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内容及其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认识新闻通讯,掌握新闻通讯这一体裁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2分钟左右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明确: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着舰前检查准备、指挥调整战机的着舰姿态、成功着舰、欢呼庆祝等环节,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2.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明确: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写作特色,体味爱国主义情感1.读罢文章,我们能清晰明白地了解整个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这都得益于作者对整个着舰过程精彩的描写。

请你从文本的“描写角度”入手分析,说说本文是如何将整个着舰过程写得明确生动的。

明确:(1)正面描写。

作者正面描写了舰载机起飞的准备工作,舰载机下降过程中的姿态调整,成功着舰的详细过程。

正是因为这个完整的正面描写,我们才能如此清晰,如亲临现场看见舰载机起飞并成功着舰的始末。

(2)侧面描写。

全文有许多描写属于侧面描写,如写环境,“海风呼啸,海浪澎湃”,环境描写不仅起着烘托紧张气氛的重要作用,同时侧面突出了舰载机着舰的艰难;又如背景介绍,“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无疑将此次飞行的困难提升到了最大化,让读者们不仅能在正面描写中感知到全过程,更能感知到该过程中的困难与紧张;再如以人物神态、语言描写作映衬,“许多人落泪了”“太让人激动了”等,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着舰成功的喜悦。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思考3:为什么在舰载机着舰之后大家如此欢乐,并且“许多人落泪了”。并结合全文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板块三:导学活动三:比较改写,认识通讯。
通讯作为新闻的一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它与消息有何异同?请小组合作,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活动要求:
①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成通讯与消息不同之处的填空。
②小组合作活动,补充完善。
③请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2、预学;预习字音字词
着陆()桅杆()凛冽()舰艉()浩瀚()
娴熟()默契()镌刻()澎湃()殚精极虑()
三、互学导学
板块一:导学活动一
1、默读课文,圈划并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2、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板块二:导学活动二:探究技法,赏析语言
思考1:思考1:请你从文本的“描写角度”入手分析,说说本文是如何将整个着舰过程写得明确生动的。
相同点
时效性
内容
篇幅
表达方式
结构
消息
通讯
四、练学
课后拓展:如果要把这则通讯改写成消息,请你为它写一个导语。
五、小结
六、课后作业
1、《学习与评价》
2、预习《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师复备
教后反思:
一着惊天海
主备人:审核人:季玉芳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内容及其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认识新闻通讯,掌握新闻通讯这一体裁的基本知识。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通讯的文体 特点。
2、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着惊海天”,是我们辽宁号航空母舰首次战斗机成功首舰的写照,到底是怎样惊海天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感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量。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着惊海天》教案•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学情分析与对策•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目•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录01课程背景与目标《一着惊海天》背景介绍课文背景《一着惊海天》是一篇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文章,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时代背景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我国海军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航母的研制和服役标志着我国海军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学生应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重点语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学习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海军建设的关注和兴趣。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

文章通过描绘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展现了我国海军建设的辉煌成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朗读、默读、讨论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01020304教材分析与处理02教学内容与方法知识点梳理与讲解简要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等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针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读音、词义、用法等。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课文,讲解相关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文背景介绍词汇讲解课文分析写作技巧指导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重点突破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难点解析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第4课《一首惊海天》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首惊海天》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题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时第 1 课时课型讲读课总 1 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的相关知识。

2.能够区分新闻特写和通讯。

3.学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及细节描写等手法。

4.体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5.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1.能够区分新闻特写和通讯。

2.学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及细节描写等手法。

教学难点:1.学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及细节描写等手法。

2.体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课前自学自学活动:一知识链接(一)学生上网搜索歼-15舰载战斗机着舰的视频导入。

二教材自学(一)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分析文章结构,列出结构图。

(三)学生根据通讯知识点分析课文,理解通讯的特点。

(四)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自学质疑:如:我的困难(或问题)是:课上研学一、自学反馈(一)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老师在此基础上做补充。

(二)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老师候课时,运用教学助手上的移动讲台,拍摄学生搜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待展示,自学质疑问题留待解决。

二、聚焦问题(一)学生自学质疑问题:(二)教师提出问题:1.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2.本文都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了解通讯的特点,注意通讯与新闻特写、消息等的区别三、研究分享探究活动:1.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神态和心情。

有何作用?2.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试验是一个复杂的、危险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同成功失败密切相关,作者叙述时,是如何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试简要说明?3.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活动完成方式:合作研究、展示分享、讨论质疑具体措施为:首先各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然后通过教学助手上随机挑人这一工具,挑选个别小组上台展示分享交流结果,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质疑,最后师生互为补充完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

4 一着惊海天同步作业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lǐnliè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jiàn时刻。

……为了这一着.精竭虑多少人无怨无悔今天,,能不激动吗?(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汉字。

lǐnliè() 关jiàn (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舰载.( ) 殚.精竭虑( )(3)根据语意,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 , , ; , ; , ……B.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外教团队对训练的要求很高,即使是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完的拉伸、放松,也都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B.影片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

C.社会上有一小部分人,总是处心积虑....地找机会寻衅闹事,扰乱社会秩序。

D.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上课时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名他都没听到。

3.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夸张)B.她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比喻、拟人)C.“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比喻)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对偶)4.阅读下面的文段,请找出有语病的句子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新华社11月26日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透露了中国第三艘航母的研制。

②6年前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英勇行为在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着惊海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令人震撼的英勇行为?”(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课文中英勇精神的奥秘。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研读课文,理解作者通过描述“一着惊海天”事件,展示我国海军战士英勇顽强、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一着惊海天”的含义、背景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的叙述,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着惊海天》的基本内容、英勇行为的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一着惊海天》讲述了我国海军战士在一次行动中展现出的英勇行为。这种英勇行为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一着惊海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感学生们对海洋文化和探险精神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节奏,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但在细节方面,如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和象征手法的运用,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点,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3.实践活动的组织: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学生们的角色扮演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操作不规范、讨论不深入的问题。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增加对学生的指导,明确活动要求和评价标准。
4.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挑战的情感态度。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们在讨论探险精神时,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品质,他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帮助他们将探险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1.阅读与鉴赏: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培养文学素养;
2.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课文中的记叙顺序和描写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和 Nhomakorabea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挑战的情感态度,通过感悟作者情感,激发学生对海洋文化和探险精神的兴趣;
5.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本次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放松地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课堂纪律方面,仍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课堂秩序井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一着惊海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一着惊海天》这个故事,了解学生对于该故事的了解程度。

二、阅读课文(15分钟)
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2.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三、课堂讨论(15分钟)
1.以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如:你认为故事中的小鱼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小鱼成功地下到了大海?
2.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拓展练习(15分钟)
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题和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勇敢和坚持的短文。

五、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扩展阅读相关故事,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过渡语:时间到,下面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
3、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对照更正。
师明确:
(一)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引起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第二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自学,在检测纸上写答案;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1、过渡语:下面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
师:请看“自学指导”(大屏幕显示)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将答案写在检测纸上。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一)概括文章第3、4两段的内容,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二)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四周人的神态和心情,请扼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1、生自学,在检测纸上写答案;师巡视,了解学情。
七、宣布下课
过渡语:大家认真自学,已经当堂达标,下课!
教后记: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
(一)讲述:好!大家会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继续开展自学竞赛,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引导学生看自学指导:(大屏幕显示)
默读课文,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第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渡语:朗读比赛开始。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
学生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师板书生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4、《一着惊海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4、《一着惊海天》

4、《一着惊天海》导学案第1段——自学质疑(第1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0-3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自学教材(6——9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并在文中标出。

)澎湃..( ) 桅.杆( ) 凛冽.( ) 浩瀚.( )娴.熟( ) 默契.( ) 咆.哮( ) 镌.刻( ) 殚.精竭虑( )镌刻:一丝不苟:惊心动魄:白手起家:殚精竭虑:3、把握基础(5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伟大的悲剧》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一版,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背景介绍:辽宁舰简介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

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

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

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

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

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

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 一着惊海天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2.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3.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

学习重难点1.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2.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二、导学基础知识——写作背景2012年11月23日上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成功进行了歼-15舰载机的着舰训练。

这篇通讯记录的就是552号歼-15战斗机着舰的经过,向读者展现了这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

因保密需要,原文以“××”代替一些具体数据。

三、导读理解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明确:“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明确: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

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的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揣摩文章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4.感受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

【教学重难点】1.明确通讯的特点。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课前导学作者作品.走近作者蔡年迟、蒲海洋,《人民海军报》记者。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在跨越“着舰”“起飞”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获知我国将首次组织舰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从高空目睹了“舰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舰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程见证了我国舰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起飞。

结构图解主旨点睛这则通讯再现了我国舰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展现了宏伟的场面,表现了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了热烈、赤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字音字形桅.杆(wéi)凛冽..(lǐn liè)着.陆(zhuó)浩瀚.(hàn)承载.(zài)坠.毁(zhuì)娴.熟(xián)舰艉.(wěi)湛.蓝(zhàn)咆哮.(xiào)默契.(qì)镌.刻(juān)澎湃..(péng pài)殚.精竭虑(dān)词语释义娴熟:熟练。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 》导学案

《一着惊海天》导学案[本节学情]列出与新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点:新闻的概念、新闻的六要素、新闻的结构上节“检测”环节学情反馈:1.存在问题: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牢靠,运用不够好2.应对措施:做练习题,讲解练习[本节考情]1、课标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作手法.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

2、本节知识点在中考中的题型或呈现:概括新闻标题,导语。

新闻类题的解题技巧[学习目标]1、教学目标问题化:①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②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体现的核心素养: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①新闻六要素是什么?②新闻的结构是什么?如何运用?2、新课导入:“一着惊海天”,是我们辽宁号航空母舰首次战斗机成功首舰的写照,到底是怎样惊海天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感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量。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为辅)①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②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交流①周围人对舰载战斗机的评价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当堂检测(A、B案:A案为基础案,80%学生掌握;B案为提升案)①找出文章的细节描写,并说明其作用?②如果你也在现场,看到此景有何想法?6、点评总结: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预习要求]:搜集辽宁号介绍[板书设计]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课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着惊海天》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成功完成舰载战斗机着舰训练的通讯。

课文通过讲述辽宁舰飞行甲板上官兵们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展现了我国航母战斗群官兵的英勇风貌和高尚品质。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时事政治和国家发展有一定的关注。

但对于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等专业术语以及航母战斗群官兵的工作和品质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感受官兵们的英勇风貌和高尚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等专业术语;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感受官兵们的英勇风貌和高尚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专业术语;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感受官兵们的英勇风貌和高尚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专业术语、人物形象分析等;2.图片资料:收集与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相关的图片资料;3.视频资料:寻找与航母战斗群官兵工作相关的视频资料;4.学习工具:准备课文阅读理解题、人物形象分析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出课文《一着惊海天》。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文学美,培养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本表现力。
3.写作技巧: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的事物和情节,展现深刻的主题。
4.课文背诵: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优美段落,提高语文素养。
5.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一着惊海天》核心素养目标: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的小组在讨论时过于依赖课本内容,缺乏创新思维;有的小组在写作练习中,虽然尝试运用了课文中的写作技巧,但效果并不理想。这让我意识到,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我不仅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过于沉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或者是在小组中缺乏自信。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在小组中的存在感。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例如,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及时,课堂节奏有时把握得不够精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在课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让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第4课《一首惊海天》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首惊海天》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歌中的一个特定景象或修辞手法,探讨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创作一首以海洋为主题的短诗,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诗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一首惊海天》这节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这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对大海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积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大海的赞美。这表明,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阅读了《一首惊海天》,学习了诗歌中描绘大海的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尝试了自己创作诗歌,加深了对海洋文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文学素养,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诗歌的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突破方法:提供写作框架和提示,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进行同伴评价和教师反馈,以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首惊海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看过大海,对大海有什么样的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海的壮丽和诗歌的魅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一着惊海天》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多少年来,航母建设一直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着舰”和“起飞”是航母建设的两道坎,其中着舰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2012年11月23日,备受瞩目的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这艘举世期待的航母就是中国首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辽宁舰。

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现场,去领略一下我们这支精锐军队的风采,去见证让人激动、自豪的“圆梦”时刻吧!【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积累“凛冽、白手起家、殚精竭虑”等词语。

2、品读细节,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气势。

3、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4、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

【作者简介】蔡年迟、蒲海洋均为《人民海军报》记者。

本文是发表在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上的一篇通讯报道,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文体知识】通讯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我们在七年级下册曾学过一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主要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的区别: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通讯是“讲述新闻故事”。

【读音释义】①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②殚(dān)精竭虑:用尽精力,用尽心思。

③镌(juān)刻:雕刻。

④凛冽(lǐn liè):刺骨地寒冷。

⑤浩瀚(hàn):形容水势盛大。

⑥娴(xián)熟:熟练。

⑦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无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导学案(无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着惊海天》导学案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4.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助学资料】1.题目解说:“着(zhuó)”,这里指飞机降落,具体指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着舰是战机降落在舰母上的过程。

题目写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给人带来的震撼,表现出事件的重大意义。

“着”“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画面感强烈,吸引力强。

2.作者简介蔡年迟、蒲海洋,《人民海军报》记者。

3背景资料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

有改动。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舰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从高空中目睹了“舰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

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并在第一时间发回报社,报社第一时间安排上版,在一版以文配图的形式,进行了突出处理。

稿件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

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了转载。

读者认为,此稿抓住了舰载战斗机上舰中最精彩、最关键的一环,回答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是一篇集新闻和史实于一体的佳品,又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

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专门派秘书到报社,指定要刊有此稿的报纸100份,送给老战友们留作收藏。

在第四届解放军新闻奖评选中,稿件以全票通过的形式,被评为一等奖。

舰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舰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的舰母。

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素养目标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

3.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学法指引
通讯的基础知识
1.定义: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2.分类:主要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3.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蔡年迟,湖北浠水人,《人民海军报》记者,先后随我国舰艇编队出访18个国家。

蒲海洋,四川射洪人,《人民海军报》记者。

2.背景简介
2012年11月23日,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记者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程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起飞。

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完成了这篇独家通讯。

3.完成自学结构图
基础夯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hào hàn()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2)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3)发动机的páo xiào()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4)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 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5)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ī sī bù ɡǒu()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6)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bái shǒu qǐ jiā(),一切从零开始。

(7)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dān jīng jié lǜ(),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华灯初上,国家体育场“鸟巢”宛若身披霓裳,在浩瀚
..夜空下熠熠生辉。

B.中国百戏街收集了濒临失传的100多种戏曲,以演出、交流等方式让百姓更加娴熟
..。

C.舒翔是卫检岗位的能手,他要求专班里的每位工作人员务必一丝不苟
....地执行操作规范。

D.两院院士陆元九,年近花甲仍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殚精竭虑
....。

【解析】“娴熟”,熟练,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B.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中国自古就是崇尚简朴、崇尚道德的礼仪之邦。

C.在数字化阅读流行的时代,纸质阅读对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水平,具有数字化阅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D.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精品《醒•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震撼登场,让上海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解析】B.缺少主语,应删掉“让”;C.搭配不当,应把“水平”改为“习惯”;D.成分赘余,应删掉“的感觉”,或在“上海观众”后加上“有”。

素养提升
同学们将在研学期间前往昆虫科学研究所,请你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同学们想为昆虫研究人员写一篇人物通讯,为了完成采访,大家决定从《红星照耀中国》中学习斯诺的采访技巧。

请结合下面的选段,总结两条采访经验。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

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

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1)采访时可以抓住,因为斯诺在采访毛泽东时。

(2)采访时可以关注,因为斯诺在采访毛泽东时。

2.为增加对昆虫的了解,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搜集资料?
名著联读(紧扣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
课文精读
1.文章的主标题《一着惊海天》有何妙处?
2.文章第3、4自然段属于新闻中的什么结构?在文中有何作用?
3.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阅读
东风着陆场再迎航天员凯旋
余建斌奉青玲张艳
4月,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东风着陆场,一望无垠。

16日清晨,东风着陆场,地面分队、机动搜救分队、搜救预备分队纷纷向预设待命点机动。

7时许,伴着螺旋桨旋转发出的轰鸣声,5架直升机成梯次起飞。

“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飞船进入大气层”……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的一声声返回指令,让每一位迎接航天员回家的队员更加全神贯注。

返回舱进入黑障区,天地通信暂时中断。

短短的几分钟,东风指挥大厅内每一双眼睛都紧紧盯着显示大屏。

“返回舱出黑障!”大家松了口气。

飞船沿着预定轨道,正向东风着陆场飞奔而来。

与此同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大厅内,科技人员正在通过测控分队传来的返回舱数据快速计算理论落点,并及时提供至空中、地面分队。

主降落伞打开了!返回舱降落的速度瞬间放缓。

红白相间的巨型降落伞牵着返回舱缓慢降落,宛如花朵盛开在天地之间。

“北京,雄鹰报告:空中分队向返回舱收拢飞行!”指挥机上,首次担任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雄鹰调度主岗的龙坤明下达调度口令。

此次任务中,龙坤明要下达80多条调度指令,这是最令他紧张的一条。

一时间,空中、地面分队全速向着陆点收拢,沉寂的戈壁滩引擎轰鸣、尘土漫天。

“砰!”随着一声巨响,返回舱安全着陆。

直升机第一时间靠近并降落,空中分队队员迅速着手进行现场处置。

国旗手冯毅冲到离返回舱最近的地方,架设底座,旋拧旗杆,展开国旗,一气呵成。

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戈壁上闪亮的风景。

“去年我是开舱手,今年是国旗手。

在着陆现场升起国旗,特别光荣。


“我要准备开舱门了,你们注意安全。

”开舱手苏黎明对着舱内的航天员提醒。

27岁的苏黎明是神舟十二号搜索回收任务的国旗手,如今与“师傅”冯毅互换岗位。

平衡完舱内外气压,舱门被缓缓拉开。

11时5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进行着重力再适应。

不远处,3辆橘色的方舱车格外醒目,它们是首次参与任务特制的医监医保车。

“4月的戈壁滩风沙大,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长,我们专门为航
天员量身定制了医监医保车,航天员将在这里吃到返回地球的第一餐。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航天员医疗救护队队长吴冬惠说。

3位航天员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乘坐升降梯进入“单人单间”的医监医保车,随后,生理数据采集、健康体检、生活护理等依次进行。

“感觉非常良好,向祖国和人民报告,我们圆满完成‘神十三’飞行任务!”翟志刚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

“真的是很开心很开心。

同时我也想跟我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向人群挥动着双手,王亚平脸上绽放着笑容。

“我也实现了飞天梦想,可以自豪地向祖国报到!”叶光富说。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7日,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新闻标题《东风着陆场再迎航天员凯旋》的妙处。

2.请你结合新闻内容,揣摩朗读画波浪线句子时应使用的语气,并简要说明理由。

北京,雄鹰报告:空中分队向返回舱收拢飞行!
3.本篇新闻通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细节描写的作用。

国旗手冯毅冲到离返回舱最近的地方,架设底座,旋拧旗杆,展开国旗,一气呵成。

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戈壁上闪亮的风景。

4.这是一篇振奋人心的新闻通讯,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的内容,谈谈你对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感悟。

【链接材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中国的载人航天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30年来,中国航天员不忘初心,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微写作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微写作。

某校八年级于9月17日召开了以“为梦想而战”为主题的动员大会,请你写一篇通讯报道。

要求:(1)运用准确的动词、恰当的修辞;(2)25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