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2.物料守恒
原理: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 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 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 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
得到H+
得到H
HS-
得到H+
H 2S
+
H2O
+
H3O+( H+)
即c(OH-)=c(H+)+c(HS-)+2c(H2S)
方法② :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质子守恒式没有必要死记硬背,可通过前面学的 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 如NaHCO3溶液 中的质子守恒: 2 + 先写出物料守恒式: c(Na ) = c(CO 3 +HCO 3 +H2CO3) 再写出电荷守恒式: 2 + + c(Na )+ c(H )= 2c(CO3 )+ c(HCO 3 )+ c(OH-)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 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 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 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 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 。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 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便是: 2 c(OH-)=c(H2CO3)-c(CO 3 )+c(H+)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一、熟悉解题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1.电离理论(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3·H2O、NH+4、OH-浓度的大小关系是[NH3·H2O]>[OH-]>[NH+4]。
(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如在H2S溶液中:H2S、HS-、S2-、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H2S]>[H+]>[HS-]>[S2-]。
2.水解理论(1)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水解相互促进的情况除外),水解生成的微粒浓度很小,本身浓度减小的也很小,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H+]或碱性溶液中[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如NH4Cl溶液中:NH+4、Cl-、NH3·H2O、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l-]>[NH+4]>[H+]>[NH3·H2O]。
(2)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第一步水解程度远大于第二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O2-3、HCO-3、H2CO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CO2-3]>[HCO-3]>[H2CO3]。
二、紧抓解题三大规律明确等量关系1.电荷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3、CO2-3、OH-,存在如下关系:[Na+]+[H+]=[HCO-3]+[OH-]+2[CO2-3]。
2.物料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或电离,粒子种类有所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对应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原子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K+]=2[S2-]+2[HS-]+2[H2S]。
巧解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问题

巧解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问题摘要:将水溶液中的微粒分成三类:大量、少量、微量,在每一类中再进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关键词:大量少量微量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系统梳理各种题型,分析总结出一个简单的解答策略及解题方法,能将此类知识进行简单的处理,并将复杂的内容简化。
一、解决策略根据鲁科版和人教版课本分析很容易知道,不论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还是盐类的水解,它们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都是非常小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溶液中的微粒进行初步简单的处理,将各种微粒分成大量、少量、微量三种。
分类标准如下表。
浓度关系一定满足:大量>少量>微量。
二、题型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比较的题目虽然非常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单一溶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混合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针对每种类型,利用刚才的解题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1单一溶质的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典型例题1】在(MmO1∕1NH3∙H2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3∙H2O)>c(OH-)>c(NH4+)>c(H+)B.c(NH4+)>c(NH3∙H2O)>c (OH-)>c(H+)C.c(NH3∙H2O)>c(NH4+)=c (OH-)>c(H+)D.c(NH3∙H2O)>c(NH4+)>c (H+)>c(OH-)根据解题策略分析,首先将溶液中的各种微粒进行分类,结果表格如下:根据浓度关系,我们很容易得到:c(NH3∙H2O)>[c(0H-),c(NH4+)]>c(H+)。
我们发现少量的微粒有两种,下面将少量的微粒进行比较,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因为水还电离出OH-,所以少量的微粒中C(0H-)>c(NH4+),故本题答案选A。
2.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比较。
此类题型首先要看是否反应,若不反应,微粒数目仅仅增加,比较方法如1。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一课是温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稳、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盐类水解以后,设计的一个小专题。
因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比较是考查本部份内容的要紧且重要的题型,是高考中的热点。
而关于各离子浓度的守恒关系、大小关系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想通过那个专题的设计练习,让学生把握解答这种类型习题的大体思路和经常使用方式,课堂教学成效比较好。
学生关于这种类型习题的解题思路已经形成,三守恒、一大小问题,电离、水解程度问题能够大体把握,而且关于选择题也有优选、速选的思路和方式。
在教学设计进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也显现了一些问题。
在练习单一溶液中三守恒、一大小问题时,让学生自己出题,彼此作答,但同窗们在选择电解质时,有的选硫化钠、碳酸氢钠溶液,有的选硫酸铵,磷酸二氢钠溶液,还有的选磷酸、碳酸铵溶液,五花八门,由于是刚开始练习,物质类别又不同,因此在彼此作答时很多学生做不出来,成效不睬想。
尽管课后我专门归纳了学生出题中显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学生解决,但成效确信没有在课堂上直接解决掉好。
那个问题在设计时我也犹豫过,因为平常教学中在一些简单问题的处置时尝试过这种形式,学生同意的成效也不错,因此这种形式应该是没有问题,可是这次关于电解质的类别不行把握,不明白学生能解决的如何,可是一直犹豫间也没能想到好的解决方法。
课后教研员曲教师及时的指出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假设能事前给出必然数量的电解质溶液,再让学生从当选择,如此学生就有了方向,成效必然能理想一些。
通过这一问题,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要从学生自身特点动身,试探能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式,从细小处入手,实实在在地想,做。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一课是温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稳、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盐类水解以后,设计的一个小专题。
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键

高考热点难点离子浓度大小排序破解之法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关键内容提要:某些盐在水溶液中,由于发生了电离或水解等复杂的变化,导致溶液中粒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从而离子浓度也发生改变。
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突破此问题是高三化学教师历年探究的重点。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突破此种题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离子浓度排序方法一.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要比被电离的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小;二.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要比被水解的离子的浓度小;三.正确运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四.若是混和溶液则判断是电离为主或是水解为主。
五.举例如下:1.如、NaHSO4 只电离不水解显强酸性。
Na2CO3只分步水解显碱性。
2.如、NaHCO3、K2HPO4、NaHS是水解为主,电离为次,显碱性。
3.如、NaH2PO4、NaHSO3KHSO3 、NH4HSO3是电离为主,水解为次。
显酸性。
4.如、H 2CO3分步电离,且第一步是主要的。
H2CO3H++HCO3-HCO 3-H++CO32-有:C(H+)>C(HCO3-)>C(CO32-)>C(OH-)5.Na2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 2CO3===2Na++CO32-CO32-+H2O HCO3-+OH-HCO 3-+H2O H2CO3+OH-H2O H++OH-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物料守恒C(CO32-)+C(HCO3-)+C(H2CO3)===1/2C(Na+)两式合并C(OH-)===C(H+)+C(HCO3-)+2C(H2CO3)有:C(Na+)>C(CO32-)>C(OH-)>C(HCO3-)>C(H+)6.Na2S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 2S===2Na++S2-S2-+H2O HS-+OH-HS-+H 2O H2S+OH-H2O H++OH-电荷守恒C(Na+)+C(H+)===C(OH-)+C(HS-)+2C(S2-)物料守恒C(S2-)+C(HS-)+C(H2S)===1/2C(Na+)两式合并C(OH-)===C(H+)+C(HS-)+2C(H2S)有:C(Na+)>C(S2-)>C(OH-)>C(HS-)>C(H+)7.NaH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HCO 3===Na++HCO3-H2O H++OH-HCO 3-H++CO32-HCO3-+H2O H2CO3+OH-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物料守恒C(CO32-)+C(HCO3-)+C(H2CO3)===C(Na+)C(OH-)===C(H+)+C(H2CO3)—C(CO32-)C(H+)===C(OH-)+C(CO32-)—C(H2CO3)当NaHCO3的浓度很稀时C(OH-)>c(CO32-)有:C(Na+)>C(HCO3-)>C(OH-)>C(H+)>C(CO32-)一般是不比较c(CO32-)的浓度的大小有:C(Na+)>C(HCO3-)>C(OH-)>C(H+)同理KH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同上。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课堂练习】
1.在0.1mol/L 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
( A )
【课堂练习】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C )
A. 0.1mol/L氨水中,c(OH-)=c(NH4+)
B. 10mL 0.02mol/L HCl溶液与10mL 0.02mol/L
Ba(OH)2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体积为20mL,则pH=12
C. 在0.1mol/LCH3COONa溶液中,
c(OH-) =c(CH3COOH)+c(H+)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2 mol/L
【课堂练习】 • 1、现有NH4Cl和氨水组成的混合溶液C(填“>”、“<” 或“=”) • ①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4+) = C(Cl-); • ②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4+) > C(Cl-); < • ③若C(NH4+)< C(Cl-),则溶液的pH 7。 • 2、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稀 溶液,pH值为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 A、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 • 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的电离作用 • 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 • 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
精选习题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与三大守恒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与三大守恒讲义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方法思路(1)先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及各自物质的量浓度大小。
(2)写出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找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3)依据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比较离子浓度大小。
2.特别注意的问题(1)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如Na2CO3溶液),要分清主次关系。
即盐完全电离,多元弱酸根的第一步水解大于第二步水解,第二步水解大于水的电离。
①分析Na2CO3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电离:Na2CO3===2Na++CO2-3、H2O H++OH-。
水解: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O2-3、HCO-3、OH-、H+。
②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O2-3)>c(OH-)>c(HCO-3)>c(H+)。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要注意考虑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若酸式酸根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
①分析NaHCO3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电离:NaHCO3===Na++HCO-3、HCO-3H++CO2-3、H2O H++OH-。
水解:HCO-3+H2O H2CO3+OH-。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HCO-3、CO2-3、H+、OH-。
②由于HCO-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OH-)>c(H+)>c(CO2-3)。
(3)当两种溶液混合或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要根据反应原理准确地判断溶质的成分,然后判断离子种类,再根据规律比较其大小。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Cl+NaOH===NH3·H2O+NaCl;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Cl-、NH+4、OH-、H+;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l-)>c(OH-)>c(NH+4)>c(H+)。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教案设计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及溶液中离子存在的意义。
使学生了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溶液的定义与特点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形式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第二章:溶液的定义与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溶液的定义及其特点。
2.2 教学内容溶液的定义溶液的特点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溶液的概念。
第三章: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形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形式。
3.2 教学内容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3.3 教学方法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形式。
第四章: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实际应用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方法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结合实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第五章:实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实例。
第六章:离子反应与离子浓度变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使学生掌握离子反应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6.2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的定义与分类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对离子浓度的影响6.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离子反应的过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离子反应对离子浓度的影响。
第七章:离子平衡与溶度积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离子平衡的概念。
高考中“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规律”总结

高考中“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总结“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在高考中经常用到,本文对高考中这部分内容出现过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举出一个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一、酸碱溶液:酸溶液中h+ 浓度最大,碱溶液中oh_ 浓度最大:其它离子根据电离度的大小确定。
1.强酸强碱溶液:例如盐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h+ )> c( cl- ) > c( oh_ ),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oh_ )>c( na+ )>c( h+ )。
2.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例如hac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h+ )>c( ac_ )> c( oh_ );nh3?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oh_ )>c( nh4+ )> c( h+ )。
3.多元弱酸弱碱溶液,多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h+ )>c( hs_ )>c( s2- )> c( oh_ );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到位,但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容易判断,例如fe(oh)3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oh_ )>c( fe3+ )> c( h+ )。
二、盐类溶液:1.强酸强碱盐的溶液不水解,离子浓度不变,例如na2so4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2c( so42- )=c( na+ )> c( h+ )= c( oh_ );再如nahso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h+ )> c( so42- )= c( na+ )> c( oh_ )2.一元弱酸或弱碱形成的盐溶液,因为水解导致某些离子浓度变小,例如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cl- )>c(nh4+ ) > c( h+ )> c( oh_ );naac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na+ )>c(ac_ )> c( oh_ )> c( h+ )。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好好讲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啊。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可是高中化学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呢。
首先呢,要搞清楚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就拿碳酸钠溶液来说吧,它在水中会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而碳酸根离子又会水解产生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所以在碳酸钠溶液中,就有钠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那怎么比较它们的浓度大小呢?这就需要一些方法啦。
比如说,要考虑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
像强酸强碱盐,它在水中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就比较简单。
但对于弱酸强碱盐或者强酸弱碱盐,就要考虑水解的影响了。
举个例子,氯化铵溶液,氯化铵会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铵根离子会水解产生氢离子和一水合氨。
因为氯化铵的水解程度不是很大,所以氯离子的浓度是大于铵根离子的,而氢离子的浓度相对就比较小。
再来说说多元弱酸的盐溶液,比如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既能电离又能水解。
它的电离会产生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水解会产生氢氧根离子和碳酸。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综合考虑电离和水解的程度来比较离子浓度大小了。
还有啊,有时候我们还得考虑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就是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物料守恒呢,就是根据元素原子的守恒来确定一些离子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在碳酸钠溶液中,电荷守恒就是钠离子的浓度加上氢离子的浓度等于两倍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加上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加上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物料守恒就是钠离子的浓度等于两倍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加上两倍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加上两倍碳酸的浓度。
同学们,这些方法和规律一定要好好掌握啊,多做些题目来巩固巩固。
以后遇到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就不会头疼啦。
大家都听懂了吧?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问我哦。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案例

课程篇这节课讲解的内容是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整堂课进行得还是比较顺利的,只是最后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我来将这节课进行整理,希望对今后的教学给予启示。
这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原理、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做一个全面的比较分析,难度较大,也是高考频率较高的考点。
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举实例—学生讨论分析—方法指导—练习巩固。
首先分析的是0.1mol/L醋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大家首先分析溶液中都有什么离子?然后再比较大小。
”并提示“想想,盐类水解程度大不大,水的电离程度大不大?”很快,第一组同学得出正确的排列顺序,并且王×同学叙述了他们的思路与判断方法:“溶剂是水,溶质是醋酸钠,所以溶液中有四种离子,所以c(CH3COO-)<c(Na+),溶液呈碱性,所以c(OH-)> c(H+),因为水解很微弱的,水的电离也是很小的,所以盐的两种离子浓度要大,c(Na+)>c(CH3COO-)>c(OH-)>c(H+)”。
“很好,大家再分析一下0.1mol/L氯化铵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会得出什么样的规律?”这次各组学生都很快得出了答案。
第二个例子分析0.1mol/L碳酸钠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
提示:方法同上。
同学们完成得并不好,卡在了c(OH-)与c(HCO-3)大小的比较上。
于是我将溶液中存在的平衡进行板书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个例子关键点在于第一步水解大于第二步水解,每一步都生成OH-。
学生经过三分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并自己整理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
最后一个例子:求0.1mol/L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pH=8.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为了便于讲解分析,我让范××同学把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化学式书写于黑板上。
当她走下讲台,我看到黑板上书写的是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
离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量,是描述溶液中离子含量多少的重要参数。
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来说,准确测定离子浓度大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规律来比较离子浓度大小。
首先,离子浓度的比较可以通过电导率来实现。
电导率是溶液中离子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导率计来测量。
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越高,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
因此,通过比较不同溶液的电导率,可以初步判断出它们的离子浓度大小。
其次,离子浓度的比较还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法来实现。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离子分离的方法,通过检测分离后的离子浓度来比较不同溶液中离子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测定微量离子浓度非常有效,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另外,离子浓度的比较还可以通过PH值来实现。
PH值是描述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通常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PH值越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大;PH值越高,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小。
因此,通过比较不同溶液的PH值,也可以初步判
断它们的离子浓度大小。
最后,离子浓度的比较还可以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来实现。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特定离子浓度的电极,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来比较不同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大小。
这种方法对于测定特定离子浓度非常有效,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溶液中特定离子的含量。
综上所述,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规律来实现,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 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 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 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M+]>[OH-]>[A-]>[H+] B.[M+]>[A-]>[H+]>[OH-] C.[M+]>[A-]>[OH-]>[H+] D.[M+]>[H+] =[OH-]+[A-]
(2)若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则应考虑反应后的 生成物和剩余物的电离. 若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和CH3COOH, NH4+和NH3.H2O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溶质时,一般来讲可以 只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而忽略“弱离子”的水解,特 殊情况则应根据题目条件推导.
• 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稀溶液,PH 值为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 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的电离作用 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 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 如: 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稀溶液: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思路
(1)若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首先考虑电解质的电 离——将其电离成离子,然后考虑“弱离子”的水解, 综合分析得出: c(不水解离子)> c(水解离子)> c(显性离子)> c (隐性离子) 注:所谓“显性离子”是指使溶液表现酸碱性的离子; “隐性离子”则与之相反,如酸性溶液中的显性离子为 H+,隐性离子为OH-如: NH4Cl溶液中 CCl- > CNH4+ > CH+ > COH-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电解质溶液知识的一个难点,可从溶液中存在的平衡确定离子的来源以及主次的角度分析,使各种关系具体化、清淅化。
一、理论依据1.两个平衡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论和盐的水解平衡理论2.三个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关键是找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并注意离子所带电荷数。
(2)物料守恒:即原子个数守恒,即存在于溶液中的某物质,不管在溶液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同种元素各种存在形式的和之比符合物质组成比。
(3)质子守恒:在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的量总是相等。
注: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以导出质子守恒例1.写出1.0 mol/L 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和三个守恒关系式。
解析:c (Na+) > c(CO32-) > c(OH-) >c(HCO3-)>c(H+),c(Na+)>2c(CO32-)。
电荷守恒:c(Na+)+ c(H+)=2c(CO32-) + c(OH-) +c(HCO3-);物料守恒:由于n(Na+)=2n(C),又由于CO32-能水解,故碳元素以CO32-、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所以有c(Na+)=2(c(CO32-)+c(HCO3-)+c(H2CO3))。
质子守恒:c(OH-)=c(H+) +c(HCO3-) +2c(H2CO3),(一个CO32- 结合两个H+形成H2CO3)分析溶液中存在有哪些平衡时要注意,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不需要再考虑水解,如氢硫酸中的HS-、S2-;弱酸根离子水解出的离子不需要再考虑电离如Na2CO3溶液中的HCO3-。
练习1:写出0.1 mol/L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和三个守恒关系式。
二、常见题型1.同浓度的不同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首先,我们应明确强电解质的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比弱电解质的不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要大;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离子的水解程度均很弱。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技巧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H3PO4的溶液中,cH+>cH2PO4->cHPO42->cPO43-;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则要注意分析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如在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溶液中,cNH4+浓度的大小为③>①>②;3如果题目中指明溶质只有一种物质该溶质经常是可水解的盐,要首先考虑原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水解程度如何,水解后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4如果题目中指明是两种物质,则要考虑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有无剩余,剩余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若恰好反应,则按照“溶质是一种物质”进行处理;若是混合溶液,应注意分析其电离、水解的相对强弱,进行综合分析;5若题中全部使用的是“>”或“<”,应主要考虑电解质的强弱、水解的难易、各粒子个数的原有情况和变化情况增多了还是减少了;6对于HA和NaA的混合溶液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在比较盐或酸的水解、电离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时,由于溶液中的Na+保持不变,若水解大于电离,则有c HA>c Na+>c A-,显碱性;若电离大于水解,则有c A->c Na+>c HA,显酸性;若电离、水解完全相同或不水解、不电离,则c HA=c Na+=c A-,但无论是水解部分还是电离部分,都只能占c HA或c A-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零点几,因此,由它们的酸或盐电离和水解所产生的cH+或cOH-都很小;例1把·L-1的偏铝酸钠溶液和·L-1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c Cl->c Al3+>c Na+>c H+>c OH-B.c Cl->c Al3+>c Na+>c OH->c H+C.c Cl->c Na+>c Al3+>c H+>c OH-D.c Na+>c Cl->c Al3+>c OH->c H+解析偏铝酸钠与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NaAlO2+HCl+H2O===NaCl+AlOH3,显然,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与AlOH3进一步反应:AlOH3+3HCl===AlCl3+3H2O,故反应后,溶液为AlCl3与NaCl的混合溶液,Cl -浓度最大,反应前后不变,故仍然最大,有部分Al存在于没有溶解的AlOH3沉淀中,若Al全部进入溶液中与Na+浓度相同,故cNa+>cAl3+,由于AlCl3水解溶液呈酸性,故cH+>cOH-,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例2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 H++HA-HA-H++A2-已知相同浓度时的H2A的电离比HA-电离容易,设有下列四种溶液:A.·L-1的H2A溶液B.·L-1的NaHA溶液C.·L-1的HCl与·L-1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L-1的NaOH与·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1c H+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2c H2A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3c A2-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1A D 2A D 3D A例3把·L-1CH3COOH溶液和·L-1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若cH+>cOH—,则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 CH3COO->c Na+B.c CH3COOH>c CH3COO-C.2c H+=c CH3COO--c CH3COOHD.c CH3COOH+c CH3COO-=·L-1解析AD2.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守恒规律1电荷守恒:在任何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总是等于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即溶液呈电中性;如在Na2CO3、NaHCO3溶液中,均存在Na+、、H+、OH-、HCO3-、CO32-离子,它们的浓度不同,但都存在c Na++c H+=c OH-+c HCO3-+2c CO32-的关系;2物料守恒:又可称原子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尽管有些离子能发生水解,但这些离子或离子中所含的原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是始终不变的,是符合原子守恒的;如在K2S溶液中,虽然S2-发生了水解,生成了HS-、H2S,但S原子总数不变,只是S2-以不同形式存在而已,与K+存在如下的守恒关系:c K+=2c S2-+2c HS-+2c H2S;3水的电离守恒质子守恒:根据水的电离:H2O H++OH-,由水电离出的c H+、c OH-始终是相等的,溶液中的H+、OH-离子虽被其他离子结合,以不同形式存在,但其总量仍是相等的;如在K2S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即存在如下关系:c OH-=c H++HS-+2c H2S;3.应用守恒规律的思维方法若粒子间用等号连接,应根据守恒原理,视不同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若等号一端全部是阴离子或阳离子时,应首先考虑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2若等号一端各项中都含同种元素时,首先应考虑这种元素的原子守恒,即物料守恒;3若等号一端为c H+或c OH-时,应首先考虑是否符合水的电离守恒;4若等号两端既有分子又有离子,则考虑将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相加或相减;或利用质子来源进行分析;例4将·L-1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L-1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cCl->cCH3COOH>cH+C.cCH3COO-=cCl->cH+>cCH3COOHD.cNa++CH+=cCH3COO-+cCl-+cOH-答案BD;例5·L-1的HCN溶液与·L-1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合溶液中c Na+>c CN-;用“>”、“<”或“=”符号填写下列空格:1液中c H+c OH-2c HCN c CN-3c HCN+c CN-·L-1;解析HCN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CN H++CN-,NaCN完全电离产生的CN-存在水解平衡:CN-+H2O HCN+OH-,假设均不发生电离和水解,则应存在c Na+=c CN-=cHCN,混合后溶液中c Na+>c CN-,故说明其水解消耗的CN-大于电离产生的CN-,故有c OH->c H+c HCN>c CN-,根据溶液中的“CN”原子守恒,可知混合后,两浓度之和应等于·L-1;答案1<2>3=例61取·L-1的HX溶液与·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 Na+>c X-;①混合溶液中c HX c X-②混合溶液中c HX+c X-·L-1忽略体积变化;③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L-1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2如果取·L-1HX溶液与·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pH>7,则说明HX的电离程度______NaX的水解程度;答案1①<②=③>2。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总结归类(超全)

【必备相关知识】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1.电离理论: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H2O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S2-+H+,H2O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c(OH-)。
2.水解理论: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分析】因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NH4)2SO4=2NH4++SO42-,+2H2O2OH-+2H+,2NH3·H2O,由于水电离产生的c(H+)水=c(OH-)水,而水电离产生的一部分OH-与NH4+结合产生NH3·H2O,另一部分OH-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4+)>c(SO42-)>c(H+)>c(NH3·H2O)>c(OH-)。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多元弱酸强碱盐:Na2A(以Na2CO3为例) 1)三大守恒:
电荷守恒: C(Na+) +C(H+) = C(OH-) +2C(CO32-) +C(HCO3-)
物料守恒:C(Na+)=
2
C
(
C
O
2 3
-
)
+2C(HCO3-)
+2C(H2CO3)
质子守恒:C(OH-) =C(H+) +C(HCO3-) +2C(H2CO3)
质
子
守
恒
:
C
(O
H
-)
+
C
(
C
O
23
)
=
C(H+)
+C(H2CO3)
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判断根据电离与水解相对大小来判断
溶液酸碱性)
已知H2CO3 K1=4.30 * 10-7 K2=5.61 * 10-11 C(Na+)>C(HCO3-)>(OH-)>C(CO32-) >C(H+)
3.一元弱酸HA与其强碱盐NaA 1:1 1)三大守恒: 电荷守恒: C(Na+) +C(H+) = C(OH-)+c(A-) 物料守恒: 2C(Na+) =c(A-) +C(HA) 质子守恒:
(判断根据电离与水解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酸碱性) 2)若混合溶液为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
C(Na+)>c(A-)>C(H+)> C(OH-) 3 ) 若混合溶液为酸性,比较HA与A-浓度: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

练习:写出下 列溶液中微粒 浓度由大到小 的顺序:
1、NH3·H2O 溶液
③ c(CH3COOH) >c(H+) >c (CH3COO_) >c(OH_) 2、HF溶液
解题步骤: 1、分析溶液中所有的电离和水解过程,特别注意:不能忽略水的电离。 2、按照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过程写出对应的方程式(水的电离是最弱的)。 3、按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顺序找出对应微粒的大小关系。
解题步骤: 1、分析溶液中所有的电离和水解过程,特别注意:不能忽略水的电离。 2、按照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过程写出对应的方程式(水的电离是最弱的)。 3、按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顺序找出对应微粒的大小关系。
三、例题分析:(三)多元弱酸酸式盐的溶液
2、NaHCO3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① HC该O溶3_的液水中解有。NaHCO3 、HCO3_、水的电离和
3、按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顺序找出对应微粒的大小 关系。
解题步骤: 1、分析溶液中所有的电离和水解过程,特别注意:不能忽略水的电离。 2、按照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过程写出对应的方程式(水的电离是最弱的)。 3、按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顺序找出对应微粒的大小关系。
三、例题分析:
(一)弱酸、弱碱溶液
1、CH3COOH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①该溶液中有CH3COOH的电离和水的电离。 ②由强到弱:CH3COOH ⇌ CH3COO_ +H+
二、解题步骤: 1、分析溶液中所有的电离和水解过程,特别提醒:不能忽略水的电离。 2、按照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过程写出对应的方程式(水的电离是最弱的)。 3、按电离、水解由强到弱的顺序找出对应微粒的大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l-) > C(NH4+) c(H+) > c(OH-)
c(Cl-) > C(NH4+) > c(H+) > c(OH-) NH4Cl→ C(NH4+) > c(H+) →即① c(Cl-) > C(NH4+) > c(H+) > c(OH-)
NH4Cl和少量的HCl→ C(NH4+) > c(H+) →即⑦ c(Cl-) > C(NH4+) > c(H+) > c(OH-) NH4Cl和较多量的HCl→ C(NH4+) = c(H+)
`
【变式训练4】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 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直至盐酸过量。 请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①所发生的反应;②溶液的 成分;③溶液pH的变化并回答下列问题: H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 2O+H+=NH4+ + H2O; (2)在实验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趋势是 先 大 后 小 (填“大”、“小”、“不变”)。 (3)在下表中,分别讨论了上述实验过程中离子 浓度的大小顺序、对应溶质的化学式和溶液pH, 请将表中空格部分填上相应的内容,将表格补充完 整。
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 CH3COOH L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Ⅱc(Na+)>c(OH-) >c(CH3COO-)>c(H+)
④
【学习效果的检验】
NaOH CH3COONa 1:1
【变式训练1】25℃时,向体积为 CH3COONa 10mL 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 CH COOH CH COONa 0.1mol/L的CH3COOH溶液,曲线如右 1:1 图所示,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 错误的是( A ) A.a点处: c(Na+)> c(CH3COO—)> c(OH—)>c(H+) B.b点处:c(CH3COOH)+c(H+)=c(OH—)
④ c(Cl—)>c(H+)>c(NH4+)>c(OH-)
【变式训练3】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H3COO—、 Na+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 关系: ①c(Na+)>c(CH3COO—)>c(OH—)>c(H+) ②c(Na+)>c(CH3COO—)>c(H+)>c(OH—) ③c(CH3COO—)>c(Na+)>c(H+)>c(OH—) ④c(Na+)>c(OH—)>c(CH3COO—)>c(H+) CH3COONa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 ① 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填编号)。 CH3COOH、CH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为_____。 3OONa NaOH、 CH (3)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为____。 3COONa (4)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 合而成 ,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大小关系为c(NaOH)___c(CH3COOH)(填“大于”、“小 < 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 < 的关系是c(H+)__c(OH—)
4 4
c ( Cl ) c ( NH c ( Cl ) c ( NH
) c ( H ) c ( OH ) ) c ( H ) c ( OH )
4
NH4Cl和HCl
NH4Cl和HCl
NH4Cl和HCl
<7 <7
c ( Cl ) c ( H ) c ( NH
学生分析点①分解动作
1、确定溶液组成:n(CH3COONa) :n(CH3COOH)=1:1 H2O 2、找出思维基点: 电离、水解、守恒、离子种类、溶液酸碱性。
CH3COOH CH3COO— + H+ H2O H+ + OH— CH3COO— + H2O CH3COOH+ OH— 电荷守恒:c(Na+) + c(H+) =c(CH3COO—)+c(OH—) 物料守恒:2 c(Na+) = c(CH3COO—)+c(CH3COOH) 其他守恒:2c(OH—) + c(CH3COO—)= 2c(H+) +c(CH3COOH) Na+、H+、CH3COO—、OH— 溶液的酸碱性c(H+) > c(OH—) 3、分清主次地位,4、排出大小顺序: c(CH3COO—) > c(Na+) > c(H+) > c(OH—)
3 3
C.c点处:c(CH3COOH)+ c(CH3COO—)=2 c(Na+) D.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任意比混合时 c(Na+)+c(H+)=c(OH—)+ c(CH3COO—)
【变式训练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 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直至盐酸过量,在 下表中,分别讨论了上述实验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大 小顺序、对应溶质的化学式和溶液的pH。试填写 表中空白:
c(Cl-) > c(OH)
即④
) C ( OH
) c(H
)
) c(OH-) =c(H+)
氨水 盐酸
NH3· 2O和更多量NH4Cl H
即③ c(Cl-) =C(NH4+) >c(OH-) =c(H+)
NH3· 2O和再多量NH4Cl→ C(NH4+) > c(H+) H
→即②
pH<7
) c ( OH )
(4)将上述反应过程中的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按照反应的先后顺序排 ⑥⑤④③②①⑦⑧⑨ 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盐酸
pH>7
C(NH4+) >c(Cl-)
c(OH-) >c(ClNH3· 2O和少量NH4Cl H ) c ( NH 4 ) c ( OH ) c ( Cl ) c ( H ) 溶 质
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专 题 复 习
【集体备课过程 】
首先我们三位老师,通过集体备课,集 思广益,形成一套学案;然后每个老师根据 不同层次的班级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选择 使用。
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专题复习 【引入】
讲好开场白,并分析 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重 要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观能动性。
NH3· 2O和较多量NH4Cl H
c ( NH
4
即⑥
c(OH-)
氨水
>c(H+)
c(OH-) =c(Cl-)
) c ( Cl ) c ( OH
即⑤
) c(H
)
C(NH 盐酸 4+)=c(Cl-
pH=7
溶 质
NH3· 2O和多量NH4Cl H
c ( NH
4
) c ( Cl
一、确定溶液组成:
酸溶液----考虑电离 单一溶液 碱溶液----考虑电离 盐溶液----考虑电离与水解 电解质溶液 不反应----同时考虑电离与水解 过量—求出剩余物和生成物的物 混合溶液 质的量之比,考虑电离和水解 反应 生成酸 ---考虑电离 二、找出思维基点:--电离、水解、守恒、 恰好 生成碱 ---考虑电离 酸碱性; 生成盐 ---考虑水解 三、分清主次地位:--弱电解质电离是微弱 的;盐的水解是微弱的…… 和电离
② CH3COONa溶液 ③ NaOH溶液各25mL,物 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 -1,下列说法正确 L 06年北京11.某酸HX稀溶液和某碱YOH 的是 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③>②>① 溶液的pH大于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 编号HXYOH溶液的体积关系①强酸强碱V 的是② (HX)=V(YOH)②强酸强碱V(HX)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 -1盐酸后,pH L <V(YOH)③强酸弱碱V(HX)=V 最大的是① (YOH)④弱酸强碱V(HX)=V(YO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 H)A.①③ B.②③ 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C.①④ D.②④
→即⑧
氨水
c(Cl-) > C(NH4+) = c(H+) > c(OH-)
NH4Cl和更多量的HCl→ c(H+)
> C(NH4+) →即⑨ c(Cl-) > c(H+) > C(NH4+) > c(OH-)
教师分析点③分解动作
1、确定溶液组成:CH3COONa H2O 2、找出思维基点: 电离、水解、守恒、离子种类、溶液酸碱性。 H2O H+ + OH—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电荷守恒:c(Na+) + c(H+) =c(CH3COO—)+c(OH—) 物料守恒: c(Na+) = c(CH3COO—)+c(CH3COOH) 质子守恒:c(OH—) = c(H+) +c(CH3COOH) Na+、H+、CH3COO—、OH— 溶液显碱性c(OH—) > c(H+) 3、分清主次地位,4、排出大小顺序: c(Na+) > c(CH3COO—) > c(OH—) >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