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全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课件)

化合价概念: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 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化合价的有关规 ①律在任:何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为零。 ②在化合物里氢通常显+1价,氧通常显-2 价。
③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 显负价。 ④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⑤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同种元素在 不同的化合物里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
例1 试确定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1 X 2 解:KClO
1பைடு நூலகம்+ X +(-2)×3=0
X= +5 答:在氯酸钾里,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重要技能
2.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
+7
+6 +5 +6
KMnO4、K2MnO4、KClO3、H2SO4
推求的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
(注意:如果求离子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则代数 和不为零。如:SO42-、NO3-)
求HnRO2n-2 中R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 书写化学式的步骤

1.写出有关元素符
例2 已知磷有两种氧化物,
其中磷的化合价分别为 +3 和 +5 ,写出这两种磷的氧 化物的化学式。

2.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 价。
3、两个氧分子 10、三个水分子
4、氖气
11、两个硝酸根离子
5、铁的化学式 12、铜元素
6、三个亚铁离子 13、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
7、一个硫离子 14、两个铵根离子
15、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硫粉 8铁
15锰酸钾
2、水

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7.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7.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通过实验演示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蜡烛、炉火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燃烧条件的必要性,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灭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灭火方法的原理,并能根据火灾场景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教学设想:设计火灾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并运用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等灭火方法,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3.家庭火灾应急预案编写:结合家庭环境,编写一份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灭火方法、逃生路线等,要求具体、实用。
4.分析以下案例,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并说明理由:
a.油锅起火
b.电器短路引发的火灾
c.纸张燃烧引发的火灾
5.深入思考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三种减少燃烧污染的方法,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说明。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燃烧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如酒精灯的使用、火柴的正确点燃方法等。
4.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物质变化等现象,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火灾的危害,掌握防火、灭火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培养绿色化学观念,倡导低碳生活。
5.通过学习燃烧和灭火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他们对化学反应、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燃烧和灭火这一章节的内容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燃烧的原理、灭火的方法等方面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化学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化学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
这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根据是
( C)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练习与应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 中同时产生物理变化。 4、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
⑵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⑶伴随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什么变化?
×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产生了化学变 化,但不能作为判断根据。
【总结】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 看“是否生成新物质”
7、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该变化的类型是化学变化 , 你根据的理由是现象 C 。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练习与应用
8、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产生沙尘暴
这种变化是( D )
A、汽油挥发(物理变化) B、粉碎矿石 (物理变化) C、水变成冰(物理变化) D、木材燃烧 (化学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练习与应用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请列举一些实例。
水变为水蒸气或冰
铁 生 锈
木 柴 燃 烧 食 物 腐 烂
从化学角度看,这些物质的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水的沸腾
现象:加热后有 水蒸气放出,水蒸气
遇玻璃片变为液体。
无新物质产生
(2)胆矾的研碎
现象: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
实验探究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观察和 描述;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
化过程等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2015年3名学者获诺贝尔化学奖,表彰其DNA修复研究
重复的实验探究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古代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发展成一门科学做出了贡献
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 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 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交流讨论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物理性质
氧气
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 2.燃着的小木条在氧气中继续燃烧,且燃烧更旺。在 二氧化碳中很快熄灭,说明两种气体分别具有哪些化 学性质?
燃着的 小木条
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中 国 古 代 炼 丹 设 备
西方17世纪的化学实验室
你会观察实验吗? 实 验 前 参加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
密度等物理性质。
实 验 时 观察到的光、热、火焰、沉淀、气 体等现象的产生。 实 验 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知能训练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 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你认为应该用下列 的那一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结果( ) A.调查取证 B.上网查资料 C.做实验 D.组织讨论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

变化前
变化时 变化后
有无新物
的物质 产生的现象 产生的物质 质生成
蓝色硫酸 产生 铜溶液 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性质和变化的区分:
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产生或已经产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
反应
两者关系: 变化
性质
决定
两者在叙述上的区分是: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 能(或“会”.“可以”.“易”)怎样。而变化的叙述中 一般没有以上字眼。
一.物理变化 1. 概念: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新物质)
举例:如: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2.伴随现象: 形状或状态的改变
胆矾和研碎的胆矾溶于水, 并和氢氧化钠反应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 放 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 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
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
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归纳出酒精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酒精产生的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实验1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视察它的形状、颜色。
形状规则、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视察晶体 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视察溶 液有什么变化。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1.概念
有其)
举例: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动 植物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伴随现象 常见: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发光、发热;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八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 (每章多篇参考)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八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 (每章多篇参考)
7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 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 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物 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化 学变化
对比联系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
蓝色氢氧化 有 铜沉淀等
二氧化碳 有 气体等
温故知新
归纳整合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 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 放热、发光等。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下面是关于碱式碳酸铜受热的描述,分析
下列画有横线的文字,判断属于哪一种情 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 反应条件B. 反应现象C.化学变化D. 反 应结果
给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加热( A),
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珠,
同时,也有气体放出( )。B 这是生成了 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说明碱式 碳酸铜受热分解出新的物质( )。C
1、化变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 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 象,但伴随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 定都是化变,化变也不一定都有 明显现象。
2、燃烧一定是化变,爆炸不一 定是化变。
1.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下雨
瀑 布
物理变化
落 下
化学变化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会发生化
学变化的是B( ) A、石灰石溶于稀盐酸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总复习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总复习  课件
4.4g二氧化碳

二、选择题
• 一共有六组题目:
二、选择题
• 一共有六组题目:
填空题之第一组
• 1.Fe2+, Fe3+,Fe三种粒子具有相同 的 质子数 .
• 2.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可 用以下式子表示其反应物和生成物:2KNO3 C+O32C,+S如═果K2你S +配N2制+3火X药,,则那X的么化KN学O式3、为C、S这三种原 料的质量比是 时,才能使火药燃烧最充分。
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 刻打开弹簧夹
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
错误的是(
)A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1)一个丙烯醛分子含 8 个原子 (2)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6 ;
6.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1:4
----------
1.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元填素序的号 为,④下⑤同)。,属于阳离子的有①④ ,属于同种
❖ 2.在食物的煎炸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 丙烯醛,其化学式为C2H3CHO。
6,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NaClO是由3个原子构成的 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一、选择题之第六组
• 1.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中考考点清单
取用 药品
仪器
操作方法
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先使
固体粉 末
药匙或 纸槽
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 (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 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
直立起来(一斜、二送、三慢立)
块状药 品或金 属颗粒
镊子
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 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 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 粒缓缓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立)
首先向量筒内 倾倒_液体,在接近刻度 线时改用 胶头滴管 滴加至刻度线 量液时,量筒必须 放平,视线与量 筒内液体 凹液面保最持低水处平,再读 出液体的体积
中考考点清单
【易错警示】①读数时,俯视 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 偏小(如图所示); ②量液体时,选取的量筒要适合, 不能太大或太小。
中考考点清单
(3)取用少量液体
量取少量液体时还可用_胶__头_滴__管__,使 用时保持滴管下端在试管口_正__上_方__, 不能_伸__入_试__管__内_,用后要立即_用_水__清__洗__。
中考考点清单
①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 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②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③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 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④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 管再吸取其他试剂。
中考考点清单
(2)物理性质:物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叫物理变化。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硬度、熔点、密度等都属于它的物理性质。如通常情 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是一种无色 透明的液体。
中考考点清单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的 性质 决定物质的 用途 ,物质的 _用__途__反映物质的 性质 。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 用来灭火、乙醇(俗称酒精)可作燃料、石墨 可用于制铅笔芯,铜可作导线等。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2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2

一、确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方案一:加热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方案二: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方案三: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二氧化锰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 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又叫触媒)。
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②催化剂的特点:“一个改变、两个不变”
一个改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 二个不变:自身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③催化剂有选择性,即催化剂不对所有反应都起 催化作用。
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
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
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不使混入
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D )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氢氧化钙
(5)氢气 + 氧化铜 加热 水 + 铜
(6)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氧化铜 + 水 +二氧化碳
动动脑筋来讨论: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 反应后生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物质 成的物质
实验2-1 红磷、 氧气
五氧化
点燃
二磷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实验2-3 实验2-4

人教版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课件

人教版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课件
• A.风力发电 • B.榨取果汁 • C.工业炼铁 • D.水的三态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交流讨论 1.只要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 2.什么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 化
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实验室
下图中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说出它们的名 称
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2.猜想与假设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 碳、水蒸气的含量不同
3.设计实 验
4.实验验 证
收集证据
①空气的组成;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③燃着的木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现象等。
解释与结 论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吸入的空
课堂小结
化学 是一 门以 实验 为基 础的 学科
实验
化学学科的基础 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对蜡烛及 其燃烧的 探究
实验现象观察与描述 化学学习的特点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 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科学探究的步骤 实验结论
•谢 谢
走进化学实验室
学习目 标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认识实验常 用仪器名称及使用范围; 2.通过实验探究,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连 接、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能概述操作要求; 3.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
燃着的 小木条
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性质
决定 体现
用途
知能训练
• (2016•邵阳A)下列物质的用 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 是( )
• A.石墨用于铅笔芯 •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课件)

→ →→→
科学探究一般有6个环 节,在不同的实验探究中,
实验验证
由于考察的侧重点不同,
一些环节可以进行适当的 视察现象、收集证据、整理实验数据 调整和取舍。在对“对蜡
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
结论与解释
出的气体的探究”都不同
程度地体现了这些环节。
反思与评价
新知讲授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反应
新知讲授
【练习2】
请判断下列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 是化学性质? ①颜色 物理性质 ; ②状态 物理性质 ;
③硬度 物理性质 ; ④沸点 物理性质 ; ⑤可燃性 化学性质 ; ⑥稳定性 化学性质 ;
⑦挥发性 物理性质 ; ⑧溶解性 物理性质 ;
⑨密度 物理性质 ; ⑩毒性 化学性质 。
新知讲授
物 化 化 化学理 学 学变变变变化化化化;; ; ;;(( ( ((2461)0) ) 8) )电食 火汽 煤灯物 药油 气发变爆挥中光质炸发毒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11)干冰升华 物理变化 ;(12)液体蒸发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新知讲授
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 爆炸,气球或轮胎爆炸属于 物理变化,由燃烧引起的爆 炸是化学变化,如瓦斯爆炸。
物理性质不需要产生化学变 化就能表现出来,物理性质不一 定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如颜 色、状态、气味是通过感觉器官 感觉到的,密度、熔点、沸点是 通过仪器测量出来的,而挥发性、 延展性等物理性质才是通过物理 变化表现出来的。
新知讲授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性质 决定
反应
用途
决定
例: 酒精可燃烧

2023—2024学年人教(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后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后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后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6题)1、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先开灯检查情况B.篝火晚会架空木柴,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木柴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木柴的着火点2、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

下列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如图所示,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被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4、通常需要备有防爆器材和设立安全措施的是()①化工厂②煤矿矿井③汽油加油站④面粉加工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时会放出热量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D.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6、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B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 2O=====通电2H 2↑+O 2↑C .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7、据统计,全球有10%的海底区域都储存着可燃冰,分布于世界各个大洋边缘海域的大陆坡、大陆隆和盆地等等,甚至有些内陆海还有可燃冰的存在,总面积高达4000万平方公里,储量超过两千万亿立方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可燃冰作燃料会大大减缓温室效应B .可燃冰内的甲烷分子不再运动C .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间隔D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8、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中的水沸腾起来,而纸船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A .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B .纸船不是可燃物C .纸船没有和氧气接触D .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9、了解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件

镊子 药匙 纸槽
适用于稍大的块状固体 适用于颗粒或粉末状的固体 适用于颗粒或粉末状的固体
(2) 用滴管取少量液体药品
滴管 滴瓶
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 用后的滴管的放置
【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 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上方.
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
答: 防止药液污染、腐蚀桌面 和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思考】 2.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为什么要紧 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答: 防止药液流出试管外。应该缓慢的倾倒。
固体药品常保存放在 广口瓶里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药匙,
(1) 有些块状药品 用 镊子夹取。
一横二放三慢竖 (2) 粉末状药品:用 药匙 (或纸取槽)
简记:羊(仰)小虎(俯)大
固体药品的取用
一横二送三直起, 块状药品莫竖投。
量筒的使用方法
凹面最低平视线, 俯读偏大仰读小。
液体药品的取用 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瓶塞倒放口紧挨, 标签防腐向手心, 试管倾斜注药, 盖塞向外放原处
悬空滴液防污染, 切勿横放或倒放, 滴管未洗莫混用
探究与实验——给物质加热
7.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8.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突然接触灯芯 9.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物质的加热
检查灯芯和酒精,添加酒精要熄火。(点前) 分别点燃才安全,碰头点火易失火。(点时) 外焰加热温度高,容器外壁先擦干,(用时) 液体勿超三分一,倾斜对空防伤人。 先移后定不破裂,盖灭莫吹更安全。(熄时)
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 冲洗).
①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

4.3水的组成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4.3水的组成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4.3水的组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氢气燃烧发出黄色火焰A.A B.B C.C D.D3.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分析:和b相连的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B.条件分析:该变化是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的C.结论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作用分析: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4.下列描述化学性质的是A.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水在通电时会产生氢气和氧气C.食盐是白色晶体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A.A B.B C.C D.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B.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是化学变化C.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7.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蓝紫色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8.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生铁、氧化铜、海水B.镁、液态氧、食盐水C.水银、过氧化氢溶液、空气D.氮气、二氧化碳、石灰水9.如图示,图中用“●”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10.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钢、氧化铜、液态氮B.石墨、酒精、石灰水C.稀有气体、水、可燃冰D.金刚石、冰水、脱硫煤二、判断题11.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12.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件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的科学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初步培养学生视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 验探究,最后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视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
质?是什么物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二氧化碳和水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思考: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 蜡烛,那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提出问题】 1、蜡烛有哪些性质? 2、燃烧时产生哪些变化?伴随产生什么现象? 3、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通过什么手段来证实它 们?
合作探究B: 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 在火焰上方,视察现象。 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 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石灰 水,振荡,又有什么现 象?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下一面、让对我蜡们烛一及起在其实燃验烧中的学探习究科学探究的方法
视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思考】 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 化学现象,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 思考过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 ?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烧,它还 具有哪些性质?
运用除味觉以 外的所有感官对 一支蜡烛在点燃 前进行视察,并 将视察到的现象 在表中作详尽、 客观的描述和记 录。
师生互动
活动与探究实验1 ——蜡烛燃烧的探究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课件

总结
辨别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点去思考: 1.元素符号书写是否规范或符号与名称是否一致; 2.元素符号书写的位置是否遵循前正后负的原则; 3.相关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是否正确,特别是由
多种化合价的如铁元素; 4.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
5.(202X•兰州)LiFePO4新型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殊的优势 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锂的化合价为+1价,P的
符号 Na Ca K Mg Al Zn Fe Cu H O
化合价 名称
+1

+2

+1

+2

+3 氢氧根
+2 碳酸根
+2、+3 硝酸根
+2 硫酸根
+1 铵根
-2
符号
C Cl S N OHCO32NO3SO42NH4+
化合价 +2、+4
-1 -2、+4、+6 -3、+2、+4、+5
-1 -2 -1 -2 +1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总是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B.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C.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 的性质 D.在原子团NO3-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知识点 2 化合价与化学式
(1)已知化合价,求化学式
十字交叉法:
注:原子团作为一个 整体,当一个数不为1 时要用括号括起来
的化合价分别为-3、+5。因此题中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
合价一共有6种。
总结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元素有 正价,也有负价,但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但 在原子团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不为零,等 于该原子团的化合价。

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1质量守恒定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过滤可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水电解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D.用特殊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CO的质量为1.5 gB.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R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3D.根据题中信息确定R的化学式为C2H6O3.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测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B.乙一定是化合物C.甲、乙的质量比为8:9D.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4.如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式表示的化学反应是5.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化合物R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和9g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R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0B.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C.化合物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化合物R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一定为1:1 6.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减小D.甲和丁都属于氧化物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能是单质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8.一定条件下,H2S与SO2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值为19B.物质M中只含S元素C.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不变D.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9.下列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蜡烛燃烧是否有水生成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分子运动现象D.比较MnO2和Fe2O310.4.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对该物质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一定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氧元素,可能含碳、氢元素二、判断题11.10g的酒精和10g的水混合之后的质量为20g,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2.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13.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4.我们肉眼看得见的宏观变化,实际是因肉眼看不到的微观变化引起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因此质量守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5)单元综合解说 (5)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课程标准要求 (5)教材内容全解 (6)典型例题剖析 (6)中考考点对接 (7)知识能力提升 (9)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2)课程标准要求 (12)教材内容全解 (12)典型例题剖析 (13)中考考点对接 (15)知识能力提升 (16)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8)课程标准要求 (18)教材内容全解 (18)典型例题剖析 (21)中考考点对接 (23)知识能力提升 (25)单元大归纳 (29)基础知识梳理 (29)中考能力提升 (29)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34)单元综合解说 (34)课题1 空气 (34)课程标准要求 (34)教材内容全解 (34)典型例题剖析 (36)中考考点对接 (36)知识能力提升 (38)课题2 氧气 (39)课程标准要求 (39)教材内容全解 (39)典型例题剖析 (41)中考考点对接 (42)知识能力提升 (43)课题3 制取氧气 (46)课程标准要求 (46)教材内容全解 (46)典型例题剖析 (49)中考考点对接 (50)知识能力提升 (52)单元大归纳 (54)基础知识梳理 (54)中考能力提升 (55)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58)单元综合解说 (58)课题1 分子和原子 (58)课程标准要求 (58)教材内容全解 (58)典型例题剖析 (60)中考考点对接 (61)知识能力提升 (63)课题2 原子的结构 (65)课程标准要求 (65)教材内容全解 (65)典型例题剖析 (67)中考考点对接 (68)知识能力提升 (69)课题3 元素 (71)课程标准要求 (71)教材内容全解 (71)典型例题剖析 (73)中考考点对接 (73)知识能力提升 (75)单元大归纳 (77)基础知识梳理 (77)中考能力提升 (78)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80)单元综合解说 (80)课题1 爱护水资源 (80)课程标准要求 (80)教材内容全解 (80)典型例题剖析 (81)中考考点对接 (82)知识能力提升 (83)课题2 水的净化 (85)课程标准要求 (85)教材内容全解 (85)典型例题剖析 (87)中考考点对接 (88)知识能力提升 (91)课题3 水的组成 (93)课程标准要求 (93)教材内容全解 (93)典型例题剖析 (94)知识能力提升 (96)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98)课程标准要求 (98)教材内容全解 (98)典型例题剖析 (99)中考考点对接 (100)知识能力提升 (101)单元大归纳 (104)基础知识梳理 (104)中考能力提升 (10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08)单元综合解说 (108)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08)课程标准要求 (108)教材内容全解 (108)典型例题剖析 (110)中考考点对接 (111)知识能力提升 (112)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14)课程标准要求 (114)教材内容全解 (114)典型例题剖析 (115)中考考点对接 (115)知识能力提升 (116)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17)课程标准要求 (117)教材内容全解 (117)典型例题剖析 (117)中考考点对接 (118)知识能力提升 (119)单元大归纳 (120)基础知识梳理 (120)中考能力提升 (12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23)单元综合解说 (123)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23)课程标准要求 (123)教材内容全解 (123)典型例题剖析 (126)中考考点对接 (127)知识能力提升 (127)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30)课程标准要求 (130)典型例题剖析 (132)中考考点对接 (132)知识能力提升 (134)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36)课程标准要求 (136)教材内容全解 (136)典型例题剖析 (139)中考考点对接 (139)知识能力提升 (140)单元大归纳 (142)基础知识梳理 (142)中考能力提升 (14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46)单元综合解说 (146)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46)课程标准要求 (146)教材内容全解 (146)典型例题剖析 (149)中考考点对接 (149)知识能力提升 (151)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53)课程标准要求 (153)教材内容全解 (153)典型例题剖析 (154)中考考点对接 (155)知识能力提升 (157)单元大归纳 (159)基础知识梳理 (159)中考能力提升 (159)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综合解说本单元要点如下:1.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3.科学探究的步骤4.二氧化碳的特性及检验方法5.氧气的特性及检验方法6.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步骤/现象/结论)7.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探究(步骤/现象/结论)8.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详见P150 附录Ⅰ)9.药品的取用10.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前调零,左物右码)11.物质的加热12.仪器的洗涤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程标准要求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 初步学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3. 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学习化学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教材内容全解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

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

典型例题剖析例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瓷碗破碎B. 水的蒸发C. 灯泡发光D. 纸张燃烧分析: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而A、B、C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例2.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A.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 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C. 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D. 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分析: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被氧化;釜底抽薪是指物质在燃烧时减少可燃物;铁杵磨成针是指铁的状态发生变化,其成分并未改变;钢和铁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物质。

故选A.中考考点对接(2012•鞍山)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供给呼吸B.氮气用作食品袋内的保护气C.二氧化碳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氯化钠用来消除公路上的积雪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答案:D(2012•安顺)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看油是否透明B.闻油是否有异味C.问油的生产厂家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看油是否透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B、闻油是否有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C、问油的生产厂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D、油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正确。

答案:D(2011•淄博)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解析: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生成新物质;物质的变化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A、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故对B、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在这个化学变化中石蜡熔化又是物理变化;故对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新物质,并不是化学变化都会有沉淀生成;故错D、物质的变化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同时物质的变化又反映了物质的性质;故对答案:C(2011•株洲)下列各图所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甲烷燃烧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C.胆矾的研碎D.镁与盐酸反应解析:此题是关于物质变化的判断,物质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则是物理变化,可以借助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