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电梯控制器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器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内部结构和操作流程。

2. 学生能描述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3. 学生了解电梯控制器的安全性能和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熟练使用电梯控制器进行楼层呼叫和运行控制。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高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2. 学生认识到电梯控制器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电梯控制系统,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控制器原理:讲解电梯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信号处理、逻辑判断和指令输出等。

2. 电梯控制器结构:介绍电梯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电梯控制系统操作流程:详细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操作流程,如楼层呼叫、电梯响应、门控等。

4. 安全性能与故障处理:分析电梯控制器的安全性能,介绍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梯控制器的实际操作,包括楼层呼叫、电梯运行控制等,巩固理论知识。

电梯控制plc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plc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plc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电梯控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PLC的工作原理,熟练使用PLC进行编程和控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PLC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各部分功能。

2.熟悉PLC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

3.了解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和实例。

4.能够使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

5.具备对PLC程序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6.能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电梯控制系统的应用。

教学大纲如下:1.PLC概述:介绍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PLC的组成原理:讲解PLC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

3.PLC编程语言:介绍PLC的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

4.PLC编程方法:讲解PLC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5.电梯控制系统: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6.电梯控制程序设计:通过实例讲解电梯控制程序的设计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电梯控制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不断涌现,电梯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提高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制定本课程设计方案。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培养学生运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编程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1.1 电梯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1.2 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1.3 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特点2. PLC基础知识2.1 PLC的基本结构2.2 PLC的工作原理2.3 PLC的编程语言3.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3.1 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3.2 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3 电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3.4 电梯控制系统的调试与测试4. 电梯控制系统案例分析4.1 单层电梯控制系统4.2 多层电梯控制系统4.3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四、教学手段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功能与特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认识。

2. 实验法:通过PLC编程和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7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电梯控制系统》、《PLC编程与应用》等;2. 实验设备:PLC实验箱、电梯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等;3. 教学课件:电梯控制系统相关教学课件。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2课时2. PLC基础知识:4课时3.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6课时4. 电梯控制系统案例分析:4课时5. 实验与课程设计:8课时八、预期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功能与特点,具备运用PLC进行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的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的常用控制算法,如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安全与故障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梯控制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电梯控制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关注电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电梯控制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电梯控制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概述:介绍电梯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使学生了解电梯行业的基本情况。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梯概述2. 电梯结构与原理:讲解电梯的各主要部件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为学生深入学习电梯控制技术打下基础。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梯结构与原理3. 电梯控制系统:学习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梯控制系统4. 电梯速度与位置控制:详细介绍电梯速度和位置控制方法,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技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梯速度与位置控制5. 电梯安全与故障处理:讲解电梯安全措施、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电梯构造与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构造与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构造与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电梯构造与控制技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定位1. 性质与地位《电梯构造与控制技术》是机电⼀体化技术专业(电梯⽅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电梯的基本构造和⼯作原理,熟悉电梯的控制技术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今后的⼯作打下良好基础。

2 ?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本专业⼈才培养⽬标和培养⽅案设计课程内容标准和教学⽅式⽅法,把握学⽣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的规律,注重对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的培养,注重对学⽣综合意识与综合能⼒的培养,注重对学⽣实践意识与实践能⼒的培养。

本课程依据⽬前电梯⾏业、企业各岗位对电梯构造与控制技术提出的要求,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若⼲个知识点,以对应的若⼲个项⽬的形式开展教学,如项⽬⼀电梯概述、项⽬⼆电梯机械装置、项⽬三电梯电⼒拖动及其控制、项⽬四电梯的电⽓控制系统等。

做到:知识与应⽤对接,理论与实践对接,课堂与电梯⽣产车间对接。

学习程度⽤语主要使⽤“了解”、“理解”、“能”或“会”等⽤语来表述。

“了解”⽤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理解”⽤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3.与前修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电⼯技术》、《PLC应⽤技术》等课程为前修的知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电梯的机械构造、电梯的⼯作原理,熟悉电梯的电⽓控制系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及将来从事电梯设备安装、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技术⼯作打下基础。

⼆、学习领域学习(能⼒)⽬标1. 知识能⼒1)能运⽤所学知识正确分辨各类电梯的结构原理和控制系统原理;2)具有使⽤与维护电梯系统的能⼒;3)具有电梯采购、安装、调试与验收的能⼒;4)具有电梯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设备安装、产品开发的初步能⼒。

2. ⽅法能⼒1)掌握有关电梯技术原理中常⽤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2)掌握电梯的构成、原理和控制⽅式与⽅法,掌握电梯技术原理的实际应⽤问题;3)熟悉电梯及其零部件的构造及⼯作原理、分析各种信号控制系统的典型线路及控制⽅法;4)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现代电梯系统控制技术有所了解。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梯的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中速度、位置等基本参数的控制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安全运行的相关知识,如限速器、安全钳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梯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梯控制电路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电梯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电梯基本原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梯基本原理:介绍电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 电梯的组成:驱动装置、控制系统、轿厢、对重、导轨等。

- 工作原理:曳引、驱动、升降、对重平衡等。

- 电梯分类: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无机房电梯等。

2. 电梯控制系统: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分类,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 控制系统构成:控制柜、控制器、操作盘、显示屏等。

- 功能及分类: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群控系统等。

3. 电梯控制电路:学习电梯控制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 控制电路元件:接触器、继电器、开关、传感器等。

- 搭建和调试:动手实践,掌握控制电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

4. 电梯安全运行:介绍电梯安全装置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涉及课本第三章第四节内容。

- 安全装置:限速器、安全钳、门锁、超载保护等。

- 注意事项:运行速度、载重、维护保养等。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运行的机械与电子控制系统组成;2. 学习电梯控制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电梯调度算法;3. 了解电梯安全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电路图,识别并解释各部分功能;2. 学会使用模拟软件设计简单的电梯控制程序,实现电梯的基本运行功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梯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具备初步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电梯控制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遵守电梯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工程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包括电梯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相互配合,介绍电梯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梯的构造与原理”2. 电梯控制程序设计:学习电梯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掌握常用电梯调度算法(如SCAN、FCFS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梯控制技术”3. 电梯控制电路分析: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电路图,识别并解释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梯控制系统电路分析与设计”4. 电梯安全规范与故障排查:了解电梯安全规范,学习电梯故障排查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梯安全规范与故障处理”5. 实践操作:运用模拟软件进行电梯控制程序设计,实现电梯的基本运行功能,并进行故障排查。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31325z21学时数:56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践6学时)课程类型:理论+实践开课学期:(第5学期)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部)编写时间:2013年12月一、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定位:《电梯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它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又为其它专业课程做基础,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它是建筑类各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梯系统的构成,掌握电梯曳引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初步具备电梯系统设计和选用的能力以及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前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可编程控制技术后续课程:综合自动化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了解电梯的各部分结构,了解其作用和机理2、在理解电梯的速度要求的基础上,掌握电梯的各种不同的电力拖动系统3、掌握电梯的信号控制系统课程重点介绍电梯拖动及信号控制系统。

课程在讲授电梯的拖动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对不同的拖动系统进行分析。

(一)方法能力培养目标掌握电梯层门的安装、层门地坎的安装、电梯井道的测量、样板架的制作与放样、导轨的安装、轿厢安装和安全部件安装电梯与调试方法、电梯的维修与保养知识技能等。

(二)专业能力目标认识电梯的结构、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梯控制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三)社会能力目标(1)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2)形成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3)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4)具有随机应变、工学结合的创新精神;(5)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规划三、学习情境设计四、学业评价(1)课程学业评价由学习过程评价和综合考试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30%、70%。

《电梯控制原理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原理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原理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电梯控制原理与调试技术》课程是制造类学生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它来源于机电、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岗位(群)的PLC及其微机板模块的安装调试、简单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等典型工作任务,它以《电工基础》、《电子电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为后续课程《PLC及变频器技术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依据工学结合、过程导向、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等课程建设理念,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与企业专家一起,梳理出电梯控制原理与调试技术调试、简单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等典型工作任务,经教育加工,分析出电梯控制原理与调试技术控制原理、及电梯调试技术,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序化学习任务,按照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3.课程目标3.1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职业道德;2.培养主动探究、大胆实践、尊重事实的学风;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4.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意思和创新精神;5.具备5S职业工作素养;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3.2能力目标:1. 能掌握电梯控制原理、典型的控制系统的设计;2.能进行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3. 能够处理电梯进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3.3 知识目标:1.了解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原理;2.掌握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调试方法;3.掌握电梯维护和故障处理方法;4.课程内容与要求5.课程实施5.1教学建议1.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线,突出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与手段1)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步骤组织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梯技术方向)、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及从事电梯安装、维修等岗位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以电梯基本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环节为核心,使学生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电梯控制、选用、维保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梯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具备一定的电梯控制、选型、安装、运行分析和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提高对电梯技术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电梯分析和应用能力,为以后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项目一电梯的基本结构任务一电梯基本结构的初步认识一、电梯的总体结构二、电梯各主要部件的分布、功能及其安装任务二机房设备的安装及要求一、驱动系统的安装二、限速器的安装三、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任务三导轨的安装及要求一、导轨支架固定二、导轨的安装与校正三、导轨安装质量要求四、导轨清理任务四平层装置和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及要求一、平层装置的安装二、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任务五层门的安装及要求一、层门地坎的安装二、门套和层门上坎架的安装三、门导轨的安装四、层门的安装项目二电梯电气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任务一电梯检修运行与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一、图纸识读二、各回路之间的逻辑关系任务二电梯快车运行与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一、电梯呼梯与楼层显示系统二、门机三、井道自学习任务三电梯辅助电路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一、电梯照明电路二、报警装置项目三电梯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任务一曳引机抱闸装置的检查与调整一、抱闸装置结构认识二、抱闸间隙的机械调整要求三、检查抱闸制动片的磨损四、抱闸铁心行程任务二钢丝绳的检查与调整一、曳引钢丝绳的结构与规格二、维修保养中钢丝绳的检查内容及相关保养标准任务三平层精度的检查与调整一、电梯的平层装置二、电梯平层原理三、电梯平层的标准任务四限速器安全钳的检查与调整一、限速器二、安全钳任务五层、轿门的检查与调整一、电梯门的基本组成二、层门结构项目四信号控制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任务一电梯一体化驱动控制器简介一、主控器各个部分的结构与组成二、主控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三、主控器与轿厢及厅门层楼显示控制器通信连接任务二电梯调试功能的方法指导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二、检修运行调试过程三、快车运行调试过程任务三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一、重要信号的安全检测二、继电器、接触器故障检测三、主回路故障检测四、微机的通信检查项目五电梯的保养任务一电梯的每日保养一、电梯维护保养的基本要素二、电梯每日保养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任务二电梯的半月保养电梯半月保养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任务三电梯的年度保养一、电梯季度保养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二、电梯半年保养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四、实践环节教材将电梯机电各部分在维修保养中出现重点和难点穿插在任务实施和实践训练中,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忆和掌握。

《电梯控制和维护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和维护技术》课程标准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梯控制及维护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梯控制及维护技术》是面向各电气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工程技术课。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现代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结合电梯实例根据我国电梯的发展过程详细分析了早期生产的继电器控制电梯,中期过渡生产的PLC控制电梯,现代生产的微机控制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安装、检修方法,是从事电梯工作技术人员和技校电梯专业的专业课教材。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各种现代电梯的自动控制工作过程,并能熟练地安装维修各类电梯的电气设备,有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梯电气设备故障的能力。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二、教学提要、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第1章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1.1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特点、组成与发展1.1.1电梯各种控制方式的特点了解电梯各种控制方式的特点。

1.1.2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发展掌握电梯电气系统的组成。

了解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

1.2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分类1.2.1按控制方式分类了解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按控制方式的分类和控制特点。

1.2.2按用途分类了解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按用途的分类和对电梯的要求。

1.2.3按拖动系统的类别和控制方式分类掌握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按拖动系统的类别和控制方式的分类以及适用范围。

1.2.4按管理方式分类了解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按管理方式的分类。

1.3几种常用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电梯性能1.3.1几种常用控制方式的单机运行电梯性能了解几种常用控制方式的单机运行电梯性能。

掌握集选控制电梯的单机运行电梯性能。

1.3.2两台并联和多台群控电梯的性能了解两台并联和多台群控电梯的性能。

1.3.3选择性能了解电梯的消防性能。

1.4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电气部件1.4.1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电气部件的文字符号掌握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电气部件的文字符号的意义。

1.4.2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主要电气部件了解各主要电气部件的实物和安装位置。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6506216 课程名称:电梯控制技术英文名称:Control of Elevator 课程类型:必修专业课总学时:64 讲课学时:56 实验学时:8学分:4适用对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先修课程: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微机原理及应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电梯控制技术》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梯的结构,理解电梯控制要求,掌握电梯方法,熟悉电梯信号控制系统等目的。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了解电梯的各部分结构,了解其作用和机理;2.在理解电梯的速度要求的基础上,掌握电梯的各种不同的电力拖动系统;3.掌握电梯的各种速度闭环控制;4.熟悉电梯的信号控制系统;课程重点介绍电梯的拖动以及信号控制系统。

课程在讲授电梯的拖动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对不同的拖动系统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电梯的基本结构介绍电梯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第三章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1.电梯的速度曲线要求;2.电梯的负载机械特性;3.电动机功率的确定;4.各种调速电梯的拖动方式。

第四章电梯的拖动控制系统1.电梯的速度位置检测装置;2.比例积分控制;3.电梯的速度闭环控制。

第五章电梯的信号控制系统1.电梯控制的典型电路;2.电梯的PLC 控制;3.电梯的群控;4.电梯的远程监控。

四、实践环节课程设计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本课程涉及到较多的专业基础课,另外相关资料也非常丰富,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温习先修课程,并培养他们主动查阅资料的习惯。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八、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不超过30%,主要考核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

plc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电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工作流程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

3. 帮助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相关指令编写简单的电梯控制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梯控制系统中问题的能力,能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修复。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PLC电梯控制系统的接线、编程与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工程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梯安全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PLC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电梯控制系统概述:介绍PLC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电梯控制系统硬件:讲解电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以及其选型与接线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硬件系统3. PLC编程技术:介绍PLC编程的基本指令、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梯控制程序的设计与编写。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编程技术4. 电梯控制程序设计: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电梯控制程序,包括召唤、选层、运行、开门、关门等环节。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梯控制程序设计5. PLC电梯控制系统调试与故障诊断:讲解系统调试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常见故障现象及其原因,掌握故障诊断与修复技巧。

(完整版)《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完整版)《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梯控制技术 / Elevator Control Technology课程代码:020347学时: 48 学分: 3 讲课学时: 48 上机/实验学时: 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现代建筑电气)开课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材:梁延东主编.《电梯控制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主要参考书:张汉杰主编.《现代电梯控制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梯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现代建筑电气)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研究电梯传动和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各种控制规律,重点掌握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理论、设计方法与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电力拖动,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了解交流电梯传动和控制系统的结构,并掌握交流电梯曳引传动系统的控制规律,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工程应用方法。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电梯基本知识1. 电梯结构中的机械装置2.电梯结构中的电气装置3.电梯基本规格及分类第三章:电梯曳引传动的自动控制1. 曳引传动自动控制系统2.电梯需要的理想运行速度曲线3.控制理论在电梯中的应用第四章:交流双速电梯传动系统第五章:交流调压调速电梯传动系统第六章:VVVF交流调速电梯传动系统1. VVVF调速系统2.SPWM变频器3.SPWM变频器控制的调速系统4.VVVF电梯传动系统5.矢量控制技术VVVF电梯中的应用第七章:电梯逻辑控制系统1. 逻辑控制的基本功能2.逻辑控制功能的实现3.电气选层器集选控制4.微机选层系统5.电梯的群控系统第八章:电梯的调试与运行1. 现场调试2.运行试验和性能试验第九章:电梯的选择与设置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1. 讨论SPWM逆变器的原理和控制模式PLC选层系统2. 习题课课后习题解答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通过电梯调速控制系统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电梯控制技术》教学教案

《电梯控制技术》教学教案

电梯从空间位置上看,由四个部分组成:依附建筑物的机房和井道,运载乘客或货物的空间——轿厢,乘客或货物出入轿厢的地点——层站。

电梯从各构件部分的功能上看,可分为八个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二、电梯各主要部件的分布、功能及其安装位置1.电梯主要部件的分布2.电梯主要部件的组成、功能及其安装位置任务二机房设备的安装及要求〖任务目标〗(1)熟悉电梯驱动系统的组成;(2)熟悉电梯限速器原理;(3)掌握电梯驱动系统的安装及要求;(4)掌握电梯限速器的安装及要求;(5)掌握电梯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及要求。

〖任务描述〗机房是电梯的主控心脏部分,电梯所有的运行控制指令都从机房发出,本任务是针对机房中驱动系统、限速器、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训练,并填写电梯机房安装自检记录。

〖相关知识〗一、驱动系统的安装1.机房内相关部件中心线的确定2.承重梁的安装质量要求3.曳引机、机架和导向轮等的安装二、限速器的安装安装要求如下。

(1)固定限速器时,在限速器轮的侧面放一根铅垂线,使限速器绳轮垂直度允差在0.5 mm以内,在前后、左右方向应不大于3 mm。

(2)底坑张紧装置底部距底坑应有合适的高度,一般低速电梯为(400±50) mm,快速电梯为(550±50) mm,高速电梯为(750±50) mm。

(3)限速器钢丝绳与安全钳连杆连接时,应用三只钢丝绳绳头夹固定,绳头夹的压板应置于钢丝绳受力的一边。

每个绳头夹间距均匀且应大于6d(d为限速器绳直径),限速器绳短头端应用镀锌铁丝加以捆扎,使其不能绽开。

三、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1.控制柜安装要求结合表格内容讲解电梯主要部件的组成、功能及其安装位置。

组织实训活动,学生填写安装自检记录。

〖任务描述〗电梯遇到故障,无法进行检修运行。

请结合电梯电源回路图、电梯主驱动图、电梯安全及制动回路原理图、检修回路图进行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和故障点,排除故障使电梯恢复检修运行,并完成电梯维保记录单的填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31325z21
学时数:56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践6学时)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开课学期:(第5学期)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部)
编写时间:2013年12月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电梯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它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又为其它专业课程做基础,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它是建筑类各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梯系统的构成,掌握电梯曳引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初步具备电梯系统设计和选用的能力以及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前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可编程控制技术
后续课程:综合自动化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
1、了解电梯的各部分结构,了解其作用和机理
2、在理解电梯的速度要求的基础上,掌握电梯的各种不同的电力拖动系统
3、掌握电梯的信号控制系统
课程重点介绍电梯拖动及信号控制系统。

课程在讲授电梯的拖动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对不同的拖动系统进行分析。

(一)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掌握电梯层门的安装、层门地坎的安装、电梯井道的测量、样板架的制作与放样、导轨的安装、轿厢安装和安全部件安装电梯与调试方法、电梯的维修与保养知识技能等。

(二)专业能力目标
认识电梯的结构、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梯控制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三)社会能力目标
(1)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
(2)形成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
(3)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4)具有随机应变、工学结合的创新精神;
(5)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规划
三、学习情境设计
四、学业评价
(1)课程学业评价由学习过程评价和综合考试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30%、70%。

(2)过程评价即每个学习情境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自评/小组互评成绩和教师评价两部分,其中自评/互评占70%,教师评价占30%。

主要从项目完成情况,规范作业、劳动安全、工具设
备正确使用、资料完整规范等方面进行项目考核。

(3)综合考试即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由任课教师自行组织,一般采用笔试。

(4)考核方式如下表
五、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学环境
(1)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应能保证教师播放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及图片。

(2)实验设施:应具有一定数量的电梯控制系统器实验台,保证实验正常开出。

(二)课程教材选用与参考资料
1.叶安丽主编,《电梯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李惠昇主编,《电梯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3.张汉杰主编,《现代电梯控制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李永东主编,《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5.张忠夫主编,《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6.陈家盛主编,《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学课件
(2)试题库
(3)教学录像
六、实施建议
(1)师资配备建议
1)师资结构
本课程应配备一只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教学团队总人数应为5名。

其中专职授课教师3名(高级职称教师1名、中级职称教师2名);实验教师1名(高或中级职称实验师1名);兼职教师1名(高或中级职称工程师1名),教师双师素质比例应达到60﹪。

2)专兼教师分工协作
专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专职教师承担该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实验教师承担该门课程的实验与实训任务;兼职教师承担该门课程现场实践与顶岗实习等教学任务。

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学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

(2)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1)网络教学环境和硬件资源
本课程将开发课程资源共享网站,通过逐步的改进与完善,课程网络资源能涵盖课程所需的所有理论概念和知识点。

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计划、讲稿、PPT、录像教学片、实践教学(项目、讲义、指导书与报告等)、学习指南、资料网站链接、网上测试、辅导与答疑等全方位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硬件条件并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

2)校内实验实训设备与环境
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设备与现场相同,使学生受到模拟职业环境条件下的高技能培训。

课程设计题目直接采用实际工程项目。

教学过程中以生产实际的规程、规范为指导,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条例,注重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养成。

建议与本课程相关实训室如下,全部采用开放式管理,设备、设施利用率100%。

七、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是教师本着现有和近3年预备更新的教学资源进行的说明与描述,具体按课程执行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更新调整: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结合督导组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2)本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当综合课堂教学日志、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和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交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3)本课程标准由教研室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进行评价,通过对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研究与分析,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执笔人:审核人:
系部主任:教务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