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呼吸器官
人教鄂教版(2024秋)三年级上册4.13呼吸器官_教学设计_第二课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呼吸器官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呼吸器官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呼吸器官问题。
4.肺循环:血液在肺内的循环过程,包括肺动脉、肺静脉等血管。
5.呼吸的过程:包括吸气、呼气两个过程,通过呼吸肌的控制实现。
6.呼吸的意义:为身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7.呼吸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8.呼吸与健康的关系: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会影响呼吸功能,影响身体健康。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人教鄂教版(2024秋)三年级上册”第4.13节“呼吸器官”,具体知识点如下:
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肺等器官。
2.呼吸道的功能: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肺的结构和功能: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肺泡是肺的基本单位,具有薄壁、弹性大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呼吸器官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呼吸器官教学目标和呼吸器官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呼吸器官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呼吸器官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呼吸器官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保护呼吸器官》教案

3)原理:气体上升把瓶内的水排出导致瓶内水面下降,进入瓶子中的气体(排除水的体积)就是被测者的肺活量。
3、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每个同学的肺活量。
1)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2)在科学活动手册14页上面的表格里如实填写测量数据。
知道肺活量大小表示人的呼吸能力的强弱。运动可以使人的肺活量增加,让身体更加健康。
知道保护人体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并能列举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科学探究:
能制作测量肺活量的建议装置并进行检测,能对测量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发现运动与肺活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
1、培养尊重事实、以证据求结论的科学态度。
气球的最大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越多,人的肺活量就越大。
4、你能比较谁的肺活量大吗?
5、为了更好的了解肺活量的大小不同的原因,今天就来我们测量肺活量。
吸足一口气,全部吹入气球,比一比谁吹的气球大。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热情,由此导入新课,引出“测量肺活量”的活动。
实物操作
5
分钟
科学实践活动
(一)
(一)测量肺活量,
谈话:要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就必须有一个测量肺活量的仪器.
1、指导学生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仪。
1)利用5L塑料瓶,水槽,软管,吹嘴等制作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仪。
2)在水槽中加入水,将塑料瓶中注满水。
3)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置在水槽中,连通软管。
2、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仪。
1)测量方法:深吸一口气,通过软管向瓶内尽力呼气,不要让气体泄漏,截止到不能再呼气为止。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呼吸器官》教学设计

3、请听清楚老师的口令:吸气,呼气,吸气……谁来说一下,你在呼吸时身体有什么变化?
体验深呼吸,感受吸气时,胸部向外扩张,腹部鼓起。呼气时,胸部收缩腹部收缩。
通过游戏学生深切地感受,激发学生示
3
分钟
初步认识
借助模型图,认识呼吸器官
体流经的途径。
4、利用实物展台展示,激发学生的表达意愿,更有成就感。
5、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6、利用童趣的语言组织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课堂要求。
技术准备:电脑、展台。
(一)教师准备:
1、教学课件、小奖贴、呼吸器官模型或挂图。
2、准备矿泉水瓶,Y形管,气球,橡皮泥,乳胶手套、小剪刀等器材。
理论依据:
这节课是以兴趣促活动,以活动促获得。本课引领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的讨论交流。本课利用游戏、实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呼吸器官》在《课标》中属于生命世界中的健康生活领域。
概念:人的呼吸是通过呼吸器官来完成的。
学习内容:认识呼吸器官,了解吸进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在身体中流经的途径。
学习目标:能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知道吸进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在身体中流经的途径,知道肺在人体内的位置及其作用。
本课所属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所在单元为第四单元《我们的呼吸》。《呼吸器官》是这个单元的第二课,前面是《呼吸与空气》、后面是《保护呼吸器官》。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知道人体有哪些呼吸器官,对这些呼吸器官的位置、形状、大小、功能等方面能进行简要描述。知道我们吸进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在身体中流经的途径,知道肺在人体内的位置及其作用。能通过深呼吸时身体外形的变化推测身体内呼吸器官的位置及大小。
人教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呼吸》知识梳理

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第12课呼吸与空气1、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2、我们为什么要呼吸?答:人需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营养物质转化为维持体温的热量和支持活动的能量,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新陈代谢活动。
3、比较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1)分别往两个杯中倒入大半杯澄清的石灰水,向一个杯子中呼气,向另一个杯子中注入空气。
(2)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现象:往澄清石灰水里注入空气,澄清的石灰水不易变浑浊;往澄清的石灰水里呼气,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
这些现象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3)通过研究发现,呼吸前气体中氧气含量多,呼吸后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4、说说运动前后呼吸次数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答: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静时多,呼出和吸人的气体量也比平静时多,导致呼吸加快。
第13课呼吸器官1、我们呼吸时,气体经过了哪些器官?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观察:深呼吸时我们身体的变化?答:呼气时感觉胸腔收缩,吸气时,感觉到胸腔降起。
3.呼吸时空气经过了人体内哪些器官?(画图)4.口腔属于呼吸器官吗?为什么?答:口腔不属于呼吸器官。
口腔可以参与呼吸,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经常用口腔呼吸,会感到不舒适,这是因为气体进进出出会带走口腔内大量的水分,导致咽部干燥难受。
5.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呼吸器官的共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
每个呼吸器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6、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肺泡,成年人肺泡约3亿个。
肺泡上有血管,进入人体的氧气能从肺泡中进入血管,跑到全身各个地方去,与食物中的养料结合。
第14课保护呼吸器官1、(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2、我们呼吸时,气体经过了哪些器官?答:经过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呼吸器官》

认识呼吸器官
我们呼吸时,气体经过了那些器 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呼吸器官。
体验深呼吸
分别把手放在胸部、腹部等处,体验“深呼吸”时身体的变化。
体验深呼吸
体验深呼吸
吸气时,胸部向外 扩张 ,腹部 鼓起 。 呼气时,胸部 收缩 。腹部 收缩 。
认识呼吸器官
鼻 气管 肺
的场所,它有大量的小泡泡,
叫 肺泡 ,成年人肺泡约 3亿 个,肺泡上有
血管,进入人体的 氧气 能从肺泡进入血管,
血管中的 二氧化碳 则进入肺泡,再排出体外。
小结: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哪些? 肺 等。
小结:
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空气吸入肺
中,人体吸收空气中的 氧气 ,排出血管里
的 二氧化碳
。
课后延展:
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呼吸器官》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精通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3. 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导学内容:一、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鼻腔:为气体进入呼吸系统的第一站,能够加热、潮湿和净化空气。
2. 咽下颚:毗连鼻腔和气管,帮助呼吸和吞咽。
3. 气管:将空气输送至肺部,并分支成两支气管。
4. 支气管:进一步分支成支气管和肺泡,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
5. 肺部:主要卖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二、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1. 吸气:肺部膨胀,气压减小,外界空气进入肺部。
2. 肺泡内气体交换: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进入肺泡。
3. 呼气:肺部收缩,气压增大,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三、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1.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循环系统将氧气输送至身体各组织细胞。
2. 消化系统:口腔与咽下颚共用,帮助呼吸和进食。
3. 神经系统:控制呼吸中枢,调整呼吸频率和深浅。
导学活动:1. 观察呼吸器官的示意图,同砚自行标注各部位名称并诠释其功能。
2. 分组谈论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将过程按次序呈现。
3. 小组探讨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展示不同系统之间的互相影响。
4. 自主进修相关视频或文章,分享自己对呼吸器官的理解和想法。
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并学会了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
同时,也了解到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进一步熟识到人体的各个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
期望同砚们能够在以后的进修中更加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认识。
第二课时一、导入引导1.1 引入话题在生物学中,呼吸器官是我们身体中分外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援助我们吸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今日我们将进修有关呼吸器官的知识。
1.2 激发进修爱好你知道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快来和我一起探究吧!二、知识进修2.1 呼吸器官的组成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呼吸器官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呼吸器官》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呼吸器官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卖力将氧气输送到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并排出二氧化碳。
今天我们将进修有关呼吸器官的知识,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
3. 认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方法。
三、进修内容1. 呼吸器官的组成: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肺部。
2. 呼吸器官的功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 呼吸过程:气体交换、肺部结构。
4.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哮喘、肺炎等。
5. 呼吸系统健康: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吸烟等。
四、进修方法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阅读相关教材或文章,深入了解呼吸过程的原理。
3. 参与教室讨论,分享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方法。
4. 制定呼吸系统健康计划,包括定期锻炼、饮食调理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进修评估1. 参与教室讨论,积极发言并分享相关知识。
2. 完成相关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对呼吸器官知识的掌握水平。
3. 制定呼吸系统健康计划,并在平时生活中实践,定期检查健康状况。
六、拓展延伸1. 参观医院或健康展览,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2. 阅读相关文献或钻研报告,探讨呼吸器官与其他器官的关联。
3. 参与呼吸系统健康知识竞争,提升对呼吸器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及其功能,掌握了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认识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珍爱我们的呼吸器官。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己的呼吸系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遥离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
让我们一起尽力,迈向更健康的未来!。
《呼吸器官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呼吸器官》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研究背景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呼吸器官是人体实现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通过对呼吸器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2. 掌握呼吸系统在气体交换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的保护意识和健康习惯。
三、教学内容1. 呼吸器官的结构:鼻腔、喉、气管、肺部等;2. 呼吸器官的功能:呼吸道气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3. 呼吸系统的保护:不吸烟、呼吸道清洁、定期运动等。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实验教学:进行简单的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过程;3.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分享关于呼吸系统的健康知识,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五、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回答问题,加深对呼吸器官的理解;2.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呼吸器官模型,绘制呼吸系统构造图;3. 问答练习:设计一些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问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呼吸系统的保护方法,并进行展示。
六、评价方式1. 参与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等;2. 能力提升:知识理解、实践操作能力等;3.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七、时间安排本作业设计方案预计在3-4周的时间内完成,每周进行1-2次呼吸器官相关课程教学和作业布置。
八、参考资源1. 《了解呼吸器官》教学课件;2. 《呼吸系统实验手册》;3. 《呼吸器官保护小贴士》。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健康意识和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学生对呼吸器官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学生能够在呼吸器官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启发和提升。
《呼吸器官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呼吸器官》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呼吸器官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卖力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通过本次课程进修,我们将深入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呼吸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
二、目标设定1. 掌握呼吸器官的主要结构,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2. 了解呼吸器官的功能,明白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3. 掌握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以及呼吸系统的珍爱机制。
4. 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三、知识讲解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鼻腔:卖力过滤、加热和湿润空气。
- 咽喉:毗连口腔和气管,同时也是声带的位置。
- 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部。
- 支气管:将气体输送到肺泡。
- 肺部:卖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2. 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呼吸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是人体正常代谢的基础。
3.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密切相关,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例如,呼吸系统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循环系统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各个组织细胞,神经系统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4. 呼吸系统的珍爱机制呼吸系统具有自我珍爱机制,包括鼻毛、气管分泌物、咳嗽和打喷嚏等反射动作,可以阻止异物进入呼吸道,珍爱呼吸器官免受损害。
5.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哮喘、肺炎等,预防方法包括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吸烟等有害行为,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
四、案例讨论小明是一个长期吸烟者,最近感觉呼吸困难,经医生检查发现患有缓性堵塞性肺疾病。
请问小明的病情是如何产生的?他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五、教室练习1. 请简要描述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什么是呼吸的过程?为什么呼吸对人体至关重要?3. 请说明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
《呼吸器官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呼吸器官》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呼吸的过程:吸气和呼气的过程,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的交换过程。
3. 呼吸器官的作用:呼吸器官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呼吸系统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实验教学:设计呼吸器官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呼吸器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2. 讲解:介绍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讲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作用。
3. 实验:设计呼吸器官相关的实验,如观察肺部的结构、测量呼吸频率等。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呼吸器官的作用和重要性。
5. 拓展: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呼吸器官的钻研进展和应用。
五、作业设计:1. 教室作业:设计呼吸器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3. 知识检测:设置呼吸器官知识的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4. 创意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呼吸器官的创意作品,如模型展示、演讲等。
六、评判方式:1. 学生表现:根据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判学生。
2.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进修情况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不息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进修进行评判,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尽力提高。
七、延伸阅读:1. 《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2. 《呼吸器官的保养与健康》3. 《呼吸器官疾病与防治》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呼吸器官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呼吸器官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呼吸器官》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是为中学生开展生物课程中的呼吸器官单元,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人类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呼吸器官的工作原理;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呼吸过程中的现象;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方案1. 任务一:观察呼吸器官结构要求学生利用图片或模型,观察人类呼吸器官的结构,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
学生需要标出各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2. 任务二:模拟呼吸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呼吸实验,利用吸管、瓶子和气球等材料,模拟人类呼吸过程中的吸气和呼气。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呼吸器官的工作原理,并观察气体的流动情况。
3. 任务三:呼吸器官小知识竞争设计呼吸器官相关的小知识竞争,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形式。
通过竞争,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稳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4. 任务四:呼吸器官实用应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呼吸器官相关的话题,如吸烟对呼吸器官的影响、运动对呼吸器官的好处等,撰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海报,介绍该话题的相关知识和实用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阅读和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并结合教室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四、评判方式1. 观察呼吸器官结构任务:学生完成观察记录和理解分析,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老师进行评判和点评;2. 模拟呼吸实验任务: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结论等,老师进行实验报告评分;3. 呼吸器官小知识竞争:学生参与竞争,根据答题情况进行评分,鼓励学生团队合作;4. 呼吸器官实用应用任务:学生提交短文或海报,老师进行评判和点评,鼓励学生创意表达。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任务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他们的进修效果。
《呼吸器官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呼吸器官》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呼吸器官的工作原理;3. 能够描述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4. 能够分析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干系。
二、教学内容:1. 呼吸器官的组成及功能;2. 呼吸过程中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3.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干系;4.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实验教学: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过程;3.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干系,激发学生思考;4. 案例分析:通过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疾病的风险和预防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呼吸器官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重要性;2. 知识讲解:讲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原理;3. 实验操作: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呼吸过程;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干系,分享讨论结果;5. 案例分析:通过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呼吸器官的理解。
五、教学评判:1. 定期考查:定期进行笔试和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对呼吸系统知识的掌握水平;2.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实验操作等;3. 作业评判:安置与呼吸系统相关的作业,评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设备:准备展示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 实验器械:准备呼吸系统相关的实验器械,如模拟呼吸过程的实验装置;3. 教材和参考书籍: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学生查阅和进修。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2. 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进修水平宁课程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3. 教学评判的完善:定期评估学生的进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鄂教版(2024秋)三年级上册科学14保护呼吸器官教学设计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人教鄂教版(2024秋)三年级上册的学生。在知识层面,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人体生理知识,对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在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主动探索问题。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意识,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保护呼吸器官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保护呼吸器官的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保护呼吸器官知识的应用。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保护呼吸器官”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保护呼吸器官”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首先,我将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其次,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提供反馈,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后,我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和项目化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年级【科学(人教版)】呼吸器官(一)-1教学设计

1.谈话:这是一位同学画的气管,气管直接连接我们的鼻,在做深呼吸时你还有没有其他感觉?
2.再做一次深呼吸,感受颈部的变化。
3.讲解咽和喉:鼻下面是咽,我们可以咽口水来感受一下,喉在哪呢,我们可以张开嘴,啊一声,当你手摸到有震动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喉了,喉腔里面有两片声带,咽喉气管相连,这就是我们的咽喉,在人体图中画出咽喉。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三年级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呼吸器官(一)》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 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我们人体有哪些呼吸器官,并对这些呼吸器官的位置、形状、大小、进行简要描述。
(四)建构完整的呼吸器官
1.谈话:我们通过体验、用手触摸身体的以及猜测的方法进行研究,一起建构了呼吸器官。
2.提问:说一说我们的呼吸器官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什么?
3.讲解呼吸器官:通过解剖图我们可以看到呼吸器官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以及肺组成的。气管以上的结构称为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成为下呼吸道。
教学难点:
能够在探究活动中,与真实的呼吸器官进行对比,逐步修正和完善对呼吸器官的认识,建立对人体呼吸器官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创设挑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交流: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为什么要呼吸,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也认识到了呼吸对我们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是怎样呼吸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趣的呼吸器官。
4.小结:这是就是我们的呼吸器官。在你对于呼吸器官了解了吗?请你再做一次深呼吸感受,边做边用手从上到下去感受我们呼吸器官的存在。
《呼吸器官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呼吸器官》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呼吸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3. 掌握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
导学内容:一、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2. 鼻腔卖力过滤空气,喉部毗连咽部和气管,气管分支成两支支气管,最终进入肺部。
3. 肺部是呼吸器官中最重要的部分,卖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二、呼吸的过程及其重要性1. 呼吸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通过呼吸,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发生在肺部的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中开释到肺泡中,然后被呼出体外。
3. 呼吸过程中,肺部的气囊会不息膨胀和收缩,使空气进出肺部。
三、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1.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哮喘、肺炎等。
2.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烟和空气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3. 定期进行呼吸系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导学活动:1. 观察呼吸器官的结构模型,了解每个部位的功能。
2. 进行呼吸运动,感受肺部的膨胀和收缩。
3. 分组讨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方法,并向全班汇报。
4. 听取老师讲解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小论文。
2. 调查身边人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提出改善建议。
3. 收集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知识,整理成宣传海报。
4.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并做简要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置信同砚们对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呼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了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自己的呼吸系统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呼吸器官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呼吸系统的简单结构,了解肺的呼吸过程;
2.能借助自制的肺模型观察并解释肺的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人体呼吸系统的简单结构,了解肺的呼吸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对肺模型的观察与思考,了解肺的工作过程。
【教学准备】
剪刀、塑料瓶、橡皮筋、气球,圆珠笔、橡皮泥、细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你们紧张吗?老师可有点小紧张。
现在老师来做两个动作放松紧张的心情,紧张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块做。
【教师】老师和心情紧张的同学做两个深呼吸,放松紧张的心情。
【教师】提问:呼吸时你的肚子有什么变化?我们是用肚子呼吸吗?
【学生】进行猜测。
【教师】引出课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呼吸器官。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呼吸器官
【教师】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课件展示人体呼吸系统图。
【学生】回答: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教师】你能在自己的身上指出它们的位置吗?
【学生】同桌互相合作,试一试,指一指。
【教师】再次进行深呼吸,感受一下肺的工作。
(二)肺是怎样工作的
【教师】为了进一步了解肺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就让我们做一个肺模型来探究一下吧!课件出示制作步骤:①用剪刀把塑料瓶的底部剪掉,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②用橡皮筋把一只气球在圆珠笔管上扎好;③把捆扎好的带有气球的圆珠
笔管从瓶口处通过,并用橡皮泥固定;④把另一只气球剪去一部分,思考剪去是一大半还是一小半;⑤用细绳把剪去的气球系牢;⑥用另一根橡皮筋把这只气球捆在瓶子底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合作,做完后,与小伙伴交流:肺是怎样呼吸的?
【学生】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吸气时,胸廓扩大,腔内气压减小,气流进入肺部。
呼气时,胸廓缩小,腔内气压增大,气流离开肺部。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肺泡,成年人肺泡约3亿个。
肺泡上有血管,进入人体的氧气能从肺泡中进入血管,跑到全身各个地方去,与食物中的养料结合。