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8

合集下载

课堂8条规章制度

课堂8条规章制度

课堂8条规章制度一、遵守纪律1.1、学生应当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到达教室,不迟到、早退或旷课。

1.2、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进行任何侮辱、挑衅或其他不文明的行为。

1.3、学生应当认真听讲,不得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睡觉等。

1.4、学生应当保持课堂秩序,不得大声喧哗、打闹或影响他人学习。

1.5、学生应当遵守考试规定,不得作弊或参与作弊行为。

1.6、学生应当爱护教室和教学设施,不得损坏公共财产。

1.7、学生应当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得擅自离校或参与任何妨害校园安全的行为。

1.8、学生应当遵守校风校纪,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

二、努力学习2.1、学生应当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不得拖延或逃避学习任务。

2.2、学生应当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得沉默或袖手旁观。

2.3、学生应当遵守学院学习制度,不得违规选课、挑战学位要求等。

2.4、学生应当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问题,不得懒惰或自恃已学。

2.5、学生应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升自我素质。

2.6、学生应当多读书、多做笔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7、学生应当珍惜学习机会,不得浪费时间或放弃学业。

2.8、学生应当树立远大理想,不得贪图安逸或墨守成规。

三、团结互助3.1、学生应当相互友爱、互相尊重,不得发生任何形式的欺凌或排斥行为。

3.2、学生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不得自私自利或置他人利益于不顾。

3.3、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不得背叛朋友或恶意中伤他人。

3.4、学生应当尊重异性,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3.5、学生应当团结一致,共同维护集体利益。

3.6、学生应当多交流、多沟通,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

3.7、学生应当感恩父母、老师和同学,不忘初心,牢记感恩。

3.8、学生应当热情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规范用语4.1、学生应当尊重语言文明,不得说脏话或使用粗俗语言。

4.2、学生应当不得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尊重老师和同学的权利。

4.3、学生应当遵守电子产品使用规定,不得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认识数字8教案

认识数字8教案

认识数字8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8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培养学生对数字8的认知能力。

教学准备:
1. 数字8的图片或卡片。

2. 数字8的手写字母卡片或拼图。

教学过程:
引入:
1. 教师出示数字8的图片或卡片,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观察数字8的形状和特征。

2. 教师可以提问:“大家看到这个形状了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字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认识数字8:
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8的形状,提问:“数字8是怎样的形状?”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数字8是一个闭合的曲线,上下呈倒置的‘S’形,有两个圆圈,上下部分相交。


3. 教师使用手写字母卡片或拼图,教学如何写数字8的样子,引导学生模仿跟随。

活动训练:
1. 教师将数字8的卡片或拼图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拼出数字8的形状。

2. 学生完成后,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展示,并纠正他们可能出现
的写写错误。

巩固提高:
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和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数字8。

2. 学生可以通过标记、指认、口头回答等方式参与活动。

拓展应用:
1. 将数字8的形状进行放大或缩小,让学生比较不同大小的数字8。

2. 在教室或学校中,让学生寻找并拍照数字8的存在,或制作数字8的拼贴画。

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数字8的形状和特征,确认学生对数字8的认知。

五上语文8课课堂笔记

五上语文8课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课堂笔记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2. 投影:千里迢迢、得意洋洋、惊弓之鸟、百发百中、3. 这些词语都是成语,你们知道这些成语的来历吗?4. 简介“成语”的来源(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 成语是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含义深广、言简意赅的定型短语。

今天我们学习三则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交流反馈。

3. 指名读课文。

说一说每则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 学习第一则故事《自相矛盾》。

(1)说一说故事中的两个人在夸耀什么?(2)想一想他们说的话有什么矛盾的地方?(3)假如你是围观者,你会对其中一个人说什么?(4)教师小结:在夸耀自己的东西时,不要过了头,不能言过其实,不能夸大其词。

我们在平时说话、写文章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2. 学习第二则故事《滥竽充数》。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个南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得以滥竽充数?他混在乐队里充数时心里怎么想?他会做些什么动作和表情?(2)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想些什么?会怎么做?(3)在生活中还有没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如果有,说一说。

(4)教师小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不能做南郭先生这样的人。

要想有真才实学,不能靠装样子唬人,而是要靠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才行。

3. 学习第三则故事《画龙点睛》。

(1)指名读故事,思考:这个画师画龙点睛的本领给游客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有这样的印象?师小结:可见画师画龙点睛的本领如何高强,真是名不虚传。

我们平时写作或说话时也应该做到用字、用词准确传神。

(2)你们能说几个像画师这样高明的师傅吗?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吗?(可以问同学们,也可让同学们互相说)教师启发引导:像一些中医看病时有神医;做菜时有的厨师有烹调高手;打牌时有的坐庄的人有赌圣;写文章时有的作者有妙手;做家具时有木匠高手;游泳时有的运动员有浪里白条等等。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8的加法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8的加法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8的加法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8的加法规律和运算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8的加法运算。

•学生能够运用8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8个物体(如小球或方块)、数字卡片(0-9)。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猜猜你手中的物体有几个?2.教师展示8个物体,并引导学生观察,问学生这是几个物体?3.学生回答后,教师将8个物体放在教室中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观察并记录。

4.教师指出这是8,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8的加法。

步骤二:理解加法规律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加数,例如:8 + 3。

2.教师以图形方式展示8个物体,并在旁边写上数字8,然后再增加3个物体并标上数字3。

3.教师引导学生数出8个物体和3个物体的总数,并写下答案11。

4.教师解释加法的意义:加法就是把两个数或物体的数量加在一起,得到总数。

5.教师展示多个类似的加法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步骤三:学习加法运算方法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多个加法算式,例如:8 + 2,8 + 5,8 + 7 等。

2.教师解释加法的运算方法:将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如果相加的结果大于10,则需要进位。

3.教师以示例的方式演示加法运算,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4.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更多的加法算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四:巩固加法运算1.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例如:8 + 4,8 + 6,8 + 9 等。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批改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3.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竞赛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加法运算的能力。

步骤五:应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8个苹果,他又买了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让学生口头回答答案。

3.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类似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对8的加法运算的应用能力。

教师必备的8项课堂教学技能

教师必备的8项课堂教学技能

教师必备的8项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需要许多技能,比较全面的有:课堂教学技能:课堂交流的基本技能教学口语技能;板书板画技能;体态语技能;提问技能;情感交流技能;媒传技能;课堂教学的施教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组织学生活动技能;课堂纪律管理技能;结束技能;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技能:课堂教学设计技能;测试编制技能;听课评课技能。

一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导入,怎样探究,怎样巩固,怎样结束,都是非常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

怎样吸引学生课程计划制定者基于社会的、学生的未来需要,提出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切并不完全是学生兴趣所在,所以,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战胜学习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以外,还必须想方设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

教与学是师生心灵的交往,成功的教学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国外有些教科书述说了如何在采访和调查了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后才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途径和形式,希望学生对它产生好感,想读、想了解。

我国最近出版的教材也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

但是,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由于各地校的发展水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做到吸引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联系、挑战、变化、魅力。

所谓联系是制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

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

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

最后一种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五上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

五上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

五上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1.结合全文,说说地道战奇在哪儿。

地道构造之奇:地道、地洞、气孔、出口。

作用之奇:既能坚持生产,又能打击敌人。

防御之奇:防火攻、防水攻、防毒气攻人。

联络之奇:无线电、有线电。

2.无线电、有线电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不是真正的有线电和无线电。

引号,在这里表示特殊含义。

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当前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3.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怎样理解惊人的奇迹一词?奇迹:奇迹是对冀中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能力的高度评价。

惊人:既坚持生产,又打击敌人,冀中人民的斗志确实惊人。

4.地道是什么样的?答:(1)从总体看,地道十分隐蔽:在街道下面和庄稼地下面。

(2)高深适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四尺。

(3)构造齐全:地洞众多,可以住人、拴牲口、搁东西、做厕所;气孔通到地面,人住在里面比较舒适;出口隐蔽,防守严密,敌人不易进来。

5.在地道里怎么打仗?答:(1)对付敌人破坏方面: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气攻——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

(2)通讯联络方面: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拉铃声。

课堂展示8形式

课堂展示8形式

课堂展示8形式展示之:头脑风暴在赏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充分自主预习,包括:自由反复读课文,读通读顺;查字典,掌握重点字词音形义;搜集各种资料,制作作者档案卡;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赏析或仿写;查找资料或独立思考,产生自己对文章独特的解读,可以是发现,也可是疑问。

充分预习之后,采用头脑风暴分三轮(次)组织课堂展示。

第一轮:组内互问互答,进行字词、文学常识、创作背景等基础知识的识记性展示。

每个同学都可以就相关知识提问组内同学,每个同学都要被提问到。

快节奏大容量的现场问答激活每一个孩子的思维兴奋点,知识信息得到最大化的反馈和交流。

第二轮:组际分享交流,小组两两组合,选定话题,集思广益,进行课文内容、写法、语言欣赏等能力维度的表达性展示。

可以声情并茂朗读自己发现的经典语句并做出简要评价;可以畅谈自己针对主题或者结构等某方面的理解;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向其他同学提出疑问;当然,亦可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

每人都要谈,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完善知识储备。

教师深入各组,寻找共性问题。

学生的灵感是无限的,几乎关乎课文的方方面面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第三轮:师生深度研讨,教师提出话题,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话见解。

这篇文章作者到底要表现一种怎样的情怀?细节段落妙在何处?典型句式的仿写,思维结构的井然……以话题为牵引,以畅所欲言为方式,以信息交流为归结,课堂所生成和收获的远远超越了预设本身。

价值分析:头脑风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开启创新思维的方法,运用于课堂展示,可以集思广益,迅速地获得大量的新思想与信息。

教材是一本“学本”,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追求、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强调对话过程,最终学会对话和创造。

展示之:成果发布会在一次大型的市级展示课中,我上的是《心中那颗星》作文体验课,以“我也追星”为话题,通过充分的前期体验活动,积累大量感性素材展开作文创作。

我借班上课,安排学生以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方式搜集整理“心中那颗星”的材料,在广泛筛选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成果,准备正式上课时举行成果展示。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堂笔记:第8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堂笔记:第8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堂笔记:第8课Lesson 8 The best and the worst★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competition n.比赛,竞赛所有的比赛都能够通称为competition速度比赛:race eg.car race球赛:match eg.football matchcontest用的更多,除了以上的比赛,都能够说contest 选美比赛就是beauty contest还有game,如果把上面的都忘了,就用这个☆neat adj.整齐的,整洁的不等于clean,等于tidy☆pool n.水池pool是人工的,游泳池:swimming pool天然的叫池塘:pond★本课重点是比较级和级※三个或者三个音节(元音音标)以上的词:多音节词:比较级的构成:more+原级,级的构成:the most+原级※单音节的词用er,est※双音节:不一定一般情况,同单音节以y结尾的+er,例外:slowly-more slowly-the most slowlyoften-more often-the most oftenclever-cleverer-cleverest和clever-more clever-the most clever都对技巧:长的当多音节,短的当单音节,但仅仅是技巧哦fun按照语法应该是funner,funnest,可老美偏偏说more fun,the most fun。

如果考语法,中国人全对,美国人错的一塌糊涂,英国人对一半。

所以老美是不会拿自己的弱点来考我们的。

无规律:good-better-best;bad-worse-worst;many/much-more-most;little-less-leastfar-farther-farthest;far-further-furthestfarther:距离上的更远;further:水准上的old-older-oldest;old-elder-eldestolder是比……大;elder做定语修饰其它名词:elder sister★TextJoe Sanders has the most beautiful garden in ourtown.Nearly everybody enters for 'The Nicest Garden Competition' each year,but Joe wins every time.Bill Frith's garden is larger than Joe's.Bill works harder than Joe and grows more flowers and vegetables,but Joe's garden is more interesting.He has made neat paths and has built a woodenbridge over a pool.I like gardens too,but I do not like hard work.Every year I enter for the garden competition too,and I always win a little prize for the worst garden in the town!☆enter for:报名参加,只强调报名eg.enter for the exam参加:take part in☆win-won-wonvi.I win.我赢了。

老师心得 8个课堂导入方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老师心得  8个课堂导入方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老师心得 | 8个课堂导入方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良好的导入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堂导入有哪些技巧与方法。

1.直接导入直接导入也就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教师直接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以及要求等进行阐述。

这种直指主题的导入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维迅速定位,快速进入对教学内容的探索。

该方法适合于学习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意志力的高年级学生,对较低年级学生不适用。

2.复习导入“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坍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层新的楼房。

”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循序渐进地引出新知识,这是教师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之一。

在课堂导入环节,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延续性。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巩固记忆。

3.质疑导入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积极性,激活思维,启发思考。

教师便可顺势而为,进入课堂内容的教学。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前考虑回答的多种可能性,讲究提问质量。

4.试听导入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在课前播放相关视频、图片、音乐等资料,从多个感官刺激学生,能够使学生快速代入愉快学习的状态。

身临其境的画面、美妙的旋律和愉快的节奏,会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视听感受,从而促进其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5.故事导入由有趣动人的故事引入教学主题。

在学生听故事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引入正题,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运用故事导入法时,教师需注意故事必须与教学的内容巧妙的融合,有紧密联系,不宜生搬硬套。

6.活动导入设计一些活动如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气氛,使其愿意进入学习情境中。

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以达到乐学的效果。

好的活动设计参与感强,体验性好,同时时间不宜过长。

7.联系导入联系运用学生已学过的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效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较快地转移注意力,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

会计电算化二课堂练习8[1]

会计电算化二课堂练习8[1]

会计电算化二课堂练习实验八应收款管理【实验目的】1、掌握用友ERP-U8管理软件中有关应收款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

2、掌握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及月末处理的操作。

3、理解应收款在总账核算与在应收款管理系统核算的区别。

【实验内容】1、初始化:设置账套参数、初始设置2、日常处理:形成应收、收款结算、转账处理、坏账处理、制单、查询统计。

3、期末处理:月末结账【实验准备】引入“实验二”帐套数据。

【实验资料】1、初始设置会计科目:应收账款(1122)余额:借157 600元2.12月份发生经济业务(1)12月2日,销售部售给华宏公司计算机10台,单价6500元,开出普通发票,货已发出。

(2)12月4日,销售部出售精益公司显示器20台,单价1200元,开出增值税发票。

货已发出,同时代垫运费1 000元。

(3)12月5日,收到华宏公司交来转账支票一张,金额65 000元,支票号ZZ001,用以归还前欠货款。

(4)12月7日,收到昌新贸易公司交来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00 000元,支票号ZZ002,用以归还前欠货款及代垫运费,剩余款转为预收账款。

(5)12月9日,华宏公司交来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0 000元,支票号ZZ003,作为预购CPU芯片的定金。

(6)12月10日,将精益公司购买显示器的应收款28080元转给昌新贸易公司。

(7)12月11日,用华宏公司交来的10000元订金冲抵其期初应收款项。

(8)12月17日,确认本月4日为精益公司代垫运费1000元,作为坏账处理。

(9)12月31日,计提坏帐准备。

【实验要求】以帐套主管“陈明”的身份进行应收款管理操作。

实验九供应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实验目的】1、掌握用友ERP-U8管理软件中供应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的相关内容。

2、理解供应链管理系统业务处理流程3、掌握供应链管理系统基础信息设置、期初余额录入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1、启用供应链管理系统2、供应链管理系统基础信息设置3、供应来年关了系统期初数据录入【实验准备】引入“实验二”帐套数据,启用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收款、应付款管理子系统,启用日期为2008-12-01【实验资料】2.设置基础科目(1)存货核算系统存货科目:按照存货分类设置存货科目,如表8—2所示(2)应收款管理系统应收款核销方式:按单据;坏账处理方式;应收余额百分比;其他参数为系统默认。

英语畅行课堂8下作文

英语畅行课堂8下作文

英语畅行课堂8下作文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in the Modern World在现代世界中,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English has become the lingua franca of the globalized world, serving as a bridge for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backgrounds. 英语作为全球化世界的通用语言,为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搭建了桥梁。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s a valuable asset that opens doors to opportunities in education, busines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当今日益紧密联系的世界中,精通英语是一项宝贵的资产,可以为教育、商务和跨文化交流打开大门。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Opportunities教育和职业机会Learning English provides access to a wealth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学习英语可以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Many of the world's top universities teach in English,and proficiency in the language is often a requirement for admission to prestigious academic programs. 许多世界顶尖的大学都使用英语授课,该语言的精通通常是进入知名学术项目的入学要求。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堂练习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堂练习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A. 二里头铜鼎
B. 司母戊鼎
C. 利簋
D. 铜冰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6.
有学者认为,商朝有着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文
明,这让后人知道,中国从很久以前就有工艺高超的制造业和成熟的文
字。下列出土文物中,可以用来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B ) ①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盆 ②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 ③殷墟出土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2. [2024·山东济南二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 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表明甲骨文( D ) A. 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B. 已具备汉字基本结构 C. 是中华文化的根脉 D.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B. 张仲景
C. 扁鹊
D. 李时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 林语堂曾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
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目前所知,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B )
A. 《春秋》
B. 《诗经》
C. 《论语》
D. 《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基பைடு நூலகம்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2. 他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

这节课的主题是《俺家》。

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并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内涵。

下面是我在课堂上记录的笔记:《俺家》是由杨红樱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以作者家庭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朴实温馨的农村家庭。

通过描述家人的形象、邻里间的互动以及家里的日常生活,文章传递了作者对家庭和家乡的深情之感。

文章一开始,作者以一句引人入胜的话开场:“俺家在小山村,村前有条小溪。

”通过这一句简单而生动的描述,读者立刻被吸引进文章的世界。

接着,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成员,分别是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弟弟和自己。

通过对每个人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关怀。

另外,文章中也提到了邻里间的互动。

作者家的门口总是热闹非凡,邻居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

大家相互帮助、分享喜怒哀乐,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小社区。

这展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亲情。

文章还描述了作者家的日常生活。

作者提到了家里的小院、菜园和果园,以及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情景。

这些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平静。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自己每天放学回家后的活动,比如在小溪边垂钓、在稻田间奔跑,这些都是作者喜欢的事情,也是他与家人共同享受的时光。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俺家》这篇文章以家庭为中心,通过描写家人、邻居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家乡的感激之情。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朴实,透露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还跟我们讨论了一些相关问题。

例如,我们也可以回顾自己的家庭、家乡,用适当的词语来描绘他们的特点和魅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和欣赏其他描写家庭的优秀文章,拓宽自己的视野。

通过这堂课,我对于《俺家》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进一步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不论是亲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家乡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呵护。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家庭,体会家乡的美好,让这份情感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四年级上册第8课
本课是一堂语文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小兔的美术作品》这篇文章。

以下是今天课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笔记。

1. 导入引导:老师通过图片和问题导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幅画作,然后问学生对这幅画作的感受和见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阅读文章:学生开始阅读文章《小兔的美术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适时停下来进行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 练习理解: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例如,老师可以问:“为什么小兔的画只有一棵树和一片草地?”“为什么小兔的画被老鼠嘲笑?”通过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文章背后的意义和主题。

4. 语言知识学习:老师可以讲解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水平。

例如,老师可以解释一些词语的意思,并教授一些新的词汇。

5. 提示创作:老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画作。

6. 总结回顾:在课堂最后,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笔记。

希望对你的课堂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摘要:一、课程内容简介1.课程名称:六年级上册第8课2.课程类型:语文3.课程主题:人物描写二、课堂笔记摘要1.人物描写的定义与作用2.人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3.课堂练习与讨论a.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人物描写b.学生进行人物描写创作实践正文:今天我们在六年级上册第8课中学习了语文课程中的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绘,可以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首先,我们了解了人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人物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来表现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的过程,它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独特魅力。

人物描写的目的在于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生动、深刻。

接着,我们探讨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是通过描绘人物的容貌、衣着、身材等外在特征来表现人物形象;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议论等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等内在特质;动作描写是通过描述人物的行为、动作、姿态等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是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想法等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们分析了课文中的典型人物描写,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了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

在创作实践环节,同学们尝试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了创作,相互交流并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人物描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5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5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5 年级上册第8 课课堂笔记》同学们,咱们来看看五年级上册第8 课的课堂笔记啦!
这课里有好多精彩的内容。

比如说,课文中的一些优美词句,像“XXXX”这句话,把XX 描写得特别生动,让我们好像能亲眼看到一样。

还有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对XX 的描述,能感受到他的XX 心情。

老师上课讲的重点问题,比如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意义,都要记下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没太听懂一个地方,多亏了课后看笔记,才弄明白。

同学们,好好复习笔记,收获会很大哟!
《5 年级上册第8 课课堂笔记》同学们,今天咱们接着讲讲五年级上册第8 课的课堂笔记。

在这课的笔记里,人物的特点可不能忘。

比如说主人公的勇敢、善良,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还有故事的情节,像开头、经过、结果,把这些理顺了,就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

我有个同学,他把笔记整理得特别好,每次考试前看看,这课的内容都记得牢牢的。

同学们,咱们也向他学习,把笔记做好!
《5 年级上册第8 课课堂笔记》同学们,五年级上册第8 课的课堂笔记还有很多要点呢!
这课里的修辞手法也要留意。

比如比喻句“XXXX”,把XX 比作XX,一下子就让我们明白了XX 的特点。

还有一些生字词,怎么读、怎么写、什么意思,都要记准确。

曾经我因为笔记没做好,做作业的时候遇到这课的知识就答错了,后来我认真补了笔记,就再也没出错啦。

同学们,认真对待课堂笔记,学习会更轻松!。

三年级上册8课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8课课堂笔记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第8课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生字组词1. 服(fú)舒服(shūfu)校服(jiàopí)服从(fúcóng)报服(bàofú)2. 交(jiāo)交代(jiāodài)交流(jiāoliú)交通(jiāotōng)交情(jiāoqíng)3. 情(qíng)心情(xīnqíng)友情(yǒu qíng)情况(qíng kuàng)感情(gǎn qíng)4. 让(ràng)让开(ràng kāi)让座(ràng zuò)让路(ràng lù)二、多音字1. 行xíng (行走)háng (银行)2. 为wéi (以为)wèi (为了)3. 数shǔ (数数)shù (数学)4. 乐lè (快乐)yuè (音乐)三、近义词辨析“暖和”与“温暖”都含有暖和的意思,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暖和”侧重于温和,多用于气温、水温等较低的情况下;而“温暖”侧重于暖和、舒适,多用于气候、心情等较高的情况下。

四、反义词辨析“安静”与“热闹”是一对反义词。

其中,“安静”表示没有声音、平静,多用于形容环境或人的状态;而“热闹”表示热闹非凡、非常活跃,多用于形容场面或气氛。

五、词语搭配1. 暖和的天气暖和的围巾暖和的帽子2. 清新的空气清新的环境清新的感觉3. 明亮的灯光明亮的未来明亮的未来4. 快乐的时光快乐的笑容快乐的回忆。

五上8课课堂笔记

五上8课课堂笔记

五上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堂笔记一、课文内容概述《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地区的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发挥智慧,利用地道战这一独特的战术,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日斗争。

课文通过讲述地道战的起源、发展和作用,展示了冀中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二、生字词1. 冀中:指河北省中部地区。

2. 地道战:指在地下挖掘地道,进行隐蔽战斗的一种战术。

3. 侵略:指用武力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等。

4. 抗日:指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战争。

5. 英勇:指勇敢、有胆量。

6. 顽强:形容意志坚定,不屈不挠。

7. 隐蔽:指隐藏起来,不让外人发现。

8. 战术:指导战斗的方法和策略。

9. 起源:事物产生的地方或开始的时间。

10. 发展:事物逐渐扩大、完善的过程。

11. 作用: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或影响。

三、重点句子1. 地道战是冀中人民在长期的抗日斗争中,发挥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战术。

2. 地道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初期,当时冀中地区的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开始挖掘地道进行隐蔽战斗。

3. 随着地道战的发展,冀中人民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战术,使地道战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4. 地道战不仅能有效消耗敌人的战斗力,还能保护我军的力量,为我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5. 冀中人民的地道战,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课堂笔记1.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地道战这一独特的战术进行抗日斗争的故事。

2. 地道战起源于抗日战争初期,冀中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开始挖掘地道进行隐蔽战斗。

3. 随着地道战的发展,冀中人民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战术,使地道战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4. 地道战不仅能有效消耗敌人的战斗力,还能保护我军的力量,为我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5. 冀中人民的地道战,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8)一、选择题(共60分)1、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中、印、希腊在哲学思想上各有侧重,大致分为:甲、参悟生死问题;乙、探索人的理性;丙、规范社会秩序。

与上述内容相对应的国家是A. 中国:甲;印度:乙;希腊:丙B. 中国:丙;印度:甲;希腊:乙C. 中国:丙;印度:乙;希腊:甲;D. 中国:乙;印度:丙;希腊:甲2、雅典民主政治从梭伦、克里斯蒂尼到波利克里时代不断发展。

此时是古代中国和罗马的A.西周‖共和时代B.东周‖共和时代C.秦朝‖帝国时代D.汉朝‖帝国时代3、他曾一再被选为执政官;……雅典在他领导下,享受一切民主的权利外,同时也获得贵族与独裁的优点。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材料中的“他”应是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里克利D.苏格拉底4、公元前6世纪前后,两位不同国度的伟人都不满现实。

一个要回归旧制,一个要打破旧制。

他们是A.苏格拉底‖孔子B.悉达多‖柏拉图C.苏格拉底‖老子D.悉达多‖孔子5、英国、法国、西班牙及意大利是经济发达、独立自主的欧洲国家。

在历史上这些国家曾共同受到某一帝国的统治,这个帝国是A.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6、秦朝之所以能在短时间里动用数百万人发动连年战争、大兴土木,客观条件是由于A.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B.迷信暴力与苛政 C.遭遇内乱与外侵 D.重视法家与军功7、《汉书》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为东西曹。

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

”当时刺史的任务是A. 选拔地方人才B. 征收地方赋税C. 监察地方官员D. 管理地方行政8、汉承秦制,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也有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政策:秦朝急切苛刻——西汉宽简舒缓B.地方:秦朝郡县制度——西汉郡国并行C.思想:秦朝法家思想——西汉儒家之学D.官员:秦朝军功授爵——西汉布衣将相9、元朝在今西藏和台湾的管理机构分别是①理藩院②宣政院③澎湖巡检司④台湾府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0、让“殿阁臣僚入值文渊阁”,可参与军机事务,但“批达则出自御笔”。

该皇帝应该是A. 明太祖B. 明成祖C. 雍正帝D. 乾隆帝11、正当蒙古军队大规模西征东欧的时候,西欧社会的政治生态却在悄然变化,突出表现在A. 二元政治格局在形成中B. 封建割据局面在发展中C. 近代民族国家在产生重D. 等级君主制度在形成中12、“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此“发现”所在区域在右图位于13、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年)赞颂的一位沙皇“是使俄国走向光明的第一人”。

此沙皇应是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D.尼古拉二世14、19世纪30年代起,一个当时最善于“利用新经济机会”的新的社会阶层逐步进入英国政权中心,这个新的社会阶层是A.工业资产阶级B.金融资产阶级C.新贵族D.垄断资本家15、19世纪末德国外长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为壮大自己力量抵抗阻碍者,德国寻求同盟者。

以下与当时德国结盟的国家是①奥匈帝国②法国③俄国④意大利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多大程度上处置战败国——德国问题上,争论最激烈的大国是A. 美国与日本 B .美国与法国 C .英国于法国 D .日本与英国17、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A .《德意志帝国宪法》B .英国《权利法案》C .美国《合众国宪法》D .《法国民法典》18、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在中国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法律不适用,中国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这些“城市国家”是指A.华界 B .租界 C.势力范围 D .使馆区19、右图是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公司所拍卖的我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

这是西方列强通过下列哪次战争所抢走的中国国宝?A .鸦片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甲午中日战争20、清政府1895年5月20日电令:“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

此电文对应了我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哪一具体内容A. 割让香港岛B. 割让九龙司C. 割让台湾全岛D. 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1、据英国《泰晤士报》载“今天的北京已不是几年前所知道的北京了。

中国能够不激起任何骚动便废除那么久的科举制度。

”该文评价的是A .戊戌变法的成果 B.清末“新政”的成效C.八国联军的“武功”D.武昌起义的影响22、据统计:1811年英国有1/3的劳动力从事农林渔业,1831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4,1851年再降为1/5以下。

这一现象对英国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是A .进一步扩大了英国原始资本B .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C .经济比例失调不利于持续发展D .贵族乡绅财富增加影响力上升23、当交战双方战得难解难分时,……潘兴(1860—1948年,美国将军)率军到法国,“我们来了!”一句,表示了美国报答法国帮助其独立之恩,这是美国成为世界巨强的第一次啼声。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潘兴率军到来加速了下列哪次战争的结束A.克里木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24、它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涉及内容极广,中心内容是建立关税同盟和农业共同市场,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该条约”是A. 舒曼计划B.欧洲煤钢联营条约C. 罗马条约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5、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小调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小调歌赞扬的是A .家庭联产承包制B .人民公社C .农业合作化D .土地改革26、右表是中国古代某部著名的史著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出自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史通》D .《文史通义》 27、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又在刘知几“三长”的基础上提出“史德”。

他强调史德的重要性在于A.史学应该对人民负责B.史学家应该写出切合实际的信史C.史学应该对统治者负责D.史学家应该为全体国民抒写历史28、看了下列一组历史人物,你认为第4杜亚泉梁启超、梁漱溟?A.章士钊B.胡适C.瞿秋白D.陈独秀29、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

”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C.反对宗教信仰D.因信称义30、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市民因为不满市容管理的混乱,决定向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当局递交意见书。

他们应该把意见书递交给A.工部局B.巡捕局C.公董局D.上海道台二、基本考点强化题1、列举东汉初期光武中兴的原因,指出东汉后期豪强势力发展的表现极其历史影响。

2、简述北魏时期我国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归纳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3、唐朝从隋朝继承并弘扬了哪些文明遗产?又从隋朝的统治中接受了哪些历史教训?三、适应性训练题1、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汉唐时期,中外交流处于一个上升期;宋元时期,中外交流达到了顶峰;明清时期,中外交流出现了萎缩。

(1)简述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路径,列举唐代中外交流的盛况。

(2)宋元时期的中外交流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3)明清时期的中外交流何以出现萎缩现象?有哪些主要表现?(4)举例说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现象,这种新现象对各自产生了哪些影响?2、租界与近代中国材料一:租界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昭示了列强对中国主权的践踏;也在古老的中国激起层层波澜。

在租界的刺激下,有识之士开始“仿租界之式”创办自己的现代市政。

——李益彬著《租界与近代中国城市市政早期现代化》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外贸首要港口,1847年,经由上海输入的鸦片达1.65万箱,超过1830年以前任何一年输入全中国的鸦片箱数。

——《上海租界旧事——鸦片和畸形的繁华》材料三:上海公共租界是居民自治,掌握实权的纳税人会议和行政机构工部局,并不对英国政府负责,而是对纳税人负责。

纳税人会议并不是橡皮图章,而是掌有实权。

……所以孙中山称之为“自治的模范”。

租界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走向有重要影响。

处理与华人有关案件的会审公廨,适用的并不是英国法律,而是亦中亦西;上海不像香港唯英是从,而是中西混合。

社会生活方面中西风俗并存,既过春节也过圣诞节。

……美国学者墨菲认为上海的演变发展是了解现代中国的钥匙。

近代上海在西方人眼里是东方,在中国人眼里是西方。

——《上海城市特质及其魅力》材料四:他(指史量才,引者注)自恃《申报》机构在上海租界里,国民党政府奈何不了他,所以在国民党政府有关重大政治经济举措上,常常旁敲侧击予以批评。

……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精英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外,主要在租界内,创办了众多的报馆、书局及其他文化机构,……与此同时,传教士及一些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及其周围地区创办了一批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内的教会学校,其中有著名的徐汇公学、圣约翰书院、中西书院等。

——何其颖著《近代中国公共租界比较研究》(1)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建立租界侵犯了中国的哪些国家主权?(2)从述材料中概括近代上海“在西方人眼里是东方,在中国人眼里是西方”的理由。

(3)谈谈你对租界的认识。

(15分)3、工厂与立法材料一: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第一个棉纱厂,雇佣五千多名工人。

……将棉纺织业持续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实行12小时工作时间,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大型生产的人力、资金、材料和机器的组织、协调和计划方面,显示出出色的才能。

材料二、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第一个条例。

规定车间墙壁和天花板应每年用石灰刷白两次;每个学徒都应得到两套整齐衣服;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工作时间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学徒头四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视察员发现工厂有传染病的话,他们有向保安审判官所属郡法院提出报告的任务……这项法令创立了一个在英国19世纪期间起了很大作用的制度,而且各文明国家都采用了这个制度,即对工厂的监督。

必须承认,这项法令的实施效果几乎等于零,即使认真实行,也只不过提供一些微乎其微的补救而已。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1)根据材料一,归纳现代工厂生产经营的只要特征和积极意义。

(2)透过材料二,指出现代工厂存在的弊端,并分析议会之所以立法的历史背景何目的?(3)如何理解保尔·芒图对工厂法的评价?(4)在规范资本家生产经营活动中,西方曾运用哪些理论和途径来发挥政府职能的?4、李鸿章其人材料一李鸿章的几则书信和奏折:……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