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调养服务)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调养服务)

质可捏拿4~6遍。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 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 ,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 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 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 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 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 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 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 压力,揉按结合(见图2)。

㈡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具有生命力旺盛而又机体嫩弱的双 重性特点。对此南宋·陈文中形象地比喻为“ 草木茸芽之状而称为“芽儿”谓之“少阳”。 少阳者,阳气虽然稚嫩,但是阳气相对阴液而 言确强盛。随着阳气的不断生发,阴液不断补 充,形成阳生阴长的生机蓬勃状态。此时既不 同于壮年人“天癸”至而阴平阳秘的“大阳” ;也不同于老年人随着“天癸”尽而阳气的不 断衰微,阴液不断衰减的“夕阳”。
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
徐荣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Page 1

一、概述

㈠小儿年龄阶段
中医儿科以18岁以内为儿童。0~36个月 儿童儿童分别属于新生儿阶段(0~28天); 婴儿阶段(28天~1岁);幼儿阶段(1岁~3 岁)为本次中医调养服务的年龄阶段。
Page 2

4.按揉迎香穴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 唇沟中(见图4)
Pag部
,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 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 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⑷现代研究:
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
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低频电脉 冲刺激迎香穴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确切; 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 能恢复;术后早期指压迎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 动,恢复胃肠道排气。

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36月龄

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36月龄


⑶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 作用。
中医调养服务—捏脊

2.捏脊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 尾骨末端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 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 准食指的前半段(见图1)。


中医调养服务—捏脊

规范结构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三、服务流程 -方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操作 四、服务要求 -保证服务得到开展的辅助条件及要求 五、考核指标-直接和考核挂钩,除健康档案外国家 层面不设任务指标
六、附件 -与相关服务记录做为健康档案内容,避免重 复填写


中医调养服务—流程表
中医调养服务—说明

一.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 30月龄、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
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中医调养服务—说明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夕阳”。

中医调养服务—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一方面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
旺盛,《颅囟经》谓“纯阳”;另一方面表 现为“五脏六脏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温病条辨》谓之 “稚阴稚阳”。

中医调养服务—小儿病理特点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 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 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 项痹 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颈椎病)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中医起居调摄指 导
3.传授按揉迎香穴 、足三里穴方法 4.其他:
1.中医饮食调养指导 2.中医起居调摄指导
3.传授按揉四神聪穴 方法 4.其他:
下次随访日期 随访医生签名
填表说明: 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
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 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根据儿童 不同月龄 对家长进 行儿童中 医药健康 指导
6、12月龄 18、24月龄
30、36月龄
中医饮食起居 指导;传授摩 腹和捏脊方法
中医饮食起居 指导;传授按 揉迎香穴、足 三里穴方法
中医饮食起居 指导;传授按 揉四神聪穴方 法
四、服 务 要 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 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3.传授按揉迎香穴、 足三里穴方法 4.其他:
下次随访日期 随访医生签名
附件2
24 ~ 36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姓名:
月龄 随访日期
中医药健康 管理服务
24月龄
1.中医饮食调养指导 2.中医起居调摄指导 3.传授按揉迎香穴、足 三里穴方法 4.其他:
编号□□□-□□□□□
30月龄
36月龄
1.中医饮食调养指 导
2.按照村居委会或楼门等分别有管理的汇总数,有姓 名、年龄、性别、家庭地址、家长姓名联系方式、指 导记录等。
3.有机构指导管理总人数,占本辖区应管理人数的比 例。
三、管理留有痕迹
1.表格要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指导内容
②发放指导资料记录:即发放健教处方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五、考核指标 六、附件 1、6~18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24~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在0到36个月的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为婴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中医药保健和调理,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必要性、服务内容和技术规范进行论述。

一、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必要性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健康是其全面发展的基石。

儿童期是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对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的调理方法与儿童生长发育需求高度契合。

因此,加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1. 健康评估: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中医辨证施护等方式,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免疫功能等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后续式微调理提供依据。

2. 营养指导: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医药膳食计划,鼓励母乳喂养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帮助家长正确进行辅食添加。

3. 疾病预防:通过中医药的调理方法,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并对常见的婴幼儿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等进行预防和干预,减轻疾病对婴幼儿的伤害。

4. 中医按摩: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运用中医经络学理论进行按摩,促进婴幼儿的血液循环、免疫力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增强体质。

三、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为确保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制定和遵循技术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规范:1. 严格执行健康评估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全面、系统地评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2. 注重安全与卫生:在服务过程中,要确保服务环境的安全和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对服务器械、药材等要严格遵守使用规范,确保其安全无害。

3. 专业人员的要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由专业的中医医师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推广。

针对0到36个月的儿童群体,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人员等方面,对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服务目标0到36个月的儿童是一个成长发育迅速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营养、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帮助0到36个月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儿童的自身抵抗能力,并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1. 儿童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详细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进行健康评估。

2. 中医四诊观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了解儿童的体质特点,及时发现体质异常或早期疾病迹象。

3.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中医药保健调理,包括中草药服用、针灸、推拿等疗法。

4. 营养指导:根据儿童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全面的膳食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膳食禁忌等。

5. 健康教育:向父母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儿童的健康。

三、服务流程1. 儿童健康档案建立: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2. 定期体格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并进行中医四诊观察。

3. 中医药调理:根据需要,进行中医药调理,包括中草药配方、针灸、推拿等。

4. 营养饮食指导:定期向父母提供儿童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膳食。

5. 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育儿培训等活动,向父母传授育儿知识和技巧。

四、服务人员1. 中医医生:具备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中医四诊观察和中医药调理。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 医师(含乡村医生)。 ➢ 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 长愿意接受服务。 ➢ 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0-36个月儿童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工作指标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 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 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促进消化吸收。
指摩法
掌摩法
捏脊
⑴ 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⑵ 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⑶ 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
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见图1)。
捏脊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食指与拇指合作, 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 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 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 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 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具有生命力旺盛而又机体嫩弱的双重 性特点。
南宋·陈文中形象地比喻为“草木茸芽之 状而称为“芽儿”谓之“少阳”。少阳者,阳气 虽然稚嫩,但是阳气相对阴液而言确强盛。
随着阳气的不断生发,阴液不断补充,形 成阳生阴长的生机蓬勃状态。此时既不同于壮年 人“天癸”至而阴平阳秘的“大阳”;也不同于 老年人随着“天癸”尽而阳气的不断衰微,阴液 不断衰减的“夕阳”。
对0-36个月儿童中医药调养, 就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发病 机理,指导儿童监护人开展起居 活动指导、饮食调养以及常见穴 位的按揉,以达增强儿童身体健 康的目的。

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 范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概述
03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04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05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06 儿 童 中 医 药 健 康 管 理 服 务 效 果 评 价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概述
服务对象及年龄范围
服务对象:036月儿童
儿童年龄范围: 0-36个月
儿童健康状况: 健康、亚健康、
疾病
儿童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健 康评估、健康 指导、健康干 预、健康教育、
健康监测
服务提供者资质要求
具备中医执业医 师资格
具备儿童中医药 健康管理服务经 验
具备良好的沟通 能力和服务意识
具备儿童中医药 健康管理服务相 关培训经历
03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儿童中医药健康状态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进行综 合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睡眠质量、情绪 状态等
评估频率:根据儿童年龄和 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
方案
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根据儿童体质特点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对服 务质量的反馈及时改进
06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
评价方法与指标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 谈、观察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儿童生长发育、 健康状况、心理行为等方面
评价标准:根据儿童中医药健 康管理服务规范进行评价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健康的成长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定以下技术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1. 0~36个月儿童:指出生后0~36个月的婴幼儿。

2.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技术,为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综合性服务。

三、目标和原则1. 目标:全面提升0~36个月儿童的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2. 原则:(1)科学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基于科学、临床实践和经验,并不断进行研究和更新。

(2)个体化:根据每个儿童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服务计划。

(3)安全性:服务过程中应保证儿童的安全,注意药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4)综合性:结合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提供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服务内容1. 健康评估: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对儿童的身体发育、行为表现和生活习惯进行综合评估。

2. 中医药干预:针对儿童的特定情况,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干预,包括针灸、推拿、草药服用等。

3. 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发育需求,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包括饮食结构、食物搭配和食物制作方法等。

4. 心理健康管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游戏、音乐和亲子互动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5. 接种疫苗:根据国家的免疫规划,提供儿童疫苗接种服务,同时结合中医药调理,增强免疫力。

6. 家庭养生指导:向家长提供家庭养生知识和健康管理方法,帮助家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管理要求1. 人员要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应具备相关的医学和中医药学专业背景,并接受相关培训。

2. 设备要求:提供服务的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具备必要的中医药服务设备和器材。

3. 服务记录:对每一次服务进行记录,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健康评估结果、干预方法和效果等。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一)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 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 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 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 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 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 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3)体质判定:偏颇体质正向计分,平和 质有4个条目反向计分(即1→5,2→4, 3→3,4→2,5→1)。 判定平和质时,除了达到得分条件外,同 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均≤10分。 当每种体质得分相加均≤8分,出现无法判 断体质类型等情况,则需2周后重新填写。
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 表
6
12
18
24
30
36
随访医生签名
五、考核指标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 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 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 个月儿童数× 100%。
六、附件
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 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 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 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吸收的作用。
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 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 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食指与拇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 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 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 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 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 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 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 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 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 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 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 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3)功效: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精选文档】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精选文档】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二、服务内容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六、附件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附件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 编号附件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附件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

其他服务请注明。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运动保健 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 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一、辖区内相关底数清楚 1.居住3个月以上的0-36月儿童,有详实的数据统 计,如姓名、月龄、性别、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及 联系方式等。 2. 数据来源由当地公安部门或街乡办事处等
二、管理数要清楚,有台账 1.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预 防保健医生或全科提供的0-36月儿童中医健康指导 要有记录,即规范提供的表格样式(纸质或电子版均 可)。 2.按照村居委会或楼门等分别有管理的汇总数,有姓 名、年龄、性别、家庭地址、家长姓名联系方式、指 导记录等。 3.有机构指导管理总人数,占本辖区应管理人数的比 例。
36月龄
中医药健康 管理服务
1.中医饮食调养指导 2.中医起居调摄指导 3.传授按揉迎香穴、足 三里穴方法 4.其他:
1.中医饮食调养指 导 2.中医起居调摄指 导 3.传授按揉迎香穴 、足三里穴方法 4.其他:
1.中医饮食调养指导 2.中医起居调摄指导 3.传授按揉四神聪穴 方法 4.其他:
下次随访日期 随访医生签名
30、36月龄
36月龄
四、服 务 要 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 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 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 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 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 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 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2011版规范 2013年度增加该项 五、考核指标 六、附件 1.1岁以内记录表;1-2岁记录表;36岁记录表
第三版规范 在本版正式纳入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
一、概述
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而又稚嫩柔软的生理特点,一方面生机蓬勃,发育旺盛;另一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而又“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一)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
(一)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
1.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

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3)功效: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3.穴位按揉
(1)足三里穴
①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②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2)迎香穴
①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②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3)四神聪穴
①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②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4.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