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到界学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教案】2. 第二节 从种到界
从种到界课时目标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概述生物分类的意义。
4.至少知道一种植物或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的位置。
学习重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意义。
学习难点: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课时活动设计提出问题:在生物世界中,是怎样将生物进行分类的呢?设计意图:设置问题,让学生自我解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在活动过程中讨论下列问题:(1)说出狼归属的相应的属、科、目、纲、门、界。
(2)与狼的共同特征由多到少、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动物依次是什么?教师总结归纳:分类单位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设计意图:利用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比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进一步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提出问题:植物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归属相应的分类等级吗?以桃和水稻为例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生物分类等级单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简要介绍林奈和双名法以及双名法的命名规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双名法的组成和命名规则。
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总结和归纳概括能力。
第二节 从种到界从种到界{ 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种对植物进行分类对动物进行分类课本“练习与应用”。
巩固性作业:《作业》本节知识巩固、基础通关。
综合性作业:《作业》本节能力突破、素养达标。
拓展性作业:依据双名法的命名规则给某个校园生物命名。
教学反思。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单元,涉及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具体内容包括: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命名、生物的分类单位及分类依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生物的命名规则。
2. 使学生认识生物分类单位,了解不同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原则和分类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命名规则以及不同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生物分类图鉴、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提出生物分类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分类的意义,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生物分类图鉴,让学生自主进行生物分类,并讨论分类依据。
4. 例题讲解:结合PPT,讲解生物的命名规则、分类单位及分类依据,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一组生物进行分类,并命名。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2. 生物的命名规则3. 生物分类单位及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对给定的一组生物进行分类,并给出分类依据和命名。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分类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生物分类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原则和分类单位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生物分类图鉴,让学生自主进行生物分类,并讨论分类依据。
3. 例题讲解:结合PPT,讲解生物的命名规则、分类单位及分类依据,举例说明。
2024年从种到界公开课获奖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从种到界公开课获奖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生物学》第二章《生物的分类和演化》第一节“从种到界”,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生物分类的单位及命名规则,着重介绍从种到界的生物分类体系,以及各分类阶层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单位。
2. 学会使用生物分类检索表,能够对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3.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分类单位的掌握,生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意义,从种到界的分类体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分类检索表、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讲解生物分类的意义,使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
b. 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形态学原则、生态学原则等。
c. 详细讲解从种到界的生物分类体系,使学生掌握各个分类阶层的特征。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生物分类检索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对给定生物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生物分类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分类的意义与原则2. 从种到界的生物分类体系种属科目纲门界3. 生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生物,要求给出它们的分类阶层。
b. 使用生物分类检索表,对给定生物进行分类。
2. 答案:a. 举例:蜜蜂(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属,蜜蜂种)。
b. 参照生物分类检索表,完成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案4:6.1.2从种到界
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预习导航】自主学习1.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_。
2.生物的亲缘关系的确定: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其中的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_______,亲缘关系越_______。
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小,其中的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_______,亲缘关系越_______。
3.桃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桃在分类上隶属于_______属、_______目、_______纲、_______亚门、_______门、_______界。
4.根据进化思想,人们认识到: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一)生物分类的单位:1.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什么?什么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2.随着分类单位的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大的_______,反之,则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
4.在植物分类鉴定过程中,科的特征研究是植物分类研究的基础,了解_______的主要特征,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识别、鉴定植物。
因此,“_______”在植物分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_______,在识别、鉴定植物时,我们首先该识别的分类单位是“科”。
绿色开花植物有300多科。
(二)生物分类的意义: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_______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_______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对生物进行分类、科学的命名,是为了避免生物名称的混乱,也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
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
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的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三节生物的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基本方法、生物的分类体系以及如何利用分类体系对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了解生物的分类体系,能运用分类体系对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分类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意义、基本方法和分类体系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会有这么多种类?如何对生物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了解?2. 知识讲解(1)生物分类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生物,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
(2)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比较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等。
(3)生物分类体系:界、门、纲、目、科、属、种。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生物分类卡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卡片上的生物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生物分类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分类的意义2. 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3. 生物分类体系七、作业设计(1)熊猫、猴子、狮子、鲨鱼(2)玫瑰、菊花、松树、柳树2. 答案:(1)哺乳动物:熊猫、猴子、狮子;鱼类:鲨鱼。
(2)被子植物:玫瑰、菊花;裸子植物:松树、柳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分类的意义、方法和体系。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尝试对其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生物分类的发展历程,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物分类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初中生物从种到界教案
初中生物从种到界教案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学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学会从种到界的层级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种、属、目、纲、门、界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生物分类图、生物分类学的教材和课件、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生物分类图,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进行分类的,为什么要进行分类。
二、认识种(10分钟)
1. 解释种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2. 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让学生观察并提出分类意见。
3. 讨论种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三、认识属、目、纲、门、界(15分钟)
1. 逐层介绍属、目、纲、门、界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生物的属、目、纲、门、界归属。
3. 引导学生理解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
四、综合运用(15分钟)
1. 结合实际生物,让学生逐步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表。
2. 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生物的分类方法,互相讨论并比较结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设计题目让学生综合运用从种到界的分类方法对一些生物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表。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生物的分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希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够熟练掌握从种到界的分类方法,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6.1.2从种到界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从种到界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判断不同生物的亲缘关系,初步形成进化观。
懂得科学分类的重要性,说出双名法的命名规则以及双名法的提出者。
2.科学思维:通过对图片和生物分类的分析和总结,提高总结和归纳能力。
3.探究实践:尝试给校园植物挂牌。
4.态度责任:用分类思想指导学习、生活,形成保护动物、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特别提醒(1)种,即物种。
每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但是并不是一个生物。
比如所有的狼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不是一个物种。
(2)(3)分类单位中的“亚”:当生物的某个分类单位中种类特别多时,会增加亚门、亚纲、亚目、亚科等单位。
亚门位于门和纲之间,亚纲位于纲和目之间,亚目位于目和科之间,亚科位于科和属之间。
任务一:分析从种到界的分类等级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列填空。
1.填一填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2.依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
3.意义:“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______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_,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任务二:认识生物的命名法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生物命名法——________,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________提出的。
2.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________和________。
3.请你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植物百科全书,尝试为校园内的植物进行挂牌。
第二节从种到界任务一【自主学习】1.犬;哺乳;脊椎动物2.形态结构;生理功能3.种;种;亲缘关系任务二【自主学习】1.双名法;林奈 2.属名;种加词 3.略课堂小结界、门、纲、目、科、属、种;种;多;少;远;少;多;近;亲缘关系。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单元,涉及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和保护措施,重点探讨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以及如何从物种、属、科、目、纲、门、界等层次认识生物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知识,从种到界层次分析生物的多样性。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分类方法和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以及生物分类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挂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引入新课。
a.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b.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a. 学生听讲,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b. 教师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层次的认识。
3.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形态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a. 学生学习分类方法,理解分类原则。
b.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分析生物分类实例,从种到界层次进行分类。
a. 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践操作。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生物分类知识。
a. 学生听讲,理解例题解法。
b.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分类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2.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
3. 生物分类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生物分类知识,分析给定生物的分类地位。
2024年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精彩教案新版
2024年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精彩教案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新版教材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的内容。
具体包括:种的概念与分类,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以及种与界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详细解读教材第21页至第25页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种与界的定义,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培养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对生物进行归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种与界的分类方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重点:种与界的定义,生物分类的依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种与界的定义,特征,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对生物进行归类。
4. 例题讲解:解答学生在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讲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5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种的概念、分类与特征2. 界的概念、分类与特征3. 种与界的关系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26页第1、2、3题。
2. 答案:(1)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共同遗传特征,能相互繁殖后代的生物群体。
(2)界:生物分类的最大单位,包括多个具有共同特征的种。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种类、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种与界的概念,能否运用分类方法对生物进行归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标准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解生物分类等级,从种到界分类体系;掌握各个分类等级定义及特点;学会使用生物检索表进行生物分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熟记生物分类等级,解各个等级之间关系,掌握生物检索表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分类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兴趣,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等级之间关系,生物检索表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等级定义及特点,实践操作中生物检索表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生物检索表。
2.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出生物分类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生物分类等级:过程细节:讲解生物分类等级定义、特点及相互之间关系,通过PPT展示各个等级实例。
3. 案例分析:使用生物检索表对某一生物进行分类。
过程细节: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生物检索表,学生跟随操作,学会使用生物检索表。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生物案例,让学生独立使用生物检索表进行分类。
过程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探讨生物分类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分类等级:种、属、科、目、纲、门、界。
2. 生物检索表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松树(2)狼(3)蜜蜂2. 答案:(1)松树:种子植物门,松科,松属,松种。
(2)狼:哺乳纲,犬科,犬属,狼种。
(3)蜜蜂: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属,蜜蜂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分类等级和生物检索表使用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生物,尝试进行分类,解生物分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意义。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从种到界教学设计从种到界教学设计1一、教材、学情分析《从种到界》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生物分类的单位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内容少而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本节教学不要求学生掌握分类等级单位的具体知识,只是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生物之间相似程度的角度,将生物进行分类,从而初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进一步学习《第二章认识生物多样性》、《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八年级下册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
本节课与前面学习的分类原则紧密相连,并为指导生活中对生物进行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素材。
抽象、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设置、话剧的欣赏,保证其较高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分析资料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欣赏、综合分析、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保护身边生物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有效地指导生活实践。
三、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
四、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单位。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3、能将物种引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4、通过阅读林奈的事迹,培养不畏艰难和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止的毅力;通过学习分类知识,认识个性与性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3、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4、教学组织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生物的等级单位(1)等级:科学家将生物分成、和其他几个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精品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学习重点: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学习难点: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一、预习提纲
1.生物分类有那几个等级?
2.对生物分类具有什么意义?
二、预习检测:
1.生物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的
和
的相似度来对生物进行分类。
2.生物分类的单位有
个,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3.生物分类的单位中的最基本单位是
。
4.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
(填近或远)。
5.分类的等级越高(或低),该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越
、相似程度越
、
数量越
。
6. 狼 这 个 物 种 在 分 类 上 属 于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7.桃这个 物种在分类 上属于
A.界、门、纲、目、科、属
B 界、门、目、科、纲、属
C.纲、目、科、属、种
D.门、纲、目、科、属、种
8.( )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A.纲
B. 门
C. 科
D.种
9.在每个( )里,只有一个物种。
A. 纲
B.门
C.科
D. 种
10.马和斑马在相同的分类单位中的最小的单位是( )。
A.种
B.属
C. 科
D.目
二、课外检测:独立完成练习册本节作业,包括【探究与思考】。
一、课堂检测
1.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中的物种最少,共
同特征最多,个体间差异最小,_ _ 中的物种最多,共同特征最少,个体间差异最大。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单元,内容包括:1. 生物的分类等级:种、属、科、目、纲、门、界;2. 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3. 常见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分类等级,掌握各等级之间的关系;2. 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3.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及特点,提高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分类等级、意义、依据及常见生物的分类。
难点:生物分类的依据及各等级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模型;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
2. 教学新课(1)生物的分类等级a. 演示PPT,介绍生物分类等级:种、属、科、目、纲、门、界;b. 解释各等级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c. 学生跟随PPT进行分类练习。
(2)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a. 讲解生物分类的意义;b. 介绍生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关系等;c. 学生讨论生物分类的依据。
(3)常见生物的分类及特点a. 演示PPT,介绍常见生物的分类及特点;b.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熟悉的生物分类及特点;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分类等级:种、属、科、目、纲、门、界;2. 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3. 常见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2. 答案:a. 生物分类的意义:有助于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关系等。
b. ①熊猫(哺乳纲、食肉目、熊科、熊猫属、熊猫种);②鲸鱼(哺乳纲、鲸目、鲸科、鲸属、鲸种);③玫瑰(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玫瑰种);④蚊子(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蚊属、蚊种);⑤蝙蝠(哺乳纲、翼手目、蝙蝠科、蝙蝠属、蝙蝠种)。
从种到界教案
从种到界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了解种和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种和界是生物分类的两个层次,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组织生物的多样性。
本教案将以生物学教学为背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种和界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种和界的概念,能够描述它们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种和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3. 能够运用种和界的概念进行生物分类。
4. 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学教科书2. 实物:不同植物的标本、显微镜3. 活动材料:生物分类表格、绘画工具四、教学活动活动一:种的概念和特征1. 教师简要介绍种的概念:种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具有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并能繁殖后代。
种内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并且能繁殖出育性后代。
2. 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标本,讨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3. 学生以观察到的植物为例,编写关于种的定义和特征的描述。
活动二:界的概念和分类方法1. 教师简要介绍界的概念:界是生物学分类的更高层次,界下包含多个种或亚界。
界的划分主要基于生物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等特征。
2. 学生集体讨论不同生物的界划分标准,比如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区分。
3. 学生根据所了解的界划分标准,归类一些生物样本,运用分类表格进行记录和总结。
活动三:种和界的应用1. 学生以教材或其他资源为基础,各自选择一种生物进行研究。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收集,描述所研究生物的种和界,并给出判断的依据。
3.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教学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应该对种和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种和界是生物分类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掌握了这些概念,学生对生物世界的认知将更加准确和全面。
此外,通过观察和归纳总结的活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选择另一种生物进行观察和分类,总结出它的种和界,并用文字或图片表达出来。
【精】《从种到界》学案
《从种到界》学案
课前活动
1.找一找在你的生活环境中有没有植物被挂上了名牌,查阅资料或者网上搜索一下植物
的命名规则。
2.课前预习教材,并模仿教材说出我们人类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基础积累
1.依据:生物之间在和上的相似程度。
2.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
3.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4.亚门:位于之间。
5.桃的分类等级:桃种、属、科、目、纲、门
的被子植物亚门、植物界。
错点解析
物种和品种是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是: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内的个体
可以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的个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品种属于同一物种,即不同品种间的个体可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如我们平时所见的斑点狗和
中华田园犬其实是属于同一个物种。
探究质疑
我要提问:
课堂训练
1.将梅花鹿与长颈鹿分为一类,使我们可以了解生物间的( )
A.外形关系
B.习性关系
C.亲缘关系
D.生存环境
2.在下列分类等级中,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是 ( )
A.门
B.纲
C.目
D.科
3.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4.在下列动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企鹅
B.猴子
C.青蛙
D.鲫鱼
答案与解析基础积累
1.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同种
4.门和纲
5.梅蔷薇蔷薇双子叶植物种子植物
课堂训练。
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学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学案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学案课题§6.1.2从种到界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能力目标:能将物种引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分类知识,认识个性与性的关系;2.通过阅读林奈的事迹,培养不畏艰难和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止的毅力重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什么叫生物分类?2.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二、预习检测:1.科学家将生物分成-、和其他几个界。
每个界又分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由大到小依次是:。
2.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3.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界_______门_________亚门________纲_______目_____科_____属_____种。
4.桃在分类上隶属于界门亚门纲目科属种。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P85—88教材内容,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理解、完成下列问题:1.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亚科这一单位,其位置应在______和______之间。
2.一个物种便是一种生物,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分类的规律:分类的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共同特征越,亲缘关系越;反之分类的单位越小,生物种类越,共同特征越,亲缘关系越。
4.对生物进行分类什么意义?5.植物园内植物上挂的标牌上的拉丁文写的是该植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四、成果展示,统一观点: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五、归航拾贝: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2.教师小结:六、课堂反馈检测:1.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A.种子植物门B.蔷薇目C.百合科D.单子叶植物纲2.下列哪一个分类单位不能包括“桃”这种植物?()A.被子植物亚门B.桃属C.蔷薇科D.双子叶植物纲3.下列与马亲缘最远的是()A.海马B.鲸C.牛D.驴4.提出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是()A.达尔文B.李时珍C.袁隆平D.林奈5.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亲缘关系越近D.分类单位大小,与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多少无关6.在公园内,常可看到某些植物上挂着标牌,上面写着该植物的()A.属名,种名B.科名,种名C.界名、种名D.科名、属名7.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A.门界B.界科C.纲种D.界种8.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
6.1.2从种到界教案(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从种到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教学重点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能力目标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难点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情感目标尝试按照生物分类的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流程)记录教师二次备课课前导入如果你在网上买了一本书,书要邮寄到你手里,快递员根据什么来找到你?快递员可以根据通讯地址国、省、市、区、学校、年级、班级和你的名字,从大到小的顺序找到你。
新课讲授一、生物的分类等级·目的(意义):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依据: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
·具体方式: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七个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举例:狼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注意:物种即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
物种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存在生殖隔离,即互不交配,即使交配,也不产生可育的后代。
结论: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植物的分类等级,认真阅读教材P104的内容,找出桃的分类等级。
种一桃属一梅属科-蔷薇科目一蔷薇目纲一双子叶植物纲门一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界一植物界二、生物命名①命名法:双名法②提出者:林奈③组成: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有命名者的姓名,也可以省略。
生意义--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从种到界
《从种到界》学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2.理解并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及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3.了解双名法各部分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在本环节中,你需要独立自主的尝试完成学案中的内容,时间10分钟)1.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1)科学家们根据生物之间的_________,把他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将生物分为______界和______界和其他几个界。
每个界又被分为_____个更小的等级,他们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物的分类等级单位中,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_______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动物的分类方法的举例(1)马的隶属单位:______种、_____属、______科、_____目、______纲、______亚门、_____门、_____界。
(2)在分类等级上,马和驴被划分到同一个科——马科,之所以把驴化为马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羊、虎、兔等动物之间差别很大,但他们都属于哺乳纲,原因是________ 3.植物分类方法举例,分析下列资料,完成有关问题:门: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茄目禾本目茄目科:茄科禾本科茄科属:番茄属小麦属茄属④请写出豹隶属的分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的双名法双名发是由瑞典科学家_______提出的,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_______名,第二部分是________,有时后面还有_______的名字。
6.在界、门、纲、目、科、属、种的七个等级中,你认为哪个生物的等级的共同特征最多?那个最少?说明你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物分类的意义: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对生物进行分类、科学的命名,是为了避免生物名称的混乱,也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于动植物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
难
点
重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难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预习交流
预习指南:
1、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2、生物的亲缘关系的确定: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其中的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亲缘关系越。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小,其中的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亲缘关系越。
3、桃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桃在分类上隶属于属、
目、纲、亚门、门、
界。
4、根据进化思想,人们认识到: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
教师活动
(环节、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二、明确目标
通过复习预习,学生明确知识重点,并确立重点知识重点训练的目标
三、分组合作
组内交流,完成讨论任务并展示在小黑板上.
A、种B、科C、界D、门
4、下面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生物是( )
A、海蜇和水绵B、蝴蝶和啄木鸟C、鱼和北极熊D、水稻和玉米
5、下列各分类单位中,理论上讲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目B、科C、属D、种
6、下列生物中,与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猫头鹰B、大熊猫C、狗D、东北虎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目B、科C、属D、纲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五、达标测评
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六、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以及对各个小组完成情况和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后记:
一、成功之处:
二、不足困惑:
导学案
学科生物年级八年级主备人辅备人
课题
从种到界
课时
1课时
课型
导学+展示
学
习
目
标
(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流
程
预习交流(5分钟)-----明确目标(2分钟)-----分组合作(15分钟)-----
展示提升(15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四、展示提升
组内交流后组间交流展示
2、在下列分类的等级中,哪个等级的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更多( )
A、属B、科C、纲D、目
3、在某一等级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其主要特征仍然适用于比它小的等级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如马科动物的主要特征,仍然适用于马属中的动物。现在用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作为生物分类的一个特征,分类单位应该是( )
学习过程设计:
(一)生物分类的单位:
1、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物种的意思。
2、随着分类单位的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
越来越近;生物的种类(种群)越来越。
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大的,反之,则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
(三)生物分类的综合分析:
1、种也叫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物种之间有明确的,即互不交配,各自产生自己的后代。从现代遗传学的观点来考虑,物种是一个具有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
检测:
1、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门、属B、纲、科C、门、种D、界、种
教师活动
A、一种生物便是一个物种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两种生物的分类级别相同的越多,它们的共同点也就越多D、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8、和向日葵在生物分类上共同特征最多的植物是( )
A、玉米B、大豆C、水绵D、葫芦藓
9、下列分类单位中,能被属包含的分类单位是。
A、目B、科C、属D、纲
10、下列各分类单位中,一般来说,哪一分类单位之中,任意的两种生物之间拥有的相同或相似的基因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