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讲解

合集下载

口腔组织病理学-病变特征

口腔组织病理学-病变特征

口腔组织病理学-病变特征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组织的形态学与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学科。

口腔组织病变特征可以通过口腔黏膜、口腔黏膜下层、舌和牙齿等区域的解剖学改变来了解。

口腔黏膜病变特征包括:
- 颜色改变:常见有白色、红色、棕色、黑色等变色。

- 表面形态变化:可以是溃疡、结节、疱疹等。

- 血管形态变化:可以是扩大、变形、破裂等。

- 组织改变:常见有水肿、坏死、增生、增厚等。

口腔黏膜下层病变特征包括:
- 囊肿:常见的有牙根囊肿。

- 肿瘤:常见的有鳞状细胞癌。

- 炎症:可以是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

- 结缔组织病:如口腔干燥症等。

舌病变特征包括:
- 舌苔:可以是白色、黄色、灰色、黑色等。

- 生理性斑块:一般无症状,可以是灰白色或褐色。

- 萎缩性舌炎:舌表面变细瘦,可以出现痛苦。

- 舌萎缩症:舌表面的小颗粒变得变小或者消失,可以影响味觉。

牙齿病变特征包括:
- 龋齿:是牙齿的最常见病变。

- 牙齿裂缝:可以影响咀嚼和引发疼痛。

- 牙周病:常见的有牙龈炎和牙周炎。

口腔组织病变特征的检测可以通过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口腔生物组织学检查来确定。

及时发现病变特征并进行治疗可以防止口腔相关的罕见疾病的出现。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一)口腔颌面部发育1.神经嵴的分化、鳃弓及咽囊的发育2.面部发育过程及发育异常3.腭的发育过程及发育异常4.舌的发育过程及发育异常5.唾液腺发育过程6.下颌骨、上颌骨及腭骨的发育(二)牙的发育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概述2.成釉器的发育3.牙乳头、牙囊的发育和牙板的结局4.牙本质、釉质、牙髓、牙根的形成5.牙根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形成6.牙的萌出过程、乳恒牙交替(三)牙体组织1.釉质概述、理化特性、组织结构、表面结构及临床意义2.牙本质概述、理化特性、组织结构、反应性改变3.牙髓概述、组织结构、增龄性变化、临床意义4.牙骨质概述、理化特性、分类、组织结构、临床意义(四)牙周组织1. 牙龈概述、表面解剖、组织结构2. 牙周膜概述、组织结构、功能、增龄性变化3. 牙槽骨概述、组织结构、生物学特性(五)口腔黏膜1. 口腔黏膜上皮、固有层、黏膜下层2. 咀嚼黏膜、被覆黏膜、特殊黏膜(六)唾液腺1. 唾液腺分泌单位、肌上皮细胞、皮脂腺、结缔组织2.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唾液腺(七)牙发育异常1. 釉质结构异常概述、先天性梅毒牙、氟牙症、釉质形成缺陷症2. 牙本质形成缺陷症II型3. 牙变色概述、四环素牙(八)龋病1. 龋病的三联因素学说2. 釉质龋、牙本质龋、牙骨质龋(九)牙髓病1. 牙髓病概述2. 牙髓充血、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3. 牙髓变性(十)根尖周炎1.根尖周炎分类2. 急性根尖周炎3. 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十一)牙周组织病1.牙龈病概述2.慢性龈炎、龈增生3.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浆细胞龈炎、剥脱性龈病损4.牙周炎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十二)口腔黏膜病1.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2.白斑、红斑、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扁平苔藓、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天疱疮、良性黏膜类天疱疮、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念珠菌病、结节病、肉芽肿性唇炎、舌淀粉样变、口腔黑斑、艾滋病的口腔表征(十三)颌骨疾病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结核性骨髓炎、放射性骨髓炎2.纤维结构不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巨细胞肉芽肿(十四)颞下颌关节病滑膜软骨瘤病、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十五)唾液腺疾病1.慢性唾液腺炎、慢性硬化性唾液腺炎2.坏死性唾液腺化生、舍格伦综合征、良性淋巴上皮病变3.唾液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组织发生理论、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4.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Warthin瘤、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恶性多形性腺瘤、淋巴上皮癌(十六)口腔颌面部囊肿1.口腔颌面部囊肿分类2.含牙囊肿、萌出囊肿、腺牙源性囊肿、根尖周囊肿3.鼻腭管囊肿、鼻唇囊肿、球状上颌囊肿、下颌正中囊肿4.表皮样囊肿、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黏液囊肿、舌下囊肿(十七)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1.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成釉细胞纤维瘤、牙瘤、牙源性钙化囊性瘤、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3.牙源性纤维瘤、牙源性黏液瘤、成牙骨质细胞瘤4.骨化纤维瘤(十八)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1.乳头状瘤、乳头状增生、牙龈瘤、血管瘤、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口腔黏膜色素痣2.鳞状细胞癌、疣状癌。

河北医大口腔组织病理学讲义00病理总论

河北医大口腔组织病理学讲义00病理总论

口腔组织病理学讲义病理总论第一节病理的基本概念1、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例如:上皮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等。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这种转化是由未分化的细胞分裂实现的,并发生在同一类组织中。

例如: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

3、萎缩:因细胞数目减少而引起的组织和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例如:肌肉萎缩,神经萎缩,等。

4、变性: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称为变性。

例如: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病理性钙化,等。

5、坏死:生活机体的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后出现的形态学改变称为坏死。

坏死分为局灶性胞浆坏死(局限于细胞的某一部位);凝固性坏死(包括干酪样坏死和坏疽);液化性坏死(如脑、胰腺、脂肪组织的坏死)和固缩性坏死(即:细胞凋亡)。

坏死的结局为溶解吸收、分离排除、包裹和钙化。

第二节炎症一、炎症的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因此,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医学三基中心环节。

二、炎症的临床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三、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清除损伤因子® 吞噬坏死组织® 修复再生。

四、炎症的原因:1、物理性因子:高热、低温、放射线等。

2、化学性因子:强酸、强碱等。

3、机械性因子:切割、撞击、挤压等。

4、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支原体等。

5、免疫反应:I型变态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寻麻疹;II 型如抗基底膜性肾小球肾炎;III 型如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IV型如结核、伤寒等。

五、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或液化性坏死。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血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间质、体腔或体表的过程。

3、增生:炎症局部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

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1、中性粒细胞: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mm,分叶核。

口腔组织病理学PPT课件

口腔组织病理学PPT课件

05 口腔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
牙周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牙周炎的诊断
牙周炎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牙龈红肿、疼痛、出血、溢脓等, 以及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牙周组织的病理变化。
牙周炎的鉴别诊断
牙周炎需要与其他口腔疾病进行鉴别,如牙石、牙龈炎等。其中,牙石可以通 过口腔清洁去除,牙龈炎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但无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的治疗与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以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控制牙周炎的危险因素
如吸烟、糖尿病等,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洁治,预防牙周炎的发生。
口腔癌的治疗与预防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的口腔癌,可能只需要进行 局部的手术治疗。
放疗和化疗
发育异常性疾病:如唇裂、腭 裂等。
其他疾病:如白斑、红斑等癌 前病变。
03 常见口腔疾病病理特点
牙周炎的病理特点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病理特点是 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组织破坏。
牙周炎的早期病理表现为牙龈炎症,牙龈水肿、充血、质地松软,易出 血。随着病情发展,炎症逐渐向深部牙周组织扩散,导致牙周膜破坏、
拓展应用领域
将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 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提 高口腔健康水平。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口腔组织病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科研和临床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 术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6 口腔组织病理学展望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向
肿瘤研究
研究口腔肿瘤的发生、发展机 制,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

口腔科病理学知识点

口腔科病理学知识点

口腔科病理学知识点口腔科病理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部组织和器官异常变化及其疾病的学科,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科病理学知识点包括口腔正常组织结构、疾病的分类及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从口腔科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口腔疾病的常见病理变化和临床应用。

一、口腔科病理学基本概念1. 口腔正常组织结构口腔正常组织结构包括牙齿、牙周组织、舌黏膜等部分。

牙齿是口腔重要的组成部分,由牙冠和牙根组成,表面覆盖牙釉质,内部由牙本质和牙髓构成。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等,起到固定和保护牙齿的作用。

舌黏膜是口腔内覆盖舌体的组织,分为舌面、舌尖、舌缘等部分。

2. 口腔病理的分类口腔病理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先天性病理是指口腔组织和器官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变化,如唇裂、腭裂等。

后天性病理是指患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成年后出现的病变,如牙齿龋齿、牙周病等。

二、常见的口腔疾病1. 牙龈疾病牙龈疾病是指牙齿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龈下退等。

常见的牙龈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等。

2.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影响牙齿周围组织和牙骨的疾病,包括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牙周疾病的病理特点是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牙骨的吸收。

3. 口腔癌口腔癌是指口腔颌面部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常见部位有舌、唇、颊黏膜等。

口腔癌的病理特点是癌细胞浸润并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常伴有淋巴结转移。

4. 口腔黏膜溃疡口腔黏膜溃疡是指口腔黏膜表面发生的溃疡病变,主要表现为疼痛、溃疡面、溃疡边缘等。

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包括阿弗他溃疡、疱疹性口腔炎等。

5. 牙齿疾病牙齿疾病是指牙齿发生的病变,包括牙齿龋齿、牙髓炎、牙齿发育异常等。

牙齿龋齿的病理特点是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破坏。

三、口腔病理学的临床应用1. 病理诊断口腔病理学是口腔医生进行病变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镜下病理学观察,可以明确口腔病变的性质、程度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简介

口腔组织病理学简介

口腔组织病理学简介序言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口腔组织学、口腔胚胎学和口腔病理学。

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在普通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学好这三部分内容就必须首先学好普通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观察形态学的一些方法,打好这样的坚实基础才能学好口腔组织病理学。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口腔医师,要想在毕业后能有更大的发展,具有扎实的口腔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临床研究,对一种疾病的认识、分析、诊断、寻找最好的治疗手段都离不开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的知识,当然从事口腔的科研工作,更离不开这些知识,有了这些知识,会使你观察任何一个疾病的时候,不单纯局限在肉眼上、物理和化学检查的指标上,而会更深入地看到了疾病在组织水平、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使你的双眼戴上了透视镜、显微镜,容易看到和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内在的微观世界的变化,学好口腔组织病理学会让你终生受益。

此外口腔组织病理学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学科,许多考古学家、法医也要求助于这门学科。

比如出土文物中尸骨的年龄通过牙齿可以判断,牙弓及颌骨的形态对辨认性别很有帮助,牙齿的发育及结构也可以断定死者生前的健康状况。

交通事故、火灾或者刑事案件中,通过对牙齿、牙列的检查,可以辨认死者,甚至罪犯作案过程中留下的牙齿痕迹,也可成为破案的重大线索,牙齿是身体组织中最硬的器官,也是唯一能够保留最久的器官,在各种意外情况下,可能身体其它部位的组织器官可以丧失,而牙齿是最有可能保留下来的,牙齿记录了大量的信息和情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们相信会从牙齿中知道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第一篇口腔组织学本篇主要分成五部分,对口腔组织结构做一详细叙述;重点从肉眼形态到光镜、电镜下的结构,以及与临床的关系进行介绍。

第一章牙体组织牙体组织即牙齿,它由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所构成,牙齿因功能不同,形态各异,但牙冠的正常健康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乳白色,而不是白色。

口腔组织病理学(全)

口腔组织病理学(全)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章牙体组织釉质概论理化特性结构特点临床意义三无----无神经、无血管、无细胞结构————无再生能力唯一由外胚层的上皮细胞分泌形成1.颜色:乳白色或者淡黄色2.厚度:2-2.5mm,0.5-1mm3.硬度:最硬4.成分:无机物重量96%-97%,有机物1%;体积比无机物:水:有机物=86:12:2;非纯的羟基磷灰石 C a10(PO4)6(OH)21.釉柱:排列方式,放射状,颈部平行,窝沟底集中,外1/3直,内2/3绞,4-6um2.釉质生长线:乳牙和第一磨牙常见新生线3.釉板(垂直全层)、釉丛(1/4-1/3)、釉梭(成牙本质细胞胞体)4.釉牙本质界:不是直线、弧形圆凹面,凸向牙本质5.施格雷线:内4/5处1.F离子防龋,置换HCO3-和OH-2.釉质表面酸蚀,乳牙时间更长些3.窝洞制备去除无基釉4.窝沟薄弱,注意防龋5.正常的营养通道阻碍(釉丛、釉梭的有机物),牙齿变色,变脆釉质结构总结结构名称特点实际意义釉牙本质界弧线、凸向牙本质增大接触面积釉板自釉表面,穿全层细菌通道,好发龋釉梭自EDJ,纺锤体,成牙本质细胞突釉丛自EDJ,1/4-1/3 釉质薄弱区釉面横纹环牙面平行浅纹生长线在牙面表现生长线生长率变化,5-10天积累量釉质发育间歇线牙本质理化特性组织结构增龄与反应性变化牙本质临床意义1、颜色:淡黄色2、硬度:68H3、组织成分:W:无机物:有机物:水=70:20:10V:无机物:有机物:水=50:30:20 4、有弹性1.牙本质小管:放射状排列,牙颈部呈“~”;近髓端:近表面端=2.5:12.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牙本质小管近髓端1/3—1/23.细胞间质:管周牙本质(矿化最好,硬度最高);管间牙本质(牙本质的主体);球间牙本质(矿化不良);前期牙本质(未矿化);托姆斯颗粒层:根部牙本质透明层内侧1.增龄:原发--罩牙本质(10-15um)、透明层、髓周牙本质;继发牙本质--牙根形成,建立咬合后2.反应性变化:修复性牙本质--第三期牙本质、反应性牙本质,透明牙本质、死区1.神经传导学说、转导学说、流体动力学说2.营养通道牙髓一、功能:形成修复、防御功能、营养功能、感觉功能二、细胞:1、具有形成能力的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冠、根、根尖形态各异成纤维细胞:牙髓细胞,合成胶原2、具有防御功能细胞组织细胞和T淋巴细胞3、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储备细胞,是活髓切断术的基础三、神经:有髓N为主-传导痛觉、无髓N为辅-血管收舒四、增龄性变化以及临床意义1.增龄变化:髓腔变小、细胞成分减少、纤维增多2.受刺激后的反应:修复性牙本质形成3.炎症——剧烈疼痛4.只有痛觉,不定位5.牙髓有修复再生能力,但能力有限牙骨质一、组织结构(一)细胞间质1、纤维:穿通纤维或沙比纤维无细胞牙骨质纤维多由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牙骨质纤维多由成牙骨质细胞分泌2、基质:刚形成未矿化的牙骨质—类牙骨质(二)细胞1、无细胞性牙骨质:2、细胞性牙骨质:根尖1/3全部为细胞牙骨质(三)釉牙骨质界(四)牙本质牙骨质界------平坦的界限二、牙骨质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意义1、牙骨质较牙槽骨更具有抗吸收能力,是正畸牙移位的生物学基础。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1、球间牙本质(interglobular dentin):牙本质主要是球形钙化,由很多钙质小球融合而成。

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间遗留一些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本质。

其中仍有牙本质小管通过,但无管周牙本质结构。

多见于牙冠部釉牙本质界处,沿生长线分布,大小形态不规则,边缘浅凹形。

氟牙症和维生素D缺乏时增多1、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唾液腺肿瘤,是一种包膜情况不一,光镜下结构多形性为特征的肿瘤。

通常有上皮和变异肌上皮成分与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混合存在。

又称为混合瘤复发原因:包膜常不完整,或在包膜中有瘤细胞,甚至在包膜外的腺体组织中存在瘤细胞。

肿瘤的包膜与瘤体之间粘着性较差,容易与瘤体分离,如采用剜除术,则包膜容易残留。

临表:30~60岁,女性多发,好发于腮腺,其次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小唾液腺好发于腭部。

肿瘤生长缓慢,病史较长,无自觉症状。

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一般可活动,生长加速会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时,考虑可能恶变病理:肉眼观察:多呈不规则结节状,剖面多为实性,灰白色或黄色,囊内含有透明粘液,可见浅蓝色透明的软骨样组织或黄色角化物,周围有厚薄不一的包膜,以粘液样结构为主的肿瘤包膜可不完整光镜:组织结构复杂,基本结构为腺上皮、肌上皮、黏液、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腺管样结构:腺上皮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核圆形或卵圆形,呈空泡状,主要为导管样结构形成细胞。

腺管外围有肌上皮细胞,管腔内有粉染均质性粘液肌上皮结构:有时为主要结构成分,分为浆细胞样细胞、梭形细胞、透明肌上皮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四种形态。

浆细胞样细胞,细胞呈圆形,胞浆嗜伊红均质状,排列成片状或弥散分布。

梭形细胞排列成束。

肌上皮结构中可见巢状鳞状上皮化生,细胞间有明显间桥,上皮团中央可形成角化珠,其脱落可成囊腔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腺管及上皮条索周围常见到上皮细胞疏松排列,逐渐移行为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归纳

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归纳

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归纳引言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病理变化对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本文将从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和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基本概念1. 组织学组织学是研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是病理学的基础。

口腔组织学是组织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口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组织学分类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口腔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 组织学变化组织学变化是指正常组织在病理状态下的改变,包括炎症、增生、萎缩、坏死等。

二、常见口腔组织疾病1. 牙齿疾病牙齿疾病是指影响牙齿健康的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牙髓病等。

•龋齿是牙齿表面被酸蚀而形成的病变,主要由细菌引起。

•牙周病是指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常见的类型有牙龈炎、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牙髓病是指牙齿内部髓腔的炎症,常见的类型有髓炎、根尖周炎等。

2. 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疾病是指影响口腔黏膜健康的疾病,包括口疮、溃疡性口炎、白斑等。

•口疮是口腔黏膜表面的病变,常见的类型有阿弗他溃疡、单纯疱疹等。

•溃疡性口炎是指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的炎症,常见的类型有阿弗他溃疡、药物性溃疡等。

•白斑是指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常见的类型有白色苔藓、白色扁平苔藓等。

3. 口腔肿瘤口腔肿瘤是指口腔组织发生的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指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肿瘤,如口腔纤维瘤、口腔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是指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肿瘤,如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腺癌等。

4. 口腔感染口腔感染是指口腔组织感染的疾病,常见的感染包括牙周脓肿、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等。

•牙周脓肿是由牙周病菌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常见的类型有根尖周脓肿、牙周脓肿等。

•颌面部蜂窝组织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颌面部软组织的炎症,常见的原因有牙源性和非牙源性感染。

三、口腔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方法1. 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通过取得患者口腔组织标本,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理变化。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引言口腔组织及病理学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研究口腔内各种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为口腔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口腔组织及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口腔组织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常见的口腔病理变化及其影响。

口腔组织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口腔组织主要包括牙齿、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和颌骨。

这些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

牙齿牙齿是口腔中最特殊的组织,它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组成。

牙齿具有咬碎食物的功能,同时也是口腔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周韧带。

牙周组织主要起到固定牙齿的作用,同时也是牙齿周围病变的重要区域。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包含口腔上皮、固有黏膜和黏膜下组织。

口腔黏膜具有保护口腔组织、吸收和分泌的功能,同时也是口腔疾病最常见的受累区域。

颌骨颌骨是支持牙齿的骨骼结构,它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

颌骨的结构决定了牙齿在口腔中的稳定性和功能。

口腔病理变化的分类及影响口腔病理变化包括发育畸形、炎症性病变、肿瘤和囊肿等,它们对口腔组织及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育畸形口腔发育畸形多由遗传因素、局部颅面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引起。

常见的发育畸形有唇腭裂、错颌、牙槽突、龋齿等,它们影响口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炎症性病变口腔中的炎症性病变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有龋齿、牙周炎和口腔溃疡等。

炎症性病变会导致口腔组织的损害,影响咀嚼和言语功能。

肿瘤口腔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

常见的良性肿瘤有牙颈囊肿、口腔纤维瘤等,而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口腔鳞状细胞癌和口腔腺样囊性癌等。

口腔肿瘤会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对口腔功能和患者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囊肿口腔中的囊肿主要由组织液聚集形成,常见的有根尖囊肿、牙槽突囊肿等。

囊肿会导致局部组织膨胀、骨质吸收和牙齿移位等问题。

结论口腔组织及病理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口腔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

通过对口腔组织及病理的了解,口腔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为患者恢复口腔健康提供支持。

口腔组织病理学概念

口腔组织病理学概念

口腔组织病理学概念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组织内疾病的学科,它涉及到口腔内的各种病变、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

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口腔内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一、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1、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定义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口腔内部疾病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口腔内各种病变、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2、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口腔内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以及口腔组织学结构的变化和其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3、口腔组织病理学的重要性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对于口腔健康的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口腔内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

二、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常见疾病1、龋齿龋齿是指牙齿表面被细菌侵蚀,导致牙齿组织的破坏和腐烂。

龋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习惯不当、细菌感染等。

龋齿的治疗包括清除龋齿病变组织、填充龋齿洞等。

牙周病是指牙周组织发生炎症,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牙龈下降、牙周袋形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牙周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不良、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

牙周病的治疗包括口腔卫生、牙龈刮治、牙周手术等。

3、口腔癌口腔癌是指口腔内部组织发生恶性肿瘤的一种疾病,它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牙龈肿胀、口腔异味等。

口腔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酒、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

口腔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三、口腔组织病理学的预防和治疗1、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的口腔卫生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生。

口腔卫生包括刷牙、漱口、使用牙线等。

2、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口腔内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3、治疗口腔疾病对于口腔内部疾病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引言口腔组织及病理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研究口腔组织的构成、结构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对于口腔医生来说,了解口腔组织及病理学的基础知识是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的基础。

口腔组织结构口腔组织包括牙齿、牙周组织、口腔黏膜等。

牙齿是口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牙冠和牙根组成。

牙冠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组成,保护和支持牙齿。

牙根则通过根尖孔连接牙齿与牙槽骨。

牙周组织包括牙周韧带、牙槽骨和牙龈。

牙周韧带紧密连接牙齿和牙槽骨,起到固定和支持牙齿的作用。

牙槽骨是牙齿的支持组织,通过牙槽骨的代谢过程维持牙齿的稳定。

牙龈则覆盖在牙齿和牙龈颊舌侧的牙槽骨上,保护口腔组织免受外界刺激。

口腔黏膜是覆盖口腔内部表面的粘膜组织,包括颊粘膜、舌粘膜、软腭和咽喉等。

口腔黏膜具有保护口腔组织的功能,并参与咀嚼、言语和吞咽等生理过程。

口腔组织的发育和再生口腔组织的发育和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胚胎期口腔组织发育主要包括口腔上皮的形成、口腔囊的发育和牙胚的形成。

牙齿的生长发育包括乳牙和恒牙的生长、牙齿的替换和智齿的生长。

口腔组织的再生是指受损口腔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口腔黏膜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可通过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行修复。

牙齿损伤后,牙本质可以通过牙本质形成细胞的新附着形成新的牙本质。

口腔组织疾病口腔组织疾病是指影响口腔组织健康和功能的疾病。

常见口腔组织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炎症和口腔肿瘤等。

龋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饮食中的糖分与口腔中的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侵蚀牙齿而引起。

龋齿会破坏牙釉质和牙本质,严重时可导致牙髓炎和牙齿失去功能。

牙周病是一组影响牙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

龈缘菌斑和牙石的积聚是牙周病的主要原因,严重时可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口腔黏膜炎症是口腔黏膜受刺激后的一种病理反应,常见的口腔黏膜炎症包括口疮和口腔溃疡等。

口腔黏膜炎症可以由外界刺激、感染和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口腔组织病理学讲解

口腔组织病理学讲解
1 2 3 4 牙周膜Malassez 上皮
口腔上皮
牙周袋袋壁上皮 呼吸道上皮
根尖周肉芽肿的发展变化 根尖周肉芽肿的发展变化
1.迁延不愈
2.脓肿形成 4.致密性骨炎
3.囊肿形成
2017/8/21
9
口腔组织病理学
慢性根尖周炎
主讲人
慢性根尖周炎
• 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 CAP)是由于根管内的感染或病原刺激物长期 缓慢刺激而导致的根尖周组织的慢性炎症 反应,常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和牙槽 骨的破坏,一般无明显症状。
临床表现
1.症状:慢性根尖周炎一 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 的患牙可在咀嚼时有不适 感。也有因主诉牙龈起脓 包而就诊者。 由于慢性根尖周炎常常 是继发牙髓病而来,有些 病例又曾有过急性发作, 或有些病例本为急 性根 尖周炎未经彻底治疗而迁 延下来,也有在进行其他 治疗(如义齿修复)时偶然 发现因以往牙髓治疗不完 善所导致的根尖周病变。 所以,在临床上多可追问 出患牙有牙髓病史、反复 肿痛史, 或牙髓治疗史。
清楚的透射影像,直径一般不超过 1cm。
2017/8/21
5
病理变化:肉眼观,患牙
根尖部附有一团软 组织,表 面光滑且有被膜,并与牙周膜
相连,可随患牙一同拔出。
2017/8/21
6
镜下 观察
新生毛细血管
炎症细胞
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泡沫细胞
增生肉芽 组织团块
成纤维细胞
根尖周肉芽肿的上皮来源
慢性根尖周炎分类
㈠根尖周肉芽肿 ㈡慢性根尖周脓肿 ㈢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肉芽肿
根尖周肉芽肿: 常因牙髓的慢性炎症或坏死,是感染通过根尖孔扩散到 根尖周组织引起,也可由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转变而来。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研究口腔组织病变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口腔组织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还涉及许多其他学科,如口腔病理学,免疫学,细胞学等。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口腔组织病变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主要内容包括口腔癌病理学,牙周病病理学,口腔实质病理学,牙体病理学和口腔外科病理学等。

所做的研究主要是病理报告和组织学分析,以及对病变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的描述,以便更好地诊断口腔疾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口腔组织病变的本质,进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研究中,经常要使用显微镜,以便更好地观察口腔组织病变的形态学和组织学,从而更好地确定口腔疾病的类型。

此外,口腔组织病理学也与免疫学,细胞学等学科相结合,以便更好地研究口腔组织病变的形态学,组织学和免疫学反应,从而进一步探索口腔疾病的病理机制。

总之,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许多学科,研究口腔组织的形态学,组织学和免疫学反应,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帮助。

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

1.神经嵴(neuralcrest)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

2.腮弓(branchialarch)原始咽部的间充质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

3.腮沟(branchialgroove)相邻的腮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腮沟。

4.成牙本质细胞(odontoblast)在内釉上皮的诱导下,牙乳头外层细胞分化为高柱状的成牙本质细胞。

这些细胞在切缘或牙尖部为柱状,在牙颈部细胞尚未分化成熟,为立方状。

5.缩余上皮剩余(Serre上皮剩余)残留的牙板上皮细胞团未能正常退化,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

6.釉梭(enamelspindle)起始于釉牙本质界突入釉质内的纺锤状结构,牙磨片中,釉梭的有机物分解代之以空气呈黑色。

7.釉板(enamellamellae)是片状、贯穿整个釉质厚度的结构缺陷,自釉质表面延伸至釉质不同的深度,可达釉牙本质界。

&釉丛(enameltufts)在磨片上近釉牙本质界内1/3的釉质中,类似于草丛的结构。

9.横纹(crossstriations)是釉柱上与釉柱的长轴相垂直的细线,透光性低。

横纹在釉柱上呈规律性重复分布,间隔2〜6ym。

10.生长线(incrementallines)又名芮氏线,是釉质周期性的生长速率改变所形成的间歇线,其宽度和间距因发育状况变化而不等,较横纹的间距大的多,约代表5〜10天釉质沉积的厚度。

11.绞釉(gnarledenamel)釉质内2/3弯曲,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明显,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12牙本质小管(dentinaltubule)贯通于牙本质全层管状空间,充满了组织液和一定量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13.牙本质生长线:原发性牙本质基质的节律性沉积形成的线条。

如发育期间受到障碍,则形成加重的生长线,称为欧文线。

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其牙本质因部分形成于出生前部分形成于出生后,两者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生长线,即新生线。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章-牙体组织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章-牙体组织
线粒体和小泡 无核糖体和内质网 (3)伸入牙本质小管后,分出分支 并与邻近突起分支相联系。
成熟牙本质的间质结构 管周牙本质 (Peritubular dentin) 管间牙本质 (Intertubular dentin)
根据牙本质形成时期不同分为 原发性牙本质(Primary dentin) 罩牙本质 (Mantle dentin)和透明层 (Hyaline layer) 继发性牙本质 (Secondary dentin)
釉牙本质界
(1)不同组织来源的矿化组织的交界面 (2)弧形凸面突向牙本质,凹面向釉质 这种连接方式有什么好处? (3)增大接触面,有利于牢固结合
釉梭
(1)起始于釉牙本质界 (2)纺锤状,边界清楚 (3)磨片中呈黑色,牙尖及切缘处多见
釉丛
(1)起始于釉牙本质界 (2)草丛状,边界不清,较高 (3)磨片中呈黑色,分布均匀
贯通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内有组织液和牙本质突起。
磨片 光镜×25
扫描电镜 ×1000
起始:牙髓——釉牙本质界 方向:放射状,侧支吻合 走行路线:牙尖部和根尖部较直;牙颈部弯曲,近髓腔侧凸弯向根尖方向
直径:3-4 μm , 髓腔面>表面------------近表面的单位面积小管数量少
牙本质小管 ×320
小结
1、牙釉质的基本结构是由釉柱组成的。 2、光镜下釉柱呈细长的柱状结构,由釉牙本质界向釉质表面
放射状的分布,贯穿釉质全层,釉柱的横断面呈鱼鳞状。 3、电镜下釉柱呈球拍状,由头部和尾部构成,相嵌排列。 4、釉质内有机物集中处有釉牙本质界、生长线、釉板、釉丛
和釉梭。
牙本质 (Dentin, )
理化性质:
二、釉质内的特殊结构:
1、釉牙本质界 (Enamel-dentinal junction, ) 2、釉梭 (Enamel spindle,) 3、釉丛 (Enamel tuft, ) 4、釉板 (Enamel lamella, ) 5、釉质生长线 (Incremental line,) 6、绞釉 (Gnarled enamel) 7、施雷格板 (Schreger band, ) 8、无釉柱釉质 (Rodless enamel, )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解讲解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解讲解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1 神经板(neural plate):胚胎发育的第三周,三胚层胚盘已经形成,发育中的脊索和邻近的间充质诱导其表面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

2 神经沟(neural groove):神经板发育中,其柱状细胞变为上窄下宽的楔形,使神经板外侧缘隆起,神经板中轴处形成凹陷称神经沟。

3 神经褶(neural fold):神经板发育中,其柱状细胞变为上窄下宽的楔形,使神经板外侧缘隆起,隆起处称神经褶。

4 神经嵴(neural crest):神经褶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

5 神经嵴细胞(neural cell):胚胎第四周,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汇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未进入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这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嵴细胞,是特殊的多潜能干细胞,位于神经管和表面外胚层之间,形成沿胚胎头尾走向的细胞带,以后分为两条细胞索,列于神经管背外侧。

6 外胚间叶/外间充质/外胚间充质(ectomesenchyme):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7 鳃弓(branchial arch):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8 咽囊(pharyngeal pouch):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鳃沟,与之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9 颈窦(cervical sinus):第二鳃弓生长速度较快,向尾端生长覆盖了第二、三、四鳃沟和三、四、五对鳃弓并与颈部组织融合。

被覆盖的鳃沟与外界隔离,形成一个暂时的由外胚层覆盖腔称颈窦。

颈窦在以后的发育中消失,如残留可形成颈部囊肿、鳃瘘、先天性耳前窦道。

10 口凹(oral pit)/原口(stomatodeum):在额鼻突、上颌突、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组织病理学讲解口腔组织病理学-11口腔2班鳃弓(branchial arch) :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咽囊(pharyngeal pouch):与鳃沟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为咽囊。

联合(merge):面突突起之间为沟样凹陷,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称为联合。

融合(fuse):有的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进而外胚间叶组织穿通称为融合。

原口(stomatodeum):由于迁移的神经嵴细胞的增生,在额鼻突两侧的下方出现第一鳃弓,此时形成了最初的口腔即原口或口凹。

嗅凹(oral pit):鼻板由于细胞的增生,边缘隆起,特别是在其外侧缘,隆起更明显,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凹。

原发腭(primary palate):前腭突的发生早于侧腭突,所以称为原发腭。

侧舌隆突(lateral lingual prominence):在下额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的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其两侧两个对称的突起称为侧舌隆突。

甲状舌管(thyroglossal duct):胚胎第4周,奇结节和联合突之间的内胚层上皮增生形成管状上皮条索,称甲状舌管。

唇裂(cleft lip)多见于上唇,是由于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联合不全。

腭裂(cleft palate):一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胚胎第5周,覆盖在原始口腔表面的外胚层上皮,在未来牙槽的位置,上皮增生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原发性上皮带。

牙板(dental lamina):原发性上皮带向深层增生,分裂成两个,向唇颊侧增生的为前庭板(vestibular lamina ),向腭侧增生的为牙板。

牙胚(tooth germ):增生上皮下方的外胚间充质快速分裂增殖,在上皮周围积聚。

增生的上皮和间充质共同组成牙胚罩牙本质(mantle dentin):最先分泌到细胞外的牙本质胶原纤维称为Von Korff’s fiber。

主要为Ⅲ型胶原,由成牙本质细胞深处发出,粗大,与基底膜垂直。

此时形成的牙本质称罩牙本质。

前期牙本质(predentin):在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矿物沉积晚于牙本质有机基质的形成,因此在成牙本质细胞层与矿化的牙本质之间总有一层尚未矿化的有机基质,称为前期牙本质。

髓周牙本质:罩牙本质形成后继续形成的原发性生理性牙本质即为髓周牙本质。

生长线:每天形成的牙本质基质与先前形成的基质之间,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线,称为生长线。

托姆斯突(T omes processes):无釉柱釉质形成后,成釉细胞开始离开牙本质表面,在靠近釉牙本质界的一端,形成一短的圆锥状突起,称为成釉细胞突起,即托姆斯突。

釉小皮:釉质形成后,成釉细胞在釉质表面分泌一层无结构的有机薄膜覆盖在牙冠表面,称为釉小皮。

缩余釉上皮(reduced dental epithelium):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器几层细胞缩合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之为缩余釉上皮。

上皮根鞘(Hertwin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当冠部发育即将完成时,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根尖孔方向生长,这些增生的上皮呈双层,称赫特威希上皮根鞘。

根端复合体(PAC):上皮根鞘、牙乳头、牙囊三者相互作用,在牙发育早期,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功能复合物称为根端复合体。

牙的萌出(eruption):指牙齿突破口腔粘膜的现象,是从牙根发育时就开始的。

分为萌出前期、萌出期、萌出后期。

引导管:在干燥的幼儿颅骨上,在乳牙的舌侧可见含有结缔组织挑唆的孔。

釉牙本质界(EDJ):是釉质与牙本质的交界面,呈连续的贝壳状。

釉板(enamel lamellae):是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起自釉质表面向釉牙本质界延伸,部分可达牙本质。

釉梭(enamel spindle):起始于釉牙本质界突入釉质内的纺锤状结构,牙磨片中,釉梭的有机物分解代之以空气,呈黑色。

釉柱横纹(cross striations):是釉柱上与釉柱的长轴相垂直的线,透光性低;呈规律性重复分布,间隔2-6um。

透明层(hyaline layer):根部最外层的较薄牙本质,无小管,无结构,可能有助于牙本质与牙骨质的结合。

托姆斯颗粒层:根部牙本质透明层内侧,一层暗黑色颗粒状未矿化区。

绞釉:釉质内2/3弯曲,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明显,可以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施雷格线(Schreger line):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在釉质厚度的内4/5区,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这些明暗带称为施雷格线。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由于牙本质和牙髓在胚胎发生和功能上关系密切,故两者合称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前期牙本质(predentin):牙本质的形成是有序的,成牙本质细胞先分泌基质然后矿化。

在成牙本质细胞与矿化牙本质之间的一层刚形成的未矿化的牙本质。

管周牙本质(peritubular dentin):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间质呈环行透明带,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高度矿化。

管间牙本质(intertubular dentin)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的牙本质。

矿化程度较低,其内胶原纤维较多,围绕小管成网状交织,并与小管垂直。

继发性牙本质(secondary dentin):指牙与对颌牙建立咬合关系后形成的牙本质,即在牙发育到根尖孔形成后。

位于原发性牙本质的内侧原发性牙本质(primary dentin):指牙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牙本质,即牙根尖孔发育完成前形成的,构成牙本质的主体限制板(lamina limitans):牙本质小管内壁衬的有机膜,糖胺聚糖含量高,调节和阻止牙本质小管的矿化。

死区(dead tract):牙因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使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消失,小管内充满空气所致。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这部分牙本质呈黑色,称为死区。

透明牙本质(transparent dentin):牙本质受到磨损或较缓慢发展的龋刺激后,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矿物盐沉积而封闭小管,使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无明显差异,磨片上呈透明状,称透明牙本质。

又称硬化性牙本质(sclerotic dentin)。

修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 dentin):也称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牙本质。

是成牙本质细胞受到程度不等的刺激并部分发生变性。

牙髓深处的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的牙本质。

小管少且摆列紊乱、矿化程度低,与继发性牙本质交界明显。

结合上皮(junctionl epithelium):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冠方较厚(约15~30层细胞),越向根方越薄(约3~4层细胞),细胞扁平状,长轴与牙面长轴平行,无角化,无上皮钉突。

如受刺激,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向结缔组织。

龈谷(ginggival col):在后牙,颊侧和舌侧龈乳头顶端位置高,在牙邻面接触点下互相连接处低平凹下像山谷,故称龈谷。

由于该处不易清洁,易形成菌斑和牙石,龈谷易受到炎症刺激,牙尖区牙龈炎的发生高于其他部位。

固有牙槽骨(alveolar bone proper):衬于牙槽窝内壁,包绕牙根与牙周膜相邻,为一多孔的骨板,又称筛状板。

神经血管穿行于筛状板小孔。

X线表现为牙周膜外侧的一条白色阻射线,称硬骨板。

是检查牙周组织的重要标志。

束骨(bundle bone):固有牙槽骨由粗大的纤维束作为支架,矿化时呈板层状,与牙槽窝壁平行,所以又称束状骨。

粘膜(oral mucosa):覆盖于口腔表面,前借唇红与皮肤相连;后与咽部黏膜相延续。

基底膜:上皮和固有层之间的膜状结构,上皮钉突和结缔组织乳头交叉镶嵌,厚约1—4um,PAS染色阳性,由透明板、密板、网板组成。

基板:透明板、密板统称为基板,来自上皮基底细胞。

腭皱壁:硬腭前方侧部有粘膜皱襞,称为腭粘膜,其隆起部分由固有层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

福代斯斑(Fordyce spot):口角后方颊黏膜咬合线区,可出现成簇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实质为异位的皮脂腺,称为福代斯斑。

味蕾(taste bud):粘膜上皮内含有的味觉感受器称为味蕾。

舌滤泡:舌根部黏膜表面圆形或卵圆形的小突起,镜下呈淋巴小结。

生发层:基底细胞和相邻的棘层深部细胞有增殖能力,因此称为生发层。

与基底膜呈半桥粒连接。

融合牙:两个正常牙胚由于压力融合,压力发生在钙化之前,冠部融合,压力在牙冠发育之后,根融合,牙本质相通,乳恒牙均可,常见于下颌乳切牙。

双生牙:一个牙胚不完全分开形成,共同的牙根和根管,乳恒均可。

牙阻生:是指超过了正常完全萌出的时间,牙仍在颌骨内未萌出或部分萌出。

龋:一种牙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体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而导致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菌斑:细菌在牙面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由细菌和唾液糖蛋白及细菌胞外多糖等基质构成的薄膜状细菌斑块;是细菌生长的微生态环境,其存在与龋病的发生有着直接联系。

获得性薄膜:又称唾液薄膜,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静止性龋:因周围环境的改变,致使病变趋向静止状态。

呈浅碟状,棕褐色,质地较硬。

根尖周肉芽肿(redicular granuloma):根尖周牙周膜受根管内病原慢性刺激,表现已增生为主的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形成,根尖周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以肉芽组织取代根尖周组织。

龈袋(gingival pocket):又称假性牙周袋,牙槽骨尚无明显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并未丧失,仅仅是牙龈组织由于炎症性增生、肿大,导致龈缘覆盖牙冠而形成的龈袋。

骨上袋(supragingival pocket):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顶的上方,由于牙槽嵴为水平吸收,其高度明显降低,导致骨上袋形成。

骨内袋(intrabony pocket):牙周袋位于牙槽嵴顶下方,牙槽骨在袋的侧方,牙周袋处于牙根面与牙槽骨之间,是由于牙槽骨发生垂直型骨吸收所致。

角化不良:错角化,为上皮的异常角化,是指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溃疡: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而脱落形成凹陷。

按其破坏组织的程度,可分为浅层溃疡和深层溃疡。

白斑: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不能被擦掉白色斑块,也不能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白斑是一个临床病名,不包括组织学含义,属于癌前病变。

尼氏征(Nikolsky)阳性:从表面看似乎为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如加压刺激或摩擦后易形成疱或脱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