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复习专题的有关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鲁教版 精讲本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中考化学鲁教版 精讲本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知识点1:燃烧与灭火(☆☆☆)
概念:可燃物跟□1 氧氧气气发生的剧烈的□2 发发光光、发
热的氧化反应
(1)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燃 烧
□ 条件②可燃物与
3
充充足足氧氧气接触 气
三者 缺一

③可(燃即物可的燃温物度燃达烧到所其需自要身的的最低4温着着点度火)火点不可
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重要实验分阶突破”)
快太,快不便,于不气便体的于气体集的。

收集
2.CO2的干燥与净化 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怎样将这些杂 质除去,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呢? (1)装置图(B、C、D瓶的连接顺序不能颠倒)。
(2)各装置中药品的作用
a.饱和NaHCO3溶液:吸吸收收二氧二化氧碳化气体碳中气混体有的中混氯化有氢的气氯体。 b.AgNO3溶液:检检验验氯化化氯氢氢化气气氢体体是气否体被是完否全被吸收完。全吸 c.浓H2SO4:吸吸收收收二氧二化氧碳化气体碳中气混体有的中水混蒸有气(的或水干蒸燥二气氧(化或碳)。
④CO22++CC=高==温==2CO
2CO;
⑤HH22CCOO33=====H=2HO2+O+COC2↑O2↑;
⑥CCOO22++HH22OO======HH2C2OC3O3;
⑦CCaaCCOO33++22HHCCll======CCaaCCll2+2+H2HO2+O+COC2↑O2↑;
⑧CCOO22++CCaa((OOHH))22======CCaaCCOO3↓3↓++H2HO2O;
(3)用途:①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护气;②可用于灭火;③农 业生产中的气体肥料;④工业上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 的重要原料

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级课件:第六单元本单元复习课

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级课件:第六单元本单元复习课

【解析】 可燃物燃烧需满足两个条件:①与充足氧气接触;②温度达 到着火点;图2中白磷燃烧产生的烟都被有效收集,减少了污染;给试管内 物质加热时,试管外壁必须干燥,以防炸裂试管;图3中白磷能够燃烧是因 为满足了白磷燃烧的条件;钾与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使钾熔成小 球,浮在水面上,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钾并放出氢气。
固体颜色由紫红色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①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变为黑色 任答一点);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导管口气泡连续且
__________ 均匀冒出 时才能收集。
(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
点燃 【答案】 (1)甲烷(CH4) CH4+2O2=====CO2+2H2O (2)通风、严禁烟火、在矿井口及煤矿醒目的地方贴“禁止烟火”的标志。
【解析】 化石燃料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能源,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甲烷等这些可燃性的气体或可燃 的粉尘跟空气(或氧气)混合,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 此在煤矿的矿井里要严禁烟火。
7.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看到鸡蛋被 CO2+2NaOH===Na2CO3+H2O 。 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鲁教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鲁教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鲁教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放热或吸热。

4. 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按化学性质分为酸性、碱性、中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

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6.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结构。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中性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是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还原剂是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3.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光泽、导电导热、可塑性等特性。

- 非金属通常不导电导热,具有多种形态。

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等。

- 提纯方法包括重结晶、萃取等。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见器材包括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2. 实验基本操作- 称量、溶解、加热、混合、滴定等。

3. 实验室安全-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

-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熟悉急救措施和事故处理流程。

四、常见化学实验1. 物质的鉴定- 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来鉴定物质。

2. 酸碱滴定- 通过滴定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 氧化还原滴定- 通过滴定来测定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

4. 沉淀反应- 通过混合两种溶液产生沉淀来分析物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件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5)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
Ⅰ.一氧化碳的产生:
a.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的燃烧是不完全的,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⑥__2_C_+__O__2_(不__充__足__)_=_点=_=_燃=_=_2_C__O__。
b.在高温下,炽热的碳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⑦_C__+__C_O__2=_高=__=温_=_=_2_C_O___。
第8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3)火灾自救策略 Ⅰ.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灭火。 Ⅱ.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1_1_9___,并迅速找到 安全通道逃生;发生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房 间内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火 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而死,因此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若在山林中 遇到火灾,应逆风而跑,因为顺着风,更易被烧伤和发生危险。
防治 措施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等 清洁能源; (2)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注意: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可理解为:减 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第 20 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第 13 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3.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要合理开采,综合利用。 (1)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经分馏、裂化和裂解、催化重整可得到石油气、汽 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燃料以及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药物和染料等化工产 品。 (2)煤的综合利用:煤经气化、焦化(干馏)、液化可得到多种燃料和化工原料。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

第 1 页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知识点: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Cl. Na Mg Ca较多2、利用海水制镁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有关的化学方程式: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MgCl2=Mg+C l2↑二、海底物质1.海底矿物:海洋石油和天然气(90%),海底煤矿,海滨砂矿和沙砾2.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3.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2.53%,可利用的不到1%)2、淡化海水的方法(1)、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2)、结晶法(丁烷极易挥发)(3)、高分子膜法(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第二节海水晒盐知识点:一、海水“晒盐”的过程1.盐田法粗盐过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母液(苦卤)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3.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一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但氢氧化钙相反。

2.区别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

3.降温结晶三、粗盐的提纯重结晶(溶解,过滤,蒸发)后除去可溶性杂质(溶解,加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过滤,加盐酸调节到pH=7,蒸发)第三节海水制碱知识点一、氨碱法制纯碱1.过程:盐水精制精盐水吸氨氨盐水碳酸化碳酸氢钠过滤、热解纯碱原理: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NH4Cl的循环使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第 2 页循环使用2.侯氏制碱法:向滤出NaHCO3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3.碳酸氢钠(小苏打、酸式碳酸钠),白色晶体,能溶于水。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必背)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3、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移走可燃物易错点: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

二、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1、(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2、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1)一氧化碳的产生点燃点燃高温C+O2 ====CO2(碳充分燃烧) 2C+O2====2CO (碳不充分燃烧) C+CO2====2CO(2)中毒的原因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吸入人体,便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

(一氧化碳有毒,是化学性质)(3)预防: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胀。

2、分类物理爆炸:气球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化学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氢气燃烧爆炸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一、化石燃料的燃烧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识点成分或概念要点归纳能源利用说明化石燃料煤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属于化学变化分解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石油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产品为汽油、煤油等天然气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料的充分燃烧1.节约能源2.减少对环境污染充分燃烧的条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三、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D. 要做铁丝燃烧实验,用④收集 O2时建议留部分水
2.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某些仪器和药品制取气体,下图所示
A~E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BE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CaCO3+2HCl====CaCl2+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 。
(2)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内简向外拉出一段距离,装置C(装有水)
中导管内立即形成一段水柱,片刻后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不下降,这一操作
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 气密 性。
(3)向装置A中分别装入适量H2O2溶液和少量MnO2粉末,装置B中小试管装入
一小颗白磷,装置C中装入适量NaOH溶液,连接好装置,缓慢推送注射器,
A. 石油炼制
B. 太阳能发电
C. 燃煤脱硫
D. 酒精作燃料
2.(2022眉山)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C )
A.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B. 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
比白磷高
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
压的作用
【关键点拨】
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 → 1.隔离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3.降温到该物质的

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第六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第六单元复习

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第六单元复习一、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其中,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能力,而物理性质则是指物质自身固有的性质,不会引起物质的本质变化。

1.1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新物质的性质。

例如,铁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

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检测,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加热、溶解、酸碱反应等。

1.2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固有性质,不会引起物质的本质变化。

例如,物质的密度、颜色、硬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称量、测温、测量体积等。

二、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是指物质由哪些基本粒子构成。

根据物质的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1 单质单质是指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根据单质的形态不同,单质又可以分为元素和单质颗粒。

2.1.1 元素元素是指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元素可以根据性质分类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三类。

金属元素大多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而非金属元素则相反。

2.1.2 单质颗粒单质颗粒是指由单质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组成的物质。

常见的单质颗粒有金属颗粒、非金属颗粒等。

2.2 化合物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相对复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反应的条件表示出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产物组成,并用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来表示。

3.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格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格式是:反应物(原料)= 产物。

在等号的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产物。

3.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个数称为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

平衡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3.3 化学方程式的骨架式和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骨架式是指没有涉及反应物和产物的具体摩尔比例的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知识解读】(1)探究燃烧的条件①操作: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现象:小木条能燃烧而石头不能燃烧。

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操作: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蘸有酒精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现象:蘸有酒精的小棉花团容易点燃,而蘸有水的小棉花团难以点燃。

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二——可燃物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

③操作: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现象:在空气中的蜡烛能持续燃烧,而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很快就熄灭了。

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三——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知识解读】(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

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 点燃 C + 2MgO;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注意:①“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要掌握含C、H、O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例,写出乙炔(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根据“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可知,反应物应该是乙炔与氧气;b.根据“燃烧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可知,乙炔燃烧的条件是“点燃”;c.根据完全燃烧的产物,因为乙炔(C2H2)含有C、H,所以乙炔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所以,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点燃4CO2 + 2H2O二、灭火的原理1.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知识解读】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初中化学6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6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6单元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与组成1. 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化学性质;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原子或分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3. 纯净物的进一步分类: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2)、铁(Fe);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如水(H2O)。

4.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它揭示了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二、化学反应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3.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

4.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颜色变化、状态变化、能量变化等。

4.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这种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四、溶液与溶解现象1. 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已经达到最大溶解量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溶质未达到最大溶解量的溶液。

4.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溶解过程可能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

五、元素的化合物1. 氧化物:由氧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知识点: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Cl.NaMgCa较多2、利用海水制镁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有关的化学方程式:MgCl2+Ca(0H)2二Mg(0H)2|+CaCl2Mg(0H)2+2HCl二MgCl2+2H20MgCl2二M 計Cl2f二、海底物质1.海底矿物:海洋石油和天然气(90%),海底煤矿,海滨砂矿和沙砾2.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3.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2.53%,可利用的不到1%)2、淡化海水的方法(1)、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2)、结晶法(丁烷极易挥发)(3)、高分子膜法(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第二节海水晒盐知识点:一、海水“晒盐”的过程1.盐田法粗盐过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母液(苦卤)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3.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一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但氢氧化钙相反。

2.区别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

3.降温结晶三、粗盐的提纯重结晶(溶解,过滤,蒸发)后除去可溶性杂质(溶解,加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过滤,加盐酸调节到pH=7,蒸发)第三节海水制碱知识点一、氨碱法制纯碱1.过程:盐水精制精盐水吸氨氨盐水碳酸化碳酸氢钠过滤、热解纯碱原理:NaCl+NH3+C02+H20===NaHC03+NH4Cl2NaHC03二===Na2C03+H20+C02f NH4C1的循环使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的NH4C1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2.侯氏制碱法:向滤出NaHCO3的NH4C1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NH4C1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3.碳酸氢钠(小苏打、酸式碳酸钠),白色晶体,能溶于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鲁教版6~9单元)一、物质组成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a.单质: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c.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等。

2.化学式:a.分子式: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中各类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如H2O表示水分子。

b.离子式:用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如Na+Cl-表示氯化钠的离子式。

3.物质的性质:a.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b.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腐蚀性、还原性等。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水的性质和变化:a.性质:水呈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b.变化:冰的熔化、水的汽化、水的沸腾等。

2.氧气的性质和变化:a.性质:氧气无色、无味、无臭,对火焰有促进作用,有机物燃烧时需要氧气。

b.变化:燃烧、氧化等。

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变化:a.性质: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不支持燃烧,可用石灰水检测。

b.变化:燃烧、酸碱中和反应等。

三、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1.常见的分离方法:a.过滤:用滤纸或滤网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b.蒸馏:利用物质的不同沸点进行分离,常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

c.结晶:通过溶解、结晶过程得到纯净的固体物质。

d.离心:利用离心机使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

e.扩散: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的性质,使气体或蒸汽分子扩散而得到纯净物质。

2.纯净化方法:a.升华:将固体物质直接从固体态转变为气体态再凝华成纯净固体物质。

b.萃取:利用溶液中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将所需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电解:利用电流的作用将溶液中的物质分解成离子。

四、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类型:a.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合成一种新物质。

b.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c.置换反应:一种元素或基团被另一种元素或基团取代。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本讲教化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六、七单元复习[主要内容]1. 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相识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相识溶解度的含义,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初步学会合理限制试验条件。

2. 学会粗盐提纯的试验方法。

理解食盐在消费、生活中的重要用处。

3. 学习氨碱法制纯碱的简洁原理和主要流程,探究纯碱的性质,理解纯碱的主要用处,初步理解盐类的含义。

4. 理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

知道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规律及其简洁应用。

5. 知道铁的冶炼原理、钢铁锈蚀的缘由及其防护。

[学问要点]一、海水中的化学1.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以及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原理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响主要有:2. 海底矿物的种类“可燃冰”→“将来能源”、“21世纪能源”“锰结核”3. 淡水资源的状况,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多级闪急蒸馏法”“结晶法”“膜法”4. 海水晒盐的步骤及原理5. 饱和溶液的定义及推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定义:在肯定温度下,不能再接着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推断:依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推断,假如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溶液到达饱和状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6.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

定义:在肯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计算公式:当T肯定时,S肯定,则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7.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含义,依据溶解度曲线进展相关的推断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改变不大,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反而降低,如Ca(OH)2。

8. 粗盐提纯试验的原理、仪器、步骤及留意事项。

原理:分别可溶物和不溶物用过滤法,溶解度随温度改变不大的用蒸发结晶法。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单元知识清单含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单元知识清单含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单元知识清单含答案01 知识框架燃烧与燃料⎩⎪⎪⎪⎪⎪⎪⎪⎨⎪⎪⎪⎪⎪⎪⎪⎧燃烧与灭火⎩⎪⎪⎨⎪⎪⎧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打仗温度抵达着火点灭火原理⎩⎪⎨⎪⎧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促进燃烧的要领⎩⎪⎨⎪⎧增大氧气浓度增大与氧气的打仗面积化石燃料的利用⎩⎪⎨⎪⎧煤石油自然气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循环⎩⎪⎨⎪⎧产生与消耗影响产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实验室制法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响与石灰水反响用途:灭火、制作碳酸饮料等02 知识纵横12.3.4.5.03实验再现1.氢气的燃烧和爆炸(1)实验装置:(2)实验步骤:将1个塑料瓶(或矿泉水瓶)的瓶底剪下,用1个带有尖嘴玻璃管的胶塞塞住瓶口,用排水法集满纯净的氢气后,移出水面,将塑料瓶稳定在铁架台上,在尖嘴处点燃氢气,查看所产生的现象。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事项:氢气________溶于水,故用排水法收集。

收集完气体后,要迅速移至铁架台上夹好,并点燃,不然不易看到氢气平静燃烧的现象。

(5)实验原理及评释:少量氢气在管口跟氧气打仗产生反响,产生的热量不多,很快就散失到空气中;随着燃烧的举行,空气从瓶底涌入,当氢气和氧气相互混合后,氢气与氧气充分打仗,点燃后迅速产生反响,瞬间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体快速扩张,产生爆炸。

(6)反思交流: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先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①实验图示:②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填空版及答案版复习提纲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填空版及答案版复习提纲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对照版复习提纲空白版提纲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一、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二、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的对照:燃烧的条件:1.12.23.3结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灭火方法,原理都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三、微观角度分析乙炔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原因:四、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1)(2)五、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时,因空气不足,会发生碳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导六、通过燃气灶中的通风口(空气的进口)和进气口(燃气的进口)的调节,可以控制燃烧情花引起火灾。

常见标志第二节化石燃料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化学式:CO2。

答案版提纲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一、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二、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的对照:1.12.23.3结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灭火方法,原理都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三、微观角度分析乙炔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原因:四、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1)(2)五、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时,因空气不足,会发生碳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导六、通过燃气灶中的通风口(空气的进口)和进气口(燃气的进口)的调节,可以控制燃烧情花引起火灾。

常见标志第二节化石燃料一、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其中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化学式:CO 2。

二、二氧化碳的循环三、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低碳生活)具体措施1、234四、气体制取原理分析:发生装置:与用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收集装置相同(固+液、不加热→气),收集时集气导管要伸入六、实验步骤:2、 CO23、集满CO 2九、化学反应1.。

2.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方二、二氧化碳的循环三、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低碳生活)具体措施2、234、低碳出行四、气体制取原理分析:发生装置:与用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收集装置相同(固+液、不加热→气),收集时集气导管要伸入六、实验步骤:证明装置不漏气八、检验与放置:12、 CO23、集满CO2九、化学反应1.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2讲:第六单元复习(学生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2讲:第六单元复习(学生版)

第六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知道海洋是资源宝库,有多种可供利用的资源2.复习海水制镁、海水淡化、海水制盐、海水制碱的流程与原理3.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一、海水制镁1.原理: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2.生产流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氯化镁晶体→熔融氯化镁→镁3.化学方程式: MgCl 2+Ca(OH)2=Mg (OH)2↓+CaCl 2 Mg (OH)2+2HCl =MgCl 2+2H 2O注意:从海水中提取MgCl 2时,经历了“MgCl 2→Mg (OH)2→MgCl 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将MgCl 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 2. 二、海水淡化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解决日益加剧的淡水危机1.淡化的方法有(1)热法(2)膜法(反渗透法),且都是物理方法。

热法中常见的有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

2.海水与淡水的鉴别:分别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海水,没有沉淀(或沉淀很少)的是淡水。

三、海水“晒盐”流程从海水中获取食盐,解决生产(工业)、生活中需求的大量食盐 1.原理:蒸发海水使其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食盐)结晶。

2.生产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又称苦卤)。

通电MgCl 2 Mg +Cl 2↑3.原料也可采用海水淡化后的残液晒盐,更经济快捷。

四、固体溶解度及影响因素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复习专题的有关知识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3·襄阳中考)用扇子轻轻地把燃着的蜡烛扇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用扇子轻轻把蜡烛扇灭,是由于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2013·龙东中考)“低碳生活”的基本理念是节约生活中所耗用的能源和材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B.少用一次性塑料袋C.多用一次性木筷D.出门时随手关灯【解析】选C。

多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故选项C不符合“低碳”理念。

3.(2013·桂林中考)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

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解析】选A。

将木柴架空一些后,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

4.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不小心将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D.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事故处理的措施。

A选项中湿抹布可以隔绝空气,故正确;B选项中自然界中的水有导电性,用水扑灭很危险,故错;C选项中打开门窗会形成气体对流,燃烧会更旺,故错;D选项中打开排气扇可能会出现电火花,非常危险,故错。

5.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与检验的操作。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收集氧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应该从长导管通入,B不正确,其他各项都是正确的6.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小明推测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解析】选B。

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物为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故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7.(2012·日照中考)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能力及对生活常识的判断能力。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会因为液体沸腾时飞溅出来而伤人;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火灾;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用电,否则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煤气,发生火灾或爆炸。

8.(2014·四川板桥中学联考)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B.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C.氢气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D.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不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解析】选D。

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又因为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所以它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故D说法错误。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8分)9.(9分)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请问:(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序号填空,下同),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③植物的光合作用④温室效应(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解析】含碳燃料的燃烧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除化石燃料的燃烧之外,还有动植物的呼吸;消耗途径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低碳经济指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答案:(1)①③(2)②10.(8分)(2014·兰州三十一中期末)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能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它与石油和均属于化石燃料。

(2)石油的炼制能得到很多产品。

下列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填序号)。

①汽油②煤油③食用酒精(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只填一种)等新能源。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它与石油和煤均属于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炼制的产品,食用酒精由粮食发酵制得,不属于石油炼制的产品;除太阳能、核能外,风能、潮汐能等都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答案:(1)CH4煤(2)①②(3)风能(或其他合理答案)11.(9分)(2013·临沂中考)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的转化关系。

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1)写出D、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D ,E 。

(2)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推断及其化学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常见反应的反应条件和物质的状态。

由二氧化锰为条件和A常温下为液体,可知A为过氧化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CH4,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知C为水,则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或人工降雨或气体肥料等。

答案:(1)CO2CH4(2)2H2O22H2O+O2↑(3)灭火(或气体肥料或人工降雨或化工原料)12.(12分)小明带领的化学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1)通过上述实验,你获知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请归纳如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用A装置制取CO2,发现集气瓶中的CO2不能集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A中收集方法和B中CO2能倒入烧杯,且下面的蜡烛先灭可知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由B中蜡烛熄灭可知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C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由D中现象可知,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从A装置看,装置正确,若CO2收集不满,可从药品的加入量或操作方面找原因答案:(1)①CO2的密度大于空气②CO2不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③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④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药品量不足(合理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16分)1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2)写出用B装置制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查阅以下资料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解析】B装置可用做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利用此装置可以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还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制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又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

由图表可看出实验室制氨气用的是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所以用A 来制取。

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1)试管水槽(2)过氧化氢水+氧气(3)B C 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火焰熄灭(4)A E四、计算题(14分)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1)表格中m的数值是。

(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图表可知5 g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生成1.76 g CO2,第3次加15 g石灰石产生4.4 g CO2,可知第3次样品有剩余,酸完全反应,由于第4次与第3次酸的质量一样多,所以生成气体一样,m=4.4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从而求出质量分数。

答案:(1)4.4(2)解:设5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 CaCl2+H2O+CO2↑100 44x 1.76 g100/44=x/1.76 g x=4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 g/5 g×100%=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