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9课《家的序和跋》

合集下载

第9课《家》的序和跋备课资料(语文版初三下)2doc初中语文

第9课《家》的序和跋备课资料(语文版初三下)2doc初中语文

第9课《家》的序和跋备课资料(语文版初三下)2doc初中语文〝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战胜生活和与黑暗搏斗的激情和勇气,表达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一辈子态度。

〝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一、基础知识1、给以下加红字注音。

跋〔bá〕扉〔fēi〕诅咒〔zǔ〕〔zhòu〕妥当〔tuǒ〕累赘〔zhuì〕憎〔zēng〕稚〔zhì〕2、形近字┏瘁〔cuì〕鞠躬尽瘁┏惟〔wéi〕惟一┏历〔lì〕日历┏摧〔cuī〕摧残┣萃〔cuì〕出类拔萃┃┣厉〔lì〕厉害┃┗粹〔cuì〕粹而不杂┗唯〔wéi〕唯物论┗励〔lì〕鼓舞┗催〔cuī〕督促3、多音字┏〔céng〕曾经┏〔zǎi〕记载┏〔zhǎo〕爪牙┏〔lù〕吐露曾┫载┫爪┫露┫┗〔zēng〕姓曾┗〔zài〕装载┗〔zhuǎ〕爪子┗〔lòu〕露出4、词语讲明【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寒暑】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一整年。

【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乃是】是。

【讲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诅咒】咒骂。

【吐露】讲出〔实情或真心话〕。

【垂死】将死。

【周密】周到而细致。

【掩饰】设法掩盖。

【累赘】余外。

【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跋】一样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多属于评判、鉴定、考释之类。

5、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代作家,祖籍________,1904年生于 ___________。

〔2〕«激流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家》的序和跋《家》的故事梗概及其作者素材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家》的序和跋《家》的故事梗概及其作者素材 语文版

《家》的故事梗概及其作者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

已经到了傍晚,路旁的灯火还没有燃起来。

在成都一条僻静的街上有两个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是高府大房的二少爷高觉民和三少爷高觉慧。

他们刚从学校排完戏回家。

他俩边走边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排演的情况。

在一所门墙上挂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的大公馆面前,他们停了下来,把皮鞋在石梯上擦了擦,抖了抖身上的雪水,便提了伞大步走了进去。

琴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她听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

但一想到进男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

觉民兄弟竭力安慰和鼓励她。

望着琴开朗活泼的美丽面庞,觉慧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鸣凤,一个自幼被卖到高公馆,聪明温顺、毫不抱怨、毫不诉苦的婢女。

同时,也想到了这个家的无数罪恶。

觉新是觉民兄弟的大哥。

他相貌清秀,自小聪慧,在家里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里得到先生的赞扬,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

他曾打算中学毕业后到有名的大学深造,还想去德国留学。

但他性格懦弱,不敢反抗。

为了爷爷早日抱重孙,中学一毕业,父亲马上叫他成了家,并要他帮助料理家务。

本来他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不得不屈从于父命,与一个父亲用拈阄的方法决定下来的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

他的前途因此而被断送,他美丽的幻想也因此而破灭。

不久梅出嫁了,觉新也深深地沉溺于端庄美丽的妻子瑞珏的温存与抚爱之中。

父亲亡故后,觉新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挑起了管理大家庭的重担。

家族内部的矛盾向他射来的无数无形的暗箭,使他看清了这个绅士家庭在爱与平和的面纱下隐藏着的仇恨和斗争。

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

他贪婪地读着《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的文章。

他从刘半农那里学到了“作揖主义”,从托尔斯泰那里学到了“不抵抗主义”,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无冲突地结合了起来。

于是,他变成了两重性格的人:他既痛恨旧势力,又在旧势力面前唯唯诺诺;既真诚地关心弟妹的幸福,又时时提防着他们的言行出轨。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1(第1课时)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1(第1课时)

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序”,用一句话概括序的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序”,体会并与同学交流:你从序 文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
1.课文中列出了哪几位文学家的名字,作者列 出这些文学家的用意是什么?
因为他们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 托尔斯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罗曼•罗兰:“为的是来征服它。” 鲁迅:“是一条道路。”
课文小结
请学生就巴金及序文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1.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 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 2.在巴金的心中,生活就是像激流那样一往无前, 充满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 中有激流,有泥沙,也有沉滓……我们“要有这生命”, 就“为的是来征服它”。
布置作业
1.预习“跋”。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退出
整体感知
题目解说
“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作为《激流三部曲》的 总序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跋”写于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比 写“序”晚了22年。在“跋”中,作者交代了创作《家》的 意图和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思想上的提高。
整体感知
文学常识
“序”和“跋”是一种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 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主要内容、创作意图和作者情 况等的文体,有的“序”和“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 研究阐发有关问题。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 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等),“跋”写在后面。有 的如“引言”“前言”“下在前面”也是“序”。有的 “后记”“编后”也是“跋”。
整体感知

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家》的序和跋课件语文版

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家》的序和跋课件语文版

课文中列出几个文学家,他们对生活有怎样不同的看法? 托尔斯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罗曼· 罗兰:为的是来征服它。 鲁迅:是一条道路。
作者认为“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理由是什么?由此, 你可以看出早年的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 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 里面”。 早年的巴金是一个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第三单元
9.《家》的序和跋
1.读生字 诅咒 (zǔ zhòu) ..
掩饰 (shì ) 扉 页(fēi) . . 删 去(shān) 幼稚 (zhì ) 摧 残(cuī) . . . 累赘 (zhuì ) 妥 当(tuǒ) . . 爱憎 (zēng) . 2.识多音 爪 奔 ������ℎǎ������(魔爪) ������ℎ������ǎ(爪子) ������ē������(奔跑) ������è������(投奔) 吐 教 ������ǔ(吐露) ������ù(呕吐) 跋 (bá) .
请找出《序》的中心句。《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 的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 对待生活的。(难点) “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 画。”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 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 “搏斗”,是“征服”。
“跋”的中心句是哪句?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 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找出最 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 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难点) 中心句:“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的缺点。”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 诉’。” 《家》的创作意图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 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 了”。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课文全解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课文全解

9.《家》的序和跋课文全解“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征服生活和与黑暗搏斗的激情和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跋(bá)扉(fēi)诅咒(zǔ)(zhòu)妥当(tuǒ)累赘(zhuì)憎(zēng)稚(zhì)2、形近字┏瘁(cuì)鞠躬尽瘁┏惟(wéi)惟一┏历(lì)日历┏摧(cuī)摧残┣萃(cuì)出类拔萃┃┣厉(lì)厉害┃┗粹(cuì)粹而不杂┗唯(wéi)唯物论┗励(lì)鼓励┗催(cuī)催促3、多音字┏(céng)曾经┏(zǎi)记载┏(zhǎo)爪牙┏(lù)吐露曾┫载┫爪┫露┫┗(zēng)姓曾┗(zài)装载┗(zhuǎ)爪子┗(lòu)露出4、词语解释【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寒暑】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一整年。

【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乃是】是。

【说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诅咒】咒骂。

【吐露】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垂死】将死。

【周密】周到而细致。

【掩饰】设法掩盖。

【累赘】多余。

【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

5、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代作家,祖籍________,1904年生于___________。

(2)《激流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的 序和跋》课件语文版
contents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分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鉴赏与写作技巧学习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巴金及其作品概述
巴金,原名李尧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家》、《春》、《秋》三部曲,以及《寒夜》、《憩园》等中 长篇小说。
巴金的作品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对家庭和社会的敏锐观察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 称。
《家》创作背景与主题思想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以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
市为背景。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封建大家庭的 衰落和崩溃,反映了封建制度的
人物间关系梳理
高觉新与高觉慧
觉新和觉慧是兄弟关系。他们之间既有深厚的兄弟情谊,也有因思想观念不同而产生的矛 盾冲突。在小说中,觉新常常受到觉慧的影响和启发,逐渐觉醒并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家 庭制度。
高觉新与鸣凤
觉新和鸣凤之间是主仆关系,但两人之间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纽带。鸣凤对觉新充满信任和 依赖,而觉新也对鸣凤有着特殊的关爱和照顾。这种感情在封建礼教和封建家庭制度的压 迫下显得尤为珍贵。
关键语句欣赏与感悟
“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 ”——这句话通过生动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主人公觉慧内心的烦闷和压抑, 同时也暗示了封建家庭的冷漠和无情。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 表达了青年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体现了他们反封建、争民主的精 神风貌。
罪恶和黑暗。
主题思想包括揭示封建家庭的腐 朽、呼吁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9
2018/1/19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 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 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 的源泉。
2018/1/19
“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用? 比喻,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 坟墓,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 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 的记忆。
2018/1/19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 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2018/1/19
1:可以重写,因为随着作者思想认 识的提高,新的作品会有一个更为明 确的主题,回忆年轻时的生活会多一 份冷静的思考和怀恋的韵味。总之, 如果重写,或许会有一篇内容更充实、 结构更完整的《家》来。
2018/1/19
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 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 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 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 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家》的创作意图: 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 “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 “《家》已经经历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2018/1/19
“跋” 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 “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 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 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
2018/1/19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 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为什么作者 始终记住这句话呢?
2018/1/19
引用罗曼.罗兰的“为的是来征 服它。”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 什么作用 ?
表明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 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强烈 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 观论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 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2018/1/19
“事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在文中起 什么作用 ? 过渡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 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 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 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 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 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 “搏斗”,是“征服”。
2018/1/19
请找出《序》的中心句 “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 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 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2018/1/19
2:不能重写,巴金先生是明智的,尽管 二十余年后看到了作品的年轻幼稚,主题 十分鲜明,但作者年轻时的激情、鲜明的 时代特色,是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的,是 二十余年后的作者所不具备的,若再重写 往往会写出一部得不偿失的作品,“《家》 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还是“保留着 它的本来面目”好。
巴金
2018/1/19
序:
放在书的正文之前的是“序”,主要是 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请别人 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写的称“自序”。 跋:
放在书的正文后面的是“跋”,主要叙 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跋”实际上就 是“后序”,一般都由该书作者自己撰写。
2018/1/19
巴金(1904--2005)现、当代 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 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 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 《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 芽》(《雪》)、《新生》、《爱情 的三部曲》(《雾》、《雨》、 《电》)等中长篇小说, 出版了《复仇》、《将军》, 《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 行集记》、《忆》以及随笔集《随想 录》五集。
2018/1/19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 家 》 的 序 和 跋

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做生活激流中 搏斗的勇士
为了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冷静的思考 思想的提高
2018/1/19
《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 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 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