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气血失调
第七章 发病--本科《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发病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基础理论。
人体的生命过程,自始至终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体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的协调平衡,也维持着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维持着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
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机能失常或心理障碍,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若环境的影响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失常,难以适应环境的剧烈或持久的变化,如剧烈的气候变化蕴生病邪侵人,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等,超越了人体自身的防御和适应调节能力,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疾病的发生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机体自身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
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发病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的,机体自身的失调易导致外在致病因素的侵袭,而外在致病因素侵人之后,又导致或加重机体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在发病机理方面,《内经》提出了“外内合邪”的发病观。
“外内合邪”,出自《素问·咳论》,是指外邪合内伤而侵人发病。
如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所说:“然必内有所伤,然后外邪得以入之。
”《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及《灵枢·百病始生》的“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为中医学“外内合邪”的发病学说奠定了基础。
《内经》以后,历代医家既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是对《内经》“外内合邪”发病观的拓展。
如《金匮要略》既云“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又说“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诸病源候论·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所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强调了邪气的重要性;《温疫论》指出“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又充分说明了人体正气不足,是病邪侵入和发病的内在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疾病传变考点解读
《中医基础理论》疾病传变考点解读疾病传变,是指病变部位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传递转移,以及疾病性质的转化和改变。
从本质上讲,传变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层次上机体阴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代谢失调等病理矛盾的复杂联系和变化,是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衔接、重叠和转化,反映了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演变发展规律。
传变的形式病疾的传变,不外两种形式:一是病位传变,二是病性转化。
病位传变病位,指疾病发生的部位或场所。
病位传变,是指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变部位发生相对转移和变化的病理过程。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脏腑经络、肢体官窍,以及精、气、血、津液等,都可以成为病变所在的部位,但不同类别的疾病或具体的病症,各有其不同的病位转变规律。
从总体上讲,病位传变涉及病邪的表里出入和具体病变部位的传递转移等。
一般而言,外感病发于表,其病位主要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或里病出表,故外感病的主要传变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表邪入里后也可引起内脏之间的传变。
内伤病起于脏腑,常由有病脏器波及其他脏腑,故其传变形式主要是内脏之间的传变,也常见脏腑与经络、内脏与形体之间的传变。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证时运用动态的观点对待疾病,在疾病已发而未深,微而未甚之时,便能见微知著,掌握病变发展的趋势,从而抓住最佳时机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将疾病治愈在初期阶段。
(1)表里出入:又称表里传变、内外传变,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正气与之抗争所出现的表邪入里或里病出表的病理过程,反映了病变部位的深浅,标志着病理变化的趋势。
表与里相对而言,所指部位并非固定不变。
从整体而言,皮肤、毛窍、肌肉为表,脏腑、骨髓等组织器官为里;以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以脏与腑相对而言,腑为表,脏为里;就经络而言,三阳经为表,三阴经为里;在三阳之中,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
但作为辨证纲领的表证与里证,一般指肌肤和脏腑而言。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2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2附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二(A2)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计3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诸病源候论》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A.向上的B.温暖的C.无形的D.下降的E.明亮的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A.水B.木C.土D.金E.火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E.火与水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A.相乘B.相侮C.相生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A.益火补土法B.培土生金法C.泻南补北法D.金水相生法E.滋水涵木法10.“水火既济”是指()A.心肾关系B.心脾关系C.肝肾关系D.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中介作用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A.十五别络B.胃之大络C.浮络D.皮部E.孙络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A.心B.肝C.肺D.肾E.脾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D.冲脉为血海E.胃为水谷之海16.“以升为健”的脏是()A.肺B.肾C.脾D.小肠E.肝17.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A.失血伤津B.失血伤气C.失血伤营D.失血伤精E.失血伤脉1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A.基本动力B.助心行血C.推动作用D.调节作用E.贮存血液19.胆属于()A.脏B.腑C.奇恒之腑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2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E.背部21.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A.肾阴为五脏阴气之本B.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C.先天之精生后天之精D.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E.肾气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化气E.津能载气23.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A.外感性B.相兼性C.地区性D.季节性E.转化性24.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A.寒邪B.暑邪C.湿邪D.瘀血E.寒邪25.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A.喜B.恐C.悲D.惊E.怒26.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A.邪正盛衰B.气血失常C.阴阳失调D.津液代谢失常E.以上都不是27.阴盛格阳属于()A.实寒证B.虚热证C.真寒假热证D.真热假寒证E.寒热错杂28.阳热体质患者,受风着凉,出现热性证候,其机理主要与下述何项有关()A.外邪性质B.地域因素C.情志因素D.体质因素E.气质特点29.“大实有羸状”的疾病本质属于()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实转为虚D.因虚致实E.真实假虚30.具有闭阻不通症状的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攻补兼施二、多项选择题(31~36题,每题2分,共12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医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独特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从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内容、特点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展开介绍,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学的核心理念。
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指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是研究和认识中医学的根本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辩证论治、经络穴位、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内容,贯穿于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个方面。
内容1.中医基本理论–《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五脏六腑2.辩证论治–辩证分类–辨证施治3.经络穴位–经络系统–主要穴位及作用4.阴阳五行–阴阳学说–五行生克5.气血津液–气血的作用–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 -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和舌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统一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 强调预防:中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也是中医临床和科研的重要支撑。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升诊断治疗水平。
结语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医的独特魅力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造福人类身体健康。
病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单元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单元讲义2病因三、七情内伤(一)七情与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正常的生理调节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由于其病由内生,且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因此称“内伤七情”。
如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1.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喜怒思忧恐,称为“五志”。
2.脏腑气血变化,影响情志变化如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三)七情内伤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一是不同情志刺激对各脏有不同影响:如怒伤肝、喜伤心、思忧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二是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如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三是情志所伤,影响脏腑关系,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肝胃不和等病证。
心神受碍方可累及其他脏腑。
常犯脾胃,可出现肝脾不调、四是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如郁怒伤肝,肝经气郁,可见两胁胀满,善太息等症;或气滞血瘀,可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癥瘕等病证。
又如思虑劳神过度,则伤心脾,可导致气血两虚,而见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病证。
此外,情志内伤,还可郁久化火,可导致阴虚火旺病证,或引发湿、食、痰诸郁为病。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可见气逆上攻,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故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方面。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易错整理
1.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位、病因、病性及邪正关系。
2.同病异治: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
3.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中,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相同或相近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
4.气化: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
气化包括物质之间的转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特指脏腑的气化功能,即肾、膀胱、三焦的气化功能。
5.气机:气的运动。
6.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7.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这是“物极”的结果。
阴阳转化既可表现为“渐变”形式,亦可表现为“突变”的形式。
8.阴阳平衡:即指阴阳处于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的盛衰变化(消长变化)而达到在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为阴阳平衡。
9.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即相反;阴阳的制约,即属性相反的阴阳表现出互相拮抗,互相抑制。
阴阳的对立导致阴阳的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的结果使阴阳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中。
10.阴病治阳:对阳虚阴盛的虚寒之证,治以温阳抑阴之法。
11.阳病治阴:对阴虚阳盛的虚热之证,治以滋阴清热之法。
12.阳中求阴:肾阴虚的病证,在补阴的同时,适当加入补阳的药物,意在阳中求阴。
13.阴中求阳:肾阳虚的病证,在补阳的同时,适当加入补阴的药物,意在阴中求阳。
14.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泻南补北:即泻心火补肾水。
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的心肾不交证。
心火偏亢为主者,重在泻南,肾水不足为主者,重在补北。
16.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化生、变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调和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调和气血调和气血: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
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
祖国医学认为,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和固摄之功。
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
故治疗时必以调气为要,而调气之法众多,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流而散之”。
推而广之,则寒之、热之,乃至按摩、针灸、饮食等均属于调气之列。
气病之治则,概而言之,即: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气虚则补:气虚系指元气亏乏,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变化。
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主要是补脾肺之气,而尤以培补中气为重: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
故气虚之极,又要从补肾人手。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互根互用,故补气又常与补血相结合: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故在极度气虚时又当与补阳同用。
补气药易于壅滞,一般情况下,痰湿内盛者,不宜使用,但必要时可补气与化痰、祛湿兼施。
又有气虚不运而生胀满者,用塞因塞用之法,亦应稍佐理气之品。
气滞则疏: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多因情志失调,或痰湿食积、瘀血等停聚于内,影响气的流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从而引起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
故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
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因为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小肠大肠主泌别传导功能有关,故气滞多与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则气滞。
病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十二单元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十二单元讲义2病机三、精、气、血失常(一)精的失常1.精虚概念:是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亏耗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过劳伤肾,或由于脏腑精亏,日久累及于肾等所致。
表现:肾精不足,则可见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或遗精早泄,精神萎顿,耳鸣健忘,以及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
水谷之精不足,则可见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头昏目眩,疲倦乏力等症。
2.精瘀概念:指男子精液阻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房劳过度,忍精不泄,或少年手淫,或日久不交,或惊恐伤肾,或瘀血、败精、湿热瘀阻,或手术所伤等所致。
若肾气虚而推动无力,或肝气郁结而疏泄失职,亦可致精泄不畅而成瘀。
表现:主要为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并伴有精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坠、精索小核硬结如串珠,以及腰痛、头晕等症。
(二)气的失常包括气虚、气机失调(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1.气虚概念:指元气耗损,周身之气不足及功能减弱,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气生成不足;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复等所致。
表现:全身性气虚,可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
偏于元气虚,则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
偏于宗气虚,则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
2.气滞概念:即气机郁滞,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遏气机;或外邪内犯,抑遏气机;或因脏腑功能障碍而气机郁滞;或因气虚运行无力而郁滞等所致。
表现:气滞于某一局部,可见胀满、疼痛之症,甚则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
气滞亦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如肺气壅滞,可见胸闷,喘咳;肝郁气滞,可见胁肋胀满,少腹胀痛;脾胃气滞,可见纳呆,脘腹胀痛;胃肠气滞,则可见腹胀而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而舒。
《中医基础理论》作业1-11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作业1-11答题XXX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业1答题远程教育2010-01-06 15:31:22阅读443评论4字号:大中小订阅A型题:1.被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B.XXX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3.被称为“滋阴派”的医家是:D.XXX4.《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疾病病情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其病“安”的时间是:B.昼5.《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C.长夏6.有机整体的“主宰”是:B.心7.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E.XXX8.有机整体的“中心”是:C.五脏9.中医学“证”的概念是: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10.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C.风寒感冒1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12.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D.《诸病源候论》13.《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风疟”的季节是:D.春季14.奠基中医辨证论治基础的著作是:B.《伤寒杂病论》15.以下表述中属于症的是:E.恶寒16.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哪一部著作的成书:A.《黄帝内经》B型题:17.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A.XXX18.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D.XXX19.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C.XXX20.称为“滋阴派”的医家是:D.XXX21.《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不同季节多发病不同,春是:A.善病鼽衄22.《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分歧季节多发病分歧,冬是:E.善病痹厥23.《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疾病减轻的工夫是:D.XXX24.《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疾病最重的时间是:E.夜25.有机整体的中心是:D.五脏26.有机整体的主宰是:C.心XXX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业2答题近程教诲2010-01-06 15:24:59浏览437评论字号:大中小定阅A型题: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阴阳之间什么关系的正常:B.阴阳制约与消长2. “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反映了阴阳之间的甚么干系:A.对峙限制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下述哪个方面:E.互相转化4. “XXX则阴无以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B.阴阳互根5.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B.互根互用6.属于阳的味是:C.辛、甘、淡7.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E.阴阳转化8.《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脾的阴阳属性是:E.阴中之至阴9.引起虚寒证的阴阳失调是:B.阳偏衰10.适用于阴偏衰的治疗方法是:A.阳病治阴11.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称为:B.阳中求阴12. “热者寒之”适用于下述哪项病证:A.阳偏胜13.可用阴阳彼此转化说明的是:A.寒极生热14.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A.阴病治阳15. “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对立制约16.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B.下午17.《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肺的阴阳属性是:B.阳中之阴18.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C.寒者热之19. “阴胜则阳病”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对立制约20. “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B.阴阳互根21.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22.以下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干系: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23.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E.阴阳制约24.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D.洪脉25. “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B.互根互用2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升降的道路是:E.左与右27.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E.阴中求阳28.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B.阳虚29.阴液不足,日久不愈,影响阳气化生,引起阳也不足的病理变化称为:D.阴损及阳30.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阳偏胜31. “重阴必阳”说清楚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干系:E.阴阳转化32. “阴中求阳”的治疗办法适用于:B.阳虚33.冬至到夏至的阴阳变化为:E.阴消阳长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阳属性的征兆是:B.水与火B型题:35.寒者热之适用的病证是:B.阳偏衰36.热者寒之适用的病证是:A.阳偏胜37.XXX的时间是:B.下午38.阴中之阳的时间是:E.后半夜39.可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C.阴在内,阳之守也40.可用对峙限制说明的是:B.动极者镇之以静41. “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A.阴虚42. “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B.阳虚43.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B.阳虚44. “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A.阴虚45.上午被称为:A.XXX46.前半夜被称为:C.阴中之阴47.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适用的病证是:D.阴偏衰48.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的病证是:B.阳偏衰49.阴偏胜所致的证候性质是:C.实寒证50.阴偏衰所致的证候性质是:B.虚热证5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A.心5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D.肝XXX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业3答题远程教育2010-01-05 16:05:12阅读385评论字号:大中小订阅A型题:* 1. “亢则害,承乃制”说清楚明了五行之间的甚么干系:C.制化干系* 2.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B.相乘* 3.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水”的是:D.藏* 4.属于“五行相侮”的脏病传变是:B.心病及肾* 5. “木火刑金”属于:D.相侮传变* 6.下述哪项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C.抑木扶土* 7.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D.相侮* 8.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金”的是:E.白* 9.肺病及脾的五行传变是:C.子病犯母* 10.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传变是:A.心病及脾* 11.属于“子病犯母”的脏病传变是:D.芥蒂及肝* 12.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A.母病及子* 13.以下事物属于五行之“火”的是:D.征音* 14.属于“五行相乘”的脏病传变是:C.芥蒂及肺* 15.五行中“木”的特性是:D.曲直* 16.五志相胜,怒胜:B.思* 17.按照五行相生规律建立的治法是:B.益火补土* 18.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C.土B型题:* 19.肝病传脾属于:B.相乘传变* 20.肝病传肾属于:C.子病犯母* 21.治疗肝郁脾虚宜选用:C.抑木扶土法* 22.治疗脾肾阳虚宜选用:A.益火补土法* 23. “土”的特性是:C.稼穑* 24. “水”的特性是:E.润下* 25.属于“金”的是:D.辛* 26.属于“水”的是:E.咸* 27.五行学说指导诊断,面见青色,脉见弦象,则病位在:A.肝* 28.五行学说指导诊断,面见赤色,脉见洪象,则病位在:B.心* 29.水气XXX属于:B.相乘传变* 30.木火刑金属于:D.相侮传变* 31.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是:A.五行相生* 32.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B.五行相克* 33.治疗肝郁脾虚宜选用:B.金水相生法* 34.治疗脾肾阳虚宜选用:E.泻南补北法* 35. “土壅木郁”属于:D.相侮传变* 36. “水寒射肺”属于:C.子病犯母XXX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业4答题A型题:* 1. “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是:A.心* 2. “肾为气之根”主要指:B.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长* 3.五脏阳气的根本是:E.肾阳* 4. “生之本”指的是:C.心* 5.具有主水功能的脏是:E.肾* 6. “君主之官”指的是:A.心* 7.《医学集解》所说的“水之上源”是指:D.肺* 8.称作“娇脏”的是:D.肺* 9. “封藏之本”指的是:E.肾* 10.主行水是下述哪一个脏的功用:D.肺* 11.具有“运化水谷”功用的脏是:C.脾* 12.具有主纳气功能的脏是:D.肺* 13.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C.脾* 14.具有“主藏血”功用的脏是:A.肝* 15.主管生殖机能是:E.肾的功能* 16. “将军之官”指的是:A.肝* 17.《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丈夫六八”的表述是: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18.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促负气机畅达作用的是:A.肝的功用* 19.具有“体阴而用阳”特征的脏是:A.肝*20.《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指女子哪个年龄段的生理施展阐发:C.“四七”* 21. “气血生化之源”指的是哪一个脏:C.脾* 22.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23.主管生长发育是:E.肾的功能* 24.与情志调畅有关的脏是:A.肝* 25.称作“华盖”的脏是:D.肺* 26.XXX之府的特征是:D.形状空腔,贮藏精气* 27.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是:C.脾* 28.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D.肺* 29.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B.脉* 30.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E.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深度* 31.水脏指的是:E.肾* 32. “相傅之官”指的是:D.肺* 33.化生“天癸”的物质基础是:B.肾精* 34.具有“主宣发”生理功用的脏是:D.肺* 35.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实际基础是:B.脾主运化水谷* 36.主脉是何脏的生理功用:B.心* 37.六腑配合的生理特征是:E.传化水谷* 38.气之本指的是哪个脏:D.肺* 39. “胃之关”指的是:E.肾* 40.区分五脏、六腑和XXX之府最主要的依据是:E.功能特点* 41.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D.肺* 42. “刚脏”指的是:A.肝* 43.具有“主升清”功能的脏是:C.脾* 44.具有“运化水液”功用的脏是:C.脾* 45. “通调水道”依赖于肺的哪项功用:E.主宣发肃降* 46.五脏阴液的根本是:E.肾阴* 47.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是:A.肝* 48.具有藏精功能的是:E.肾* 49.具有“主肃降”生理功用的脏是:D.肺* 50.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C.贮藏精气XXX近程教诲《中医基础实际》作业5答题A型题:* 1.肺之“门户”是:C.喉* 2.大肠的功能是:D.传导* 3. “乙癸同源”指的是:D.肝肾关系* 4.肾的“外华”是:A.发* 5.在气的天生和水液代谢方面干系亲昵的是:C.肺与脾* 6. “在窍为二阴”的是:E.肾* 7. “在液为汗”的脏是:B.心* 8.心在志为:B.喜* 9.五脏藏神,与XXX亲昵的是:B.肺* 10. “中正之官”指的是:A.胆* 11.泌别清浊是:C.小肠的生理功能* 12.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C.肾与肝* 13. “主津”的腑是:D.大肠* 14.与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E.心肝肾* 15.五脏关系中主要体现在气血方面的两脏是:A.心与肺* 16. “决渎之官”指的是:D.三焦* 17.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关系密切的两脏是:D.心与肝* 18. “髓海”指的是:D.脑* 19.三焦的生理功能是:A.通行元气* 20.与气的天生干系亲昵的两脏是:C.肺与脾* 21. “水谷之海”指的是:B.胃* 22.有先后天干系的两脏是:E.脾与肾* 23.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下述哪项关系密切: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24. “元神之府”指的是:A.脑* 25.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特点的脏是:A.肝* 26. “在窍为目”的是:A.肝* 27.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是的:B.胃* 28.胃的生理功能是:D.受纳腐熟* 29. “筋之余”是指:B.爪* 30.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C.调节气机* 31.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是:E.肺与肝* 32.吸门指的是:C.会厌* 33.气血两虚的病变多见于哪两脏:C.心与脾* 34.阑门指的是:E.大小肠会* 35.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腑是:C.小肠* 36. “血之余”是指:A.发* 37. “主四肢”的脏是:C.脾* 38.肾所化生的液是:E.唾* 39. “精血同源”指的是:D.肝肾干系* 40. “罢极之本”指的是:A.肝* 41.有“太仓”之称的是:B.胃* 42.孤府指的是:D.三焦* 43. “州都之官”是:E.膀胱* 44. “主液”的腑是:C.小肠* 45.胆的生理功能是:E.主决断* 46.与坚持正常呼吸干系最亲昵的两脏是:E.肺与肾* 47.既属六腑又属XXX之府的是:B.胆* 48.与血液天生及运转干系亲昵的是:C.心与脾* 49. “中精之府”指的是:A.胆* 50.心在体为:A.脉XXX近程教诲《中医基础实际》作业6答题远程教育2009-12-17 12:39:07阅读617评论6字号:大中小订阅B型题:* 1.心在志为:B.喜* 2.肾在志为:E.恐* 3.心在液为:B.汗* 4.肾在液为:E.唾* 5.脾的XXX:C.唇* 6.肾的XXX:E.发* 7.肝在窍为:A.目* 8.肾在窍为:E.耳* 9.具有受纳水谷功用的是:B.胃* 10.具有受盛化物功用的是:C.小肠* 11.具有“主津”功用的是:D.大肠* 12.具有“主液”功用的是:C.小肠* 13.肺在体为:D.皮* 14.肝在体为:A.筋* 15.具有朝百脉功用的脏是:D.肺* 16.具有主生血功能的脏是:C.脾* 17.具有通调水道功能的脏是:D.肺* 18.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C.脾* 19.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C.脾* 20.具有主藏血功能的脏是:A.肝* 21.具有司呼吸功能的脏是:D.肺* 22.具有主纳气功能的脏是:E.肾* 23.具有主疏泄功用的脏是:A.肝* 24.具有主闭藏功能的脏是:E.肾* 25.具有主血功用的脏是:B.心* 26.具有主气功用的脏是:D.肺* 27. “君主之官”指的脏是:B.心* 28. “相傅之官”指的脏是:D.肺* 29. “生之本”指的脏是:B.心* 30. “气之本”指的脏是:D.肺* 31. “娇脏”指的脏是:D.肺* 32. “刚脏”指的脏是:A.肝*33. “气之根”指的脏是:E.肾* 34. “气之主”指的脏是:D.肺* 35. “生气之源”指的脏是:C.脾* 36. “主气之枢”指的脏是:D.肺* 37. “生痰之源”指的脏是:C.脾* 38. “贮痰之器”指的脏是:D.肺* 39.具有主行血功能的脏是:B.心* 40.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C.脾XXX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业7答题近程教诲2009-12-17 12:50:29浏览73论字号:大中小定阅A型题:* 1.精气血津液之间彼此转化依靠气的:E.气化作用* 2.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 3.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D.固摄作用* 4.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B.宗气* 5.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什么气的盛衰:B.宗气* 6.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D.津能载气* 7.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B.宗气* 8.由水谷精微之气中慓疾滑利部分化生的气是:D.卫气* 9.有“悍气”之称的气是:D.卫气* 10.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D.血能载气* 11.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E.液* 12.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D.血能载气* 13.与血液运转干系亲昵的是:B.心脾肝肺的功用* 14.营气的分布特点是: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 1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E.津血同源* 16.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 17.膻中又称作:A.气海* 18.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的气的什么作用:D.固摄作用* 19.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D.卫气* 20.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B.宗气* 21.胸中之气是:B.宗气* 22.走息道的气是:B.宗气* 23.下注于气街,并下行于足的气是:B.宗气* 24.具有调节汗XXX合作用的气是:D.卫气* 25.元气运行的道路是:E.三焦* 26.脏腑功能活动的维持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 27.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B.宗气的生成* 28.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依靠气的:A.推举措用* 29.脉内之气是:C.营气* 30.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D.津* 31.血液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C.脾* 32.具有温养全身作用的气是:D.卫气* 33.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B.宗气* 34.与津液代谢干系最亲昵的是:B.脾肺肾的功用* 35.保持“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央环节是:B.积于胸中的宗气*36.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C.肺、脾、肾B型题:* 37.精血转化依靠气的:E.气化作用* 38.人体生长发育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 39.宗气的分布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 40.卫气的分布是: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41.脉内的气是指:C.营气* 42.脉外之气是指:D.卫气* 43.具有生化血液功用的气是:C.营气* 44.具有推动心脏搏动功用的气是:B.宗气* 45.肾所摄纳之气是指:B.清气* 46.三焦所通行的气是:E.元气XXX近程教诲《中医基础实际》作业8答题远程教育2009-12-18 20:53:08阅读693评论4字号:大中小订阅A型题:* 1.足阳明经分布在:B.下肢外侧前缘* 2.足少阴经分布在:E.下肢内侧后缘* 3.手太阴经分布在:A.上肢内侧前缘* 4.足阳明经属于:B.胃* 5.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6.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E.奇经* 7.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联系的是:C.经别* 8.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D.手少阳三焦经* 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是:A.带脉* 10.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B.手厥阴心包经* 11.分布在胸腹部的经脉是:E.足阳明胃经* 12.手足三阳经交于:C.头* 13.下列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B.十二经别* 14.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B.总督一身之阳经* 15.手三阳经在躯干部的分布是:D.肩胛部* 16.手太阳经络于:B.心* 17.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A.手少阳三焦经* 18.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C.关节和骨骼附近* 19.循行于内踝上八寸以下内侧前缘的经脉是:C.足厥阴肝经* 20.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B.从头走足* 21.与手厥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E.手少阳* 22.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C.从胸走手* 23.任脉又称:B.阴脉之海* 24.经筋的生理功能是:D.主束骨而利机关* 25. “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C.冲、任、督脉* 26.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膀胱经上交的经脉是:D.手太阳小肠经* 27.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B.分肉之间B型题:* 28.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A.冲脉* 2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功能的是:D.带脉* 30. “阳脉之海”指的是:C.督脉* 31. “阴脉之海”指的是:B.任脉* 32.分布在头侧的经脉是:C.少阳经* 33.分布在背面部的经脉是:A.太阳经* 34.冲脉的功能是:D.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35.跷脉的功用是:E.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36.手阳明大肠经分布在:B.上肢外侧前缘* 37.手少阳三焦经分布在:D.上肢外侧中线* 38.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的是:A.冲脉* 39.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E.阴阳跷脉* 40.司下肢运动的经脉是:E.阴阳跷脉* 41.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经脉是:E.阴阳跷脉* 42.别络的生理功能为:B.加强表里两经在肢体的联系* 43.经别的生理功能为:C.加强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44.足三阳经的走向是:C.从头走足* 45.手三阳经的走向是:B.从手走头* 46.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E.任脉* 47.称为“血海”的经脉是:A.冲脉* 48. “十二经脉之海”指的是:A.冲脉* 49.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E.手少阴经* 50.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B.手太阴经XXX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业9答题远程教育2009-12-18 19:38:05阅读825评论字号:大中小订阅A型题:* 1.寒邪致病,引起肢体屈伸不利,与哪种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关:D.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2.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气是:B.XXX* 3.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E.其性凝滞,引起疼痛* 4.疠气的致病特征是:E.传染性强* 5.XXX的性子和致病特征是:C.为阳邪,性炎上* 6.哪种情志反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D.忽然受惊* 7.瘀血而至疼痛的特征是:D.刺痛* 8.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C.脾阳* 9.XXX的性子和致病特征是:A.呆滞* 10.一经病症未罢,又见它经病症的发病类型是:E.并病* 11.《素问?宣明五气论》提出久卧所伤的是:A.伤气* 12.湿邪致病缱绻难愈的主原因是:C.湿性粘滞,不容易消灭,病难速愈* 13.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A.心、肝、脾* 14.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B.心* 15.XXX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是由于:D.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16.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B.为阳邪,其性开泄* 17.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C.伤津* 18.XXX伤人,病位游移,行无定处,与其哪种性质有关:A.风性善行* 19.饮在肠间的为:A.痰饮* 20.《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苦”则:C.脾性不濡,胃气乃厚* 21.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C.过怒* 22.XXX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征,主要与其哪种性子相关:D.风性数变B型题:* 23.具有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特点的邪气是:A.XXX* 24.六淫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特点的邪气是:A.XXX* 25.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B.XXX* 26.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消* 27.过度愤怒对气机的影响是:C.气上* 28.具有善行数变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XXX* 29.具有重浊粘滞致病特征的邪气是:C.湿邪* 30.具有干涩伤津致病特征的邪气是:D.燥邪* 31.具有生风动血致病特征的邪气是:E.XXX* 32.具有易袭阳位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XXX* 33.具有易袭阴位致病特征的邪气是:C.湿邪* 34.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C.湿邪* 35.最易伤肺的邪气是:D.燥邪* 36.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B.正气不足* 37.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C.邪气* 38.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C.XXX* 39.易袭人体阴位的邪气是:D.湿邪* 40.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D.湿邪* 41.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E.燥邪* 42.XXX的致病特点是:B.易伤阳气* 43.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D.易于伤肺* 44.《素问?五藏天生篇》说“多食酸”则:D.肉胝皱而唇揭* 45.《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咸”可致:A.脉凝泣而变色* 46.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E.XXX* 47.侵监犯体,易于引发肿疡的邪气是:E.XXX* 48. “行痹”是以什么邪气为主引起的:A.XXX* 49.情志为病,过喜则:C.气缓* 50.情志为病,过悲则:E.气消XXX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业10答题远程教育2009-12-18 17:22:26阅读771评论6字号:大中小订阅A型题:* 1.阳偏胜,主要指的病理状况是:C.性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 2.阳偏衰,普通以哪些脏为主:A.脾肾* 3.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缺乏,推动激发功用消退,运化无力形成的病理变化是:D.真虚伪实* 4.不属于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是:A.气虚* 5.真热假寒的病机是:B.阳盛格阴* 6.与湿浊内生关系关系最密切的是:C.脾失健运* 7.邪热内伏,反见四肢厥冷的病机特征是:E.阳盛格阴* 8.XXX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形成的病理变化是:A.真实假虚* 9.阴阳不克不及相维系,可呈现: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10.气滞多见于以下哪几个脏腑:D.肺、脾胃、肝* 11.气逆最常见的脏腑是:D.肺、胃、肝* 12.阴偏衰多见于:C.肝肾* 13.虚证是指:A.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 14.阴盛格阳的证候是:B.假热证* 15.“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A.邪气亢盛。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内伤病因之七情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内伤病因之七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就称为五志。
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
因七情而病称为因郁致病。
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因病致郁。
七情还与机体本身的耐受、调节能力有关。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七情则直接影响有关脏腑而发病。
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
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其基本规律是: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
这说明脏腑病变可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过度又可损相关之脏腑。
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五脏的理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情志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
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
故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关系密切。
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属于精神性致病因素,其发病必与明显的精神刺激有关。
在整个病程中,情绪的改变可使病情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癫病多由情志所伤,忧郁伤肝,肝气郁结,损伤于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迷蒙心神,不能自主而成。
狂病多由恼怒悲愤,伤及肝胆,不得宣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结为痰火,痰火上扰,蒙蔽心窍,神志逆乱而发。
可见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七情过激虽可伤及五脏,但与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集中的表现,又必须接受心的统一主宰,心神受损必涉及其他脏腑。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
第七章病机一、选择题(一)A型题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饮食习惯D.生活与工作环境E.体质与精神状态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A.正邪相搏B.阴阳失调C.饮食失调D.气血失常E.脏腑功能失调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A.邪气强盛B.正气不足C.邪胜正负D.正虚邪不胜E.正胜邪衰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邪气B.正气C.地域因素D.饮食习惯E.生活和工作环境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A.新感病邪B.过于劳累C.正虚未复D.邪未尽除E.饮食不慎6.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A.正气的盛衰B.邪气的性质C.感邪的轻重D.禀赋的强弱E.邪正斗争的胜负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A.劳复B.正气C.食复D.药复E.复感新邪8.并病是指: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B.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C.表证未罢又见里证D.寒证未罢又见湿证E.气血两燔9.合病是指: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B.感受湿邪和热邪而发病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10.“重感冒”指:A.新感病邪B.过于劳累C.正虚未复D.邪未尽复感邪E.肺卫同病11.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A.感受阳邪,从阳化热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C.气郁化火D.瘀热在里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12.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虚阳亢13.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A.重阳必阴B.寒极生热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D.阳损及阴E.阳长阴消14.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症,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亡失15.《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A.气不摄血B.气机逆乱C.血随气脱D.血随气逆E.血随气结16.形成血虚病机的原因,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A.失血过多,血脉空虚B.脾虚气弱,生化无源C.房劳过度而耗伤D.久病不愈,慢性消耗E.思虑无穷而暗耗17.气陷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A.内脏下垂B.腰腹胀满重坠C.里急后重D.子宫脱垂E.久利脱肛18.何种气血关系失调,可出现人体某部瘫痪不用,甚至萎缩:A.气滞血瘀B.气虚血瘀C.气不摄血D.气随血脱E.气血两虚19.形成津液不足病理状态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燥热之邪灼伤B.五志过极化火耗伤C.忧愁思虑而暗耗D.多汗、多尿,吐泻太过E.过用辛燥药物化火耗伤20.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阳时最多见:A.热汗多B.身热肢冷C.畏寒蜷卧D.气喘E.脉数疾21.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阴时最多见:A.烦躁不安B.面色苍白C.冷汗淋漓D.脉微欲绝E.以上皆非(二)B型题A.感受阳邪B.正气的强弱C.体质的强弱D.感受阴邪E.邪气的种类与性质1.病情的轻重主要与什么有关:2.疾病的病位主要与什么有关:A.饮食不慎B.情志失调C.劳逸失度D.邪未尽除E.新感病邪3.最易引起气机失调而发病的是:4.疾病复发的最基本条件是: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A.气陷B.血热C.出血D.气脱E.血瘀4.气滞会引起:5.大出血会引起:6.气不摄血会引起:A.痰涎壅盛,咳嗽气粗B.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水肿C.大实之病,反见赢状D.久病心悸,面憔体倦E.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腹满痛喜按7.病机属真虚假实的是:8.病机属虚的是:9.病机属真实假虚的是:A.邪正盛衰变化B.身体素质C.生活状况D.地区方域E.失治误治10.对疾病传变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11.对病理“从化”有重要影响的是:12.导致损伤人体正气,助长邪气,变证迭起的是:(三)D型题1.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A.正气B.邪气C.体质D.精神状态E.饮食习惯2.决定体质强弱的主要因素:A.精神状态B.先天禀赋C.生活习惯D.饮食营养E.劳逸适度3.疾病的轻重,除机体的正气状态外,常与什么有关:A.邪气的种类B.邪气的性质C.感受阴邪D.感受阳邪E.治疗不当4.属气机升降失常病机的是:A.气闭B.气脱C.气逆D.气滞E.气陷5.阳盛格阴出现真热假寒,下列表现哪两项为假象:A.壮热面红B.呼吸气粗C.烦躁不安D.四肢不温E.脉象沉伏6.阴盛格阳出现真寒假热,下列表现哪两项为假象:A.四肢逆冷B.畏寒蜷卧C.口渴D.面色泛红E.脉微细7.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A.假热象B.很重的虚寒证C.寒热错杂证D.实寒证E.真热假寒证8.阳盛格阴,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A.假寒象B.虚热证C.寒热错杂证D.实热证E.真寒假热证9.形成阴阳两虚病机的是:A.阴虚B.阳虚C.阴损及阳D.阳损及阴E.阴阳格拒10.在疾病过程中,其病理状态属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是:A.大实有赢状B.至虚有盛候C.由虚转实D.虚中夹实E.实中夹虚11.机体阴液不足,一般以下列哪两脏为主:A.心B.肝C.脾D.胃E.肾(四)X型题1.发病类型包括:A.感邪即发B.伏而后发C.徐发D.继发E.合病与并病2.正气抗邪主要表现于:A.抵御外邪的入侵B.病位的浅深C.疾病的不药而愈D.病情的轻重E.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3.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A.邪未尽除B.正虚未复C.诱因D.情志不舒E.气血失和4.中医病机学说的病理观认为:A.疾病是单纯的局部病变的病理过程B.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C.疾病是无局部症状的全身性病变的病理过程D.疾病是局部和全身综合的病理过程E.全身性疾病常通过局部反映出来5.属虚实错杂病理状态的是:A.表虚里实B.上实下虚C.至虚有盛候D.表实里虚E.上虚下实6.可造成实性病理变化的有:A.经络闭塞B.久病耗精C.脏腑功能亢奋D.气机阻滞E.脏腑功能减退,病理产物凝结7.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有:A.食积郁而化热B.外感温热之邪C.血瘀化热D.寒邪入里化热E.五志过极化火8.阴盛格阳出现真寒假热证,所见真寒表现是:A.脉大而无根B.精神萎靡C.畏寒蜷卧D.脉微欲绝E.面色苍白9.在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变中,以哪些脏腑升降失常最为重要:A.肺B.肝C.脾D.胃E.肾10.气逆病变多见于下列哪些脏腑:A.肾B.心C.肺D.肝E.胃11.形成气随血脱病理的原因有:A.外伤大量失血B.肝病呕血C.月经淋漓不断D.妇女崩中E.产后大出血12.津液的排泄与输布障碍,主要产生哪些病理改变:A.湿浊困阻B.肌肤肿胀C.痰饮凝聚D.水液贮留E.气滞血瘀13.实证临床可见到:A.二便不通B.脉实有力C.瘀血内阻D.心悸气短E.水湿泛滥14.导致气逆的主要原因有:A.情志所伤B.饮食寒温不适C.水湿停滞D.瘀血内阻E.痰浊壅阻15.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主要的病理变化有:A.水停气阻B.血瘀水停C.气随津脱D.津亏血瘀E.津枯血燥16.内燥病变多见于下列哪些脏腑:A.心B.肝C.胃D.肺E.肾二、填空题1.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和。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气血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对中医诊断、治疗和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气和血的概念、功能、相互关系等方面出发,探讨中医气血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气的概念与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被视为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基础,也是组织和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以无形的形态存在于人体内外,包括天地之气、营卫之气以及后天之气等。
其中,后天之气是人体通过呼吸、饮食吸收而获得的气。
气的功能主要包括推动血液循环、温养脏腑、促进新陈代谢等。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源,也是体内各脏腑功能的保证。
正常的气机运行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而气机不畅则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疾病。
二、血的概念与功能血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气的物质基础,在体内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于血管中。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滋养身体组织、运送养分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等功能。
血的生成主要依靠脾胃的运化和肾的滋养。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将后天之气和饮食精微转化为血液;肾藏精,为生血之源。
血液如果不足或者循环不畅,就容易导致人体气血失衡,引发各种疾病。
三、气血的相互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二者密切相关,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气的运行主要依赖于血液的滋养,而血液的运行则需要气的推动。
气血失调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比如,气虚血瘀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引发疲乏乏力、脸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气血亏虚会导致血糖降低、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调节气血的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四、调养气血的方法中医通过调节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来调养气血平衡。
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富含养血气的食物,如红枣、黑芝麻、瘦肉等。
起居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也对调养气血非常有益。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
中医还有一些特殊的调理方法,如针灸、推拿等,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来平衡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属于阳,⾎属于阴,⽓与⾎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的关系。
⽓对于⾎,具有温煦、推动、化⽣和统摄的作⽤。
⾎对于⽓,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
故⽓的虚衰或升降出⼊失常,则必然影响及⾎。
同样,⾎的亏耗或功能失调,则亦必影响及⽓。
[举例说明]故临床上⽓⾎互根、互⽤功能的失调,主要表现于⽓滞⾎瘀、⽓不摄⾎、⽓随⾎脱、⽓⾎两虚、⽓⾎失和、不荣经脉等⼏⽅⾯。
兹分述之: ⽓滞⾎瘀 概念:⽓滞⾎瘀,是指由于⽓的运⾏郁滞不畅,以致⾎液运⾏障碍,继⽽出现⾎瘀的病理状态。
形成:⽓滞⾎瘀,多由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机阻滞⽽致⾎瘀;或因,闪挫外伤等因素,伤及⽓⾎,因⽽⽓滞和⾎瘀同时形成等所致。
表现:⽓滞⾎瘀病变与肝的⽣理功能失调关系极为密切。
[原因]⽓为⾎之帅,⾎为⽓之母,⽓⾏则⾎⾏,⽓滞则⾎凝。
⽓滞⾎瘀,或使经脉瘀阻⽽不通,或瘀⾎结聚⽽成形,故多见疼痛,瘀斑,以及瘕聚,癥积等病证。
⽓不摄⾎ 概念:⽓不摄⾎,主要指⽓虚不⾜,统摄⾎液循⾏的功能减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从⽽导致各种失⾎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于久病伤脾,脾⽓虚损,中⽓不⾜,统摄⽆权所致。
表现:⽓虚不能摄⾎,主要表现在⽓虚下陷及统摄⽆权,⾎离经隧两⽅⾯:其中因⽓虚下陷,⽽致⾎从下逸者,则⼜称⾎随⽓陷。
⾎随⽓陷,统摄⽆权,则⾎易从下部逸出,可见便⾎、尿⾎及妇⼥崩漏等症。
若⽓虚统摄⽆权,⾎离经隧⽽逸于脉外,渗于肌腠,则可见⽪下出⾎或紫斑。
⽓随⾎脱概念:⽓随⾎脱,指在⼤量出⾎的同时或过后,⽓随⾎液的流失⽽脱散,从⽽形成⽓⾎两虚或⽓⾎并脱的病理状态。
形成:⽓随⾎脱,多由外伤失⾎,或妇⼥崩中,或产后⼤出⾎等因素所致。
表现:⾎为⽓之载体,⾎脱则⽓失其附载,故⽓亦随之暴脱⽽亡失。
⽓脱则阳亡,不能考,试⼤站收集温煦固摄肌表,则见冷汗淋漓;阳⽓虚衰不达四末,故四肢厥冷;⽓⾎两脱,不能上荣头⽬,清窍失养,故见晕厥;⾎脉失于⽓⾎之充盈与⿎动,故脉见芤象,或见沉细⽽微。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6、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燥性属阳 燥易伤肺 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易生风动血
外感因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火易致肿疡
(二) 疠气
1、病理状态:邪气亢盛 1、病理状态: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一方,形成阴阳两虚。 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气之出入障碍,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 3、临床表现:面色晃白,畏寒肢冷、喜静踡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脉迟(虚寒证)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 3、影响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病理状态:邪气亢盛 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 实中夹虚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 由虚转实
(肝热-脾虚)(气虚-血瘀)
虚实真假 真实假虚 真虚假实
(气虚-气滞)(腑实-气虚)
(四)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
1 正胜邪退则病势向愈 2 邪胜正衰则病势恶化
正气
邪气
(五)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
正邪相持 正虚邪恋 邪去正未复
急性转为慢性 慢性病持久不愈
过饥 1 饮食不节 过饱
食无定时
2 饮食不洁 3 饮食偏嗜
(1)五味(2)寒热
(三)劳逸失度
1、过劳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2、过逸
三、其他致病因素
外伤 烧烫伤 虫兽伤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一)痰饮
(二)瘀血
病因病机
病机
Pathogenesis
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的概念
病因: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 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
病机: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1《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大纲前言《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考核总体要求: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考核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第一章绪论【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考核内容】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3.熟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考核内容】第一节阴阳学说l.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l.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五行的生克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藏象【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
2.熟悉中医对内脏的分类方法;五脏、六腑功能的共同特点。
3.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4.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5.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6.熟悉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7.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8.了解五脏和形、窍、液、志之间的特定关系。
【考核内容】概说1.藏象的概念2.中医学对内脏的分类:分为脏、腑和奇恒之府。
3.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第一节五脏1.心(l)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2)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2.肺(l)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2)肺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3.脾(1)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2)脾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八)(精)
一、选择题(一A型题1。
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A.感受阳邪,从阳化热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C。
气郁化火D。
瘀热在里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2。
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A。
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
阴盛格阳D。
阳盛格阴E。
阴虚阳亢3.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A.重阳必阴B。
寒极生热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D.阳损及阴E.阳长阴消4。
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症,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A。
阴损及阳B。
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
阴阳亡失5.《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A.气不摄血B.气机逆乱C。
血随气脱D。
血随气逆E.血随气结6.形成血虚病机的原因,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A。
失血过多,血脉空虚B.脾虚气弱,生化无源C。
房劳过度而耗伤D.久病不愈,慢性消耗E.思虑无穷而暗耗7.气陷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A.内脏下垂B。
腰腹胀满重坠C。
里急后重D。
子宫脱垂E.久利脱肛8.何种气血关系失调,可出现人体某部瘫痪不用,甚至萎缩:A.气滞血瘀B。
气虚血瘀C.气不摄血D。
气随血脱E。
气血两虚9。
形成津液不足病理状态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A.燥热之邪灼伤B。
五志过极化火耗伤C.忧愁思虑而暗耗D.多汗、多尿,吐泻太过E.过用辛燥药物化火耗伤10.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阳时最多见:A。
热汗多B.身热肢冷C.畏寒蜷卧D.气喘E.脉数疾11.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阴时最多见:A.烦躁不安B.面色苍白C。
冷汗淋漓D。
脉微欲绝E.以上皆非12。
在亡阴、亡阳的治疗中,均需用何药物,以推动阴阳两类功能的正常进行: A.滋阴补血药B。
大剂补阳药C。
大剂补阴药D。
大剂补气药E.大剂补肾药13.在亡阴、亡阳时,下列何种物质的耗损是一个关键:A。
精B.血C.津D。
液E。
气14。
大汗不止,使亡阴与亡阳愈来愈恶化,所以治疗亡阴,亡阳时,必须重用:A。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版
1﹒绪论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人脏腑,为内所困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雍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也”。
中医认。
识到疾病的成因是:内生、外侵、它犯而成。
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方法。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称为补土派;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称为滋阴派;5.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对温病的病因学是个很大的发展。
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体现于“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理论。
在治疗上如“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与此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时的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失调气血失调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
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病必然会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影响到脏腑。
气血的病理变化总是通过脏腑生理机能的异常而反映出来。
由于气与血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病理情况下,气病必及血,血病亦及气,其中尤以气病及血为多见。
气血失调的病机,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机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疾病病机的基础。
一、气失调气的病变,包括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气的运行失常,以及气的生理功能减退等,具体表现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气闭、气脱等几个方面。
1.气虚:气虚是指元气不足,全身或某些脏腑机能衰退的病理变化。
气虚主要表现为元气不足,脏腑功能活动减退,以及机体抗病能力下降等方面,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多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也可因劳伤过度、久病耗伤、年老体弱所致。
气虚多见于慢性疾患、老年患者、营养缺乏、疾病恢复期以及体质衰弱等病变。
其临床表现以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脉细软无力等症为重要特点。
各脏腑气虚的特点,多与其生理功能有关,如肺气虚的特点是“主气”的功能衰退;心气虚的特点是“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衰退;脾胃气虚的特点是“腐熟水谷”和“运化精微”的功能衰退以及中气下陷等;肾气虚的特点是“藏精”、“生髓”和“气化”、“封藏”以及“纳气”等功能的衰退等。
因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肺气虚直接影响元气的生成,故临床上所谓气虚证,多是指脾气虚和肺气虚以及脾肺气虚。
气虚和阳虚,虽然都是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衰退和抗病能力的减弱,但气虚则是指单纯的机能减退,而阳虚则是在气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阳气虚少,所以气虚属于阳虚的范畴,气虚可发展为阳虚,但气虚则不一定阳虚。
其区别在于:气虚是虚而无寒象,而阳虚则是虚而有寒象。
由于气与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在气虚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及血和津液,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
如气虚可导致血虚、血瘀和出血,也可引起津液的代谢障碍,如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而形成痰饮、水肿等。
2.升降失常:升降失常包括气陷、气脱、气滞、气逆和气闭等。
(1)气陷:气陷为气虚病机之一,是以气的升举无力,应升反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陷多因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
脾宜升则健,脾气虚,易导致气陷,常称“中气下陷”。
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全赖于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
所以,在气虚而升举力量减弱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还可伴见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等症。
(2)气脱:气脱是指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一种病理变化。
由于体内气血津液严重损耗,以致脏腑生理功能极度衰退,真气外泄而陷于脱绝危亡之境。
气脱有虚脱、暴脱之分:精气逐渐消耗,引起脏腑功能极度衰竭者,为虚脱;精气骤然消耗殆尽;引起阴竭阳亡者,为暴脱。
如心气虚脱则心神浮越,脉微细欲绝;肝气虚脱则目视昏蒙,四肢微搐;脾气虚脱则肌肉大脱,泻利不止;肺气虚脱则呼吸息高,鼾声如雷;肾气虚脱则诸液滑遗,呼气困难。
阴气暴脱则肤皱眶陷,烦躁昏谵;阳气暴脱则冷汗如珠,四肢厥逆等。
(3)气滞:气滞是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变化。
气滞主要是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以及外伤侵袭、用力努伤、跌仆闪挫等因素,使气机阻滞而不畅,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障碍所致,以闷胀、疼痛为其临床特点。
由于人体气机升降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肠主泌别传导功能有关,故气滞多与这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行水亦行,气滞则水停。
所以气滞可以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
(4)气逆:气逆是气机逆乱、失常之统称。
气逆,主要指气机上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乱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等所致。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
肺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气逆,则肺失肃降,发为咳逆上气;胃气宜降则和,若胃气逆,则胃失和降,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肝主升发,若肝气逆,则升发太过,发为头痛胀,面红目赤而易怒。
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且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窍而致昏厥。
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
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等,属因虚而气逆。
(5)气闭:气闭是脏腑经络气机闭塞不通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闭多是风寒湿热痰浊等邪毒深陷于脏腑或郁闭于经络,以致某一窍隧失其通顺之常所致。
如心气内闭则谵语癫狂,神昏痉厥;胸肺气闭,则胸痹结胸,气喘声哑;膀胱气闭则小便不通;大肠气闭则大便秘结;经络气闭则关节疼痛等。
其中以心闭神昏最为严重,一般所说的闭证,主要是指心气内闭而言。
二、血失调血的生理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血液的运行失常,以及血液濡养功能减退等几个方面。
血失调包括血虚、血瘀、血热和出血等。
1.血虚: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形成的原因:一是失血过多,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等使体内血液大量丧失,而新血又不能及时生成和补充;二是血液生化不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导致生成血液的物质减少,或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三是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四是瘀血阻滞,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等,最终导致全身血虚。
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对人体具有营养作用。
因此,血液虚亏不能营养脏腑组织,必然导致全身或局部失于营养,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等病理变化。
其临床表现以眩晕,面色不华,唇、舌、爪甲淡白无华为重要特征。
由于心主血,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精能化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血虚与阴虚同属阴血不足,但血虚是虚而无热象,而阴虚是虚而有热象。
两者在病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血瘀:血瘀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人血,血寒而凝,或邪热人血,煎熬血液等等,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瘀结而成瘀血。
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血瘀的一种原因。
血瘀的病机主要是血行不畅。
瘀血阻滞在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痛有定处,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称之为症。
同时,可伴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血行迟缓和血液瘀滞的现象。
血瘀反过来又可加剧气机的郁滞,从而形成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导致气滞的恶性循环。
由于血瘀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血除有寒热之别外,常常出现血瘀兼气虚、血瘀兼气滞、血瘀兼血虚等病理改变。
3.血热: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甚则瘀阻的一种病理变化。
血热多由外感热邪侵袭机体,或外感寒邪人里化热,伤及血分以及情志郁结,郁久化火,火热内生,伤及血分所致。
由于血得温则行,故在血热的情况下,血液运行加速,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邪热又可煎熬阴血和津液:所以,血热的病理变化,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为其特征。
4.出血:出血是指血液溢于脉外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形成多由火气上逆,或热邪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瘀血停滞,或因外伤损伤脉络等,使血液不能正常循行而溢于脉外所致。
出血之候,随处可见,由于出血部位、原因以及出血量之多寡和血的颜色之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现象。
出血过多,不仅可以导致血虚气弱,发展成为气血双虚,从而使脏腑组织功能减退:若突然大量失血,还可致气随血脱,甚则发生阴阳离决而死亡。
此外,血的失常还包括血寒,血寒是血分有寒,血行迟缓的一种病理变化,多因寒邪侵袭或阳虚内寒所致,以肢体手足麻木冷痛,心腹怕冷,腹有块痛,得温则减,女子月经不凋为其病变特征。
三、气血关系失调气和血的关系极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故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而致气血同病。
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
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虚则统摄功能减弱,则血必因之外溢而出血。
气滞则血必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血必随气上逆或下陷,甚则上为吐衄,下为便血、崩漏。
另一方面,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作用,在血液虚亏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
如,血虚则气亦随之而衰;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血脱,则气无所依而脱逸。
气血关系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方面。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而气滞与血瘀并存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滞和血瘀,常同时存在。
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运的障碍,而形成气滞血瘀,也可因闪挫外伤等因素,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
在一般情况下,肝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次,由于心主血脉而行血,故在心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则多先发生血瘀而后导致气滞。
气滞血瘀,在临床上多见胀满疼痛,瘀斑及积聚症瘕等症。
2.气虚血瘀:气虚血瘀是指气虚而运血无力,血行瘀滞,气虚与血瘀并存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能行血,气虚则推动无力而致血瘀。
轻者,气虚无力,但尚能推动,只不过血行迟缓,运行无力;重者,在人体某些部位,因气虚较甚,无力行血,血失濡养,则可见瘫软不用,甚至萎缩,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等气血不荣经脉的具体表现。
3.气不摄血:气不摄血,是指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变化。
其中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导致血从下溢,则可见崩漏、便血、尿血等病症。
4.气随血脱: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蜕的病理变化。
常由外伤失血或妇女崩漏、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所致。
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
5.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的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