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人教版(精)
《中国工业化历程》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国工业化历程概述 •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影响 • 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中国工业化的未来展望Biblioteka 01中国工业化历程概述
工业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农 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 主要表现在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 结构的升级。
02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清朝末期工业化起步
总结词
洋务运动的开展
清朝末期,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但发展 缓慢。
清朝末期,洋务派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 方技术和设备,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如 江南制造局、汉阳铁厂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开始产生,一些民间资本开始投资创办近 代工业企业。
产业结构的变化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业逐步从以轻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向重化工业、高新技术 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工业 新的增长点。
服务业占比提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占比逐渐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 重要支撑。
技术进步与创新
01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 收
特点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 标志,通常伴随着人口城市化、 技术进步、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变 化。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
01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开始接触近代工业。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02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中国开始自主发展近代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大会制度的确立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④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当堂小练
3. “两会”指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两会”第一次召开
(二)、概况
4.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1)工业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 沈阳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鞍钢场景
(二)、概况
(1)工业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二)、概况
(2)交通成就: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
1952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
印度 1950年产量 4公斤 10.9千瓦
美国 1950年产量 538.3公斤 2949千瓦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 东感慨地说:“现在我 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 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 粉,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 都不能造。”
B 分别在什么时候?( )
A.1936年、1949年
B.1949年、1954年
C.1949年、1953年
D. 1949年、1978年
4. 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
C (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0课第一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的《第20课第一次工业》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重要发明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第一次工业的辉煌历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第一次工业的详细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一次工业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重要发明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工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重要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字资料等,生动展示第一次工业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工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重要发明。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一次工业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分享学习心得。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阐述第一次工业的历史意义。
5.案例分析:分析第一次工业中的重要发明,如蒸汽机、纺织机等,了解其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6.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九下历史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9张PPT)
教学目标 1、知道人口增加和大众化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
来积极方面的影响。
2、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 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3、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我们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主动融入世界潮流; 坚持对外开放;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科技创新;
政治上: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上: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 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 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悉尼 0.8 2 22.5 48.2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 势有什么共性? 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化的不满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 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
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曼彻斯特
资料 1 : 英国的曼彻斯特原 来只是个小镇,工业革命期 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 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 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 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
23.50% 18.50% 17.50%
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
工业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以下将从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化、第二次工业化和第三次工业化四个阶段来阐述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开端,它始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并随后在欧洲和其他地区迅速扩展。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器替代了手工劳动,大规模地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发明包括蒸汽机、纺织机械、铁路和煤矿开采技术。
这些发明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催生了现代工业社会。
第一次工业化主要发生在19世纪,以西方国家为主导。
在此期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包括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和加强教育体系。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劳动力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工厂,从而形成了工业无产阶级。
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包括钢铁生产、石油开采和电力产业的崛起,为第二次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工业化发生在20世纪初期,主要涉及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行业的迅猛发展。
在此期间,电力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动机和照明设备等新技术普及,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化学和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合成材料和燃料,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能源。
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速了城市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
第二次工业化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底特律和德国的鲁尔区,它们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第三次工业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特征。
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全球供应链的建立加快了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新兴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机会,如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应用。
第三次工业化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硅谷、中国的深圳和印度的班加罗尔,它们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和创新的重要中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4: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劳动力条件 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不同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项目 时间 显著标志 发明者 起始部门 科技含量 起源国家
生产组织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19世纪中
蒸汽机的使用 技师和工人 棉纺织业(轻工业) 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英国 工厂取代工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家、工程师
重工业 科学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的出现
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 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 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 ③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
方式:兼并或相互联合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部门(新兴工业):
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
根本原因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推 动
生
产企
社业
会间
化 趋
竞 争
势加
加剧
强
生 产 和 资 本 的 高 度 集 中
(
19
垄
断
到一定
组 织
程度 产
生
垄 断世 资纪 本末 主 义世 产纪
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下面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1.西方殖民时期(1840年-1949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
压迫。
西方国家通过推动工业革命将中国变成原材料的供应地和市场,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被遏制。
2.新政运动(1912年-1927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推动工业
化进程。
此时期建立了许多国有企业和工业园区,并引入外国资本和技术。
3.抗日战争与内战时期(1937年-1949年):抗日战争与内战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经
济崩溃,工业化进程受到了巨大挑战。
然而,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全国性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4.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49年-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实行了一
系列的计划经济政策,通过集中资源和国家投资来推动工业化。
这个时期建立了大量的重工业基地、冶金企业、石油化工企业等。
5.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方
式推动工业化进程,并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
特别是在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中国加快了对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
此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近代工业化经历了从西方殖民时期到新政运动、抗战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最终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大规模工业化发展始于20世纪。
以下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历程和参考内容。
1. 20世纪初的工业起步阶段:-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工业技术,工业规模仍然较小。
- 中国在此时期主要依赖传统工业生产和手工业,如农业和纺织业。
- 1927年至1949年间,由于内战和外部干扰,中国的工业发展进程被中断。
2. 1949年至1978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策略。
- 1953年,中国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 在这个阶段,中国建立了很多国有企业,如钢铁、化工、冶金、机械等领域。
- 大规模的农村集体化和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基础。
3. 1978年至1992年的改革开放与工业现代化:- 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政策,迈入了工业现代化的阶段。
- 市场经济机制逐渐引入,外商投资和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 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转让成为促进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这个阶段,中国的工业结构逐渐转向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和航空等领域。
4. 1992年至今的工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1992年,中国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加强市场调节作用。
- 工业智能化和信息化成为推动工业升级的重点政策。
- 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促进了工业的国际化发展。
-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电子、汽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
5. 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展望:- 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显现。
-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方针,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 应对全球经济变化、推动创新和技术升级,努力实现高端制造业发展。
- 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和数字产业等将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开始转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制。
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战争。
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工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阻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以促进工业化。
这些政策包括推行集体化农业、进行农村改革和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等。
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得到了加速。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重工业。
工业化的重点放在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和电力等领域。
这一时期,中国建立了大量的工业基地和工厂,并引进了一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口号,这导致了国家在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停滞和破坏。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政府鼓励外商投资和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导致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再次加速。
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许多重要的产业如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强。
政府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出口规模大幅增长。
目前,中国工业化进程仍在继续,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
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工业发展,中国政府已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工业化路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质课件: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材料三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期间主要重工 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5)“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3、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第架. 喷气式飞机
4、1957年__武__汉__长_江__大__桥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 的交通。
5、_1_9_5_4___年9月,_第__一__届__全_国__人__民__代_表__大__会__在北京 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工业化迈进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54年9月) 2、大会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0.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它的颁布结束 了哪一文件代替宪法的使命? (2)根据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 性质的国家? (3)此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 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A. 第一架飞机
中国近现代工业化进程概览
a b D G!5)p q r s t u工业化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有两大主题:民族独立和近代化。
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工业化。
工业化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中国人民为了国强民富对工业化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地主阶级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掀起了封建性质的洋务运动,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发展民族工商业,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无产阶级提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建设逐步加速,取得巨大成就。
下面就从这三个部分介绍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进程。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自强”“求富”———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引进西方技术、维护统治的洋务运动。
73(一)洋务运动工业化概况时期企业作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口号:“自强” 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19世纪70—90年代)口号:“求富”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1.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起来。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积累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4.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洋务运动在工业化方面的特点1.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2.依靠力量:主要是政府投资。
3.企业特点:军事工业:封建性的近代企业,主要由政府出资,官吏经营,衙门式管理,不考虑经济效益。
近代化特征:机器生产。
民用工业:封建性的近代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办厂方式: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管理方式:封建官僚衙门式管理。
近代化特征:机器生产;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有一部分私人投资、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雇佣劳动力)。
4.分布特点: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通商口岸城市。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
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
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1)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现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现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
(3)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一、工业化初期中国的工业化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社会的转变阶段,经济相对薄弱。
在这个时期,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中国,大量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和措施。
首先,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为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中国还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
三、第一次五年计划1953年,中国制定了第一次五年计划,明确了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和重点。
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包括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重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学技术创新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四、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至1961年,中国实施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旨在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
然而,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政策和措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经济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混乱。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然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工业工人。
五、改革开放以及后续发展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为工业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包括市场化改革、外商投资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等。
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六、现代工业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开始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绿色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和资源挑战。
七、未来展望中国的工业化历程还在继续,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2020版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5、第6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41张PPT)
(C )
2.《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 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B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蒸汽机的改良 D. “信息时代”的到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将为
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人类由此进入
(B )
A.“蒸汽时代”
<日常一练>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国家统一
C. 经济发达
D. 政府重视
11. 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
工业革命。下列对两次工业革命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
是
(A )
①经历了“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演变
②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产生新的工业部门
③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④都推动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
A. ②④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就
C. 美、德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二、综合题 16. 伴随着蒸汽机的一声鸣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 明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交通 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 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 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3张PPT)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表达了诗人对城 市化的不满
随着城市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也在发生着变化。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
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
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 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3、大众教育——目的和作用
时间: 19世纪中期以后 目的: 为了工业化的需要 作用: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
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
1、城市化——含义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 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二、城市化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4、环境污染——治理
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 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 气污染防控法案……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 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 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 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 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 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 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 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2、贫富分化——结果
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工人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 越不满,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 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工业化发展历程
工业化发展历程
一、前工业化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指18世纪以前,人类社会处于农业经济时代,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方式主要是自给自足。
此时,工业化的概念尚未形成。
二、工业化初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指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工业化开始起步。
在这个时期,机器开始逐渐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开始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业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造纸等。
三、工业化中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指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重工业也开始逐渐崛起。
在这个时期,电力、石油、钢铁等产业开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新发明不断涌现。
四、工业化后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指20世纪初到二战期间,工业化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新兴产业开始崛起。
同时,传统产业也开始向高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在这个时
期,信息化也开始逐渐萌芽。
五、后工业化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指二战以后至今,工业化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同时,服务业也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人类工业发展历程
人类工业发展历程
人类工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农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产方式。
从农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始利用手工劳动和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发展了更加复杂和高效的工具和设备。
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进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蒸汽机、纺织机和其他各种机械设备来替代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商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电力、石油、化学工业等行业迅速发展。
人们开始广泛使用电力,汽车的发明和普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0世纪中叶到近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生产进一步
智能化和自动化。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厂和生产线的管理更加高效。
新材料的应用和工艺的创新也为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环境的认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工业发展多样化,注重环保和节能减排已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的来说,人类工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手工劳动到机械化和自
动化生产的演变。
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工业化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也带来了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工业将继续发展壮大,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发展机遇。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48张)
国籍:英国
万有引力定律 贡献: 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 光学分析;微积分 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包括天文学、 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地位:
著作: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
牛顿(1643—1727)
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 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 大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 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
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
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 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 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 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 在发生着变化。
三、社会问题 思考:这幅漫画作品 反映了什么问题?你 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 原因是什么?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 垄断,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
B
7.《战争与和平》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 勇抗击侵略斗争精神。该书的作者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伏尔泰 D.列夫•托尔斯泰
D
2.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的许多社会 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 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②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德国城镇 人口的比例从36.1%升至60%,人们只能在一种 过度拥挤和肮脏的环境中凄凉的生存,急剧凸 显的居住问题被称为“急性灾难性”社会问题。 为改变生存环境和捍卫自身阶级利益,工 会运动逐步形成一种社会力量。1877年的议会 选举中,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所获选票达到49 万3千多张。
新型工业化发展历程
新型工业化发展历程
新型工业化发展历程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
要方面。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渐走向市场经济。
新型工业化也随之开始发展。
首先,1980年代初期,中国的国有企业开始逐步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同时,政府开始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外投资力度。
其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推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积极开拓市场,开展贸易合作,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开始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和质量。
2015年,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力争成为全球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和质量,为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断努力。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科技革命是工业化的根本动力
例4: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 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 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 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 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材料中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 请分别说明导致每次错失机遇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及采取这 种手段的原因,并概括其对周边国家的危害。 手段:通过军事手段夺取资金和原料。
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国内 市场过于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
危害: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阻碍经济的发展; 使人民蒙受深重灾难。
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在世界体系中长期居于霸 权地位的只有英国和美国。真正后来居上并取代老霸权国家、 形成并保持新的世界体系的只有美国。先后崛起并挑战现存 霸权国家和世界体系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和前苏联。他 们的崛起分别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 战”,并且都在崛起过程中失败。以经济全球化作为主要背 景的大国崛起,在历史上更是没有先例可循。虽然中国走的 是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和平发展道路,但是需要借鉴以 往后起大国的经验教训. (3) 回顾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末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美国的发展崛起留给我们哪些经验? 经验:尽量减少与现存世界体系的正面冲突,不直接挑 战霸权国家是良好的外部保障;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环 境使其周边环境稳定,少受战争之害;完善的民主政治 制度以及不断的制度创新为其崛起提供内在动力;国土 辽阔,国内市场潜力较大,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
―圈地运动”
给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雇佣的劳动力和资本。
三.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 材料二: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 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样狭隘的 经济问题。它的原因是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 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社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 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个 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 大局已定。 ——阿尔温·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2)材料二中说“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大局已定” 是否正确?并说明其理由。 正确。 因为: ①实现了统一,使国内市场广阔、原材料增多; ②奴隶制的废除,有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大量自由 劳动力。
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一.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发 展 水 平
方向
二.科技革命是工业化的根本动力
例1:结合相关史实阅读
下表,对该表的分析结 论,不准确的是(A )
A.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得益于其最 先开始工业革命 B.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经历 了大革命,而完成于第二帝 国时期 C.三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表明, 后起的国家其工业革命周期 越来越短 D.法、德借鉴了英国工业革 命的经验和科学技术,加速 了本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1900 1913
10
7 6
13
17 16
23
30 36
(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 (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各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 并分析英国位居这一经济地位的主要原因。 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美国赶上并超过了英法 ―世界工厂”
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 英法等国技术较落后,资金外流; 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德等国采用先进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充:(1793年)6月3日(雅各宾派政府)下令将逃 亡贵族地产分为小块出售,地价10年偿清。6月11日规 定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可按人口分配给农民,至于是否 分配,由各公社自行决定。7月17日的土地法令最为重 要,……下令无条件废除全部封建权利,从而使一切永 佃成为农民的私产。—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3)材料三中采取的措施对法国工业革命起到了什么 作用?为什么?
1.封建专制制度和闭关政策;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 2.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帝国主义列强的阻挠。 3.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当时中国过“左” 的政治运动和经济政策。
三.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 例5: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 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 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 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 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欧洲文明扩张史》 (1)材料一中所说“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 就悄悄地进行着”,这指的是什么?这对工业革命产 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阻碍作用。
形成了小农经济,土地分散,市场狭窄,自由劳动力 减少,货币不转化为资本,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
例6: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 路和必然趋势。 (1)概括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 本途径。
1.工业革命 2.侵略扩张
材料一右图是日本1897年创立的第一个 大型冶金企业——官办的八幡制铁所。 建造八幡制铁所的部分经费来自甲午中 日战争后的中国赔款,它所使用的铁矿 石,是强迫中国的大冶铁矿提供的。 ——《世界近代、现代史》
二.科技革命是工业化的根本动力
例3: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 现象?并分析造成这一现 象的原因是什么?
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 初,中英美制造业发展不平 衡,中国所占份额不断下降, 美国所占份额不断增加,英 (美)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国曾一度领先又被美国超 过。 原因:1750年,中国传统手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1860年,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90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超过英国.
二.科技革命是工业化的根本动力
例2:材料一 1820~1850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年份
1820 1840 1850
英国
50 45 39 英国
法国
15~20 20 18 法国
德国
8 12 15 德国
美国
10 11 15 美国
材料二
年份
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32
20 14
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