC边的平行线,过M作AC边的平行线,设各平行线交点为P、Q、N,那么∠PQN=∠C,∠QNP=∠A因为BC≥AB,所以∠A≥∠C,则∠QNP≥∠PQN,而∠QMP≥∠QNP≥∠PQN(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不相邻的内角),所以PQ≥PM。

显然BC≥PQ,故BC≥PM。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内(包括边界)两点间的距离不大于。

说明:(1)这里是用等分三角形的方法来构造“抽屉”。

类似地,还可以利用等分线段、等分正方形的方法来构造“抽屉”。

例如“任取n+1个正数a i,满足0<a i≤1(i=1,2,…,n+1),试证明:这n+1个数中必存在两个数,其差的绝对值小于”。

又如:“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任意放置五个点,求证:其中必有两点,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2)例1中,如果把条件(包括边界)去掉,则结论可以修改为: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请读者试证之,并比较证明的差别。

(3)用同样的方法可证明以下结论:i)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中有n2+1个点,这n2+1个点中一定有距离不大于的两点。

ii)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内有n2+1个点,这n2+1个点中一定有距离小于的两点。

(4)将(3)中两个命题中的等边三角形换成正方形,相应的结论中的换成,命题仍然成立。

(5)读者还可以考虑相反的问题:一般地,“至少需要多少个点,才能够使得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内(包括边界)有两点其距离不超过”。

2.分析:本题似乎茫无头绪,从何入手?其关键何在?其实就在“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

我们要构造“抽屉”,使得每个抽屉里任取两个数,都有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这只有把公比是正整数的整个等比数列都放进去同一个抽屉才行,这里用得到一个自然数分类的基本知识: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奇数与2的方幂的积,即若m∈N+,K∈N+,n∈N,则m=(2k-1)·2n,并且这种表示方式是唯一的,如1=1×2°,2=1×21,3=3×2°,……证明:因为任何一个正整数都能表示成一个奇数乘2的方幂,并且这种表示方法是唯一的,所以我们可把1-100的正整数分成如下50个抽屉(因为1-100中共有50个奇数):(1){1,1×2,1×22,1×23,1×24,1×25,1×26};(2){3,3×2,3×22,3×23,3×24,3×25};(3){5,5×2,5×22,5×23,5×24};(4){7,7×2,7×22,7×23};(5){9,9×2,9×22,9×23};(6){11,11×2,11×22,11×23};……(25){49,49×2};(26){51};……(50){99}。

这样,1-100的正整数就无重复,无遗漏地放进这50个抽屉内了。

从这100个数中任取51个数,也即从这50个抽屉内任取51个数,根据抽屉原则,其中必定至少有两个数属于同一个抽屉,即属于(1)-(25)号中的某一个抽屉,显然,在这25个抽屉中的任何同一个抽屉内的两个数中,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

说明:(1)从上面的证明中可以看出,本题能够推广到一般情形:从1-2n的自然数中,任意取出n+1个数,则其中必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

想一想,为什么?因为1-2n中共含1,3,…,2n-1这n个奇数,因此可以制造n个抽屉,而n+1>n,由抽屉原则,结论就是必然的了。

给n以具体值,就可以构造出不同的题目。

例2中的n取值是50,还可以编制相反的题目,如:“从前30个自然数中最少要(不看这些数而以任意方式地)取出几个数,才能保证取出的数中能找到两个数,其中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2)如下两个问题的结论都是否定的(n均为正整数)想一想,为什么?①从2,3,4,…,2n+1中任取n+1个数,是否必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②从1,2,3,…,2n+1中任取n+1个数,是否必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你能举出反例,证明上述两个问题的结论都是否定的吗?(3)如果将(2)中两个问题中任取的n+1个数增加1个,都改成任取n+2个数,则它们的结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你能判断证明吗?3.证明:把前25个自然数分成下面6组:1;①2,3;②4,5,6;③7,8,9,10;④11,12,13,14,15,16;⑤17,18,19,20,21,22,23,⑥因为从前25个自然数中任意取出7个数,所以至少有两个数取自上面第②组到第⑥组中的某同一组,这两个数中大数就不超过小数的1.5倍。

说明:(1)本题可以改变叙述如下:在前25个自然数中任意取出7个数,求证其中存在两个数,它们相互的比值在内。

显然,必须找出一种能把前25个自然数分成6(7-1=6)个集合的方法,不过分类时有一个限制条件:同一集合中任两个数的比值在内,故同一集合中元素的数值差不得过大。

这样,我们可以用如上一种特殊的分类法:递推分类法:从1开始,显然1只能单独作为1个集合{1};否则不满足限制条件。

能与2同属于一个集合的数只有3,于是{2,3}为一集合。

如此依次递推下去,使若干个连续的自然数属于同一集合,其中最大的数不超过最小的数的倍,就可以得到满足条件的六个集合。

(2)如果我们按照(1)中的递推方法依次造“抽屉”,则第7个抽屉为{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第8个抽屉为:{40,41,42,…,60};第9个抽屉为:{61,62,63,…,90,91};……那么我们可以将例3改造为如下一系列题目:(1)从前16个自然数中任取6个自然数;(2)从前39个自然数中任取8个自然数;(3)从前60个自然数中任取9个自然数;(4)从前91个自然数中任取10个自然数;…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论:其中存在2个数,它们相互的比值在]内。

上述第(4)个命题,就是前苏联基辅第49届数学竞赛试题。

如果我们改变区间[](p>q)端点的值,则又可以构造出一系列的新题目来。

4.分析与解答:一个有着10个元素的集合,它共有多少个可能的子集呢?由于在组成一个子集的时候,每一个元素都有被取过来或者不被取过来两种可能,因此,10个元素的集合就有210=1024个不同的构造子集的方法,也就是,它一共有1024个不同的子集,包括空集和全集在内。

空集与全集显然不是考虑的对象,所以剩下1024-2=1022个非空真子集。

再来看各个真子集中一切数字之和。

用N来记这个和数,很明显:10≤N≤91+92+93+94+95+96+97+98+99=855这表明N至多只有855-9=846种不同的情况。

由于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1022,1022>846,所以一定存在两个子集A与B,使得A中各数之和=B中各数之和。

若A∩B=φ,则命题得证,若A∩B=C≠φ,即A与B有公共元素,这时只要剔除A与B中的一切公有元素,得出两个不相交的子集A1与B1,很显然A1中各元素之和=B1中各元素之和,因此A1与B1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子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