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班级:姓名:建议时间:30分钟完成一、阅读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完成练习。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细心观察你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已到人间。
如果你砍倒大树,就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果你捕到大鱼,鱼鳞(lín)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从诗歌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诗歌中写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请用“”画出来。
3.白云飘得高高,我知道明天是______天;看到蝌蚪在水中游,我知道______来了;看到树桩上有15道圈,我知道这棵树长了_______年;看到鱼的鱼鳞上有______道圈,我知道这条鱼今年3岁。
4.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请写一写。
(至少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鸟岛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那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它们在这里做窝安家,养育后代。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jù)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他们伸手就能捉到幼鸟,随处都能拾到鸟蛋。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他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以下是就业指导网为您搜集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理解该文有所帮助。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7分)(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2)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3)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5)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完整版)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完整版)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16 课大自然的语言(13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9、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
(2分)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的科学。
(1分)11、文中划~~~~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分)12、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_(答不超过12个字)。
(1分)13、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2分)14、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
(2024版)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阅读训练5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关于大自然,我们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大自然的魅力是神奇的,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快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大自然的语言①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
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②这一类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
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
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观测是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
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构造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因此,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等)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把它用于农事活动,就比较简便,易为农民所接受。
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阅读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附答案
阅读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附答案大自然的语言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搬家,出门要带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是圆圈——一圈就是一这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哪,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 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蝌蚪像黑色的“逗点”B.蝌蚪不像黑色的“逗点”2. 短文写了哪三种大自然的语言?请填一填。
(1)蝌蚪水中游,是来到人间。
(2)大雁南飞,是就在眼前。
(3)大树被砍倒后,会出现年轮,这些年轮在告诉人们树的。
3. 怎样才能找到“大自然的语言”?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爱学习,不粗心大意。
()(2)爱学习,爱写字,不随意乱跑。
()4.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下列“语言”你能“听”懂吗?(1)小蚂蚁搬家。
它在说:。
(2)乌云布满天空。
它在说:。
参考答案:1. A2.(1)春天(2)秋天(3)年轮一年长一圈3.(1)√(2)×4.(1)快要下雨了大雨马上到了。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1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小题(8分)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小题1: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分)小题2:结合第①段内容,说说划线词语“次第”的作用。
(2分)小题3: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4: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2分)参考答案:小题1:物候(现象)。
(1分)(答“大自然的语言”不给分);时间顺序(1分)。
小题1:“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修饰限制“开放”,突出强调了各种花是有序的、一个接一个开放的(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小题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把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比作大自然的语言(0.5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有吸引力(0.5分)。
小题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和气候有密切关系(1分),它们好像在用语言提醒农民据以适时安排农事。
(1分)。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对象以及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及答案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陆续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纷纷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XXX,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B) (2)(C) (3)(A)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消失不见,不再出现翩然:轻盈飞舞的样子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C)物候规律。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按照四季的变化顺序进行。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可以,因为并不影响文章的主旨。
6.作者认为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是因为它们都是自然界中的声音和景象,传达着自然界的信息和变化。
7.(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可以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
8.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的是自然界中各种声音和景象所传达的信息和变化。
这样命题较好,因为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语言和意义。
9.揣摩本文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陆续开放。
“次第”是依次、逐个的意思,表示不同种类的花开放的时间有所不同。
2)这三个例子说明了自然界中各种声音和景象都在传达着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倾听自然界的变化来安排农事和生活。
针对第二段回答问题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根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来安排农事活动。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学问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学问。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学问来讨论农业生产,已经进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哺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季节推移的气候改变和这种改变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冗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拟简便,简单把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依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推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旧是根据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假设能留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合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开。
小题1:依据选段内容,推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或“×”〔2分〕 A.物候学就是观看物候现象的科学。
〔〕B.讨论物候现象所用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C.“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中“这里”指“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D.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小题2:文中划横线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小题1:A×B×C√D√小题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白说明物候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避开一些损失。
小题1:此题考察分析文章内容的力量。
A、物候学就是利用物候学问来讨论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B、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
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3、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试题答案及解析题目一: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答案及解析: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环境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和交流方式。
这种语言表现在动物的叫声、植物的香气、森林中的声音等形式上。
它是无需任何文字和符号的沟通方式,主要通过声音、气味、视觉和触觉等感官传递信息。
题目二:大自然的语言对人类有何作用?答案及解析:大自然的语言对人类有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让人类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奥秘。
通过观察和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可以发现动植物之间的互动关系、种群之间的协作机制等,从而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
其次,大自然的语言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治愈。
沉浸在大自然的声音、气味和景色中,能够使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大自然的语言也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启发了艺术、文学和哲学等领域的创新。
题目三: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大自然的语言?答案及解析:要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大自然的语言,首先要具备观察和感知的能力。
只有通过敏锐的感官和仔细的观察,才能捕捉到大自然语言中微妙的变化和细节。
其次,要学会倾听和体会大自然的语言。
不仅要聆听动物的叫声和风吹草动的声音,还要倾注心灵去感受自然界的气息和氛围。
此外,与大自然保持联系也很重要。
可以通过户外活动如远足、露营等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语言,与自然界进行互动和交流。
最后,要将对大自然语言的理解和利用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
保护环境是人类理解和利用大自然语言的基础,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语言,并从中获得益处。
题目四:大自然的语言如何影响人类文化?答案及解析:大自然的语言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力之一。
首先,大自然的语言启发了人类艺术的创作。
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常常以自然的声音、景色和元素为灵感,将大自然的语言转化为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
其次,大自然的语言也影响了文学创作。
许多作家和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的景色和气息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深度。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1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 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2)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句,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解说事理的。
(3) 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4)文中运用了______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参考答案:(1)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2)①,概括到具体(逻辑)(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5) 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2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精选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异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但凡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假设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低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那么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拟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拟,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4分〕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
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4分〕3、阅读选文,答复下面问题。
〔6分〕〔1〕但凡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但凡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第一篇:《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大自然的语言》课内语段阅读题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
”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二)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①首先是纬度。
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③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④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⑥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句。
()A、第①句B、第③句C、第⑤句D、第⑥句2、第二段第一句话是个省略句,请把它补充完整。
3、第二段可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A、总分B、并列C、解说D、补叙4、第二段未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作比较B、列数字C、举例子D、打比方5、第⑤句中的“早春”、“晚春”两个词在文中指公历三、四、五月,其实农历对正月、二月、三月也有称呼。
请问农历五月与三月分别称作什么?6、“气候”是“气”与“候”的合称,我国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说法,请写出两个节气的名称。
7、选文第一段中能表明不止一个因素的词是________;选文第二段表明按主次顺序说明这些因素的词是_________。
8、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9、再写出两个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大自然的语言》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一人的一生当中,几乎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睡眠程度深浅是专门指脑睡眠而言的。
从分析脑电图来看,睡眠一般是以1.5~2小时为一个周期进行循环的。
最初是数分钟的入睡期,紧接着是浅睡眠,然后进入时间最长的中程度睡眠期,再后面是深度睡眠期。
这深度睡眠期在脑电图波型上的表现与觉醒时的波型十分相似,但肌电图反应完全平坦。
这是因为全身肌肉是松弛的。
因而这个睡眠期也被叫做身体睡眠,做梦往往在这时出现。
按照人每天睡眠6小时计算,一夜间这种周期正好反复4次。
而人在睡眠周期正好反复4次后觉醒,往往会感到清爽,疲劳已全部清除。
1、选文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感到清爽,疲劳全部消除的时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在说明深度睡眠期人体状态时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蓄碳元素,减小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自然之肾”。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继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
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
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等;从___________看,有的是细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木,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
湿地支力气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支力气、真菌和微生物缩小),其中水禽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
鱼类中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总数的80%以上。
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1、找出本文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外,用得最多的两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表格的形式把湿地的类型表示出来。
(参看第1段中画线部分)4、请从“誉为”、“称为”、“喻为”、“视为”四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第二段的括号里,使之符合语言环境。
5、人们说湿地是“自然之脊”而不说它是“自然之肺”,这是有道理的。
第二段文字中有个句子能基本上表现这种道理。
请把这个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要理解第三段文字中“分说”部分的层次与内容,应抓住的两个关键语句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第三段文字的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三段文字在数字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两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B A C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4、时间顺序;举例子5、不行。
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二)1、A2、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因素。
3、C4、D5、孟春、季春6、二十四节气名称选其二即可7、“哪些”“首先”8、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9、经度因素、高度因素、古今因素三者选其二【参考答案】一、1、睡眠的周期及其对睡眠效果的影响。
2、入睡期、浅睡期、中程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
3、一夜睡眠周期反复4次后觉醒。
4、作比较。
二、1、第①句2、分类别举例子3、湿地的类型自然沼泽地人工水稻田泥炭地水库湖泊池塘河流海滩盐沼4、誉为5、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6、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湿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7、外部形态。
8、多用约数约左右第二篇:再见了亲人课内练习附答案三、阅读。
(30分)再见了,亲人(片段)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吗?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1、选择最合适的答案,把编号写在括号内。
(2分)()①“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吗?”中“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什么?A、这句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B、朝鲜大娘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
C、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倾家荡产,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军的深情厚谊。
D、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
()②“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了什么?A、大娘送别的路程很长。
B、大娘和志愿军的情谊深厚。
C、送别的路程很长,朝鲜人民和志愿军的情谊深厚。
D、大嫂和志愿军的依依惜别,大嫂想跟志愿军走。
3、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3分)答:4、为什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要互称亲人呢?(4分)答:5、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刻,朝鲜大嫂会对志愿军战士讲些什么?(不少于30字)(4分)附:参考答案1、①D ②C(4分)2、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3分)例:战争时期,浴血奋战,赶走侵略者。
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留守部队,为朝鲜重建了桥梁,铁路,完善了战备地下通道,完成了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朝鲜以后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3、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4分)参考:在漫条的岁月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结下了深情厚谊,虽然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1、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孙子,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叔叔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双腿,这都是足以表明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所以志愿军称朝鲜人民为“亲人”。
2、同时,在这片土地上也洒下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的鲜血,还长眠着许许多多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所以朝鲜人民也称志愿军为“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