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30分)
1.班级开展“我爱祖国”主题活动.
20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100年风雨兼程,100年砥.()砺奋进,100年矢志不(y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3分)
(2)给加点字注音:砥.(_______)砺(1分)
(3)看拼音写汉字:矢志不yú(_______)(1分)
(4)“筚路蓝缕”,出自《左传》,“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那这个成语在这里可以解释为________.(1分)
(5)序言里有个句子有语病,你能找出并修改吗?(2分)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冻结在空气中的鲜艳旗帜来象征风雪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将士形象,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3.班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分)
2019年11月6日,通过某网络众筹平台获得善款的莫某,因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而构成违约,被法院一审判令返还全额筹款并支付相应利息.法院同时向有关部门和网络众筹平台发送司法建议,建议推进相关立法,加强监管,完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机制.这是全国首例由筹款平台
发起诉讼,并获得胜诉的网络个人大病求助纠纷案,对不诚信筹款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4.在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的日子里,班级要组织主题班会,需要对主题班会的节目进行筛选.下列不符合本次主题班会的节目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A.大合唱《保卫黄河》B.诗朗诵《乡愁》
C.演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朗诵《白杨礼赞》
5.同学们分享了一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常识,下面是几个问题,请你回答.(4分)
下面是两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分别写出其对应的节日名称.
(甲)艾叶吐芬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________
(乙)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________
6.班级开展尝试创作诗歌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以《阳光》为题创作的小诗,请你读懂诗意后参照前文在横线处仿写一节. (6分)
记得你喜欢阳光,记得你喜欢阳光,
你曾说过,你曾说过,
因为它来自天堂;因为顺着它可以看到美好的远方;
那曾是你拥有的地方,那里有鲜花的芳香,
可现在,被遗忘在心房,
也有牛羊走在路上,失去寻找它的方向.
那片天空任由翱翔.
________既然你如此喜爱阳光,
请不要忘记,将它当作
一生的信仰.
二(40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
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注释】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7.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军中以是服同敞
A.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3分)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9.结合文言语段,分析张同敞的人物性格. (3分)
(二)现代散文阅读(14分)
倾斜65度的阳光
孙道荣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连续阴雨了十来天,天终于放晴了.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说要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我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到家里转一下,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时而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我们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难以适应.
⑤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你.”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笑笑.
⑥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着几盘花草.他将奶奶扶到躺椅上.我看到,一束阳光正好洒在椅子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⑦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那敢情好哇.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轻声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啊.”
⑧告别老人,走出门,他忽然站住了,和我聊起来.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一个小时,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光线,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是晴天,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⑨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呢.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⑩他叹口气,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矗起来了,惟独他们这幢老楼,一直未拆迁.高高的大楼,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晾晒的衣服,其实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霉味.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
⑪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老楼霉旧灰暗的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沐浴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⑫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10.小夏同学阅读时产生疑问:文中的“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请帮他批注吧.(3分)
11.请根据文章内容,帮助小夏梳理“我”作为线索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
12.请你帮小夏解答:文章最后一段说的“另一束阳光”指什么? (4分)
13.阅读古诗文,完成小题.(4分)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0分)
时尚之美与传统文化
张凡
①近日,河南卫视春晚上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惊艳四方,一时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话题.
②河南卫视将舞蹈《唐宫夜宴》(初名《唐俑》)搬上辛丑牛年河南春晚可谓意义不凡,不仅令亿万观众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把国人印象中的传统文化在台上给“舞”活、该节目力求将盛唐的风采和少女的灵动搬上舞台,再现盛唐时期的大国气象和以“唐三彩”为代表符号的唐韵之美,从而为社会、为大众展示出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画卷.无论是舞蹈人物的服饰、表情、妆容、色彩以及手中乐器,还是作品的创意、内涵展示及启迪意义,均以新颖的艺术表现方式,完成了古老的艺术在当下社会的时尚化、年轻态展现.
③很大程度上,舞蹈《唐宫夜宴》的爆红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④形式时尚新颖和内容传统厚重并不矛盾.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以更理想的荧幕呈现实现“1+1>2”的综合效应,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锻造现代文艺的精彩.当前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打造的文艺节目已成为一种时尚,文艺创作者体察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多样化观看体验与审美诉求,以一众优质的传统文艺节目回馈社会与大众.
⑤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引发共鸣的力量.中华文化的根脉熔铸于每一位华夏子孙的血脉中,让优秀传统文
化“活”起来不仅应和了当代国人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更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开在当代中国文化土壤的高光时刻.尤其在这“提笔忘字”的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足以让国人在欣赏经典的同时忆起传统之美、拾起传统之味.让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让更多的年轻人“穿越时空”去体验、触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越发时尚和年轻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年青一代的内心深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⑥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既要接地气,又要“高大上”.接地气又“高大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不是靠奇装异服的表面浮华“装”出来的,而是借上下五千年的日积月累和现代科技“身临其境”的再现.这样,充满时尚感的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才有兴趣去点击、去关注、去涵泳.正如辛丑牛年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所说:“希望通过春晚这种形式,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将民族文化融入他们的生活、情感和行为.”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不仅是历史上的辉煌与风采,更是华夏民族继往开来的底气与毅力.故而,要以时尚感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突破传播壁垒,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礼敬、传播传统文化.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02月19日11版,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第①段运用举例论证,用《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成为网络热议焦点的例子,有利于引出中心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在第④段中“当前”一词对时间进行限制,意思是目前、当下,表明当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打造的文艺节目已成为一种时尚,使论述语言更准确、严密.
C.云南陆军讲武堂是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开发一系列“网红”文创产品,其中“微缩版讲武堂”雪糕,推出即成为在昆青年人打卡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必选项目,这也是当代时尚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结合的实例.
D.接地气又“高大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既要靠奇装异服的表面浮华“装”出来,又要借上下五千年的日积月累和现代科技“身临其境”的再现.
15.请你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16.下面的材料应放在哪段结尾部分合适?请阐明理由. (3分)
(材料链接)
近年来,央视推出一系列文化节目,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从《国家宝藏》到《典籍里的中国》……诗词、文物、典籍,无一不是将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照进”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以现代科技之新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新颖、时髦的当代表达.
(四)名著阅读(8分)
17.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1)这段文字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 的家书,信中告诉儿子的关键词是________.(2分)
(2)读完这段文字,并结合原著内容,就其中某一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6分)
三(50分)
18.“人才遍于草野,英雄竞于激流.”我们的国家总有一批为我们遮风挡雨、负重前行的人.小圳带你走进校园文学社,一起写作吧. (50分)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命题目
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⑵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网络热句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脊梁”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A:叙述你生活中的一次经历、见闻或感受,来表现“脊梁”的主题;
任务B:写一篇演讲稿,号召全校学生做社会的“脊梁”;
任务C:写一封信,给你认为可以称得上“脊梁”的人.
要求:
⒈根据自选的任务,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将对应的选项用2B铅笔涂黑.
⒉题目自拟,符合文体特征,不得套作.
⒊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30分)
1.班级开展“我爱祖国”主题活动.
20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100年风雨兼程,100年砥.()砺奋进,100年矢志不(y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3分)
(2)给加点字注音:砥.(_______)砺(1分)
(3)看拼音写汉字:矢志不yú(_______)(1分)
(4)“筚路蓝缕”,出自《左传》,“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那这个成语在这里可以解释为________.(1分)
(5)序言里有个句子有语病,你能找出并修改吗?(2分)
【答案】(1)人间正道气壮山河(2)dǐ(3)渝;(4)艰苦创业(在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努力奋斗);(4)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掌握和病句修改.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病句修改方法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近字、同音字、形声字以及成语的掌握.(2)dǐ(3)渝;(4)艰苦创业(在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努力奋斗)5.“ 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中“掀起”与“建设”不能搭配,应在“建设”后加上“浪潮”.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冻结在空气中的鲜艳旗帜来象征风雪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将士形象,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答案】(1)雪拥蓝关马不前
(2)会当凌绝顶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1)——(4)属于直接默写,根据所给上句或下句直接默写即可.(5)是理解性默写,根据《曹刿论战》和“鼓励队员们”的提示默写即可.注意“阑、朔、柝”等字词的正确书写.注意“蓝”“绝”“赢”“辩”“生前身后”“作”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3.班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分)
2019年11月6日,通过某网络众筹平台获得善款的莫某,因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而构成违约,被法院一审判令返还全额筹款并支付相应利息.法院同时向有关部门和网络众筹平台发送司法建议,建议推进相关立法,加强监管,完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机制.这是全国首例由筹款平台发起诉讼,并获得胜诉的网络个人大病求助纠纷案,对不诚信筹款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答案】全国首例网络个人大病求助纠纷案宣判震慑不诚信网络募捐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要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可从“这是全国首例由筹款平台发起诉讼,并获得胜诉的网络个人大病求助纠纷案,对不诚信筹款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一句,找出这则新闻的“谁”,即“全国首例网络个人大病求助纠纷案宣判”,“干了什么事”,即“震慑不诚信网络募捐行为”,整理即可.
4.在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的日子里,班级要组织主题班会,需要对主题班会的节目进行筛选.下列不符合本次主题班会的节目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A.大合唱《保卫黄河》B.诗朗诵《乡愁》
C.演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朗诵《白杨礼赞》
【答案】《乡愁》是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为了表达自己对祖国大陆的深情而写的一首现代诗.本次活动主题是关于纪念抗战胜利,因此与本次主题不符.其他三个节目,都是与抗战相关的题材.
【解析】所选材料的主题要符合“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这一主题,要与抗战有关.A.《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冼星海所创写成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歌曲显示了中花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符合本次班会的主题; B.《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写的一首现代诗.诗中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不符合本次班会的主题;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这篇驳
论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符合本次班会的主题;D.《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
5.同学们分享了一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常识,下面是几个问题,请你回答.(4分)
下面是两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分别写出其对应的节日名称.
(甲)艾叶吐芬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________
(乙)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________
【答案】端午节;中秋节
【解析】考查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对联的意思,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特点,确定节日名称.甲句中由“艾叶”“龙舟”可知这是描述的端午节的习俗,乙句“秋”“明月”可知对联描述的是中秋节.
6.班级开展尝试创作诗歌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以《阳光》为题创作的小诗,请你读懂诗意后参照前文在横线处仿写一节. (6分)
记得你喜欢阳光,记得你喜欢阳光,
你曾说过,你曾说过,
因为它来自天堂;因为顺着它可以看到美好的远方;
那曾是你拥有的地方,那里有鲜花的芳香,
可现在,被遗忘在心房,
也有牛羊走在路上,失去寻找它的方向.
那片天空任由翱翔.
________既然你如此喜爱阳光,
请不要忘记,将它当作
一生的信仰.
【答案】示例:记得你喜欢阳光,你曾说过,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温暖;无数个寒冷的冬日,在你孤独失望的时刻,是它让你重新焕发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本句的前文由几个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仿写即可.如,记得你喜欢阳光,你曾说过,因为顺
着它可以看到美好的远方;那里有鲜花的芳香,也有牛羊走在路上,那片天空任由翱翔.记得你喜欢阳光,你曾说过,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力量;无论是阴沉时的悲伤,或是绝望时的彷偟,它会使这一切变样.
二(40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
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注释】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7.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军中以是服同敞
A.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答案】(1)D
【解析】例句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A来;B用;C按照;D因为.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3分)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答案】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解析】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及句子的语法结构断句.这句话的大意是:虽然(两人)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但是可以互相听到声音,两个人每天通过吟诗来互相唱和.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9.结合文言语段,分析张同敞的人物性格. (3分)
【答案】根据“同敞有文武材,意气慷慨”可知张同敞文武双全,为人大方、讲义气.根据“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说明张同敞身先士卒,不畏牺牲.根据“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可以看出他镇定自若,不惧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