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业化制约因素及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浅论县域经济的制约因素及战略措施
不 同区域 的资源 、 环境 等条件不 同 , 发展水 平也 不一样 。
因而采取的发展方式也有差异 。而同一地 区的不 同县域经 济
的发展大多 以本地 区为立 足点 。 东部地 区强 强互动 , 动了一 带
农 民转移困难 , 从而直接 影响 到农 民的收入 , 而农 民收入低 ,
又会通过恶性循环影 响到农 业生产 、 资 , 投 最终难 以跳 出这一
收 稿 日期 : 0 8 0 — 7 20—50
作者简介 : 张明才 ( 9 5 , , 1 5 一) 男 安徽无 为人 , 中共繁 昌县委党校高级讲 师。
・
3 ・ 6
批县域经济 的发展 ,而 中西地 区条件较差 ,县域经 济发 展缓
大力抓好 现有企业 的改造 ,加大企业 技术创新和技术改 造力 度, 把优势企业做 大做 强 ; 三要大力招 商引资 , 引入外源动力 ,
产 业 的 发展 滞 后 影 响 到 县 域 三次 产 业 的 良性 循 环 , 阻碍 了农 也
业经济的交 汇点 , 是宏观经 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 , 是整个 国 民经济的基础 , 我国经济后发优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是 其地位和作用 具体表现 在 : 县域经济是 中 国的 “ 民生经济 ”;
大 的困难也在工业。 在我国 , 工业的分布大多集中于大中城市,
县 域内工业总量小 , 县域经济实力弱 , 而工业 的发展 需要大量 的投资 , 致使县域工业大多规模小 而分散 , 企业竞争力差 。
( ) 三 县域第三产 业发展缓慢 第 三产业 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产业间的相互联 系与促进 , 还可以吸纳农村剩余 劳动力 , 甚至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 如旅 游业 )还 可成 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 , 然而 , 县域经济发展缓 慢, 国民经济总体实力 弱, 对第 三产业的发展需求 不旺盛。 三 第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及其途径探究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及其途径探究摘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本文就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及实施途径作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发展县域经济意义途径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人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新时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大意义1、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的重大措施。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十分明显:一是农业比重过大。
二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而且素质低下。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而县域经济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能够很好地协调农业和其他各业之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统一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乡、村三个层次以及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
因此,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其本身就是城乡统筹的具体体现。
2、发展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
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
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
3、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建议一、x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x、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全县三大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防灾抗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工业生产和效益较低,高技术类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产品竞争力和效率的提高受到制约。
第三产业比重小,不利于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就业压力增加等因素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善。
x、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统筹不够协调。
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步入低谷,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不景气,导致农民增收渠道明显变窄;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低速徘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x、工业化进程加快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当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业重型化特征较为明显。
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预计仍在x、x%以上。
在重工业中,能源消耗高、污染较严重的行业比重较大、增速较快。
从生产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预计仍在x、x%以上。
从投入看,煤炭、水泥投资增幅预计均超过x%。
由于这些高耗能行业生产和投入较快增长,导致总体耗能规模随生产规模的扩张而扩大。
因此,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给节能减排工作也带来较大压力。
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发展既符合县情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培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迅速扩大县域经济的总量规模。
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在突出和合理利用比较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第一、二、三产业和产业内部的联动、互动作用和协同效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推动县域经济从一般水平的数量扩张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升级转变。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
按照“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要求,重点推进项目。
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上,推进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世行贷款奶源基地项目建设,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撑,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因此,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振兴镇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在当前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为中心,走有特色的镇域经济发展路子。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一)推进小城镇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实践表明,发展小城镇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一条成功之路。
第一,小城镇地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
第二,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起到了保证作用。
第三,使分布过于零散、数量过于庞大的农户适当集中,减少了分散建房及乡村企业占用耕地,资源集约使用,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四,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二)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投资小城镇建设,可以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等许多行业的发展,这对于扩大国内需求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还要看到农民集中居住到小城镇后,一些原先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也会逐步转向购买,从而增加了农产品、商品粮的需求。
(三)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小城镇所占有的区域位置、交通条件、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资源等多种优势,比较适合乡镇企业的发展。
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方面。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十二五”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各县市区紧紧围绕一系列惠民促消政策,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着力激活农村市场,挖掘消费潜力,居民消费持续升温,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十二五”期间,全市10个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1.79亿元,是“十一五”的2.24倍;临渭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14亿元,是“十一五”的2.38倍。
(二)县域监测范围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县市和城区分别进行,全省共107个县市区,2014年为24区83县市,我市为1区(临渭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包含在临渭区)10县市(华县、潼关、大荔、合阳、澄城、蒲城、白水、富平、韩城、华阴,卤阳湖包含在蒲城);2015年为25区82县市,我市仍为1区10县市;2016年为27区80县市,我市为2区9县市,华县撤县设区成华州区,列入城区监测范围。
5、城乡居民收入提高。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各项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11个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足20000元,2015年县市区均超过23000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个县市区超过5000元,为5854元,2015年11个县市区均超过7000元。
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四、关于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的几点建议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一环。
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当前,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动力不够等原因,特提出几点建议。
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1、行政体制因素的制约。
近年来,县级政府在条块分割的体制背景下职能逐渐弱化,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
而在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方面,县级政府责任和压力却越来越大,遇到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只能是求助上级政府或者是被动应对。
市管县的体制导致市县之间利益博弈,市、县经济相对独立分割,各有各的责任和利益,市对县在经济发展上很难有精力给予帮助,相反却增加一个层次,使得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层次过多,隶属关系复杂,管理半径过长,不利于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是土地政策的制约。
国家收紧土地闸门,使县域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的优势基本丧失,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日益严重。
目前工业、商业用地多为流转地、租赁地,工商业户无法取得土地证和房产证,而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和房产,因此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从金融部门取得信贷支持。
二是金融政策的制约。
目前的金融环境极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象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
目前基层银行除负债业务发展有一定的自主权外,其他业务权限一律上收,严厉的责任追究制使县域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缺乏积极性,加之以产权分散为特征的农业和中小企业大多不符合国有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发放条件,农村仅有的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上划资金、邮政储蓄等渠道被抽走,造成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集中现象,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论文
浅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关键环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抓好。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无论从解决中国经济当前的突出矛盾,还是从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其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再次,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业基础,做好农村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总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要体现。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显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要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视困难,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1、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发达的县市。
工业化进程滞后造成大多数县缺乏大宗税源,县级财政十分困难,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剧了城镇就业困难,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工业化落后,又没有主导产业,就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基础,第三产业也就难以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2、融资环境差、筹资渠道少、资金制约严重据调查,近年来,县域经济调整和发展的资金都极其有限。
浅析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制约因素
来说 .发展旅游业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 .污染小的特点 .把 旅游业作 为先导产业往往有利于动 员各方面 的力量共 同参与县域
经 济 的 开 发 ,使 县 域 经 济 得 到 超 常 的 发展 。 4 资源 集 约 开 发 利 用 模 式 .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1 ” 企 业 、大规 模 ” 的产 业 集 群 引 领 模 式 .小 这 种 模 式是 在 县 域 内 按 专 业化 分 工 和 协 作 原则 .将 大量 的生
县 域 经济 是 指 以县 城 为 中心 , 乡镇 为纽 带 以农 村 为 基础 . 有发展旅游 业的巨大优势 。旅游业发展可 以带动 众多行业的发 以 以县 ( )辖行 政 区域 为单 元 的 区域 经 济 。 它是 以农 业 和农 村 经 展 .且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 . 人可 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 .带薪 市 个
资源优 势包括 :一是丰 富的生物资源。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存
多样 性的气候和土地资源形成 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 . 形成产业集群 .在集群 内运 在较大的气候 差异和广阔的土地 .
行实 现 规 模 经 济 。这 种 模 式 的主 要 特 点 是 :第 一 .单 个 企 业 规模 了生 物 资 源 的 多样 性 ,造 就 了 中西部 地 区 品种 纷 呈 的物 产 。二 是 较 小 。形 成 产 业 集 群 的企 业 绝 大 多 数 为 中小 企 业 ,起 步 的 门 槛较 蕴藏量 巨大的能源 。三是丰 富的矿产 资源 。实践科学发展观并不
低 .容易在短期 内调动民间的闲散资金 ,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同 是不开发资源 ,而是依托资源优势集约开发优 势资源 。事实上 , 时,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 . 容易适应市场 对产 品多样性变化 的要求。 很 多资源优势县 已经培育出了有特色 、有优势 、有潜力、有市场
浅谈我国农业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
文0 王风 ( 大庆 市 大 同区 农委 气 象站 )
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浅谈 国农业 经济 的制约 因 素与 发展思 路
摘 要 :在 分 析 农业 和 农村 发展 的制 约
因 素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 一 五 ” 期 间 农 十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发展 的 总体 思路 ,并 进一 步
指 出 , 应 通 过 深 化 改 革 , 为 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发展 增 添 新 的动 力和 活 力。 关 键 词 :农 业 经 济 ;制 约 因 素 ; 发 展 思
路
“ 一五 ”时 期农 业和 农村 发展 的 十 制 约 因 素 农业生产面临着耕地 面积继续减少 、 生 态 环 境 整体 恶化 、水 资源 更加 紧 缺 的严 峻挑 战 。“ 人增 、地 减 、水减 ” 的趋 势仍 会 继 续 ,资 源 条 件对 农 业 发展 的 约 束越 发 突
安 全 水 平 。大 力优 化 农 业 区域 布 局 ,推 动 优 势 农 产 品 和 特 色 农 产 品 向 优 势 产 区 集 中 ,形 成 优势 农 产 品 产 业带 。加 大 对 初级 农产 品 的加 工转 化 ,积 极 发展 农 产 品 的现 代 流 通 方 式 ,增 加 农产 品的 附 加 值 。 加快 农业 剩 余 劳 动 力 向非 农 产业 和 城 镇 转 移 的 步 伐 ,切 实 改 变 城 乡二 元结 构 , 形 成 城 市 对 农村 发 展 的 带动 机制 继 续 支 持 农 村 二 、 三 产 业 和 以 县 城 为 重 点 的 小 城 镇 发 展 ,加 快 县 域 经 济发 展 , 拓展 农 村 劳 动 力就 业 和 农 村人 口转 移 的渠 道 。要 挖 掘 农 业 内部 的 就 业容 量 ,进 一 步 拓展 农 村 二 三 产业 的 就 业 空 间 。要 着 力 解 决 县 域 经 济 发 展的 体 制 性 障碍 ,逐 步 试 点 推进 省 县 直 辖 ,加 快 改 革 市 管县 体 制 。 为 农 民 进 城 就 业 创 造 更 多 的 机 会 , 为 农 民 进 得 来 、 留 得 住 创 造 更 好 的 制 度 环 境 。 一 是 对 现 行 的 一 些 政 策 措 施 进 行 清 理 ,清 除 农 民进 城 的 障 碍 ,降 低农 民进 城 的 “ 槛 ” 疏 通 农 民 进 城 的 渠 道 。 二 是 依 门 , 法保 护 进 城 务 工农 民的 合 法 权 益 ,提 高 农 民 的 就 业 能 力 。三 是 积 极 探 索 多 种 形 式 , 解 决 城 市农 民 工 的 社 会 保障 问题 。 加 大 公 共财 政 支 农 力 度 , 让 公共 服 务 更 多 地 深 入 农 村 、 惠 及 农 民 形 成 支 农 资 金 的 稳 定 投 入 渠 道 。 财 政 支 农 支 出的 增 长幅 度 要 继 续 高于 财 政 经 常 性 收 入的 增 长 幅 度 。政 府 新 增 财 力的 使 用 要 大 幅 度 向 “ 农 ” 倾 斜 。 按 照 建 立 公 共 三 财 政 体 制 的 要 求 , 要 调 整 财 政 支 农 资 金 的 使 用 方 向 ,逐 步 减 少 对 流通 环 节 的 补 贴 , 建 立 对 农 民 收 入 的 直 接 补 贴 制 度 。 充 分 利 用 w O 的 “ 箱 ” 政 策 ,增 加 农 业 科 研 T 绿 和推 广 、 质量 安 全 和检 验 检 测 、 农 产品 流 通 设 施 、 农 民 培 训 等 方 面 的 投入 。 进 一 步改 善 农 村 医 疗 卫生 服 务 ,完 善 农 村新 型 合 作 医疗 制 度 。新 型 农村 合 作 医 疗 制 度 在 注 重 大 病 医 疗 保 障 的 同 时 , 也 应 该 包括 补 偿 部 分 门 诊费 用 和 免 费预 防 及 卫 生 教 育 服 务 , 满 足 大 多 数 人 的 基 本 卫 生 需 要 。要 进 一 步 加大 各级 政 府 对 医疗 救 助 的 支持 力度 ,近 期 内 ,建 立 农 村 医疗 救 助 制 度 , 应 以 加 强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制 度 的 建 设 为 重 点 , 对 于 确 实 贫 困 的 农 民 , 政 府 应 减 免 他们 每 年 缴 的大 病 统 筹 费 , 使这 部 分 人看 得 起 病 ,用 得 起 药 。 深 化 农 村 改革 ,为 农 业 和 农村 经 济 的 发 展 增 添 新 的 动 力 和 活 力 从 体 制 和 法律 上 建 立 保护 农 民土 地 权 益 的长 效 机 制 。 在 农 民到 城 镇 落 户未 取 得 稳 定 的就 业 、收 入 保障 以 前 ,要 保 留这 部 分 农 民 的 土 地 承 包 权 , 防 止 大 量 的 无 地 农 民 集 中于 城 市 ,产 生严 重 的 社 会 问题 。要 明 确 界 定 农 民 土 地 承 包 权 的 物 权 性 质 , 使 农 户 真正 享 有 占有 、使 用 、收 益 和 处分 四 权 统 一 的 承 包 经 营 权 。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失 地 农 民 问题 ,必 须 完 善有 关 法 律 ,保 证 国 家 为 了 公共 利 益 的需 要 才 动 用 征 地权 。征 地 补 偿 必须 以 土 地 的 市场 价 值 为 依据 , 实行 公 平 补偿 ,不 能 以侵 害 农 民 利 益 为 代价 降 低建设成本 。
浅析山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浅析山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摘要:目前,中国存在着“三农”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县域尤其是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山区县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包袱”、是中国民生问题的聚焦点和聚居区。
“郡县治,天下安”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定大局,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目标的实现。
重点攻克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也必将带来我国经济的腾飞。
关键词: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对策我国县域人口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目前,我国存在着“三农”问题、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县域经济尤其是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山区县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包袱”、是中国民生问题的聚焦点和聚居区。
“郡县治,天下安”,找出山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来重点攻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定大局。
一、山区县域的特征山区县占我国全部县数目的43%,丘陵县占26%,平原县占31%。
全国592个贫困县中有384个是山区县,山区县域的共同特征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药材资源、山林资源、特产资源等资源丰富,但是,在交通条件、信息技术的推广、基础设施、土地集中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与丘陵县和平原县相比处于劣势。
二、制约山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极其分析(一)农业发展极其缓慢严重制约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第一,耕作方式落后,农具大多为镰刀、锄头、耕牛等。
山县域农户土地地块小而分散,(我国山区每户地块都在5片以上、人均占有量耕地亩),无法使用现代农机。
土地少的自然条件因素和土地分配方法上的人为因素严重制约了山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第二,农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极低。
大山阻隔、没有村农产品市场,致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难以有效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观念里只有“种”和“卖”二字,没有现代理念,不不注重靠对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经营去创收,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致使农产品无比较优势,卖不了高价。
xx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xx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一、概况xx县工业经济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9年,xx县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5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级、省级企业7家,县级示范企业25家,显示了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xx县工业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纺、食品、饮料等产业为主,形成了一批以“xx特色”命名的品牌。
其中,xx县某某公司的某某产品于2019年荣获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称号,xx县某某公司的某某产品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工业设计大奖,显示了xx县制造业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二、存在问题1.企业数量不足:虽然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却不突破预期,这限制了工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2.科技创新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依赖进口、跟随研发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和服务,成为影响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能源和物资的过度消耗:目前xx县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和物资基本上是通过进口等渠道获取,这些渠道的消耗量过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潜在影响。
三、制约因素1. 经济结构单一xx县工业发展依靠单一产业经济,虽然在某些领域保持着市场竞争优势,但难以满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 产业链条短缺xx县工业产业现状不利于形成完整、稳定的产业链条,多个工业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市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3. 竞争力不足虽然xx县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存在大量“小散、乱、差”的情况,行业竞争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结构不尽科学,影响了工业企业的创新性及市场数量发展。
四、对策建议1.抓紧优化项目布局,扩大工业规模,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明星企业;2.推进科技创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3.加强能源和物资消耗管理,规范用能用料行为,降低工业企业的环境负担;4.拓宽企业发展路径,引导企业拓展多元化业务发展领域,支持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5.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鼓励企业间的联合发展,共享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6.积极培育人才,推进产业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形成强大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进一步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县域经济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为了进一步破解这些制约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推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县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县内企业家、政府官员、农民等多个层面的调研,获取全方位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分析(一)资金问题1.调研结果显示,资金短缺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问题难以正常运营,导致产能无法释放,市场拓展受到限制。
2.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对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公共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
(二)人才问题1.调研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人才断层的困境。
许多高素质人才流失,留下的人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需求,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2.调研结果还显示,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培养缺乏适应县域经济需求的专业和技能。
(三)市场问题1.调研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市场规模不大的问题,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获得充足订单。
2.农产品销售困难是另一问题,农民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面临着困难,导致农业发展受限。
四、解决办法(一)资金问题1.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资金投入,提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
2.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二)人才问题1.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职教育资源的投入,培养更多适应县域经济需求的人才。
2.建立人才引进和人才留存的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三)市场问题1.扩大市场规模,鼓励中小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2.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关键 词 : 东北地 区;县域 经 济 ;发 展 ;政 策措 施
中 图分 类 号 :F 6 . 01 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7 — 19 2 1) 10 2 — 8 6 4 9 8 (0 0 0 — 0 1 0
东北 地 区县 域经 济发 展 ,区别 于东 部沿 海地 区 、中部地 区和西 部地 区 ,具 有特 定 的意 义 和 自身 独 特 的优 越条 件 ,同时也 存 在不 容忽 视 的制 约 陛因素 。一些 县 ( ) 市 从实 际 出发 ,发 挥优 势 ,营造 优 势 ,解 决 面 临问题 ,取得 了县 域 经济 发展 的成绩 。还有 不少 县 ( ) 市 至今 依然 受各 种 因 素 的困扰 ,经 济发展 没 有大 的起色 。从 正 反两 个方 面 ,都 需要 加 强对 东北 地 区县 域经 济发 展 有利 条 件 和制约 因素
了东北地 区发展 县 域 经 济的特 殊 意 义、有 利 条件 和制 约 因素 ,并且 提 出 了增加 用 于基本 农
田建设 的 转移 支付 、改善 金 融服 务 、加 强城 乡协调 的社会 保 障制 度 建设 和深 化行 政 审批 和
管理体制 改革 等一 系列促进 东北县域 经济发展 的重点政 策措施 。
一
、
发 展 县 域 经 济 对 东 j 匕地 区 老 工 业 基 地 振 兴 的 重 要 意 义
( 一)发 展县 域 经济 有 利于 缩小 东北 地 区城 乡差距 改 革 开放 以来 ,城 乡差 距 扩 大 问题 是影 响东 北地 区全 面 、协 调 、可 持续 发 展 的重 要 问题 之 一 。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经济,而努力解决好当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金融机构内部因素从金融部门的主观而言,银行、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应值得肯定,但由于目前存在着一些急待改善和解决的体制或管理问题,致使银行、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相对弱化。
1.金融机构网点收缩,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20XX年底该县金融机构网点共有44个,其中:工行2个、农行2个、建行1个、农发行1个、农村信用社21个、邮政储蓄17个,比90年代金融机构最多的时候减少47个,比20XX年末减少5个,其中农行20XX年撤消2个,农信社20XX年撤消3个,而且目前中国银行已经撤消,工行、建行前几年就降格为分理处,今年建行恢复县支行。
撤消的机构存款有的并给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目前大部分存款上存,由于当前金融组织体系撤并,造成了大量的发展县域经济资金流失。
截止20XX年6月末,我县各项存款为160573万元,各项贷款为80136万元,贷存比不到50%,剔除各类存款备付金后,尚有8000多万元资金上存,形成资金外流。
另外,农信社“一农”难支三农,农村资金需求满足率低。
长期以来农信社产权主体不明晰,历史包袱沉重,员工素质不高,电子化建设水平低,结算手段落后,服务品种单一,独自面对庞大的农村市场需求,其规模与实力显得十分弱小。
目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服务产品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而且受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政策取向的制约,使县域中小企业、。
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的论断。
而又如何有效地统筹西部地区城乡的发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西部区域经济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呢?这就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西部地区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12个省区市。
中国要实现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实现城乡统筹,重点是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难点则在于西部农村。
西部的突出问题是农村人口多。
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8.75%,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严重依赖于农业,农村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1.7%,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技术落后;传统农业经济和自然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工业结构处于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的阶段;产业技术水平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而西部地区的优势在于有着丰富的水能,石油,天然气,煤以及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
草地,植物等旅游资源相对都比较丰富,而且这些资源总体开发利用的水平还很低,但发展的潜力很大。
西部地区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有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二、西部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问题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它还是西部有效城乡统筹的基点,也是其落脚点;是城乡统筹最直接的操作平台,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口。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虽有了飞速的发展,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据统计,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GDP平均为29.5亿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44.25元。
以西部大省甘肃为例,其县域经济GDP超过29.5亿元的县却只有9个,仅占全省县域单位的10.5%;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7个,占其县域单位的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44.25元的县域25个,占全省县域单位的29%。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基本单元,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
根据市政协领导的统一安排,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一、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县域既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经济单元,处于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
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低估,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系群众生活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
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
发展县域经济既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富民强县的最有效、最现实的发展路子,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又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再三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会落空。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的及对策探讨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的及对策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也逐渐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重要一部分。
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及原因出发,提出推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建议,促进县域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矛盾;对策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组成部分中已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同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及原因分析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三大矛盾:工业化发展与农村经济落后之间的矛盾、市场化建设与小农经济制约之间的矛盾、专业化建设与区域经济不协调之间的矛盾。
1.1工业化过程中城乡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自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使得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差距,这种城乡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城乡人口收入、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了差距,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之一,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1.2县域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其经济结构中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依旧是效率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所以,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都处于弱势地位。
从产业结构层次来看,县域经济中发展较好的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均得不到足够发展;从从业人员来看,县域经济中的从业人员以农民、中小企业职工、私营业主为主,他们文化程度较低,也就导致市场竞争优势弱;从经济特征上看,县域经济基本上处于资本、技术、人才等各项生产要素的边缘地带,其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生产效率低;另外,资金短缺、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较低等原因都使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2.推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2.1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农村工业化制约因素及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因素
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相比,更具特殊性,通常而言,农 村的交通较为闭塞,且工业基础较差,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 些因素都阻碍着农村工业化的前进。当前,农村主要以初步加工 企业为主,其所需劳动量多,但对劳动力本身的要求不高,具体 而言,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1.缺乏自然资源。县域工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即区域 中有怎样的自然优势,就会发展怎样的工业。而我国地域面积广 阔,自然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因此阻碍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农村工业化应立足于区域中自然资源优势,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 企业,农村企业受到自然等条件限制,不适宜发展重型工业[2], 特别是大型开采业。 2.缺乏工业基础。县域企业缺乏坚实的工业基础:首先,生 产设备较为落后部分乡镇、县城所使用的生产设备都是城镇工业 化已经淘汰的,本身的性能和运行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农村工业产品的质量;其次,农村企业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 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优势小[3];最后,提供的产 品较为单一,大多以粗放经营为主。从以上分析可知,农村经济 本身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使得农村企业较为依赖政府。 3.缺乏合理的工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缺乏合理的结构,在很 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农业工业结构较为简 单,甚至很多企业直接照搬城镇化企业管理模式,产业结构没有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仍以高污染、高投入的企业为主,且企业生 产的产品大多一致,制约着农村企业的壮大。
4.缺乏充足资金支持。资金是农村生产企业的支柱,虽然农 村金融组织逐渐发展,但其没有真正为农村服务,大多资金仍然 流向大城市、中心城市,此外,农村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 部分金融组织也不愿意贷款给农村企业,企业缺乏充足的资金支 持,在购进生产设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限制,进而降低了企业 整体竞争力。
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政策性因素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县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约束效应。
如国家出台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产业政策,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结构的优化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同时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我县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具体的土地、户籍、金融等政策中,有些内容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我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我县每年用地需求约2000亩左右,而省分配给的指标只有300亩左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经济发展,每年的用地计划指标下达晚,加上建设用地按项目审批手续繁杂,运转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不利于建设用地的及时供给,影响当年的开工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县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用地指标方面,我县获得加快发展所急需的用地指标很困难,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二)中小企业贷款难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现行金融体制对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发展有不利影响。
县级银行普遍没有信贷权,只能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同时,邮政储蓄又从县域抽走了大量存款,资金源头流量不足,而向上级银行申请贷款审批程序又过于繁杂,这对中小企业来说,不但其融资成本高,而且资金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使用效率。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我县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体制性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系统的政策体系,尽管对解决“三农问题”强调很多,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论是采取的扶贫政策,还是制定的支农政策,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在财税体制改革中,部门权力强化,财力向上级集中,县级政权受条块分割体制制约,缺乏集中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
再如在国家宏观调控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导向的双重作用下,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向大中城市、大中企业集中。
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是我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工 业基础、工业结构和投资资金等,受到历史原因、自然地理条件 的限制,农村交通不便利,工业发展难度较大,这也对县域经济 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农村工业化发 展战略,结合农村工业化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不断引 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发展 创造更好的条件,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共同发展。
理论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农村工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极大程度上促进县域经 济的发展。但受到农村交通不便利、自然资源匮乏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以农村工业化概念 为基础,结合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因素,重点探讨发展农村工业化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的意义。 关键词:县域经济 农村工业化 生产结构 工业基础
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因素
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相比,更具特殊性,通常而言,农 村的交通较为闭塞,且工业基础较差,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 些因素都阻碍着农村工业化的前进。当前,农村主要以初步加工 企业为主,其所需劳动量多,但对劳动力本身的要求不高,具体 而言,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1.缺乏自然资源。县域工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即区域 中有怎样的自然优势,就会发展怎样的工业。而我国地域面积广 阔,自然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因此阻碍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农村工业化应立足于区域中自然资源优势,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 企业,农村企业受到自然等条件限制,不适宜发展重型工业[2], 特别是大型开采业。 2.缺乏工业基础。县域企业缺乏坚实的工业基础:首先,生 产设备较为落后部分乡镇、县城所使用的生产设备都是城镇工业 化已经淘汰的,本身的性能和运行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农村工业产品的质量;其次,农村企业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 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优势小[3];最后,提供的产 品较为单一,大多以粗放经营为主。从以上分析可知,农村经济 本身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使得农村企业较为依赖政府。 3.缺乏合理的工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缺乏合理的结构,在很 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农业工业结构较为简 单,甚至很多企业直接照搬城镇化企业管理模式,产业结构没有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仍以高污染、高投入的企业为主,且企业生 产的产品大多一致,制约着农村企业的壮大。
发展农村工业化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的意义
农村工业化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 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增加县级财政部门收入。县域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依旧 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化,能够有效增加农 民收入,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部门的收入。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会带动大 量企业的创建与成长,农民可以凭借自身特长到工厂就业,不仅 能够提升农民经济收入,还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3.优化农村生产结构。我国城乡差距较大,这也越发突出农 村工业化的重要性。通过农村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转变 农村当前交通不便利等局面,吸引更多企业到农村发展,不断优 化农村生产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实现经济共7 (1).indd 101
2017/1/6 10:12:36
农村工业化制约因素及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铁顺财
工业化标志着我国逐步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农业经济的地位 将会减弱。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农村工 业化进程越来越明显,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工业化的引导与管 理力度,为农村工业化指明方向,不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优化 农村企业的生产结构和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发展改革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参考文献: [1]李苒.县域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评析——以西安市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4):641-644. [2]陈进.边疆民族地区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机制与规划探索-以新疆巴楚 县为例[J].规划师,2015,25(z1):159-163. [3]李苒.县域农村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陕西农业科学,2015,19(10):97-100.
农村工业化概论
农村工业化是指农村基要生产函数持续不断发生变化的整个 过程,其中基要生产函数是指机械、交通、动力等工业领域[1], 属于生产力从低级往高级逐渐进步的过程。 我国传统农村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但在农村工业化 的背景下,传统经济模式已经发生较大改变,特别是生产程序、 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农民本身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也逐渐变 化。
4.缺乏充足资金支持。资金是农村生产企业的支柱,虽然农 村金融组织逐渐发展,但其没有真正为农村服务,大多资金仍然 流向大城市、中心城市,此外,农村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 部分金融组织也不愿意贷款给农村企业,企业缺乏充足的资金支 持,在购进生产设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限制,进而降低了企业 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