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论气与血的关系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接洽。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67中医基础理论7-气、血、津液

67中医基础理论7-气、血、津液

c、资助先天之气:宗气为后天生成 之气,具有资助先天之气的重要作 用。 先天责之于肾 元气 气虚 后天责之于脾肺 宗气
3,营气(荣气、营阴、营血)
(1)含义:指行于脉中与血共行具有营 养作用之气。 因其行于脉中,与卫气相对而言属 于阴,故又称为“营阴”。因其富有营 养作用,故又 称之荣气”。因其与血可分 却不可离,故又称“营血”。
(2)生成: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中 的柔和精粹部分。 如《素问· 痹论》:“营者,水谷 之精气 也”。 (3)分布: 分布于脉中,循脉运行 于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 而复始,营周不休。 《素间· 痹论》说:“循脉上下,贯 五脏、络六腑也”。
(4)功能: a、化生血液。《灵枢· 邪客》:“ 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 以为血”。 b、营养全身。《素问· 痹论》:“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 ,洒陈于六腑”。 c、营运血液。营气乃血中之气, 有运血之功。《灵枢· 营卫生会篇》 :“营在脉中……营周不休”。
(4)生理功能:
a、走息道,而行呼吸:与呼吸、语 言、声音有关。 生理:宗气充沛—呼吸徐緩均匀 、 语言清晰、声音洪亮。 病理:宗气不足—呼吸短促微弱 、 语 言不清、发音低微。
b、贯心脉,以行气血:与心搏的强弱 ,气血运行,及肢体寒温及运动能力 有关。 临床上常以“虚里”处(心尖搏动 处)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测知宗气的 盛衰。 生理:宗气充盛—脉搏徐缓,节律 一致,肢体温暖,活动灵活。 病理:宗气不足—脉来躁急,节律不 齐,或微弱无力,四肢不温,活动不 利。
二、津液的代谢(一)津液的生成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五经并行。” 水谷
上 归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中医(专长)医师资
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整理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脏腑经络的盛衰偏倾决定体质的差异,个体体质的差异必然以脏腑为中心,反映出身体诸要素的某些或全部的素质特征。

2.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精的多少优劣是体质差异的根本。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1.先天禀赋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
4.饮食因素
5.劳逸所伤
6.情志因素
7.地理因素
8.疾病针药及其他影响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体质的概念、体质的特点”
2020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经络的生理功能与经络学说的应用”【考点+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1)气机郁滞 概念:指气的流通不畅,甚至阻滞,或气郁
而不散,从而导致某些脏腑, 经络功能障碍的病 理状态。
气滞─气运行不畅而停滞(宜通) 气机郁滞
气郁─气郁结而不得发散(宜散)
形成: 情志不舒,外邪阻遏 痰、食、湿、瘀阻滞 脏腑功能障碍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 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 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 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 、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 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 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 1、肾为生之根 • 2、脾胃为生气之源 • 3、肺为生气之主 •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二、气的分类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先天之精气 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之清气 中气下陷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脉弱无力,或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或内脏下垂。
肝气逆上─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或咯血、吐血、甚则昏厥。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津液的排泄障碍:是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成汗液或尿液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上下溢于肌肤,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常见水饮阻肺、水气凌心,水饮停滞中 形成:情志内郁或闪挫伤,伤及气血,气滞、血瘀同现。 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的状况下,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临床应用:①津液不足时,滋阴+补气; 槁,舌光红干枯,甚则手足蠕动、筋挛肉 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布散,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滞留于某一局部,导致津液不化,水液困阻,或酿痰成 饮之病理状态。 (由于肝藏血,心主血,故血虚病变以心肝两脏多见。 此外,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精”。 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而气和血,气和津液,血和津液在 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概念: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 血瘀气滞─多见心病 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布散,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滞留于某一局部,导致津液不化,水液困阻,或酿痰成 饮之病理状态。 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 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

中医基础理论:气和血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气和血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气和血的关系气属于阳,血属于阴。

气与血的形成,都源于水谷精微和肾精,二者又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而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即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的差别。

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

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功能。

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均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

而从摄入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又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液,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作用。

因此说,气能生血。

考试大网站收集气旺,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

为此,在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证时,常常配合应用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此是气能生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气能行血:血属阴而主静。

血液不能自行,其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如血液的循环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

因此,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迟缓;气滞则血行滞涩不畅,甚则可形成血瘀。

气机逆乱,则血行亦可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

如血随气升,可见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吐血;血随气陷,则可见脘腹坠胀,甚则下血、崩漏等。

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经常配合使用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方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此是气能行血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气能摄血:摄血,是气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

血液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于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如气虚,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

其治疗往往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以上三个方面(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对血的作用,可概括为“气为血帅”。

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是指血不仅是化生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与脏腑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与脏腑

CHAPTER 04
中医治病原理
调气活血
调气
调节人体气机,使气机通畅,气 行则血行,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活血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使 血液流通,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
综合调理
调气活血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 段之一,通过调节人体气机和血液 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调理脏腑
01
02
03
调理肝腑
通过调节肝脏功能,达到 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平 衡阴阳的目的。
调理脾胃
通过调节脾胃功能,达到 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调 理气血的目的。
调理肾脏
通过调节肾脏功能,达到 补肾益精、强身健体的目 的。
综合调理
中医治病强调整体观念和综合调理, 通过对人体气血和脏腑的综合调理, 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 中药、针灸、推拿等,这些方法都可 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运用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互影响
气和血之间相互影响,气可以生血、 行血、摄血,血可以载气、化气。
CHAPTER 02
中医对脏腑的认识
五脏的概念与功能

主疏泄,主藏血,主要功能是 调节气机、促进血液运行和贮 藏血液。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 要功能是呼吸、调节气机、宣 发和肃降。

主血脉,主神志,为五脏六腑 之大主,主要功能是血脉运行 和统领全身脏腑生理活动。
CHAPTER 03
气血与脏腑的关系
气血对脏腑的影响
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充盈,则脏腑功能正常发挥;气血不足或瘀滞,则脏腑功能减弱或失调。
气血的流动与分布影响脏腑功能
气血在体内的流动和分布对脏腑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如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心悸 、气短等症状。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第八单元气、血、津液第一节气一、人体之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1.来源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并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2.气的生成(1)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化生元气。

(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相合,接受容纳饮食,腐熟运化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之气。

(3)肺为生气之主:肺为清虚之脏,主司呼吸,吸清呼浊,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

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人体体温的恒定,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气的温煦作用;血和津液在体内不停地运行,也依赖气的温煦和调节,故古人说“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如果体内气虚,温煦作用失常,便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津液凝聚等病变。

3.防御作用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

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体现的,故《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B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C 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D 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答案:A解析: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A 向上的B 温暖的C 明亮的D 静止的答案:D解析:阴的属性一般为静止、内守、下降、寒冷、晦暗等;阳的属性则为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等。

3、五脏中主神志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A解析:心主神志,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正常。

4、以下哪种脉象主虚证()A 浮脉B 沉脉C 细脉D 实脉答案:C解析:细脉多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

5、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B 寒邪C 暑邪D 湿邪答案:B解析: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易导致疼痛。

6、人体之气的运动形式不包括()A 升B 降C 出D 聚答案:D解析:人体之气的运动形式包括升、降、出、入。

7、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A 心B 肝C 脾答案:C解析: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

8、下列哪项不是津液的生理功能()A 滋润濡养B 化生血液C 调节阴阳D 排泄废物答案:D解析:津液的生理功能包括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等;排泄废物主要是尿液的功能。

9、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 奇经八脉B 十二经脉C 十五别络D 十二经筋答案:B解析: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10、以下哪项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A 疼痛固定不移B 出血色紫暗C 肿块质地坚硬D 病情缠绵难愈答案:C解析:肿块质地坚硬一般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

11、以下关于五行相生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木生火B 火生土C 土生金D 金生水答案:D解析: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一节精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哲学含义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的概念,滥觞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中的“精气说”。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在气的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范畴规定为精、精气,提出了精气说,认为精气是最细微而能变化的气,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来源。

《管子》精气说中的精、精气与气一元论的气范畴的含义同义。

精、精气即是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精微物质,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

精气说是一种接近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精的医学含义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

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

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

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

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5.精指人体正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

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气血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对中医诊断、治疗和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气和血的概念、功能、相互关系等方面出发,探讨中医气血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气的概念与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被视为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基础,也是组织和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以无形的形态存在于人体内外,包括天地之气、营卫之气以及后天之气等。

其中,后天之气是人体通过呼吸、饮食吸收而获得的气。

气的功能主要包括推动血液循环、温养脏腑、促进新陈代谢等。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源,也是体内各脏腑功能的保证。

正常的气机运行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而气机不畅则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疾病。

二、血的概念与功能血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气的物质基础,在体内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于血管中。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滋养身体组织、运送养分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等功能。

血的生成主要依靠脾胃的运化和肾的滋养。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将后天之气和饮食精微转化为血液;肾藏精,为生血之源。

血液如果不足或者循环不畅,就容易导致人体气血失衡,引发各种疾病。

三、气血的相互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二者密切相关,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气的运行主要依赖于血液的滋养,而血液的运行则需要气的推动。

气血失调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比如,气虚血瘀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引发疲乏乏力、脸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气血亏虚会导致血糖降低、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调节气血的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四、调养气血的方法中医通过调节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来调养气血平衡。

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富含养血气的食物,如红枣、黑芝麻、瘦肉等。

起居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也对调养气血非常有益。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

中医还有一些特殊的调理方法,如针灸、推拿等,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来平衡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属于阳,⾎属于阴,⽓与⾎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的关系。

⽓对于⾎,具有温煦、推动、化⽣和统摄的作⽤。

⾎对于⽓,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

故⽓的虚衰或升降出⼊失常,则必然影响及⾎。

同样,⾎的亏耗或功能失调,则亦必影响及⽓。

[举例说明]故临床上⽓⾎互根、互⽤功能的失调,主要表现于⽓滞⾎瘀、⽓不摄⾎、⽓随⾎脱、⽓⾎两虚、⽓⾎失和、不荣经脉等⼏⽅⾯。

兹分述之: ⽓滞⾎瘀 概念:⽓滞⾎瘀,是指由于⽓的运⾏郁滞不畅,以致⾎液运⾏障碍,继⽽出现⾎瘀的病理状态。

形成:⽓滞⾎瘀,多由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机阻滞⽽致⾎瘀;或因,闪挫外伤等因素,伤及⽓⾎,因⽽⽓滞和⾎瘀同时形成等所致。

表现:⽓滞⾎瘀病变与肝的⽣理功能失调关系极为密切。

[原因]⽓为⾎之帅,⾎为⽓之母,⽓⾏则⾎⾏,⽓滞则⾎凝。

⽓滞⾎瘀,或使经脉瘀阻⽽不通,或瘀⾎结聚⽽成形,故多见疼痛,瘀斑,以及瘕聚,癥积等病证。

⽓不摄⾎ 概念:⽓不摄⾎,主要指⽓虚不⾜,统摄⾎液循⾏的功能减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从⽽导致各种失⾎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于久病伤脾,脾⽓虚损,中⽓不⾜,统摄⽆权所致。

表现:⽓虚不能摄⾎,主要表现在⽓虚下陷及统摄⽆权,⾎离经隧两⽅⾯:其中因⽓虚下陷,⽽致⾎从下逸者,则⼜称⾎随⽓陷。

⾎随⽓陷,统摄⽆权,则⾎易从下部逸出,可见便⾎、尿⾎及妇⼥崩漏等症。

若⽓虚统摄⽆权,⾎离经隧⽽逸于脉外,渗于肌腠,则可见⽪下出⾎或紫斑。

⽓随⾎脱概念:⽓随⾎脱,指在⼤量出⾎的同时或过后,⽓随⾎液的流失⽽脱散,从⽽形成⽓⾎两虚或⽓⾎并脱的病理状态。

形成:⽓随⾎脱,多由外伤失⾎,或妇⼥崩中,或产后⼤出⾎等因素所致。

表现:⾎为⽓之载体,⾎脱则⽓失其附载,故⽓亦随之暴脱⽽亡失。

⽓脱则阳亡,不能考,试⼤站收集温煦固摄肌表,则见冷汗淋漓;阳⽓虚衰不达四末,故四肢厥冷;⽓⾎两脱,不能上荣头⽬,清窍失养,故见晕厥;⾎脉失于⽓⾎之充盈与⿎动,故脉见芤象,或见沉细⽽微。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第五单元精、气、血、津液细目一:精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的概念与古代哲学中的精概念有严格的区别:人体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古代哲学的精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

2.人体之精的功能①繁衍生命②濡养作用③化血作用④化气作用⑤化神作用3.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细目二:气1.人体之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人体之气的生成①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水谷之气:水谷之精化生后天之气(宗气)J I清气:来源于自然界②与气生成的相关脏腑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1)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气运动的意义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

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具体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

一般规律: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气机失调”。

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

(2)气化的概念和形式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形式: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五)肺与脾
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气 的 生 成
主气 生气 ——主 主 ——主 主 气 成 气 生 气
津 液 代 谢
主 主 ——布 布 液—— 液 输 津液输布 代谢
病理: 病理:
脾虚——食少,腹胀,便溏,肢倦 食少,腹胀,便溏, 脾虚 食少 气虚 肺弱——面白,少气,咳喘 面白,少气, 肺弱 面白 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 脾为生痰之源 水不化津, 水不化津 湿滞 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 痰浊停肺, 肺为贮痰之器 痰浊停肺 水湿痰饮 脾肺虚弱
肺与大肠
肺司呼吸,主行水 肺司呼吸,主行水——有赖大肠通畅 有赖大肠通畅 生理 大肠主传导,主津 大肠主传导,主津——有赖肺气下降 有赖肺气下降 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降 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降——胸满气急喘咳 胸满气急喘咳 肺津不降,传导失职 便秘, 肺津不降,传导失职——便秘,干结 便秘 病理 肺虚推动无力——气虚便秘,大便艰涩不行 气虚便秘, 肺虚推动无力 气虚便秘 气虚不固,清浊混杂而下 气虚不固,清浊混杂而下——大便溏泄 大便溏泄
相互资生
肝主疏泄——能制约肾之闭藏 能制约肾之闭藏 肝主疏泄 藏泄互用 肾主闭藏——能制约肝之疏泄 能制约肝之疏泄 肾主闭藏 互滋互制 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 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 相互制约, 相互制约,相互为用

理:
肝阳失养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甚则化风
肾阴不足累及肝阴——水不涵木 水不涵木 肾阴不足累及肝阴 肝阳上亢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 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 饮食 口 胃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血的功能 失调
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 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或
惊悸,失眠,多梦或烦躁,恍惚, 甚至昏迷等。
面色萎黄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 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分类 质地 分 布
津 清稀 肌表、孔窍、血脉
(二)温煦作用 1、含义:气对机体的温暖、熏蒸作用,这种作 用是通过阳气而实现的。 2、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
维持肝脏经络的生理活动 维持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
四、气的生理功能
(三)防御作用
1、含义:气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
2、作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邪正交争,驱邪外出 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气血津液学说是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 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
第一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运动 三、 气的功能 四、 气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功能
一、气的基本概念
哲学——构成世界的本源,运动着的客观存在——抽象

人体之气(人气)
医学 —————— 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气血津液系统之气
(一)气的含义: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二)人体之气的存在形式:
1、气聚而成形者——人的形体,如脏腑、肢体、官窍等。 2、弥漫而流动不息者——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二、气的生成
(一)气的来源
先天精气 —— 父母之精气
后天精气
呼吸之清气 水谷之精气
人体之气
(二)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五脏系 肺—自然界之清气 统综合
宗气
(2)分布:积于胸中 其上者—出于肺,循喉咙,走息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论气与血的关系血与气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以及肾中精气不断地补充,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神的主宰下,二者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关系,特别是在生成、运行、输布等方面关系密切。

血与气之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个方面。

一、气与血之关系《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亦云:“中焦受气之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明代龚延贤《寿世保元·卷一·血气论》云:“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血气。

所以得全性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乃人身之根本乎……盖气者,血之帅也。

”中医学中的“气”与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精气”学说一脉相承,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

而《黄帝内经》则阐明了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和脏腑生理活动功能的本质:一是指单纯的物质,即构成人体结构形态的精微物质,如“在天为气”,“气合而有形”,“水谷之气”等;二是侧重于机体功用,为脏腑和经脉之气的“心气”、“肺气”、“脾气”、“肝气”、“肾气”、“胃气”和“经气”等。

“血”是指在心气推动下循行于脉道中的赤色液体。

气与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人身充满了气血。

气与血之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其中包含着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方面的意义。

在病理变化上主要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痪、气不摄血、气随血脱等表现。

1、气能生血《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灵枢·痈疽》亦云:“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骨,而渗孙络,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能生血血能生气》云:“所谓气生血者,即西医所谓化学中事也。

人身有一种气,其性情功力能鼓动人身之血,由一丝一缕,化至十百千万,气之力止,而后血之数止焉。

常见人之少气者,及因病伤气者,面色络色必淡,未尝有失血之症也,以其气力已怯,不能鼓化血汁耳!此一种气,即荣气也,发源于心,取资于脾胃,故曰心生血,脾统血。

非心脾之体能生血、统血也,以其脏气之化力能如此也。

”张璐《张氏医通·诸血门》云:“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近代陆晋笙《景景室医稿杂存》云:“其气所化,宗气、营、卫,分而为三。

由是化津、化液、化精、化血,精复化气,以奉养生身。

”气能生血,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血生成的动力。

血生成的来源,主要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产生的营气与津液,经过气及气化这样一个生理过程而成为血;其次,脏腑之气可以化生为血。

从摄入的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从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其中每一个转化过程都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而气的运动变化又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的。

气的运动变化能力旺盛,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的运动变化能力减弱,则脏腑功能活动衰退,化生血的功能亦弱。

故有“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气旺则血生,气虚则血衰”之谓。

此外,由于血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使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气的作用。

临床所见,在正常情况下,如脾气旺盛健运,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心血和肝血充盈,表现于外则面色红润,两目视野清晰;若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则化血无源,而导致心血虚或肝血虚,表现于外则面色不华,两目无神,视物昏花,气短乏力,心悸等。

基于以上理论,在治疗方面,则有“补血应兼补气,补血应兼理气”;“血虚从气论治,血脱从气论治”等治则。

血虚证从气论治,主要是补气与理气两大方面。

补血应兼补气,是因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气为阳,血为阴,阳生阴长,补阳则能助阴;二是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能载血,气能运血,气旺则血足,气行则血行。

故治疗血虚证,除养血补血外,养心气,健脾气,疏肝气,补肾气也十分重要。

“补血应兼理气”,是因为补血之品多滋腻碍胃,特别对脾胃虚弱者,更有影响,服用滋补药后,常可引起食少纳滞,腹胀便稀等症状,故而补血同时,应注意理气和胃。

可在补血方中,酌加陈皮、木香、砂仁等醒脾和胃理气之品,以防滋腻碍胃。

2、气能行血《灵枢·经脉》云:“手少阴气厥,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

”唐代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云:“气行乃血流。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吐血》云:“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

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

”“阴阳水火气血论”项下亦云:“运血者,即是气。

”气能行血,是指气的推动作用是血循行的动力。

气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动血行,如宗气;另一方面又可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血液运行。

气对血的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和肝气的疏泄上。

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血外,血在脉中流行,实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

故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故有“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滞”;“气滞则血瘀,气逆则血乱”之谓。

临证所见,气的功能障碍,如气虚或气滞、气逆,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或见血瘀、血涌于上等。

若心气虚,心阳不振,鼓动无力,可出现心血瘀阻,左胸刺痛;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引起肝经血瘀,两胁刺痛,甚或症瘕积聚,或妇女经闭腹痛;若肝气上逆,则血随气涌,而见面目红赤,头晕头胀等。

因此,治疗血瘀证时不仅要采用活血化痛之法,更应辨其不同病因,而分别配用补气、行气、破气、降逆等药物,或补气活血,或理气活血。

以达治本之目的,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3、气能摄血《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

”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治血证必须调气》云:“盖血随气行,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用药宜忌论》云:“降其肺气,顺其肾气,纳其肾气,气下则血下,血止而气亦平复。

”张乃修《张幸青医案》云:“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不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丽焉;非气不足以统血也,卫气所到之处,则血无不统焉。

气为血帅故也。

”气能摄血,是指气对血的统摄作用。

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外。

气的固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环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其中以脾气的统摄为主,肝气的藏血辅助,共同完成这一生理过程。

脾气为血运行上下之总枢,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肤,所谓居中央而畅四方,血即随之运行不息。

脾气能升、能举,固摄有形之血不致下陷;肝气疏泄,调节血液流量之分配,保证血流的动态平衡,亦有利于藏摄血液不致上逆。

气之乖逆,可使血液不循常道,则有脱陷妄行之虞。

故有“气迫则血走,气逆则血乱”;“气虚则血脱,气充则血止”之谓。

临证所见,如脾气虚不能摄血,则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可见出血之候,故治疗时必须采用补气摄血之法,方能达到止血之目的。

若大量失血,酿成气随血脱之危候者,其治疗重点是“血脱者固气”的固气与补血法。

由于气能生血行血,又能摄血;气足则血得生养,气旺则出血得止,气行通畅则血行无碍,有利于生血与固脱,故血脱证治气尤为重要,当急用大剂独参汤(《十药神书》)补气摄血,以气充而血止。

二、血与气之关系《灵枢·营卫生会》云:“营行脉中。

”指营气存在于血脉之中。

宋代杨士壕《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总论》云:“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达病源。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论半身不遂在左属血在右属气》云:“人之气血,周流于身,气如素餐,血如波澜,气为血行,血为气配,阴阳相维,循环无端……夫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

血与气原相维,而何有左右之分……果属血虚,亦当补气,以气有生血之功;果属气虚,亦当养血,以血有和气之力。

”清代张乃修《张幸青医案》云:“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不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丽焉。

”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气血原本》云:“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

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

午半阴生,阴生则降,则为肺金。

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

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

肝木即肾水之己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

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

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血之与气,一阳一阴,互生互化,相互维系。

血与气之关系,可概括为“血为气之母”,其中包含着血能化气,血能载气,血气并重三方面的意义。

在病理变化上主要有血虚则气虚、血脱则气散,血瘀则气滞等表现。

1、血能化气《灵枢·营卫生会》云:“营气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

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素问·调经论》云:“气之所并为血虚,学之所并为气虚。

”元代滑寿《难经本义》云:“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

”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诸血门》云:“血之在身,有阴有阳……阴者,居于经络,专守脏腑,滋养神气。

”陈士铎《石室秘录·敛治法》云:“血乃有形之物,气为无形之化,有形不能速生,而无形实能先得,况有形之物,必从无形中生之。

气无形,始能生血有形之物,补气正所以补血,生气正所以生血也。

”血能化气,亦称血能养气。

是指血能够充养人体之气,使气保持旺盛。

人体之中,气属阳,无形主动,主温煦;血属阴,有形主静,主濡养。

气中有血,血中有气,阴阳互根,互生互化。

血之所以能够化气,一方面是气附于血而存在,而血之循环流布周身,能够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以维持气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与气生成有关的肺、脾、肾等脏,也需要得到血的滋养,才能不断地化生人体之气。

所以,气离不开血的营养,只有血液充盈,气得以养,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反之,血气不和,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

故有“血足则气旺,血盛则气盛”;“血虚则气衰,血脱气亦脱”之谓。

临证所见,如久病血虚的患者,多伴有气虚之表现,故在治疗时常补血益气之品同用,以期气血双补,阴阳并调。

若妇人因气虚所致的月经量少或经闭,在治疗时除补气之外,多加用补血之品,以血盛气充,病体得康。

2、血能载气《素问·调经论》云:“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清代吴澄《不居集·血症例方》云:“血者气之守,气者血之卫,相偶而不相离者也,”唐容川《血证论·阴阳火气血论》云:“守气者即是血。

”亦云:“载气者,血也。

”在其《本草问答·论降气药》中亦云:“血为气所宅,旋复代赭石汤止噫气者,正是行血以降其气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能生血血能藏气》云:“所谓血藏气者,气之性情剽悍滑疾,行而不止,散而不聚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