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丁烷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作业含解析(1)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作业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e6dd4df2c281e53a5902ff79.png)
第一单元卤代烃练习1.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
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
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
A.CF3Br—1301 B.CF2Br2—122C.C2F4Cl2—242 D.C2ClBr3—20132.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CH3CH2Br CH3CH2OH CH2===CH2CH2BrCH2BrB.CH3CH2Br CH2BrCH2BrC.CH3CH2Br CH2===CH2CH3CH2Br CH2BrC H2BrD.CH3CH2Br CH2===CH2CH2BrCH2Br3.已知有机物CH3—CH===CH-Cl,下列反应中: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该有机物能发生的是().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4.已知CH3CH2Br+2Na+CH3CH2Br―→CH3CH2CH2CH3+2NaBr。
下列有机物发生这种反应可生成X,若X与环丙烷互为同系物,则能生成X的是()。
A.CH3CH2CH2ClB.CH3CHBrCH(CH3)CH2BrC.CH3CH2CH2CH2BrD.CH3CH2Br5.《斯德哥尔摩公约》禁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是DDT,其结构简式为,有关DDT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属于芳香烃B.分子中至少可以有23个原子共面C.分子式为C14H8Cl5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5 mol H2加成6.分子式为C7H15Cl的某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得到三种烯烃,则该卤代烃的结构可能是()。
A.B.C.D.7.由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为()。
(好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测试(有答案解析)(1)
![(好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测试(有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25837c194afe04a1b171dec0.png)
一、选择题1.(0分)[ID:140778]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A.金属钠B.溴水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2.(0分)[ID:140777]乙醇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①键断裂B.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②③键断裂C.乙醇的完全燃烧是①②③④⑤键断裂D.乙醇与HBr反应是②键断裂3.(0分)[ID:140767]下列五种物质既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邻二甲苯⑤苯酚A.②③B.③⑤C.⑤D.④⑤4.(0分)[ID:14076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 =Ca2++H2O+CO2↑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苯酚:CO23-+ C6H5OH→C6H5O-+HCO3-C.溴乙烷与6 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2H5Br+OH-Δ−−→CH2=CH2↑+Br-+H2O D.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2[Ag(NH3)2]++2OH-Δ−−→HCOO-+NH++2Ag↓+3NH3+H2O45.(0分)[ID:140751]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条途径中,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B.途径①发生的反应可能是3Cu+2HNO3+3H2SO4═3CuSO4+2NO↑+4H2OC.将CuSO4溶液蒸发,利用余热蒸干,可制得胆矾晶体D.Y可能为葡萄糖6.(0分)[ID:140735]福建水仙花含有芳樟醇,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芳樟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 .可以和NaOH 溶液发生反应C .可作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单体)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7.(0分)[ID :14073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 3的原子总数为0.1N A B .4.2 g C 3H 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 A C .1 mol -OH 中电子数为10N AD .0.1 mol SiO 2晶体中含有Si-O 键的数目为0.4N A8.(0分)[ID :140727]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一氯丁烷的构造异构体
![一氯丁烷的构造异构体](https://img.taocdn.com/s3/m/8b256a4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4.png)
一氯丁烷的构造异构体
氯丁烷(1,1,1-三氯甲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也是一个具有正八面体构型的有机离子,由三个氯原子和一个甲烷分子构成,其分子式为CHCl3。
一氯丁烷的构造异构体包括正八面体构型、折叠构型、T形构型和T 形反构型。
正八面体构型是最常见的构型,具有八个完全平面,氯原子围绕中心甲烷分子排列,使氯丁烷具有共价性,并且构型稳定。
折叠构型又叫折叠半八面体构型,其特点是甲烷分子围绕外部的六个氯原子之间的三角空间形成一个六角型,与正八面体构型相比,折叠构型的稳定性较低。
T形构型的典型特征是甲烷分子由四个氯原子组成的三角形围绕,形成一个T形图案。
T形反构型与T形相反,由三个氯原子组成一个四边形,由中心的甲烷分子围绕而成。
1-氯丁烷109-69-3
![1-氯丁烷109-69-3](https://img.taocdn.com/s3/m/00a4407f312b3169a451a496.png)
Powered by TCPDF ()
https:// 4/4
77 - 78 °C (171 - 172 °F) - lit.
g) 闪点
-12 °C (10 °F) - closed cup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1.8 %(V)
10.1 %(V)
k) 蒸气压
106.8 hPa (80.1 mmHg) at 78.4 °C (173.1 °F)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
指示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https:// 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碳氧化物,氯化氢气体
国际海运危规 : 3
国际空运危规 :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II
国际海运危规 : II
国际空运危规 : I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经口 - 大鼠 - 2,670 mg/kg LC50 吸入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4 h - > 7.74 mg/l 皮肤腐蚀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家兔-无皮肤刺激-OECD测试导则404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眼睛-家兔-无眼睛刺激-OECD测试导则405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大鼠-雄性和雌性动物实验未见任何致癌影响。IARC:2B-第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Butylchloride) 生殖毒性 体外基因毒性-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国仓鼠细胞-阴性体内基因毒性-小鼠-雄性和雌性-腹膜内的-阴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重复染毒毒性-大鼠-雄性和雌性-经口-未观察到有害效果的水平-120mg/kg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 记:EJ6300000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1-氯丁烷结构简式
![1-氯丁烷结构简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d541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c.png)
1-氯丁烷结构简式
摘要:
一、前言
二、氯丁烷的定义与性质
三、氯丁烷的结构简式
四、氯丁烷的应用领域
五、结论
正文:
【前言】
氯丁烷,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氯丁烷,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氯丁烷的定义与性质】
氯丁烷,分子式为C4H9Cl,是一种含有氯原子的饱和烃。
它的结构与正丁烷相似,只是在其中一个氢原子上替换为氯原子。
氯丁烷是无色、易燃、挥发性的液体,具有醚类气味。
【氯丁烷的结构简式】
氯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l。
在这个简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氯原子取代了正丁烷中的一个氢原子。
这个氯原子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一个氯碳键,使得氯丁烷的性质与正丁烷有所不同。
【氯丁烷的应用领域】
1.氯丁烷在塑料行业中的应用:氯丁烷主要用于生产氯丁橡胶,这是一种
具有良好耐化学腐蚀、耐热、耐油性能的合成橡胶。
此外,氯丁烷还可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等塑料制品。
2.氯丁烷在涂料行业中的应用:氯丁烷可以作为溶剂或添加剂,用于生产各类涂料,如硝基漆、醇酸漆等。
由于氯丁烷具有较高的溶解力,因此可以提高涂料的性能。
3.氯丁烷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氯丁烷在医药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用于生产局部麻醉药、抗炎药等。
【结论】
总之,氯丁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了解氯丁烷的结构简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和用途。
(必考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五章《合成高分子》测试(有答案解析)(1)
![(必考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五章《合成高分子》测试(有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168a5dc647d27284a7351dd.png)
一、选择题1.(0分)[ID :141308]多硫化物是指含有硫硫键的化合物,在电池、橡胶等多种工业中均有重要用途,其结构如图。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 .黄铜矿2CuFeS 中不存在类似多硫化物的硫硫键S S -B .多硫化物盐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可生成硫磺和硫化氢C .天然橡胶硫化生成多硫链后,可以优化橡胶的性能D .在钠—硫高能电池中,25Na S 做负极反应物2.(0分)[ID :1413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水解时中的C-N 键断裂B .糖类、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石油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D .聚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3.(0分)[ID :141295]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类型的有效手段,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B .垃圾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废纸、废药品属于可回收垃圾C .纳米铁粉和FeS 都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2+Pb 、2+Cu 、2+Hg 等重金属离子,其原理是相同的D .氨基酸()222CH NH CH COOH 是由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4.(0分)[ID :141291]中国研制成功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烃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分子式是C15H22O5 5.(0分)[ID:141286]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B.用pH试纸检验某干燥气体是酸性气体还是碱性气体时,应先用蒸馏水湿润C.从石油中得来的沥青,主要成分是烃的含氧衍生物D.“凿开混沌得乌金”所载“乌金”为煤炭,煤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6.(0分)[ID:141280]内酯Y可以由X通过电解合成,并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转化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Y的反应在电解池阳极发生B.Y→Z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C.X、Y、Z中只有Y不能与Na2 CO3溶液反应D.在催化剂作用下Z可与甲醛发生反应7.(0分)[ID:141276]科学佩戴口罩对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有重要作用,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树脂。
鉴别题
![鉴别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504b85cc22bcd126ff0cc1.png)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P113(1)解:(2)解: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P148 (1) 己烷, 1-己烯, 1-己炔, 2,4-己二烯(2) 庚烷, 1-庚炔, 1,3-庚二烯, 1,5-庚二烯 解:(1)(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P199(1) 环己烷、环己烯和苯 (2) 苯和1,3,5-己三烯(A )(B )(C )(((4褪色褪色xx褪色(A )(B )(C )C H 3(C 2H 5)2C =C H C H 3C H 3(C H2)4C C H (((褪褪xx银镜C H 3(C H 2)4C H 3C H 2=C H (C H 2)3CC H C (C H 2)3C H 3C H 3C H =C H CH =C H C 323裉色x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x裉色裉色C H 3(C H 2)5C H 3C H 2=C H C H =C H (C H 2)2C H 3C H C (C H 2)4C H 3x灰白色沉淀x 色沉淀x或K M n O 424C H 2=C H (C H 2)C H =C H C H 3裉色裉色裉色323解:(1)(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P292 (1)解(2)解:(3) (A) (B)(C)解:(1) 1-氯丁烷,1-碘丁烷,己烷,环己烯环己环己苯退色退色x 苯1,3,5-己三退色x C H 2=C H C l ,C H 3C C H ,C H 3C H 2C H 2B r C H 2=C H C l C H3C C HC H 3C H 2C H 2x x3A g B r (浅黄色沉淀)xC H 3C C C u (砖红色沉淀)/ 醇C H 3C H C H =C H C l ,C H 3C H 3C =C H C H 2C l ,C H 3C H 3C H C H 2C H 3C lCH 3C H C H =C H C l C H 3C H 3C =C H CH 2C l C H 3C H 3C H C H 2C H 3C l立刻出现白色沉淀放置片刻出现白色沉淀不出现白色沉淀ClCl Cl (A(B (CA g A g A g 加热出现沉淀立刻出现沉淀放置片刻出现沉淀解:(5) (A) 2-氯丙烯 (B) 3-氯丙烯 (C) 苄基氯 (D) 间氯甲苯 (E) 氯代环己烷 解:区别下列化合物:P360(1) 乙醇和正丁醇 (2) 仲丁醇和异丁醇(3) 1,4-丁二醇和2,3-丁二醇 (4) 对甲苯酚和苯甲醇解:(1)(2)(3)(4)1-碘丁己烷1-氯丁褪色者:己烷不褪色者:环己烯环己烯A g (白)A C H 2=C H (Cl)C H C H 2=C H C H 2C l C 6H 5C H 2C l m-C H 3C 6H 4C l C 6H 13Cl褪不褪褪不褪不褪A g C A g C A g C xx(快)慢)乙正丁解层仲丁醇异丁醇H C l /Z n C l 放置片刻出现混浊室温下无变化,加热后出现混浊1,4-丁2,3-丁A g I O 3(白色沉淀)xO C H 3C H 2O 显色x。
《有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 卤代烃(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 卤代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16b2cbed5b9f3f90f1c92.png)
《有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卤代烃(习题答案)第七章卤代烃相转移催化反应邻基效应思考题P235 习题7.1 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它们属于伯、仲、叔卤代烷中的哪一种。
(1) (CH3)3CCH2Cl (2) CH3CH2CHFCH3 (3)CH2=CHCH2Br解:(1) 新戊基氯(伯卤代烷) (2) 仲丁基氟(仲卤代烷) (3) 烯丙基氯(伯卤代烷)习题7.2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1)3CH32332,3-二甲基-5-氯己烷(2)CH32332-甲基-3,3,5-三氯己烷(3) BrCH2CH22CH2CH3 (4) CHCHCH32232H53-乙基-1-溴己烷(5)2Cl3-氯甲基戊烷Cl1-环戊基-2-氯乙烷或??氯乙基环戊烷(6)ClCH31-甲基-1-氯环己烷(7)CHCH3CH2Cl(8)Cl1-氯双环[2.2.1]庚烷1,1-二甲基-2-氯甲基环戊烷(9)异戊基溴CH3CH3CH2CH2Br(10)(R)-2-溴戊烷CH3BrH2CH2CH3P236 习题7.3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1) ClCHCH=CH (2) CH (3)22333,3-二氯-1-丙烯(4)(5)4-氯-2-戊烯CH3Br1-甲基-4-溴-2-环戊烯ClBrCH=CHCH2CH2Br1-苯-4-溴-1-丁烯1-氯-4-溴苯(6)BrCH2CH=CH22-氯-4-溴烯丙基苯3-(2-氯-4-溴苯基)-1-丙烯P236 习题7.4 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构造式或结构式:(1)4-溴-1-丁烯-3-炔CH2=CHCCBr(2) 反-1,2-二氯-1,2-二苯乙烯PhC=CClClPh(3)对氯叔丁苯ClC(CH3)3(4)?-溴代乙苯3P239 习题7.5 试预测下列各对化合物哪一个沸点较高。
解:(1) 正戊基碘>正己基氯(2)正丁基溴>异丁基溴(3)正己基溴<正庚基溴(4) 间氯甲苯<间溴甲苯P239 习题7.6 指出下列各组化合物哪一个偶极矩较大。
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9c5abd2360cba1aa811dab9.png)
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2.1 1-氯丁烷合成工艺从理论上讲,合成1-氯丁烷的方法很多,但以正丁醇为原料时,常见的有5种方法:(1)用氯化亚砜SOC12氯化;(2)用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氯化;(3)在加压条件下,用氯化氢气体氯化;(4)以三苯氧膦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氯化;(5)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氯化。
国内外合成1-氯丁烷的方法常见的有下列几种:2.1.1 用氯化亚砜氯化法…2.1.5 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浓盐酸氯化法正丁醇和浓盐酸在无水氯化锌存在下加热回流反应,将反应物用水洗涤、干燥、分馏、收集75~78.5℃馏分即为成品。
表2.1 1-氯丁烷原料消耗统计表用“一锅煮”的方法,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副反应也较多,反应中生成大量的丁烯,二丁基醚及聚合树脂,1-氯正丁烷含量也只有98%左右,反应的氯化锌回收也很麻烦,不宜连续生产,而1-氯丁烷的产率也只有76%~78%。
通过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并从工业化生产方面考虑,沈阳工业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选取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氯化正丁醇的工艺路线。
该工艺以正丁醇和浓盐酸为原料,具有以下特点:(1)原料正丁醇易得;(2)蒸馏和精馏为成熟的化工单元操作;(3)反应为常温、常压,易操作;(4)反应中原料可以循环使用,既可以提高收率又可以减少“三废”量,能够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符合ISO14000的环保要求。
因此该工艺可行。
2.2 1-氯丁烷合成工艺的研究制备1-氯丁烷有各种方法,如;烷烃的自由基卤代,产率低、并且是伯、仲卤代烃混合物;烯烃与氯化氢加成,根据马氏规律,不能得到正丁烷;根据醇与氯代反应制备,在实验室比较容易控制,据此合成1-氯丁烷,效果良好,成本低,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在缺少化学试剂的边远地区,自制自用、提供了参考。
1-氯丁烷的的工业生产研究主要有氯化亚砜氯化法、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氯化法、氯化氢气体氯化法、浓盐酸氯化法,其产品纯度最高也只有90%左右。
烷烃的一氯代物数目表
![烷烃的一氯代物数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72a171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d.png)
烷烃的一氯代物数目表
烷烃是一类碳氢化合物,它的分子由碳和氢原子组成,并且没有含有任何官能团。
一氯代物指的是将烷烃中的一个氢原子替换为氯原子的化合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烷烃的一氯代物的数目表:
1. 甲烷 (CH4) 的一氯代物是氯甲烷 (CH3Cl),只有一个一氯代物。
2. 乙烷 (C2H6) 的一氯代物是氯乙烷 (C2H5Cl),同样只有一个一氯代物。
3. 丙烷 (C3H8) 的一氯代物有两个:1-氯丙烷 (CH3CH2CH2Cl) 和 2-氯丙烷(CH3CHClCH3)。
4. 丁烷 (C4H10) 的一氯代物也有两个:1-氯丁烷 (CH3(CH2)2CH2Cl) 和 2-氯丁烷 (CH3CHClCH2CH3)。
5. 戊烷 (C5H12) 的一氯代物有三个:1-氯戊烷 (CH3(CH2)3CH2Cl),2-氯戊烷(CH3CH2CH(Cl)CH2CH3) 和 3-氯戊烷 (CH3(CH2)2CH(Cl)CH3)。
通过这个数目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烷烃的一氯代物数量是不同的。
从甲烷到戊烷的一氯代物数目逐渐增加,这是因为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量也增加,因此有更多的氢原子可以被氯原子替换。
需要注意的是,该数目表只列举了一氯代物,而烷烃还可以有其他卤代物,如二氯代物、三氯代物等。
这些化合物的数目会更多。
总而言之,烷烃的一氯代物数目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烷烃分子中的氯代物的数量。
这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氯丁烷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
![1-氯丁烷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e6ae7c164431b90d6c85c7b9.png)
1-氯丁烷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3.1 1-氯丁烷生产现状分析80~90年代,1-氯丁烷在有机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试剂。
我国聚烯烃、塑料及精细化工产品的迅猛发展,使作为催化剂重要原料的高纯度1-氯丁烷在国内呈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前几年国内规模化生产1-氯丁烷的厂家很少,仅宜兴昌吉利化工有限公司、扬州三友合成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等,其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良荞不齐。
扬州三友合成化工有限公司虽然采用反应精馏清洁生产工艺生产1-氯丁烷,由于技术不过关,产品纯度始终只停留在98%左右,只适用于对产品纯度要求不高的厂家,而目前已经转产其它产品。
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合成1-氯丁烷,产品纯度低于90%,虽然配备了一套精馏塔生产高纯度的1-氯丁烷,但产品纯度仍然达不到99%,不能满足对产品要求高的厂家使用。
宜兴昌吉利化工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反应精馏清洁生产工艺合成1-氯丁烷,产品纯度基本达到99.5%,但产量不大,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大客户的需求。
高纯度的1-氯丁烷绝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这不仅浪费了外汇,而且制约了国内一系列催化剂及1-氯丁烷衍生物的生产。
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高纯度的1-氯丁烷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开发生产1-氯丁烷新工艺技术既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又可以出口创汇,还可以促进国内1-氯丁烷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国内又有一些企业投资建设1-氯丁烷装置。
…目前,我国有十几家1-氯丁烷生产企业,总装置产能超过-吨/年,大部分企业自产自用,总产量估计在-吨左右,开工率不高。
表3.1 我国1-氯丁烷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表我国1-氯丁烷生产能力是逐年增加,产量也逐年增长,近几年产能产量情况见下表和图。
表3.2 2005~2010年我国1-氯丁烷产能产量情况表图3.1 2005~2010年我国1-氯丁烷产能产量走势图3.2 1-氯丁烷生产分析预测1-氯丁烷可用作有机溶剂、农药和医药中间体以及合成橡胶工业用的催化剂的生产原料,属于用量不大但应用面比较广的产品;目前国内大规模生产厂家不少,但北方(尤其是东北)未见有相关产品生产的报道。
1-氯丁烷的概况
![1-氯丁烷的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205e340e581b6bd97f19eab9.png)
1-氯丁烷的概况1.1 1-氯丁烷的概况1-氯丁烷别名:氯代正丁烷;氯代正丁基;正丁基氯;丁基氯;氯丁烷;英文名:Butyl chloride;1-Chlorobutane;分子式:C4H9Cl;结构式:CH3CH2CH2CH2Cl;分子量:92.57;CAS:109-69-3;EINECS号:203-696-6图1.1 1-氯丁烷结构式1-氯丁烷别名为氯代正丁烷、氯代正丁基、正丁基氯、氯丁烷等。
是一种重要的一元卤代烷烃,一般由正丁醇与氯化氢反应而得。
可用作溶剂,用于有机合成。
用于油脂、橡胶、天然树脂溶剂、医药中间体、助催化剂等。
1-氯丁烷目前主要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丁基锂,格氏反应制备丁基锡类产品,医药制备保泰松,农药制备杀虫剂腈菌唑等,聚醚生产用作溶剂。
1.2 1-氯丁烷的理化性质1-氯丁烷为无色挥发性易燃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几乎不溶于水(12℃时水中溶解度为0.066%),与乙醇和乙醚混溶。
熔点-123.1℃;沸点78.5℃/101.325kPa;闪点20°F(-6.7℃);相对密度0.8862(20/4℃);折射率n20D1.40223。
LD50大鼠口服:2.67g/kg。
极易燃烧,有毒,对皮肤有刺激性。
表1.2 1-氯丁烷的质量指标表1.3 1-氯丁烷的安全与包装储运危险特性1-氯丁烷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毒性危害毒性:LD50:267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1-氯丁烷加热分解时,可产生光气,应注意。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引起头晕、倦睡甚至昏迷。
第3章 第1节 卤代烃 讲义【新教材】
![第3章 第1节 卤代烃 讲义【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49b3181a98271fe900ef97e.png)
一、卤代烃1.概念与分类2.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的命名一般用系统命名法,与烃类的命名相似。
例如:、CH2==CH—Cl、2-氯丁烷氯乙烯1,2-二溴乙烷3.物理性质4.几种卤代烃的密度和沸点名称结构简式液态时密度g·cm-3沸点/℃氯甲烷CH3Cl0.916-24氯乙烷CH3CH2Cl0.89812 1-氯丙烷CH3CH2CH2Cl0.89046℃中溶液分层不用,理由是乙醇与溴不反应,不会干扰丁烯的检验。
【归纳总结】溴乙烷取代(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比较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 NaOH 水溶液、加热 NaOH 醇溶液、加热键的变化 C—Br 键断裂形成C—O 键C—Br 键与C—H 键断裂形成碳碳双键生成物CH 3CH 2OH 、NaBrCH 2==CH 2、NaBr 、H 2O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R—X +NaOH――→水℃R—OH +NaX 。
反应机理: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的大,使C—X 的电子向卤素原子偏移,进而使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δ+),卤素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这样就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 δ+—X δ-。
因此,卤代烃在化学反应中,C—X 较易断裂,使卤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负离子而离去。
(2)消去反应+NaOH――→醇℃+NaX +H 2O 。
2.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实验流程(2)实验要点℃通过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
℃排除其他离子对卤素离子检验的干扰,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后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
3.制取卤代烃的方法(1)烷烃取代法: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
(2)烯(炔)烃加成卤素: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
(3)烯(炔)烃加成卤化氢:CH 2 ==CH 2+HCl――→催化剂CH 3CH 2Cl 。
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05b2b2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b.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575603.6(22)申请日 2020.12.28(71)申请人 山东金城柯瑞化学有限公司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四宝山办事处东张村(72)发明人 邱化齐 李璞 李剑 (74)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代理人 任永哲(51)Int.Cl.C07C 17/16(2006.01)C07C 19/01(2006.01)B01J 31/02(2006.01)(54)发明名称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
将反应溶剂、水与正丁醇混合,加入氯化试剂反应,得到1‑氯丁烷;其中,反应溶剂为2,3,5,6‑四甲基二氧六环。
本发明采用一锅法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性好,易于实施,对设备要求低,可连续化生产;避免了传统金属催化剂污染大的问题,三废少,对环境友好;采用2,3,5,6‑四甲基二氧六环作为反应溶剂及催化剂,能有效的避免丁烯、二丁醚及聚合树脂等副产物的产生,提高了收率和产品质量,产品摩尔收率96%以上,气相纯度99.7%以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12707789 A 2021.04.27C N 112707789A1.一种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应溶剂、水与正丁醇混合,加入氯化试剂反应,得到1‑氯丁烷;其中,反应溶剂为2,3,5,6‑四甲基二氧六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溶剂、水与正丁醇的体积比为5‑15: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试剂为氯化氢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丁醇与氯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2‑5。
丁烷与氯气反应方程式
![丁烷与氯气反应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a0bea97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b.png)
丁烷与氯气反应方程式
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它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气体,常用作燃料。
而氯气则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化学式为Cl2。
当丁烷与氯气反应时,会发生置换反应。
具体来说,丁烷中的一个或
多个氢原子将被氯原子所取代,生成1-氯丁烷、2-氯丁烷、2,3-二氯
丁烷等不同的产物。
反应方程式如下:
C4H10 + Cl2 → C4H9Cl + HCl
在这个反应中,一个分子的丁烷和一个分子的氯气会生成一个分子1-
氯丁烷和一个分子盐酸(HCl)。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反应中可能会同时生成多种不同的产物,并且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也会对
产物选择性产生影响。
此外,在工业上可以通过将溴加入到已经制备好的1-或2- 氯丁烷中来制备更高级别的卤代烷。
例如,在二甲苯存在下用溴将1- 氯丁烷
卤化可得到1,4-二溴丁烷,再经过还原反应可得到1,4-丁二醇。
这个
方法被称为Wohl-Ziegler反应。
总之,丁烷与氯气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制备不同种类的卤代烷。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0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0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c3c5394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d.png)
课时跟踪练10 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基础巩固]1.茵陈蒿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本草衍义》对茵陈蒿的运用有以下叙述:“方用山茵陈、山枙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钱,末之。
每用三钱,水四合,煎及二合,去滓,食后温服,以知为度。
”在试验室进行上述操作时,未用到的仪器是( )A.蒸馏烧瓶B.漏斗C.研钵D.量筒解析:选A。
“去滓”相当于过滤,用到漏斗;“末之”相当于粉碎,用到研钵;“水四合”用到量筒;没有用到蒸馏烧瓶,故选A。
2.一些化学物质在其包装上应贴上相应的平安运用标识。
下列物质标识贴错了的是( )选项 A B C D物质浓硫酸Cl2FeCl3酒精平安使用标识3.下列试剂试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解析:选C。
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需在棕色细口瓶中避光保存,A正确;B.氢氧化钠固体不与塑料中的成分反应,故可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B正确;C.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塑料,且易挥发,故应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错误;D.高锰酸钾固体见光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广口瓶中避光保存,D 正确。
4.(2024·广州执信中学开学考)化学试验操作是进行科学试验的基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试剂瓶中B.用pH试纸检测某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C.试验过程中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则应立即用稀NaOH溶液冲洗D.量筒、容量瓶、锥形瓶都是不能加热的玻璃仪器解析:选A。
A.氯水中的次氯酸、硝酸银溶液中的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A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为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不能将pH试纸润湿,B错误;C.试验过程中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NaOH溶液冲洗,C错误;D.量筒、容量瓶都是不能加热的玻璃仪器,锥形瓶可垫上陶土网加热,D错误。
1-氯丁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氯丁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9da237ed0b4e767f5bcfceef.png)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氯丁烷化学品英文名:1-chlorobutane化学品别名:正丁基氯;氯代正丁烷CAS No.:109-69-3EC No.:203-696-6分子式:C4H9Cl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及用作溶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一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
![一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https://img.taocdn.com/s3/m/228590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7.png)
一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一氯丁烷是一个有机化合物,它的分子式为C4H9Cl。
根据碳原子在分子中的排列方式的不同,一氯丁烷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1-氯丁烷和2-氯丁烷。
1-氯丁烷是一种取代烷烃,其中氯原子连接到碳原子的1号位置。
它的结构式为CH3-CH2-CH2-CH2-Cl。
通过碳原子的编号命名是一种常用的命名方法,它可以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分子中各个碳原子的位置。
1-氯丁烷可以通过将1-丁烯与氯气反应得到。
2-氯丁烷与1-氯丁烷相似,只是氯原子连接到了碳原子的2号位置。
它的结构式为CH3-CH2-CH(Cl)-CH3。
2-氯丁烷可以通过将丁烷与氯气反应得到。
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它们的沸点和熔点不同。
据报道,1-氯丁烷的沸点为78摄氏度,熔点为-127摄氏度,而2-氯丁烷的沸点为64摄氏度,熔点为-123.5摄氏度。
这些数值反映了两者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上的差异,可能与它们的立体构型有关。
此外,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在化学反应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活性。
例如,它们可以通过亲核取代反应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速率或产物选择。
这是因为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分子的不同立体构型可能会对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是有意义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介绍的只是一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实际上,随着碳原子链长度的增加,同分异构体的数量将呈指数增长。
这是因为每个碳原子可以与其他碳原子以及其他取代基连接的不同方式存在。
总之,一氯丁烷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具有两种主要的同分异构体,1-氯丁烷和2-氯丁烷。
它们在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中可能表现出差异,因此深入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反应机理对于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与储运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1-氯丁烷
英文名:1-chlorobutane
分子式:C4H9Cl
危险货物编号:3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UN编号:1127
CAS号:109-63-3
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无色液体。
相对密度(水=1):0.89
沸点(℃):78
闪点(℃):-12
相对密度(空气=1):3.20
熔点(℃):-123.1
饱和蒸汽压(KPa):10.57(20℃)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处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