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象共舞评课稿
《与象共舞》教学实录及反思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性评估
教学方法多样性
01
采用了讲解、示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先进性
02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加
直观地了解了《与象共舞》的相关内容。
学生参与度
03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
兴趣。
教学内容丰富性
本次教学内容涵盖了《与象共舞》的背景介绍、 舞蹈动作分解、文化内涵探讨等多个方面,内容 充实。
教学重点突出
针对舞蹈动作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重点,进行 了深入的讲解和探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
教学内容安排顺序
从背景介绍到舞蹈动作分解,再到文化内涵探讨 ,教学内容安排顺序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大象的生活习性、特点 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 打下基础。
知识讲解:深入浅出剖析
课文解读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探讨大象的聪明才智和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
重点讲解
深入剖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
互动环节:学生参与度高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象 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 流能力。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
通过模拟与象共舞的场景,让学生 在情境中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 意境,增强其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
启发学生想象
与自然共舞——《与象共舞》教案设计
与自然共舞——《与象共舞》教案设计与自然共舞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不同的动物,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点。
从小让孩子们接触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互动学习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爱护之心。
本文将围绕着教材《与象共舞》进行教案设计,通过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从而与自然共舞。
一、教材展示教师为学生们展示《与象共舞》这本书,并让学生们看图说话。
图书中介绍了大象、狮子、长颈鹿等多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动物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游戏环节1.动物游戏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动物配图,然后请一名学生来到前面,将照片给其他学生看,同学们猜出动物后发出模仿叫声,让其他同学猜出来。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可以更加密切地互动,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知识。
2.野外摄影在户外环境下,让学生使用相机或智能手机拍摄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
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们简单介绍如何使用相机,如何调节光圈、对焦等功能。
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会拍照技巧,还可以让他们更加关注周围的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其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心。
三、课堂交流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们分享一些自己在自然环境中遇到的故事和感受,让学生们生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介绍一些自然环境的问题和危机,如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等,引导学生们关注和了解环保知识,激发他们投身保护环境的行动。
四、拓展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水平,进行拓展知识教学。
比如,根据学生对于动物的喜爱程度,可以介绍动物分类、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或者可以介绍一些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组织等机的工作和意义。
五、结语通过本篇教案的实践,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大自然和动物,激发其爱护自然的意识和行动。
如同教材《与象共舞》中所述,“与自然共舞”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生存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保护自然环境,为未来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邓巍《与象共舞》课堂评价
27、《与象共舞》课堂评价反思评课教师:楚雄师院附小邓薇在5月14日禄丰金山小学开展的云南省国培计划“2017”甘青梅名师工作坊第三次研修活动中,我听了坊员吴春丽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7课《与象共舞》,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围绕她此次教学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朗读感悟文本情感,她的教学活动设计紧扣研究问题来实施教学。
遵循了由词到句,再到篇,体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抓关键词语建立文本的整体形象。
一开课,教师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这几个关键词,通过读一读、找句子再读、师生齐读、质疑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象的形象和泰国的独特风情。
二、抓重点句子,了解写作特点。
课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或揭示主题或点名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句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纲领,让学生以纲代目轻松理解。
教学中,吴老师通过学习活动一:用每一段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从而学习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的方法,从中发现写作的特点:先概述—再分述。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扶到放。
三、抓住典型段落感受“人象合一”理解感悟和深华文本情感,体会人象和谐相处之道。
每一篇课文都由若干段落组成,有些课文有明显的的重点段,抓住重点段精心引导,就可以拨通全篇,也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导,继而进行学法的迁移,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
特别适用于篇幅较长或者略读课文的教学。
教学中,吴老师引导学生紧扣第五段(大象和观众舞之蹈之的画面),通过让学生圈出描写大象跳舞动作的词语、画出描写人象共舞的句子,表演大象跳舞的动作来感受人象共舞时的和谐、友好以及热烈欢快的气氛。
再通过指导感情朗读、谈体会或感受的形式来感悟“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其中,吴老师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已有情感熏陶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把人和象写在一起的不同写法和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在班级内展示交流,进一步深华了文章的情感,真正体会人象合一的境界。
与象共舞评课稿
篇一:《《与象共舞》评课稿》《与象共舞》评课稿轻松流畅,扎实有效——这是我对王老师这堂《与象共舞》课的总体印象。
委婉舒畅的教学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也时常引我入境。
接下来,就王老师的这堂课我谈点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首先,精心铺设,直接引入课前王老师与学生热烈交流了学生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早为学生入情入境做好了铺设。
针对这一环节,我有感于王老师的精心设计,更有感于学生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的精彩呈现。
在这样充分的感情基调上,王老师带领着学生很自然地就走入课文——《与象共舞》,直接介绍此篇为略读课文,读题引入教学。
其次,字词拓展,延伸入课文分组呈现生字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字词句教学。
这样的方式扎实有效,更独具匠心之处还在于第二、三组的词语的认读与拓展教学。
在认读正确的基础之上,王老师话锋一转,便问出看着这四个词语,你感受到了些什么?读了这几个词语,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呢?抛出的一系列问题已超越了单单的字词教学,逐渐拓展延伸至课文内容来理解字词。
这样的教学是要在完全熟悉课文内容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才能侃侃而谈,而学生们的积极踊跃表现就已显示王老师这一环节设计得相当完美。
对此,我也深感佩服!教学继续展开,从学生描述的画面中王老师引导学生质疑这样的画面(大象翩翩起舞,彬彬有礼。
)有没有令你奇怪?令你感觉不可思议呢?打开思维的阀门,学生也开始纷纷质疑,提出自己内心的疑问。
从这一环节,我最能感受到在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及老师主导性的位置。
老师有效的主导是可以形成学生变主体的局面。
顺理成章,王老师就带领着满腹疑问的学生走入课文的朗读教学。
再次,剖析课文,学法指导一个好老师,不是看她交给学生多少量计的知识,而是看她教会她的学生如何学习。
这点上,王老师走在这条好老师的路上。
她引导学生逐段概括自然段大意的方法是循序渐进的,是有张有弛的。
一方面,王老师引导概括出前两个自然段的大意,讲明方法,讲清注意点,然后鼓励学生活学活用,放手让学生自行完成接下来的几个自然段的概括。
评王崧舟课《与象共舞》
奏响语文课堂的和谐乐章——听王崧舟执教《与象共舞》有感两年前,王崧舟老师作客于连江,于是我有幸聆听了那节久负盛名的《长相思》,深为王老师的教学魅力所吸引。
数日前,第三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中,我再睹王老师的教学风采,王老师带着学生《与象共舞》,一曲和谐的乐章在课堂缓缓流淌,令听者为之倾倒——“平淡如水”的序曲且看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齐读课题,检查预习情况,提要求:第一,认读生字词;第二,想假如让你写一篇命题作文该如何写。
再平常不过的开头,竟然出现在这种众人瞩目的大场面?和我脑海中吊人胃口、紧扣心弦的开场白相去甚远。
接着,多媒体出示成语:熟视无睹。
提问:在这个词语中,其实有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视”和“睹”都是看的意思);另外两个字却是相反的(“熟”和“睹”),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接着问:“你还知道哪些带“睹”的成语?(惨不忍睹、睹物伤情、先睹为快、耳闻目睹……)然后多媒体出示和“睹”相关的成语:熟视无睹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让学生齐读,再出示和词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填空:1、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2、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
3、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事儿,你不必惊奇,也不必尴尬。
4、在泰国你(耳闻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抓一个关键词进行教学的场面不少见,但是我们静下心细细咀嚼其中的巧妙之处,一个词牵出学生的相关积累及运用,所填所读的四句话,把它们合在一块正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谓平淡之中见实效。
浑然天成的高潮猜课题“与象共舞”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和大象一起跳舞”,老师肯定并让学生写在课题旁边。
用一句“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与大象跳舞?哪些地方写得很精彩?”引领学生学习重点段第5自然段,同时通过改写的一段话和原文比较,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大象的灵气,文字的节奏美。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与象共舞》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相关语段。 3.理解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
双关作用,扩大命题范围。
4.依托重点语段,感受语言表达的节奏和精确,
体会人和象关系密切、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整节课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超过了 20 分钟,他们 学生学习能 充分地享受着自己是学习主人的快乐;整节课上,所有
变成了引导者、帮助者,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学习伙伴。
且让自己后退几步,再后退几步,这样的课堂才更有生
命意义。Biblioteka 鼻子给人按摩。师:看这就是大象按摩的场景,刚开始有的游客非
常害怕,大象踩着我或伤害到我怎么办呀?你再来读读
这句话来安慰安慰他,告诉他没有必要去担心,大象不
会伤害到他。
王春艳:又读。
师:在这句话里,哪几个词最能说明大象不会伤害
到他们。
王春艳:小心翼翼、轻轻地抚摸、慢慢地
师:你看,就是这么几处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
力分析 学生都站起来参与了问题的设计与讨论,没有一个被甩 掉,这也是一种超越。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有条件可搜集有关泰 国风情的文字资料与图片。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首先要给学生充分 自读的时间,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 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 容,并在字里行间或书旁适当批注,对不懂之处提出问 教学策略选 题。 择与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与象共舞》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与象共舞》
称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
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教案及反思3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教案及反思3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教案及反思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四字词语感受大象的勇猛、温和、聪明而有灵气。
2、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与文化,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着写一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
教学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感受人象之间的和谐融洽。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显示大象图片,这是什么动物?板书象,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看到它,你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庞然大物,巨大无比,力大无穷等)2、板书与象共舞,谁与象共舞?一看到这四个字时,你有什么感觉?可是,真的就有这样的事情,它就发生在我国南面的泰国。
3、简介泰国。
问:你对泰国了解多少?师补充:泰国是一个风光美丽、文化独特的国家。
它素有“万象之国”的美称!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
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末,都要在产象最多的素辇市举行盛大的象节。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泰国,“与象共舞”!二、词语引路,初步感知1、以课件展示如下词语(1)朗读这些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3)咱们给这些词语归归类?大象勇猛的词语:冲锋陷阵、攻城守垒、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大象神态的词语:熟视无睹、不慌不忙、悠闲沉着、晶莹温和;大象动作的词语:小心翼翼、悠然而去、屈膝点头、彬彬有礼、翩翩起舞、舞之蹈之、摇头晃脑、踮脚抬腿;词语朗读指导。
第一组:读出大象的勇猛来。
指读,齐读。
第二组:这样的大象你还害怕吗?读出大象的种种神态,仿佛大象就在眼前。
第三组:读到这些词语,你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词语里面隐含着一幅幅画面,一边读词语,一边想象画面,你就会读出词语含着的意思与感情,现在我们试试,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
现在叫你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大象,你脑中积累的词语是否比刚才更多了。
让语用和情趣共舞——《与象共舞》教学设计及点评
作业 布置 : 师: 作 业单 上有 2 首 诗 。 佟 夜 读 书示 子 } 共 8 首,
我选了其一, ( 观 书有感》 共2 首, 我选了其二。 作为本节
课 的课外 作业 , 请大 家根 据注 释写 出你对 古 诗 的理 解 , 并感 晤其 中蕴含 的道 理 , 再背 诵下 来 。
Y UWENJ I AOXUE
i 9l 。 ' — ■ l
让语用和情趣共舞
— —
《 与 象共舞) ) 教 学设计及点评
⑩ 浙 江 省 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县 吕 山 乡 中心 小 学 邱 利 利
◎浙 江 省 长 兴 县 教 育研 究 中心
暾 学目 枥
沈
莉( 特级教师)
暾 学时间
1 课 时
冲锋陷阵
行礼 谢幕 小 心翼 翼
悠然 而去
用“ 翩翩起舞” 一词来形容大象是否贴切? 于是 , 学生又
带 着 疑 问深 入文 本寻 找理 由,最 后学 生从语 言 文字 中
彬 彬有 礼
翩翩起舞
摇头晃脑
踮脚抬腿
读出了大象轻盈灵活的动作, 读 出了大象灵敏的乐感 , 体会到用“ 翩翩起舞” 来描写大象跳舞是非常合适 的。 高效的教学设计 , 就是要激发学生质疑 , 又促使学生 自 己去解答疑 问, 最后收获学习的乐趣。】
就是鼻子超长、 体形超大的食草动物。随机播放灯片 :
象, 长鼻长 牙 , 南越大 兽 , 三 年 一胎 , 字形像 大象 的
耳 牙 四足之 形 。
阅读描写人象共舞场景的文字 , 并能联系全文 , 感 受泰国人与象特有的亲密和谐。
《与象共舞》评课稿
《与象共舞》评课稿《与象共舞》评课稿一、明信片为线,激活课堂。
涂老师在课前活动中就以猜明信片中的地方,那些充满各国特色的地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也顿时活跃了起来。
而活动一中,也是请学生为泰国设计一张明信片,你会选择那幅画面。
这样的连接非常的自然。
而在最后的练笔,又以明信片为载体,让学生选择一张泰国泼水节的明信片,来写出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
这样就以明信片为线,串起课堂,使整个教学浑然一体。
二、紧绕“交织”,授之以法。
在课堂上,涂老师尝试授以学生方法:课文中交织的描写方法,让生找出写象的句子和写人的句子,去发现交织的写作方法。
并学以致用,展开小组学习活动,选一幅图去发现有没有用交织的方法,并发现这样的好处有什么。
在充分感受了交织写法的魅力之后。
涂老师让孩子也用这样的方法去写一写泰国的泼水节。
这样,既有学法的牵引,又有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运用过程。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就是课上教师为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所追寻的途径。
三、专注阅读,策略引导。
略读课文中,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涂老师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示范。
在活动一中,引导学生通过跳圈法来概括大象的动作。
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也去画一画。
不仅如此,还在初步感受交织写法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鱼骨图,去发现作者将写象和写人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样的活动,能非常直观地展现出这一语言特点。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铸而就的,也不是自然就有的。
正是需要涂老师这样扎扎实实的教,学生一步一步地学。
四、巧扣题眼,深化主题题目《与象共舞》内涵丰富,生动传神,涂老师抓住这个“舞”字这个题眼,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共舞的“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然后由与象共舞引,与书共舞、与碟共舞等等,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绪被调动,内心涌动了“与××”共舞的冲动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五年级下《与象共舞》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与象共舞》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象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象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特点。
3.老师简要介绍大象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老师讲解课文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跟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象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讨论1.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1:课文中的大象有哪些特点?问题2:作者为什么喜欢大象?问题3: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五)课后实践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大象生活场景。
2.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四、课后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生字词掌握较好。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学生表现:学生在课堂讨论环节积极发言,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见解。
但在绘画环节,部分学生的作品较为简单,需要加强指导。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加强对学生绘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五、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象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诗歌《与象共舞》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的基本内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演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心,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感受友爱和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识记诗歌《与象共舞》的内容。
通过课文内容,学生理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小剧场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课文翻译和相关图片。
2. 学习素材:《与象共舞》诗歌原文和翻译,小组合作任务卡。
3. 教学活动准备:小组合作表演需要准备舞台布景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学习的内容,复习上一课的课文《小草》。
提问学生对草的形态、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Step 2: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与象共舞》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幅图片在讲什么故事?我们学习这篇诗歌有什么目的?Step 3:整体阅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整体阅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进行理解课文的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的主旨:让孩子们体验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友爱和团结的力量。
Step4: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学习重点词汇和短语:轻盈、高傲、喂食、罗圈、掌心、整整齐齐、好整以暇等。
Step5: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诗歌内容。
小组合作完成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并准备一段小剧场表演。
每组表演时,其他同学要进行观察并进行评价。
Step6:展示评价(1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察评价,老师也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7:巩固练习(5分钟)提问学生:你觉得课文要表达什么意思?你认为《与象共舞》这篇诗歌有什么启示?五、课后作业1. 回家背诵课文《与象共舞》。
《与象共舞》一等奖说课稿文
《与象共舞》一等奖说课稿文1、《与象共舞》一等奖说课稿文一、说教材解读:《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和谐共处,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本文被编排在五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此外,作为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的选文,对本学期注重培养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句等,要加以复习与巩固。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它的选编要求和学生的情况,特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理解课题的深意,渗透环境保护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领悟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三、说重点难点: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大象的特点,以及大象与人的亲密关系;难点是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有了新课程的明确指导,也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决定采用以“朗读感悟”为主,“情境表演”和“对比阅读”为辅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朗读感悟”即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赏读描写大象的外表、神态、动作以及性格、善于表演等的句段,了解大象的特点,感悟它与人的密切关系。
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下册《与象共舞》评课稿一、指向学情,一课一得这一课,值得学习的点非常多。
描写大象与人亲密无间时的动词传情,先概述再具体分述的构段方式;人格化词语,交织描写,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五年级的课文《珍珠鸟》和《景阳冈》中也有交织的描写,其中《珍珠鸟》一文与本课类似是有所侧重的交织,《景阳冈》中老虎和武松是平均笔墨的交织。
原来课文主题不同,交织的写法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学生而言,交织的不同写法及妙处不经老师点拨,是无法知晓和体会的。
根据核心任务,结合学情,核心任务是“学习并迁移交织的表达方式,体会人象和谐共处的美妙画面”。
二、指向能力,立足发展学习活动阅读能力交流画面,梳理内容解释研读共舞,发现交织重整、评鉴验证画面,迁移写法伸展描写画面,运用写法创意这几个活动分别指向阅读能力的“提炼、重整、评鉴、伸展、创意”。
我们用交织串起了整篇课文的学习,每个活动集情感体验与内容理解,阅读策略与表达策略的运用于一体,形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持续动态的言意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螺旋式的提高。
三、指向课堂,以生为本1、合作-思辨统整我们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孩子们去验证“交织”。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合作中关注了语言,聚焦了思维,在交流中启发多元思考,在对比中深化了思维,语言与思维交互发展,合作,从形同虚设走向了思辨统整。
2、练笔——关注需求我们提供了句式、词语百宝箱和四幅定格的画面,有了这几个支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这个过程我们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课堂——求趣激情1)、明信片创趣:课前谈话时,欣赏异域风情的明信片,课伊始,由“为泰国设计一张明信片”这个话题展开课文的学习,练笔部分,引导学生在明信片上,用交织的写法记录当时谐欢乐的画面。
一张明信片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
2)、语言增趣:我们磨去了啰嗦的话语,增加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趣味性的过渡语,为学生注入了学习的动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与象共舞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与象共舞评课稿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与象共舞》评课稿1《与象共舞》一文是对异国民情风俗的介绍性文章,那么今天孙爱燕老师便带着我们走进了泰国,不仅领会了其中的专门风情,更把握了泰国专门的民情脉动,那确实是——和谐。
本课教学在结构上相当清晰。
一、突破一点,形成一线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不可像精读课文一样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带而过。
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能有效的关心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与象共舞》一课孙老师抓课题为突破口,第一让学生质疑: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如何样的情形?将目标直截了当锁定在第五自然段,通过师生反反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渲染再现那烈火、难忘的场景。
在学生将这一“天地间精妙的奇迹”深深地留在脑海后,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快速理清其他自然段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朗读体验等方式感受人和象的关系。
最后再抓课题质疑: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人和象的紧密关系,什么缘故文章要以“与象共舞”为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畅谈学习感受。
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课题。
二.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在课堂上,孙老师尝试授以学生方法:透过二、三自然段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第四自然段先总起后分述的表达方法,以及全文大量词语的拟人手法等表达出人象共处的和谐景象。
但这些方法的渗透总显得呆板、生硬。
以至整节略读课上仅有学法的牵引,而没有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运用过程。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适应”这应是略读课上教师为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所查找的途径。
细想,尊重编写意图,本课学习可联系上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通过比较学习,从而既了解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更大发挥。
《与象共舞》评课稿(3篇)
《与象共舞》评课稿(3篇)《与象共舞》评课稿(3篇)《与象共舞》评课稿1王老师,著名小学特级教师,我对其早已心仪许久,无奈缘吝一面,只是通过网络观看过他执教的视频。
非常庆幸的是,王老师应邀来到青岛,我有幸得以亲身感受王老师的课堂艺术,遂录感想如下:一、“从容镇定”也是一种理念。
许久以来,我们一直关注着譬如“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之类的教学专业理念,而把“从容镇定”作为教师个人的素质,然而,通过聆听王老师的课,我深深的被王老师挥洒自如、从从容容、不急不躁的魅力打动了,他的语调、神态、动作,都那么舒缓自然,没有牵强附会,没有强迫学习的痕迹。
我就在想:为什么王老师能够如此?思索的答案是,在王老师的心中,只有从容才能彰显对学生的尊重;只有从容才能让学生愿意听其声;只有从容才能感染学生,从而让他们冷静、深入地思考,而不是让学生在浮躁的气氛中,匆忙地、肤浅地应答老师的问题。
是的,“从容镇定”应该作为一种理念,只有从容镇定的老师,才能教出从容镇定的学生,也只有从容镇定的课堂,学生才能深入地思考文本。
二、“无为、无痕、无课”是课堂的最高境界。
王老师曾经说“无为、无痕、无课”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所谓“无为”,是指教师不妄为;所谓“无痕”,是指潜移默化;所谓“无课”,是指少雕琢,追求自然而弱化形式性的东西。
在王老师执教的两节《与象共舞》中,他都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三个特点:从检查预习让学生读成语,到由成语找文中各自然段的中心句,由中心句到重点段的朗读;从课题“共舞”找中心段,从读中心段到延伸到“你愿与谁共舞”等等,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水到渠成,环环相扣,自然舒缓,学生听课的过程不是被牵着鼻子走,而似乎是跟着一个长者在漫步,与其说是听课,不如说是聊天,然而就是在平静的聊天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思维被激活,这真是每个教师都该追求的境界啊!三、“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诫老师们:“教材不过是个例子。
五年级下《与象共舞》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与象共舞》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与象共舞》课堂实录1一、直入课题同学们,欣赏了水上城市威尼斯的迷人风光,今天,我们再进一步走进素有“万象之国”之称的泰国,去感受那里独特的异域风情。
二、初读课文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就是泰国,它在我国的南部,泰国赋有“万象之国”的美称。
就连国家的版图都与大象颇为相似。
你们看,像吗?大象已成为泰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泰国与象共舞吧!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那么多小问号,那快点走进课文中吧。
把书打开,我们初读课文时,不只要读准字音,读对句子,不理解的词还可以互相交流交流,好,开始把。
三、解读课文师: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先看看这些词语,这些词语是要求我们掌握的认读字,我想请一组同学来领读,从这位同学开始,一人一个词。
在这些词语中,哪个字或词容易出错,需要给大家提个醒。
(尴尬:神态不自然。
)那在这些词中,哪位同学还有不理解的词语?芭堤雅是泰国新兴的一个重要旅游海滨度假村地,俗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令人向往吧。
师:词语读的不错,我们再来看题目,当我们看到,知道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提示中提出哪些要求呢?谁来读一下?你看提示中告诉大家要默读课文,默读是有助于我们去考虑问题的,现在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老师建议你们重点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把你感受深的句子在书中划一下,可以写下你的感受,可以和你前后的同学交流交流交流你的体会,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一起去解决。
师:谁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1、为人按摩)生: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
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他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
师:看这就是大象按摩的场景,刚开始有的游客非常害怕,大象踩着我或伤害到我怎么办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来抚慰抚慰他,告诉他没有必要去担心,大象不会伤害到他。
《与象共舞》教案及教学反思
《与象共舞》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
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合作交流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gà)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
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三、品读体验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
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语文:《与象共舞》教学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与反思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读记“悠闲、松弛、尴尬”等词,抓住“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等重点词语学习。
2.过程与方法:快速阅读课文,学习抓中心句,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解题。
这是一篇带星号的文章,是略读课文。
在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学习任务:(1)是预习时读通课文,(2)是收集有关泰国风土人情的资料。
这两个任务不难,但要去做好却有点困难,你们都做了吗?二、初步感受独特风情:1.咱们先来看看这5个新词。
出示新词: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指名读,集体读)2.在课文中,这五个成语都是描写谁的?(都是写大象的。
)3.课文里怎么样来写大象的呢?(填写五个句子,把五个成语填到相应的句子中去)出示句子:1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2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3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4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5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在泰国”,生接句子“大象……)引发质疑:这真是一种独特的风情!这样的风情都发生在哪里?在泰国。
师:问题出来了,是什么问题呢?你有疑问吗?生:泰国的大象和中国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泰国人打仗时怎么都骑着大象?泰国的大象怎么就优雅得像个绅士?……三、抓中心句整体感知:1.那就带着你的问题读读课文,解决我们刚才的问题。
读得时候别忘了读读画画。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前2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3.组织交流,分别概括两段段意。
教学生抓中心句。
概括中心句诀窍。
4.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后3个自然段。
5个自然段,5个中心句,句句写到了大象,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这样被我们一网打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象共舞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老师在进行《与象共舞》教学时,可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小编为五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与象共舞》评课稿,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与象共舞》是对异国民情风俗的介绍性文章。
今天敖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泰国,不仅领略了其中的独特风情,更体会到了泰国人民与大象之间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
本课教学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让课堂气氛显得既浓郁,又轻松。
本课教学设计巧妙,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铺设,直接引入
上课伊始,敖老师出示泰国图片,并且配上了泰国特色的音乐,用简单的话语带领学生走进异国风情。
接着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泰国的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学生入情入境做好了铺设。
针对这一环节,我有感于敖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更有感于学生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的精彩呈现。
在这样充分的感情基础上,敖老师带领着学生很自然地走入课文。
二、巧用成语,初识大象
本课是略读课文,对于生字词不必花过多的时间教学,甚至可以一带而过。
但是,在今天的课堂上,却呈现不一样的教学策略。
首先,敖老师呈现“熟视无睹”等8个成语,开火车朗读,检查预习。
接着,让学生观察,读着这些词语有什么发现——都是描写大象的。
然后老师给学生一个句式“在泰国,()”,让他们选择一个成语来介绍大象。
这样一来,成语的理解就在句子中体现,而不是枯燥地反复强调成语的释义。
而且学生也乐于用这样的方式来介绍大象,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三、巧妙引导,给予方法
语文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也需要阅读方法的掌握。
本节课,敖老师借助“你觉得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怎样?”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引之导之,巧妙地引导学生划出每段的中心句。
引
导学生感知先概括后具体这一表达特点后,又让学生把中心句连起来读一读,谈发现,学生体悟到了还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
这就是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
老师引导巧妙,学生学得轻松、扎实。
四、巧扣题眼,深化主题
题目《与象共舞》内涵丰富,生动传神,敖老师抓住这个“舞”字这个题眼,抛出问题:只有第五自然段写了人们与大象一起跳舞,前四个自然段是不是与题目不照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共舞的“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然后由与象共舞引出与书共舞、与压力共舞、与藏羚羊共舞等等,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绪被调动,内心涌动了“与××”共舞的冲动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五、抓住重点,想象感悟
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敖老师根据课题,抓住“与象共舞”的片段,结合运用想象和抓重点词语的方法,自然体会到“人与象”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平时我们都说,把篇读成段,把段读成句,把句读成词,今天的方法是把字读成画,把画融进文字。
如:看看大象的动作,脑海中想象怎样的画面?大象轻轻地按摩,想象趟在下面的人有什么感觉?这些都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从文字中发现乐趣,品味乐趣。
六、学以致用,模仿写作
在概括段落意思的时候,老师已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意思。
在这一环节,可谓是前后呼应,学以致用。
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润物无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心随文动、得言得法,这样的课堂有谁能不留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