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5.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章第2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五章第2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7页
3.物理意义: 合力 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 变力 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 分阶段
作用.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8页
1.思维辨析 (1) 一 定 质 量 的 物 体 动 能 变 化 时 , 速 度 一 定 变 化 , 但 速 度 变 化 时 , 动 能 不 一 定 变 化.( √ )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动能一定保持不变.( √ ) (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动能与下落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 )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 ) (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9页
解析:因为频闪照片时间间隔相同,对比图甲和乙可知图甲中滑块加速度大,是上滑阶 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图甲中滑块受到的合力较大,故 A 错误.从图甲中的 A 点到图乙 中的 A 点,先上升后下降,重力做功为 0,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图甲经过 A 点 的动能较大,故 B 错误.对比图甲、乙可知,图甲中在 A、B 之间的运动时间较短,故 C 正 确.由于无论上滑还是下滑,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故图甲和图乙在 A、B 之间克服 摩擦力做的功相等,故 D 错误.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9页
2.运动员把质量是 500 g 的足球踢出后,某人观察它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估计上升的
最大高度是 10 m,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20 m/s.估算出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为( )
A.50 J
B.100 J
C.150 J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5章 机械能 第2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5章 机械能 第2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F和8F时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动能,然后由动能定理求出拉力由F变为8F过
程中绳子拉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用拉力做的功除以时间就是该过程的平均
功率。
答案:(1)


3
(2)
2
3
(3)
2
0
解析:(1)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绳子的拉力提供,由向心力公式得
解得,当拉力为 F 时,小球的线速度 v=

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质量为m=1 kg的物
块A(可视为质点)从轨道右侧以初速度 v0=2√3 m/s 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
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经水平轨道返回圆形轨
道。物块A与PQ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轨道其他部分摩擦不计,重力加
速度g取10 m/s2。
好为零,g取10 m/s2,则提升重物的最短时间为(
A.13.2 s
B.14.2 s
C.15.5 s
D.17.0 s
答案:C
)
解析:为了以最短时间提升重物,一开始先以最大拉力拉重物使重物匀加速上升,
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保持功率(额定功率)不变直到重物达到最大速度,接着做
匀速运动,最后以最大加速度匀减速上升到达平台时速度刚好为零。重物在第一
(1)求物块A与弹簧刚接触时的速度大小v1;
(2)求物块A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返回到圆形轨道的高度h1;
(3)调节PQ段的长度L,A仍以v0从轨道右侧冲上轨道,当L满足什么条件时,
物块A能第一次返回圆形轨道且能沿轨道运动而不脱离轨道?
解题指导:
关键词句
获取信息
物块 A 与弹簧刚接触时的速
求物块 A 到达 P 点时的速度

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5.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5.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关闭
C D.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解析 答案
-8-
基础夯实 自我诊断
4 .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动能变化的关 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B.合外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合外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 D.动能不变,则物体合外力一定为零
C.公式中的Ek2-E k1为动能的增量,当W>0 时动能增加,当W<0 时
,动能减少
关闭
公式D.W动=E能k定2 -E理k1适中用的于“W直”为线所运有动力,所但做不的适总用功于,A曲错线误运,B动正确,适;若用W于> 恒0,力则
E做k2功>E,但k1 ,不若适W<用0于,则变Ek力2 <做E k功1 ,C正确;动能定理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恒
-12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突破训练
1 .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
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 关闭
A以物地体面所为受参的考合系外力,A等、于B都B对向A前的移摩动擦力一,段对距A 物离体。运在用此动过能程定中理,(则 有 B)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 的动能的增量,即B对;A 对B的摩擦力与B对A 的
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 在B上滑
动,AA.、外B力对F地做的的位功移等不于等A,故和二B者动做能功的不增相量等,C错;对B应用动能定理,W F-
W FBf=.BΔ对EkAB,的即W摩F擦= Δ力Ek所B+做W 的Ff,就功是,等外于力AF的对B动做能的增功量,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 克服C.摩A 对擦力B的所摩做擦的力功之所和做,的D错功;B,等克于服摩B对擦A力的所摩做擦的力功所与A做的的动功能增量(等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013届中山模拟)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在光滑地面上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 为v,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则( ) A.第二过程的速度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速度增量 B.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动能增量的3倍 C.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的功 D.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功的2倍
1.总功的计算 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要考虑各 个外力共同做功产生的效果,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 (1)先由力的合成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 由W=F合lcos α计算. (2)由W=Flcos 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1、W2、…Wn 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即 W合=W1+W2+…+Wn.
【解析】 (1)在 3 s~5 s 内物块在水平恒力 F 作用下 由 B 点匀加速运动到 A 点, 设加速度为 a, A 与 B 间的距离 为 x,则 F-μmg=ma 得 a=2 m/s2 1 2 x=2at =4 m. (2)设物块回到 A 点时的速度为 v A, 2 由 vA =2ax 得 v A=4 m/s 设整个过程中 F 做的功为 WF, 1 2 由动能定理得:WF-2μmgx= mv A 2 解得:WF=24 J.
【针对训练】 2.(201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检测)木球从水面上方某位置由 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落入水中又继续下降一段距离后速度减 小到零.把木球在空中下落过程叫做Ⅰ过程,在水中下落过 程叫做Ⅱ过程.不计空气和水的摩擦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第Ⅰ阶段重力对木球做的功等于第Ⅱ阶段木球克服浮力 做的功 B.第Ⅰ阶段重力对木球做的功大于第Ⅱ阶段木球克服浮力 做的功 C.第Ⅰ、第Ⅱ阶段重力对木球做的总功和第Ⅱ阶段合力对 木球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 D.第Ⅰ、第Ⅱ阶段重力对木球做的总功等于第Ⅱ阶段木球 克服浮力做的功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全过程合外力做功为零,所以 ,只有D项正确. 【答案】 D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考纲解读] [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分类突破] [跟踪检测•巩固提升]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真题拓展型)
2.求解多过程问题抓好“两状态,一过程” “两状态”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 “一过程”即明确研究过程
确定这一过程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
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 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12mv2 2-12mv1 2 或 W=Ek2-Ek1. 3.物理意义:合外力 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考纲解读] [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分类突破] [跟踪检测•巩固提升]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纲解读] [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分类突破] [跟踪检测•巩固提升]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分类突破]
考点一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自主学习型)
核心要点突破
1.对动能定理中“力”的两点理解 (1)“力”指的是合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
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力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2.动能定理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 (1)数量关系:即合力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具有等量替代关系.
“摩擦力做负功→速度不同→压力不同→摩擦力不同”
[考纲解读] [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分类突破] [跟踪检测•巩固提升]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பைடு நூலகம்
考点二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真题拓展型)
质点由静止到 N 点,则 mg·2R-W=12mvN2 在最低点 4mg-mg=mRvN2;解得 W=12mgR

第五章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2021届(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共27张PPT)

第五章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2021届(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共27张PPT)
(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 D 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 C 点的时间间隔;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 B 点的距离。
【解析】 (1)小滑块从 A→B→C→D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1 -h2)-μmgs=21mv2D-0,将 h1、h2、s、μ、g 数据代入得:vD=3 m/s;
2.表达式:W=ΔEk=Ek2-Ek1=12mv22-12mv21。
3.功与动能的关系 (1)W>0,物体的动能增加; (2)W<0,物体的动能减少; (3)W=0,物体的动能不变。 4.适用条件 (1)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答案】 A
(多选)如图,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 R 的半 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 m 的质点 P。它在容器内壁 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W。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 g,设质点 P 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a,容器对它的支持 力大小为 N,则( )
A.a=2(mgmRR-W) C.N=3mgRR-2W
(2018·全国卷Ⅱ)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 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 的动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析】 由题意知,W 拉-W 阻=ΔEk,则 W 拉>ΔEk。故 A 正确, B 错误;W 阻与ΔEk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C、D 错误。
【答案】 B
如图所示装置由 AB、BC、CD 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 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 AB、CD 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 BC 的长度 s =5 m,轨道 CD 足够长且倾角 θ=37°,A、D 两点离轨道 BC 的高度分别为 h1=4.30 m、h2=1.35 m。现让质量为 m 的小滑块自 A 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 滑块与轨道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sin 37°=0.6, cos 37°=0.8。求:

第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精品文档

第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精品文档

【提示】 无论力 F 为恒力,还是变力,力 F 做的功 W 为此 1 2 1 2 过程中的总功,一定与动能增量 ΔEk=2mvB-2mvA大小相等。
高考总复习· 物 理(RJ)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表明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 间的三个关系: (1)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
【答案】 BΒιβλιοθήκη 高考总复习· 物 理(RJ)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总结提升】 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时应注意的问题 1.所求的变力的功不一定为总功,故所求的变力的功不 一定等于ΔEk。
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而不是
对应物体的动能。 3.若有多个力做功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待求 的变力的功若为负功,可以设克服该力做功为W,则表达式 中应用-W;也可以设变力的功为W,则字母W本身含有负
高考总复习· 物 理(RJ)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 有动能
B.物体的动能不可能为负值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 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 ABC
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
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 (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高考总复习· 物 理(RJ)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2 .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 “ 外力 ” ,既可以是重力、弹 力、摩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 3.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 F、x、m、v、W、Ek等,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之差
动能 定理
合外力对物体 所做的功等于
合外力对物体做了
W 合 Ek末 Ek初多少功,物体的动
物体动能的增
能就变化多少
加量
◆动能和动量的关系
动能
1 m v2 2
动量
mv
标量
矢量
状态量
状态量
EK
p2 2m
p 2mEK
一个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它的动能 不一定
一个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它的动量 一定
变化 变化
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
定理得:
m g hm g lco sm g S C B0
lco sS C BS
联立解得:
h S
点评:假设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过程, 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以全过 程为一整体来处理。往往全过程考虑比较简单
对口练练1
◆用动能定理解答曲线运动
例3、如以以下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 球从A点由静止开场滑到B点,并从B点抛出, 假设在从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损失为E,小 球自B点抛出的水平分速度为v,那么小球抛出 后 到 达 最 高 点 时 v与2/A2g点+E/的mg竖 直 距 离 解是: 小球自B点抛出后做斜。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 直线运动,到最高点C的速度仍为v ,设AC的高度差为h
的求解方法:①先求各个力的合力,再求合
力的功. ②先求各个力的功,再把各个力的功进展代 数相加,求出总功
◆等式的右边为△EK:假设△EK>0,动能增加,合外力 做 正功,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EK<0,动能减小, 物体抑制◆做外功力过做程功是,能是量动转能化转的化过为程其,他动形能式定的理能 表达
式中“=〞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是一个在 数值上相等的的符号, 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的增量〞, 也不意味着“功转变成了动能〞, 而是意味着“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3)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 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必 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 (4)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当一个力 做负功时,可设物体克服该力做功为W,将该力做功表达为-W, 也可以直接用字母W表示该力做功,使其字母本身含有负号。

2 1 mgH。
答案:1 4
mv
2 B

2 1 mgH
【变式备选】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悬挂一个质 量为m的重物,处于静止状态。 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 弹簧恢复原长,手对重物做的 功为W1。然后放手使重物从静 止开始下落,重物下落过程中 的最大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 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弹簧对重物做的功 为W2,则( )
(1)大猴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
【解题探究】(1)分析猴子从A到中间石头的运动过程: ①猴子做_平__抛__运动; ②处理思路:分解为_水__平__方__向__的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和_竖__直__方__向__的__自__ _由__落__体__运__动__; (2)猴子抓住青藤从C到D的过程: ①选择规律:_动__能__定__理__;
拓展 延伸
【考点解读】从两个方面理解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
①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
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外力的功,进而
求得某一力的功。
②单位关系,等式两侧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③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2)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 摩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解题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在多物体系统运动 问题中的应用。根据动能定理,外力 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 量。在本题中,外力F对系统做正功 ,摩擦力对系统做负功,同时轻绳对 B的拉力也对系统做功。因此,可以 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轻绳对B的 拉力大小。
变力做功问题
解题思路
对于变力做功问题,可以通过微元法 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来处理, 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典型例题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滑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求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题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在单一物体运动问题中的应用。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在滑行过程中,摩 擦力对物体做负功,使物体的动能减少,当物体的动能减少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因此 ,可以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
04
动能定理在碰撞现象中应 用
完全弹性碰撞过程分析
03
碰撞前后系统总动能守恒
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守恒
恢复系数等于1
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 能保持不变,即动能守恒。
同时,完全弹性碰撞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即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完全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等于1,表示碰 撞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状,没有能量损 失。
复原状的能力,能量损失最大。
05
动能定理在连接体问题中 应用
连接体模型建立及受力分析
连接体模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具有共同运动特征的系统。
受力分析
对连接体进行整体和隔离受力分析,明确内力和外力,以及它们对连接体运动的 影响。
连接体间相互作用力求解方法
01
整体法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及应用》PPT课件(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及应用》PPT课件(新人教版)
小滑块沿CD段上滑到最高点的时间t1= v=C 1 s. a
由对称性可知小滑块从最高点滑回C点的时间t2=t1=1 s. 故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t=t1+t2=2 s.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答案 1.4 m
解析 设小滑块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为x总,对小滑块运动全过程应 用动能定理. 有mgh1=μmgx总. 代入数据,解得x总=8.6 m, 故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为:2x-x总=1.4 m.
力做功W=-1 530 J,取g=10 m/s2.
(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f的大小;
答案 144 N
图5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
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答案 12.5 m
解析 设运动员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C,在由B到达C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 mgh+W=12mvC2-12mvB2
研透命题点
命题点一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定理表明了“三个关系” (1)数量关系: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但并不 是说动能变化就是合外力做的功. (2)因果关系:合外力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3)量纲关系: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2.标量性 动能是标量,功也是标量,所以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式,不存在方向的选 取问题.当然动能定理也就不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量的表达式.
图1 对物块有 WG+Wf1+Wf2=12mv2-12mv02 对小球有-2mgR+Wf=12mv2-12mv02
自测1 (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k2-E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的W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
9-9-
3.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 F、x、m、v、W、Ek 等,在处理含有上 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由于只需要从力在整个位 移内所做的功和这段位移初、末两状态的动能变化去考虑,不必注意其中运 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同时动能和功都是标量,无方向性,所以无论是直线运动 还是曲线运动都适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200-
(4)突破位移的计算难点 应用动能定理时,要注意有的力做功与路程无关,只与位移有关,有的力 做功却与路程有关。 (5)突破初、末状态的确定难点 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所以确定初、 末状态动能时,必须相对于同一参考系而言。
(6)物(体 4)×在合由外12m力v2作=m用gh下可做知变,做速自运由动落,动体能运动一的定物变体化,动。能( 与下落)距离成正比,而
不(7)是物与体下的落动距能离不的变二,次所方受成的正合比外。力必定为 0。(
)
(6)× 变速运动可能仅仅是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此时动能可能不变。 关闭
(1)√(7)(×2)√物(体3)动×能不(4变)×,所受(5的)√合外(6力)×不一(7定)×为 0,比如匀速圆周运动。
解析 答案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5
基础自测
1234
2. (多选)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 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关闭
若恒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二者夹角为锐角或直角,该质点一直做加速 运动,选项 A 正确;若恒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该质点先做匀减速运动,再 反向做匀加速运动,选项 B 正确;若恒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可 类比斜上抛运动,质点先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到某一非零的最小值,质点再做关闭 匀AB加D速运动,易知选项 D 正确。
解析 答案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6
基础自测
1234
3. (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在离地面 H 高处由静止释放,落到地面 后继续陷入泥中 h 深度而停止,设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Ff,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关闭
A.小根球据落动地能时定动理能得等m于gHm-FgfHH=12 ������������02,A 错误;设泥的阻力为������f 0,小球陷入泥中的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155-
【例 2】如图所示装置由 AB、BC、CD 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 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 AB、CD 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 BC 的长度 x=5 m,轨道 CD 足够长且倾角 θ=37°,A、D 两点离轨道 BC 的高度分别为 h1=4.30 m、h2=1.35 m。现让质量为 m 的小滑块自 A 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 与轨道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
-2-
一二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k=12mv2。
3.单位:J,1 J=1 N·m=1 kg·m2/s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动能的变化量:ΔEk=12
mv2 2

1 2
mv1 2,是过程量。
CC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答案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133-
考点二 对动能定理的应用
1.基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
(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始末状态的动能 Ek1 和 Ek2。 (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W 合=Ek2-Ek1 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答案:(1)3 m/s (2)2 s (3)1.4 m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199-
规律总结应用动能定理应突破的五个难点
(1)突破研究对象的选取难点 动能定理适用于单个物体,当题目中出现多个物体时可分别将单个物 体取为研究对象,应用动能定理;也可以把多个物体组成整体,再应用动能定 理求解,此时的条件是内力的功没有引起动能向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突破研究过程的选取难点 应用动能定理时,选取不同的研究过程列出的方程是不相同的。因为动 能定理是个过程式,选取合适的过程往往可以大大简化运算。 (3)突破受力的分析难点 运用动能定理时,必须分析清楚物体在过程中的全部受力情况,找出哪 些力不做功,哪些力做功,做多少功,从而确定出外力的总功,这是解题的关 键。
)
(2)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
变化。(
)
(3)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动能与下落距离的二次方成正比。(
)
(5)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关闭
( (3)×) 速度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动能不变的物体,速度的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4.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 面为参考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100-
【例 1】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物体静止于长为 l 的木板边缘。现 使板由水平放置绕其另一端 O 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 α 角,转动过程中,小 物体相对板始终静止,求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
故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 C 点的时间间隔 t=t1+t2=2 s。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平轨道上运动的 总路程为 x 总
有 mgh1=μmgx 总 将 h1、μ 代入得 x 总=8.6 m,故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 B 点的距离为 2x-x 总=1.4 m。
关闭
B
答案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
8-8-
考点一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 ΔEk 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功 W 具有等量代换关 系。
(1)若 Δ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其增加量等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 正功。
(2)若 Δ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少,其减少量等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 负功的绝对值。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122-
拓展训练 1(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静置在水平
光滑的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绳子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由地面上的人以速度 v0 向右匀速拉动,设人从地面上平台的边缘开始向右行至绳与水平方向夹 角为 45°处,在此过程中人所做的功为(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144-
2.注意事项 (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或者是可以看作单一物体的 物体系统。 (2)动能定理是求解物体的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位移和速 度而不涉及时间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处理曲线运动中的速率问题时,也 要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3)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 考虑。
5.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4
基础自测
1234
1.请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表述,请说明原因。
(1)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A.mv202
B.
2mv02 2
关闭
人C.从mv4地02面上平台D的.m边v0缘2 开始向右行至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45°处的过程中,
当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45°时,沿绳方向的速度 v=v0cos 45°= 22������0,故此时质量为 m
的物体速度等于 22������0,对物体由动能定理可知,在此过程中人所做的功为���������4���02,选项关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211-
拓展训练 2(2013·上海单科,31)如图,质量为 M,长为 L、
高为 h 的矩形滑块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μ;滑块上 表面光滑,其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用水平外力击打滑块左端,使 其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向右的速度 v0,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地。求小球落 地时距滑块左端的水平距离。
考点三
第五章
第二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177-
解析:(1)小滑块从 A→B→C→D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得:mg(h1-h2)-μmgx=12 mvD 2-0 将 h1、h2、x、μ、g 代入得:vD=3 m/s。 (2)小滑块从 A→B→C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1-μmgx=12 mvC2 将 h1、x、μ、g 代入得:vC=6 m/s 小滑块沿 CD 段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a=gsin θ=6 m/s2 小滑块沿 CD 段上滑到最高点的时间 t1=vaC=1 s 由对称性可知小滑块从最高点滑回 C 点的时间 t2=t1=1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